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一、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秦鑫婷[1](2020)在《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岛是我国唯一全热带性岛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集中在吊罗山、尖峰岭和霸王岭,植物区系研究尚不完整。本研究旨在针对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和区系进行研究。通过样带法对黎母山苔类、藓类和角苔类植物进行采集,记录每种苔藓植物的详细信息。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鉴定苔藓植物,制作苔藓植物物种名录,确定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明确优势科属、新记录种及濒危物种;确定黎母山苔藓植物分布区类型、生态类型、垂直分布格局,与邻近区系吊罗山、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采集9个样带,鉴定出苔藓植物64科129属286种,所含种数≥10种的优势科有9个(其中苔类4科,藓类5科),包括51属144种,占总属数的39.53%和总种数的50.35%;所含种数≥5种的优势属有14个(其中苔类9属,藓类5属),包含113种,占总种数的39.51%;海南新记录属1属、海南新记录种19种;根据红色名录统计出黎母山保护区2种极危、1种易危;2.黎母山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13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热带亚洲成分最为丰富,有95种(34.67%),其次是东亚成分,有56种(20.44%);3.黎母山苔类植物生态类型:树生(44.60%)>土生(33.09%)>干石生(28.78%)>湿石生(23.74%)>叶附生(20.86%)>腐木生(19.42%);苔类植物专性的生境习性中木生类型占比最高为30.22%,兼性的生境习性木生兼石生占比最高为15.11%;黎母山藓类植物生态类型:土生(47.95%)>干石生(34.25%)>湿石生(33.56%)>树生(31.51%)>腐木生(10.96%)>叶附生(2.05%);藓类植物专性的生境习性石生类型占比最高为43.84%,兼性的生境习性木生兼石生占比最高为17.81%;4.黎母山苔藓植物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科属种数和各海拔梯度独有物种数都大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都在中海拔阶段达到峰值;5.相对于吊罗山、霸王岭和尖峰岭保护区的苔类植物,黎母山与吊罗山的属种相似性系数最高(种相似性系数为46.06%,属相似性系数为81.04%),四个区系苔类植物都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其次是东亚成分。黎母山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由独特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形、多样的生态类型及高海拔的热带山地云雾林造成的。

王丹璇[2](2019)在《海南省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多个促进研学旅行开展的国家性政策出台,海南省教育厅等12部门也在2018年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同年相继评选出了第一批省级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其在研学旅行的发展上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本文在阅读大量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资源等方面的文章,与地理教材内容相结合,对海南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并设计了三个研学旅行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海南中学研学旅行现状进行分析,为设计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提供有效开展的思路。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资源的研究背景以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了研学旅行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理清“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资源”的概念;其次,整理分析了海南研学旅行资源的分类以及适合的高中地理地理研学旅行资源,结合高中地理内容设计了三个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而后,通过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分析了海南中学研学旅行的现状(主要为活动点与学生效果的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活动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市县,自然生态类占比最高;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点较为分散;大多数学生属于被动倾听型学习者,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的技能操作;课题论文大多数以介绍、反思、总结的文字形式完成,缺乏实际操作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数据观测等。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地理学科研学旅行设计理论,对实施有效的海南地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吴春燕[3](2019)在《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森林经营管理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森林天然更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常见树种,对珍稀濒危树种的天然更新研究较少。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存有较为严重的天然更新障碍,已成为珍稀濒危树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天然条件下珍稀濒危树种陆均松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动态特征,幼苗(苗高≤1.3 m)和幼树(苗高>1.3 m,胸径<10 cm)的分布以及生长特性等因子对陆均松群落组成结构、土壤养分、气候和地理环境适应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揭示陆均松的天然更新机制,为其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研究通过系列试验设计,测量不同生境下海南霸王岭地区陆均松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种类、数量和品质类型,陆均松群落组成、结构,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的密度、株数、高度、粗度(地径或胸径),土壤养分及温度、湿度,林内小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等因子;分析了陆均松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对幼苗和幼树的密度、地径/胸径和高度的影响,模拟了土壤营养与幼苗和幼树分布格局、密度、地径/胸径、高度等性状的关系;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等方法估计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地上生物量,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另外,通过建立判别模型,对幼苗和幼树在不同陆均松群落、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进行判定。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陆均松种子雨的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1)陆均松种子雨中完好种子数量较少(5.07%),鸟类啃食损坏率较大(39.38%),空壳率极高(47.83%);(2)种子下落从每年9月底至10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6月底,持续周期较长,期间出现三个种子下落高峰(12月、4月和第二年5月)。此外,陆均松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3)重力是陆均松种子传播的主要驱动力,陆均松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主要散落在距离母树中心5 m范围内;(4)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种子雨的扩散距离与母树树冠同向大小成正相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2、陆均松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1)陆均松土壤种子库中以霉烂种子居多,占种子总数的45.55%,空心种子(29.68%)和缺损种子(24.30%)次之,完好种子极少,仅占种子总数的0.48%;(2)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水平分布格局特征明显,其数量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在垂直分布方面,土壤内种子主要分布于枯落物层(87.78%),0-5 cm层(11.01%)居中,6-10 cm层最少,仅占种子总数的1.20%;(4)种子库中有活力的种子数量少,萌发率低,且种子寿命较短,不超过1年。