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现状

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现状

一、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晓[1](2021)在《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行业,水文行业多年来都扮演着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水文行业也有了新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进入高速发展期,智慧水文概念应运而生。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但是水文人才结构与高速的水文事业发展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智慧水文的顺利推进。因此,结合智慧水文发展需求,优化水文人才结构,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水文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水文系统人才发展的第一要务。鉴于此,笔者紧密结合智慧水文未来发展的各项业务,按业务分类梳理出人才结构需求,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得出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原则,并提出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建议,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智慧水文快速发展。本文以人才、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素质、智慧水文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具体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列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构建出本文的整体框架结构。第一部分解释了人才、人才结构、智慧水文的概念,阐述了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素质有关理论。第二部分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智慧水文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出不同方向的人才结构需求。第三部分对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的自然结构、专业结构、素质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深入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智慧水文发展的人才结构需求,得出人才结构优化原则,并提出了实现内蒙古自治区智慧水文人才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结语部分对本文的行文逻辑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同时概括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陈若楠,尚华超[2](2021)在《测绘技术在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的进步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还给我过许多行业带来了技术水平上的好处如:信息化时代的充实了人类及人类生活。对于今天来说我国指出了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和谐发展,并重视自然环境维护。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水文监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把水文监测系统进行一个全方面的发展,能很有效的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分配,能够确保我国的供水状况及水利工程的发展,其中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很有效的解决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测绘技术在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崔怀森[3](2021)在《无人机摄影测量在河道划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河流、湖泊以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线划定的开展是新时期加强河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的一项必要基础工作。由于河道边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受到洪水的冲刷、人为乱占、乱建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定期进行河湖边界测量,对快速准确高效的河湖边界、河道确权等河道管理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测量方式已不适应新的河道划界工作的需要,传统的方法既费时费力而且造价也比较高,在一些山区段危险性也比较大。因此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新技术势在必行。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法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用时短、操作方便、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和强度。然而由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以及近几年开展的河道确权工作方面的应用刚刚开始,还存在一些要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以嘉陵江河道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划定项目为依托,将现代化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运用于该项目中。首先总结和归纳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分类和数据采集处理的原理。其次结合项目要求设计了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的流程;分析验证了后差分PPK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及相关成图要求以及使用影像数据处理软件PIX4Dmapper和地理信息采集软件航天远景MapMatrix相结合生产出嘉陵江地形图的关键技术,对无人机摄影测量生成的DOM、DEM以及DLG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先锋”无人机摄影测量得到的嘉陵江地形图质量合格,可以用于嘉陵江河道划界。最后结合相关水文资料分析并计算了嘉陵江“十年一遇”洪水位线,划定了嘉陵江的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4](2020)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的通知》文中提出皖政[2020]4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省委深改委关于清单制度建设部署,省政府依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规范性文件出台调整废止、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以及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等规定和要求,对省级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进行了调整。现将调整后的《安徽省省级公共服务清单目录》和《安徽省省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予以公布。

