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

浅谈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

一、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邹业心[1](2020)在《明代遗民宫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宫词更是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但对明宫词的研究历来只是作为其他文学研究的佐证,未能成为完整的系统化研究。而将明代遗民群体与明代宫词联系起来,对之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白。鉴于此,本文将从明遗民宫词的作者群体、创作方式、诗作特点、独特成因和史学作用等方面对明代遗民宫词进行全方位分析研讨,并将其与前后朝代宫词做一定文学比较,以全面表现明代遗民宫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价值。首先,本文在绪论中追溯了学界迄今为止对于明宫词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在中国文学史上明宫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客观事实。同时,本文也对明代遗民和明宫词现有的混乱定义进行了归纳整理,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文本范围,明确了遗民意识在宫词中的重要性,并对前人收录宫词作品的标准进行了一定的纠正与扩充。在第二章中,本文着重开始分析明遗民宫词的作者群体的构成,并收集整理了所有遗民作者与其宫词名称、出处,汇总成表。此外,也归纳出了明宫词作者在创作方面的大致特色。在第三章中,文章着重分析了遗民作者在宫词创作中的遗民思想体现,并从写作手法、作品结构等方面对其由此产生的创作特色进行了细致化归纳与分类,凸显其使得明宫词大放异彩的缘由。文章的第四章则是详细分析了明遗民宫词与其余诗作的不同之处,章节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一是明遗民宫词与明代前中期和辽金元宫词的迥异之处,二是明遗民宫词与明代遗民所撰遗民诗之不同,由此二点看出明遗民宫词显而易见的特殊性。在章节末尾,文章从社会、民族、自然、作者本体四点分析了造成明遗民宫词如此独特的成因。在第五章中,文章则运用了文史互证的方式,以明遗民宫词所留下的历史材料对一些当下对明末固有的误解(主要关于明廷、启祯二帝与宫廷氛围)做出了一定的反驳与论证。在章末,本文也提及了一些明遗民宫词撰写中存在的局限与缺憾,意在能使文章较为全面表现明代遗民宫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陈星[2](2020)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在2014年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方法,他提倡将课堂的教学时间进行对半分,即一半的时间由老师进行知识的讲授,另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中来,其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尤其是在全国各大高校的不同学科领域都有所涉及,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除此以外,在各个中小学的不同学科之间也有探索,并且也相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高中语文这个学科来说,尤其是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实践探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基于这种情况,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x高中的语文学科古诗词板块的教学实践,进而探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影响,与此同时,根据此次教学实践的结果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依据。这次教学实践主要是从高一年级中分别选取一个重点班和一个平行班,高二年级中分别选取一个文科重点班和一个文科平行班以及一个理科重点班和理科平行班,加之在高三年级中选取一个平行班来进行教学实践,在每个所选取的班级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实践,在高一年级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主,高二年级以杜甫的《蜀相》为主,高三年级以“情感鉴赏”专题为主,观察所选取的不同对象在课堂上的表现,然后记录下来进行对比分析。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给学生发放一份关于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的问卷,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结束以后再给学生发放一份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问卷,前后期的调查问卷内容相同,只是区分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前后的变化,根据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数据统计分析(简称SPSS数据统计分析),将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前后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的数值来检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实践结果。通过本次教学实践的探索,结果证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可行性。根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既结合了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法,又融入了讨论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适应和接受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性得到显着增强,学习效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丰富了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满足教师对于不同类型诗词的教学需要。

