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银行标准数据元素

审查银行标准数据元素

一、银行标准数据元素的审查(论文文献综述)

任奕臣[1](2021)在《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银行风险发生的主要区域,其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受到互联网金融等冲击下,银监会大力倡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央行开始放松对外资银行的投资限制等因素,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在扩大信贷业务规模的同时,不良贷款的金额也随之增加。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上来看,目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受到市场、利率、政策等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经营状况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随之升高。虽然信贷风险涉及内外部多种因素,但由于外部风险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商业银行就必须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现有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完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进而从内部加强对信贷流程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以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本文以农业银行X分行为研究对象,完整展现X分行当前信贷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深入揭示X分行在信贷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例如信贷业务流程设计不当、未按要求操作和管理不善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借助Yaahp软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样本数据,对各流程环节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权重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流程优化经验,从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调整、贷前阶段的具体环节工作内容、贷中阶段的客户风险等级细分和具体贷款审批流程、贷后阶段的岗位设置以及细分考核等方面给出优化建议。通过对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流程的现状可以看出,X分行在信贷业务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环节。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流程风险因素得出权重分析结果,以明确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重点方向。最后,根据所得出的计量结果,为农业银行X分行更好的实施信贷业务流程优化措施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并辅以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帮助优化方案更好的落实。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对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流程的优化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潘嫩俤[2](2021)在《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发挥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过程中,消费金融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加强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是业界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国内关于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研究对象多为消费金融公司和国有大中型银行,以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城商行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因此本文研究立足于中小型银行,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以HX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针对HX银行的消费金融发展情况和风险管控进行分析,找出该银行在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首先,本文对现有的国内外有关消费金融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消费金融风险构成、成因、防范的研究文献,通过分析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以及消费信贷理论,总结了现今消费金融发展现状以及风险防控等措施。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目标、方法、内容与整体思路。其次,对消费金融、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对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从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特点进行理论阐述。之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主体的相关利益者发放问卷130份,收集有效问卷112份。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可以得出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在人才、系统、政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更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梳理出10个相关性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其总结分类成3个准则层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水平,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以及综合权重得出影响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客户资质审核、员工操作水平、风控流程等。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完善贷前风险管理、落实贷款中后端流程管理、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等进一步加强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谭慕涵[3](2021)在《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从众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中可以看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形成融资难问题的主要瓶颈主要是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不足,在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中,通过信用担保的有效介入,对于增强中小企业信用度,提升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具有积极且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担保公司的发展来看,其经营的是信用风险,一般情况下都是信用风险的具体承担者,因此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担保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担保公司如何在面临高风险与低收益的矛盾时,使自身既能发挥为中小企业担保增信的角色,服务中小企业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又能让自身在面临比较严峻的内外部风险环境下实现生存与发展是担保公司的首要课题,本文选定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也正是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在详细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对担保及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具体界定。并对G担保公司基本概况、信用风险管理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具体的流程、指标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解释。然后在构建信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该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全面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识别和分析,并通过访谈形式找寻了形成风险的原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和形成原因,提出了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建设、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维持风险管理指标的均衡、丰富风险分担措施、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优化对策建议。

