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刊编辑的网络意识

论期刊编辑的网络意识

一、论学报编辑的网络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周述杰[1](2021)在《创新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独具特色的学术刊物,创新学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遵循一般学术刊物原则要强化坚持政治标准强化意识形态责任;遵循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特色要突出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研究,推进统一战线学科建设;从社会主义学院实际出发,需要着重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校水平和质量。

匡静之,禹纯顺,苏维[2](2018)在《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及应对策略探讨》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论文学术不端问题越来越重视。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发表、传播的重要平台,筛查和把关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应是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数字出版时代学术不端行为的演化,从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正确处理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论文质量和期刊声誉起到把关作用,对建设优质学术环境有借鉴意义。

朱剑[3](2018)在《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文中研究指明四十年来,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一直是学术期刊编辑特别是高校学报编辑反复论说的问题,折射出编辑的身份焦虑一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身份焦虑实始于1970年代末开始渐趋刚性的编辑职业化的推行,这一制度设计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告别"编研一体"的传统而与学术共同体分离,作为职业编辑人必须通过重建与学者的关系来确立自己新的身份。编辑身份建构历经了"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编辑主体说""编辑学者化"等交替递进的过程,每当前一个解说在现实中碰壁后即为后一个解说所取代,编辑职业化始终是不变的前提,而变化的则是身份目标不断抬高,实现路径愈加艰难,直到"学术引领者"这一在许多人看来高不可攀的目标提出后,终于响起了"回归杂家"的呼声,身份建构又回到了起点。教育部"名刊工程"的推出,为学报编辑提供了全面反思编辑身份与学术期刊体制关系的机会,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报刊体制改革并没能带来学术期刊及其编辑对学术共同体的回归,从而失去了在纸本时代解决编辑身份定位问题的最后机会。学术期刊编辑带着身份焦虑走进了数网时代,而传播技术的革新也许可为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建构提供新的契机。

韩芳[4](2015)在《近年来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辑职业发展路径就是指编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从而得到自我价值及职业规划实现的路径。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往往强调编辑业务能力,编辑文化水平以及编辑的素质等等,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编辑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己,尤其忽略了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学术精神,就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学术精神才是其根本。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把关人",对学术期刊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把好稿件质量关;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提高学报的质量;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编辑业务是学术编辑的本职工作,学术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审稿和校对的能力,同时,还要完善自身的科研能力,一手"校对",一手"撰写",这样才能做一名学者型编辑。同时,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影响到学术期刊的稿源,因此值得引起编辑的重视。编辑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来维护作者群,建立稳固的作者群,这样才能保证期刊的质量。编辑自我发展与编辑职业倦怠是相关的两个问题。编辑自我得不到发展,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韩静[5](2015)在《公安学报编辑意识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公安学报是全国公安高等院校学报的简称。几十年来,公安学报随着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公安院校的发展而在不断地成长壮大,而公安学报的成长也反过来促进了公安学科建设的发展,两者相生相成、相互促进。两相成长的过程中,学报编辑具有出色的编辑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公安学报的基本意识有政治意识、保密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等,在大数据时代,编辑意识也受到多重挑战,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强化策划意识,加强数据出版意识,重视法律意识,积极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杨丽华[6](2015)在《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研究 ——以唐浩明为例》文中指出编辑之事、作家之事,说到底都是文化之事。在编辑家与作家的职业表象下,编辑行为与写作行为,在遥远的古代二者之间就已经产生了密切联系。而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现象,就是两种行为紧密结合、取得良好结果的具体呈现,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图书编辑知识结构与职业角色要求不断改变和提高的结果。本文之所以将目光集中在“编辑家与作家共生”,而不是“编辑与作者共生”上,是因为编辑行为与写作行为融合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个体身上的体现累积了几千年,代表人物过于繁杂而难以统计。而编辑家,是编辑出版人员的人才发展方向,作家,亦是写作者的人才发展方向。此二者皆是人中翘楚,成一领域之才已是不易,在两大领域内都能取得不俗成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样的人物是突出的、典型的、为大众所熟知的,较为有代表性,适合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如此,共生的发生依旧是一个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限制,主观上受个人职业与思想追求影响的现象。因为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只能通过具体案例,对此现象的表现、出现的原因、其现实意义以及启示进行初步探究。所以,本文以唐浩明为案例,在对其编辑实践与写作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小见大,总结出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现象的内在规律、产生原因及意义与现实启示.之所以选择唐浩明先生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是因为作为湖湘着名的编辑家和作家,他既是《曾国藩全集》《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选注》《古典文学作品欣赏系列》《胡林翼集》《二十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等对湖湘文化起了良好传播作用图书的责任编辑或总责任编辑,也是《曾国藩》《杨度》《张之洞》等着名长篇历史小说的作者,其人其作品都获得了众多奖项,是我国当代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杰出代表。由唐浩明先生的经历便可以看出,编辑与写作两项事业在其身上共存,编辑家与作家在其身上共生。从他的身上,不难分析出,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现象的表现,是编辑思维与写作思维的彼此博弈、编辑行为与写作行为的相互影响造就的编辑家与作家两种身份在个体身上达到一种共生共荣、互利共赢的结果。而其形成原因,有宏观上社会历史条件的促发和微观上个体职业和思想文化追求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图书编辑知识结构与职业角色不断改变和提高的要求。此共生现象的启示,除了具体意义上的行业及职业素养影响之外,也有着崇高的文化意义。