王炜炜[3](2019)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大规模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核心任务是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所以研究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数据是需要采用新型工具和模式管理和处理的信息资产,它具有体量巨大、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等基本特征。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全面性和导向性。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等论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育人环境的深刻变化,例如教育理念、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内容都发生新的变革。虽然大数据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改善,但是在思维、技术和伦理方面还存在挑战。实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既要积极迎接机遇,又要勇敢面对挑战。要采取树立大数据理念、加强高校大数据信息保密机制建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层面的措施,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推动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秦瑄[4](2019)在《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文中认为网络化治理理论主张多元参与主体在网络化结构中形成相互依赖、互动协商的合作关系,并为实现一定的公共价值而展开联合行动。它重视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并通过机制创新维持这种多元的公私伙伴关系,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本文通过网络化治理这一理论视角审视、剖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这一课题,围绕平台型文化企业是否可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何参与、怎么参与的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本文首先对论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引入网络化治理理论对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述,之后基于对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情况的探讨,选择互联网音频电台—喜马拉雅FM为具体的分析案例,将喜马拉雅FM纳入平台型文化企业的概念范围,论证喜马拉雅FM平台型文化企业的特征(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海量音频文化内容的聚合、大数据的算法推荐、多项营收的盈利模式),分析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原因(基于激发多方生产内容,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动机、基于平台音频资源的聚合,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期许、基于网络算法技术的成熟,垄断音频市场的愿望)与探究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多种内容生产方式、文化内容资源聚合、平台内容的多渠道分发)。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按“为什么—怎么样—产生何种影响”的逻辑展开:迎合多方诉求的内在动力;公共文化内容多方供给的一般路径;社会效益最大化与文化需求的满足的社会影响。分析背后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公益诉求与商业盈利诉求的动机矛盾;公共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平台垄断与数字鸿沟的社会潜在风险;并从网络化治理理论的角度提出理论解决思路:明确政府定位,实施外部政策鼓励;搭建利益主体间资源共享、价值协同机制;确立网络治理体系中的责任机制。最后,本文基于对上文的层层论证,试图对现实参与路径作出探索。第一,政府从制度层面做出改变: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推进行政手段的柔性干预;完善政企合作的激励和信任机制。第二,从企业层面完善内部制度规范和战略架构:加强企业的内部自我规制;落实平台的内部监督体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第三,从用户层面培养公共参与性:关注用户的有效参与;提升用户的参与能力;实现用户的理性表达,以此推进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马占民[5](2019)在《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新形势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图书馆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一定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以便更好的满足更多用户的需要。数字化图书馆在新时期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方便越来越多的用户,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研究与分析。

刘畅[6](2019)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元素,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下,大学已经成为当今研究与创作的热点,并掀起了持续不断的新校园建设热潮。然而与此同时,大学新校园的发展困境也日益突出:新老校园之间承接关系不清晰,导致大学自身文脉传承不完善;新校园同所在地域的关系缺乏思考,两者无法良性共生,并产生了一定矛盾;新校园对时代关注不够,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缓慢。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过于关注空间本身,使新校园设计研究多停留在手法,而没有深入到策略;没有引入文化思考,使研究缺失了高等教育建筑最重要文化属性;停留在传统大学校园组织模式的研究上,而忽略了文化传播影响下大学的动态发展,研究与设计的创新性不足。本文以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回归为切入点,以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新校园的物质属性作为研究的核心:一方面,大学是记载并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机构,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机构、政治机构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又是人类城市空间的实体构成元素,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深刻地参与到其经济价值循环中去,具有独特的物质属性。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文化缺失是当代大学校园设计所面临的延续性困境、融合性困境、进化性困境的根源所在;其次是理论建构。通过对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指出文化传播在内在动力与大学新校园的属性、外在动力同大学新校园的空间生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最后,基于大学文化、本土文化、全球文化提出大学新校园的设计策略。第一,基于大学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作为研究重点。大学文化决定了大学新校园能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其中,高等教育决定了新校园的总体定位,明确了大学新校园在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类型物质实体中的作用与地位;传统大学校园的空间特征成为新校园空间构成的重要样本,以价值认同作用促进新校园的发展与完善;老校园的符号特征进一步明确新校园的单体空间形态,强调其独特性,同时在保证新校园精神内核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其一定的传播主体性质,提升新校园的适应性。