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第三段和第四段肿瘤的治疗

十二指肠第三段和第四段肿瘤的治疗

一、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和[1](2020)在《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分析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采用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评估内镜技术处理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01至2018.12年4年内,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内镜处理的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病例临床资料对各种类型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干预措施、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术后进食时间、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内镜干预次数、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88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消化道吻合口狭窄43例;消化道吻合口梗阻22例;吻合口瘘23例。吻合口狭窄内镜成功治疗36例,7例失败,5例出现短期并发症。吻合口梗阻内镜成功治疗18例,4例中转手术治疗。吻合口瘘内镜成功治疗21例,2例手术,1例直肠阴道瘘患者使用endo-sponge持续负压吸引,3例术后出现短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梗阻、瘘的患者经内镜治疗3天后,白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比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消化道狭窄患者随访中,4例需要再次内镜干预;3例再次行手术干预,2例长期扩肛维持。消化道梗阻患者中,有1例出现支架移位予以支架取出,内镜检查提示吻合口通畅;吻合口瘘随访:1例复发,再次内镜下干预;3例手术干预处理。结论:内镜处理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治疗是一项微创、安全、有效、低风险、恢复快、可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

石红鹏[2](2018)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关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率低,有关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诊治的6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及同期126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十二指肠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和5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6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中,45例接受局部切除术(包括楔形和肠段切除),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组术后3年和5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方式、核分裂相、肿瘤大小以及风险等级相关。多因素结果显示核分裂相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相仿,局部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为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适用术式。

陈茂松,韩少良,潘采艳,何宽,蔡耀庆,周佐霖,黄瀚章[3](2017)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局部切除14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1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获得随访的3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6%和68%。本组1例极低危和4例低危患者术后均健康生存、无复发,20例中危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0%和70%,13例高危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31%和0。33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中14例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42%),均是中危或高危病例。根治性切除术后服用伊马替尼>1年有33例,仅1例高危病例在术后2.5年复发。姑息性手术中有4例因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术后服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2例患者带瘤生存超过1年。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首选方法,高危患者术后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单立群[4](2016)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1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在人体胃肠道中,小肠虽占据70%-80%的胃肠道长度,但原发于小肠的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胃肠道系统的5%。临床上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无特异性症状,尽管现代影像学及内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仍然较低,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容易造成误诊。小肠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且化疗疗效不够确切,缺乏标准的化学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04.02-2014.11收治11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部及回盲部恶性肿瘤)患者,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旨在提高术前诊断并指导术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02-2014.11收治11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的年龄、性别、就诊前病程、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肿瘤原发位置、病理类型等资料。结果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前病程1.5天-2555天不等。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54例,男女比例1.04:1。就诊主要症状有腹痛、贫血、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经腹部CT、MRI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怀疑小肠恶性肿瘤69例,术前经电子小肠镜及胃镜病理确诊36例。经手术探查,肿瘤位于空肠居多,其次为十二指肠、回肠。术后病理类型以间质瘤为主,其次为腺癌、淋巴瘤等。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是一种比较不常见的疾病,起病较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研究发现小肠恶性肿瘤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贫血、消化道出血及消瘦等。肿瘤位于空肠最多,其次是十二指肠、回肠。病理分析显示以间质瘤居多,其次为腺癌和淋巴瘤等。虽然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但是随着现代影像学及内镜的进展,已经提高了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并增加了原发小肠肿瘤可完全切除的机会。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原发小肠恶性肿瘤的方法,但是术后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关于化学治疗,并没有积极的研究,且没有制定标准的化疗方案,多数参照结直肠癌、胃癌等化疗方案对其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仍然存在争议。总之,早期诊断是小肠肿瘤有可能获得治愈的重要因素。影响小肠肿瘤预后的因素很多,但复发和转移仍是导致死亡的主因。因此,探寻标准的化疗及综合治疗手段很重要,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曹亮,蒋小猛,许腊梅,黄红梅[5](2014)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果CT诊断十二指肠癌的准确率为94%,胃镜检出率94%。手术治疗14例,根治性切除率为71%。根治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80%,未能行根治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0。结论胃镜和CT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

孙超[6](2014)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诊疗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如起始症状、肿瘤部位、大小、病理类型等)、诊断方式、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指标的阐述,以期提高诊断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其预后。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患者。全部患者病例资料均完整。研究共计收录PDC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1例,年龄39-89岁,平均年龄(67.75±4.51)岁,平均病程90天。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话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症状、病理分型、手术方式等。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χ2检验、fisher检验,术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6个月病死率为50.0%,1年病死率为61.0%,2年病死率为81.0%,5年病死率为90.0%;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不适、黄疸、呕血、黑便、食欲减低、体重减轻、贫血和腹部包块等,其中上腹部疼痛发生率最高,黄疸其次,贫血、腹胀等紧随其后,腹部包块发生率最低;患者中80例在4小时以内出现首发症状,其余20例首发症状出现在4小时之外,且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上腹疼痛;肿瘤发生部位以乳头部和降部更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常见,其次为恶性间质瘤,多数患者肿瘤已突破浆膜层甚至到达肠壁全层。CT平扫、MRI平扫、B超和MRCP提示率均>60%,四种辅助诊断方式的诊出率分别为60.0%(12/20)、75.0%(6/8)、70.0%(14/20)、77.8%(7/9);患者手术治疗能显着提高生存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为常用,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为胰瘘,其次为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初始症状时间<4个月、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会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5年生存率,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回归研究:肿瘤分化程度和接受手术治疗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常缺乏特异性地临床表现,该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辅助诊断方案是早期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初始症状时间<4个月、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肿瘤分化程度和接受手术治疗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独立因素。

