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朱祥祥[1](2021)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视域中的新时代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铜仁为例》文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未直接就国家治理进行专题论述,但在他们的论着中包含有大量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国家治理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作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远落后于城镇,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关键性作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落后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下,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面临很多问题和国难。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视角出发,着眼于从基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论证这一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贵州省毕节和铜仁的部分典型村庄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及验证,以小见大的视角探求新时代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第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问卷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和印证影响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第二,通过当地基层政府官方统计的公共服务主体情况以及财政投入数据,分析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不足。第三,以实践为依据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最终服务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文章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开头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等;第一章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对未来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设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第二章阐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三章阐述在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条件下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新要求。第四章阐述实地调研及调查数据分析结论,总结和验证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分析。第五章阐述农村公共服务提高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体系;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王瑞东[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中的基层力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其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基于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总结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路径。首先阐释“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内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论证,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基赋能。其次,回顾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并从夯实基础、从严治党和凝聚力量的维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进行基础性分析。再次,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和走访调研,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出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建设统领、党员模范发挥、党内制度落实以及引领农村发展四个方面存在现实困境。并从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农村人才资源的流失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机制建设五个维度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在逻辑梳理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形成了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三种建设、强化三种能力”的一般举措,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强化经济引领能力、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通过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硬核”能力,提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综合实力。本文为深化既有农村党建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毕志晓[3](2021)在《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农村、机关、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论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新时代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表现为政治引领作用亟待加强、组织运行难度增大、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现象,导致新时代农村依旧存在村风村貌落后、矛盾凸出激化、人员动员困难等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强化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可以总结出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对策,激发组织活力,巩固执政基础,配合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实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法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研究。在文献研究法中,参考大量基层党组织建设资料和习近平相关报告、系列讲话,掌握主题前沿观点;在历史分析法中,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并从中提炼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与不足之处,使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长补短;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法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问题,全面揭示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相关对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行环境、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水平,是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有利于为我党的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新思路,为研究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姬羽莎[4](2021)在《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员干部是指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乡镇党员干部是同时具备党员和乡镇干部两个身份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在基层一线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用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乡镇党员干部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侧重于乡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活动。新时代关注和研究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是为实现“十四五”跨越式发展筑牢根基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广大基层群众对党的高度信任的重要一环,更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现阶段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例如对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有所增强,乡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乡镇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热情有所提升。但是,现实中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重实践锻炼轻理论教育、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育方法仍然以“说教式”为主、教育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此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对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一刻板、警示教育“看客心态”比较严重等造成的。针对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一是提高对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丰富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三是创新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是营造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五是加强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刘宜欣[5](2021)在《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乡村振兴,阵地在农村,核心是党的领导,关键在人才,着力点在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和党执政的基础层级,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中坚力量,是党联系群众沟通宣传的纽带桥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其工作实绩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威信和职能的实现。