第二,基于本土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新校园同所处地理环境的相互融合作为研究重点。其中,大学所处的具体自然地理环境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主体,从容量需求测算和气候适应性角度决定了新校园的用地大小及规划形态;既有城市环境的街区肌理和城市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促使校园空间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强化地域性特色;新校园是城市中最具文化活力的功能之一,在城市扩张与城市收缩并存的当下,更应当为城市的文化重构过程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第三,基于全球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新校园的时代适应性作为研究重点。其中,新自由主义与网络化连接促使新校园的规划结构向开放化与均质化转变;新时期下大学对于品质与效率的需求促使新校园空间出现了社群化与复合化的趋势,进而产生了全新的空间组织模式;以文化媒体和文化涌现为代表的当代传媒效应已经使得人们对于教育建筑的组织模式产生了全新的认知,新校园作为先锋实验思想的阵地,应当为激变中的世界做出自己的文化贡献。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校园空间这一传统的研究对象,透过当下如火如荼的新校园建设现象,提出了基于大学文化、本土文化、全球文化的当代大学新校园设计策略,通过大量案例调研和分析方法的引入,在整体空间、群体空间、单体空间尺度上得出了一系列新校园组织模式策略,对于梳理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的研究框架以及推动当代大学校园的创作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肖霞[7](2018)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信息化、网络化逐步发展壮大,网络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深入推广和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都得到集中的体现。针对这样情况,本文以深入细致的阐述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有针对性的切实提出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策略以及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的具体内容,希望为相关从业者和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胡蔻琳[8](2018)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新时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在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中凸显出非常重要的位置。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目前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但在更长远的角度上来看,还存在隐性问题,要重视并着手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从刚开始的起步、发展到具体运用共经历了近十年时间。随着国家对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的跨界的发展,整体国家的高等教育得到了

严璐[9](2017)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及艾丽斯·芒罗的社会和文学边缘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边缘性理论视角出发并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探讨艾丽斯·芒罗的多重边缘性身份,以及这种边缘性身份与其代表作《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Lives of Girls and Women.A NoVel)的边缘性书写之间的关系。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小镇的生活经历对作者的人生选择以及小说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芒罗在描写小镇女性生存状态的同时,也在不断审视自己的边缘性身份,形成与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边缘性交织,最终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构想完成了作者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边缘性”是芒罗突出的身份特征和创作特征。她的边缘性身份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小镇居民,女性,短篇小说家。这三个方面的边缘性是芒罗遭遇生活与创作上双重压力的根源,而芒罗对其边缘身份的不断思考使她认识到边缘之于自己身份及对其创作的意义。解析这位加拿大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多重边缘性中进行的探索和建构,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芒罗的优秀“边缘性”作品,即《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有启发意义。《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边缘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时期,但是小说并没有明确地呼吁妇女解放、两性平等和女性独立。作者聚焦加拿大偏远小镇中女性(包括少女和妇女)的日常生活以及她们在生存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芒罗的作品处于主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边缘。其次,《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芒罗诸多作品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但是这部作品在叙事设计、叙事结构以及情节安排上都脱离传统长篇小说的范式。这部由8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的小说(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和完整)颠覆了传统长篇小说的规范,少有复杂绵延的情节设计和头尾一体的事件序列,呈现出游离于传统之外的边缘书写特征。最后《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作为芒罗所构思的一部青年艺术家成长小说(Kunstlerroman),并不包含明显的有关艺术创作的元素,基本没有按照传统的艺术家成长小说模式进行创作,而是将几乎全部的叙事时空用于描述女主人公戴尔从少不更事的小学生到思维活跃的高中毕业生的过程。也就是说,小说侧重描写的是戴尔由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过程,而不是深入探讨艺术与女性生活、女性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芒罗对边缘女性人物及其真实生活状态的关注超过其对女主人公试图做一名艺术家的刻画。