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造林初探

城市绿地造林初探

一、城市绿地森林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莲,邢璐琪,张浪,仲启铖,易扬[1](2022)在《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区域是CO2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城市绿地作为城市范围内唯一直接增汇、间接减排要素,精准监测其碳汇能力、分析其影响因素,能直观反映城市绿地的碳中和作用,这对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梳理了多种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主要有样地清查法、同化量法、微气象法、遥感估测法等,分析前人运用上述方法对不同尺度、类型城市绿地进行碳汇计量的研究成果,总结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尺度、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绿地特征提出了不同尺度、不同方法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思路与框架,以期推进城市绿地碳汇的精确评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李杰[2](2021)在《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绿地提供的环境显着影响人的感知和身心健康,在高度城市化的上海尤为突出,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人的环境感知有重要影响。准确获取公众对城市绿地的环境感知是引导公众规范环境行为、提升城市绿地管理水平的前提,众源大数据为定量公众环境感知带来了新的视角与可能性。未来的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将环境感知整合到城市绿地规划,也有助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SDGs)11的实现。本研究以上海市50处典型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大众点评数据深入刻画公众对城市绿地的环境感知。结合GF-6、Sentinel-2、Landsat-8遥感影像、高德地图POI、OSM交通路网、Worldpop人口等数据,根据环境要素、游憩服务词频统计分析公众环境感知偏好,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分析公众的环境感知情感态度。在考虑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23个影响因子的背景下,综合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全子集回归、等级方差分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城市绿地对公众环境感知的主导影响因子和作用关系机理,并提出城市绿地环境提升的管理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1)基于网络点评数据定量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的偏好及情感态度。通过大众点评文字可以归纳出公众感知的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共9类环境要素,其中,人工环境要素占52.81%,自然环境要素类占47.19%;同时,可以归纳出5类游憩服务,按词频由高到低排序为游憩活动、社交互动、运动健身、美学欣赏、历史文化,比例分别为36.64%、27.89%、13.98%、11.03%、10.46%。通过对游憩服务的感知频率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并总结出4种典型的绿地类型:社交互动主导型绿地侧重与家人朋友一起游览,以大型公园绿地或适宜亲子出行的小型绿地为主;康体健身主导型绿地侧重于锻炼及游览,以中小型绿地、滨水绿地为主;历史文化主导型绿地一般具有历史文化背景或定期举办文化节事活动,以小型绿地为主;综合维度型绿地公众一般在游憩服务各方面都有显着的感知,面积差异较大。基于LSTM深度学习方法,利用公众发表的在线评论词句语义分析,获取其对城市绿地的情感态度。50处城市绿地的情感态度值在0.52-0.94之间,总体反馈偏积极和中立。从评论时间分析,不同季节的点评量和情感态度具有差异性,春季(3-5月)点评数量占全年44.60%,情感态度值为0.708;夏季(6-8月)点评数量占17.39%,情感为0.717;秋季(9-11月)点评数量占24.60%,情感为0.728;冬季(12-2月)点评数量占13.41%,情感为0.733。城市绿地中植物观赏期和节事活动对点评量有较大的影响。(2)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现状,进而识别出23个环境感知的影响因素。景观格局方面,城市绿地内部斑块数量众多,平均斑块数量(NP)达到184.62;平均斑块密度(PD)和边缘密度(ED)分别为1350.36个/km2和1295.02个/km2,绿地内部存在一定的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指标(LSI)为12.63,多数斑块形状复杂,边缘效应较强烈;斑块多度密度(PRD)平均值为79.70个/km2,在不同绿地差异明显,多样性较高;平均蔓延度指标(CONTAG)为57.92%,聚集度指数(AI)为93.60%,存在连通度较高的优势斑块类型,且同类型的斑块相互聚合,结构紧凑。绿地边界的临街率平均为57.68%,50处绿地中有26%的边界滨水,平均出入口数量达到5.68个,出入口开放性较高。情感态度、点评量与ED、PRD、CONTAG、AI、入口开放性等指标具有相关性。生态效应方面,50处城市绿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四季平均值为0.557,说明上海典型城市绿地地表植被生长健康。同时,城市绿地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全年平均降温幅度为0-3.22℃,平均降温1.53℃,降温范围为0-500m,平均降温距离185.60m。从季节上看,夏季是植被生长最茂盛的季节,NDVI值最高,达到0.618,降温幅度也最大,达到2.13℃;冬季的NDVI值最低,仅为0.448,降温幅度最小,仅为0.60℃;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分别为植被生长期和落叶期,NDVI值分别为0.554和0.498,过渡季节降温幅度1.83℃。绿地内部温度与情感态度具有相关性。社会经济方面,绿地外部500米步行服务区范围内交通设施密度为1.54个/ha,服务设施密度为3.68个/ha,人口密度达到320.11人/ha,平均距离市中心6991.71m,说明城市绿地交通及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情感态度与交通设施密度、服务设施密度、人口密度均成正相关,与距市中心距离成负相关。(3)揭示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评论量及情感态度的驱动机制。绿地面积(TA)对评论量的影响最大,独立贡献率为69.35%,绿地面积越大,其内部温度越低,环境适宜,同时,内部同类型斑块紧凑,连通性高;其他3个影响评论量的指标为连接度指数(COHESION)、建筑景观形状指标(LSI-building)、边缘密度(ED),独立贡献率分别为16.40%、8.50%、5.75%。城市绿地内部要素空间连接度越高,建筑形状越不规则,景观破碎度越小,点评量越多。对绿地情感态度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设施密度,独立贡献率为51.49%,公交、地铁站及停车场密度越高,公众点评情感态度也越高;排名第二的是边缘密度(ED),独立贡献率为48.51%,边缘密度越大的绿地,NDVI越高,植被长势好,内部景观破碎度大,斑块多样性丰富,通常离市中心较近,周边服务设施完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环境规划与管理提升策略:交通便利的小型绿地和功能完善的大型城市绿地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叠和互补的关系。在城郊建立新的大型绿地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重视小型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可通过举办节事、植物观赏活动、展示历史文化提高市民前往绿地的频率,通过设计小径、走廊,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方式提高可进入性。在设计绿地时应尽量使绿地边缘形状复杂化,注重植物色彩变化和生境多样性的营造;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绿地生态效应,通过完善公共交通线网,提高交通通达度,对绿地周边商业用地、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给予更多关注。城市绿地网络点评的文本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公众对绿地环境感知的偏好和情感态度。本研究揭示了城市绿地特征对环境感知影响的差异,量化了景观格局、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情况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基于此的驱动机制分析可制定能够反映社会需求的管理政策,同时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方法,为可持续的城市绿地管理规划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陈颖[3](2021)在《上海典型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的20年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社会、经济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绿地作为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特质的基础设施,兼具生态、景观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减少环境及噪声污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元,植物群落结构的合理性影响绿地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性。