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蓬人工栽培育种初报

碱蓬人工栽培育种初报

一、盐地碱蓬人工栽培与品系选育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钱广涛,盛玮,侯俊玲,孙华庚,薛建平,苏勇,孙伟,孟祥霄[1](2021)在《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解决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优良种质资源短缺等导致的产量低、品质下降等问题,对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对乌拉尔甘草最大生态相似区域进行预测,并对种质资源,产区分布,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产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形成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结果:乌拉尔甘草引种栽培以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一带选址为宜,建立了一套包括种植基地选址、优良品种选育、田间种植管护等的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结论: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为解决人工种植甘草产量及品质下降,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邱长玉,朱方容,朱光书,曾燕蓉,张朝华,李韬,唐燕梅,林强[2](2021)在《“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取得的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为了在"十四五"新阶段更好地开展广西桑树育种工作,推进蚕桑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多倍体诱导方法与鉴定方法、果桑种质资源的研究、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提出应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的发展方向,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翟纡润,陈振江,魏学凯,陈泰祥,段廷玉,李春杰[3](2021)在《野大麦–内生真菌共生体作为生态草的潜力浅析》文中研究指明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生态环境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我国的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草地面积和产草量正在逐年减少,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同时还引发了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多种环境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的优良生态草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来改善草地退化现状,积极应对环境变化。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广泛分布在我国盐碱化草甸上,其产量高,品质好,根系发达,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内生真菌侵染后野大麦的抗性和适应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除放牧、刈割、青贮、加工草粉或调制干草外,在低湿地建立栽培草地或改良盐渍化土壤等方面颇有前途。本研究从野大麦优良特性、利用价值以及内生真菌对宿主野大麦生长、抗性和竞争力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野大麦–内生真菌作为生态草种的潜力,以期为野大麦–内生真菌共生体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李玉娇,张宏彦[4](2021)在《我国甜叶菊品种发展概述及前景》文中研究指明甜叶菊作为低热量高甜度的新型甜味剂,近年来备受人们推崇,我国甜叶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甜叶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而甜叶菊品种市场混乱、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甜叶菊产业绿色大健康发展。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对近年来我国甜叶菊品种发展史进行综合概括,并且展望甜叶菊品种未来发展趋势。

孙亚男[5](2021)在《转TaDREB3a基因大豆耐盐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江钰娜,朱星兆,刘昱,刘国元,张健[6](2021)在《柳树耐盐机制及耐盐基因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主要引起植物对土壤水分、养料吸收障碍,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离子毒害、光合作用减弱等不利影响。柳树可适应各种不良生境,作为抗逆性强的园林树种,对美化环境和改善土壤均有积极作用。从柳树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及耐盐响应机制2个方面展开讨论,总结了耐盐品种的选育以及柳树耐盐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子技术培育耐盐柳树品种,为沿海耐盐林木和沿海滩涂开发提供有利资源。

王鑫[7](2021)在《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文中提出灰枣在南疆产业化种植中出现了丰富的变异现象,从果实的性状上表现为果形、果重、果实风味及内部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在生产中发现的灰枣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对其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优系材料进行鉴定;为变异新品种的早期筛选鉴定提供参考,筛选出品质优良的新品系,为良种选育储备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植物学形态上各优系材料的叶、枝、刺、吊、果均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异系数幅度在9.18%~79.74%。从植物学形态上可以鉴别出优系材料与灰枣间的差异。2.各优系材料在果实品质上有一定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果实鲜食:从高到低分别为ZB-1、DH-1、Y-36、灰枣、9-1、ST-CK、ST-2。果实制干:从高到低分别为ZB-1、ST-CK、ST-2、DH-1、9-1、灰枣、Y-36。3.应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各品系间差异进一步确认,从78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8条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条带分布在100~2000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2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平均多态百分率为45.97%。引物42扩增出条带数最多,达24条;引物43多态百分率最高达81.81%,引物59多态百分率最低,为18.18%。从SCoT分子标记上可以看出各试材在DNA水平上的差异,是区别于灰枣的新品系。

