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海岸环境变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第147届象山科学大会

河口海岸环境变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第147届象山科学大会

一、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47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敏,余孟杰,吴涛,解雪峰,蒋国俊,张建珍[1](2021)在《近20年乐清湾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人为干扰强度的响应》文中提出滨海地区密集的人类活动使得海岸带景观趋于零散化、复杂化,也将提高景观生态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乐清湾1995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建立1 km×1 km尺度评价单元,分析乐清湾4个时期景观格局指数和人为干扰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95—2010年,乐清湾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斑块之间的连通性逐渐减弱,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多样性增多,2010—2015年景观格局又趋于规则化、均匀化;2)1995—2015年,乐清湾地区人为干扰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干扰等级、中高干扰等级及高干扰等级面积逐年增加;3)乐清湾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度关系密切,并出现明显的转折点(IH=4.5),人为干扰强度高低区间的景观指数变化趋势截然相反.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持续加大,地表斑块形态经历先破碎、复杂化,再同质化的过程.

孙晓敏[2](2021)在《浙江省乐清湾人为干扰下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岸带作为海陆过渡地带,承载着全球60%人口[1],密集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产活动使得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沿海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受到威胁。近30年来,人类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已经引起了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格局的剧烈变化[2]。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日益发展,海岸带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关系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3]。厘清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化地监测和评估人类活动强度,构建并优化生态安全网络,可以为人类正确布局景观空间配置提供参考,并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本文以浙江省乐清湾1995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首先分析乐清湾景观研究的最适宜粒度范围,再利用景观指数法和移动窗口法(Moving Window),分析近20年来乐清湾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归一化面积加权公式和重心模型揭示乐清湾人为干扰强度时空动态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从定量化和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人为干扰强度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人为干扰强度构建乐清湾景观变化强度模型,揭示乐清湾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同时采用粒度反推法选取研究区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建立连接生态源地之间的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评价体系,对乐清湾生态网络现状提出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结果有:(1)乐清湾地区景观指数具有不同的粒度效应。在景观类型层面,耕地、林地和滩涂景观对粒度的响应较为明显。景观水平层面,将景观粒度效应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平均面积指数AREA-MN、周长-面积分维数PAFRAC);第二类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逐渐减小(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聚集度指数AI、平均分维数FRAC-MN、蔓延度指数CONTAG);第三类粒度效应曲线变化较复杂,无明显规律性(景观分割度指数DIVISION、景观优势度指数LPI);第四类随粒度的变化景观指数几乎不变(多样性指数SHDI、散步与并列指数IJI)。景观粒度曲线变化拐点出现在60-100m范围内,土地面积精度损失指数显示所选粒度越大,土地面积精度损失越大。选取30-60 m范围为乐清湾景观研究的最适宜粒度范围,30 m为乐清湾景观研究的最佳尺度。(2)1995-2015年乐清湾景观格局和人为干扰强度发生时空布局差异。景观格局方面,根据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从类型层面和景观层面选择了LPI、LSI、AREA-MN、IJI、DIVISION以及SHDI作为研究乐清湾景观格局的指标。近20年来乐清湾各类景观中,林地、耕地面积大幅度缩减,城镇用地、建筑用地等面积迅速集聚并不断扩大,水域和滩涂面积变化较小。景观层面上,斑块优势度增强,景观多样性增加,人类活动首先占用、分割了林地、草地等大片景观,使景观破碎化,景观形状复杂;后又随着人类活动的聚集,景观集中并向周围扩大,2010年-2015年乐清湾土地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整体性提高。(3)1995-2015年,乐清湾地区以中低干扰和低干扰为主,中高干扰和高干扰面积在不断增加,研究区人为干扰强度增强,尤其是虹桥镇、乐成镇、珠港镇、楚门镇等地中高干扰和高干扰面积地区分布集中。人为干扰强度重心有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的趋势。景观变化强度表明,乐清湾景观生态逐渐恶化,大量自然景观转为人工景观,生态风险提高。其中,珠港镇、楚门镇、海山乡等地景观生态恶化较严重,乐成镇、虹桥镇由于前期的人类活动较同期其他地区较强,因此景观变化强度稍低,但同样处于生态恶化的状况。结合地形图分析,北部和东北部生态恶化区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该地区是生态保护区,但近年来,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增大,导致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提高。(4)本文通过生态源地-廊道-节点体系构建了乐清湾生态安全网络。基于粒度反推法选择乐清湾地区生态源地有14个;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乐清湾生态廊道共27条,生态廊道总长度共851.43 km,重要生态节点32个。生态网络整体上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乐清湾东北地区由于河谷人类活动相对密集,切断了自然生态廊道,使生态源地破碎化。