研究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动态变化,有助于探索人为环境下植物群落变化与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演变趋势,更好地指导城市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绿地科学养护管理、绿地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构建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为目标定位,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城市绿化面积迅速增加,绿化建设也从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进,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目标转变,通过不断的绿地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更好地满足市民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近20年来上海典型绿地类型的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更好地了解上海城市绿地群落结构演变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本文是基于2000年的上海绿地群落调查基础,2020年对65个相同样方进行复查,每个样方面积200m2,调查总面积13000m2,从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2020年上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统计植物86科188属239种,优势种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广布种较多。其中,乔木70种,香樟、意杨、女贞为重要值排名前三的树种;灌木50种,以八角金盘、瓜子黄杨为应用频率最高的植物;草本95种,麦冬出现频率较高,其次为大花酢浆草;藤本、竹类植物分别为22、2种。调查到的绿地植物主要为栽培种,占27.33%,其次为上海原生种,占21.64%,以草本植物为主。乔木高度级主要集中在[3m,9m)及[15m,19m)之间,群落大多为复层型结构;径级结构集中在[10cm,25cm)间,以间歇发展型占比最大,大多数群落仍处于不稳定状况;90%以上的树木健康状况为基本健康;平均多样性指数显示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层、灌木层以及草本层的植物丰富度分别为70.000、99.000、100.000,辛普森指数为0.942、0.965、0.967,香农指数为3.870、3.840、3.934,均匀度指数为0.785、0.836、0.854,物种丰富度低于上海大金山岛和佘山森林植被,多样性指数与合肥环城公园、广州及北京建成区差异不大。乔木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447.77t/hm2和211.06t/hm2,每公顷的固碳经济效益约为75 41.38元。(2)植物群落结构变化2000-2020年植物种类增加10科23属39种,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类型有所增加,而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类型相对减少。乔木层的植物种类、数量均呈小幅减少趋势,主要树种重要值变化为:意杨、无患子、三球悬铃木、秃瓣杜英的重要值下降,而香樟、桂花、棕榈、珊瑚树、雪松的重要值上升,常绿树种仍为主要绿化树种,且多为栽培种。树木健康状况小幅下降,三球悬铃木、榔榆、银杏、广玉兰等出现中空、病虫害现象,夹竹桃、石楠等出现倾斜现象;广玉兰、香樟、水杉出现砍梢现象;桂花、女贞、珊瑚树因水平分支过多,密度过大,出现部分枝条生长不佳等问题,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种类应用频次有所增加。在群落结构上,53.85%的群落密度下降,总体密度下降172株/hm2。群落高度级、胸径级分布趋于均匀化,由2000年L型、间歇型群落转变为逆J型群落现象最为显着。由于同一树种的竞争较大,同优势种下的混交林冠幅变化量明显大于纯林,且树种在纯林的高度增长速度低于混交林。各项多样性指数在乔木层均上升,灌木及草本层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且纯林较混交林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明显较大,部分纯林呈现混交林过渡的趋势。在群落结构优化、大乔木增加的变化下,2000-2020年绿地固碳能力大幅度提升,单位面积碳储量增加量达到130.45t/hm2。(3)绿地植物群落优化建议首先,针对不同的生境合理选择植物材料,及时调整濒死或景观效果差的树木,注意老龄化树种,及时补充幼龄树,倡导速生树种和地带性慢生树种的合理配置,兼顾当前景观与群落健康发育;重视乡土植物,避免同一树种在城市绿地大量使用而造成单一化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避免棒棒糖形的乔木设计、大面积片植或块植的灌木及草本层的配置形式,倡导构建近自然的乔灌草复合群落;提供本地鸟类及其他生物栖息地,增强城市绿地的碳汇能力。其次,调控林下自生植被的生长,减少一刀切的人为干预,适量保留绿地的枯枝落叶,恢复城市与自然的联系,提升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通过人为适当的调控植物群落密度,保证植物个体间的生长空间。最后,建立绿地群落动态监测网络,为绿地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依据。

和晓彤[4](2021)在《面向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进而导致了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成为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城市低碳化发展,使得城市碳排放量和碳汇量逐渐趋于平衡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是我国达成“碳达峰”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中碳汇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城市绿地系统与人类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的估算,对近距离解决碳平衡的问题可以提供数据支撑,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当前,针对城市建成环境的碳汇量测算方法较少,因此,本文试图结合既有碳汇量估算方法,以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总体规划方案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以期对城市绿地低碳化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价值。本文通过综述不同学科背景下对绿地碳汇的相关研究和分析比较既有的碳汇量估算方法,从而在既有的可以用于城市层面绿地碳汇量估算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符合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指标。并且以西安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为例,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并通过生物量异速方程法和遥感反演法分别对样地和现状绿地碳汇量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到西安市总规层面绿地碳汇量测算的相关参数;通过改进后的估算方法对西安市的总体规划绿地进行了碳汇量估算及结果验证;最后对改进后的碳汇量估算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辨析和阐述了碳汇、城市绿地、植被等相关概念,总结梳理了多个学科领域对碳汇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的碳汇量估算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碳汇量估算方法可以借鉴的方面。其次,分析了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和指标,总结了总体规划阶段可获取的数据,并结合城市绿地碳汇量影响因素,选取IPCC提出的人类聚居地碳汇量估算的思路,分析了其估算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总规层面适用的估算方法以及方法中涉及参数的获取方法。并论述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第三,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解读了西安市中心城区总规层面绿地的建设现状和规划内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绿地植被的相关特征,为提取西安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的相关参数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在样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绿地碳汇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样地碳汇量的测算和遥感反演法的整体绿地碳汇量测算,提取了西安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碳汇量估算相关参数,并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的碳汇量进行了估算,最后,对于改进后碳汇量估算方法以及本章获取相关参数的应用进行了归纳。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基于既有碳汇量估算方法,结合碳汇量影响要素和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内容和指标,在IPCC提出的碳汇量测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利用西安市中心城区的绿地植被调研数据,论证了绿地碳汇量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树种、乔灌草覆盖面积、植物的树高、冠幅、胸径、植被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以及绿地类型,发现了高碳汇植被有杨树、无患子、榉树、金钱松、香樟、雪松、悬铃木、银杏等;通过样地清查和遥感反演的方法,获得了西安市中心城区总规层面各类型绿地的碳密度值,其中公园绿地碳密度平均值为1.32kg/m2,碳密度区间为0.6~1.5kg/m2;广场绿地碳密度为0.96kg/m2,碳密度区间为0.3~1.2kg/m2;防护绿地碳密度为1.77kg/m2,碳密度区间为1.2~2.1kg/m2;最后,应用碳密度值和固碳速率,估算了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的总碳汇量和年碳汇量。