3、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机制:陆均松群落不同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不同;土壤中6种主要养分元素(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水率、全氮、有效磷)含量与幼苗密度、地径和苗高大多数呈指数和对数函数关系。4、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的群落生境适应机制:(1)在林内小气候条件下,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幼树分布和生长的主导因子;(2)在地理环境因子中,经度、纬度、坡向、坡度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分布、生长的主导因子;(3)在林分因子中,胸径(DBH)>5 cm的立木株数、郁闭度和陆均松成树株数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分布和幼树生长的主导因子;(4)建立了陆均松幼苗、幼树分布的fisher判别模型,模型判别精度较高,均在80%以上。5、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陆均松天然更新预测:(1)在三种典型气候情景(RCP)2.6、RCP 4.5和RCP 8.5下,在2041-2060年间,陆均松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将分别增加13.0±31.4%、16.6±30.7%和18.5±30.9%,2061-2080年间分别增加15.6±32.1%、21.2±33.2%和24.8±32.7%;在2041-2060年间,幼树的地上生物量将分别增加16.3±32.3%、21.7±32.5%和22.9±32.6%,2061-2080期间分别增加22.3±30.8%、27.2±31.8%和30.1±34.4%;(2)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空气和土壤的温度升高有利于陆均松幼苗的建成和幼树的生长。本研究表明: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天然更新不良,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种源可能不足、种子品种差、种子扩散范围有限、种子发芽及幼苗和幼树生存发展的生境条件不适等。因此,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提高陆均松天然更新质量,可采取以下手段:第一,通过陆均松优良母树培育,增加健康种子数量、提高种子品质;第二,采取解放抚育法,将陆均松幼苗、幼树周围的植物进行清理,形成一定的林隙,为陆均松幼苗成活、幼树生长创造合适的生境条件。

李雷雷[4](2019)在《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20162018年的58月,对祁连县的蝶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蝴蝶1869头,经分类研究有61种,隶属于7科40属。其中粉蝶科(Pieridae)、蛱蝶科(Nymphalidae)为该地区蝶类的优势类群,山豆粉蝶(Colias montium)为优势种。在野外调查中新增青海省蝶类新纪录3种,分别为春丕粉蝶(Pieris chumbiensis)、珠蛱蝶(Issoria lathonia)、红灰蝶(Lycaena phlaeas)。对61种蝴蝶进行区系分析,其中,古北界有21种,古北、东洋界共有种34种,广布种6种。从中国动物地理区系来看,祁连县蝶类以多区共有种为主,单一区域的蝶类较少,青藏区特有种有2种,与祁连县处于青藏区东北缘与蒙新区等区域毗邻有关。蝶类分布受到月份、生境、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从不同月份间的蝶类比较来看,粉蝶科、蛱蝶科的种类在各月份蝶类中所占的比例均较大,变化幅度较小,不同月份间蝴蝶的优势种有所差异。蝶类群落结构中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过程,大致于7月到达最大值,优势度指数呈现与其相反的趋势。6月与7月、7月与8月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其它月份间的相似性系数高,5月与7月蝶类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不同生境蝴蝶的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其中草原生境的蝴蝶种类数最多,占蝴蝶种类数的59.02%,其次是河漫滩(56.67%)、农田(52.46%)、高寒灌丛草甸(50.82%)、森林(34.43%),而在数量上,农田、高寒灌丛草甸、河漫滩、草原、森林依次降低。蝶类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原>高寒灌丛草甸>河漫滩>农田>森林;均匀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草原>河漫滩>森林>农田;优势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草原>农田>河漫滩>高寒灌丛草甸;丰富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原>河漫滩>农田>高寒灌丛草甸>森林。在海拔梯度上,蝶类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蝴蝶种类及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分布规律基本与植被分布相一致。将其划分为区域Ⅰ(山地森林带)、区域Ⅱ(高寒灌丛带)、区域Ⅲ(高寒草甸带)和区域Ⅳ(高山流石坡带)。不同科别蝶类的分布区域呈现如下特点:绢蝶科(Parnassiidae)、粉蝶科、眼蝶科(Satyridae)、蛱蝶科的蝶类在四个区域均有分布,灰蝶科(Lycaenidae)的蝴蝶只分布于区域Ⅱ。不同种类的蝴蝶在各分布区域上有如下特点:占据4个分布区域的蝶类有8种,有有芭侏粉蝶(Baltia butleri)、妹粉蝶(Mesapia peloria)、山豆粉蝶等,占据3个分布区域的蝶类有9种,有金凤蝶(Papilio machaon)、依帕绢蝶(Parnassius epaphus)、夏梦绢蝶(Parnassius jacquemontii)等,2个分布区域的蝶类有5种,有珍珠绢蝶(Parnassius orleans)、元首绢蝶(Parnassius cephalus)、红眼蝶(Erebia alcmena)等,1个分布带的有9种,有西猴绢蝶(Parnassius simo)、箭纹云粉蝶(Pontia callidica)、暗色绢粉蝶(Aporia bieti)等。从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粉蝶科、蛱蝶科蝶类在不同年份中占据祁连蝴蝶总数量的80%甚至以上。这与19971999年的蝶类数据相比较,蝴蝶的种类数略有增加,丰富度指数也有所提升,表明祁连县蝶类群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这一变化趋势与生态环境保护,生境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关系。

张哲[5](2018)在《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兰花贸易占有极高的份额,但野生种质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盗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种群退化严重,极度濒危。本研究以海南岛分布的大尖囊蝴蝶兰(P.deliciosa)、海南蝴蝶兰(P.hainanensis)和五唇兰(P.pulcherrima)三种蝴蝶兰属植物为材料,开展了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生境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内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繁殖生物学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五唇兰花色和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并研究了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研究结果将为种原生蝴蝶兰的保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41种,对叶被木(Streblus taxoides)和刺桑(S.ilicifoliu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3个种群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均分布在5 m以下,且集中于1–1.9 m高度等级上。(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38株,鉴定得到5个OTUs,归为5个属,优势属为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54株,鉴定得到17个OTUs,归为12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3.28 d)和授粉处理(8.98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的单花花期(6.93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10%–4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彩带蜂(Nomia sp.)。(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60.00%)和异交(65.00%)无显着差异(P>0.05),但它们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7.14%;2015年为4.24%)。