赵俊宾[5](2020)在《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测绘技术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且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显着扩大,尤其是在水文地质勘查方面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测绘技术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等,这些技术和其他领域的结合程度正逐步加深,这就使得水文地质勘查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本文笔者就对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任君宇[6](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孙博雅[7](2020)在《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规模扩张、内涝问题频发,防洪减灾成为文物建筑整体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文物建筑防洪工程主要针对建筑本体开展,雨洪管理措施单一,防洪效果不显着。随着针对场地中雨洪管理新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针对外环境设计的“预防性保护”要求的提出,外环境中的雨洪管理实践成为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防洪减灾途径。本文以实现文物建筑雨洪风险的削减、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采用文献综述、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监测的研究方法,借助数字测绘、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雨洪管理在不同类型的文物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文物建筑外环境的形成、主要类型和特征;2)选取典型的文物建筑案例,结合测绘技术和建设指标,综合探索现阶段外环境中存在的雨洪风险和控制需求;3)探讨不同场地条件中雨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及其实际应用。论文共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构建研究框架;第2章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包含论文涉及的理论概念、内容与功能界定,梳理现代雨洪管理理论体系、归纳其在文物建筑外环境实践方法;第3章为案例研究,介绍了调研相关理论、研究目的与意义、案例选择的原则,调查了中、美、德、英等国家降雨事件高发地区的典型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分析并总结当前针对文物建筑整体性保护的雨洪管理措施应用现状;第4章为范式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相关规范与现状调查结果,提出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范式与设计策略;第5章为实证研究,论证该计策略在各类型外环境中的应用途径;第6章为结论,总结研究成果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全文字数约85000字,图表161幅(其中图131幅,表28幅及附表2幅)。

杨靖[8](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文中认为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水利部更是做出重要批示要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持续、健康的推进农田水利向更智能化、更精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设施与现代化改造,从水源到田间整体实现水利设施的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事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上的革新,本次研究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完美结合,再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实现灌区渠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使得灌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我国的灌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实现灌区的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灌区内地地理空间要素实现系统、精准化管理,因此建立灌区空间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以数据库为支撑,来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本次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移动GIS、无人机、GPS等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本文主要以研究与开发宝鸡峡灌区扶风段用水计划系统为目标,通过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为重点展开如下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先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系统所需基础数据,通过结合“3S”技术开展了灌区基础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用比较先进的采集手段—无人机测量和移动GIS,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2)将采集完成的灌区基础数据如渠系资料、田块信息、农作物信息、灌溉制度等进行入库前的预处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通过GIS系统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以Geo Database数据库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灌区内的地理要素分类编码,实现分层管理,构建的灌区动态数据库为后期设计灌区用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4)以典型灌区——宝鸡峡灌区渠扶风段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Arc GIS Engine技术和C#为开发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包、.Net Frame Work4.0框架,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整个系统开发设计为用户管理模块、渠系数据管理模块、属性数据管理模块、优化配水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帮助等几个方面。整个系统界面优化、操作简单、系统数据管理完整、性能突出,有较好的移植性和推广性。

