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 10 个视频

我最喜欢的 10 个视频

一、我最喜爱的10部影片(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君[1](2021)在《21世纪好莱坞培育青少年观众的方式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

彭佳琪[2](2021)在《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文中认为艺术叙事作为生活叙事的一种延续,是对生活叙事的“典型化”。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线性时间之中,时间性是叙事的必然本性。个人生活的线性化相互交织形成复杂、无限多重的社会叙事,只不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叙事并不能直接为艺术所用。社会生活的容量无限,但艺术叙事的容量却极为有限。另外,生活叙事的杂乱无序,很难让人去理解、把握,更遑论审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此时得以体现,对生活叙事的筛选、提炼、典型化、想象乃至幻想,使艺术叙事产生了重要审美价值。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于文学和戏剧之后。受前辈艺术影响,在电影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始终存在,如严格按照时间和因果逻辑推进情节的线性叙事,因福斯特提出扁平人物进而引发探讨的扁平叙事,由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而推演出的复调叙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银幕的复合叙事等。近些年,学者们又根据故事对时间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单线线性叙事、复线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反线性叙事等,在非线性叙事中又细化出若干类型,如网状叙事、环形叙事、多段叙事、数据库叙事等。这些叙事方式的界定各不相同,没有明确分类。出于对电影叙事问题研究一致性考虑,本文将这些叙事分别归纳为单叙事、双叙事和多叙事。单叙事是具有单线叙事倾向的叙事模式,包括线性叙事;双叙事从属于多叙事,但因为其在多叙事中比重较大,因此单独列出讨论,包括双线索叙事、两段式叙事以及双视角叙事;多叙事则囊括了非线性叙事中三条或三条线索以上的叙事模式和反线性叙事模式。电影诞生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时间,在初创阶段,电影单纯地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当镜头单纯的记录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时,一些电影创作者尝试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取材,于是改编成为连接电影与前辈艺术的纽带。电影改编依附于文学作品,是将人物、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其他保留因素,以声画组合的方式在影像媒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改编不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直译”,在由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时,需要关注到由于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媒介属性的差异而给予读者和观众自我建构空间的不同。不可否认,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携有迷人的艺术基因。从单个镜头下的片段纪录,到无意中出现的剪辑,再到经由剪辑呈现在银幕上的长片,电影叙事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多变,让人充满探索欲。在电影叙事的发展中,最先出现且至今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是单叙事,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单叙事并非绝对的单一叙事或线性叙事,而是一种单叙事倾向。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倾向,电影内容的主导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的发展,电影的物理叙事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对于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探索。双叙事倾向电影比单叙事倾向电影复杂,使得观众从接受相对单纯的叙事倾向作品提升到可以应对和欣赏情节相对复杂的双叙事电影的高度。在电影自身的发展中,电影创作者既需要把故事讲述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把故事讲述丰满。在信息纵横交错传播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五十多年前所提出的预言式观点的正确: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状的、立体的,因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信道的多元使得受众眼中的世界变得饱满起来,电影叙事手法随之悄然改变。然而无论是单叙事倾向故事,还是多重线索故事,都无法单独负起电影的多样审美任务。在单叙事中强化人物和叙事节奏,在多重叙事中建构主题、展现心理及情感的复杂性,这本身即是电影叙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单叙事相对清晰、稳定的情节结构倾向不同,双叙事与多叙事倾向电影在电影实践中充当了“破冰船”,用一次又一次的电影实验摸索电影叙事的边界,不断扩大电影叙事的空间,变文字叙事之不可能为镜头叙事之可能。但是,在多叙事的电影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叙事的“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叙事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多叙事的“边界”,那么极易造成电影叙事的困难,甚至形成电影审美灾难。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娱乐消遣永远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求,从这一级需求来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是模糊的。从较高一级来看观众对电影的喜爱,则是更高的精神需求——艺术美感享受。在自我实现的审美需要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由于欣赏主体先在感知结构的不同而逐渐清晰明确。采用了多叙事模式、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在推动电影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探索往往意味着高淘汰率。电影中表现性叙事与纪实性叙事的比重、影片包含的隐喻性符号与导演风格化倾向的体现,往往会帮助电影创作者在单叙事、双叙事或多叙事模式中做出相应选择。根据创作目的、作品主题与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将赋予电影作品更多内涵和价值。对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模式的探究,实则是对不同电影叙事模式阈值的探究,它既是电影审美与接受的“安全范围”,也意味着叙事破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电影有类型之分,有叙事方式之分,有逻辑是否自洽之分,有能否引发共鸣唤起思考之分,但或许永远不会、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评价之分。无论选择单叙事、双叙事还是多叙事模式,在电影故事吸引人的前提下去探索叙事边界,让观众持续保持期待,或许更有意义。