西部和东南地区生态网络较稀疏,生态廊道较长。通过景观完整度指数对生态安全网络进行评价发现,乐清湾生态网络连接性较差,网络完整性较低。可以通过增加生态源地数量,保护生态源地生态平衡,疏通生态廊道的高阻力区以及适当增加西部、东南部地区的踏脚石斑块、合理规划沿海绿地等措施,优化乐清湾生态网络。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余中元[4](2016)在《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文中研究说明依兰-伊通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发震构造。不同于郯庐断裂带的潍坊-嘉山段和下辽河-莱州湾段,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地震事件记录较少。自东三省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一直缺乏6级以上强震的历史记录。1973年有台网记录以来,该断裂带上迄今为止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发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震级为Ms5.8级。因此,普遍认为它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舒兰盆和方正盆地存在全新世地表破裂的古地震遗迹,发生过7.0级以上强震,并且上次大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不长。这一结果改变了传统认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科学问题:(1)除了舒兰和通河2个全新世破裂段以外,是否存在其它的晚第四纪活动段?如果有,其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如何?(2)该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如何?是否存在分段特征?(3)该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新构造变形特征如何?对我国东部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有何启示?这些科学问题成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及东北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的最基础地球科学问题。因此,围绕这些科学问题,论文选取依兰-伊通断裂带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动断裂的分段研究作为主线,借助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槽探与钻探、地震勘探、地震学和构造地貌等研究方法,从断裂带的不同段落在几何结构、构造地貌、活动习性和深部地球物理场的差异性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系统地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分段活动习性,力求科学地评价其未来强震危险性,并从区域构造角度探讨其地球动力学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具备强震的孕震能力和构造背景。该断裂至少发育舒兰、通河、尚志和汤原4个全新世活动段,及萝北、依兰、延寿和五常4个晚更新世活动段。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该断裂“弱活动或不活动”的传统认识,对完善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活动构造图像,及开展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通过断裂带断错地貌填图和几何结构调查认为,断裂带几何结构分段特征明显。不同段的几何图像和运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各段规模不等,多在平面上呈左阶斜列展布,但断裂的主体已不再沿袭原来的边界断裂活动,而是迁移到盆地内部。这暗示着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现今活动具有新生性,处于新生阶段的生长期或幼年期。断裂带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不连续性,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分段特征。各段的走向、倾向、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岩性和沉积物厚度、断裂带组合形态、断裂带宽度和分支断裂以及横向构造的发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断裂带各个段落沉积物厚度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指示断裂带各段落运动性质和滑动速率方面所存在的差别;断裂带宽度的段落差异明显,段落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宽度发生陡变;同时,研究发现断裂带的宽度与横向断裂的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宽度大则横向断裂数量多,宽度越小则横向断裂数量少。断裂带数量的增加多发生于界限区,对应于断裂带宽度发生显着变化的位置。综合上述几何结构差异可将该断裂分为6个主段,即沈阳-昌图段、四平-吉林段、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长度分别为120Km、148Km、140Km、90Km、120Km和129Km,相邻主段落之间的界限区长度分别为55Km、23Km、20Km、14Km和16Km。(3)断裂带附近的地貌特征及河流水系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断裂带两侧的地形地貌起伏和断裂的几何展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河谷坡降、河流弯曲度和纵剖面等地貌特征在不同段差异显着,而小尺度微观地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规模不等,反映了断裂不同段的活动性存在差异。根据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的差别可将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这4个主段细分成8个亚段,即缸窑亚段、五常亚段、尚志亚段、延寿亚段、通河亚段、依兰亚段、汤原亚段和萝北亚段,长度分别为80Km、51Km、30Km、55Km、70Km、30Km、20Km和104Km。亚段界限区的长度分别为9Km、5Km、12Km和13Km,各亚段分段界限区对应着地形的突变区,和明显的地形高差起伏差异。8个新活动段形成的微地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陡坎、线性槽谷、小水塘和小丘陵隆起等微地貌并存;地表破裂延伸长度不一,变化幅度介于1.5Km-70Km之间;陡坎微地貌高度不等,变化从1.0m至4.4m;这些微地貌所发育的位置均位于上述主段的划分框架之内,没有突破主段的分段界限区,且较好的对应了8个亚段的划分结果。(4)通过典型点的地貌测量、年代样品测定、古地震探槽的揭露和历史地震考察,获得了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时间段的滑动速率,得到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8个段落存在强震活动的证据。各新活动段除了具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历史外,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晚期表现出丛集活动的特征。(5)地球物理勘探和航磁重力异常等深部探测资料表明该断裂的地表分段结果在深部有较好的对应性。