姚科[5](2021)在《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中央经济会议又将“碳达峰”列入了2021年八大工作重点之一。绿地作为城市内重要的自然碳汇一直被广泛关注,然而目前针对碳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汇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碳汇的估算方面,对于如何调整绿地使其发挥较大的碳汇效益却鲜有研究。由于在绿地系统层级中,除了绿地的面积变化对碳汇具有影响外,绿地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其形态特征是影响绿地碳汇效益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利用景观指数量化市域绿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其形态特征,研究绿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形态特征对于碳汇的影响,希望找出对市域碳汇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西安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解读,归纳整理总体规划中对于绿地的各项指标,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其次一方面利用CASA模型和遥感数据等核算西安市域最后一次总体规划以来10年间市域内林地、耕地和城市绿地的碳汇,另一方面利用景观指数量化林地、耕地和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形态特征。将两方面结合进行对比,分别分析出影响林地、耕地和绿地碳汇效益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果:(1)西安市域绿地的月平均碳汇呈现由南至北递减,其中林地碳汇最高,城市绿地其次,耕地碳汇最低。(2)林地面积从2005年至2010年呈缓慢减少,从2010年至2017年开始快速增加,在整个规划期内增长了35449公顷,年均增长率0.27%;城市绿地面积从2005年开始稳步增长,增长面积为17096公顷,年均增长率0.13%;耕地面积在规划期内呈持续下降趋势,至2017年,已有76629公顷的耕地消解。(3)市域绿地碳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绿地的聚集度、破碎度、均匀度和斑块形状四个。在相对应的阈值范围内,市域内的城市绿地和耕地的斑块越完整,分布越集中,越均匀,斑块形状越复杂,则其碳汇效益越高;林地的斑块越破碎,分布越分散,越不均匀,形状越复杂其碳汇效益越高。

高方媛[6](2021)在《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2021年工作重点,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美丽中国的建设有赖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绿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稳定城市生态底色。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级新区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侵占并逐渐转变为稀缺的资源,与城市及新区的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区别,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整体模式的关系,提炼影响城市绿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是使城市绿色空间应对城市问题冲击并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关键。引导与维持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得到整体的提升。本文以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新区真实建设环境的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构成类型划分与识别方法。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将城市绿色空间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体四种主要类型。研究选取18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2018年间的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Arc GIS平台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识别测度。结合国家级新区自然条件、建设时序、现状绿色空间构成类型的相应指标及现状绿色空间结构,提出现状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存在总量不足且构成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中生态廊道存在破碎化、绿色斑块孤立分散且未形成网络化结构等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进行划分与比较,归纳出具有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环城绿带圈层式、绿色廊道网络式、楔形绿地镶嵌式和城市绿心模式四类基本模式原型。并通过遥感技术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技术路径,对所选取的18个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提取,以便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布局结构模式。最后,针对国家级新区现状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区、斑块破碎度及连通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空间形态、经提取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中7类景观类型的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结合所归纳的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原型,提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三类主要模式,即集中绿心组合式结构模式、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和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并通过新区的具体总体规划方案与所构建的模式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遥感图像数据、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定性评估与定量识别两种角度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进行测度识别,并将MSPA分析结果与运用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形态学空间格局方法的定量分析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为基础搭建思路来尝试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对国家级新区绿色、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玥莹[7](2021)在《安仁县城绿化固碳释氧水平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气候变化与气候灾害给城市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与危害和国家对碳排放、碳中和工作的重视,开展固碳释氧效益评估工作十分重要,城市绿地固碳释氧效益研究成为城乡绿地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固碳释氧效益的水平是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安仁县作为南方典型县城,具有可研究性,其绿地固碳释氧效益水平是多少,在中国城镇绿地中处于什么水平,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有多大,产生固碳释氧效益水平差异的具体原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选取湖南省安仁县建成区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仁县进行实地调研,运用i-Tree Eco模型对研究区各类城市绿地数据进行提取和计算,比较不同树种、不同绿地类型的固碳释氧效益,探究县城绿地固碳释氧水平。运用Arcgis软件对安仁县城绿地进行空间分析,讨论导致固碳释氧水平差异的因素。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1)绿地固碳释氧效益与植物物种、胸径、冠幅、生长状况等方面具有相关性。固碳释氧水平较高的树种为:香樟、桂花、杜英、银杏、栾树、樱花、广玉兰、旱柳、紫薇。其中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效益是衡量植物固碳释氧水平的重要因素,计算得出安仁县城植物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效益较高的树种为:冬青、桉树、榆树、梧桐、二乔玉兰、玉兰、槐树、枇杷、石楠和樱花。