苏雅[8](2021)在《蓝靛果品种‘蓝精灵’在天津三个地区引种的生长适应性评价》文中提出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作为一种新兴的小浆果资源,其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同时兼具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有机种植者的青睐。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均有对蓝靛果的引种研究,但未见在天津地区引种的相关文献报道,在河北省也仅有少量的野生蓝靛果资源,不具备食用价值,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引进的栽培蓝靛果食用品种‘蓝精灵’进行物候期观测、生物量和光合指标测定、果实品质评价以及解剖结构和耐盐碱性的研究,为蓝靛果品种‘蓝精灵’在天津及生态相似地区的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天津地区引种的‘蓝精灵’3月初萌芽至11月初落叶,三个引种地的物候除落叶期外均呈现出工农联盟(GNLM)引种地早于大柳滩(DLT)引种地早于五百户(WBH)引种地,且比原产地提前20 d左右,其中GNLM与DLT引种地的物候仅相差2-7 d,比WBH早11-16 d。‘蓝精灵’在三个引种地的生长表现略有不同。WBH和DLT引种地在生殖指标上表现突出,在主成分得分分别为0.849、0.253;在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方面,WBH引种地表现出相对优势。综合分析‘蓝精灵’在不同引种地的各性状综合得分排序为WBH引种地>DLT引种地>GNLM引种地,表明‘蓝精灵’在WBH引种地生长适应性强,生长表现最佳。‘蓝精灵’在三个引种地的光合表现不完全一致。DLT和WBH引种地‘蓝精灵’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E)月均与日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在7月和9月取得月变化峰值,日变化在10点和14点高于其他观测时段。GNLM引种地则表现为单峰曲线。综合光合日变化与月变化的结果得出WBH引种地的‘蓝精灵’光合表现最佳,DLT引种地次之,GNLM引种地最差,且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蓝精灵’在三个引种地的茎叶解剖结构与其抗寒抗旱性密切相关。GNLM引种地的‘蓝精灵’叶片厚度和气孔密度最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均不发达,茎部髓和皮层占比较高,木质部占比低,抗寒抗旱性弱;DLT引种地的‘蓝精灵’上表皮厚而下表皮薄,栅栏组织层数多,栅海比和叶组织紧密度(CTR)高,茎部髓和周皮占比高,韧皮部占比小,抗寒抗旱性强;WBH引种地的‘蓝精灵’叶片和下表皮较厚,栅栏组织相对发达,气孔密度高,栅海比和CTR居中,茎粗且木质部和韧皮部占比率高,抗寒抗旱性居中。运用NaCl和NaHCO3溶液对‘蓝精灵’施加盐碱胁迫,在低浓度胁迫下,增加光合色素、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是‘蓝精灵’抵御盐碱胁迫的主要手段,而在高浓度胁迫下,光合色素受到破坏,抗氧化酶调节能力不足,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蓝精灵’出现代谢紊乱。‘蓝精灵’耐盐能力强于耐碱能力,200 mmol·L-1NaCl胁迫下‘蓝精灵’半数叶片出现枯黄、萎蔫甚至脱落的现象,但在100 mmol·L-1NaHCO3胁迫下‘蓝精灵’叶片就已出现上述现象。果实品质决定着果树引种是否成功。GNLM引种地的‘蓝精灵’坐果率低,果实最小,硬度适中,口感酸涩,果实营养物质含量低,引种效果最差;DLT引种地的平均单果重更大,产量高,糖度最高而酸度居中,较适合鲜食,果实品质在三个引种地表现居中;WBH引种地的果实大小与GNLM引种地的无明显差异,果实固酸比最高,营养物质的含量最为丰富,且果实硬度大,相比于其他两地更耐贮运,引种效果最为理想。