白珊[4](2021)在《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易贷是A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个体工商户发放的用于满足企业经营资金需求的一种经营性贷款。该贷款与其他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区别一是贷款申请主体为自然人,二是所涉及的经营实体经营规模和资金需求更小。自2017年政府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相关要求以来,A银行将微易贷作为近年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但该行针对微易贷客户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不完善,贷款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在发展微易贷的同时管控好信用风险,是该行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信用风险、信用评价相关概念、理论为依据,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论述。首先介绍微易贷发展现状,并对信用评价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目前评价体系主要存在评价人员结构不合理、评价指标不全面、未设置指标权重、行业区分不充分、没有合理有效的信用评级表、没有设置评价等级和标准等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从六方面优化:一是通过优化评价人员结构使得评价更为客观专业。二是针对贷款申请主体为自然人的特殊性增加了关于实际控制人的评价指标,针对微易贷客户多数财务体系不健全的特点选取了相对重要且好取数的财务指标,使得评价指标更为全面。三是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设置了合理的权重,使得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得以体现。四是通过构建信用评级表、设置信用等级有效降低评价人主观因素对信用评价的影响,将客户各方面信用状况清楚的呈现给数据使用者。五是针对微易贷客户行业分布特点进行行业区分,充分体现了不同行业的特殊性。六是通过设置保障措施保证了信用评价体系的长期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优化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帮助银行更准确的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控能力。本文以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其他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轩青[5](2020)在《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的经济组成成分中,小微企业占据着主要的经济发展成分。近年来,经济下行导致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电商的迅速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小微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再加上小微企业本身存在的脆弱点如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差等,造成企业的发展速度较慢,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不足。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主要通过减少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量,而并未从根本上重视贷款风险防控工作,从而导致银行贷款余额虽逐年下降,不良贷款率却依旧上升。建行S分行作为S市规模较大的国有银行,小微贷款业务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本文以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小微贷款风险防控问题。本文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小微贷款风险理论发展做了研究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小微贷款风险相关理论;然后运用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以及在建行S分行工作的相关经验,阐述了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业务现状,研究分析了目前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业务风险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根据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业务中存在的内外风险防控和管理问题建立防控体系: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贷款流程中主要伴随的内外部风险、风险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进行了识别和评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信用综合评分标准和授信决策模型,提出了风险防控体系的优化措施。最后针对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保障性建议,强调借鉴同业先进经验和运用大数据风控保障小微贷款风险防控工作稳定有效地开展。通过研究问题和设计优化方案,一方面能够使建行S分行在大力推进小微贷款的同时能有效防控风险,另一方面也为同业金融机构的小微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要求金融机构要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拓展业务,逐步扩大小微贷款规模,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李星荃[6](2020)在《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最近几年,国家倡导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和社会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正年年加大。不管是在政策上,或者是在资金上,还是在制度上,均体现出党和国家要下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决心。商业银行在相应国家号召的同时,积极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逐渐将信贷业务重心从大中型企业信贷向小微型企业信贷转移。本文以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发掘X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介绍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特征及划分标准,梳理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类型以及论述目前我国国内主流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其次,介绍X银行整体概况,阐述X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产品、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现状,梳理X银行公司类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分析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模型,结合国内有关小微企业风险控制的关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新信贷系统,改进信用评级方法,建立大数据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等措施。

王超[7](2020)在《HT公司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经济变得越来越活跃,国有企业开始崛起。但国有企业要想顺利的发展,必要的融资是必不可少的,融资可以保证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从而使得企业正常运营。市场上国有企业的融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与银行制度在本质上不一样,国有企业的融资无法达到银行评估的严谨程度,容易造成贸易风险,国有企业的融资性贸易无法做到对账户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对融资双方的信用进行评估,换句话说,虽然表面上是一种贸易行为,但实际上国有企业给中小型民营企业充当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融资规模逐渐增大,随之带来的贸易风险就越来越大。如果中小型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无法对国有企业进行还款,国有企业将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最终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旨在对国有企业的融资性贸易进行分析,并做出总结。为此,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文献,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最终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国有企业的融资性贸易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指标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评价阶段。在对HT公司的融资性贸易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本文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计算出项目总体的风险度,得出该项目属于中风险,需进行项目风险控制,并按照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评价阶段分别给出了控制项目风险的具体措施。