(2)不同绿地类型的固碳释氧水平不同,植物数量多、生长状况好的区域固碳释氧水平越高。安仁县城绿地固碳释氧效益由大到小为: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绿地、工业绿地、防护绿地、公共设施绿地、道路绿地、商业服务绿地、居住区绿地。其中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在安仁县县城绿地固碳释氧效益中占主导地位。(3)安仁县城绿地固碳释氧水平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规律,固碳释氧水平与城市绿地类型具有相关性。不同绿地类型的固碳释氧效益不仅与其内部植物种类、数量、生长情况、健康状况有关,各类绿地之间的固碳释氧水平还会相互影响,城市绿地周围环境、相邻绿地的衔接方式都具有相关性。(4)安仁县城绿地固碳释氧效益在中国城市绿地水平处于中下等水平,与北方城市如烟台、郑州固碳释氧水平基本持平,距离厦门、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依然有一定差距。(5)由于测定方法与计算方式不同,i-Tree模型测定结果会低于仪器测定结果,i-Tree模型可能会低估植物固碳释氧效益。综上所述,安仁县作为我国南方县城绿地的典型代表,其绿地固碳释氧水平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处于中下等水平。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还需加快构建完整的城镇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评估体系,提高城镇绿地固碳释氧水平。

卢莹[8](2021)在《北京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规模扩大,自然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绿地空间被挤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空间不断被城市建成区割裂使城市出现生境斑块受损、景观破碎化以及网络结构不稳定等现象。如何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是日后城市建设需要面临的挑战。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功能复合型的空间特性,在高密度中心城区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及社会效益,不仅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空间,同时还为城市生物提供了良好栖息场所。研究表明,景观连接度作为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其中功能连接度这一指标可以借助物种的最大扩散距离分析并不存在实际结构连接的斑块,该指标现已多次被应用于解决城市中心区域景观破碎化的情况。提高功能性连接度可以加强区域生态系统及资源流的互通,保证城市物种在各个生境斑块之间的扩散运动,缓解景观破碎化带来生境消失等问题,优化城市网络结构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选择高密度城区—北京市中心地区及核心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102个公园斑块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该范围内对城市公园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Arc GIS平台建立北京城市公园的矢量数据库。对北京城市公园的数量、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研究区域内城市绿地和城市公园进行耦合性分析,明确城市公园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和实际意义,并找出城市公园网络结构的问题。其次,按照目标物种的原则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确定距离阀值,利用图论的功能连接度指数和网络连接指数分析城市公园整体连接水平、识别各个城市公园斑块维持连接度的重要程度以及公园斑块网络结构,进一步研究公园斑块连接度重要性与斑块面积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最终,利用踏脚石斑块理论对城市公园斑块连接度优化,提出优化方案以及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成果:(1)北京市中心地区及核心区范围内,以大型城市公园为主,中小型斑块较多的穿插其中。大型公园斑块破碎度最小,小型公园斑块景观破碎度大分布数量多的特点。与城市绿地空间具有耦合性,即均沿东南-西北方向分布,并包含城市公园分布重心。(2)公园网络结构形成了一个三叉戟网络结构,内部形成了一个环状的网络,呈现出核心区域性聚集,边缘区空间分布不均匀,连接度较弱,且中心区域公园之间也未能全部进行连接。(3)识别出天坛公园、环二环城市绿道、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北京动物园、元大都遗址公园等12个公园为重要的公园斑块,能够显着影响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内整体网络连接度水平。(4)公园斑块连接度重要值与斑块面积成正相关,并斑块为指状连接度优于带状、团状斑块,空间位置也会影响斑块连接度重要值高低。(5)认为增加踏脚石斑块是城区内网络优化的关键途径,通过新增7个踏脚石公园斑块,使得整个研究区域内的公园斑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优化后的公园斑块结构景观较现状绿地景观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对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生态适宜性等级评价、公园规划设计布局等多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可以尝试将功能连接度指标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具体的公园规划方法和优化实施策略,构建符合生态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公园的质量,改善城市内部的生物多样性。为今后存量规划背景下高密度中心城区提供了绿地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赵选[9](2021)在《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8年4期Landsat系列影像和MODI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并反演研究区的地表温度,对研究区4个时期夏季的热岛强度、热力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oran’s I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研究区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和驱动力因子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遥感数据和外业调查资料为依据,获取了研究区植被规模参数(NDVI、植被覆盖度、三维绿量);以2018年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绿地信息,进而研究了研究区绿地植被规模与热环境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绿地斑块特征和不同尺度景观特征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的4个时期之间,西安市主城区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存在波动,整体有减小趋势,其中,2000至2018年间,其减小0.313,说明热岛强度有所减弱,城市夏季热环境有所改善。热力景观等级的高温斑块由市中心的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聚集分布向四周各区分散转移明显。低温、高温热力景观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平均斑块面积整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00年至2018年,低温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斑块平均面积分别增加8.96%、2.75%和27.97 hm2;超高温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平均面积分别增加4.27%、5.00%、6.54 hm2;4个时期之间,热力景观动态度最高为低温斑块,平均值为64.00%,最低为中温斑块(含次中温、中温等级)平均值为30.92%,说明低温斑块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有着最为剧烈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主城区向外扩展和建设,导致不透水面增加的结果。(2)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能够定量揭示研究区热环境效应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西安主城区热环境空间分布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具有多热点和冷点特征。建筑物、植被、道路、水体和人口因素影响热环境效应的贡献值分别为0.7593、0.6356、0.4619、0.1239和0.0352;在多驱动因子交互作用下,除了建筑物、植被与其它因子之间存较强的交互影响外,道路和人口交互作用对热环境分布也有明显影响,贡献值达0.4738。(3)基于GF-1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西安主城区绿地信息(精度为95.82%),结果显示,主城区绿地覆盖面积为17317.97 hm2;主城区6个行政区中,绿化覆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绿地水平空间分布不均匀,有聚集性特征,灞桥区的东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是绿地分布最密的区域;市中心区域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不同绿地类型中区域绿地和附属绿地覆盖面积最大,二者面积之和占76.8%。