断裂各段活动历史不尽相同,控制的盆地形态差异显着,断裂不同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存在分段性和不均匀性。跨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具有显着不同的沉积演化差异,尤其表现在控盆断裂及其结构特征等方面。断裂带的6个段落分别控制了6个盆地的结构、沉积和演化过程,差异显着。沿断裂带走向的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像、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对应的分段差异。断裂带沿走向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反映了不同段落地壳结构和断裂切割地壳深度的差别。综合来看,依兰-伊通断裂带存在层次分段的特征,几何结构分段、构造地貌分段、活动习性分段和深部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据此可将其分为6个主段和8个亚段两个不同的段落层次。主段的分段依据主要是综合分段结果,亚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微地貌和古地震的差别。但无论是亚段的规模还是亚段界限区的规模,分别都小于主段的规模,和主段落分段界限区的规模。(6)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变异(宽度陡变,走向弯曲和阶区的发育)和横向构造的发育构成了断裂带分段界限区的最主要标志。此外,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条数的变化、地貌的陡变等在分段界限区也较为常见。界限区的几何结构多比较复杂,而各段落的几何结构则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的界限区均发育有断裂几何结构的变异和横向构造,构成了分段的几何障碍体。相对于主段而言,4个亚段界限区的标志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几何变异和横向构造的发育,但其规模均小于主段界限区。(7)依兰-伊通断裂带及其邻区新生代期间广泛发育挤压变形构造。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以松辽盆地、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大安-德都断裂带为代表的东北盆地群和区域性NE向断裂现今运动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逆冲挤压特征,表明东北地区处于近EW向主应力与近SN向主张应力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环境。依兰-伊通断裂带西部的松辽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挤压反转构造。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平面上呈左阶雁列展布的4段,剖面上表现为宽约20-30Km的断褶变形带;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大安-德都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表现为“断裂相关褶皱”,最新活动时代为Q2早期。如果假定其反转变形的时间为65Ma,并假定缩短缩率固定不变,则大安-德都断裂新生代以来的缩短量约2.26Km,缩短速率约0.03mm/a。未来短时间内该断裂难以积累大于Ms7.0级地震的能量。(8)新生代构造挤压变形在东北地区可能是多阶段的过程。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在新生代期间均经历了该挤压变形,形成了T02(65Ma)、Td(23Ma)、Ttk(5.3Ma)和T01(1.8Ma)4期明显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代表着该地区经历了至少4次强烈的幕式挤压变形。同时,该构造挤压反转可能是区域性的。三江、方正、汤原、伊通和渤海湾等东北地区一系列新生代盆地中均发生了同时期的挤压构造变形,并形成了相应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这指示东北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期的挤压缩短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新构造变形,其动力学来源可能综合受控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9)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具备强震的孕育和深部背景。相反,位于松辽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则只具备中强地震(M<7.0)的构造背景。这暗示着松辽盆地作为独立的活动地块,其内部变形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的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都发生在盆地的边界断裂带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我们对依兰-伊通断裂及其邻区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能为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一点科学参考。

牛明香,王俊[5](2016)在《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文中认为在探讨河口生态系统特征和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健康的完整性出发寻求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适宜指标。根据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充分考虑黄河河口区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黄河河口区的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管理措施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筛选出50个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获取方式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了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一个由目标层、子系统、准则层、指标层构成的4层递阶层次指标体系结构。

王颖[6](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安乐生[7](2012)在《黄河三角洲地下水水盐特征及其生态效应》文中认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多种湿地并存,集中连片,其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使该地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并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当前,了解该地区地下水(尤其是潜水)水盐动态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可为黄河下游生态调度、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及“蓝黄”战略的建设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思路。