以上所述三种互为影响的边缘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为芒罗创作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鲜明女性思想的杰作做了不可或缺的铺垫。女主人公戴尔作为一个平凡的小镇女孩,经历了众多类似女孩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痛苦,她受到来自保守闭塞社会的种种影响,要面对复杂多样的选择。作者在创作和塑造女主人公戴尔时,也在反思自己同样需要做的尝试和探索。戴尔的成熟和感悟对艺术家芒罗起到了反作用。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边缘书写过程中,芒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创作理念,而她对这种非同寻常的理念的坚持,促成了这部文学作品的成功。本文作者在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作为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重点搜集、阅读和分析存于卡尔加里大学图书馆芒罗档案资料室内有关艾丽斯·芒罗的全部档案资料。早在1980年,卡大通过与艾丽丝·芒罗达成的协议,接受了芒罗几乎全部的与文学创作相关的资料,包括手稿、打印稿和出版社清样,包括作者与出版社编辑的来往信件,包括未出版的回忆录体小说片段以及相关访谈资料。本文所用的一手资料均来自于收藏于卡大专项档案资料室的艾丽斯·芒罗档案资料。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芒罗及其文学创作,并综述国内外学界对芒罗及其作品的研究;重点评述边缘性理论的建构,芒罗的边缘人身份和《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边缘性特质。第二章分析“边缘性”在芒罗人生以及创作历程中的体现,探讨芒罗遭遇边缘化在地理、社会、个人以及文学方面的致因,旨在挖掘作者在进行《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创作中呈现出边缘性书写的内在与外在动因。这里侧重参考芒罗未出版的回忆录体小说片段以及相关的访谈资料。第三章分析芒罗在“边缘”身份的“制约下”如何开展创作的探寻过程。《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在主题内容、文学样式以及体裁等方面体现出边缘性特征。它的创作过程显示出芒罗从自我怀疑到认识自我,从犹豫不决到坚持自我的过程。可以说,这部小说是芒罗面对种种压力和困境,经过深度思考毅然抉择而获得的硕果。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芒罗得以重新审视处在边缘位置的加拿大小镇女性群体身份以及处于传统文学中边缘的短篇小说范畴的意义。这里侧重参考芒罗档案资料室中作者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创作和出版前后与友人、编辑和出版商之间的通信,以及小说问世后芒罗在访谈中提及的与这部小说相关的评述。第四章探究“边缘性”在芒罗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艺术体现,包括边缘环境对女主人公戴尔的性格的影响以及边缘身份对她人生选择的影响。《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实际是芒罗人生的艺术投射,或者说是芒罗的艺术人生。边缘性是主人公戴尔必须面对的,亦是她的创造者芒罗所必须面对的。这里重点参考芒罗档案资料中《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创作手稿、修改稿、最后定稿以及最终出版的版本。第五章总结全文。

王德夫[10](2016)在《论大数据的法律保护与规制 ——以知识产权法为视角》文中认为在现代社会“信息化”浪潮之下,以数据、信息等新产品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当中,大数据技术以及相关应用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法学研究对于“大数据”以及更为抽象的“数据、信息”的理解仍存分歧,制度供给也不充足,难以应对社会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信息”的价值和法律定位仍显模糊。虽然当下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更上位的财产权制度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有关“信息产品”或“虚拟财产”的内容,但是,法律对数据、信息进行系统性规定的尝试总是无法摆脱具体信息内容或应用领域、方式的限制,也为相关制度的构建带来极高的难度。当下,在我国最新的立法活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第一稿将“数据信息”编入了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范畴之内,而第二稿又将相关内容进行了删除,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立法者对于“数据信息”法律地位、知识产权客体地位的犹豫:抽象的“数据、信息”是否具有法律层面的“价值”,是否可以被完整地纳入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客观上仍存在较多争议。这种认识层面的不确定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法律以及社会整体对“大数据”这一数据信息的集合体的准确认识。另一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对于“大数据”这一新型知识产品的认识略显粗浅且尚未达成共识一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大数据相关技术及应用在缺乏必要法律保障与监管的情形下“野蛮生长”,使其引发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进而威胁到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而在更抽象“信息”的层面,则体现为特定主体通过对数据、信息的不合理独占所获取的不合理利益,甚至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创新、竞争利益乃至文明进步。对于这样的现状,大数据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应于本论文的研究,则体现在对大数据概念、内涵及法律定位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前瞻性的展望与判断,从指导理论、制度架构以及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等多方面出发,对大数据信息构筑系统化的法律保护和规制体系。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并对应于论文的四个章节。第一部分,主要对“大数据”这一新型技术对象进行准确地描述,并对数据、信息以及大数据信息等概念的价值印记和法律表达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研究,致力于解决与大数据相关的基本法律问题。论文的研究从对大数据完整的物理描述出发,界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与其他信息产品的区别,继而对数据、信息以及大数据信息的界分、内在价值、法律定位以及与《民法总则(草案)》的关系等等法律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比较与分析,判断出我国对大数据相关制度构建的对象是“大数据信息”这一特殊的知识产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则在于明确大数据信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在确保大数据技术以及相关应用在法制的框架获得充分发展空间的同时,保障数据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并为相关制度的构建确定基本的逻辑和路径。