木星[7](2014)在《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在国家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政策倡导下,在主流媒体、学术团体的助推下,学报界大胆实践,催生了一大批特色栏目及其研究成果。与此同时,特色栏目理论探索也成为学报编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国家对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政策演进为背景,以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探析特色栏目建设实践、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改进特色栏目建设实践,促进特色栏目理论探索走向纵深。

卫世乾[8](2013)在《2011年编辑学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从编辑学基本原理研究、编辑出版教育研究、分媒体编辑学研究和应用编辑学研究等四个方面,对2011年发表的编辑学研究论文进行综述,以便为今后编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韩芳[9](2012)在《2011年高校学报编辑发展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也逐渐成为学报同仁关注的焦点。2011年,学报同仁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进行论述和研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编辑的职业发展和改革、编辑的素质与意识;编辑的职责与职能、编辑心理与职业倦怠。

韩芳[10](2011)在《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高校改革和高校学报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学报同仁关注的焦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关系到学报的生死存亡,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报编辑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对2010年高校学报同仁对编辑的研究进行综述,有利于学报编辑的发展和高校学报的建设。

二、论学报编辑的网络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报编辑的网络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重要作用,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一)充分认识社院学报的地位与作用,高度重视学报工作。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三)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二、创新学报内容形式,着力提升学报质量
    (一)内容要突出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研究
    (二)依托统战资源坚持开放办刊
    (三)不断创新版式装璜设计
    (四)不断扩大对外联系提升学报影响力
三、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规范学报管理
    (一)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二)要严格学报编审规程
    (三)推进学报出版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2)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及应对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1.1 论文的抄袭、剽窃和造假
    1.2 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
    1.3 作者署名不当
    1.4 其他潜在的学术不端行为
2 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处理策略
    2.1 对明确学术不端的论文果断退稿
    2.2 对与作者本人已发表论文重复的论文视情况而定
3 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防范措施
    3.1 网上公开针对论文投稿制定的规章制度
    3.2 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互联网资源联合筛查
    3.3 发挥审稿专家的把关作用弥补网络检测的不足
    3.4 加强参考文献的规范引用和着录
    3.5 出版前再审查
4 结语

(4)近年来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
    (一)关于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现状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培养的研究
三、学术期刊编辑业务
    (一)审稿
    (二)校对
四、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五、学术期刊编辑自我发展与编辑职业倦怠
    (一)关于编辑自我发展
    (二)关于编辑职业倦怠
六、讨论与结语
    (一)学术精神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灵魂
    (二)审稿与校对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稳定的作者群是学术期刊生存的基础
    (四)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目标