长期以来,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治理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形势需要、晋升调动困难、权责不对等、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乡村振兴,因此,加强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素质,完善乡镇干部队伍激励,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镇干部队伍,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研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新《公务员法》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地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立足于乡镇干部队伍的现实运作,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保定市L镇为例,深入分析了L镇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情况,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作年限结构、家庭位置结构方面介绍了 L镇干部队伍的现状和L镇采取的乡镇干部队伍激励措施。发现了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表现在人岗匹配不佳、干部队伍不稳、治理能力不强、薪酬激励不足、干部晋升不畅、考核激励不够六个方面;原因在于激励理念落后、激励制度不完善、激励手段缺乏、乡镇条件限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对策,一是科学打造选人用人体系。包括保证干部编制充足,拓宽引才视野渠道,探索干部竞聘上岗。二是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稳定。包括设置任职服务年限,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落实关心关爱机制。三是全力推进干部治理能力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本领建设。四是健全薪酬激励制度。包括提升乡镇干部工资水平,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完善奖金福利发放。五是畅通干部晋升交流渠道。包括严把选拔晋升程序,强化政治激励,建立干部交流制度。六是健全干部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严格干部日常管理,加强干部监督约束。

高云亮[6](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丁锐[7](2020)在《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农村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从基本面看农民精神文化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当前凋敝的乡村风气之间的矛盾愈发影响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基于我国踏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十九大针对农村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则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分门别类的阶段性指导,并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及中国当代领导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我国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陕西省南部涵盖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三地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当前陕南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淡漠、优秀传统道德不断丧失,以及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存在误区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调查访谈的深入了解,对陕南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概括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阐释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从基层干部、农民主体、生态氛围、乡土文化等四个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做了概述,并指出了乡风文明建设蕴涵的意义作用。其次,分析了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实践,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问题予以呈现,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固有经济文化基础、传统文化冲击、建设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本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主要着力于针对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生态村落氛围、利用本土教化资源、多方合力优化工作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致力于促进提高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张鹏程[8](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张媛媛[9](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N县J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没落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实际出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2018年N县J镇被评选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本文以此为契机,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J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对影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符合地方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以下六类突出问题:一是人员编制不充足,二是年轻干部流失多,三是队伍结构不优化,四是工作任务超负荷,五是精神懈怠是隐患,六是能力不足成短板。通过运用压力型体制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政府人力资本理论,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激励保障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够科学、权力责任不对等、人事流动不规范以及考核评价不完善。在论文最后,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干部流动机制、提升激励保障水平、改进教育培训质量、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李姝[10](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关键在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各级政府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力量,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是维护农村稳定和谐的关键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找准自身角色正确定位。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有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特别是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作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阐明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大量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成就和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从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教育管理、优化队伍结构和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希望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研析和探索,为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农村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视域中的新时代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铜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行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理论视域: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治理模式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治理模式的赞许
        (三)列宁对无产阶级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以“建设”为主的思想
        (二)改革开放后以“管理”为主的思想
        (三)新时代以来以“治理”为主的思想
第二章 关系探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保障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经济保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文化保障
    第二节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二)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农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现实依据: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新要求
    第一节 提高农村公共治理主体能力
        (一)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三)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治理效能
    第二节 完善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二)提高农村教育整体质量
        (三)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节 加强新农村公共治理机制建设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二)健全基层政府公共治理体制
        (三)推进农村综合社会保障建设
第四章 实践境遇: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调研概述
    第二节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节 当前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四节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五节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队伍建设
        (一)树立以扶贫干部为榜样的激励机制
        (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员的人才待遇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培训
    第二节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治理结构
        (一)以村民为主体
        (二)以政府为主导
        (三)以小组为单位
    第三节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制度