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得出的结论,对“大数据”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关系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和论证。知识产权制度与社会创新活动密切相关,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除了大数据信息自身的特征之外,它对社会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是判断其与知识产权制度关系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知识产权工具价值的集中体现。从技术发展与社会关系变化的角度看,大数据在“知识积累--专家创新”的传统模式之外,引入了新的“非专家模式”,使原本与社会创新活动关联不甚紧密的广泛主体也能参与其中,但同时也从创新活动主体身份和创新内容等方面对社会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分层”。而在竞争视角下,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竞争环境,使得数据信息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并使其具有了类似于“基础设施”的地位,竞争利益也向掌握有数据信息优势的一方不断集中。以这样的判断为基础,通过对大数据与传统知识产权客体的辨析和对大数据作为新的知识产权客体的论证,明确了大数据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规制的基本思路:应以大数据信息为对象构建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第三部分,是对大数据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理论基础的探讨与分析,也为后续制度内容的具体设计提供指引。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逻辑在于通过赋予权利人对知识的独占和支配权实现公开知识以及知识共享的目的,而权利人对大数据信息天然地就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使得传统理论难以完整地支撑新制度的目标和内容,需要有所发展。针对这一现实,应从对大数据信息“有限支配”与“共享”之间关系的判断出发,找寻既能够承认对信息的“支配”,又可以促进信息“共享”的理论逻辑,并针对性地提出大数据“信息的有限支配和深度共享”这一新理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新理念合理性、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对大数据本身特性的契合等方面的论证,实现对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支持,也期望能对相关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具体内容的构建,也是对前三章内容的回应和相关理论分析在制度层面上的落实。在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当下,法律制度对于“大数据信息”的保护与规制应秉承确认产权、保障交易安全、促进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同时公平分配相关利益的基本思路,立法层级应以“条例”为优,对基本的法律关系和利益分配进行明确与规定的同时,也为相关技术的发展留有充足空间。与此同时,“大数据知识产权”作为一系列权利与义务的集合,也应从具体制度内容、权利内部限制和知识产权制度外部规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对社会竞争利益和信息共享的保障。总体而言,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为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数据、信息”等信息技术相关对象、行为的制度供给需求十分强烈。然而,由于“数据、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应用领域、伴随而生的行为和牵涉的利益变动极为复杂,也给相关制度的构建增添了巨大的难度。在客观上,大数据技术所蕴含的价值和能量是如此地巨大,以至于其可以从根本上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使得法律不得不对其加以关注;与此同时,“大数据信息”作为抽象意义上“信息”的具体对象,也为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降低了难度。因此,分析和研究大数据法律保护与规制方面的内容,既是对社会现实需求的回应,也具有可行的操作路径。正如我国修订中的《民法总则(草案)》相关规定所体现的那样,尽管立法的对象仍显模糊,尽管制度构建的具体方式仍存争议,但法律已经不能再对“数据、信息”有所忽视,相关研究也应更多、更勇敢地投身于这一领域。

二、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遗民宫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概况
        一、选题背景
        二、明宫词研究概况
        (一)明宫词研究现状与不足
        1、宫词与类似诗体的比较研究
        2、宫词民俗学方向研究
        3、宫词创作观念研究
        4、宫词作者研究和纪事研究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明宫词之界定
        (一)宫词起源
        (二)宫词形式
        (三)宫词内容
        二、明遗民之界定
        (一)遗民身份
        (二)遗民意识
第二章 明宫词遗民作者及其作品
    第一节 明宫词中的遗民作者
        (一)多种身份地位
        (二)不拘性别
    第二节 明遗民作者的宫词创作
第三章 明宫词中遗民思想与创作方式
    第一节 遗民思想的展现
        一、不仕之臣
        二、贰臣式遗民
    第二节 遗民宫词的创作方式
        一、春秋笔法
        二、讽刺手法
        三、叙述细节化
        四、蕴含深意的用典及意象
        五、诗作的刻意排布
第四章 遗民宫词创作的独特性
    第一节 遗民作者与其前后诗人宫词创作的不同
        一、同明代宫词作品相比
        (一)令人动容的人情味
        (二)不同的叙述方式
        (三)对美感的主动追求
        二、同辽金元清遗民宫词相比
    第二节 遗民宫词与一般遗民诗的不同
        一、晚明文坛的影响
        二、宫词作者的遗民诗与宫词对比
    第三节 遗民所撰明宫词独特性之成因
        一、社会因素
        二、民族因素
        三、自然因素
        四、自身因素
第五章 遗民明宫词的历史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遗民书写的历史价值
        一、与史互证
        二、纠正谬误
        (一)对清廷抹黑明廷的辩驳
        (二)天启皇帝的形象构建问题
        (三)崇祯皇帝的形象构建问题
        1、个性争议
        2、崇祯用人
        3、内帑问题
        4、开眼看世界
        (四)女子百态
    第二节 遗民书写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缘由
        (二)意义
    二、选题背景
        (一)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二)“对分课堂”教学理论的指引
        (三)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目标
