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Insight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一、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嵩[1](2021)在《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及其制动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因其在节约能耗、动力控制和汽车底盘布局上的巨大优势,已成为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目前电动汽车在动力控制、续航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等问题遭遇瓶颈之后,如何提高能量利用率以进一步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和难题。再生制动是将车辆制动减速时消耗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供车辆行驶时使用的技术,在制动较多的城市工况下,利用再生制动技术配合传统液压制动组成的复合制动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利用率和汽车行驶里程,同时减少对机械制动系统的损耗,因此该项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四轮驱动的纯电动汽车,详尽分析了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再生制动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纯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电机控制、汽车制动系统能量传递进行了分析。针对常规制动中存在的制动力分配问题,比较分析了多种目前已经应用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进一步考虑影响再生制动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常规制动下多因素约束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以实现安全制动和高效能量回收。针对在各种复杂路况下存在的制动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再生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相配合的复合制动ABS系统,引入汽车车轮的滑移率作为控制目标,首先提出了一种利用滑模观测器估计路面信息的方法,之后设计了一种用于控制滑移率的滑模控制器,保证该复合制动ABS系统能适应各种复杂路况。通过Matlab和Carsim联合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系统在制动过程中能够同时保证较高的能量回收利用率和制动稳定性。

王恒[2](2021)在《中型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燃料电池汽车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低噪音、零排放等特点,得到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以某款中型燃料电池载货车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提高整车的经济性和核心零部件的寿命两个方面入手,良好的整车驱动能量管理策略和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整车经济性,而实时小波变换控制策略则可以优化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减少其剧烈波动,提高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比不同动力源的工作特性和各动力源的组合形式的优缺点,确定所设计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拓扑结构。根据整车参数和动力性指标对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主要部件进行匹配,确定其合适类型、具体参数和各种效率曲线,并以此建立了仿真模型。其次,重点介绍了两种燃料电池汽车驱动能量管理策略-功率跟随型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的基本控制思想和原理,建立了整车驱动能量管理策略模型。通过整车经济性对比仿真分析得出,模糊控制策略较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的整车经济性提高了约1.9%。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三种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控制思想和规则,建立了三种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比得出,最优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整车经济性方面较理想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和实际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别提高了约8.8%和10.5%。最后,通过分析功率跟随和模糊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发现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波动较大,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了基于实时小波变换的控制策略及其实现的方法,并基于中国货车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基于实时小波变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即对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波动频率的改善。本文所做的工作为今后燃料电池汽车关于驱动控制策略、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和降低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波动频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玉猛[3](2021)在《SUV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性能仿真》文中研究说明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需要首先开启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加快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我国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政策上的支持,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缓慢,主要受限于电池技术和续航里程问题,而一种具有纯电驱动、高效率发动机提供电能输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完美解决目前纯电动汽车发展遇到的问题,是当前汽车转型升级的重点车型构型。本文以某款SUV燃油汽车为原型,将SUV燃油车改型为增程式电动汽车,通过查阅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阐述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重点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双驱动电机四驱模式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构型方案,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行了阐述及提出拟开发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性能参数要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增程车动力系统选型及参数匹配的方法,并基于原车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动力系统选型和参数匹配研究,得到SUV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部件参数;基于动力匹配的结果在AVL-Cruise软件中通过连接各个模块并设置模块的参数,搭建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车辆的运行特点和工作模式,设计了驱动控制策略、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电池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多转速控制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整车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 DLL形式将两个模型对接联合,并对接口的输入输出参数进行设定,对上述的两个模型进行了联合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符合预期设计目标,动力系统各部件都能按照设定的控制规则运转,验证了本文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祝怀男[4](2021)在《燃料电池汽车建模与驾驶性仿真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燃料加注时间短、续驶里程长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前燃料电池系统的动态响应较慢,启动时间较长,在汽车起步、急加速、高速、爬坡等工况下对整车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即影响驾驶性。