多付少拿,员工有话语权

多付少拿,员工有话语权

一、工资拿多拿少 职工有权说话(论文文献综述)

唐然[1](2020)在《北京当代花丝镶嵌工艺规模化生产研究(1979-1999)》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源于笔者对一批花丝镶嵌摆件产品的个案研究。这批摆件产品是由北京花丝镶嵌厂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之间生产制作。数量大,样式多。在样式、题材不重复的前提下,共有848件。其中,有不少款式并不是独此一件,有同款同型数件。经整理分析,发现这些产品的造型、工艺都与一般理解中的富贵奢华、繁琐精巧的花丝镶嵌工艺制品相去甚远,整体体现出一种“日常化”的“民用”特征。这种差异使本次研究离开了以往从对工艺流程记录和对“杰作”的风格特征进行描述的非遗传承研究的范式,转而针对花丝镶嵌工艺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角色进行探讨,从产业状况和文化生态对花丝镶嵌工艺展开研究。其中既包含对工艺、产品的关注,也包括对生产者的关注。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和理解特定时期的北京花丝镶嵌工艺及其物质成果。基于上述研究视角,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从产品入手,由点及面,构建其被产出时围绕在侧的信息网络。找出每个环节的时代特征,进而还原产品的生产情境及社会情境。本文包含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由“物”推展到其生产方式、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另外一条隐含线索则是对花丝镶嵌工艺生产及其产品中的艺术性、技术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特征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显示,这些量产的花丝镶嵌工艺产品在题材和造型上体现出了一种民俗趣味十足的“日常图景”,规格整体以中小尺寸为主,适合大众日常生活环境的陈设使用。与这些表面特征相适应的是产品制造工艺上的简化和选材用料的“平民化”。这些在产品层面实施的控制成本的举措,都是为了“出口和生产双增长”的行业目标服务。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国家以“官办”的方式组织集中生产,并且在资源上有所倾斜,这种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对当时花丝镶嵌工艺的恢复、提升和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让我们看到诸如花丝镶嵌这样的“特种工艺”,也曾作为工厂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形态存在,展现出不同于惯常所认知的“巧夺天工”“富丽奢华”的“日常图景”。花丝镶嵌工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也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转变,成为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大潮与现代化进程的探路石。但也应看到在“创汇”“求效益”的标签下,以国家之力推行“规模化”“扩大化”的产业目标,使得从国家、社会、企业到教育与研究,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生产”上,忽视了“文化性”价值。生产性和社会性取代艺术性成为这批花丝产品最主要的显性因素。工美行业艺术创造性和工艺文化发展上的缺损使得至今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的艺术形式囿于传统,少有突破。由此可见,影响花丝镶嵌产品艺术风格及质量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机械加工方式的引入和分工的生产方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花丝镶嵌工艺性质的界定。尽管这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昙花一现,但也依然可以为重新认识20世纪晚期的工艺生产状态与工艺文化生态提供一种“有物可寻”的依据和线索,成为解释当下工艺美术发展态势的一种参照,也期望能给花丝镶嵌工艺在新时期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岑远航[2](2019)在《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的困境及成因研究 ——以贵州省独山县T村为例》文中认为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因经济建设需要征用大量的农村集体用地,由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被征地农民群体。伴随着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传统农村以地养老的方式被打破,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进一步加剧。而家庭养老作为农村社会最主要的的养老方式,将在土地征用后农村的养老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贵州省独山县T村作为经验考察对象,通过对T村土地征用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成员间互动行为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在土地征用后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研究影响家庭养老困境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受土地征用的影响,农村老年人“以地养老”的传统方式无从实现,使得被征地老年人只能依靠家庭成员向其提供养老支持,而长期以来当地农村家庭养老提供的仅为最低限度的养老支持,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面临着:老年人自我经济供养能力减弱、日常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匮乏、家庭成员间矛盾突出、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参与度不高、子女主动赡养的积极性减退等多个方面的养老困境。而导致这一系列家庭养老困境的原因,则与被征地后T村所面临的社会形势转变以及家庭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外源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征地后老年人在新的就业形势下缺乏竞争力而导致收入不稳定;第二,居住地的重新安置不光打破了原有的村落形态,更重要的是使得传统宗亲制度下的道德约束力减弱,年轻一代养老观念逐渐淡化;第三,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单一与农民思想观念上的排斥,导致老年人参保的积极性不高,老年人更加依赖于家庭的养老支持,这无疑增加了家庭养老的负担。