赵沁雨[9](2020)在《从积极干预到保持中立 ——战后英国南海政策演变研究(1946-1957)》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以岛屿主权之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南海争端不仅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不安要素,也对亚太局势的稳定带来危险。该争端既是西方殖民时期留下的产物,也深受冷战远东格局影响。英国在早期南海争端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二战后英国南海政策的演变,不仅有助于系统看待战后南海局势演变,也对把握英国远东政策的走向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力图论述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南海政策的转型过程,分析政策产生的根源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揭示战后南海局势的发展历程。从文章谋篇布局看,本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缘起,梳理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所用文献材料,简述论文的研究方法,最后从理论与现实层面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梳理战后英国关注南海事务的背景。第二章及第三章则以英国外交部档案为基础,分别阐述英国在《旧金山对日和约》起草期间及1956年克洛马事件发生时的南海政策,第四章则归纳战后至50年代末英国南海政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具体而言,第一章的目标是解释二战结束后英国依然重视南海岛屿争端问题的原因。本文认为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促使英国积极干涉南海事务,历史上英国是最先对南海地区进行勘探测绘的西方国家之一,于19世纪中叶在环南海周边地区建立庞大的殖民势力,并由此主导当地的贸易网络。自19世纪中后期起英国在南海地区逐步遭遇法国、日本的挑战,这使其将目光进一步对准南海各岛屿,试图将部分岛礁划归自身殖民地名下。二战结束后,英国在南海地区仍具有重要经济利益,一方面,英国在南海周边仍拥有大量殖民地,另一方面英国需要通过南海与中国大陆开展贸易。与此同时,对苏联向东南亚扩张的担忧也促使英国将南海视作抵御共产主义入侵的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下,英国渴望继续在南海地区保持自身影响力。二战后至50年代后期,英国南海政策按照其原则差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有一代表性事例,从中可以体现该阶段英国南海政策的主要特点。本文第二章详细分析英国在制定《旧金山和约》时所秉持的南海政策。二战后,盟军对日媾和的一大目标是“妥善”处理日本战前通过侵略所获领土,南海诸岛也在其中之列。英国历史上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因而特别关注南海岛屿的处置方式。英国希望和约仅仅规定日本放弃对岛屿的主权要求,但不能明确岛屿的归属者。英国如此为之,其根本目是在不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前提下通过政治手段干涉中国收复领土的行动,延缓共产主义向东南亚的扩张,保障其远东殖民地的安全。第三章则详细论述克洛马事件爆发后英国在南海事务中的态度。50年代以来,越南、菲律宾等新兴独立国家试图侵犯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1956年菲律宾人克洛马宣布“占有”南沙群岛,引起地区局势紧张。英国方面得到消息,迅速开展调查。外交部认为,南沙群岛缺少战略价值,在西方控制制海权的前提下中共绝无可能在岛上建立稳固统治。同时,并未有明显迹象显示南沙海域储藏丰富油气资源。这一时期英国仅仅为完成拱卫马来亚的任务便已耗尽心力,没有能力在南海岛屿问题上挑起事端,也不愿在领土问题上与中国产生对立。鉴于此,英国外交部阻止远东司令部派船队前往南沙海域考察的计划,并告知其驻外机构,要求不对南海岛屿争端发表看法。英国的中立态度表明他更希望充当“观察者”的角色。第四章则是对这两个阶段英国南海政策的评价。纵观战后至50年代中叶,英国南海政策逐渐从积极干预向保持中立转变,但有三个特点自始至终贯穿其中。一是始终将亚洲大国视作其在南海地区的地缘对手;二是积极采取结盟方式,依靠法国及美国等传统盟友的支持以应对地区安全;三是受现实主义影响,英国南海政策始终较为灵活。这样的政策不但使英国较为轻松地从南海岛屿问题上抽身,也确保西方国家在南海地区的航线安全。但客观来看,英国协助美国在南海地区对中国进行遏制,为日后的地区争端埋下伏笔。结语则从更为宏大的角度对英国参与南海事务的逻辑进行总结,它受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影响。英国对南海的重视源自于其历史上与俄国在欧亚大陆的争霸,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在东亚大陆的对峙局面可以视为19世纪英俄竞争的延续。而从现实层面看,英国南海政策始终受制于战后英国整体对外政策,这意味着英国需要在避免投入过多资源的前提下维持在远东的影响力。随着英国逐渐将外交重点聚焦于欧洲,其不可避免地将要从南海地区撤退。然而,受传统海洋思维的影响,英国在撤退过程中依然留下了楔子,以便有朝一日重返南海地区。

关晓昀[10](2020)在《岩溶地区燃气发电工程勘测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华南区域项目陆续立项和开工建设。由于华南地区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对项目影响较大,科学开展岩溶勘测工作十分必要。经调查发现针对岩溶地区的工程勘测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难以指导相关工作开展,因此通过项目管理与岩溶地区勘测工作的融合,探索岩溶地区勘测项目管理标准化研究。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理论、工程勘测项目管理、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管理等研究综述,确定“岩溶地区的燃气发电项目工程勘测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以为岩溶地区开展勘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建议为目的,通过分析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勘测项目管理的工作重点及流程体系,确定勘测工作WBS、流程设计与措施以及勘测设计工作融合为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形成对本课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与总结”的研究方案。通过分析岩溶地质对燃气发电项目的影响,研究勘测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法以及重要勘测成果的保障和应用分析。通过结合燃气发电项目勘测任务、开展要求以及重点工作,完成工作结构分解和工作任务分工表,对岩溶地区勘测项目管理具体内容进行流程设计,明确工作流程、责任人、信息输入输出,并分析具体实施要点提出工作建议,为具体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最后以岩溶地区某燃机发电项目为例,以建设单位及设计管理对勘测工作任务书为实施依据,对该项目勘测项目管理各阶段项目管理的实施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形成勘测成果,并就勘测成果中岩溶报告与设计管理的融合性成果进行分析,对勘测工作推进和成果应用具有指导作用,可在今后岩溶勘测项目的管理中借鉴实施。