李孟菲[9](2021)在《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果实转录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树(Ulmus pumila L.)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数千年的人工栽培选育,榆树已经形成了众多变异类型。榆树良种难繁,长较慢,曾出现大范围的病虫害,导致近20年来榆树逐步从各地造林名录上淘汰,榆树种质资源不断丢失,遗传基础越来越少。为此本研究以榆树繁殖系统中重要部位翅果为实验材料,收集榆树种质资源,探究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基于SSR分子标记对山东地区榆树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榆树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鉴定植物营养素相关基因及果实发育途径,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2018-2019年,在全国9省(市)共收集到214份优质榆树种质资源。以实验室现有的榆树果实为材料,对其中的31个地区,共247份榆树果实和种子资源进行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1个种源地榆树果实和种子的9个表型性状存在显着差异,其变异系数为4.848%~22.959%,平均为11.499%。榆树果实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大于榆树种子,表明榆树果实形态比种子形态变异大,榆树果实形态变异更丰富。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与海拔、年均降水量及年均气温相关性明显,榆树果实和种子形态与地理气候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2、本研究表明,榆树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等位基因数(Na)均值为2.762,香农多样性指数(I)均值为0.779,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550,期望杂合度(He)均值为0.471。遗传分化研究表明,9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仅4%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3、对榆树可食用果实和叶片进行高通量测序,本实验在果实中筛选出113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5231个上调基因和6155个下调基因。通过GO、Map Man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发现数百条途径参与了榆树的果实发育和植物营养物质的生物合成,其中包括“种子成熟”、“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苯丙酸生物合成”。脱落酸(ABA)介导的与葡萄糖反应相关的乙烯激活信号途径(如ABI4)与榆树果实发育有关;并预测不饱和脂肪酸途径(如ACX2和SAD)参与榆树果实脂肪酸的组成。此外,已证实榆树果实内的类黄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如CYP98A3和CCAOMT1)的生物合成与人类抗癌和机体抗炎性有关。为进一步了解果实发育状况,对幼果、熟果、老果及叶片样品中与“苯丙酸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进行q RT-PCR分析。推测不饱和脂肪酸和茉莉酸(JA)的生物合成途径与榆树果实发育有关,丁香苷在榆树果实发育早期积累。

王俊[10](2021)在《冬箭筈豌豆种质生产性能与耐盐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2份冬箭筈豌豆(Vicia villosa Roth)为试验材料,对其干草产量、种子产量以及萌发期耐盐生长指标和苗期耐盐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该物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品种选育及不同盐碱度地区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对12份冬箭筈豌豆种质材料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1)冬箭筈豌豆的干草产量与单株花序数、小叶数和千粒重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且关联密切;种子产量与单株主茎节数、每株荚数、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呈显着正相关,与单株花序数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单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和千粒重关联密切。(2)以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为主要依据进行评价和排序,得出草产量较高的种质有02196、02195和02744,产量相对较低的是种质01726、09784和01728;种子产量较高的是种质02196、01728和00459,相对较低的是种质01726、01725和02743。2.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供试材料的萌发期各指标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呈显着下降趋势;随盐浓度的升高供试材料的根和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冬箭筈豌豆萌发期耐盐性进行排序:12346>01728>01725>01727>09784>02195>02744>02743>01726>02196>02197>00459。3.冬箭筈豌豆的幼苗经盐胁迫后,生长速率、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明显降低,均低于对照;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叶绿素含量、CAT活性则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冬箭筈豌豆幼苗期耐盐性进行排序:12346>09784>02744>01727>01728>02195>01725>01726>00459>02196>02743>02197。

二、盐地碱蓬人工栽培与品系选育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地碱蓬人工栽培与品系选育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甘草产地环境
    1.1 甘草产地生态因子
    1.2 甘草产地环境及土壤类型
2 无公害甘草优良品种选育
    2.1 甘草种质资源
    2.2 优良品种选育
3 无公害甘草种植管理技术
    3.1 选地整地
    3.2 土壤改良
    3.3 种子、种苗的选择和处理
    3.4 播种与移栽
    3.5 合理施肥
    3.6 采收与加工
4 无公害甘草病虫害防治
    4.1 农业防治
    4.2 生物防治
    4.3 物理防治
    4.4 化学防治
5 讨论与展望