张诚[8](2020)在《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环境问题也应运而生。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成员,银行能够也应该在提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中扮演正面角色,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更主动地建立重视社区和环境的金融市场。但是,银行的特殊性质,使得它更加注重短期市场的回报。作为公司,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金融家,商业银行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赤道原则便应运而生,它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框架,用来评估融资项目是否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然而,我国目前仅有两家商业银行银行宣布采用“赤道原则”,分别是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江苏银行作为首家参与的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区域经济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江苏银行绿色金融案例对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江苏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第一,江苏银行是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城市商业银行;第二,江苏银行在城商行中排名靠前,具有代表性。在文章结构上,本文第一章构建了文章写作的大致框架,提出了本文的写作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本文后面的分析需要用到的理论以及评估方法进行介绍,对绿色金融、社会责任理论、企业自身发展理论、赤道原则以及AHP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后面的写作打好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江苏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所做出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读者对江苏银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介绍了它在绿色信贷、绿色投资以及绿色债券方面的发展情况;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选取了包括江苏银行在内的6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利用AHP方法评估了6家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以此来说明江苏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的绩效的确好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最后一章是对第四章分析出来的问题提供建议,促进江苏银行更快更好的发展绿色金融。在写作文章时,查找了6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官网,总结出6家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对6家银行2013-2018年的数据进行整合以及处理。阅读了大量外文文章以及外国赤道银行的官方,对国际上的绿色产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每个绿色金融产品的代表银行。在查找了6家银行连续6年的数据后,创新性的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绩效评估模型,来证明江苏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做出的成果是6家银行中最好的。同时本文选取的比较对象都是城市商业银行,使得得出的结果更加具有针对性。

罗晓萌[9](2020)在《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农村及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农商行陆续实现转制,在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资产总值的同时,也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信贷业务是农商行最主要的经营活动,信贷业务的收入又是大多数农商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许多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这样一来,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关系到农商行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因此,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农商行发展的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农商行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信贷业务及内部控制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以此为基础对SY农商行的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进行介绍,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行信贷内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性研究。评价结果显示,S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SY农商行内控文化缺失、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信用评级系统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信贷业务流程关键环节控制不够有效、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贷管理系统亟需优化、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缺少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等等。为此,笔者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项对应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改善SY农商行信贷业务的内控控制水平,同时也希望能对其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房斌[10](2020)在《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0%以上,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以及50%以上的税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提供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出台大量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银行作为小微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承担着重要的经济与社会责任。小微企业由于其数量众多,存在着巨大的贷款需求。但同时其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信贷风险。银行面临着小微企业总体信贷规模大、风险高的两难局面。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发展不配套,难以适应我国小微信贷业务蓬勃发展的现状,这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P银行的信贷业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P银行的情况分析研究出适合P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其次,对小微企业的定义与其风险特征,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以及信贷风险评价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从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行制度和人员配置,结合当前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状况,得出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不准确、信贷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贷后管理监管力度不足、信贷投放行业集中度过高、员工信贷风险管理培训不到位等问题。第四,从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出发,选取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进步能力、企业评价、法人评价、产品评价、行业、区域评价八个维度构建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和专家打分法分别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计量,并确立信贷风险评价等级表。最后选取小微企业案例对所设计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应用,对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的配套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P银行完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二、银行标准数据元素的审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标准数据元素的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2.1.1 信贷风险的概念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2.2 信贷流程风险相关理论
        2.2.1 贷前信贷选择理论