而内源的家庭变迁对养老困境的影响具体的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征地后的回迁房推动了传统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转变,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日常提供照料的主体减少,同时家庭重心下移,使得老人在家庭中的位置逐渐边缘化;第二,土地征用过程中,子代逐渐掌握家庭经济与话语权,家庭权力向子代转移,这一过程中家庭关系的转变使得亲子间矛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代赡养的积极性;第三,征地过程中,利益驱使下的分家行为以及土地缺失后代际反馈式养老关系的弱化,反映出了家庭伦理世俗化,进一步促使了子代的权力凸显而赡养的责任和义务弱化。综上,被征地农民的家庭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是由于外源客观的社会因素制约所产生的养老供给不足,以及内源性的家庭变迁所导致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所形成的。

陈文林[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胡方松[4](2019)在《袁芳烈与温州模式》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温州改革开放,研究温州模式,袁芳烈是一个绝对离不开的人物,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离开了袁芳烈,温州当年改革恐怕就没有那么丰富精彩,温州模式公开问世恐怕也要推迟一些时间了。袁芳烈,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响彻温州大地的名字,时至今日,仍然余音绕梁。这也许不是因为他曾身居浙江省委常

吴文莉[5](2019)在《黄金城》文中提出毕成功六岁的时候拾了本《辞海》,那书很厚,他就把挣来的钱都夹在书里,盼着早早把书夹满。在没人的时候,他洗净手轻轻翻一遍书页,那些深红、浅红、灰绿、淡黄色的人民币随着"哗哗"纸声,就流水般在眼前掠过,他眼也不眨地看着,然后陶醉着再来一遍。毕成功简直爱死这书里五彩斑斓的世界啦,那时他就想:俺敢说,世上再冇啥声音比钱的更好听,再冇啥颜色比钱的更好看啦!

丁彦月[6](2018)在《大型园区开发项目干预社区原住民就业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开发区为例》文中认为大型园区,一般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以某一优势产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园区。我国的大型园区开发项目诱发了许多征地拆迁的工程,迫使了大量的原住民搬迁。然而,原住民在新的环境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就业问题就是他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原住民在城市中就业主要面临就业无岗、生活无依、社保无份三个困难。原住民的就业状况究竟怎样,影响因素又有哪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受工程影响的原住民就业问题研究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太过注重对失地农民的研究,而忽略了其他同样受到项目影响的非失地农民原住民。2)参考的文献局限性较大,容易影响研究结果的质量。3)我国学者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时,研究的案例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缺少不同情况下的分类讨论。4)太过注重量化研究而缺少深度的质性研究。5)容易受到上帝视角的主观批判思维影响。结合以上研究不足,本文采用以Charmaz为首的学者提出的建构扎根理论方法,以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形成描述原住民就业问题的理论框架,解释和分析大型园区干预社区原住民的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生成就业理论的主要结论有:1)原住民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底层劳动服务工作,现职类型有限。2)部分原住民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会选择通勤时间及工作时间都较多的工作,但是由于在雇佣关系及资源信息中处于弱势地位,原住民容易受到雇主的剥削,普遍薪资仍然较低。3)内部驱动核心范畴中,家庭及人口机构特征是对原住民就业问题影响最大的属类。家庭的开销需求会影响原住民的身心产生压力,从而影响其生活及就业体验;当有家庭成员能够从事薪资较高的城市工作时,原住民自身负担较轻,倾向于从事薪资相对较低较轻松的工作。原住民自我的意识、形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原住民对其工作及生活采取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从而影响不同的工作及生活体验。人口结构特征中属类中,学历较高、年轻、身体健康的原住民更容易适应城市的工作及生活。4)在外部驱动核心范畴中,除了安置补贴政策会影响原住民的工作及生活体验,一些外部,如城市社会保障、延迟退休的就业政策、城市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均会作用于原住民的就业问题。5)驱动响应核心范畴对原住民的就业问题的影响,笔者理解为工程项目对社会的高阶或次级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了一些与前人研究观点或我们主观常识想左的结论,如:1)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未必会提高原住民在城市的就业率。2)在同样的安置补贴与就业扶持政策下原住民仍然会对相关政策产生不同的态度。3)当公职人员对原住民矛盾处理不当时,如对提出意见或要求的原住民泼辣椒水、不做评估而直接给闹事的人提供就业福利或低保福利,容易激起原住民与政府及工程项目更多的矛盾,进入恶性循环。4)园区开发项目对学历较高者及积极的自主创业者的就业冲击较小;处于学龄阶段、创业阶段、从事非农职业者等更容易获取园区开发项目带来的福利。不过,由于资源及时间的限制,本文访谈时收集的数据可能不够完整,对三批拆迁安置原住民的研究也难以全面,在研究过程中对各个范畴、属类及属性的分类及定义也不一定绝对准确。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以着重对第三批拆迁安置的原住民分析;观察他们的挥霍性消费行为;对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累积性社会影响进行评价;以及对其他开发区的案例研究。

