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朱吴军[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原子物理模拟实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学习高中原子物理内容过程中,受实验条件所限,教师很难把原子物理中的相关实验展示给学生,一般采用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不够直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物理观念方面效果不理想。借助实验室的器材以及生活用品模拟出原子物理中的几个重要物理过程对高中原子物理教学非常迫切和必要。

张馨[2](2020)在《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文中指出物理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感受精彩且丰富的物理实验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笔者选择了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改进作为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教育调查,发现岳阳市岳阳楼区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不足:教师和学生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受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和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优秀的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比较缺乏;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在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四大策略,它们分别是:(1)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教学过程;(2)利用自制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提高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简便性;(3)适当增加力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4)优化演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最后,针对《超重与失重》、《静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和《楞次定律》四节物理概念或规律的教学内容,分别围绕以上四点,遵循改进的基本原则对其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本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创造性地改进了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看到”或“听到”或“体验到”相应物理知识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学生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物理的兴趣;(2)采用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制作了一系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经久耐用、成本低廉的物理教具,大大提高了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育教学的效果;(3)在《超重和失重》、《静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片段中,扩充了力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4)采用“学生体验和演示”代替传统的“教师演示”,并且开展小组探究实验,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5)在《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设计里,创造性地提出利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距离惯性”和“磁通量惯性”来理解楞次定律,与此同时,利用类比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希望本论文能够为进一步改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并由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改进演示实验,以便更好地发挥演示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梁建君[4](2020)在《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非洲国家的中学教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实施课程改革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载体,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埃塞俄比亚是典型的非洲国家,在“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倡议下,中埃(塞)两国在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愈加密切。在埃塞俄比亚教育部逐步改革中学课程的形势下,对其高中化学教材开展分析研究,总结该教材的特点并借鉴我国中学化学课改成果理出相应的编订建议,以期为今后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相关启示。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旨在阐明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框架等。在中埃(塞)教育合作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抓住埃塞政府大力发展中学教育之契机,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开展研究,为埃塞高中化学课改传递“中国经验”的同时也弥补当前国内对非教育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旨在阐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已有的教材分析经验基础上,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思维,建立本文的教材分析理论模型。该模型囊括教育背景、课程目标、内容分析、呈现方式、特点与建议五个要点。第三、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前者主要分析埃塞的教育背景以及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产生背景和期望实现的课程目标;后者从内容选择、结构分析和呈现方式对埃塞高中化学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内容选择按类对教材中的化学认知性和技能性知识、科学史知识和STS教育内容进行罗列;结构分析从教材的体例和体系结构展开剖析;呈现方式则对教材的栏目、插图和习题的设计和选取进行研究。第五部分归纳该教材的特点并理出适当的编订建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该教材存在脱离课程培养目标、教材内容难度过大、教材结构偏学科化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此提出匹配和改进课程目标、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提升教材整体科学性的编订建议。第六部分提出对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启示。从教育要素角度来看,今后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要关注以下四点:财务要素中多援建化学实验室、人员要素中着重关注教师教育、结构要素中拓宽中学教育领域、信息要素中深入非洲教育研究。

陈起超[5](2020)在《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微时代已经来临,它可以更为快速地为我们传递信息,微课即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新兴产物。微课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之时,可将微课广泛地应用到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当中,以此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物理实验是构建物理学理论大厦的基石。高中物理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而实验教学则能侧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但目前物理教学,有削弱实验的倾向,造成了学生实验意识欠缺,动手能力较差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重整教学形式与资源,尤其是信息技术资源,给学生创设优异的学习和实验环境,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组织学生有效且高效地进行实验。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模式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有机结合问题。首先,本文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微课的特点,简要介绍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作用和优势。其次,重点阐述如何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应用模式,从而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观念、形成物理思维、获得科学探究能力、树立科学态度与责任。最后,本文将针对不同的融合模式,设计并制作系列微课,通过微课视频案例,生动诠释微课与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和相互补充,体现新时代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元素的相辅相成。