因此研究驾驶性建模与仿真方法是燃料电池汽车集成匹配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调研,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力性、经济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和评价,缺乏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仿真分析,需要实时计算汽车在起步、加速、匀速等工况下的运动动力学过程,同时要求动力传动系统能够准确反映燃料电池放电特性及电机动态力矩输出特性等基本特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试图探索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建模与测试评价方法:建立高精度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搭建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仿真测试平台,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评价体系,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进行评价试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建模。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评价需要建立高精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实现实时仿真车辆运动动力学过程的需要,基于项目组提供的样车建模参数,论文完成了包括悬架、车轮、转向、制动等子系统的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建模。通过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所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达到了高精度的要求。第二,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建模。基于燃料电池极化曲线、动态响应等基本特性建立了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基于实车动力传动系统布置形式及其各子系统的真实参数,建立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DC/DC转换器等子系统模型在内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并在Cruise M软件中实现。第三,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动力学性能客观仿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了高精度实时整车动力学模型与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的集成,解决了集成中的接口开发与数据处理问题。利用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完成了包括操纵稳定性、经济性及动力性的整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第四,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研究。综合国内外传统燃油车辆驾驶性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动力传动系统方面的差异,制定了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测试评价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整车模型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集成,搭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的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虚拟主观评价测试平台。选用8名评价人员对燃料电池汽车起步性能、加速性能、匀速性能和Tip in/Tip out性能等驾驶性进行了测试评价,获得了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结果。本文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建模与仿真的需求,完成了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和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建模,并实现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整车模型的无缝集成,搭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仿真测试平台,实现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学性能客观仿真分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

孙士山[5](2021)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快速充电技术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作为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的理想产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针对PHEV频繁起停产生大量制动能耗的问题,本文提出PHEV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在保证制动安全条件下使能量回收效果达到最佳,对PHEV广泛使用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 PHEV再生制动系统结构布置方式及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机再生制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研究车型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要求,为动力传动部件发动机、ISG电机以及电池匹配符合要求的参数;依据整车各部件参数及实际工作特性,结合ADVISOR整车仿真建模思想,搭建用于完成文章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可行性验证的整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动力传动系统部件发动机、电机及动力电池等模型。然后对PHEV制动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并以安全制动为原则,对当前常用的三种制动力分配策略进行分析,同时引入模糊控制思想,完成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模型的建立,并将模型导入到搭建的ADVISOR整车仿真模型中,使用不同仿真工况进行分析。针对以往模糊控制器参数依据工程人员经验设定的不足,使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对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中隶属度函数及模糊规则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基于ISIGHT建立了 ISIGHT&ADVISOR联合仿真平台,将优化后隶属度函数及模糊规则参数替换ADVISOR中原来参数,再次运行ADVISOR进行整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岛遗传算法优化后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进一步将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增加,并使得燃油消耗率有效降低,具有较好的工况适应能力。

吴丹丹[6](2021)在《增程式混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低排的特点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正在逐年上涨,截至2019年底已达716.8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一半。在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提到,新能源汽车要以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为发展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正在稳步加快。尽管以混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多方支持,但仍存在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增程式混动汽车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动力系统和冷却系统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分析在环境和市场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原因和必然性,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对其中的混动汽车进行了概念解释和种类划分。将增程式混动汽车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它的定义、发展现状和反正瓶颈。接着,为搭建出增程式混动汽车的整车模型,先对核心组成部分增程器(APU)进行了选型和建模。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需要,选取四缸柴油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作为APU的组成部分,在GT-Power中完成了柴油机的建模和验证,将柴油机模型和电机模型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APU模型。其次,在APU模型的基础上,增加驾驶员模型、电池模型和车辆模型形成一辆完整的增程式混动汽车。并为此制定了恒温器控制策略和能量回收策略,并在NEDC工况中完成了整车模型的测试,结果显示整车运行时车辆的最高速度为137km/h,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6.56s、以30km/h时运行时车辆的最大爬坡度为37%,纯电动时续航里程为120km、百公里油耗为4.81L、百公里电耗为3.5kWh、在单个NEDC循环中可回收的最大电能为0.03kWh。然后,为该研究汽车配备相应的冷却系统,分为柴油机冷却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两部分。近年来电控元件在汽车行业的普及使得冷却系统的智能化成为可能,在冷却系统中使用电子水泵和电子风扇,实现水泵和风扇转速的精确调节。在GT-Cool软件中建立了发动机和电机冷却回路,用于实现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最后,以降低冷却系统总功耗为核心思路,研究水泵和风扇功率分配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计算出不同散热量和风速下功耗最低的水泵和风扇的转速组合,以此为基础,在Simulink中搭建冷却系统的动态控制策略。对比传统固定转速比的冷却系统控制策略,在一次增程器开启关闭的过程中,优化后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节能9.51%;在一个NEDC循环中,优化后的电机冷却系统可节能25.64%。