王娜[7](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李章云[8](2018)在《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心理学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12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试图通过工资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强化教师激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这样一项有益于教师的政策,自实施以来并没有获得教师的一致拥护,反而引起了教师的诸多不满,因此本文以义务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读了关于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相关政策文本以及前人对教师绩效工资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呈现出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具体内容,并从外在和内在心理原因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改进意见。研究发现,教师对绩效工资的不满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不同教师和校长的访谈,整理得出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具体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普通教师和中层干部不满的内容,第一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工资增幅不大,与其他行业工资相比依旧处于弱势地位,第二绩效工资是用教师自己的钱奖励自己,第三班主任工作量与班主任津贴不成正比,且班主任津贴考核分配不合理,第四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侧重不公平,第五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制定存在暗箱操作;其二校长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内容,第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细则难以制定,第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存在困境。针对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内容的分析,从外在和教师内在心理两个层面探讨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具体原因。外在原因包括:第一绩效考核忽视教师的内隐劳动价值,造成教师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现象,第二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制定的不合理性引发教师的不满,第三校长自身问题造成绩效考核方案科学性、合理性的缺失。内在心理原因有:第一教师的内在需求与绩效工资供给的差距,引发教师的不满,第二教师存在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绝对公平公正的非理性认知,第三教师普遍存在绩效工资涨幅与期待相等的非理性认知,第四教师作为人固有的社会比较心理。最后从学校管理和教师本人两个层面提出缩短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实施初衷与现实差距的对应措施:第一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使绩效工资实施与初衷吻合;第二理性看待绩效工资,消除对绩效工资的不满。

王纾然[9](2018)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女学在中国开始兴起。几十年间,中国女性走出闺阁,走向学校和职场,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可能,而这一变化在上海这一近代大都市尤为剧烈和多样。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是学校与职场向女性打开之后,近代上海女性的教育生活与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展和演变的。通过描述和分析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探讨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变迁中,女性生活空间延展和人生轨迹改变的过程。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普通上海女性如何进入近代教育和近代职场,她们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图景如何演变,以及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女性的职业生涯和自我实现的历程等问题。研究时间跨度为1900年至1949年,以上海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起点,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本研究所涉及的女性群体以占近代职业女性大多数的中下层女性为主,探寻沉默的普通女性的教育和职业生涯。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以城市与社会性别及女性教育的关系为视角,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考察近代上海女性社会性别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说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女性社会性别的重塑,描述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的概况,并试图寻找女性在其中的自我诠释。第二章研究的对象是近代教育中的女教师,她们伴随近代教育而成为职业教育者,又在这一传统与现代兼具的职业中表现出多重特性。第三章主要分析随着近代城市发展出现的商业、医护、公用事业等新的职业领域中的女性教育与职业状况,展现新的职业女性阶层的生态样貌。第四章记述在近代工业中成长的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产业女工,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她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极其匮乏,却参与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获得了自我实现和解放。