(6)花粉迁移:大尖囊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43%,沉降率7.30%)较2015年高(移出率8.48%,沉降率4.24%),三级电站(SD)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均相对较低。2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17种,但对刺桑(Streblus ilicifolius)和云南野桐(Mallotus yunnanensi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4个代表性样方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分布在4 m以下,各个距离等级分布数量差异不显着,但在0–0.9 m和2–2.9 m高度等级上分布数量最多。(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56株,鉴定得到7个OTUs,归为为6个属,优势属为炭角菌属(Xyla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65株,鉴定得到19个OTUs,归为14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6.00 d)和授粉处理(10.57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12.40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2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柔毛切叶蜂(Megachile lanata)。(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26.27%)显着低于异交(100.00%)(P<0.01),可能存在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人工授粉结实率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6.52%;2015年为5.32%)。(6)海南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00%,沉降率6.67%)较2015年高(移出率15.96%,沉降率5.32%),椰子村(YZC)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都相对较低。3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1)五唇兰多样的花色在昆虫的视觉空间中分为2种,粉色和紫色;这两种花色表型分别与伴生报酬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和拟金草(Oldenlandia consanguinea)相似,形成了双色拟态的效果。(2)粉花在种群中占有优势,不同花色表型的五唇兰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在不同种群、不同年份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证明花色间不存在负频率选择作用。(3)山芝麻和拟金草对五唇兰的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影响,表明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具有磁性物种效应。(4)五唇兰存在合子前的晚期自交不亲和机制。(5)五唇兰在较小尺度上存在着个体聚集分布的现象,也存在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三元回归分析发现五唇兰的种子散布相对花粉具有很高的局限性。(6)五唇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五唇兰种群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而杂合子过量。(7)五唇兰属于异交为主的交配系统,8个果荚的F1代均为异交后代,每个果荚仅有一个父本;五唇兰花粉流的距离平均为272.68 m。4三种蝴蝶兰的比较分析(1)群落结构群落植物组成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成分;(2)空间分布:均具有在较小距离上聚集分布的现象,可能在局域尺度上受到真菌分布的影响;(3)内生微生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能受到生活习性和生境条件的影响;内生细菌均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属;(4)花期物候:授粉和去雄处理均可显着降低单花花期,具有兰科植物典型的授粉后(或去雄后)的响应机制;花期重叠程度较高,均分布在5到11月范围内,开花高峰期均出现在7到8月间;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远离生境效应;而五唇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由磁性物种效应导致。(5)传粉机制:传粉昆虫均为蜂类,但种类不同,均属于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自然状态下的生殖隔离主要依赖不同的传粉者。(6)繁育系统:人工授粉座果率均显着高于自然座果率,说明存在严重的花粉限制;均不存在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海南蝴蝶兰和五唇兰具有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的现象;三种蝴蝶兰种间杂交正反交均可结实。(7)花粉迁移:花粉迁移率在受到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影响的种群中相对较低。综上,在三种蝴蝶兰的保育中,应加强对生境植物群落特别是附生偏好树种或伴生植物的保护,也应加强对传粉昆虫的保护。对于人为干扰较大种群,如本研究中大尖囊蝴蝶兰的三级电站种群(SD)应加强原生境的就地保护和种群监测;海南蝴蝶兰的椰子村(YZC)种群应尽快进行迁地保护。同时,也应注意自然灾害造成的种群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和种群衰退,采取重引入(种群复壮)的保育策略。

孔焱焱[6](2018)在《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评价与木兰园的建设》文中认为在文献整理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及其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共有野生木兰科植物5属14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分布海拔集中于400m~1200m。对海南岛木兰科植物的保护现状和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海南11个市县城镇园林中木兰科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观赏价值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城镇园林中应用的木兰科植物共有3属10种,其中以白兰(Michelia alba)的应用数量最多,其次是含笑(Michelia figo)和二乔木兰(Magnolia soulangeana);以海口市应用的木兰科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通过分析5个市县白兰的生长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发现最高温能显着影响白兰的胸径和冠幅,且为负相关。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其观赏价值,其中白兰、黄兰(Michelia champaca)和海南木莲(Manglietia hainanensis)的评价为 Ⅰ 级,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评价为Ⅳ级。对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植物园早期引种的木兰科树种进行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为Ⅰ的有1种植物,为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有较好的生长势和成活率,在海南的栽培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评价为Ⅳ,在海南的引种栽培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性,成活率较低且生长势较弱。初步判断这3种植物不适合在海南栽培。通过收集木兰科种质资源并培育一些木兰科植物苗木,初步建设木兰园,目前已收集木兰科植物7属42种。对海南木莲和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进行种子育苗,海南木莲发芽率达78%,乐东拟单性木兰发芽率达89%。初步在木兰园中种植了 16种木兰科植物,观测生长数据发现不同种的木兰科植物的生长势有明显差异。且平均株高为180cm的木兰科苗生长势优于平均株高为60cm的木兰科苗木。目前发现仅有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有病虫害。