        (四)对教学现实的思考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高校各个学科的实践
        (二)中学各个学科实践
        (三)小学各个学科实践
        (四)语文学科实践
    四、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古诗词教学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古诗词教学
        (三)“阅读”教学模式运用于古诗词教学
        (四)其他教学模式运用于古诗词教学
    五、研究内容、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六、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运用“对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对分课堂”的理念
    第二节 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第三节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的应用分析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对象
    第二节 教学计划
    第三节 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节 教学案例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果与策略
    第一节 课堂效果
    第二节 针对当堂对分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策略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硕博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附录
致谢

(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1 关于大数据的论述
        2.1.1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
        2.1.2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2.1.3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基本特征
    2.2 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2.2.1 海量性与针对性
        2.2.2 迅捷性与时效性
        2.2.3 来源广泛性与全面性
        2.2.4 价值分散性与导向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3.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变革
        3.1.1 教育理念由传统独享变为现代共享
        3.1.2 教育主客体关系由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
        3.1.3 教育内容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
    3.2 大数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
        3.2.1 提供素材
        3.2.2 增强针对性
        3.2.3 提升主体性
        3.2.4 提升科学性
    3.3 思维挑战
        3.3.1 大数据意识缺乏
        3.3.2 “唯数据主义”的危害
    3.4 技术挑战
        3.4.1 高校思政工作者数据素养有待提高
        3.4.2 数据收集与数据存储的困难
        3.4.3 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的问题
    3.5 伦理挑战
        3.5.1 威胁大学生个人隐私
        3.5.2 冲击大学生价值观
        3.5.3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侵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4.1 树立大数据理念
        4.1.1 强化大数据敏感性
        4.1.2 注重量化研究方式
        4.1.3 构建预警反馈机制
    4.2 加强保密机制建设
        4.2.1 制定使用大数据法律和规章制度
        4.2.2 制定使用高校大数据标准化流程
        4.2.3 构建高校大数据监管机构
    4.3 实现载体创新
        4.3.1 构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
        4.3.2 借助社交媒体与大学生互动
        4.3.3 打造高校慕课平台
    4.4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4.4.1 提升教师大数据素养
        4.4.2 引进互联网背景的专业人员
        4.4.3 培育大学生数据人才队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4)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阐述
        一、平台型文化企业
        二、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网络化治理视角的引入
        二、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能性
第二章 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案例研究
    第一节 喜马拉雅FM的特征
        一、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
        二、海量音频文化内容的聚合
        三、互联网大数据的算法推荐
        四、多项营收的盈利模式
    第二节 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原因
        一、基于激发多方生产内容,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动机
        二、基于平台音频资源的聚合,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期许
        三、基于网络算法技术的成熟,垄断音频市场的愿望
    第三节 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
        一、多种内容生产方式
        二、文化内容资源聚合
        三、平台内容多渠道分发
第三章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与效用
    第一节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
        一、内在动力:迎合多方诉求
        二、内在动力的不稳定性:公益诉求与商业盈利的矛盾
        三、动力平衡:明确政府定位,实施外部政策鼓励
    第二节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路径
        一、一般路径:公共文化内容的多方供给
        二、一般路径的不确定性:文化内容质量不一的问题
        三、路径优化:搭建利益主体间资源共享、价值协同机制
    第三节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