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叙事研究法和口述史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有选择地访谈了14位曾在1949年之前接受教育或工作的普通女性或他们的配偶,他们的职业有产业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在他们的叙述中可以生动地再现近代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几个片段和侧面。本研究试图在相关领域丰富的成果基础上,将近代女性置于时代和社会嬗变的大背景下,从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女性的主体视角描述女性的教育过程和职业生涯,以第一手口述和原始档案还原部分的真实历史,为理解教育与女性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近代上海普通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是上海城市大历史和女性大历史的组成部分。它相伴城市和时代变迁而生,又推动和改变着历史的轨迹。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演变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女性在教育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自我的重塑,她们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找回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不同行业的女性的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迥异。教育与医疗是社会留给女性相对宽容的职业空间,为此进行的女性教育有比较完备的专业性,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直接而紧密。而在此之外的职业女性,她们的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她们伴随城市职业生态近代化的过程出现,为近代上海提供了生动的职业样本。教育对女性职业和女性自我发展的作用是多样化的。在近代上海这样一个新旧并存并急速变迁的都市里,女性对自我认知的矛盾与困惑表现得尤为集中。女性本身对自我的认同和认知在不断蜕变,女性自我意识在教育和职业场景中的唤醒是一个充满纠结的过程。但最终女性在社会转型中实现了自我救赎,逐步接近了女性对教育的自主权,对性别角色的主动权,对职业生涯的选择权。

任树正[10](2018)在《频繁换工:个体化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为何频繁换工?这是本研究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规模日趋庞大,他们的生活、劳动状况也日益受到关注。在诸多层面上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与其父辈迥异的特征,本文关注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生产方面的频繁换工行为及其导致的“短工化”状况。已有研究证明了这一趋势,而本文试图在田野中寻找解释。本文以LC市某工业园内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在个体化和劳动过程理论的理论视角下,运用拓展个案法、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并导致其进入“短工化”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依照个体动因——劳动过程——劳动体制的思路展开和推进。因此,本文研究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个体化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行动的个体动因。在对劳动意义和打工目的的认知上,新生代农民工相比劳动更加注重享受,打工也是基于个体目的,注重闲暇、经历、刺激与意义的追求;他们在个体身份认知上存在困境,试图通过消费等行为摆脱乡土身份并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第二,工场之内生产政体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换工行为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对经历的多数工作不满,并选择换工;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对资本的控制采取消极抵抗,对资本意识形态生产采取戏谑式消解,资本则以“淘汰”方式来解决控制难题,在上述境况下,劳动—资本间形成了“脱嵌型”雇佣关系。第三,在工场之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行为的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二元结构下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底层,主要进入非正规就业部门,并且短期用工模式和灵活雇佣制下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增多。除此之外,新生代农民工换工行动常常始于其“城市想象”和社会关系网络。最后,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导致的“短工化”状况,使其个体安全面临负面后果,此状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劳动生涯也面临困境与风险。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意义和打工行动的认知已经与父辈不同,他们厌恶劳动之“恶”,注重打工生活中的享受并试图寻找刺激和意义;身份认知的困境导致了价值观的失衡,新生代农民工试图并通过消费行为来抗争“乡土”文化并重新建构自我身份;在客观条件限制下上述认知导致他们频繁通过换工来逃避现实,这种行动逻辑构成他们在劳动过程成的“主体性”。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对资本的控制和支配表现出消极抵制,以“戏谑”的方式消解了资本意识形态灌输的目的,同时他们缺乏劳动契约保障和工作外社会关系网络支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工场中的“局外人”,劳动—资本之间形成了“脱嵌型”雇佣关系,提高了其辞职意愿和换工频率。三是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二元社会结构排斥之下,缺乏制度身份和社会保障的庇护;主要进入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就业部门导致了他们工作稳定性的降低:短期用工模式和灵活雇佣制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短工化状况;另外,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想象和社会关系网络也对他们的频繁换工行为有影响。论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劳动状况为落脚点,认为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和短工化的劳动模式型塑了其主要依靠个体奋斗的生存模式。