何振[7](2018)在《南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节肢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解生物残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对生境变化具有较为敏感的响应,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能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程度。作者通过对天然林与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角度来探讨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以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八大公山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湖南耒阳人工油茶林等不同生境的土壤节肢动物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6年通过Tullgren干漏斗法和巴氏罐法收集土壤节肢动物,再对收集到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类统计,然后采用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群落相似性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系统探讨了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与林分类型、海拔、纬度、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和人为干扰等各生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如下:(1)对人工油茶林的土壤跳虫和土壤罐诱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研究表明,油茶成林地比幼林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多样化的地被物有利于提高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垦复和施肥等人为干扰显着地降低土壤跳虫的多样性,却有利于增加罐诱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水源对林地跳虫和罐诱动物的多样性提高有显着促进作用。(2)对八大公山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跳虫和罐诱节肢动物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显着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植被和丰厚的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虫丰富度和多样性。天然次生林不同生境间土壤跳虫群落相似性高于不同垦复方式的人工油茶林生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之间罐诱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低。(3)八大公山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表明:八大公山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群落多样性高,均以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以膜翅目蚁类、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和伪蝎目为常见类群,且凋落物层的类群数和个体数都远高于土壤层,但不同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差异显着,凋落物层较厚的落叶阔叶林个体数量显着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土壤全钾含量和pH值呈现极显着负相关,而与土壤Ca和Mg含量相关性不显着。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对季节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响应,其个体数量表现为秋季(1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且夏季显着高于春季和秋季。(4)八大公山土壤跳虫多样性研究表明:凋落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具有显着影响。土壤跳虫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且跳虫主要类群与生境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全钾、pH呈显着负相关。季节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同样具有显着影响,春季(4月)土壤跳虫类群数最多,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秋季(11月)个体数量最多,但均匀度和丰富度最低。(5)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跳虫多样性研究表明:与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相比,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较高,平均密度较低。其优势类群为长?属、符?属、短角?属,并有爪?属、盐长?属、颚毛?属等具热带性质的类群,群落热带成分明显。地形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跳虫群落影响较大,不同海拔和坡位的生境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差异显着。土壤肥力对土壤跳虫群落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土壤跳虫群落类群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和土壤pH值显着正相关,个体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着正相关,Pielou均匀度与有机质含量显着负相关,Simpson优势度与土壤pH值显着负相关。旱季末土壤跳虫群落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雨季末。土层变化、纬度变化、海拔变化、林分类型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人为干扰等生境因子不同程度影响着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不同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作用机理并不一致。各环境因子也并不是单独作用于土壤动物,而是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分析不同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和变化,除了要考察气候、土壤理化性质等无机环境因子,还要综合考虑植被、不同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的食性以及与其它土壤动物的营养关系等。

王春晶[8](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周光益,顾茂彬,龚粤宁,王胜坤,吴仲民,谢国光[9](2016)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核心区域,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栖息微环境变化敏感的蝶类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对其进行多样性和区系的研究,可为南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于1990-1997年,2006-2016年连续多次对该保护区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蝴蝶11科218属501种,是国内诸保护区中蝴蝶种数最多的。分布在东洋区的蝴蝶共377种,占蝶类种数的75.2%,古北区94种,占18.8%,其它跨区系分布的只有30种,属东洋区主导的分布型;国内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3区的蝴蝶共391种(78.04%),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成分。从自然保护区尺度的蝴蝶区系相似性比较看出,种类数和区系相似性都随着离南岭的距离增大而减少,与海南尖峰岭相比热带成分明显减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组分不仅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而且明显表现出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我国蝴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弄蝶是蝶类中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古老的类群,该保护区弄蝶达132种,占我国弄蝶种数的35.68%,这可能与丰富而古老的植物区系紧密相关;黛眼蝶属(幼虫以竹子为寄主)有28种,居国内各保护区之首,这与南岭山地丰富的竹类资源有关,这些表明植物与蝴蝶间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李丹[10](2016)在《海南省野生龙脑香科植物分布格局及种群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植物为亚洲热带雨林的代表科,成为亚洲热带雨林的表征科。海南岛地处中国的最南端,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拥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海南分布有青梅(Vatica mangachapoi)、坡垒(Hopea hainanensis)和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3个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植物,为海南热带低地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整个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指示作用。