(2)“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取得的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1 完成了200多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1.2 桑树种质资源品种筛选
    1.3 进行了部分桑树种质资源品种的功能性研究
    1.4 完成了部分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1.5 初步建成了桑树种质资源数据库
    1.6 创新了大棚室内育苗技术
2 桑树育种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
    2.1 多倍体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
    2.2 桑树抗青枯病杂交组合的选育
    2.3 多用途桑树品种的筛选
        2.3.1 菜用桑品种筛选
        2.3.2果桑品种资源的筛选
    2.4 桑树品种资源抗逆性分子机理研究
        2.4.1 桑树亚精胺合成酶基因的研究
        2.4.2 桑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的研究
3 今后研究方向
    3.1 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
    3.2 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
    3.3 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

(4)我国甜叶菊品种发展概述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甜叶菊品种研究的重要性
2 我国甜叶菊品种的发展过程
    2.1 我国甜叶菊品种的演变及特征
    2.2 我国当前从事甜叶菊育种的主要单位
    2.3 我国甜叶菊的主要育种方法
3 甜叶菊品种的未来发展趋势

(6)柳树耐盐机制及耐盐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盐胁迫对柳树生长的影响
    1.1 盐胁迫导致柳树水分缺失
    1.2 盐胁迫引起柳树离子毒害
    1.3 盐胁迫引发柳树氧化危害
    1.4 盐胁迫引起的柳树光合减弱
2 柳树耐盐响应机制
    2.1 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
    2.2 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
3 柳树的耐盐品种
4 柳树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
5 展望