在野外调查、观测及取样测试的基础上,首先,结合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区内年内、年际及枯、丰水期的地下水位动态,并利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和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区域潜水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进行了分区研究;其次,利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中主要盐渍化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并结合包气带土层柱状剖面w(Cl-)分布格局,深入分析了土壤w(Cl-)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素;再次,采用DCCA排序方法解释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逐步回归与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主要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综合分析了控制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关键因子,并阐述了地下水与植被在水、盐两方面的具体作用关系;最后,采用RS和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健康条件进行了分区评价与预警。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在0.502.50m,其中滨海地带普遍小于1.00m。区内黄河现行流路两侧的河成高地及滨海近岸的局部地区年内地下水位动态属基本稳定型,其地下水位动态成因类型属“渗入-径流”或“水文”型,而其它地区年内地下水位动态属震荡起伏型,且以“降-升-降”型为主,其地下水位动态成因类型属“渗入-蒸发”型。总体上看,该地区年内地下水位以相对稳定的季节性变化为主,而年际地下水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区域潜水c(Cl-)和c(TDS)沿地下水流向逐渐增大,二者均呈现显着的方向性空间变异和空间分布一致性,论证了二者间极强烈的相关性,同时揭示了Cl-是潜水水质的主控离子。此外,区域水化学类型空间变异显着,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区内潜水水化学类型由Na+-Mg2+-Ca2+-Cl--SO42-等复杂类型快速过渡到Na+-Mg2+-Ca2+-Cl-(或Mg2+-Na+-Ca2+-Cl-)及Na+-Mg2+-Cl-型水,并在海岸滩涂区演化成Na+-Cl-这一简单类型的地下水。(3)该地区潜水化学特征形成的关键驱动因素是黄河入海流路的变迁和海水入侵,而潜水化学成分正是在两大因素影响下,通过混合、蒸发浓缩、溶滤、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人类干扰来形成的,且在不同区域上述作用的强弱有显着不同。(4)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地区潜水Cl-向包气带迁移与积聚已是普遍现象,且潜水c(Cl-)控制着土壤w(Cl-)的空间分布与变异。此外,地形地貌通过对水、气、热的再分配控制着包气带土层中Cl-的迁移方向和富集区域,导致区内土壤w(Cl-)随地形地貌变化十分显着。(5)该地区地下水是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的敏感要素,而潜水c(Cl-)和地下水位埋深是地下水这一生态环境敏感要素中的2个关键因子,尤其是潜水c(Cl-)对上覆植被具有强烈的胁迫和驱动作用,对区域群落分布格局及植被盖度有强烈的控制作用。区内翅碱蓬、柽柳和芦苇适宜生长的潜水c(Cl-)范围分别为10.035.0、5.022.5和0.115.0g·L-1。(6)该地区滨海湿地现状健康条件处于健康的占18.9%(514.94km2),亚健康的占69.6%(1892.94km2),一般病态的占11.5%(311.92km2)。近期(20122020年),河口三角洲湿地生境状况正逐步改善,向健康方向发展,而北部滩涂区和南部部分滩涂区及神仙沟流路等部分地区环境质量会有一定的降低。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地下水与植被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张昕[8](2008)在《以海防林生态功能区划为目标的敏感性及功能重要性分析》文中指出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研究区域生态因子及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为生态系统资源信息的配置提供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框架,合理划分生态环境功能,揭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提出综合整治方向与任务;为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服务,促进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生态功能区划的必要步骤和基础工作。文章以崇明岛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区划理论,并借助3S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得出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论,并根据各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主导生态功能,提出生态保育与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而为崇明岛海防林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

赵生才[9](2005)在《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学术讨论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生才[10](2003)在《科学永远需要创新思维——香山科学会议10年历程与启示》文中指出 斗转星移。香山科学会议高举科学旗帜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香山科学会议以其出色的科学活动、富于魅力的科学主题和独具特色的运作机制,已成为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声誉的一个常设性的高层次学术会议组织。它对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加强科技界的联系,影响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科学政策和立项等,正在产生重要影响。

二、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47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47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提纲范文)

(1)近20年乐清湾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人为干扰强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3 构建评价单元
    1.4 计算景观格局指数
    1.5 计算人为干扰度
2 结果分析
    2.1 乐清湾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
        2.1.1 乐清湾景观类型变化
        2.1.2 乐清湾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2.2 乐清湾人为干扰度变化
    2.3 乐清湾景观格局动态对人为干扰强度的响应
3 讨 论
    3.1 乐清湾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
    3.2 乐清湾人为干扰度变化