近些年来,海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扩大为保护植物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非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依旧受到严重威胁。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干扰严重,破坏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阻碍了种群的发展。为了探讨目前整个海南岛生态环境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龙脑香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完成野外数据调查,了解海南岛的龙脑香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然后通过“空间分布格局”及“龄级结构划分”、“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种群动态量化”等方法对比分析非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两种不同环境下龙脑香科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非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在自然保护区内龙脑香科植物分布点较多,种群数量较大,海拔梯度更宽,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更好,说明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更适合龙脑香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无翼坡垒仅出现在一个保护区内,情况特殊,为分布区夹窄种群,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青梅种群在自然保护区内可调查到113个点,频率为0.496,非自然保护区可调查到51个点,频率为0.584,为海南广布种群,目前种群数量还相对较多,但坡垒种群在自然保护区内仅调查到27个点,频率为0.259,在非自然保护区3个点,且频率仅有0.333,坡垒已经处于极度濒危。(2)无论在保护区内外,青梅、无翼坡垒种群均为集群分布,支持濒危植物基本呈现集群分布的结论。从各龄级的种群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随着龄级的增加,种群均表现出扩散的趋势,这是种群适应环境完成自我更新的必然过程。对比非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的青梅种群和坡垒种群进入均匀分布的龄级更大,说明自然保护区对种群的保护力度更强,种群自我更新能力更强。(3)尽管青梅、坡垒和无翼坡垒3个种群在分布区域上有较大的差异,种群大小、濒危程度与原因也不一样,但在植物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等3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非自然保护区还是自然保护区的青梅种群接近DeeveyⅡ型,坡垒种群DeeveyⅢ型,而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的无翼坡垒种群接近DeeveyⅢ型。由植物种群动态指数对种群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无论非自然保护区还是自然保护区,龙脑香科植物种群各龄级虽然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种群整体表现为增长型,而且Vpi,趋近于0,说明所发现的龙脑香科植物,其种群基本趋于稳定。但是,对比非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的青梅种群和坡垒种群的Vpi,数值更接近于0,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的种群结构更加稳定。通过种群时间序列预测未来龙脑香科种群结构,与上述结果一致,总体表现为非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受威胁程度明显强于自然保护区。综上结果,对比分析非自然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群分布情况和种群特征,发现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群生长发育、自我更新情况均优于非自然保护区,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为植物创造更有力的生存环境,保证植物种群的演替发展。但是野生植物处境依旧不乐观,面临灭绝的危险,需要加强保护力度,改善保护措施。

二、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国苔藓植物研究历史
    1.2 海南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 海南岛自然概况
    2.2 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2.3 其它保护区自然概况
3 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查阅
        3.2.2 标本采集
        3.2.3 标本鉴定
        3.2.4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和讨论
    4.1 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4.1.1 苔类优势科、优势属
        4.1.2 藓类优势科、优势属
        4.1.3 单属科、单种科、单种属
        4.1.4 海南新记录种
        4.1.5 黎母山濒危苔藓植物物种
    4.2 苔藓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
        4.2.1 世界广布成分(Cosmoplitans)
        4.2.2 泛热带成分(Pantropical elements)
        4.2.3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mericadisjuncted)
        4.2.4 旧世界热带成分(Old World Tropics elements)
        4.2.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asia)
        4.2.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frica)
        4.2.7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成分(Tropical Asian(Indo-Malesia)elements)
        4.2.8 北温带成分(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4.2.9 东亚-北美洲间断分布(East Asia-North America disjuncted)
        4.2.10 旧世界温带成分(Old World Temperate elements)
        4.2.11 温带亚洲成分(Temperate Asian elements)
        4.2.12 东亚成分(East Asian elements)
        4.2.13 中国特有成分(Endemic to China elements)
    4.3 黎母山苔藓植物的生态类型
        4.3.1 生态类型种类及比例
        4.3.2 专性及兼性生态类型分析
    4.4 黎母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4.5 黎母山苔类与海南其他地区苔类的比较
        4.5.1 海南岛4个自然保护区苔类物种多样性比较
        4.5.2 海南岛4个自然保护区苔类物种相似性比较
        4.5.3 海南岛 4 个自然保护区苔类分布区类型比较
    4.6 黎母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
        4.6.1 气候条件
        4.6.2 地理特征
        4.6.3 生态类型多样性
        4.6.4 地理距离的影响
        4.6.5 海拔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海南省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新课标的教学需求
        1.1.2 研学旅行的兴起,地方研究需加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学旅行
        2.1.2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2.1.3 研学旅行资源
    2.2 相关理论
        2.2.1 高中生心理认知发展
        2.2.2 生活教育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3 海南省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概况与活动设计
    3.1 海南省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的构建
    3.2 海南省研学旅行基地的概况
    3.3 活动设计
        3.3.1 跨地理分界线,览琼南北风光
        3.3.2 走进神秘的尖峰岭,领略热带雨林风光
        3.3.3 感受博鳌母亲河,探寻美丽万泉河
4 海南省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分析——以海南中学为例
    4.1 海南中学研学旅行活动概况
    4.2 海南中学高中研学旅行活动点特征
    4.3 学生研学旅行调查效果分析
        4.3.1 调查目的以及问卷设计