李桂臣,陈旭春,成东华,刘永锋[7](2014)在《十二指肠间质瘤29例的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诊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00年5月—2012年4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资料。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见、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中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95岁。肿瘤位于球部2例,降部16例,水平部8例,升部3例。首发症状黑便15例,同时呕血及黑便者2例,上腹部胀痛7例,周身乏力2例,无明显症状3例。肿物大小1.515.5 cm,平均6.9 cm;1.55 cm 19例,510cm 7例,10 cm以上3例。术前检查包括CT和/或MRI,胃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造影,超声内镜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10例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球部及胃窦部切除术。10例术后行伊马替尼治疗。Fletcher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险度2例,低度危险11例,中度危险9例,高度危险7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4(+)23例,CD117(+)27例。共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6个月,平均54个月,5例复发,其中2例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复发中有2例未行进一步治疗分别于术后30个月和42个月病死。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部位。如能保证切缘阴性,局限性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季超超,王巍,刘兴国,张东,李之令,吴辉,冯德元[8](2013)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手术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手术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对2001年5月至2012年7月41例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预后因素与术后生存期的关联性。结果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27例、黄疸19例、消瘦12例、食欲缺乏4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62.3%,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65.9%)和行局部肿物切除术10例(24.4%),其中26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50.5%;行其他术式4例。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的性质(P=0.036),恶性肿瘤的大小(P=0.033)和分期(P=0.010)与预后有关。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局部切除术均是延长生存期的可行而有效治疗方法;肿瘤的性质,恶性肿瘤的大小和分期可影响患者预后。

毛根军,杨斌,吴晓康,俞世安,沈蔚,许龙堂,吴荣进,张家敏,郑樟栋[9](2011)在《十二指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十二指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10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改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白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营养支持对并发症治疗有效。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是有效的,对治疗并发症有效。

尉进宏,孙焕宏[10](2010)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3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8年诊治的2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以腹痛、黄疸、腹胀、呕吐为主,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CT、B超的确诊率分别为80%、87.5%、75%、8.7%。手术治疗20例,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12例,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对端吻合2例,余6例行姑息性旁路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3%。未行手术治疗3例,只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症状无特异性,诊断首选内镜检查,其次是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手术切除,尤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

二、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综述 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式选择及安全性分析:系统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成果
致谢

(2)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论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目录

(4)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1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资料整理
        2.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性别与年龄分布
    3.2 临床表现及就诊前病程
    3.3 实验室检查
    3.4 辅助检查
    3.5 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
    3.6 肿瘤的TNM分期
    3.7 治疗方式及肿瘤大小
    3.8 腺癌与间质瘤对比性分析
    3.9 辅助治疗
    3.10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4.1 发病危险因素
        4.1.1 饮食与饮酒
        4.1.2 吸烟
        4.1.3 体重指数和肥胖
        4.1.4 其他因素
        4.1.5 炎性肠病
        4.1.6 乳糜泻
        4.1.7 小肠腺瘤
        4.1.8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4.1.9 黑斑息肉综合征
    4.2 临床表现
    4.3 实验室检查
    4.4 辅助检查
        4.4.1 CT
        4.4.2 胶囊内镜
        4.4.3 双气囊内镜
        4.4.4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4.5 手术治疗
    4.6 病理类型
    4.7 辅助治疗
    4.8 预后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1.3 器械检查
    1.4治疗与结果
2 讨论
    2.1 发病情况及肿瘤分型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
    2.4治疗

(6)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诊疗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十二指肠间质瘤29例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病理分级
    1.3治疗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病理结果
    2.2随访结果
    2.3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3讨论

(8)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手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临床表现:
    2. 辅助检查:
    3. 术后病理:
    4. 肿瘤分布和浸润深度:
    5. 治疗:
    6. 随访:
    7. 死亡统计:
    8. 生存结果统计和预后因素分析:
讨 论
    1. 临床表现:
    2. 辅助检查:
    3. 治疗:
    4. 预后:

(10)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3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结 果
讨 论

四、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D]. 邓胜和.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关系分析[D]. 石红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3]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J]. 陈茂松,韩少良,潘采艳,何宽,蔡耀庆,周佐霖,黄瀚章.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07)
  • [4]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10例临床分析[D]. 单立群. 山东大学, 2016(02)
  • [5]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J]. 曹亮,蒋小猛,许腊梅,黄红梅. 首都医药, 2014(22)
  • [6]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诊疗及预后分析[D]. 孙超.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 [7]十二指肠间质瘤29例的诊治分析[J]. 李桂臣,陈旭春,成东华,刘永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03)
  • [8]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手术疗效分析[J]. 季超超,王巍,刘兴国,张东,李之令,吴辉,冯德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9)
  • [9]十二指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体会[A]. 毛根军,杨斌,吴晓康,俞世安,沈蔚,许龙堂,吴荣进,张家敏,郑樟栋. 2011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10]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3例临床诊治分析[J]. 尉进宏,孙焕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36)

标签:;  ;  ;  ;  ;  

十二指肠第三段和第四段肿瘤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