(5)公安学报编辑意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学报编辑的基本编辑意识
    (一)政治意识
    (二)保密意识
    (三)服务意识
    (四)规范意识
二、大数据时代公安学报编辑面临的挑战
    (一)公安学报多年来的一些积弊
    (二)大数据的挑战
    (三)全媒体的挑战
三、公安学报编辑意识创新
    (一)强化策划意识
    (二)加强数字出版意识
    (三)重视法律意识

(6)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研究 ——以唐浩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与创新点、研究方法
        一、研究综述
        二、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编辑家与作家共生概述
    第一节 编辑家、作家及其“共生”的含义
        一、编辑家、作家的含义
        二、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含义
    第二节 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历史演变与代表人物
        一、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历史演变
        二、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 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内在规律
        一、行为变化受思维引导
        二、思维融合导致共生发生
第三章 唐浩明:两“家”共生之编辑家养成
    第一节 唐浩明的编辑工作
        一、尊重历史:古籍整理
        二、以今诠古:古籍评注
    第二节 唐浩明的编辑理念
        一、两种编辑:“纯粹的编辑”与“好编辑”
        二、唐浩明的追求:做“好编辑”
    第三节 编辑家身份成就唐浩明作家梦想
        一、编辑实践引发创作欲望
        二、编辑事业实现创作辉煌
第四章 唐浩明:两“家”共生之作家梦圆
    第一节 唐浩明的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
        一、学术研究水到渠成
        二、文学创作后来居上
    第二节 唐浩明的写作理念
        一、走难的那条路
        二、以“历史小说家”要求自己
    第三节 作家身份辅助唐浩明编辑工作
        一、作家成就惠及编辑事业
        二、作家身份延长编辑影响
第五章 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原因及意义、启示
    第一节 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文化传承需要
        二、现实原因:社会历史造就
        三、思想原因:职责、追求使然
    第二节 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的意义与启示
        一、对编辑与写作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促进学科建设与文化进步
        三、完善图书编辑的知识结构和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政策演进
二、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精心策划是前提。
    2.以本校的优势学科为依托。
    3.以地域文化为支撑。
    4.与学术机构合作特色栏目。
    5.以特色栏目为平台开展学术争鸣。
    6.诚邀知名专家担任特色栏目主持人。
    7.培植稳定强大的作者队伍。
    8.重视学报编辑团队的建设。
四、结语

(8)2011年编辑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1年编辑学研究综述
二、编辑学研究的困惑
三、编辑学基本原理研究
    1.编辑主体研究
    2.编辑用体研究
    3.编辑活动规律
    4.编辑思想研究
    5.编辑素质研究
四、编辑出版教育研究
    1.编辑出版教育现状研究
    2.编辑出版教育的改革研究
五、分媒体编辑学研究
    1.图书编辑学
    2.期刊编辑研究
    3.网络编辑研究
    4.学报编辑研究
六、应用编辑学研究
    1.编辑策划研究
    2.编辑审稿研究
    3.编辑改稿研究
    4.编辑校对研究

(9)2011年高校学报编辑发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的职业发展和改革
二、编辑的素质与意识
三、编辑的职责与职能
四、编辑心理与职业倦怠

(10)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编辑的职业教育和发展
二、编辑的素质与意识
三、编辑的职责与职能
四、编辑心理与职业倦怠

四、论学报编辑的网络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J]. 周述杰.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5)
  • [2]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及应对策略探讨[J]. 匡静之,禹纯顺,苏维.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7)
  • [3]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J]. 朱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4]近年来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述评[J]. 韩芳.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5]公安学报编辑意识创新研究[J]. 韩静. 政法学刊, 2015(03)
  • [6]编辑家与作家共生研究 ——以唐浩明为例[D]. 杨丽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7]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木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2)
  • [8]2011年编辑学研究综述[J]. 卫世乾.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9]2011年高校学报编辑发展研究综述[J]. 韩芳. 阴山学刊, 2012(02)
  • [10]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研究综述[J]. 韩芳. 阴山学刊, 2011(06)

标签:;  ;  ;  ;  ;  

论期刊编辑的网络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