        4.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 海南中学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陆均松的基本特征
        1.1.2 陆均松资源及天然更新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源生产
        1.2.2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子扩散
        1.2.3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
        1.2.4 幼苗建成及幼树生长的生境
        1.2.5 幼苗建成及幼树生长的气候环境
        1.2.6 种源生产、种子扩散、幼苗建成与幼树生长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项目支持情况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设计
        2.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4.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陆均松种子雨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3.1 种子雨雨量组成特征
    3.2 种子雨时间分布格局
    3.3 种子雨各组分动态变化
    3.4 种子雨空间分布格局
    3.5 种子雨扩散特性
    3.6 种子雨扩散趋势模型拟合
    3.7 陆均松种子雨形成机制分析
第四章 陆均松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4.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
    4.2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季节特征
    4.3 土壤种子库的水平分布特征
    4.4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4.5 胸径序列优势种的种子密度
    4.6 土壤种子库种子的活力特征
    4.7 树冠内外的种子密度特征
    4.8 陆均松土壤种子库形成机制分析
第五章 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生境适应性机制
    5.1 幼苗和幼树土壤养分适应机制
        5.1.1 幼苗和幼树基本信息
        5.1.2 研究区土壤营养状况
        5.1.3 幼苗分布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5.1.4 幼苗与土壤养分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拟合
        5.1.5 模型评估
    5.2 幼苗和幼树气候适应机制
        5.2.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机制
        5.2.2 小气候背景下的适应机制
    5.3 幼苗和幼树群落结构适应机制
        5.3.1 幼苗分布的主导群落因子
        5.3.2 基于群落因子的幼苗分布判别模型
    5.4 幼苗和幼树地理环境适应机制
        5.4.1 幼苗分布的主导地理环境因子
        5.4.2 基于地理环境因子的幼苗分布判别模型
    5.5 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生境适应机制分析
第六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陆均松种源可能不足的原因探讨
        6.2.2 化感作用可能影响陆均松天然更新
        6.2.3 对陆均松更新管理的建议
    6.3 展望
    6.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气候及水文
        2.1.3 野生动植物资源
    2.2 采样与物种鉴定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线设置
        2.2.3 调查方法
        2.2.4 物种鉴定方法
    2.3 数据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蝶类群落组成及区系分析
        3.1.1 蝶类群落组成
        3.1.2 蝶类区系特征
    3.2 蝶类群落的时间变化
        3.2.1 蝶类组成的月度变化
        3.2.2 开花植物的时序变化
        3.2.3 不同月份蝶类群落多样性
        3.2.4 各月份蝴蝶群落结构相似性
    3.3 祁连蝴蝶群落的年际动态变化
        3.3.1 祁连蝴蝶群落种类组成年际动态变化
        3.3.2 祁连蝴蝶区系的年际动态变化
        3.3.3 祁连蝴蝶群落多样性的年际动态变化
    3.4 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结构分析
        3.4.1 不同生境的蝶类组成
        3.4.2 不同生境的蝶类群落特征
        3.4.3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相似性分析
    3.5 不同海拔蝶类群落特征
        3.5.1 不同海拔梯度下蝶类群落特征的变化趋势
        3.5.2 不同海拔梯度蝶类的多样性
        3.5.3 不同海拔梯度蝶类相似性分析
        3.5.4 不同海拔梯度的蝶类区系特征
    3.6 历史同期的蝶类比较
        3.6.1 蝶类群落的变化
        3.6.2 蝶类多样性的差异
        3.6.3 不同生境的蝶类多样性差异
        3.6.4 蝶类区系组成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影响蝶类分布的因素
    4.2 主要结论
    4.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祁连县5-7月蝶类变化
附表2 祁连县蝶类区系组成
致谢
作者简历

(5)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1.1 生活习性
        1.1.2 与内生微生物的关系
        1.1.3 繁育系统及传粉机制
        1.1.4 种子散播及幼苗更新机制
        1.1.5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
    1.2 兰科植物的保育
        1.2.1 兰科植物的保育现状
        1.2.2 兰科植物的保育方法
        1.2.3 兰科植物保育的影响因素
    1.3 蝴蝶兰属植物保育研究概述
        1.3.1 种类和分布
        1.3.2 系统发生学
        1.3.3 组培快繁
        1.3.4 内生微生物
        1.3.5 繁殖生物学
        1.3.6 种群遗传学
        1.3.7 种群动态监测及重引入
    1.4 课题选择
        1.4.1 研究材料
        1.4.2 选材依据
        1.4.3 研究目的
        1.4.4 研究意义
        1.4.5 研究内容
        1.4.6 研究地概况
    1.5 创新与特色
    1.6 技术路线
2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生境植物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样地
        2.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群落结构组成
        2.2.2 群落区系特征
        2.2.3 附生习性
        2.2.4 空间分布格局
    2.3 讨论
        2.3.1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2.3.2 群落区系特征
        2.3.3 附生习性
        2.3.4 空间分布格局
    2.4 小结
3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3.1.3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1.4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最佳表面消毒时间
        3.2.2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
        3.2.3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子鉴定
    3.3 讨论
        3.3.1 内生真菌多样性
        3.3.2 内生细菌多样性
    3.4 小结
4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种群概况及个体统计
        4.1.2 花形态测量
        4.1.3 开花物候
        4.1.4 传粉观察
        4.1.5 繁育系统
        4.1.6 花粉迁移
    4.2 结果
        4.2.1 花朵形态测量
        4.2.2 开花物候
        4.2.3 访花昆虫
        4.2.4 繁育系统
        4.2.5 花粉迁移
    4.3 讨论
        4.3.1 开花物候
        4.3.2 传粉机制
        4.3.3 繁育系统
        4.3.4 花粉迁移
    4.4 小结
        4.4.1 大尖囊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4.4.2 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5 五唇兰两种花色表型及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样地
        5.1.2 花色反射光谱测定