二、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评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研究法
        3.统计分析法
    (四)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五)论文框架结构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1.人才
        2.人才结构
        3.智慧水文
    (二)理论基础
        1.人才结构优化理论
        2.人才素质理论
二、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特点及智慧水文人才需求分析
    (一)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特点
    (二)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需求分析
        1.智慧水文监测监控及预报人才结构需求
        2.智慧水文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人才结构需求
        3.智慧水文专题分析服务人才结构需求
        4.智慧水文政务管理人才结构需求
三、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问题分析
        1.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自然结构问题分析
        2.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3.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素质结构问题分析
    (二)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人才招聘成效不高
        2.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3.水文测站工作环境艰苦
        4.整体薪酬不高
四、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建议
    (一)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原则
        1.年龄结构合理化
        2.专业结构多元化
        3.素质结构高水平化
    (二)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措施
        1.优化人才招聘机制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改善工作环境
        4.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测绘技术在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文监测系统的概述
二、测绘技术在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三、结束语

(3)无人机摄影测量在河道划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现代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1.2.2 现代化无人机航测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先锋”固定翼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
    2.1 无人机介绍
        2.1.1 无人机系统组成
        2.1.2 无人机的分类
    2.2 “先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组成
        2.2.1 飞行平台
        2.2.2 飞行控制系统
        2.2.3 遥感数据设备
        2.2.4 GNSS&PPK技术
        2.2.5 数据处理系统
    2.3 论文研究意义和背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摄影测量成图关键技术原理
    3.1 摄影测量坐标系统
        3.1.1 像方空间坐标系
        3.1.2 物方空间坐标系
    3.2 空中三角测量简介
        3.2.1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3.2.2 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
        3.2.3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3.3 无人机影像预处理和影像匹配
        3.3.1 畸变差纠正
        3.3.2 影像匹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河道划界研究
    4.1 研究区域
    4.2 无人机飞行方式的研究及应用
        4.2.1 像控点布设方案研究
        4.2.2 航线规划方案的研究及实验
        4.2.3 数据检查
        4.2.4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3 基于PIX4D软件的DOM模型建立
        4.3.1 原始数据导出
        4.3.2 无人机POS数据解算
        4.3.3 基于PIX4D软件的数据建模
    4.4 基于MAP Matrix和南方CASS软件的河道地形图制作
        4.4.1 内业采集软件MAP Matrix
        4.4.2 外业地物属性调绘
        4.4.3 CAD&CASS软件内业编辑成图
    4.5 基于ArcGis软件的河道划界
        4.5.1 设计洪水位计算
        4.5.2 河道划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度分析
    5.1 精度分析意义
    5.2 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误差来源分析
        5.2.1 数字相机的误差
        5.2.2 像控点和像片刺点误差
    5.3 空三加密精度分析
    5.4 DEM、DOM、DLG精度分析
        5.4.1 精度评价指标
        5.4.2 DEM高程精度分析
        5.4.3 DOM平面精度分析
        5.4.4 嘉陵江河道地形图精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5)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
2 水文地质勘查的具体内容
3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建设工程的主要影响
4 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4.1 遥感技术的应用
        (1)地下水资源的调查。
        (2)水文地质测绘。
        (3)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查。