        一、正面影响: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文化需求的满足
        二、负面影响:数字鸿沟与平台垄断的潜在风险
        三、正负影响的平衡:确立网络治理体系中的责任机制
第四章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规范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
        一、规范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
        二、推进政府行政手段的柔性干预
        三、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的激励和信任机制
    第二节 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规范和战略架构
        一、加强企业的内部自我规制
        二、落实平台的内部监督体系
        三、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节 培养用户的公共参与性
        一、关注用户的有效参与
        二、提升用户的参与能力
        三、实现用户的理性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1.1.2 我国大学新校园建设的国家导向及发展环境
        1.1.3 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建设现状与面临困境
        1.1.4 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借鉴
    1.2 课题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化传播与当代大学新校园的关联耦合
    2.1 文化传播的构成体系
        2.1.1 文化传播的主体
        2.1.2 文化传播的媒介
        2.1.3 文化传播的客体
    2.2 文化传播的基本解析
        2.2.1 文化传播的基本属性
        2.2.2 文化传播的基本价值
        2.2.3 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
        2.2.4 文化传播的外在动力
    2.3 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关联新校园的基本属性
        2.3.1 文化传播内在动力的空间属性
        2.3.2 内在动力强化新校园本体性
        2.3.3 内在动力呼应新校园地域性
        2.3.4 内在动力赋予新校园时代性
    2.4 文化传播的外在动力促进新校园的空间生成
        2.4.1 文化传播外在动力的空间属性
        2.4.2 外在动力架构新校园整体空间
        2.4.3 外在动力营建新校园群体空间
        2.4.4 外在动力塑造新校园单体空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大学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3.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传承性策略
        3.1.1 新校园结构延续大学理性文化精神
        3.1.2 新校园结构延续大学自由文化精神
        3.1.3 整体空间“自由度”的量化分析
    3.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价值传达性策略
        3.2.1 空间序列承载历史文化
        3.2.2 空间核心强化文化特征
    3.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文化活力延续性策略
        3.3.1 新校园符号的文化象征活力
        3.3.2 新校园场所的文化更新活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本土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4.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周边环境顺应性策略
        4.1.1 新校园用地量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4.1.2 新校园用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
        4.1.3 形态尺度契合自然气候
    4.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需求回应性策略
        4.2.1 文化肌理的和谐发展
        4.2.2 文化特征的审美提升
    4.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城市活力重构性策略
        4.3.1 空间文化活力引领城市新区发展
        4.3.2 空间文化活力缓冲城市边界收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全球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5.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文化思潮协同性策略
        5.1.1 新自由主义引发的空间开放化
        5.1.2 网络化连接引发的空间均质化
    5.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场景营造性策略
        5.2.1 品质诉求下的生活空间社群化
        5.2.2 效率诉求下的教学空间复合化
    5.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文化媒介融合性策略
        5.3.1 文化媒体驱动下的空间活性重组
        5.3.2 文化涌现驱动下的空间自主演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与建设的必要性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基本状态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策略
    (一) 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 借助重点学科的优势, 把自身的馆藏资源特色突出并建立健全特色数据库
    (三) 以数据库为参考深度挖掘相关的文献信息, 从根本上满足用户需求
    (四) 从根本上确保图书资料管理的安全性
五、结语

(8)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1.1 图书馆数字化上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1.2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上面临资金短缺
    1.3 图书馆中管理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距
2 面对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出现问题解决对策与思考
    2.1 合理矫正建设思路, 再次认识效益观念
    2.2 资源建设更加贴合实际、突出特色
    2.3 调整人力资源发展以及建设
3 总结

(9)《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及艾丽斯·芒罗的社会和文学边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从地理学到社会学意义的边缘性理论