王金忠[7](2021)在《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功率分配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电动汽车用单一蓄电池储能系统存在固有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车辆复杂多变的工况对于功率输出和能量输出的需求,由高比功率的超级电容器和高比能量的蓄电池集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展现出其优势。超级电容器能够在电动汽车起步瞬间,加速阶段和爬坡过程提供高功率输出,减小瞬时大电流输出需求对蓄电池的冲击,蓄电池可持续为车辆行驶提供稳定能量输出,弥补超级电容器比能量低的不足。为了充分发挥混合储能系统的优越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高效合理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本论文着重对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混合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智能优化算法、混合电源功率分配控制策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综述了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分析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各类常见混合储能系统结构配置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优化算法及控制策略。(2)提出的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配置,采用串并联切换技术,实现了储能系统的变电压输出,从而实现了储能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以满足车辆复杂变工况需求,增大了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范围,更利于功率分配控制的优化控制。(3)建立了储能系统各组成部件模型,给出了储能系统效率模型及功率变换器效率模型,并通过仿真及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为建立基于系统能效最大化的功率分配优化奠定了基础。(4)确定了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对优化算法进行系统化研究,阐述了基于优化算法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实现流程,并且在混合储能系统中实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和基于灰狼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5)对比研究了基于规则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和基于优化算法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遗传算法和灰狼算法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在能量转化效率最大化、功率分配准确程度和复杂工况响应能力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和先进性。

石先立[8](2021)在《某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已经刻不容缓了,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迫切需求。目前,纯电动汽车受电池技术的限制,存在续驶里程、安全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个技术突破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复杂,动力部件的最佳温度区间各异,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通过统筹各系统的温度需求和热量传递过程,有效地将各动力部件控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以提高整车经济性、舒适性和排放性等性能。本文以某款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整车热管理系统结构解析,并开展热管理性能试验、策略解析,在现有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和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案的可行性。首先,本文通过解析市面上某款量产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综合考虑道路测试和转鼓测试,研究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测试系统,搭建整车热管理测试分析平台。通过所测数据,分析整车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并基于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搭建了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和控制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结合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部件的产热规律和汽车行驶模式,在现有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发动机和电驱系统的热量,提出了一套高效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设计三种新功能,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搭建了优化后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和控制模型。最后,在WLTC循环工况下,通过联合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后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三种功能基本达到设计预期目标,证实了优化后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蔡振鲁[9](2021)在《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以及各国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颁布实施,这就为汽车行业发展不断提出挑战。新能源汽车凭借其不同于传统汽车动力总成构造以及工作方式,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混合动力一种,深受众多用户以及车企青睐。现阶段发动机技术进入瓶颈期,电动汽车部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增程式电动汽车凭借其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排放性、长续航里程等优点,是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理想车型之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团队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开发项目为依托,以某款家用轿车为平台,采用理论分析、试验验证、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结构分析、动力总成各部件的选型和参数匹配、整车模型搭建以及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搭建等方面展开。(1)针对所要开发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结合市场以及原型车相关情况制定整车性能指标,参考典型工况以性能指标为基准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各部件(发动机、发电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及主减速器等)进行选型匹配以及参数计算;(2)在AVL-Cruise中搭建了整车仿真模型,将匹配计算的部件参数添加到整车模型进行初步仿真,并通过基准车道路试验检验模型的置信度,验证方案可行性;(3)对当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进行介绍,经过对比分析,从项目初期工程实际出发选择基于逻辑门限控制策略为该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对该车的工作模式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电量保持模式以及增程模式,同时每一种模式根据发动机启停以及功率大小分成五种分模式:纯电动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增程直驱模式、混合驱动模式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根据所选定的控制策略,划分发动机工作区间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模型,电量保持模式采用单点恒温控制,增程模式搭建三种基于逻辑门限控制模型,通过最后联合仿真分析选出较为优秀的控制策略。