(4)利用双变量局部Moran’s I指数探究城市绿地系统的三个植被规模指标(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植被规模指标与地表温度之间有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关系,且各植被规模指标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模式有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每增加10%的区域绿地的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其地表温度下降1.13℃、0.69℃和0.73℃;每增加10%的公园绿地的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其地表温度下降0.83℃、0.55℃和0.64℃。(5)在西安市主城区选择的32块城市绿地中,其内部地表温度与其面积、NDVI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周长呈显着负相关(P<0.05),并用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对绿地斑块周边热环境影响分析表明,主城区绿地斑块降温作用最大距离Lmax的平均值在200-250 m之间,降温作用Lmax主要分布在150-300 m之间。城市绿地最大降温距离与斑块面积、周长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城市绿地降温作用随距离的梯度变化类型呈现急降型、缓降型和均匀型,其原因与空间位置、周边环境有关。所有选择的绿地斑块中,降温幅度最大可达3.10℃,降温幅度最小达0.46℃,平均降温幅度为1.32℃。同时,发现降温幅度与斑块面积、周长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斑块形状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斑块面积对城市绿地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的影响最大。(6)通过对研究区15个公园绿地降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5 hm2时,公园绿地面积对地表温度降温幅度显着增强;以公园绿地斑块边界为起点,在390 m范围内,其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与距离有关,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其降温作用梯度变化规律有两种曲线类型,即急降型和缓降型。城市公园绿地斑块降温范围在60 m-240 m之间,降温幅度与公园绿地斑块面积和形状指数相关性显着。(7)西安市主城区在8 km×8 km的空间尺度下,不同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如果在此尺度下,增大最大斑块指数(LPI)和景观形状指数(LSI)、聚集度指数(AI),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建议在城市主城区绿地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将8 km×8 km空间尺度作为管理单元,有利于发挥绿地缓解热环境效应的最大作用。

王永华,高含笑[10](2020)在《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中的碳排放也随之增加。如何通过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使城市达到碳氧平衡或缓解城市外林地的碳汇压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调节城市碳氧平衡的关键,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概述了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及相关概念;介绍了现场测定法、样地清查法、生物量模型法和遥感估算法四种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研究方法;综述了基于碳氧平衡的低碳森林城市构建理论和"三源绿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理论两种基于碳汇理念的城市绿地理论。分析了当前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绿地森林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绿地森林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
    1.1 样地清查法
    1.2 同化量法
    1.3 微气象法
    1.4 遥感估算法
2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思路与框架
3 结语

(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研究进展
    2.3 环境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2.4 研究趋势总结与评述
第3章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
        3.1.1 研究城市概况
        3.1.2 典型城市绿地筛选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方法
第4章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偏好及情感态度定量评估
    4.1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偏好
        4.1.1 公众环境感知意向词典构建
        4.1.2 环境要素感知偏好
        4.1.3 游憩服务感知偏好
        4.1.4 基于游憩服务感知偏好的绿地分类
    4.2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情感态度
        4.2.1 情感分析与方法选择
        4.2.2 基于LSTM的公众环境感知情感态度模型
        4.2.3 城市绿地环境感知情感态度整体情况
        4.2.4 环境要素感知情感态度
        4.2.5 游憩服务感知情感态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5.1 景观格局对环境感知的影响
        5.1.1 内部景观格局
        5.1.2 边界空间分布
        5.1.3 景观格局与环境感知相关性
    5.2 生态效应对环境感知的影响
        5.2.1 植被生长状态
        5.2.2 温度调节功能
        5.2.3 生态效应与环境感知相关性
    5.3 社会经济对环境感知的影响
        5.3.1 交通距离及周围设施
        5.3.2 服务人口情况
        5.3.3 社会经济与环境感知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驱动机制分析
    6.1 城市绿地环境感知关键影响因子筛选与识别
        6.1.1 评论量主导影响因子识别及驱动分析
        6.1.2 情感态度主导影响因子识别及驱动分析
    6.2 基于公众环境感知的城市绿地规划管理提升策略
        6.2.1 景观格局环境感知特征及规划管理策略
        6.2.2 生态效应环境感知特征及规划管理策略
        6.2.3 社会经济环境感知特征及规划管理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城市绿地点评数量及LSTM情感预测结果
附录 B 研究区景观格局、生态效应及社会经济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上海典型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的20年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1.3.1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
        1.3.2 群落动态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城市植物群落研究
        1.4.2 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条件概况
        2.1.2 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概况
        2.1.3 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2.2 乔木的健康状况分级标准
        2.2.3 数据处理
3 上海典型城市绿地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3.1 主要植被类型的划分
    3.2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3.2.1 阔叶林
        3.2.2 针叶林
        3.2.3 棕榈林
4 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4.1 植物种类组成变化
    4.2 植物区系变化
    4.3 生活型构成变化
    4.4 物种来源构成变化
    4.5 各层主要植物变化
    4.6 群落乔木健康状况变化
        4.6.1 乔木健康等级的总体变化
        4.6.2 群落健康等级变化与各指标变化的关系
    4.7 群落垂直结构变化
    4.8 群落水平结构变化
        4.8.1 群落密度变化
        4.8.2 群落径级结构变化
        4.8.3 群落冠幅变化
    4.9 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4.10 城市绿地乔木林碳储量变化
5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立地条件的差异性
    5.2 人为干扰下的植物群落变化
    5.3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自维持和更新能力
    5.4 典型样方结构动态变化分析及预测
        5.4.1 案例1: 外环线-嘉定段样方64、65号三个时段的变化分析
        5.4.2 案例2: 中山公园样方45号群落配置变化分析