        5.1.3 花色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5.1.4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5.1.5 伴生报酬植物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色反射率测定
        5.2.2 花色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5.2.3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5.2.4 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6 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系统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地概况
        6.1.2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6.1.3 空间分布格局
        6.1.4 SSR分子标记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6.2.2 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6.2.3 DNA提取结果
        6.2.4 SSR引物筛选及体系优化
        6.2.5 成年群体和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6.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6.2.7 基于花色表型的成年群体系统发育树
        6.2.8 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
        6.2.9 交配系统
        6.2.10 父本分析
    6.3 讨论
        6.3.1 自交不亲和机制
        6.3.2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6.3.3 空间分布格局及遗传结构
        6.3.4 交配系统及父本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
        7.1.2 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
        7.1.3 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7.1.4 三种蝴蝶兰部分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
    7.2 展望
        7.2.1 菌根化育苗及重引入
        7.2.2 交配系统
        7.2.3 谱系地理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主要仪器及设备信息
    附表2 PDA和NA培养基配方
    附表3 原生蝴蝶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附表4 大尖囊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附表5 海南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评价与木兰园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况
        1.2.1 野生木兰科种质资源概况
        1.2.2 木兰科植物园林应用概况
        1.2.3 木兰科植物引种栽培概况
        1.2.4 种子育苗概况
        1.2.5 木兰园建设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思路
    2.1 研究内容
        2.1.1 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与保护现状
        2.1.2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城镇园林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2.1.3 木兰科树种生长适应性评价
        2.1.4 种植资源收集及木兰园的初步建设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地点概况
        2.3.1 生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地点概况
        2.3.2 园林应用中的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地点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资料法
        2.4.2 实地调查
        2.4.3 试验法
        2.4.4 分析方法
    2.5 研究材料
        2.5.1 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
        2.5.2 园林应用调查资料
        2.5.3 引种栽培及木兰园建设材料
3 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3.1 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
        3.1.1 水平分布
        3.1.2 垂直分布
    3.2 海南岛木兰科植物保护现状
    3.3 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3.3.1 园林观赏
        3.3.2 建筑用材
        3.3.3 药用价值
        3.3.4 用作香料
    3.4 小结
4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城镇园林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4.1 调查结果
        4.1.1 园林应用现状
        4.1.2 不同绿地类型木兰科植物应用状况
        4.1.3 植物园中木兰科植物
    4.2 木兰科植物的园林应用与评价
        4.2.1 木兰科植物的园林用途与应用形式
        4.2.2 木兰科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应用分析
    4.3 木兰科植物园林应用观赏评价体系~AHP
        4.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4.3.2 海南省木兰科植物的景观综合评价
        4.3.3 木兰科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排序分级
    4.4 白兰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5 小结
5 木兰科树种生长适应性评价
    5.1 实验材料处理
    5.2 木兰科植物生长适应性分析
        5.2.1 木兰科植物成活率比较
        5.2.2 木兰科植物树高生长比较
        5.2.3 木兰科植物地径生长比较
        5.2.4 木兰科植物生长规律
    5.3 木兰科植物生长适应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
        5.3.2 评价结果
    5.4 小结
6 种质资源收集及木兰园初步建设
    6.1 乐东拟单性木兰(海南木莲)育苗方法
        6.1.1 采种
        6.1.2 播种
        6.1.3 移苗入袋
        6.1.4 苗木管护
        6.1.5 苗木分级
        6.1.6 换袋
        6.1.7 苗木出圃
    6.2 初步建设木兰园
    6.3 生长数据观测
        6.3.1 木兰园木兰科植物初期成活情况比较
    6.4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初期生长量比较
        6.4.1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初期株高生长量
        6.4.2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初期胸径/地径生长量
        6.4.3 同种木兰科植物生长量比较
    6.5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病虫害
    6.6 木兰园中新栽植的木兰科植物
    6.7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海南野生木兰科植物保护方法
        7.1.1 巩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强化就地保护力度
        7.1.2 建立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进行迁地保护
        7.1.3 加强木兰科野生植物资源的驯化栽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2 海南野生木兰科植物应用前景探讨
    7.3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省城镇园林应用中的不足及优化建议
    7.4 木兰科植物生长适应性讨论
    7.5 种质资源收集及木兰园初步建设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7)南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土壤动物研究方法
        1.2.1 土壤动物的分类
        1.2.2 土壤动物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1.3 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土壤动物研究