(4)采用了CRUISE Interface联合仿真方法,进行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NEDC循环工况续驶里程仿真,验证整车性能达到设定目标值。通过对比分析增程模式下基于逻辑门限三种控制方法,最后选定单点恒温+功率跟随多点控制作为增程模式控制方法。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杨涛[10](2020)在《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及优化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纯电动汽车虽然在环保方面优势突出且电机技术已趋于完善,但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劣势仍在于其续航能力不足和相对价格偏高。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作为电动汽车重要节能途径,利用电机回收部分制动能量,能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加汽车续驶里程。本文为了对飞轮储能装置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进行了一种带有储能飞轮的纯电动汽车模型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与整车设计相比减少了开发成本和时间,为以后飞轮储能装置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经验。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制动能量回收装置,主要包含飞轮储能装置,通过对纯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及前、后轮受力分析,研究了纯电动汽车制动力的分配原则和常见的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制定了本文所适用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部件模型的搭建,将搭建好的模型嵌入到ADVISOR2002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所设计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有效性,选择日本1015、美国公路UDDS和新欧洲公路NEDC三种典型的循环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搭载飞轮储能装置的纯电动汽车可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率,其能量消耗率减少4.1%,减少能量损耗,提高了续驶里程。

二、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及其制动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的关键问题
    1.3 再生制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3.2 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协调工作问题的研究现状
        1.3.3 再生制动制动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原理分析
    2.1 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结构
    2.2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原理分析
        2.2.1 电机的四象限运行特性
        2.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3 再生制动过程原理分析
    2.3 再生制动能量流与能量损耗分析
    2.4 影响再生制动工作的关键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3.1 纯电动汽车制动模型的分析
    3.2 传统制动力分配及控制方法研究
        3.2.1 串联与并联制动分配方法
        3.2.2 基于I曲线与ECE法规的分配方法
        3.2.3 制动工况的约束性条件
    3.3 基于模糊控制的再生制动分配控制方法研究
        3.3.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3.2 Cruise与 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3.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纯电动汽车防抱死系统与制动稳定性
    4.1 纯电动汽车ABS系统分析
        4.1.1 汽车单轮旋转模型分析
        4.1.2 汽车车轮滑移率及轮胎模型分析
        4.1.3 常规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分析
        4.1.4 传统ABS系统分析
    4.2 路面识别方法的研究
        4.2.1 峰值附着系数的识别方法
        4.2.2 附着系数斜率的识别方法
        4.2.3 递推最小二乘法的路面识别方法
    4.3 基于滑模观测器与控制器的识别方法
        4.3.1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参数识别方法
        4.3.2 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制动力控制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ABS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1 Carism软件仿真原理与二次开发
    5.2 复合制动ABS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系统整体模型
        5.2.2 整车参数与传动系统设定
        5.2.3 液压制动模块
        5.2.4 电机驱动与电池模块
        5.2.5 滑移率识别与控制模块
        5.2.6 驾驶员模型与道路模型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3.1 高附着系数单一路面工况仿真分析
        5.3.2 中等附着系数单一路面工况仿真分析
        5.3.3 低附着系数单一路面工况仿真分析
        5.3.4 不同附着系数对开路面仿真分析
        5.3.5 不同附着系数对接路面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2)中型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1.3.2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1.3.3 实时小波变换控制策略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2.1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
        2.1.1 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2.1.2 FC+B动力系统
        2.1.3 FC+C动力系统
        2.1.4 FC+B+C动力系统
    2.2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选型
        2.2.1 驱动电机的选型
        2.2.2 燃料电池的选型
        2.2.3 动力电池的选型
    2.3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匹配
        2.3.1 整车参数与性能设计指标
        2.3.2 驱动电机的参数匹配
        2.3.3 燃料电池的参数匹配
        2.3.4 动力电池的参数匹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3.1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建模
        3.1.1 燃料电池模型
        3.1.2 动力电池模型
        3.1.3 驱动电机模型
        3.1.4 整车动力学模型
        3.1.5 等效氢耗模型
    3.2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能量管理策略建模
        3.2.1 功率跟随控制策略
        3.2.2 模糊控制策略
    3.3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能量管理策略仿真分析
        3.3.1 循环工况
        3.3.2 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电池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4.1 再生制动主要研究问题
    4.2 驱动轮再生制动时的受力分析
    4.3 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
        4.3.1 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4.3.2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
        4.3.3 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β线