6 基于植物群落动态的城市绿地群落配置与优化
    6.1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配置
    6.2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可持续管护建议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上海城市绿地样方调查表
    附录B 上海城市绿地植物名录表
    附录C 上海绿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变化
    附录D 上海绿地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照片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面向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范围与对象
2 相关理论及既有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碳汇及相关概念辨析
        2.1.2 城市绿地及相关概念
        2.1.3 植被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领域相关研究
        2.2.2 景观生态学领域碳汇相关研究
        2.2.3 森林生态学领域碳汇量研究
    2.3 既有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2.3.1 样地清查法
        2.3.2 软件模拟法
        2.3.3 遥感反演法
        2.3.4 温室气体清单法
        2.3.5 既有城市绿地碳汇估算方法比较
    2.4 小结
3 面向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的构建
    3.1 面向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路径
        3.1.1 城市绿地碳汇量影响因素
        3.1.2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3.1.3 总体规划中绿地相关指标和参数提取
    3.2 面向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建构
        3.2.1 IPCC温室气体清单中碳汇量的估算方法
        3.2.2 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的改进
        3.2.3 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系数取值方法
    3.3 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的适用性
        3.3.1 基于时间变化特征的碳汇量估算方法适用性
        3.3.2 基于植被区划的碳汇量估算方法适用性
    3.4 小结
4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碳汇量估算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1 总规层面的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规划及建设现状
        4.1.1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建设现状
        4.1.2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结构
        4.1.3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的树种规划
    4.2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及植被信息采集
        4.2.1 遥感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4.2.2 现状植被数据获取
        4.2.3 总体规划绿地分类提取
    4.3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植被数据分析
        4.3.1 西安市中心城区现状植被种类分析
        4.3.2 西安市中心城区现状植被形态特征分析
        4.3.3 西安市中心城区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特征
    4.4 小结
5 西安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层面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
    5.1 样地碳汇量测算与碳汇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1 样地碳汇量测算
        5.1.2 碳汇量测算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5.1.3 碳汇量影响因素系数测算
    5.2 基于遥感反演法的西安市中心城区现状绿地碳汇量测算
        5.2.1 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模型构建
        5.2.2 西安市绿地碳汇量测算
        5.2.3 现状西安市绿地固碳速率测算
    5.3 基于改进方法的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碳汇量估算及应用
        5.3.1 不同方法下碳汇量估算结果验证
        5.3.2 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年碳汇量估算
        5.3.3 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总碳汇量估算
        5.3.4 改进后碳汇量估算方法的应用
    5.4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样地调查信息表

(5)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绿地系统相关理论研究与西安市域绿地发展现状
    2.1 绿地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景观生态学及相关理论
        2.1.3 碳汇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
        2.1.4 市域绿地相关的理论研究梳理
    2.2 西安市域绿地生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土壤
        2.2.4 水资源
        2.2.5 植物资源
    2.3 西安市域绿地发展现实与问题
        2.3.1 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解读
        2.3.2 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指标
        2.3.3 西安市域绿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2.4 小结
3 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估算方法与时空分布特征
    3.1 既有碳汇效益估算方法
        3.1.1 碳汇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3.1.2 CASA模型的发展
        3.1.3 CASA模型的计算方法
    3.2 研究数据筛选与预处理
        3.2.1 遥感数据来源与校正
        3.2.2 气象数据的空间可视化
        3.2.3 研究数据的年份选取
    3.3 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3.1 常态化植生指数NDVI
        3.3.2 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
        3.3.3 碳汇效益的时空分布特征
        3.3.4 碳汇效益估算结果比较
    3.4 小结
4 西安市域绿地空间布局景观指数量化
    4.1 西安市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4.1.1 分类方法
        4.1.2 分类结果
        4.1.3 土地利用类型转译精度
    4.2 基于绿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形态特征量化的景观指数选取
        4.2.1 景观指数
        4.2.2 景观指数选取
    4.3 景观指数量化
        4.3.1 景观指数量化方法
        4.3.2 景观指数量化结果
    4.4 小结
5 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5.1 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5.1.1 耕地类别景观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1.2 城市绿地类别景观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1.3 林地类别景观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2 景观指数对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5.2.1 景观破碎度对市域绿地碳汇效益的影响
        5.2.2 景观聚集度对市域绿地碳汇效益的影响
        5.2.3 景观均匀度对市域绿地碳汇效益的影响
        5.2.4 斑块平均形状对市域绿地碳汇效益的影响
    5.3 碳汇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景观指数对碳汇效益影响的分析
        5.3.2 基于影响因素的耕地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5.3.3 基于影响因素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5.3.4 基于影响因素的林地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5.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6)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相关概念界定