        (4)矿区水文地质勘查。
    4.2 GIS技术的应用
5 结语

(6)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物建筑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外环境设计研究对于遗产保护具有必要性
        1.1.3 以雨洪管理为出发点
        1.1.4 我国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防洪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内研究概述
        1.2.2 国外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相关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雨洪管理
        2.1.2 环境设计
        2.1.3 建筑外环境设计
        2.1.4 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建筑的定义
        2.1.5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概念
        2.1.6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特征
        2.1.7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
        2.1.8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与雨洪管理的关系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2.2.1 雨洪管理研究的主要趋势
        2.2.2 国内外文物建筑外环境相关的雨洪管理理论
        2.2.3 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方法
        2.3.1 数字景观建模分析法
        2.3.2 计算机模拟实验法
    2.4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相关因素
        2.4.1 景观设计相关因素
        2.4.2 外环境雨洪影响因素
        2.4.3 基于雨洪管理目标的外环境类型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雨洪管理现状调研分析
    3.1 调研概况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内容
        3.1.3 调研方法
    3.2 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3.2.1 调研对象概况
        3.2.2 调研对象外环境设计分析
        3.2.3 雨洪风险因素分析
        3.2.4 外环境雨洪管理系统
        3.2.5 雨洪管理相关因素小结
    3.3 典型案例措施分析
        3.3.1 案例一:花莲松园别馆
        3.3.2 案例二:天津静园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4.1 设计策略基本原理与方法
        4.1.1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基本原则
        4.1.2 设计策略研究目标
        4.1.3 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理念
        4.1.4 基于雨洪管理目标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流程
        4.1.5 景观设计内容
    4.2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雨洪管理目标设置方法
        4.2.1 整体雨洪综合利用目标选择途径
        4.2.2 我国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指标体系
        4.2.3 LID理念在文物建筑外环境中的局限
        4.2.4 基于控制目标的文物建筑外环境分区
    4.3 基于雨洪管理分区的文物建筑外环境的设计方法
        4.3.1 文物建筑防洪区
        4.3.2 边界交互区与综合治理区的设施配置策略
        4.3.3 设施规模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鼓楼外环境为例
    5.1 南京鼓楼项目背景
        5.1.1 城市概况
        5.1.2 上位规划
        5.1.3 自然条件分析
        5.1.4 历史特征解读
    5.2 场地现状分析
        5.2.1 设计范围
        5.2.2 使用行为画像
        5.2.3 现状流线与节点分析
        5.2.4 现状竖向分析
        5.2.5 植被现状分析
        5.2.6 雨洪现状分析
    5.3 南京鼓楼景观设计方案
        5.3.1 设计理念
        5.3.2 景观功能分区
        5.3.3 竖向设计
        5.3.4 植物设计
        5.3.5 配套设计
    5.4 南京鼓楼雨洪管理专项设计方案
        5.4.1 南京鼓楼雨洪管理目标拆解
        5.4.2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雨洪分区
        5.4.3 南京鼓楼LID设施配置
        5.4.4 基于SWMM的 LID设施规模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国内灌区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宝鸡峡灌区用水管理现状
        1.4.2 宝鸡峡灌区空间数据库构建
        1.4.3 宝鸡峡灌区用水计划系统设计
        1.4.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
    2.1 灌区基础地理数据
    2.2 属性数据
    2.3 技术路线
    2.4 基础数据采集方式
第三章 基础数据预处理
    3.1 专业术语解释
        3.1.1 地理信息系统
        3.1.2 地理信息数据库
        3.1.3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3.1.4 空间分析
    3.2 栅格数据处理(地理配准)
    3.3 地图矢量化-Arc Scan自动矢量化
    3.4 遥感数据处理
    3.5 拓扑关系构建
    3.6 数据处理辅助软件
        3.6.1 奥维互动地图
        3.6.2 Arc GIS10.2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灌区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4.1 典型灌区地理状况
    4.2 空间数据库构建理论基础
    4.3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4.4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4.4.1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
        4.4.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内容
    4.5 数据库设计原则
    4.6 空间数据库设计
    4.7 属性数据库设计