        (三)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节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支撑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二)繁荣农村社区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民对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民意调查
附录二 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程度调查(反映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程度)
附录三 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及成果(对乡镇基层干部进行访谈,并尽量使其提供乡镇的年度财务预算)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一)相关文献梳理
        (二)学界研究内容及观点
        (三)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框架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构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
        (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系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从严治党:巩固党在乡村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凝聚力量: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三)夯实基础: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
第二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充分
        (二)基层党员干部发挥乡村振兴的先锋带头作用不够
        (三)党内制度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待严加落实
        (四)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引领力有待增强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
        (一)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二)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
        (三)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农村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应制度与机制建设缓慢
第三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政治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一)坚定政治信仰,严肃政治生活
        (二)强化政治领导,树立政治权威
        (三)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
    二、提升党建实力,赋能乡村振兴
        (一)提升经济引领能力,促进集体发展
        (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引领社会风尚
        (三)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打牢为民根基
    三、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一)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二)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三)加强农村党员管理教育
    四、健全制度体系,保障乡村振兴
        (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
        (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三)健全激励关怀机制
        (四)健全资源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概述
    第一节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涵
        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党组织建设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第一节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能力显着提升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培育文明乡风民风能力逐步提高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改善工作作风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节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亟待加强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难度增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党性修养
        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舆论引导力度
    第二节 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行环境
        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二、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
        三、多措并举化解农村空心化难题
    第三节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水平
        一、建设一支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二、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机制
        三、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水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概念
    (二)选题背景
    (三)选题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党员干部教育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二、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
    (二)提升基层服务效能的内在动力
    (三)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示范力量
三、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四、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乡镇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三)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刻板
    (四)对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不够充分
五、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丰富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创新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四)营造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镇干部
        2.1.3 激励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双因素理论
        2.2.3 期望理论
        2.2.4 公平理论
第三章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现状
    3.1 保定市L镇机构设置和编制情况
    3.2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现状
        3.2.1 性别结构
        3.2.2 年龄结构
        3.2.3 学历结构
        3.2.4 工作年限结构
        3.2.5 家庭位置结构
    3.3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措施
        3.3.1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3.3.2 积极补充新鲜血液
        3.3.3 优化改善办公环境
        3.3.4 按时发放乡镇补贴
        3.3.5 实行职务职级并行
第四章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
        4.1.1 人岗匹配不佳
        4.1.2 干部队伍不稳
        4.1.3 治理能力不强
        4.1.4 薪酬激励不足
        4.1.5 干部晋升不畅
        4.1.6 考核激励不够
    4.2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激励理念落后
        4.2.2 激励制度不完善
        4.2.3 激励手段缺乏
        4.2.4 乡镇条件限制
第五章 完善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的对策
    5.1 科学打造选人用人体系
        5.1.1 保证干部编制充足
        5.1.2 拓宽引才视野渠道
        5.1.3 探索干部竞聘上岗
    5.2 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稳定
        5.2.1 设置任职服务年限
        5.2.2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5.2.3 落实关心关爱机制
    5.3 全力推进干部治理能力建设
        5.3.1 思想政治建设
        5.3.2 作风建设
        5.3.3 本领建设
    5.4 健全薪酬激励制度
        5.4.1 提升乡镇干部工资水平
        5.4.2 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
        5.4.3 完善奖金福利发放
    5.5 畅通干部晋升交流渠道
        5.5.1 严把选拔晋升程序
        5.5.2 强化政治激励
        5.5.3 建立干部交流制度
    5.6 健全干部考核监督管理机制
        5.6.1 建立科学考核机制
        5.6.2 严格干部日常管理
        5.6.3 加强干部监督约束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问题访谈提纲
致谢

(6)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一)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
        (二)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文明观的经典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积淀
第二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内生动力
        (二)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体现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政风教育
        (二)加强农民主体思想政治教育
        (三)营造和谐健康乡村生态氛围
        (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乡土文化
第三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一、陕南地区乡风文明概况
        (一)陕南地区背景概况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实践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调研分析
        (一)对乡风文明相关内容的认知提高
        (二)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态度转变
        (三)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多
        (四)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加大