黄敬茹[3](2021)在《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较为边远的地区和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特殊且复杂的内、外部诱因影响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变动,会影响到其行为方式和组织活动,在此种形势下,如何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大问题。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大众传媒在塑造社会成员对主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意识,以及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一员,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在培养各个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方面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播过程中,语言不通影响到了汉语影视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对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他们主要还是依靠本民族语言来进行日常的信息交流活动,民族语译制则是解决语言不通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能够激发不同民族群众血脉中的集体记忆,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调,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现实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傈僳语译制片在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的译制、放映、观影等传播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民族语译制片以及放映、观影实践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

段晓光[4](2021)在《张作骥导演作品中的身体与空间表达》文中研究指明张作骥是台湾“新电影”时期初现影视界,“后新电影”时期大放异彩的重要的带有作者特质的电影导演之一,在他的电影作品中,继承了台湾“新电影”时期的美学特征与风格,但又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自己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在影视艺术中,对身体的体现更直观,可以解读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往往作为“被看”的商品,在张导的作品中这一点被消解了,肉体消费的转向体现着时代对于男女性的关注视角。精神驱动下的躯体和身份内容,也都可在张导的作品中给予诠释,尤其是他在作品中经常安置些许身体/生理或精神/心理不健全的人物,这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中国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混杂的地区,关于身份认同的痕迹也在他的作品中凸显,更何况他自己就是一个外省二代。身体在空间中活动,空间在影视作品中被映射,二者本身就存在关联性。张作骥导演对于底层人物家庭空间的表现是较为固定的,表现出家庭空间的规训给成员带来的压抑与沉闷的心境。对于带有淡淡的忧伤的诗意风格的台湾电影而言,舒缓的节奏与沉郁的氛围,自然少不了对自然空间的延展,不过自然空间在张导的镜头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同时,张导对于地域的描写也是多元的,他不只将镜头关注台北的都市生活,更多的是为观者完善了影视中中国台湾的更整体的画卷。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及其意义的相关内容;第二章阐述身体与空间的关联性及其两部分在张作骥导演作品中呈现的关联性;第三章从身体的角度,借鉴有关身体的理论,展开论述张作骥作品中身体表达的具体内容;第四章从空间的角度,借鉴有关空间的理论,展开论述张作骥作品中空间表达的具体内容;第五章即是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之上,试图总结出身体与空间并置的意义,旨在为影视作品文本解读提供一个更完善的角度。

荣成龙[5](2021)在《维克多·艾里斯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班牙动荡的政治环境下,维克多·艾里斯(Víctor Erice)是“新西班牙电影”中最杰出的导演之一,他凭借处女作《蜂巢幽灵El espíritu de la colmena》(1973)获得了国际的关注,赢得了众多奖项。本文将“电影作者论”作为研究方法,把西班牙社会从独裁到民主的变化作为历史背景,以维克多·艾里斯的三部长片电影作为文本,对他的电影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他独特的视听风格、文本隐喻和叙事特点等方面对维克多·艾里斯的作者风格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将他的个人特色的形成原因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维克多·艾里斯作为“电影作者”具有的独特风格。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对关于维克多·艾里斯电影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阐述本篇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二、梳理西班牙电影发展脉络,阐释维克多·艾里斯创作电影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分析出维克多·艾里斯电影对于西班牙电影的意义以及他的电影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就,阐述维克多·艾里斯的创作历程,研究他的人生轨迹,分析其作为电影作者的依据与作者性;三、对维克多·艾里斯的电影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出他电影中独特的视听风格和文本隐喻,并且从政治、艺术等多角度将他独特的作者风格的形成进行归因;四、从叙事文本角度再次对维克多·艾里斯的电影进行详细分析,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空间等多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五、对本篇论文的研究做出总结,概括出维克多·艾里斯对西班牙电影以及世界电影的影响与贡献,并且阐述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笔者未来的研究计划,最后论证出维克多·艾里斯的“电影作者”身份。