陈庆[6](2020)在《信息化技术对提升高中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与进步密不可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物理也是公认的较难的学科。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众多后进生对物理望而却步。本文以南陵县家发中学为例,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以及该校后进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帮助后进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制定合适的课后辅导策略,在课下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物理课堂的热情和参与度。双管齐下,确保研究策略的有效实施。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问卷调查和分析,深入调查研究了后进生的物理学习困难以及学习需求;第二阶段为教学实施阶段,课堂内外同时实施提高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策略;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研究前期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理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据此,本研究围绕信息化教学,分课上课下制定研究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教学,我再次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最终,实验结果表明,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后进生物理学习效果是切实有效的,既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枯燥性,弥补了后进生课后学习的无助感,在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有利于对后进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谢雨蒙[7](2020)在《高中物理实验优化与创新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基于实验,而实验贵在创新。实验的创新能提高物理的课堂效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物理不再停留在表面,不是死记公式而是关注物理规律的得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最新版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可以看出,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资源、教学压力等差异,使得实验这个重点、难点并没有得到突破。因此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许多人为了解决实验难题,从各个角度寻找了解决方法,比如改进实验教学策略,对国内外教材的实验作比较,改进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等。笔者所在学校的教研团队分析了本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探索性实验开设不足;2.传统实验器材效果不理想;3.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一些教材实验无法完成;4.传统实验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及启发性;5.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实验。针对学生的实验得分低,以及结合本校实验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教研组想办法改进实验教学策略,改良物理实验。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优化与创新的工作,特别是演示实验进行优化,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实验,创新实验,自制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这些自制教具能使实验的方法更简单,或操作更方便,或现象更明显,或测量精度更高,或对定性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使其尽量能够做到定量演示。结合到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团队在大量的实际工作感受,教研组对本校的实验器材做了梳理、优化,产出了大量的自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优化和创新的策略:1.通过自制教具,弥补传统实验的缺陷。具体体现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2)补充实验室没有的实验器材(3)突破重难点概念或规律2.通过改进传统实验仪器,改良实验效果。3.通过引入数字化实验,改善一些实验观察和测量上的不足。4.通过多媒体演示工具,展示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5.通过将部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感悟。这些创新与改进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促进我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能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本文将高中教科版教材所涉及到的各个类型的实验进行了列表整理,可以看出我国教材在实验的安排上量大,并且类型丰富,所以要是我们利用好了这些实验,充分掌握了这些实验,是能够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的。本文还展示了我们研究出来的创新实验器材中的十六种,并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用途及操作方法,优点等。最后展示了在这些实验器材的帮助下,我校教师参加各类赛课所取得的奖项,以及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上的进步,能力上的提升。

钟勇[8](2020)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1月,《新课程标准》发布,明确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了物理学科的培养目标,即物理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课改提出了要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是教学设计,目前绝大多数教学设计还是基于三维目标设计的。新课改重视创设学习物理的情境和激发学习兴趣。而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创设学习物理的情境与激发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当前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地位不断地受到削弱,使我们的物理课越来越像习题课或数学课。因此,设计出高质量的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不仅是重振实验教学雄风的需要,更是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从理论基础、设计策略、设计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总结与反思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笔者制定出了具体课题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并把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三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建立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模式,编制了几种典型课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检验。真正实现了从“三维目标”的培养过渡到“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同时,也为广大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和参考案例。

毕晓微[9](2019)在《对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文中提出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建模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此论文对高中学生的建模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高中物理模型进行分类。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根据每一类模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首先,此论文以物理模型的研究现状为基础,依据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将物理模型分为实物模型、状态模型、条件模型、过程模型四类,并将高中物理五部分内容中的知识点按四类模型进行划分。其次,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和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总结出了高中生在构建和应用物理模型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四类模型的特点,提出培养高中学生构建四类物理模型和物理模型应用的策略。最后,将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以过程模型“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和原始物理问题的解题教学为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模型构建和应用的培养策略。通过对高中学生物理建模和模型应用能力的调查,制定出了四类物理模型的培养策略,为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提出有效意见,也为物理模型的发展和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刘雅[10](2019)在《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部在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1]。这要求一线物理教师将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融入物理教学实践。根据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物理概念的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更要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在物理概念课上常常是一讲到底,不重视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寻找并运用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利用搭建教学“支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支持,从而启发学生以自主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建构,去达成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本文对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了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界定了支架式教学方法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理论。再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的访谈调查,总结出目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基于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应用研究,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搭建支架的着力点;在物理概念引入中搭建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物理概念建立中搭建支架,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在物理概念应用中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强化巩固。最后,运用上述有关策略设计了部分教学案例,多次修改磨合之后,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实践。本文提供了两个教学案例,以说明部分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经过教学实践后,本研究得到结论:支架式教学方法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能体现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支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团队互助中建立物理概念;支架式教学关注学生自身对学习物理概念过程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元认知水平。