        2.2.2 贷中信贷决策理论
        2.2.3 贷后信贷管理理论
        2.2.4 信贷风险与信贷流程风险的相关性
    2.3 商业银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2.3.1 信贷流程风险控制概念
        2.3.2 信贷流程风险控制方法
第三章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现状
    3.1 农业银行X分行概述
        3.1.1 农业银行X分行简介
        3.1.2 农业银行组织架构
        3.1.3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分类
        3.1.4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情况
        3.1.5 农业银行X分行不良贷款情况
    3.2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管理流程
    3.3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举措
        3.3.1 贷前客户信用评级
        3.3.2 贷中授信额度计算
        3.3.3 贷后检查风险控制举措
    3.4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3.5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5.1 贷前调查环节存在的问题
        3.5.2 贷中审查环节存在的问题
        3.5.3 贷后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3.5.4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4.1.1 建立递进层次结构模型
        4.1.2 以两两比较法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4.1.3 确定项目风险因素重要性及一致性检验
        4.1.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2 相关指标的选取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相关指标的确定
    4.3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值
    4.4 各层次指标权重总排序及分析
第五章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优化策略及保障措施
    5.1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优化策略
        5.1.1 强化客户准入要求
        5.1.2 对贷中审查各环节查漏补缺
        5.1.3 加强贷后管理并落实清收工作
        5.1.4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5.1.5 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5.1.6 实行流程控制并明确分工
    5.2 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改进保障措施
        5.2.1 组织层面保障措施
        5.2.2 人员层面保障措施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政策背景
        1.1.1.2 行业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消费金融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消费金融风险构成的研究
        1.2.3 关于消费金融风险成因的研究
        1.2.4 关于消费金融风险防控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流程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消费金融
        2.1.2 风险管理
        2.1.3 大数据分析
    2.2 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流程与特点
        2.2.1 贷前调查
        2.2.2 贷中审查
        2.2.3 贷后管理
        2.2.4 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特点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行为风险管理理论
        2.3.3 内部控制理论
第三章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3.1.1 市场风险
        3.1.2 信用风险
        3.1.3 操作风险
        3.1.4 欺诈风险
    3.2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3.2.1 信用评级调整
        3.2.2 审批管理
    3.3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3.3.1 基于传统风险评价的风险管理模式
        3.3.2 基于业务拓展式的风险管理模式
        3.3.3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模式
第四章 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HX银行及其消费金融发展情况介绍
        4.1.1 HX银行及其个人业务简介
        4.1.2 HX银行消费金融产品介绍
    4.2 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流程及内控现状
        4.2.1 贷前客户信息审核
        4.2.2 贷中审查审批
        4.2.3 贷后跟踪监测
        4.2.4 内控职责管理
        4.2.5 人才队伍结构
    4.3 HX 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管理问题调研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4.3.1.1 客户资历信息来源分析
        4.3.1.2 贷款流程风险情况分析
        4.3.1.3 大数据应用现状分析
        4.3.1.4 风险控制监督现状分析
        4.3.1.5 存在问题总体分析
        4.3.2 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4.3.2.1 构建风险评价模型
        4.3.2.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与结果
第五章 完善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的建议
    5.1 基于客户信用风险审核完善贷前风险管理
        5.1.1 整合治理内部数据
        5.1.2 引入第三方征信数据
        5.1.3 对接当地政府资源
        5.1.4 严格审查贷前信息
    5.2 基于道德风险防范落实贷款中后端流程管理
        5.2.1 加强贷中审批及放款审核
        5.2.2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结合
        5.2.3 改进客户异常信息预警
        5.2.4 完善风险控制相关考核
    5.3 基于市场风险挑战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管理
        5.3.1 部署大数据发展战略
        5.3.2 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5.3.3 引入大数据优秀人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HX 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信用担保的概念和理论
        2.1.1 信用担保的概念
        2.1.2 信用担保的理论
    2.2 信用担保风险的概念和理论
        2.2.1 信用担保风险的概念
        2.2.2 信用担保风险的理论
    2.3 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的特征、来源及管理措施
        2.3.1 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的特征
        2.3.2 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的来源
        2.3.3 信用担保风险的管理措施
第3章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3.1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概况
        3.1.1 G担保公司基本概况
        3.1.2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架构
        3.1.3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3.2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3.2.1 保前受理阶段流程
        3.2.2 保中审批阶段流程
        3.2.3 保后管理阶段流程
    3.3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效
        3.3.1 担保代偿率
        3.3.2 担保放大倍数
        3.3.3 担保代偿余额
        3.3.4 拨备覆盖率
第4章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评估和问题分析
    4.1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4.2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评估指标的设计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用风险管理评估指标权重确定及结果
        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用风险管理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4.3.2 判断矩阵的构建及权重求解
        4.3.3 信用风险管理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