马晴晴[6](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中学生满分作文一本全》;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刘伯承特型演员张再新》《论电影<芳华>的艺术成就》《中国纪录片的辉煌历程》《趣味心理测试》》文中研究表明

孙佳路[7](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认为《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徐文玉[8](2020)在《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研究 ——以中国市场引进影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喜剧电影作为印度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轻松愉悦的喜剧风格中渗透着印度厚重的历史传统、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崇高的民族信仰,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成就了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类型电影。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凭借优秀的艺术造诣和口碑品质不仅在本土电影市场大放异彩,更是逐步走出国门,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印度喜剧电影一改老套的故事、呆板的人物和大篇幅歌舞在观众眼中留下的负面印象,通过真实的影像表达和直观的拍摄手法呈现出导演对人类温暖幸福的情感和印度社会现实问题两方面的探索和关怀。新世纪以来的印度喜剧电影将视角聚焦于社会中的“小人物”,通过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精心编排的动感歌舞和细腻深情的悲悯情怀讲述着平凡小人物的精彩人生,为观众呈现一部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作品。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阐述了选择印度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与意义,在梳理界定研究目标和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具体的思路与创新之处。第一章简要梳理印度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以时间为轴线回顾总结了印度喜剧电影自诞生以来的发展变迁。立足于印度历史和社会环境来探析印度喜剧电影的特点及成因,重点从历史、艺术、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印度喜剧电影中鲜明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多样化特色,为下文进一步研究做铺垫。第二章从电影的主题入手,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主题内涵。一方面总结了涵盖爱情、亲情、友情和陌生人之间感情交集的人类情感主题;另一方面从电影的现实性角度出发,具体论述了印度喜剧电影批判揭露的社会热点问题,探求电影背后的现实深度。第三章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分析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人物形象的特色,具体从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和人物塑造的价值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推进式探讨,综合印度人物形象刻画传统和地域特色对喜剧电影中正面和负面形象在身份、性格、价值观等个性特征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从影像艺术的角度综合探究近年来印度喜剧电影在艺术创作中的成败得失,本部分主要从印度喜剧电影叙事策略的发展变化、视听语言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内核传承三个层面总结概括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成功经验,并对印度喜剧电影中现存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论证。本文将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印度喜剧电影发展轨迹的同时,结合中国市场引进的具体影片对其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和叙事、视听语言等影像艺术特色做出一定的分析。通过对电影本体深入的探索挖掘来剖析印度喜剧电影形成的独特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总结出印度喜剧电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希望对中国喜剧电影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马坤[9](2020)在《环境和女性: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宫崎骏是日本着名的动画导演,执导了多部深受世界各国影迷喜爱的经典动画影片,其作品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认可。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主题广泛且极具现实意义,如:环境、飞行、女性、成长、反战等,能让观众在遨游梦幻的动画电影世界的同时反思我们现实生活,因此他的电影极具艺术价值。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构建的生态体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这种体系是围绕“环境”和“女性”两个主题展开的,本文尝试通过这两个主题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一、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关于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相关研究做出综述;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在探讨全球化和日本战后等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宫崎骏本人的生活经历,阐释其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探究其创作的立足点;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环境描写,以宫崎骏独立编剧和导演的十部动画电影为文本,考察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并由此引发的美学思考;四、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宫崎骏以女性角色作为电影的主角有其自身的渊源,在此基础上宫崎骏将自己对于女性和环境的思考融入到动画创作中,由极具自我意识的女性们构建了一个母性环境;五、“环境”与“女性”的融合体现了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本章尝试从对环境与女性的重新认识、权力结构中隐藏的危机和审美价值的生成三个方面阐释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六、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考察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实际影响;七、结语,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生态美学的启示并得出初步结论。