二、工资拿多拿少 职工有权说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资拿多拿少 职工有权说话(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当代花丝镶嵌工艺规模化生产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有物可寻
        二、完整性和典型性
        三、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对花丝镶嵌工艺的研究
        二、工艺美术的研究
        三、个案研究与分析
        四、图案文化
        五、社会结构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日常的图景:产品的造型与题材
    第一节 生活化的产品类别与规格
    第二节 “东西共赏”的表现对象
    第三节 造型与题材上的“东方趣味”和“生活图景”
        一、产品造型中的中国传统形象
        二、诗意与叙事并存的构成手法
        三、中国传统装饰图像式的表现手法
    小结
第二章 买得起的艺术:产品的材料与工艺形式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产品材料
        一、主体材料
        二、镶嵌材料
    第二节 低镶嵌率和单一的镶嵌工艺
        一、镶嵌率
        二、产品的镶嵌特征
        三、单一的镶嵌工艺
    第三节 花丝单元和锦地样式
    第四节 ?艺叠加与产品的视觉丰富性
    小结
第三章 手工艺工厂:北京花丝镶嵌厂的生产经营
    第一节 、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企业性质
        三、荣誉
        四、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
    第二节 规模化生产与现代工厂式的生产管理
        一、原料的获取
        二、分工协作的规模化生产方式
        三、现代工厂式的组织管理形式
        四、预制构件与替换组合:规模化生产中的产品构成形式
        五、机械化生产技术革新与设备升级
    第三节 生产制度
        一、质检制度与“技艺合一”的质检标准
        二、生产与成本核算中的工时制度
    第四节 行政干预下的销售经营
    小结
第四章 技术化的职业观念:对生产者的研究
    第一节 生产者的来源与构成
    第二节 职业观念
        一、就业动机及方式
        二、学艺方式
        三、岗位观念及任用方式
        四、群体与身份意识
        五、技艺传承中的人际关系和技术观念
        六、代表作品
    第三节 分配与福利
        一、技术评级制度下的薪酬分配
        二、福利
        三、荣誉与奖励
    小结
第五章 出口与生产的双增长:行政干预下的行业环境
    第一节 销售和贸易
        一、管理机构
        二、体制政策
        三、宣传及促销举措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培训
        一、对老艺人的培训
        二、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三、对在厂职工的培训
    第三节 产品创新
        一、召开专门会议
        二、设立奖项评比
        三、建立创作研究机构
    小结
第六章 生产性的集中体现:在生产实践中“失语”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三个阶段和两种转向:理论研究的概况
    第二节 理论研究的“失语”表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摆件产品数据表
    规格类数据表
    镶嵌情况数据及具体分析
    质检标准及操作流程规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的困境及成因研究 ——以贵州省独山县T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农村家庭养老的相关研究
        (2)关于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研究
        (3)关于土地养老重要性研究
        (4)文献评述
    (四)研究设计
        1.理论梳理
        2.概念界定
        3.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半结构式访谈法
        (3)实地观察法
        4.论文思路
    (五)田野点概况
        1.T村基本情况
        2.土地征用及安置情况
二、征地后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家庭养老困境
    (一)老年人生活现状
        1.被征地农民的家庭结构及规模
        2.被征地老年人的居住情况与身体情况
        3.被征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状况
    (二)家庭养老困境
        1.经济供养的困难
        (1)征地后老年人再就业困难,收入不稳定
        (2)子女对老人财产的瓜分,老人“无钱”养老
        (3)征地后对货币需求的变化,养老成本增加
        2 生活照料的不足
        (1)因征地导致的空巢现象增多
        (2)多子家庭中的养老推诿
        3.精神慰藉的匮乏
        (1)公共社交场所的缺失
        (2)子女对老人关怀不够
        4.征地后家庭关系的变化
        (1)征地后夫妻关系趋向紧张
        (2)征地后亲子间关系的冲突
        (3)征地后兄弟之间的利益争夺
        5.养老保障制度参与度低
三、影响养老困境的外源性因素:征地后的社会变迁
    (一)家庭经济收入结构的变化
        1.征地后老年人经济收入下降
        2.征地后女性经济收入的增涨
        3.家庭经济收入结构变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二)农村传统村落制度的瓦解