    3.3 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的响应关系
4 结 论

(2)浙江省乐清湾人为干扰下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空间尺度(粒度)研究进展
        1.2.2 人为干扰强度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4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概况
    2.3 经济社会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景观尺度效应分析方法
        3.2.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3.2.3 人为干扰强度分析方法
        3.2.4 生态安全网络格局构建方法
    3.3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乐清湾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分析
    4.1 景观类型层面上景观粒度的分析
    4.2 景观水平层面上景观粒度的分析
    4.3 景观最适宜粒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乐清湾景观格局与人为干扰强度时空分布及动态响应
    5.1 乐清湾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5.1.1 景观指数的选择
        5.1.2 景观类型的时空分布与变化
        5.1.3 景观水平层面时空变化
    5.2 乐清湾人为干扰强度时空变化
        5.2.1 人为干扰强度时空分布
        5.2.2 人为干扰强度动态变化
    5.3 景观变化强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乐清湾生态安全网络格局构建、评价及优化
    6.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6.1.1 生态源地识别
        6.1.2 生态阻力面构建
        6.1.3 生态廊道模拟
    6.2 乐清湾生态安全格局现状评价
    6.3 乐清湾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6.3.1 修复生态源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3.2 优化生态廊道结构
        6.3.3 建设和保护踏脚石斑块,提高网络连接度
        6.3.4 提升沿海绿地综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4)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活动断裂分段的理论基础
    1.2 活动断裂的分段标志与方法
    1.3 活动断裂分段的应用研究
    1.4 分段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中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主要技术思路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2.1 东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依兰-伊通断裂带在东北地区构造演化中的作用
    2.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2.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分段结果
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差异
    3.1 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走向、倾向和力学性质
    3.2 断裂带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差异
    3.3 断裂带结构组合形态差异
    3.4 断裂带及两侧分支和横向断裂差异
    3.5 小结
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地貌差异
    4.1 断裂带两侧宏观地貌差异(盆地和山脉)
    4.2 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差异
    4.3 断裂带内部微地貌差异
    4.4 小结
5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差异
    5.1 不同段落古地震、离逝时间、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差异
    5.2 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演化差异
    5.3 微震活动和其它地球物理场的差异
    5.4 活动习性分段小结
    5.5 关于分段结果合理性和分段界限区持久性的讨论
    5.6 关于该断裂破裂分段及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6 依兰‐伊通断裂和松辽盆地的新构造变形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6.1 依兰‐伊通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运动性质差异
    6.2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与新构造变形
    6.3 挤压变形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多阶段性和区域性讨论
    6.4 松辽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6.5 小结
7 结语及讨论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7.2 论文主要进展
    7.3 主要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口生态系统特征及健康内涵
2 研究区概况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 1 科学性原则
    3. 2 整体性原则
    3. 3 代表性与敏感性原则
    3. 4 规范化原则
    3. 5 简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3. 6 动态与稳定性原则
    3. 7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 1 PSR模型概念框架
    4. 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4. 2. 1 压力指标
        4. 2. 2 状态指标
        4. 2. 3 响应指标
5 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
    5. 1 人口压力指标
    5. 2 陆源污染指标
    5. 3 海岸带开发指标
    5. 4 自然压力
    5. 5 生产力指标
    5. 6 生物多样性指标
    5. 7 结构和功能指标
    5. 8 自然灾害指标
    5. 9 物理化学指标
    5. 10 经济指标
    5. 11 人类健康指标
    5. 12 文化指标
    5. 13 政策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理论综述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2.2.3.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4.3.1.1 “点”
        4.3.1.2 “线”