闫泓琪[10](2020)在《中国早期电影与观众关系研究(1896—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观众即观看与消费影片的大众群体,作为一个群体的概念,观众不单单是电影的消费者与欣赏者,在影片的创作与发展方向上,观众也通过一种“隐形”的身份参与其中,并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舶来品,作为电影消费者的大众,其观影习惯也是在观看外国电影中逐步培养并形成的。外国电影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之际,越来越多的国人也走上了摄制影片的道路,可以说,早期电影观众的审美变迁同中国电影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电影技术与内容的进步促使观众审美进行改变,观众审美的提高又对电影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吸引更多的观众,电影放映场所愈加现代化,现代化专业影院的出现又对观众的观影行为进行制约。在电影与观众这种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下,国产电影在技术上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转变;内容上由奇观电影向叙事电影转变;观影场所上由公共场所向专业的影院迈进。而早期的电影观众也随着电影的发展在审美水平、行为礼仪上不断做出调整与改变,与此同时,观众的数量也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可以说,早期电影的历史,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国电影观众的成长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早期观众在态度上经历了从被动的接受电影向主动走入影院转变;阶级构成上由以上层阶级为主到向中下层阶级蔓延;数量上由人数鲜少到壮大,不同的时期电影观众展现出了不同的变化与特点,总体上由传统戏曲影响下的观众特点向现代化新型电影观众转变。本文共分为四章,力图在研究中结合电影创作、电影放映、电影接受的变化来论述电影观众与电影发展的互动与影响,并呈现出观众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从而在纵横交错的电影历史中绘制出电影观众的成长历史。第一章论述了早期电影传入初期电影观众对电影接受态度的转变,由被动观影向主动观影转变;第二章论述了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商业浪潮下,市民阶级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及其类型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电影技术与创作变化对知识分子以及影迷大众观众群体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电影观众的现代性特征。第四章是总结章节,主要论述了电影观众与电影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闭合关系,探究观众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二、我最喜爱的10部影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最喜爱的10部影片(论文提纲范文)