        1.农村组织形式与农民身份的变化
        2.村落文化对赡养行为的约束力削弱
        3.农村传统村落制度瓦解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三)正式保障制度的支撑性不足
        1.单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2.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认可度低
        3.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
        4.正式保障制度支撑不足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四、影响养老困境的内源性因素:征地后的家庭变迁
    (一)家庭结构小型化
        1.“形势所迫”:征地推动下的家庭结构核心化
        2.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二)家庭关系的转变
        1.权力的下移:征地后老年人家庭地位急剧下降
        2.家庭关系转变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三)家庭伦理世俗化
        1.传统分家的异变:因征地而导致的家庭责权失衡
        (1)利益驱使下的分家
        (2)分家的名实分离
        2.理性的赡养行为:土地征用后的代际养老关系弱化
        (1)代际间“抚育——赡养”的交换养老机制失衡
        (2)孝道伦理观念遭受现代化的冲击
        3 家庭伦理世俗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五、结论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他类
附录1:田野调查资料引用目录
附录2:访谈提纲
致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袁芳烈与温州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到温州工作之前, 就与温州农村改革结了缘, 与温州农村商品生产结了缘
二、召开空前规模的千人大会, 表彰一批典型, 宣布一套政策, 吹响了温州先人一步发展个私经济的号角, 启动了温州发展市场经济之步
三、抓住轰动全国大案, 先是复查改判, 再是公开平反, 震动了温州也振奋了温州, 拉开了一个造就百万温商的大序幕
四、抓住一个率先突破, 工作力度空前, 工作方法罕见, 推开了全市农村浮动利率的全面改革, 闯出了全国浮动利率改革可喜的第一步。
五、面对龙港连发危局, 有胆有识, 有情有理, 及时地化解了农民城的巨大风险, 有力地启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之路。
六、催发了农村又催发城市, 松“绑”清“左”, 唯实而问, 大力发展城市民营企业, 走出了一条城市工业自我发展新路子
七、科学总结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经验, 首提模式之语, 首肯模式之说, 直接催生和助推了温州模式的公开问世。
八、离开温州之后, 依然与温州改革有缘, 与温州模式有缘

(6)大型园区开发项目干预社区原住民就业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案
2 田野数据获取
    2.1 研究对象选择
    2.2 访谈计划与实施
    2.3 访谈笔记及资料整理和标注
    2.4 撰写备忘录
3 田野数据的编码与理论建构
    3.1 初始编码
    3.2 轴心编码
    3.3 选择性编码
    3.4 理论生成的饱和检验
4 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原住民就业特征
    4.1 开发区原住民的现职类型属类分析
    4.2 开发区原住民的现职状况属类分析
    4.3 开发区原住民的求职难易程度属类分析
    4.4 开发区原住民的求职渠道属类分析
    4.5 影响原住民就业选择的因素属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理论的其他范畴及逻辑关系
    5.1 内部驱动核心范畴
    5.2 外部驱动核心范畴
    5.3 驱动响应核心范畴
    5.4 各个范畴及主要属类间的逻辑及因果关系分析
6 文献对比、新观点及分歧解释
    6.1 园区开发项目原住民易忽略的利好现象分析
    6.2 园区开发项目的特别矛盾分析
    6.3 园区开发项目原住民的矛盾观点分析
    6.4 遗憾工程现象分析
    6.5 提高原住民对城市工作及生活适应性建议
7 原住民视角下就业扶持政策的主要建议
    7.1 原住民对就业扶持政策的态度
    7.2 原住民对拆迁政策的态度
    7.3 主要建议
8 本文研究过程的回顾与总结
    8.1 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研究过程及结论的反思
    8.2 本文形成的原住民就业问题理论框架
    8.3 本文与其他学者观点或主观常识相左的结论
    8.4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8.5 研究不足
    8.6 后续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访谈对象访谈主要内容摘要
致谢

(7)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文章框架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第五节 社会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结语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第一节 聚落空间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第五节 走出村落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结语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第一节 征地运动
    第二节 身份转变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结语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8)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遭到教师的普遍不满与非议
        (二)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未完全实现其初衷与目的
        (三)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及其实施亟待完善
    二、研究意义
        (一) 有助于深入了解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心理原因