(7)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枣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1.2.1 地方品种选优
        1.2.2 实生选种
        1.2.3 倍性育种
        1.2.4 杂交育种
        1.2.5 芽变选种
    1.3 枣果实品质研究
    1.4 枣品种鉴定方法
        1.4.1 形态学鉴定
        1.4.2 孢粉学鉴定
        1.4.3 同工酶鉴定
        1.4.4 DNA分子标记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灰枣优系植物学性状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片描述型性状的比较
        2.2.2 叶片数值型性状的比较
        2.2.4 果核性状的比较
        2.2.5 枣头、二次枝、针刺性状的比较
        2.2.6 枣吊性状的比较
    2.3 讨论
第3章 灰枣优系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果实鲜食品质比较
        3.2.2 果实制干品质比较
        3.2.3 果实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3.3.2 果实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相关性
第4章 灰枣优系SCoT分子标记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检测
        4.2.2 SCoT引物筛选
        4.2.3 SCoT引物多态性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蓝靛果品种‘蓝精灵’在天津三个地区引种的生长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蓝靛果简介
    1.2 研究现状
        1.2.1 蓝靛果的品种现状
        1.2.2 蓝靛果的引种现状
        1.2.3 蓝靛果的繁殖方式
        1.2.4 蓝靛果的栽培管理
        1.2.5 蓝靛果的价值研究
        1.2.5.1 营养成分研究
        1.2.5.2 天然色素研究
        1.2.5.3 药用价值研究
        1.2.6 蓝靛果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引种地概况
        2.1.1 试验材料
        2.1.2 种源地与引种地概况
        2.1.2.1 种源地概况
        2.1.2.2 引种地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引种地气候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2.2.1.1 引种地气候调查
        2.2.1.2 引种地土壤样品采集
        2.2.1.3 引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2.2.1.4 引种地土壤电导率、酸碱度与全盐量研究
        2.2.1.5 引种地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研究
        2.2.2 ‘蓝精灵’在引种地的物候表现
        2.2.3 ‘蓝精灵’在引种地的生长特性及生长节律研究
        2.2.3.1 ‘蓝精灵’生长特性研究
        2.2.3.2 ‘蓝精灵’当年生枝条生长节律研究
        2.2.3.3 ‘蓝精灵’开花性状、叶片性状及果实性状研究
        2.2.4 引种地‘蓝精灵’的光合指标测定
        2.2.4.1 光合日变化规律测定
        2.2.4.2 光合月变化规律测定
        2.2.5 引种地‘蓝精灵’解剖结构观察
        2.2.5.1 ‘蓝精灵’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2.2.5.2 ‘蓝精灵’茎部解剖结构观察
        2.2.6 ‘蓝精灵’耐盐碱性研究
        2.2.6.1 盐胁迫处理
        2.2.6.2 碱胁迫处理
        2.2.6.3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2.2.7 不同引种地的‘蓝精灵’果实品质研究
        2.2.7.1 可溶性固形物
        2.2.7.2 可滴定酸
        2.2.7.3 抗坏血酸
        2.2.7.4 花色苷
        2.2.7.5 总酚与类黄酮
        2.2.7.6 总抗氧化性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引种地气候概况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3.1.1 引种地气候调查
        3.1.2 引种地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
        3.1.3 引种地土壤电导率、酸碱度、全盐量比较研究
        3.1.4 引种地土壤营养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3.2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的物候期表现
    3.3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生长特性及生长节律研究
        3.3.1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的生长性状
        3.3.2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当年生枝条生长节律
        3.3.3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叶片、开花和果实性状研究
        3.3.3.1 开花性状分析
        3.3.3.2 叶片性状分析
        3.3.3.3 果实性状分析
        3.3.4 不同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3.4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光合特性分析
        3.4.1 光合月变化比较
        3.4.2 光合日变化比较
    3.5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解剖结构研究
        3.5.1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3.5.2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茎解剖结构比较
    3.6 ‘蓝精灵’耐盐碱性分析
        3.6.1 ‘蓝精灵’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3.6.2 ‘蓝精灵’在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3.7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3.7.1 不同引种地‘蓝精灵’果实品质比较
        3.7.2 ‘蓝精灵’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天津地区‘蓝精灵’物候期研究
    4.2 天津不同地区‘蓝精灵’生长节律研究
    4.3 天津不同地区‘蓝精灵’光合特性研究
    4.4 ‘蓝精灵’解剖结构与其生境的关系
    4.5 蓝靛果品种‘蓝精灵’耐盐碱性研究
    4.6 天津不同地区‘蓝精灵’果实品质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9)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果实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榆树研究进展
        1.1.1 榆树简介
        1.1.2 榆树育种
        1.1.3 榆树的抗逆性
        1.1.4 榆树的遗传多样性
    1.2 转录组测序分析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1.2.2 转录组技术在果实上的应用
    1.3 遗传多样性
        1.3.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榆树种质资源收集
    2.1 榆树种质资源收集
第三章 不同种源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表型形状测量
        3.2.2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多样性