(2)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叙事概念溯源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成果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文本叙事与镜头叙事
    第一节 叙事理论发展概述
        一、古典叙事理论
        二、经典叙事学
        三、后经典叙事理论
    第二节 电影叙事实践与发展
        一、欧美小说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二、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三、电影叙事的发展
    第三节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一、自我建构空间差异
        二、依附与反哺
        三、改编:忠于原着,再现精髓
        四、叙事与交流
第二章 作为电影故事基本架构的单叙事
    第一节 电影单叙事历史地位的形成
        一、电影单叙事概念界定
        二、电影单叙事的经典性
    第二节 电影叙事节奏与隐性叙事元素
        一、剧本的叙事节奏
        二、色彩的叙事节奏
        三、音乐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单叙事并不绝对
        一、单叙事是一种叙事倾向
        二、单叙事不意味着单一
第三章 双叙事给电影叙述带来的改变
    第一节 叙事观念与方式的嬗变
        一、跨学科视野下的电影叙事观
        二、电影双叙事的界定
    第二节 电影双叙事分析
        一、双线交替叙事
        二、两段式叙事
        三、双视角叙事
    第三节 双叙事对电影欣赏的影响
第四章 多叙事,电影故事的另一种可能
    第一节 电影多叙事出现的必然
        一、社会变革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二、电影艺术重心的漂移
    第二节 电影多叙事概念界定
    第三节 电影多叙事模式
        一、多角度叙事
        二、拼图式叙事
        三、多线程起点重置式叙事
    第四节 电影多叙事的实验性特征
        一、叙事的实验性
        二、导演意识的实验性
    第五节 电影多叙事的审美边界
        一、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
        二、电影故事的叙事边界
        三、从单叙事到多叙事:电影叙事探索的殊途同归
第五章 叙事与选择
    第一节 电影镜头的两种叙事倾向
        一、表现性叙事
        二、纪实性叙事
        三、只是倾向而已
    第二节 叙事符号的隐喻性与风格化:导演意识与导演选择
        一、隐喻性
        二、风格化
    第三节 电影叙事选择与影片效果
        一、单叙事:故事至上
        二、多叙事:电影审美接受的两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关于少数民族语译制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相关术语界定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少数民族语译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第一节 国家认同的时代要求
        一、少数民族语译制与中国国情
        二、民语译制工作的功能和使命
        三、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媒介
    第二节 制度影响下的“少数民族语电影事业”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发展历程
        二、国家制度对少数民族语译制的影响
第二章 怒江傈僳语译制概况
    第一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民族分布与语言使用状况
        三、文字使用状况
        四、民族文化资源
    第二节 怒江傈僳语译制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傈僳语电影译制在怒江州的发展历程
        二、傈僳语译制的成就与发展
    第三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傈僳语译制片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傈僳语译制片(1950——1978)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傈僳语译制片(1979-2000 年)
        三、新时代的傈僳语译制片(2000 年至今)
第三章 影片转译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译制人员对汉语影片的译制
        一、少数民族语影片的译制流程
        二、译制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
    第二节 译制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
        一、译者的主体性
        二、译者对影片的选择
        三、译者对影片的适应
    第三节 译制人员的国家认同感
第四章 放映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电影放映员的国家认同建构
        一、放映员的身份角色与国家认同
        二、国家对放映员的管理
        三、身份赋予强化国家认同
    第二节 放映过程中的国家“在场”
        一、国家工程与国家在场
        二、媒介景观与国家认同
第五章 观影者的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作为“诠释社群”的观影者
        一、观影者的诠释策略
        二、观影者的国家认同感
    第二节 对城墙坝安置点住户的观影实践考察
        一、安置点背景
        二、城墙坝安置点的观影实践考察分析
    第三节 观影者“在场”与国家认同建构
        一、通过媒介时间重构国家认同
        二、通过媒介仪式营造国家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张作骥导演作品中的身体与空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作骥导演作品中身体与空间的关联性
    1.1 张作骥导演作品与身体的关联性
    1.2 张作骥导演作品与空间的关联性
第二章 身体:身体的多元化与多元的身体化
    2.1 肉身:被消解的情色身体及其转向
    2.2 躯体:情感驱动下的身体表达
        2.2.1 “自残”:压抑下的暴力自我输出
        2.2.2 “残缺”身体的多元表达
        2.2.3 创伤记忆:身体作为符码的存在
        2.2.4 逃避现实的变装
        2.2.5 精神外化的重生身体
    2.3 身份:身体焦虑下的身份认同
        2.3.1 自我焦虑与社区认同
        2.3.2 台湾地域与身份认同
第三章 空间:空间的日常化与日常的空间化
    3.1 家庭空间:规训与记忆
        3.1.1 家庭空间的规训属性
        3.1.2 家作为整体成为个人记忆的载体
    3.2 自然空间:迷惘与疗愈
        3.2.1 自然是身体疗愈与精神发泄的出口
        3.2.2 水净化痛苦 纯静心灵
        3.2.3 自然/乡村风光作为整体成为精神的载体
    3.3 社会空间:碎片与历史
        3.3.1 都市空间的搁置
        3.3.2 工作空间与交通空间
        3.3.3 社会作为整体成为历史的载体
第四章 身体与空间并置的意义
    4.1 构建导演风格
    4.2 表现心理积累
    4.3 审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维克多·艾里斯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班牙电影发展状况与维克多·艾里斯的创作历程
    第一节 西班牙电影发展状况
    第二节 维克多·艾里斯的创作历程
第二章 维克多·艾里斯电影视听风格与文本隐喻分析
    第一节 视听风格分析
        一 镜头运用与剪辑技巧
        二 模仿中世纪绘画的光线处理,并且用光象征人物的向往
        三 用独白展现人物的孤独与隔绝
        四 对于儿童演员和非职业演员的使用
    第二节 文本隐喻分析
        一 蜂巢
        二 幽灵
        三 眼睛
    第三节 风格成因
        一 政治成因
        二 电影影响
        三 绘画影响
第三章 维克多·艾里斯的电影叙事特点
    第一节 未成年视角叙事
    第二节 叙事结构设计
        一 倒叙结构
        二 套层结构
    第三节 叙事空间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中学生满分作文一本全》;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刘伯承特型演员张再新》《论电影<芳华>的艺术成就》《中国纪录片的辉煌历程》《趣味心理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中学生满分作文一本全》介绍
    (二)维译汉
        1.《刘伯承特型演员张再新》介绍
        2.《论电影《芳华》的艺术成就》介绍
        3.《中国纪录片的辉煌历程》介绍
        4.《趣味心理测试》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中学生满分作文一本全》译文
    (二)维译汉
        1.《刘伯承特型演员张再新》译文
        2.《论电影《芳华》的艺术成就》译文
        3.《中国纪录片的辉煌历程》译文
        4.《趣味心理测试》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中学生满分作文一本全》原文
    (二)维译汉
        1.《刘伯承特型演员张再新》原文
        2.《论电影《芳华》的艺术成就》原文
        3.《中国纪录片的辉煌历程》原文
        4.《趣味心理测试》原文
结语