        (二) 有助于为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与实施提出建议
        (三) 有助于从绩效工资角度研究进一步激励教师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义务教育教师
        (二) 教师绩效工资
        (三) 心理学研究
    四、文献综述
        (一) 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的反应研究
        (二) 对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反应研究现状的评析
    五、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
    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八、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九、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心理背景分析
    一、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背景分析
        (一) 教师工资长久偏低,教师普遍心生不满
        (二) 教师工资未完全达到《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引发教师普遍不满
        (三) 教师工资制度中的大锅饭现象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初衷的心理分析
    三、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方式和依据分析
第二章 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内容的心理学分析
    一、普通教师和中层干部对教师绩效工资不满内容的心理学分析
        (一) 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以后教师工资增幅不大,与公务员工资相比依旧处于弱势地位
        (二) 教师绩效工资是用教师自己的钱奖励自己
        (三) 班主任工作量与班主任津贴不成正比,且班主任津贴考核分配不合理
        (四) 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侧重不公平
        (五) 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制定存在暗箱操作
    二、校长对教师绩效工资不满内容的心理学分析
        (一) 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细则难以制定
        (二) 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存在困境
第三章 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外部原因分析
    一、绩效考核忽视教师的内隐劳动价值,造成教师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现象
        (一)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难以量化
        (二) 教师劳动价值的内隐性与滞后性造成教师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现象
    二、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制定的不合理性引发教师的不满
        (一) 绩效考核注重全员统一考核,缺乏教师差异性考核
        (二) 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偏重管理控制,忽视教师职业伦理道德
    三、校长自身问题造成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科学性、合理性的缺失
        (一) 校长在制定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时存在滥用职权现象
        (二) 校长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制定出科学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第四章 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内在心理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内在需求与绩效工资供给的差距,造成教师的不满
        (一) 教师作为人的本能需求迫使教师格外重视绩效工资
        (二) 教师绩效工资无法满足教师的各种需求
    二、教师普遍存在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绝对公平的非理性认知
        (一) 教师对公平的含义缺乏真正的认识
        (二) 教师存在绝对公平的非理性认知
    三、教师普遍存在绩效工资涨幅与期待相等的非理性认知
        (一) 教师绩效工资的本质意义不是涨工资
        (二) 教师并未理解绩效工资的真正含义
    四、教师作为人固有的社会比较心理
        (一) 教师将对绩效工资的满意度建立在与过去的比较上
        (二) 教师将对绩效工资的满意度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上
第五章 缩短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初衷与现实差距的对应措施
    一、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使绩效工资实施与初衷吻合
        (一) 完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 增强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公平性与透明性,激励教师积极工作
    二、理性看待教师绩效工资,消除对绩效工资的不满
        (一) 理性认知绩效工资,消除对绩效工资的误解
        (二) 理性看待公平,消除对绝对公平的执着追求
        (三) 慎重选择比较对象,理性看待比较结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视角与过程
    第五节 研究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城市、社会性别与教育
    第一节 新城市与新教育
    第二节 近代城市和教育的发展为女性带来的空间
    第三节 社会性别在学校和职场的涵义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教育造就的女性职业教育者