        4.3.1.3 “面”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5.1 腾冲和顺古镇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5.1.3 实地调研现状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5.1.4 小结
    5.2 丽江大研古城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5.2.5 实地调研现状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5.2.5.7 问卷调查
        5.2.6 小结
    5.3 丽江束河古镇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5.3.3 调研现状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5.3.3.7 问卷调查
        5.3.4 小结
    5.4 楚雄黑井乌镇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5.4.3 调研现状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5.4.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6.2.1 经济利益根源
        6.2.2 社会生活根源
        6.2.3 管理体制根源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6.4.1 经济利益根源
        6.4.2 社会生活根源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6.4.3 管理体制根源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6.5 小结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7.2.1 分权机制
        7.2.1.1 决策权
        7.2.1.2 旅游开发权
        7.2.1.3 规划参与权
        7.2.1.4 利益分配权
        7.2.1.5 监督权
        7.2.1.6 管制权
        7.2.2 分配机制
        7.2.2.1 补偿分配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7.2.3 运作机制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7)黄河三角洲地下水水盐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依托课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依托课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水文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1.3.2 地下水-植被系统研究
    1.4 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1.4.1 地下水水盐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土壤盐渍化
        1.4.2 环境因子的生态效应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2.1 地形
        2.2.2 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4.1 地表水系
        2.4.2 黄河客水资源
        2.4.3 黄河下游生态调度
    2.5 海岸线变迁
    2.6 水文地质
3 潜水水盐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形成作用
    3.1 研究方法
        3.1.1 地下水位观测与潜水样采集
        3.1.2 潜水样品测试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3.2.1 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特征
        3.2.2 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
    3.3 潜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3.3.1 水质年内变化动态
        3.3.2 水化学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3.3.3 水化学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3.3.4 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3.4 小结
4 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主要盐渍化参数空间变异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采样布置
        4.1.2 样品处理与测试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主要盐渍化参数空间变异特征
        4.2.1 描述性统计特征
        4.2.2 空间结构特征
    4.3 包气带土层中 Cl~-的垂向分布
    4.4 土壤 W(Cl~-)空间变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4.4.1 水文地质条件对潜水 Cl~-向上迁移与累积的决定性作用
        4.4.2 地形地貌条件控制着 Cl~-迁移方向和富集区域
    4.5 小结
5 关键环境因子的识别及其植被效应
    5.1 研究方法
        5.1.1 资料收集与采样布置
        5.1.2 样品处理与测试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区域典型植被及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5.2.1 典型植被及其空间分布
        5.2.2 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5.3 关键环境因子及其植被效应
        5.3.1 植物分布格局与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
        5.3.2 NDVI 与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地下水与植被间的具体作用关系
        5.4.1 典型植被水源分析
        5.4.2 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潜水蒸发
        5.4.3 植被与潜水 c(Cl-)的相互关系
    5.5 小结
6 地下水作用下滨海湿地系统健康条件评价
    6.1 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健康条件评价的概念模型
        6.1.3 指标体系
        6.1.4 指标分级与权重
        6.1.6 数据处理
    6.2 评价结果
    6.3 分析与讨论
        6.3.1 健康现状分析与预警
        6.3.2 健康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
        6.3.3 维护滨海湿地健康的主要对策措施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以海防林生态功能区划为目标的敏感性及功能重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综述
    2.1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2.1.1 自然区划和生态区划研究情况
        2.1.1.1 国外研究情况