    4.4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4.5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5.1 管理层及员工的信用风险感知方面存在问题
        4.5.2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存在问题
        4.5.3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方面存在问题
        4.5.4 信用风险管理效果方面存在问题
第5章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5.1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建设
        5.1.1 优化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5.1.2 建立评审专家库提升风险审查专业性
    5.2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5.3 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5.3.1 保前阶段
        5.3.2 保中阶段
        5.3.3 保后阶段
    5.4 多维度加强管理,维持风险管理指标的均衡
        5.4.1 合理配置业务资源,控制担保代偿率
        5.4.2 及时处置不良资产,降低担保代偿余额
    5.5 丰富风险分担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5.5.1 争取政府支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5.5.2 加强同银行联系,组建风险共担体系
        5.5.3 加入再担保体系,推动风险有效分担
    5.6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6.1 建立担保业务的风险数据库
        5.6.2 完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风险研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致谢

(4)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信用风险
        2.1.2 信用评价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A银行基本情况
    3.2 微易贷介绍
        3.2.1 业务简介
        3.2.2 业务发展
        3.2.3 贷款质量
        3.2.4 客户行业分布
    3.3 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现状
        3.3.1 信用评价主体
        3.3.2 信用评价流程
        3.3.3 信用评价指标
        3.3.4 信用评价等级和标准
    3.4 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3.4.1 评价人员结构不合理
        3.4.2 评价指标不全面
        3.4.3 未设置指标权重
        3.4.4 行业区分不充分
        3.4.5 缺少信用评级表
        3.4.6 缺少信用评价等级和标准
第四章 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4.1 优化原则和方向
        4.1.1 优化原则
        4.1.2 优化方向
    4.2 优化评价人员结构
        4.2.1 促使直接评价人的引入更合理
        4.2.2 补充评价审查审批人员
    4.3 选取全面的评价指标
        4.3.1 指标的选取
        4.3.2 指标的解释和分析
    4.4 设定科学的指标权重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造判别矩阵并计算权重
    4.5 构建信用评级表
        4.5.1 构建信用评级表主体
        4.5.2 区分行业特征
    4.6 设置合理的信用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4.7 信用评价体系保障措施
        4.7.1 完善信用评价后评估及评价体系定期更新环节
        4.7.2 加强人员培训确保评价指标取数的准确性
第五章 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5.1 案例企业介绍
    5.2 原评价体系分析
    5.3 优化后评价体系分析
    5.4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5.4.1 指标选择对比分析
        5.4.2 指标权重对比分析
        5.4.3 行业区分对比分析
        5.4.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C 微易贷客户信用评级模型对应分值调查问卷
致谢

(5)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文献及进展
        1.3.2 国外发展趋势及进展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小微企业
        2.1.2 小微企业贷款
        2.1.3 风险防控体系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关系型贷款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大数据风控理论
3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现状及问题
    3.1 建行S分行简介
    3.2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业务概述
        3.2.1 线上大数据产品信贷业务
        3.2.2 线下评分产品信贷业务
    3.3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现况
        3.3.1 信用风险方面防控现状
        3.3.2 操作风险方面防控现状
        3.3.3 流动性风险方面防控现状
    3.4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问题分析
        3.4.1 信用风险方面问题分析
        3.4.2 操作风险方面问题分析
        3.4.3 流动性风险方面问题分析
    3.5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问题成因
        3.5.1 建行S分行自身贷款结构原因
        3.5.2 小微贷款业务自身的局限性
        3.5.3 小微贷款涉及行业的不稳定性
4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4.1 小微贷款风险防控体系设计遵循的原则
        4.1.1 全面识别风险点
        4.1.2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4.1.3 职责明确
    4.2 构建外部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4.3 全面识别应对内部操作风险点
        4.3.1 改进操作风险评估方式
        4.3.2 优化信息共享途径
        4.3.3 严格把控贷款流程各个环节
        4.3.4 优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
    4.4 完善风险部门管理预警机制
        4.4.1 关注流动性指标监测
        4.4.2 完善风险预警系统
5 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的保障措施
    5.1 借鉴同业风险防控经验不断完善体系
        5.1.1 注重结合小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
        5.1.2 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
    5.2 充分利用大数据监控
        5.2.1 获取利用外部关键信息
        5.2.2 风险量化以实现风险共担
        5.2.3 加强信贷管理,创新信贷模式
    5.3 适时调整小微贷款业务新方向
        5.3.1 全力支持防疫相关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5.3.2 加大对受疫情冲击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小微企业的概念
        2.1.2 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2.1.3 小微企业的特征
        2.1.4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类型
    2.2 相关理论
        2.2.1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2.4 大数据风控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现状分析
    3.1 X银行总体概况
    3.2 小微企业信贷状况
        3.2.1 小微信贷产品
        3.2.2 小微企业信贷组织架构
        3.2.3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
    3.3 小微企业信贷发展情况
        3.3.1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3.3.2 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3.3.3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特点
    3.4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
    4.1 构建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4.1.1 评价方法概述
        4.1.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1.3 评价指标构建
        4.1.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4.1.5 建立评语集
    4.2 构建评价矩阵进行综合评价
        4.2.1 信贷风险环境评价
        4.2.2 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
        4.2.3 信贷控制措施评价