        3.3.2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3.3.3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4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山东地区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研究材料
        4.1.1 实验材料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基因组DNA提取
        4.2.2 琼脂糖凝胶电泳
        4.2.3 PCR扩增
        4.2.4 SSR引物筛选
        4.2.5 SSR荧光标记检测
    4.3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引物位点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2 哈迪-温伯格平衡
        4.4.3 遗传分化分析
        4.4.4 遗传结果分析
    4.5 讨论
        4.5.1 遗传多样性
        4.5.2 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第五章 榆树果实转录组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RNA提取及检测
        5.2.2 文库构建和从头组装
        5.2.3 榆树果实基因表达量计算及富集分析
        5.2.4 qRT-PCR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测序数据质量
        5.3.2 转录本拼接
        5.3.3 从头组装
        5.3.4 基因功能注释
        5.3.5 差异表达基因计算
        5.3.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
        5.3.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5.3.8 荧光定量PCR验证
        5.3.9 果实发育不同阶段植物营养素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冬箭筈豌豆种质生产性能与耐盐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冬箭筈豌豆研究进展
        1.1.1 冬箭筈豌豆品种选育
        1.1.2 冬箭筈豌豆栽培利用
        1.1.3 冬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的评价
    1.2 豆科牧草耐盐性研究
        1.2.1 耐盐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
        1.2.2 冬箭筈豌豆耐盐性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冬箭筈豌豆的种植概况和农艺性状观测
        2.2.1 冬箭筈豌豆农艺性状评价
    2.3 冬箭筈豌豆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2.3.1 冬箭筈豌豆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
    2.4 冬箭筈豌豆苗期耐盐性评价
        2.4.1 冬箭筈豌豆幼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冬箭筈豌豆生育期
    3.2 冬箭筈豌豆种质材料间生产性能
        3.2.1 不同冬箭筈豌豆种质材料主要性状的基本统计
        3.2.2 不同冬箭筈豌豆种质材料的差异性分析
        3.2.3 冬箭筈豌豆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3.2.4 逐步回归分析
        3.2.5 主成分分析
        3.2.6 冬箭筈豌豆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排序
    3.3 冬箭筈豌豆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3.3.1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发芽势的影响
        3.3.2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发芽率的影响
        3.3.3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发芽指数的影响
        3.3.4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活力指数的影响
        3.3.5 不同盐浓度下冬箭筈豌豆种子根长与芽长的变化
        3.3.6 不同盐浓度冬箭筈豌豆萌发期各指标的耐盐系数及各指标的其相关性分析
        3.3.7 不同盐浓度下冬箭筈豌豆萌发期耐盐性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3.4 冬箭筈豌豆幼苗期耐盐性研究
        3.4.1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幼苗生长速率的影响
        3.4.2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
        3.4.3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幼苗地下部分鲜重的影响
        3.4.4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幼苗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4.5 盐胁迫下冬箭筈豌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变化
        3.4.6 盐胁迫下冬箭筈豌豆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3.4.7 盐胁迫下冬箭筈豌豆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4.8 盐胁迫下冬箭筈豌豆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4.9 盐胁迫下冬箭筈豌豆幼苗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4.10 幼苗期12份冬箭筈豌豆种质材料耐盐系数及其相关性分析
        3.4.11 幼苗期12份冬箭筈豌豆种质材料耐盐系数主成分分析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冬箭筈豌豆生育期
    4.2 冬箭筈豌豆材料间的生产性能
    4.3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萌发期的影响
    4.4 盐胁迫对冬箭筈豌豆幼苗期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盐地碱蓬人工栽培与品系选育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钱广涛,盛玮,侯俊玲,孙华庚,薛建平,苏勇,孙伟,孟祥霄. 世界中医药, 2021(22)
  • [2]“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取得的进展与展望[J]. 邱长玉,朱方容,朱光书,曾燕蓉,张朝华,李韬,唐燕梅,林强. 广西蚕业, 2021(03)
  • [3]野大麦–内生真菌共生体作为生态草的潜力浅析[J]. 翟纡润,陈振江,魏学凯,陈泰祥,段廷玉,李春杰. 草业科学, 2021(09)
  • [4]我国甜叶菊品种发展概述及前景[J]. 李玉娇,张宏彦. 河北农业科学, 2021(04)
  • [5]转TaDREB3a基因大豆耐盐碱性研究[D]. 孙亚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柳树耐盐机制及耐盐基因研究进展[J]. 江钰娜,朱星兆,刘昱,刘国元,张健.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7]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D]. 王鑫.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8]蓝靛果品种‘蓝精灵’在天津三个地区引种的生长适应性评价[D]. 苏雅.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9]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果实转录组研究[D]. 李孟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10]冬箭筈豌豆种质生产性能与耐盐性评价[D]. 王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碱蓬人工栽培育种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