二、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原子物理模拟实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原子物理实验实施分析
    (一)高中原子物理章节分析
    (二)学生对原子物理认知分析
    (三)教师对原子物理演示实验认知分析
    (四)高中原子物理实验设计面临的问题
二、原子物理模拟实验可行性分析
    (一)原子物理实验可操作性分析
    (二)原子物理模拟实验可行性分析
三、原子物理模拟实验设计和操作研究
    (一)黑体模拟实验设计
    (二)核力和结合能实验设计
    (三)核裂变和核聚变实验设计
    (四)链式反应模拟实验设计

(2)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依据
    2.1 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基本原则
第3章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3.2 调查结果分析
    3.3 调查研究小结
第4章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改进
    4.1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统计和分类
    4.2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策略
    4.3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教学案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获奖

(4)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走出去”背景下中埃(塞)教育合作进入新时代
        2.中学教育发展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政府的关注重点
        3.埃塞俄比亚教育改革对高中化学课程提出新要求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文献趋势分析
        2.文献观点综述
        3.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
        1.化学课程
        2.化学教材
        3.教材分析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与框架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
        2.STS教育理论
        3.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二)教材分析的模型建构
        1.教材分析要点
        2.模型建构
三、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背景分析
    (一)埃塞俄比亚的教育概述
        1.现代教育的发展
        2.现代学制的确立
    (二)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产生背景
        1.亟须提升的教育质量
        2.2009年全面课程改革
        3.埃塞高中化学课程设置
    (三)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产生依据
        1.埃塞高中化学课程定位
        2.埃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3.埃塞高中化学课程目标
四、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具体分析
    (一)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选择
        1.化学知识的分类
        2.化学认知性知识
        3.化学技能性知识
        4.科学史知识
        5.STS教育内容
        6.埃塞化学教材内容选择的特点
    (二)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结构分析
        1.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体例结构
        2.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三)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呈现方式
        1.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栏目设计
        2.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插图选取
        3.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习题设置
五、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与建议
    (一)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
        1.脱离课程培养目标
        2.教材内容难度过大
        3.教材结构偏学科化
    (二)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编订建议
        1.匹配和改进课程目标
        2.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
        3.提升教材整体科学性
六、启示与展望
    (一)对中非教育合作的相关启示
        1.财务要素中多援建化学实验室
        2.人员要素中着重关注教师教育
        3.结构要素中拓宽中学教育领域
        4.信息要素中深入非洲教育研究
    (二)研究展望
        1.参考文献的局限和对策
        2.化学教材的选择和延伸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埃塞高中化学实验室和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问卷
附录2 Questionnaire About Ethiopian High School Chemistry LaboratoryAnd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s in Chemistry Textbooks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微课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目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
第2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2.1 高中物理实验的内容
        2.1.1 物理实验的内涵
        2.1.2 物理实验的类型
    2.2 高中物理实验的功能
        2.2.1 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2.2 学生分组实验,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2.3 物理课外实验,鼓励学生发散创新思维
    2.3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3.1 学校实验条件有限、设备陈旧
        2.3.2 学生实验基础薄弱、操作能力不足
        2.3.3 考试形式单一,缺乏学生能力的考查
第3章 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3.1 微课的内涵及作用
        3.1.1 微课的内涵
        3.1.2 微课的特征及作用
    3.2 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3.2.1 时间短、内容精——完成走进实验室前的准备任务
        3.2.2 重点实验、反复观看——深化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3.2.3 突破实验仪器限制,展示复杂实验过程
        3.2.4 转化“学困生”,提高实验教学实效性
第4章 微课应用于高中实验教学的模式
    4.1 课前实施、提前预习
        4.1.1 实验课前,教师展示介绍特殊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课前,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内容
    4.2 课中操作,微课展示要点
        4.2.1 快速对实验重点进行答疑
        4.2.2 动手实验部分重点呈现
        4.2.3 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延迟观察实验现象
        4.2.4 通过微课视频,解决课堂上不能进行的实验
        4.2.5 通过微课模拟展示错误操作的后果
    4.3 实验课后,及时巩固,加强记忆
        4.3.1 及时复习,掌握要点
        4.3.2 布置练习,针对讲解
        4.3.3 专题归纳,备战高考
第5章 微课与物理实验结合的实例展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反思
        6.1.1 总结
        6.1.2 反思
    6.2 建议与展望
        6.2.1 建议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信息化技术对提升高中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2.2 后进生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2.3 后进生成因分析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后进生的评价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4 学习动机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和时间
    4.3 研究工具
    4.4 实验前的准备阶段
    4.5 实验实施阶段
第5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实验前的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5.2 前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5.3 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5.4 实验班前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5.5 后进生前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5.6 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5.7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一
    附录2 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二
    附录3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表
    附录4 对照班前后测成绩表
致谢