2 城市绿色空间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
    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1 面向宏观景观特征的生态学理论
        2.1.2 基于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实践研究
        2.2.1 基于田园城市空间模型的实践研究
        2.2.2 北京市海淀区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2.2.3 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实践研究
    2.3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2.3.2 景观梯度分析法
        2.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2.4 小结
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识别与现状问题分析
    3.1 基于MSPA方法的城市绿色空间识别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状条件分析
        3.2.1 气候及地理区位分布
        3.2.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时序及指标
        3.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
        3.2.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编制
    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存问题
        3.3.1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高生态效益用地分布较少
        3.3.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总量不足且生态指标单一
        3.3.3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呈现破碎化
    3.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影响因素
        3.4.1 新区与母城的山水格局基础
        3.4.2 新区及母城空间结构特征
        3.4.3 母城与国家级新区的区划
    3.5 小结
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要素研究
    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分析
    4.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研究
        4.2.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提取
        4.2.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分析
        4.2.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承载基础
    4.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及新区的应用
        4.3.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作用
        4.3.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4.3.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
        4.3.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新区的应用
    4.4 小结
5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及模式研究
    5.1 母城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5.1.1 新区与其母城绿色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5.1.2 新区绿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关注焦点问题
        5.1.3 新区与母城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异同
    5.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量化分析
        5.2.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核心区分析
        5.2.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度分析
        5.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连通性分析
    5.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及要素优化
        5.3.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
        5.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优化方法
        5.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方法
    5.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其实证
        5.4.1 集中绿心组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5.4.2 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
        5.4.3 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5.4.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实证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表目录
附录Ⅱ 国家级新区土地监督分类表
附录Ⅲ 国家级新区分类后总精度及Kappa系数
致谢

(7)安仁县城绿化固碳释氧水平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内涵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1.3.3 城市绿化固碳释氧效益研究进展
        1.3.4 城市绿化固碳释氧效益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4 问题与研究思路
        1.4.1 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安仁县建成区自然地理条件
        2.1.2 安仁县建成区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评估模型
        2.2.1 i-Tree模型概况
        2.2.2 i-Tree模型适用性比较
        2.2.3 固碳释氧原理
    2.3 数据来源
    2.4 数据预处理
        2.4.1 城市绿化数据
        2.4.2 位置数据
        2.4.3 气象数据
        2.4.4 空气质量数据
    2.5 空间差异性分析
        2.5.1 全局自相关分析
        2.5.2 局部自相关分析
        2.5.3 空间热点分析
3 i-Tree模型构建
    3.1 模型更新
    3.2 导入数据
    3.3 运行参数设置
    3.4 i-Tree模型计算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树种组成与结构分析
        4.1.1 树种结构分析
        4.1.2 树木胸径范围分布分析
        4.1.3 树木叶面积及生物量
    4.2 不同树种固碳释氧效益分析
        4.2.1 固碳效益分析
        4.2.2 释氧效益分析
    4.3 不同绿地固碳效益分析
        4.3.1 固碳量分析
        4.3.2 碳储量分析
        4.3.3 固碳效益价值量分析
    4.4 不同绿地释氧效益分析
        4.4.1 释氧量分析
        4.4.2 释氧价值量分析
    4.5 安仁县城绿地空间分析
        4.5.1 树木空间分布
        4.5.2 空间差异性分析
5 讨论
    5.1 树种固碳释氧水平
    5.2 各类绿地固碳释氧水平
    5.3 中国城市绿地固碳释氧水平
    5.4 关于i-Tree模型的讨论
    5.5 启示
    5.6 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北京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生物栖息地和景观破碎化
        1.1.2 城市化快速发展凸显城市公园绿地重要性
        1.1.3 景观连接度指数应用于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1.2.2 景观连接度研究进展
        1.2.3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城市公园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公园
        2.1.2 城市绿地
        2.1.3 生态网络
        2.1.4 景观连接度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图论理论
        2.2.3 生态网络理论
        2.2.4 景观连接度理论
        2.2.5 踏脚石理论
        2.2.6 理论基础小结
    2.3 案例研究