        4.2.4 风险监督与纠正评价
        4.2.5 信息交流与反馈评价
        4.2.6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整体评价
    4.3 X银行小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3.1 信贷管理系统陈旧
        4.3.2 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不完善
        4.3.3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4.3.4 风险预警机制缺失
        4.3.5 人员素质相对薄弱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5.1 更新信贷管理系统
    5.2 改进信用评级方法
    5.3 利用大数据建立小微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5.3.1 利用大数据对小微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
        5.3.2 利用第三方平台的渠道进行数据挖掘
        5.3.3 实现大数据预警系统与人工干预相结合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4.1 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5.4.2 规范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HT公司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融资性贸易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融资性贸易类型及风险特征
        2.1.1 仓单质押融资及风险表现
        2.1.2 走单贸易融资及风险表现
        2.1.3 代理进出口贸易融资及风险表现
        2.1.4 转口贸易融资及风险表现
        2.1.5 保理融资及风险表现
        2.1.6 票据贴现融资及风险表现
        2.1.7 黄金租赁融资及风险表现
    2.2 贸易风险管理理论
        2.2.1 贸易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2.2.2 融资性贸易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2.2.3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应对
        2.2.4 风险的管理及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3.1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成
        3.1.1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3.1.2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3.1.3 融资性贸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2 融资性贸易风险评价方法
        3.2.1 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HT公司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4.1 公司背景与概况
        4.1.1 融资性贸易业务
        4.1.2 业务模式
    4.2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5.1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应对的依据
    5.2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应对方法
        5.2.1 项目立项阶段的风险应对
        5.2.2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应对
        5.2.3 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应对
        5.2.4 项目后评价阶段的风险应对
    5.3 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跟踪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硏究背景及意义
        1.1.1 硏究背景
        1.1.2 硏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硏究现状
        1.2.2 国内硏究现状
        1.2.3 国内外硏究现状分析
    1.3 硏究思路、硏究方法及内容结构安排
        1.3.1 本文的硏究思路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绿色金融理论基础
    2.1 绿色金融的含义与特征
        2.1.1 绿色金融的含义
        2.1.2 绿色金融的特征
    2.2 绿色金融的支撑理论
        2.2.1 社会责任理论
        2.2.2 自身发展理论
        2.2.3 转型发展理论
    2.3 绿色金融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
第3章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案例介绍
    3.1 江苏银行的基本情况
        3.1.1 江苏银行介绍
        3.1.2 资产负债情况
    3.2 江苏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情况
        3.2.1 江苏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
        3.2.2 江苏银行的绿色投资业务
        3.2.3 江苏银行的绿色金融债券业务
    3.3 江苏银行的绿色金融制度情况
        3.3.1 江苏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制度
        3.3.2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激励制度
        3.3.3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风险控制制度
第4章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案例分析
    4.1 江苏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动因分析
    4.2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绩效分析
        4.2.1 AHP分析法指标的选取
        4.2.2 经济效益判断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4.2.3 社会环境效益判断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4.2.4 绿色金融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绩效评估
    4.3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比较分析
        4.3.1 绿色金融效益比较
        4.3.2 绿色信贷余额比较
        4.3.3 绿色信贷余额占比的比较
        4.3.4 绿色金融经营风险的比较
        4.3.5 绿色金融经营效益的比较
        4.3.6 绿色金融制度的比较
        4.3.7 研究小结
    4.4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存在的不足
        4.4.1 从国际角度来看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不成熟
        4.4.2 从国际角度来看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4.4.3 绿色金融风险控制薄弱
第5章 案例启示
    5.1 江苏银行对其他城商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启示
        5.1.1 加强与国外先进的绿色金融机构的交流
        5.1.2 增加绿色金融效益
        5.1.3 扩大绿色金融发展规模
    5.2 针对江苏银行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5.2.1 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和创新
        5.2.2 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5.2.3 降低绿色金融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致谢

(9)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商行信贷业务概述
        2.1.1 信贷业务的概念
        2.1.2 农商行信贷业务的特点
        2.1.3 农商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2.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2.2.2 内部控制目标
        2.2.3 内部控制的原则
        2.2.4 内部控制要素
    2.3 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3.1 控制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4 激励机制理论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其评价
    3.1 SY农商行简介
    3.2 SY农商行信贷业务经营状况
        3.2.1 信贷业务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3.2.2 银行贷款投放行业分析
        3.2.3 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分析
    3.3 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3.3.1 信贷业务管理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3.3.2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流程