        1.3.2 国内土壤动物研究
    1.4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4.1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1.4.2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
        1.4.3 土壤节肢动物的生态功能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地点、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地点和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热带不同生境土壤跳虫及罐诱节肢动物多样性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研究样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材料和工具
        2.2.2 采样、分离和鉴定
        2.2.3 数据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土壤跳虫的群落特征
        2.3.2 罐诱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2.4 讨论
        2.4.1 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性指数高
        2.4.2 地表植被对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有显着影响
        2.4.3 适度垦复有利于提高人工油茶林节肢动物多样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不同生境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研究样地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采样、分离和鉴定
        3.2.2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
        3.3.2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分布特征
        3.3.3 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季节变化
        3.3.4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
        3.3.5 生境和季节变化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3.6 土壤理化性质对节肢动物分布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3.4.2 土壤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3.4.3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3.4.4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不同生境土壤跳虫多样性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概况
        4.1.2 研究样地概况
    4.2 研究方法
        4.2.1 采样、分离和鉴定
        4.2.2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土壤跳虫的群落结构
        4.3.2 土壤跳虫的群落分布特征
        4.3.3 土壤跳虫群落的相似性
        4.3.4 生境和季节变化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4.3.5 土壤理化性质对跳虫主要类群分布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八大公山土壤跳虫类群与密度
        4.4.2 不同生境间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
        4.4.3 土壤跳虫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带山地雨林不同生境土壤跳虫多样性
    5.1 研究区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研究样地概况
    5.2 研究方法
        5.2.1 采样、分离和鉴定
        5.2.2 数据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土壤跳虫群落结构
        5.3.2 土壤跳虫群落的分布
        5.3.3 土壤跳虫群落的多样性
        5.3.4 土壤跳虫群落的相似性
        5.3.5 生境和季节变化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5.3.6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跳虫分布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热带山地雨林与亚热带次生林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差异
        5.4.2 热带山地雨林不同生境对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4.3 季节变化对热带山地雨林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域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1.2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蝴蝶种类与多样性
    2.2 蝴蝶区系组成
    2.3 蝴蝶区系相似性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蝴蝶多样性
    3.2 系统发育与协同进化

(10)海南省野生龙脑香科植物分布格局及种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及评价
        1.1.1 海南省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资源概述
        1.1.2 龙脑香科植物资源概述
        1.1.3 海南森林植被类型
        1.1.4 种群动态与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提出科学问题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地类型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目的种的选择
        2.2.2 野外调查
        2.2.3 数据分析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龙脑香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和生境调查
        3.1.1 物种调查基本情况
        3.1.2 物种种群出现度
    3.2 龙脑香科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2.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2.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分析
    3.3 龙脑香科植物种群特征分析
        3.3.1 青梅种群特征分析
        3.3.2 坡垒种群特征分析
        3.3.3 无翼坡垒种群特征分析
    3.4 龙脑香科植物种群动态指数
    3.5 种群时间序列预测
4 讨论
    4.1 龙脑香科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
    4.2 龙脑香科植物种群结构特征
        4.2.1 龙脑香科植物径级结构
        4.2.2 龙脑香科植物静态生命表
        4.2.3 龙脑香科植物存活曲线
    4.3 龙脑香科植物种群动态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与学位论文的相关性

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D]. 秦鑫婷. 海南大学, 2020(02)
  • [2]海南省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 王丹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D]. 吴春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研究[D]. 李雷雷.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5]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D]. 张哲. 海南大学, 2018
  • [6]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评价与木兰园的建设[D]. 孔焱焱. 海南大学, 2018(08)
  • [7]南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D]. 何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J]. 周光益,顾茂彬,龚粤宁,王胜坤,吴仲民,谢国光.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5)
  • [10]海南省野生龙脑香科植物分布格局及种群特征研究[D]. 李丹. 海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