        2.3.1 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系统
        2.3.2 明尼阿波利斯生态踏脚石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景观连接度对城市公园的定量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绿地规划建设情况
        3.1.2 研究范围界定
    3.2 城市公园定量分析
        3.2.1 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3.2.2 城市公园斑块数量统计
        3.2.3 城市公园斑块空间形态
        3.2.4 城市公园斑块空间分布
        3.2.5 城市绿地与城市公园空间耦合性分析
    3.3 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现状的问题
        3.3.1 城市公园分布不合理
        3.3.2 城市公园相互连接较差
        3.3.3 城市公园发展单一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图论的城市公园功能连接度分析研究
    4.1 基于图论的功能连接度研究方法概述
        4.1.1 指数选取及意义
        4.1.2 距离阀值的确定
    4.2 城市公园斑块网络结构分析
    4.3 城市公园斑块功能连接度分析
    4.4 城市公园斑块连接度重要值相关因子分析
        4.4.1 面积相关性分析
        4.4.2 形态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功能连接度对城市公园网络结构优化研究
    5.1 优化目标与原则
        5.1.1 优化目标
        5.1.2 优化原则
    5.2 优化方法
    5.3 优化方案
    5.4 优化及实施策略
        5.4.1 景观连接度可以作为评价城市公园依据
        5.4.2 提高对大型城市公园的重视程度
        5.4.3 适当增加指状和带状形态的城市公园
        5.4.4 合理建设具有踏脚石意义的公园斑块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成果
    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致谢

(9)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城市热环境的定义及特征
        1.2.2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2.3 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1.2.4 西安市热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5 文献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外业调查数据
        2.2.3 其它数据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1.1 Landsat数据预处理
        3.1.2 GF-1 数据预处理
    3.2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
        3.2.1 最大似然分类法
        3.2.2 基于综合指数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
        3.2.3 基于面向对象的CART决策树分类法
    3.3 城市绿地三维绿量模型构建及反演
        3.3.1 遥感植被指数获取
        3.3.2 样地三维绿量计算
        3.3.3 三维绿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3.3.4 乔木三维绿量估测模型构建
        3.3.5 研究区乔木三维绿量反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热力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地表温度反演及验证
        4.2.2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4.2.3 热力景观等级划分
        4.2.4 热力景观指数选取
        4.2.5 热力景观动态度计算
        4.2.6 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研究区热岛强度分析
        4.3.2 不同行政区热力景观分布特征
        4.3.3 热力景观格局变化
        4.3.4 热力景观的动态变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3 结果及分析
        5.3.1 地表温度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3.2 单驱动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5.3.3 驱动力因子对地表温度的交互作用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绿地植被规模对热环境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核密度分析
        6.2.2 GIS分区统计分析
        6.2.3 空间相关分析
        6.2.4 经典相关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城市绿地总体分布特征
        6.3.2 NDVI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
        6.3.3 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6.3.4 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绿地景观斑块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区城市绿地斑块的筛选
        7.2.2 绿地斑块景观特征指数选取
        7.2.3 缓冲区分析
        7.2.4 城市绿地斑块缓解热环境效应的影响距离计算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城市绿地斑块对内部地表温度的影响
        7.3.2 城市绿地斑块对周边地表温度的影响
        7.3.3 典型城市绿地斑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城市绿地提取
        8.2.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标的选择
        8.2.3 城市地表温度数据
        8.2.4 样区分割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8.3.2 不同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回归分析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绿地碳汇概述
    1.1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
    1.2 碳汇概念
    1.3 城市绿地碳汇的含义
    1.4 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
2 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研究方法
    2.1 现场测定法
    2.2 样地清查法
    2.3 生物量模型法
    2.4 遥感估算法
3 城市绿地碳汇理论
    3.1 基于碳氧平衡的低碳森林城市构建理论
        3.1.1 城市碳氧平衡原理
        3.1.2 低碳森林城市基本概念及内涵
        3.1.3 低碳森林城市研究进展
        3.1.4 城市绿地碳氧平衡能力研究进展
        (1)居住区绿地的碳氧平衡能力。
        (2)公园绿地的碳氧平衡能力。
        (3)自然保护区绿地的碳氧平衡能力。
        (4)滨水绿地的碳氧平衡能力。
    3.2 “三源绿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理论
4 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概念尚不明确
    4.2 城市绿地碳汇布局不合理
    4.3 碳汇实践项目与新碳汇技术理论脱节
5 展望

四、城市绿地森林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张桂莲,邢璐琪,张浪,仲启铖,易扬. 园林, 2022(01)
  • [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D]. 李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3]上海典型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的20年动态变化研究[D]. 陈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面向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D]. 和晓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安市域绿地碳汇效益影响因素研究[D]. 姚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D]. 高方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安仁县城绿化固碳释氧水平评估[D]. 王玥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8]北京中心地区及核心区城市公园景观连接度优化研究[D]. 卢莹.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D]. 赵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J]. 王永华,高含笑. 湖北林业科技, 2020(04)

标签:;  ;  ;  ;  ;  

城市绿地造林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