    三、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缺失
        (二)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堪忧
        (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四)优秀传统道德趋边缘化
第四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主导机制缺失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二)刚性工作保障机制缺失
    二、乡村基础力量薄弱
        (一)乡村总体经济基础落后
        (二)农民主体文化水平偏低
        (三)乡村文化活动场域匮乏
    三、传统村落文化凋敝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
        (二)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
        (三)本土乡愁归属感遗失
    四、建设工作方式欠缺
        (一)活动开展难以契合主体诉求
        (二)社会力量利用参与程度较低
第五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优化对策探析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一)强化基层党政风貌建设
        (二)培育乡村文化服务队伍
        (三)完善政绩考核监督机制
        (四)构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二、营造美丽村落环境滋养乡风文明建设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文化
        (二)营造美丽宜居特色村落环境生态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水平
        (四)健全夯实民众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三、利用本土教化资源涵育乡风文明建设
        (一)崇尚良好家风教化道德发展
        (二)制定乡规民约规范自我教育
        (三)树立乡贤道德榜样垂范引领
        (四)重视民俗节日感召村落情怀
    四、优化工作方式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一)打通基础宣传服务渠道
        (二)汇集多方力量合力参与
        (三)丰富先进文化活动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二)政治认同理论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二)乡村振兴理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六、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9)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N县J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镇干部
        2.1.3 队伍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压力型体制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政府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N县J镇为例
    3.1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以N县J镇为例
        3.1.1 部门情况
        3.1.2 人员情况
        3.1.3 工作情况
        3.1.4 奖惩情况
    3.2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以N县J镇为例
        3.2.1 人员编制不充足
        3.2.2 年轻干部流失多
        3.2.3 队伍结构不优化
        3.2.4 工作任务超负荷
        3.2.5 精神懈怠是隐患
        3.2.6 能力不足成短板
第四章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法律法规建不健全
        4.1.1 遴选渠道不畅通
        4.1.2 职级并行不完善
    4.2 激励保障不到位
        4.2.1 工作工资不匹配
        4.2.2 工作生活难平衡
        4.2.3 公车改革不完善
    4.3 教育培训不科学
        4.3.1 教育培训不被重视
        4.3.2 教育培训不够精准
        4.3.3 教育培训缺乏考核
    4.4 权力责任不对等
        4.4.1 乡镇权力小
        4.4.2 乡镇责任大
    4.5 人事流动不规范
        4.5.1 人事调整不科学
        4.5.2 干部选任待完善
        4.5.3 普通干部难交流
    4.6 考核评价不完善
        4.6.1 考核主体单一
        4.6.2 考核缺乏实效
第五章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5.1.1 推动权责利相统一
        5.1.2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5.1.3 推动定岗定编改革
        5.1.4 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5.2 健全干部流动机制
        5.2.1 推动干部双向交流
        5.2.2 保障选拔程序公开
        5.2.3 改进招录遴选方式
    5.3 提升激励保障水平
        5.3.1 提升薪资待遇水平
        5.3.2 完善改革后续工作
        5.3.3 改善干部办公环境.
        5.3.4 注重干部身心健康
    5.4 改进教育培训质量
        5.4.1 加强顶层设计
        5.4.2 整合培训资源
        5.4.3 强化培训考核
        5.4.4 创新方式方法
    5.5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5.5.1 优化考核主体
        5.5.2 健全考核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村基层干部
        2.1.3 干部队伍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
        2.2.2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干部理论
        2.2.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2.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3.1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
        2.3.2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关键抓手
        2.3.3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
3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干部提出新要求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
        3.1.1 农村基层干部要“懂农业”
        3.1.2 农村基层干部要“爱农村”
        3.1.3 农村基层干部要“爱农民”
    3.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新定位
        3.2.1 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产业兴旺”的“带头人”
        3.2.2 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生态宜居”的“守护者”
        3.2.3 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乡风文明”的“倡导者”
        3.2.4 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治理有效”的“推动者”
        3.2.5 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生活富裕”的“引路人”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4.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4.1.1 从严从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4.1.2 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不断推进
        4.1.3 健全机制,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干事动力不断激活
    4.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农村基层干部政治意识弱化
        4.2.2 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偏低
        4.2.3 农村基层干部动力活力不足
    4.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建设不到位
        4.3.2 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不深入
        4.3.3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4.3.4 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5.1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政治能力
        5.1.1 加强党性教育,保持政治定力
        5.1.2 增强政治历练,强化政治鉴别力
        5.1.3 净化政治生态,严守政治纪律
    5.2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5.2.1 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引领农民致富能力
        5.2.2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现代乡村治理能力
        5.2.3 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综合能力
    5.3 优化队伍结构,激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生机活力
        5.3.1 深化提升“第一书记”选派工作
        5.3.2 加强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
        5.3.3 积极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5.4 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内生动力
        5.4.1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5.4.2 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5.4.3 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监督考核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农村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视域中的新时代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铜仁为例[D]. 朱祥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王瑞东.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毕志晓.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 姬羽莎. 延安大学, 2021(12)
  • [5]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宜欣. 河北大学, 2021(02)
  • [6]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7]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丁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N县J镇为例[D]. 张媛媛. 济南大学, 2020(05)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李姝. 西华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