    第三节 艾丽斯·芒罗及《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边缘性问题
第二章 艾丽斯·芒罗边缘书写的发生
    第一节 小镇人身份认同危机
    第二节 成为艾丽斯·芒罗
    第三节 女性身份与女性创作
第三章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边缘性书写
    第一节 主题的选择:艾丽斯·芒罗笔下的真实生活
    第二节 文类的探索:艾丽斯·芒罗的“长篇小说”
    第三节 题材的坚持:艾丽斯·芒罗的女性艺术家成长小说
第四章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边缘人身份建构
    第一节 异化的小镇女性
    第二节 女性身份的反叛与重构
    第三节 作家身份的探索与觉醒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艾丽斯·芒罗作品一览
    艾丽斯·芒罗大事纪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手稿节选
档案资料
参考文献

(10)论大数据的法律保护与规制 ——以知识产权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二、相关主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大数据的物理描述与法律表达
    第一节 完整的物理描述: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
        一、大数据的内涵:基本概念与特征
        二、大数据的外延:与其他知识产品的辨析
    第二节 基本的价值判断:大数据的法律地位
        一、数据、信息与大数据信息的界分
        二、大数据具有法律层面上的价值
        三、大数据是法律视角下的财产
        四、大数据应被纳入民事法律体系
        五、大数据与《民法总则(草案)》的关联
    第三节 变动中的利益格局:大数据引发的价值调整
        一、新的利益主体:更广泛的“信息活动”参与者
        二、新的利益诉求:更深入的信息利用与更广泛的知识共享
        三、激化的利益冲突:信息独占与共享的矛盾
    第四节 现实的法律选择:制度构建视角下的大数据
        一、法律制度构建的对象:大数据信息
        二、法律制度构建的目的:保障数据信息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三、法律制度构建的路径:以知识产权法为优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数据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多维度关联
    第一节 社会创新维度:大数据对社会创新的影响
        一、大数据降低了社会创新门槛
        二、大数据带来了新的创新模式
        三、大数据拓展了创新主体的范围
    第二节 市场竞争维度:大数据对市场经营活动的影响
        一、大数据改变了市场竞争环境
        二、大数据蕴含了潜在的竞争风险
    第三节 对现有制度影响的维度:大数据语境下的知识产权
        一、大数据对传统知识产权理念的挑战
        二、大数据对传统知识产权客体的影响
        三、大数据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
    第四节 制度发展与完善的维度:知识产权视角下的大数据
        一、新客体的构想:大数据是单独的知识产权客体
        二、新客体的证成(一):大数据符合知识产权客体的一般条件
        三、新客体的证成(二):大数据不属于现有知识产权客体范畴
        四、新客体的证成(三):大数据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现有理论难以支撑对大数据的制度供给
        一、现有理论在大数据相关权利主体方面的不适应
        二、现有理论在大数据权利客体方面的妥协
        三、现有理论在大数据相关利益分配方面的失灵
    第二节 大数据对理论发展的需求
        一、新理念的背景:竞争利益与知识被不合理独占带来的威胁
        二、新理念的提出:大数据“信息有限支配与深度共享”
        三、新理念的论证:大数据“信息有限支配与深度共享”的现实依据
        四、新理念的运行:大数据“信息有限支配与深度共享”的实现逻辑
    第三节 大数据相关理念与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一、“信息有限支配”与“信息深度共享”的协调
        二、“信息有限支配、深度共享”与“安全”的协调
        三、“信息有限支配、深度共享”与“秩序”的协调
        四、“信息有限支配、深度共享”与“平等”的协调
        五、“信息有限支配、深度共享”与“个人表达自由”的协调
    第四节 大数据“信息深度共享”的必要限制
        一、为保障公共权力的行使而对“信息深度共享”的限制
        二、为保护人身利益不受侵害而对“信息深度共享”的限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数据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适宜的立法模式
        一、应采用“大数据信息”单独立法模式
        二、立法的层级不宜过高
        三、立法应兼顾对特定行为的控制
    第二节 制度构建的价值导向与目标
        一、制度构建应以“公共利益”的现实与发展为基础
        二、制度构建应以大数据“信息有限支配与深度共享”为导向
        三、制度构建应以社会整体“竞争利益”的维护为直接目标
    第三节 大数据相关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适格的权利主体与客体
        二、大数据相关权利的产生与确认
        三、大数据相关权利的基本内容
        四、大数据相关义务的主要方面
        五、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内部限制
        六、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外部规制
        七、大数据法律保护对现有制度的借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二、中文论文
    三、外文专着
    四、外文论文
    五、学位论文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遗民宫词研究[D]. 邹业心.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 陈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王炜炜. 燕山大学, 2019(06)
  • [4]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D]. 秦瑄.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J]. 马占民. 现代国企研究, 2019(10)
  • [6]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J]. 肖霞. 报刊荟萃, 2018(07)
  • [8]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 胡蔻琳. 知识文库, 2018(12)
  • [9]《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及艾丽斯·芒罗的社会和文学边缘性研究[D]. 严璐.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论大数据的法律保护与规制 ——以知识产权法为视角[D]. 王德夫. 武汉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浅谈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