        2.1.1.2 国内研究情况
        2.1.2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现状
    2.2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基础
        2.2.1 区域分异规律
        2.2.2 等级理论
        2.2.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4 生态服务功能理论
    2.3 生态功能区划目标
        2.3.1 明确区域情况
        2.3.2 生态功能定位
        2.3.3 科学管理
    2.4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2.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2.4.2 发生学原则
        2.4.3 区域相关原则
        2.4.4 相似性原则
        2.4.5 生态完整性和区域共轭性原则
        2.4.6 可行性原则
        2.4.7 便于管理原则
    2.5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2.5.1 分划法
        2.5.2 合并法
        2.5.3 地理相关法
        2.5.4 空间叠置法
        2.5.5 主导标志法
        2.5.6 景观制图法
        2.5.7 定量分析法
        2.5.7.1 主成分分析法
        2.5.7.2 聚类分析法
        2.5.7.3 相关分析
        2.5.7.4 逐步判别分析
    2.6 研究工作内容和方法
        2.6.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6.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2.6.3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2.6.4 材料与方法
第3章 生态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3.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1.1 气候特征
        3.1.1.2 地貌特征
        3.1.1.3 土壤特征
        3.1.1.4 水文特征
        3.1.1.5 林带建设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2.1 行政区划
        3.1.2.2 经济发展特征
        3.1.2.3 社会发展特征
    3.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2.1 土壤盐渍化现状评价
        3.2.2 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评价
        3.2.2.1 水资源状况
        3.2.2.2 水环境状况
        3.2.3 大气环境
        3.2.4 植被与森林资源
        3.2.5 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
        3.2.6 滩涂与海岸带现状评价
        3.2.7 自然灾害现状评价
        3.2.8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第4章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4.1 盐渍化敏感性
        4.1.1 敏感地区的划分
        4.1.2 盐渍化单因子敏感性评价
        4.1.3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4.2 自然灾害敏感性
        4.2.1 自然灾害敏感性单因子评价
        4.2.1.1 致灾因子指标
        4.2.1.2 承灾体指标
        4.2.2 自然灾害综合敏感性评价
    4.3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4.3.1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方法
        4.3.2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分布格局
第5章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1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5.1.1 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准则
        5.1.2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分布格局
    5.2 海岸冲淤变化重要性评价
        5.2.1 海岸淤涨重要性评价
        5.2.2 海岸侵蚀重要性评价
    5.3 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5.3.1 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方法
        5.3.2 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分布格局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的重要性和科学前沿
2 湿地过程与功能及其效应
3 湿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
    3.1 中国湿地退化态势、驱动机制及其生态危机
    3.2 中国湿地的修复/恢复研究
    3.3 湿地研究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重大和紧迫问题

四、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47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近20年乐清湾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人为干扰强度的响应[J]. 孙晓敏,余孟杰,吴涛,解雪峰,蒋国俊,张建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浙江省乐清湾人为干扰下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及优化[D]. 孙晓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D]. 余中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5]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牛明香,王俊. 水资源保护, 2016(01)
  • [6]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7]黄河三角洲地下水水盐特征及其生态效应[D]. 安乐生.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8]以海防林生态功能区划为目标的敏感性及功能重要性分析[D]. 张昕. 同济大学, 2008(08)
  • [9]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学术讨论会[J]. 赵生才. 地球科学进展, 2005(06)
  • [10]科学永远需要创新思维——香山科学会议10年历程与启示[J]. 赵生才. 科学新闻, 2003(20)

标签:;  ;  ;  ;  ;  

河口海岸环境变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第147届象山科学大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