(7)《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二、研究基础
        (一)关于趣味
        (二)关于媒介趣味
        (三)关于电影趣味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一、趣味的流变
        二、趣味的创新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结论
引用和参考文献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研究 ——以中国市场引进影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印度喜剧电影概述
    第一节 印度喜剧电影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印度喜剧电影的特点及成因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主题的丰富内涵
    第一节 热情讴歌温馨感人的美好情感
    第二节 深刻揭露复杂严酷的社会问题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分类及个性特征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影像艺术的得失辨析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影像魅力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艺术局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环境和女性: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依据
    2 相关概念
    3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
    1.1 被战争狂风吹过的时代
    1.2 崛起与迷茫——战后日本的经济与文化
    1.3 为动画艺术而生——宫崎骏的动画之路
第二章 环境的“狂想曲”——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环境描写
    2.1 当人被推向环境边缘之时
    2.2 生命是美的微光
    2.3 感性地与环境共存
第三章 女性的“幻想曲”——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3.1 浅析宫崎骏“女性”意识的渊源
    3.2 美丽外表与心灵——女性的自我意识
    3.3 母性环境的孕育与净化
第四章 环境和女性的“交响曲”
    4.1 根植大地,与风共存
    4.2 权力结构中暗藏的灾难隐患
    4.3 生态之美的共鸣
第五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影响
    5.1 爱知世博会:自然的睿智
    5.2 对“核”文明的反思
结语 向美而生——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早期电影与观众关系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电影观众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有关中国早期电影及观众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识电影:早期观众群体寻踪(1896—1922)
    第一节 被动观影:穿插在传统娱乐场所中的电影放映
        一、西洋娱乐活动中潜在的电影观众
        二、早期电影的宣传与营销:对观众的吸引与培养
        三、作为首批观众的观影反应
        四、惊慌体验与“拒绝”电影
    第二节 走近影院:独立观影空间中的观众选择
        一、影院出现前的观影空间与观众体验
        二、约束观众:电影院观影礼仪规范
        三、观影满足体验:封闭空间与梦境营造
    第三节 主动观影:观众被奇观影像吸引
        一、作为观众的电影从业者与国片试制
        二、早期电影观众群体构成
第二章 国产类型片的发展与市民观众群体(1923—1929)
    第一节 伦理片、“鸳蝴”片的发展与市民观众
        一、《孤儿救祖记》的意义
        二、“鸳蝴”影片发展与市民阶层
    第二节 市民观众消费心理及走向
        一、商业类型片契合市民观众心理
        二、早期电影公关意识与市民消费
        三、大团圆结局:中国观众的心理定式
    第三节 面向市民观众的声音与文字:电影另类呈现方式
        一、解说员:服务于看不懂电影的观众
        二、电影文学:可供观众阅读的电影文本
        三、电影评论:观众观看影片镜鉴
第三章 电影观众的成熟与影迷群体形成(1930—1937)
    第一节 电影观众现代性凸显
        一、知识分子观众回归与大众民族意识觉醒
        二、有声技术对观众的影响
    第二节 知识分子群众与电影民族主义
        一、电影实业家与“复兴国片”之路
        二、“到民间去”:电影的底层书写
        三、《不怕死》事件:银幕爱国运动
    第三节 电影消费中的女星效应与影迷崇拜
        一、模仿好莱坞的明星制度——女星营销及消费
        二、明星选举与影迷狂欢
        三、为电影痴狂的超级影迷
第四章 电影与观众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吸引:电影叙事与观影环境的改变
    第二节 认同: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及其意义
    第三节 反馈:电影创作中的“隐性观众”的作用
    第四节 启示:当下电影与观众关系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我最喜爱的10部影片(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好莱坞培育青少年观众的方式及启示[D]. 郭晓君. 西南大学, 2021
  • [2]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D]. 彭佳琪. 吉林大学, 2021(02)
  • [3]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D]. 黄敬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张作骥导演作品中的身体与空间表达[D]. 段晓光. 河北大学, 2021(02)
  • [5]维克多·艾里斯电影研究[D]. 荣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中学生满分作文一本全》;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刘伯承特型演员张再新》《论电影<芳华>的艺术成就》《中国纪录片的辉煌历程》《趣味心理测试》[D]. 马晴晴. 新疆大学, 2020(07)
  • [7]《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研究 ——以中国市场引进影片为例[D]. 徐文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环境和女性: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 马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中国早期电影与观众关系研究(1896—1937)[D]. 闫泓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标签:;  ;  ;  ;  ;  

我最喜欢的 10 个视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