(7)高中物理实验优化与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物理实验基本理论
    2.1 物理课程的性质
    2.2 物理实验课程的作用
    2.3 实验的分类
    2.4 教科版教材实验汇总
    2.5 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
    2.6 实验优化及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
    2.7 实验创新的原则
第3章 高中物理实验优化与创新策略
    3.1 通过自制实验教具,弥补传统实验的缺陷
    3.2 通过改进传统实验器材,改良实验效果
    3.3 通过引入数字化实验,改善一些实验观察和测量上的不足
    3.4 通过多媒体演示工具,展示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
    3.5 通过将部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感悟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1.1.2 国内教育改革新思路
        1.1.3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2.2 当前实验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的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行动研究法
    1.4 研究的意义
        1.4.1 有利于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1.4.2 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1.4.3 有利于实验教学设计的改革和创新
        1.4.4 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核心素养
        1.5.2 物理核心素养
        1.5.3 物理实验
        1.5.4 教学设计
        1.5.5 实验教学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2 国内外关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2.4 国内外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实验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
    3.1 学习理论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4 最近发展区理论
    3.2 传播理论
        3.2.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3.2.2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
        3.2.3 格伯纳传播模式
    3.3 教学理论
    3.4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4.1 物理概念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4.1.1 创设感性有趣的学习情境
        4.1.2 引导思维加工,建立物理概念
        4.1.3 理解、深化,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1.4 加强实验教学,克服前概念的消极影响
    4.2 物理规律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4.2.1 创设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
        4.2.2 带领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或手段探索物理规律
        4.2.3 组织学生探讨和辨析物理规律
        4.2.4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3 物理实验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4.3.1 预测-观察-解释演示实验策略
        4.3.2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分组实验策略
        4.3.3 随堂实验策略
        4.3.4 课外实验策略
        4.3.5 其他实验教学策略
    4.4 物理探究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4.4.1 探究主体性策略
        4.4.2 探究启发性策略
        4.4.3 探究方向性策略
        4.4.4 探究协作性策略
        4.4.5 探究适度性策略
    4.5 物理复习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4.5.1 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4.5.2 精选习题,变式训练
        4.5.3 拓展提升,发展能力
        4.5.4 把握本质,学会迁移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5.1 物理概念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5.2 物理规律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5.3 物理实验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5.4 物理探究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绍兴市高中物理品质课堂教学评估表
    附录2 :绍兴市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估表
    附录3 :实验班与参照班期末调测实验试题及成绩分析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对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及其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
        1.2.2 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物理学科特点及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2.1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
        2.1.1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与研究、思维方法
        2.1.2 初、高中物理学科差异性
    2.2 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2.3 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现状
        2.3.1 表象的不完善
        2.3.2 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完善
        2.3.3 学生不能将物理知识形成体系结构
        2.3.4 做题靠套公式和思维定势
        2.3.5 对主、次因素的取舍存在困难
3 物理模型概述
    3.1 物理模型的定义
    3.2 物理模型的分类
        3.2.1 实体模型
        3.2.2 状态模型
        3.2.3 条件模型
        3.2.4 过程模型
        3.2.5 按照四类模型将物理知识进行分类
    3.3 物理模型的特征
        3.3.1 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3.3.2 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3.3.3 条件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3.3.4 简洁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4 物理模型的作用
