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

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

一、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正则[1](2020)在《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智能化趋势的显着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面临着与传统工程环境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在智能环境中,出现软件与硬件加速结合、计算与工程深度融合等显着特征,包括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在宏观战略的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强调计算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性位置。面向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智能环境中的工程师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计算能力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对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中的计算能力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培养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关键。本研究聚焦于“如何系统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重新定义、规划、培养和提升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计算能力?如何系统构建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有效运行,以培养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命题,开展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智能环境中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是什么;(2)当前国内外高校如何进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3)如何系统构建并有效运行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智能化趋势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从工程师培养的视角,对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尚未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借鉴工程知识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计算能力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形成对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并通过企业案例研究、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力求对计算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也为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提供了借鉴。其次,本研究选取国内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深入挖掘当前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在文献梳理提炼计算能力培养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工科专业案例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提炼形成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并归纳总结计算能力培养的要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对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较为体系化的、深层次的理解,亦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体系的衔接形成了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再次,基于计算能力核心要素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本研究提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层面非计算机专业工科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运行、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提炼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关键点,并构建知识模块组合模式、计算情境体验模式、智能产业引领模式三个典型的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深入讨论模式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强调,基于对智能化趋势的特征分析,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构成、开放灵活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提炼形成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和核心要素,丰富和完善了计算能力理论内涵;其二,基于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构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其三,针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出其在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借鉴。

张琳[2](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关海鸥,马晓丹,陈争光[3](2018)在《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文中提出文章围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服务农林院校的创新型人才目标,以农林院校各专业实际应用为导向,根据各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元互动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平台和校园网络优势资源的潜力,整合多种优质教学资源手段,发挥自主学习优势,构建了一种学思结合的多元交互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时探讨设计了以专业应用为向导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具体教学实践方案。

关海鸥,马晓丹,陈争光,蔡月芹,王雪[4](2018)在《农林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文中研究指明围绕培养农林高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方案,构建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大农业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杨晓云[5](2014)在《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向着低龄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征趋势快速发展。这表明,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我国高校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革命性发展阶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课程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改革将会给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优化课程设置结构,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选择符合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2009年,我国开始启动针对各种“拔尖人才”的培育计划,其核心目标为: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并掌握必需非机械重复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其中所谓的“创新意识”,最基本的即为具有科学的质疑能力及对问题的求解能力,大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由此可知,我国高校教育将要面临着如何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结合新时期新要求进行教学改革的巨大压力。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培育大量具备较强信息素养、综合素养能力(即计算思维的培养)的新型人才,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实力变的强大。因此,高校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任务,若其能适应时代需求良好的发展下去,具有促进科学文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及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增强国际竞争力贡献了重要力量。本论文通过关于面向内蒙古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结合研究生目前应用计算机情况分析,总结了关于该课程设置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适合当前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学习计算机知识需求的课程设置方案。本论文将计算思维、多元智能理论及泰勒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获取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首先,第一章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渴求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来提出该研究;第二章重点介绍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概念及特点,探讨如何将这些理论融入到设置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公共课程当中;第三章则通过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现状的分析,进而发现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差及授课时间短等问题;第四章提出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群体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策略与思考,问题的提出总有理论的依据,因此结合“计算思维”理论特点,科学合理构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与泰勒原理,合理设计并实现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最后,第五章针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王杨,许勇,赵传信,严远亭,季一木[6](2010)在《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文中认为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现有的高师院校普遍设立了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但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来看,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工程实践能力薄弱、行业应用背景知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本科生教育为实例,提出了动态Min-Max策略的课程设置体系、工程嵌入的教学理念、项目驱动的教学实践方法以及本硕博一体化的团队素质培养风范等面向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马晶[7](2009)在《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且以信息化带动整个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中小学师资输出和培养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人才的重要任务,这是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关键。笔者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和对长春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水平(指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普遍存在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设置是影响中小学教师队伍信息能力提升以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其计算机课程体系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并进行简单的删减。以《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CFC 2004)中“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应该是面向各专业应用,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思想为指导,笔者通过中小学教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中小学教学信息化需求,并兼顾大学生计算机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努力探索建立适合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历经了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数据录入、SPSS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课程体系设计等阶段。