    第一节 女教师的职业与生活
    第二节 女教师在学校场域的影响力
    第三节 女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职业引发的女性教育和阶层
    第一节 经世适用的女性职业教育与女性职业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医护助产教育
    第三节 社会性别和经济视角的女性职业者
    小结
第四章 在近代工业中进行的纺织女工教育与职业
    第一节 水路江南的纺织工业风景
    第二节 纺织女工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纺织女工教育的可能性和特殊性
    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产业女工访谈记录
    二、教育工作者访谈记录
    三、医护人员访谈记录
    四、职员访谈记录
    五、自由职业者访谈记录

(10)频繁换工:个体化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何谓“新生代农民工”
        二、短工化与低就业稳定性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短工化就业趋势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田野调查:选点与概况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个体化相关研究
        一、个体化理论内涵
        二、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
    第二节 劳动过程理论
        一、劳动过程理论核心命题
        二、主体性的回归和丰富
        三、工场之外的影响
    第三节 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与新“主体性”的形成
        一、个体化进程如何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过程?
        二、新生代农民工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形成
    第四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第三章 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主体性的形成
    第一节 劳动意义与打工目的
        一、劳动的意义
        二、为何打工?
    第二节 身份认知与价值观
        一、身份认同危机
        二、价值认知失衡
    第三节 “自我改造”的消费迷思
        一、摆脱“乡土气息”
        二、自我改造与身份追求
    小结 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的个体动因
第四章 工场之内:劳动现场遭遇
    第一节 对工作的不满与频繁换工
        一、“挑三拣四”的年轻人:JY的经历
        二、对工作的不满:“用脚投票
    第二节 控制、意识形态生产的失败与资本回应
        一、“忽悠人”的企业文化
        二、戏谑与资本意识形态的消解
        三、控制的难题
        四、资本的回应:从管理工人到“淘汰工人
    第三节 “脱嵌型”雇佣关系的形成
        一、工场中的“局外人
        二、脱嵌型雇佣关系
        三、生产政体的“脱嵌”
第五章 工场之外:劳动体制与雇佣形式
    第一节 二元结构与流动境况下的身份悬置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身份的悬置
        二、社会保障缺失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境遇
        一、次要劳动力市场
        二、非正规就业形式
    第三节 短期用工模式与灵活雇佣制的兴起
        一、短期用工模式
        二、灵活雇佣制
    第四节 工场外其他换工动因:城市想象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空间流动与城市想象
        二、投奔与召唤:社会关系网络影响
第六章 “短工化”趋势的形成及其个体后果
    第一节 短工化趋势的形成
    第二节 频繁换工与短工化的个体后果
    第三节 频繁换工: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劳动生涯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结论: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的原因
    讨论:短工化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奋斗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被访者个案资料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四、工资拿多拿少 职工有权说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当代花丝镶嵌工艺规模化生产研究(1979-1999)[D]. 唐然.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的困境及成因研究 ——以贵州省独山县T村为例[D]. 岑远航. 云南大学, 2019(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袁芳烈与温州模式[J]. 胡方松. 温州人, 2019(09)
  • [5]黄金城[J]. 吴文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2)
  • [6]大型园区开发项目干预社区原住民就业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开发区为例[D]. 丁彦月. 东南大学, 2018(05)
  • [7]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8]义务教育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的心理学研究[D]. 李章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D]. 王纾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10]频繁换工:个体化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研究[D]. 任树正.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多付少拿,员工有话语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