        3.4.1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4.2 强化学生的思维
        3.4.3 为物理科学研究打基础
4 物理模型建构
    4.1 物理模型建构的过程
    4.2 物理模型建构的方法
        4.2.1 抽象法
        4.2.2 假设法
        4.2.3 类比法
        4.2.4 等效替代法
        4.2.5 量纲法
        4.2.6 微元法
        4.2.7 整体隔离法
    4.3 物理模型建构的措施
        4.3.1 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建模的意义
        4.3.2 重视实验,让学生参与建模过程
        4.3.3 分析物理模型的特点和条件,规范模型应用
        4.3.4 摸清学生在建模时的错误思维,掌握建模基本方法
        4.3.5 在习题中巩固,重视原始物理问题建模
5 调查问卷
    5.1 调查对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5.4 调查问卷结果
        5.4.1 对物理模型概念和意义的认识
        5.4.2 课堂学习与教学方式
        5.4.3 学生课堂以及课后的学习方式
        5.4.4 解题的困难和习惯
6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
    6.1 实体模型建构的培养策略
        6.1.1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6.1.2 实体模型的模拟替代
        6.1.3 利用类比法降低学习难度
        6.1.4 善于将实体模型形象化
        6.1.5 严格规范实体模型的适用条件
    6.2 状态模型建构的培养策略
        6.2.1 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物理量的建立过程
        6.2.2 着重讲解矢量的方向与运算法则
        6.2.3 加强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
        6.2.4 更改由生活经验产生的误解
    6.3 条件模型建构的培养策略
        6.3.1 理解条件模型建构的重要性
        6.3.2 培养学生构建条件模型的意识
    6.4 过程模型建构的培养策略
        6.4.1 利用类比法构建过程模型
        6.4.2 利用物理学史重走过程模型之路
        6.4.3 通过实验建立过程模型
        6.4.4 将过程模型故事化
        6.4.5 过程模型的条件限定
        6.4.6 将过程模型的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
        6.4.7 善做小结
    6.5 物理模型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6.5.1 隐含信息的挖掘
        6.5.2 善用“画过程图”理清思路
        6.5.3 依据“四步五规则”进行受力分析
        6.5.4 通过“经典题型”来培养模型的应用能力
        6.5.5 在原始物理问题中培养建模能力
7 教学案例
    7.1 在讲授课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教学案例
    7.2 在习题中培养学生模型应用能力的教学案例
8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对概念、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支架
        2.1.2 支架式教学方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
        2.2.2 认知发展理论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学生问卷调查
        3.1.1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学生问卷调查的实施
        3.1.3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调查
        3.2.1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
        3.2.2 教师访谈调查的实施
        3.2.3 教师访谈内容的整理
    3.3 调查的结论
4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支架类型
    4.2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4.3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3.1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搭建支架的着力点
        4.3.1.1 结合教学实际多管齐下,厘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3.1.2 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着力点,合理搭建物理概念教学支架
        4.3.2 在物理概念引入中搭建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2.1 运用信息铺垫型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2.2 运用问题型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2.3 运用操作型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3 在物理概念建立中搭建支架,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4.3.3.1 运用信息铺垫型支架,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4.3.3.2 运用问题型支架,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4.3.3.3 运用操作型支架,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4.3.4 在物理概念应用中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强化巩固
        4.3.4.1 运用信息铺垫型支架,帮助学生强化巩固
        4.3.4.2 运用问题型支架,帮助学生强化巩固
        4.3.4.3 运用操作型支架,帮助学生强化巩固
        4.3.4.4 运用元认知型支架,促进学生总结反思
5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5.1 教学案例一《液体的表面张力》
    5.2 教学案例二《光电效应与光的量子说》
6 结束语
    6.1 本研究的结论
    6.2 本研究的收获
    6.3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原子物理模拟实验设计研究[J]. 朱吴军. 教育界, 2021(47)
  • [2]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D]. 张馨. 西南大学, 2020(05)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D]. 梁建君.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起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信息化技术对提升高中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D]. 陈庆. 西南大学, 2020(01)
  • [7]高中物理实验优化与创新实践[D]. 谢雨蒙. 西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D]. 钟勇.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对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及其培养策略[D]. 毕晓微.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雅.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