梁潘[8](2007)在《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一线材料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基本依据,根据用人单位对高师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针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教学实践、考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

丁慧[9](2007)在《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探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演变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根据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新世纪所强调的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的要求,对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培养与评价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理念下,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多所高师院校的问卷调查,收集到大量可靠的数据资料,提出了高师生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科学、高效地培养当代高师生具有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型学习理论,树立新型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师资。针对“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要求,本文详细探讨了“信息素养实践课”的内容组织、实施途径及其他辅助培养方法,包括:“信息素养实践课”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实施途径等。在解读高师生信息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本人提出了我国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包含:(1)信息意识与先进教育理念意识相结合(2)信息知识与教学知识、专业知识的融合(3)信息能力与教学技能的相互渗透(4)信息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结为一体。在最后的总结与展望中,阐述了本研究的特点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苏辉,熊炎,李为华[10](2004)在《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主要介绍了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这种方案的实现方法、应用对象的适应性及该系统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二、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趋势
        1.1.2 工程师能力要求变化
        1.1.3 工程师培养模式演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边界及关键概念
        1.3.1 计算
        1.3.2 计算能力
        1.3.3 工程教育模式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计算相关文献综述
        2.1.1 计算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2.1.2 计算相关概念辨析
        2.1.3 工程师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2.1.4 本节述评
    2.2 工程知识体相关文献综述
        2.2.1 工程知识体概念内涵探析
        2.2.2 工程知识体与计算
        2.2.3 工程知识体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
        2.2.4 本节述评
    2.3 工程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2.3.1 工程教育及计算教育发展
        2.3.2 工程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
        2.3.3 计算与工程教育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能力要素及理论框架研究
    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3.1.1 计算能力基本要素提炼
        3.1.2 研究问题提出
    3.2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研究方法
        3.2.2 案例选定
        3.2.3 数据来源
        3.2.4 数据分析
    3.3 案例分析
        3.3.1 案例背景及工程师计算能力要点分析
        3.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3.4 案例发现与结论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计算能力核心要素问卷调研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内容
        4.1.3 变量测量
        4.1.4 问卷预调查
    4.2 样本描述与可靠性检验
        4.2.1 样本数据
        4.2.2 项目分析及信度检验
    4.3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5.1 研究问题提出与相关理论分析
        5.1.1 研究问题提出
        5.1.2 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维度提炼
    5.2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案例样本选取
        5.2.3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5.3 高校典型案例分析
        5.3.1 计算能力培养要点分析
        5.3.2 高校典型案例内容分析
        5.3.3 案例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6.1 关于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考
    6.2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6.2.1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目标
        6.2.2 分析过程
        6.2.3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小结
    6.3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6.3.1 模式一:知识模块组合模式
        6.3.2 模式二:计算情境体验模式
        6.3.3 模式三:智能产业引领模式
        6.3.4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分析
        6.3.5 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小结
    6.4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6.4.1 传统工科转型
        6.4.2 人工智能及智能相关工科发展
        6.4.3 面向计算的数理基础培养
    6.5 本章小结
7 完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制定宏观层面的计算战略规划
    7.2 产业参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7.3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深化计算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的系统融合
    7.4 整合软硬件资源保障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1 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1.2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差距逐年扩大
    1.3 专业需求侧重各不相同
    1.4 教学和实验课时均不足
2 以专业应用为向导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
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
    4.1 课程内容动态调整
    4.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4.3 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
    4.4 设计多种教学模式
    4.5 适当安排自学内容, 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6 灵活设计课堂互动
    4.7 注重过程化考核
5 结语