    4.8 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结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灌区用水计划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
    5.2 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5.2.1 系统设计思路
        5.2.2 系统设计原则
    5.3 系统开发总体框架设计
    5.4 系统开发平台
        5.4.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5.4.2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5.5 系统模块设计
        5.5.1 登录界面设计
        5.5.2 地图管理模块
        5.5.3 渠系数据管理模块
        5.5.4 灌区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5.5.5 用水计划生成
        5.5.6 数据导出模块
        5.5.7 帮助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从积极干预到保持中立 ——战后英国南海政策演变研究(1946-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战后英国关注南海地区的背景
    第一节 英国在南海地区的殖民活动
    第二节 英国在南海地区的经济利益
    第三节 英国在南海的安全利益
第二章 旧金山体制构建过程中英国的南海政策(1946-1952)
    第一节 英国参与《对日和约》的起草
    第二节 积极干涉:战后英国南海政策的形成
    第三节 英国南海政策的动因分析
第三章 克洛马事件前后英国南海政策的调整(1953-1957)
    第一节 克洛马事件与南海争端的激化
    第二节 保持中立:英国南海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英国南海政策调整的深层原因
第四章 战后初期英国南海政策评析
    第一节 英国南海政策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南海政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岩溶地区燃气发电工程勘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项目管理的文献综述
        1.2.2 工程勘测项目管理研究
        1.2.3 关于燃气发电项目概述及其发展
        1.2.4 岩溶地区勘测项目管理的研究综述
        1.2.5 关于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勘测项目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4 研究路线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燃气发电项目工程勘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2.1 理论分析
        2.1.1 勘测项目管理的目的及应用
        2.1.2 工程与勘测项目管理的关系分析
        2.1.3 勘察项目管理与设计管理工作的关系分析
    2.2 工程勘测项目管理研究
        2.2.1 工程勘测组织结构分析
        2.2.2 工作分解结构(WBS)及重点工作分析
        2.2.3 基本工作流程
    2.3 工程勘测项目管理与技术应用结合性分析
        2.3.1 燃气发电项目工程勘察技术
        2.3.2 勘测技术与勘测项目管理的关系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地区基本地质情况分析及对燃气电厂勘测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3.1 岩溶地区对燃气发电项目的影响性分析
    3.2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勘测工作任务及成果技术要求
        3.2.1 燃气发电项目勘测任务及成果技术要求
        3.2.2 燃气发电项目勘测与常规工程勘测要求差异分析
    3.3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勘测项目管理工作组织及开展工作重点分析
        3.3.1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管理勘测工作组织分析
        3.3.2 重点工作分析
    3.4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勘测工作重点工作流程设计及实施分析
        3.4.1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工程勘测重点工作分析及流程设计
        3.4.2 工程勘测项目管理与设计、施工管理融合
        3.4.3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项目工程勘测项目管理重点维度及其措施分析
    3.5 岩溶地区燃气发电勘测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地区某燃气发电项目勘测项目管理分析
    4.1 项目概况及勘察工作任务书
    4.2 勘测工作实施策划分析
    4.3 勘测项目管理实施阶段工作分析
        4.3.1 勘测作业实施
        4.3.2 岩溶物探实施与成果分析
    4.4 勘测设计成果
        4.4.1 厂址区域地质条件
        4.4.2 厂址地质情况及岩土参数
        4.4.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5 勘测项目管理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水文视角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人才结构优化研究[D]. 王天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测绘技术在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应用[A]. 陈若楠,尚华超. 2021(第九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 2021
  • [3]无人机摄影测量在河道划界中的应用研究[D]. 崔怀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的通知[J].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20)
  • [5]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微[J]. 赵俊宾.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5)
  • [6]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孙博雅.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8]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D]. 杨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从积极干预到保持中立 ——战后英国南海政策演变研究(1946-1957)[D]. 赵沁雨. 南京大学, 2020(03)
  • [10]岩溶地区燃气发电工程勘测项目管理研究[D]. 关晓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水文行业测绘技术发展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