        3.3.3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3.3.4 信贷业务信息交流与反馈
        3.3.5 信贷业务监督与管理
    3.4 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
        3.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4.2 确定指标权重
        3.4.3 建立评语集合
        3.4.4 构建评价矩阵进行综合评价
        3.4.5 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其成因
    4.1 未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4.1.1 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4.1.2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4.1.3 信贷管理文化缺失
    4.2 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有待健全
        4.2.1 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
        4.2.2 未形成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4.2.3 信贷人员风险评估能力较弱
    4.3 内部控制活动不完善
        4.3.1 贷前调查不充分
        4.3.2 未严格执行授信审批制度
        4.3.3 贷后检查易松懈
    4.4 信息与沟通有待加强
        4.4.1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4.4.2 信贷管理系统亟待优化
    4.5 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4.5.1 未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
        4.5.2 缺少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第五章 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设计及其实施保障
    5.1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目标
    5.2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原则
    5.3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
        5.3.1 健全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5.3.2 夯实信贷人力资源配置
        5.3.3 培养信贷合规文化
        5.3.4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和预警机制
        5.3.5 强化信贷业务关键环节的控制
        5.3.6 改进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5.3.7 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
        5.3.8 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5.4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5.4.1 制度保障
        5.4.2 业务保障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 间参加科研情况及 获得 的学术成果

(10)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重要性研究
        1.2.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1.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对策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相关理论
    2.1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2.1.1 信贷配给理论
        2.1.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相关概念
        2.2.1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定义
        2.2.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定义
        2.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模型
        2.2.4 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第三章 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P银行简介
        3.1.1 P银行基本情况
        3.1.2 P银行信贷业务经营情况
        3.1.3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情况
    3.2 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现状
        3.2.1 信贷风险组织管理流程
        3.2.2 信贷风险业务管理流程
        3.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方法
    3.3 P银行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制度不完善
        3.3.2 信贷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
        3.3.3 对贷后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
        3.3.4 信贷投放行业集中,风险集中度较高
        3.3.5 对员工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培育不到位
第四章 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模型设计
    4.1 信贷风险评价模型设计原则
    4.2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小微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4.2.3 小微企业非财务评价指标
    4.3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构建指标层次模型
        4.3.2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
    4.4 信贷风险评价模型设计
        4.4.1 构建风险评价模型
        4.4.2 计算财务指标分值
        4.4.3 计算非财务指标分值
        4.4.4 信贷风险等级评定
第五章 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分析
    5.1 评价模型的应用
    5.2 评价模型在A公司信贷风险评价的应用
        5.2.1 A公司简介
        5.2.2 A公司信贷风险评价
    5.3 评价模型在B公司信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5.3.1 B公司简介
        5.3.2 B公司信贷风险评价
    5.4 信贷业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评价
第六章 完善P银行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的配套措施
    6.1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6.2 加强贷后管理,设置信贷风险监测岗位
    6.3 优化信贷投放行业分布
    6.4 提升小微企业信贷从业人员素质
    6.5 充分应用小微信贷帮扶政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四、银行标准数据元素的审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银行X分行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研究[D]. 任奕臣.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HX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 潘嫩俤. 闽江学院, 2021(08)
  • [3]G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谭慕涵.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A银行微易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白珊. 兰州大学, 2021(12)
  • [5]建行S分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研究[D]. 郭轩青.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5)
  • [6]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李星荃. 燕山大学, 2020(06)
  • [7]HT公司融资性贸易项目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 王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8]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案例研究[D]. 张诚. 湘潭大学, 2020(02)
  • [9]S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罗晓萌.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10]P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 房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审查银行标准数据元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