(5)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实地考察法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
    2.1 理论依据
        2.1.1 基于计算思维理论确定课程设置的模式
        2.1.2 采用多元智能理论确定课程的设置主旨
        2.1.3 基于泰勒原理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
    2.2 实践意义
第3章 调查与分析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开设现状
    3.1 调查研究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
        3.1.1 研究生自身状况
        3.1.2 教材及教学设施状况
        3.1.3 教学状况
    3.2 高校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调查
        3.2.1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3.2.2 课程内容与其它专业的知识衔接不够紧密
        3.2.3 课程授课的课时短
第4章 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策略与思考
    4.1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概述
        4.1.1 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4.1.2 改革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4.2 明确高校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原则
        4.2.1 明确该课程设置原则
        4.2.2 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开发
    4.3 课程内容的设计及特点
        4.3.1 课程内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4.3.2 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与计算思维理论相结合
    4.4 教学方法探究与实施
        4.4.1 针对研究生学习特点选择有效教学方法
        4.4.2 关于课程考核方法探究,实施阶段性评价体系
    4.5 课程实践效果研究
        4.5.1 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之后的效果反馈
        4.5.2 MOOC 微课程教学的作用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 国外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4]
    2.2 国内外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比较
    2.3 国内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 高师院校中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3.1 动态分层的Min-Max课程设置体系
    3.2 工程嵌入的教学理念
    3.3 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方式
    3.4 本硕博一体化的团队素质培养风范
4 结论与展望

(7)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概述
    2.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对象和任务
    2.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
    2.3 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
    2.4 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2.5 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第三章 长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3.1 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3.1.1 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
        3.1.2 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3.1.3 影响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主要因素
    3.2 对计算机信息技术需求调查
        3.2.1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3.2.2 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
        3.2.3 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计算机信息技术现状
        3.3.2 计算机信息技术需求
    3.4 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
第四章 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
    4.1 课程选择
    4.2 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
    4.3 课程概述、课程性质和主要内容
        4.3.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
        4.3.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
        4.3.3 现代教育技术
        4.3.4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4.3.5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4.3.6 网络技术与应用
        4.3.7 计算机辅助教学
        4.3.8 网络多媒体技术
        4.3.9 多媒体应用与网页制作
        4.3.10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4.3.11 程序设计及应用
        4.3.12 常用工具软件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
    1.6 主要研究成果
2. 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后现代主义认识论
    2.2 教育的生态观
    2.3 素质教育理论
    2.4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论
    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3. 解读高师生信息素养教育
    3.1 高师教育及高师生特征分析
    3.2 高师生信息素养的定义
    3.3 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
    3.4 高师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4. 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新疆教育发展现状
    4.2 研究设计
    4.3 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4.4 影响新疆高师生信息素养的原因剖析
5. 新疆高师院校“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体系的研究
    5.1 “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5.2 “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目标
    5.3 “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内容
    5.4 “信息素养实践课”教学设计
    5.5 “信息素养实践课”课程实施的辅助途径
6. 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探讨
    6.1 评价的目的
    6.2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分析
    6.3 评价指标的具体构建
    6.4 评价方法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已解决的问题
    7.2 本研究有待改进的问题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二 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表
附录三 调查结果统计表
附录四 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
致谢

四、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 吕正则. 浙江大学, 2020(06)
  •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关海鸥,马晓丹,陈争光. 江苏科技信息, 2018(09)
  • [4]农林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改革[J]. 关海鸥,马晓丹,陈争光,蔡月芹,王雪. 高师理科学刊, 2018(02)
  • [5]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实践研究[D]. 杨晓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6]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J]. 王杨,许勇,赵传信,严远亭,季一木. 计算机教育, 2010(08)
  • [7]高校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D]. 马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8]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梁潘. 福建电脑, 2007(09)
  • [9]新疆高师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的研究[D]. 丁慧.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
  • [10]一种面向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J]. 苏辉,熊炎,李为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标签:;  ;  ;  ;  ;  

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