    4.4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4.4.1 理想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4.4.2 实际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4.4.3 后驱最优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4.5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实时小波变换的能量管理策略
    5.1 小波变换的基础
        5.1.1 连续小波变换
        5.1.2 离散小波变换
        5.1.3 多分辨率分析
        5.1.4 Mallat算法
        5.1.5 小波变换的流程
    5.2 实时小波滤波
    5.3 实时小波变换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SUV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性能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增程式电动汽车概述与发展现状
        1.2.1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2.3 国内发展现状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部件选型
    2.1 整车构型方案和工作模式介绍
    2.2 电机的选型
    2.3 电池的选型
    2.4 增程器的选型
        2.4.1 发动机的选型
        2.4.2 ISG电机的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3.1 电机的参数匹配
        3.1.1 电机功率的确定
        3.1.2 电机转速的确定
        3.1.3 电机转矩的确定
        3.1.4 参数修正
    3.2 动力电池的参数匹配
        3.2.1 电池的额定电压
        3.2.2 电池的峰值功率的确定
    3.3 增程单元的参数匹配
    3.4 动力系统匹配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4.1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概述
    4.2 控制策略的设计原则
    4.3 控制策略设计
        4.3.1 驱动控制策略设计
        4.3.2 制动控制策略设计
        4.3.3 动力电池控制策略设计
        4.3.4 增程器控制策略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力系统建模及性能仿真
    5.1 仿真软件简介
    5.2 基于Cruise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建模
        5.2.1 整车模块
        5.2.2 驱动电机模块
        5.2.3 动力电池模块
        5.2.4 发动机模块
        5.2.5 发电机模块
    5.3 基于Matalb/Simulink的控制策略模型
        5.3.1 驱动控制策略和制动控制策略
        5.3.2 增程器和动力电池控制模型
        5.3.3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5.4 联合仿真及结果分析
        5.4.1 动力性分析
        5.4.2 经济性分析
        5.4.3 对比分析
        5.4.4 工况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燃料电池汽车建模与驾驶性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提出
    1.2 燃料电池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简介
        1.2.2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1.2.3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1.3 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1.4 汽车驾驶性研究现状
        1.4.1 传统燃油车驾驶性研究现状
        1.4.2 新能源汽车驾驶性研究现状
        1.4.3 汽车驾驶性研究现状小结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建模
    2.1 整车动力学建模
    2.2 悬架系统建模
        2.2.1 悬架K特性建模
        2.2.2 悬架C特性建模
    2.3 车轮系统建模
    2.4 转向系统建模
    2.5 制动系统建模
    2.6 整车动力学模型精度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建模
    3.1 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的构型
    3.2 燃料电池系统的建模
        3.2.1 燃料电池主要建模方法
        3.2.2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原理
        3.2.3 燃料电池系统模型的建立
    3.3 动力电池模型建模
        3.3.1 动力电池的类型
        3.3.2 动力电池模型的建立
    3.4 驱动电机模型建模
        3.4.1 电机的类型
        3.4.2 电机模型的建立
    3.5 DC/DC转换器建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4.1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仿真平台的建立
    4.2 燃料电池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4.2.1 阶跃响应性能仿真分析
        4.2.2 稳态转向特性仿真分析
        4.2.3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稳性能仿真分析
    4.3 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的仿真分析
        4.3.1 循环工况及驾驶员模型
        4.3.2 经济性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4.4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性的仿真分析
        4.4.1 加速性能
        4.4.2 最高行驶车速
        4.4.3 爬坡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虚拟主观评价
    5.1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测试平台研发
        5.1.1 燃料电池整车模型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集成
        5.1.2 VTD仿真场景搭建
    5.2 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虚拟主观评价试验方案
        5.2.1 驾驶性主观评价项目
        5.2.2 驾驶性主观评价打分方法研究
    5.3 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虚拟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5.3.1 起步过程
        5.3.2 加速过程
        5.3.3 匀速过程
        5.3.4 Tip in/Tip out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1.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1.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1.2.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1.3 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1.3.2 国内外再生制动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再生制动系统理论分析及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2.1 再生制动系统结构
    2.2 再生制动系统能量回收原理
        2.2.1 电机工作原理
        2.2.2 再生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2.3 动力及传动系统选型与参数匹配
        2.3.1 整车基本参数及性能指标
        2.3.2 汽车总成功率确定
        2.3.3 发动机选型及参数匹配
        2.3.4 电机选型及参数匹配
        2.3.5 电池选型及参数匹配
    2.4 本章小结
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传动系统建模
    3.1 基于ADVISOR的再生制动系统整车仿真模型
        3.1.1 整车仿真软件ADVISOR
        3.1.2 再生制动系统整车仿真建模策略
        3.1.3 再生制动系统整车仿真模型
    3.2 整车动力学建模
    3.3 动力及传动系统建模
        3.3.1 发动机仿真模型
        3.3.2 电机仿真模型
        3.3.3 电池仿真模型
        3.3.4 CVT仿真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建模与仿真
    4.1 制动力分析
    4.2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模型
        4.2.1 三种典型制动力分配策略
        4.2.2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模型
    4.3 仿真分析
        4.3.1 仿真工况选择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优化
    5.1 遗传算法选择
    5.2 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
    5.3 ISIGHT&ADVISOR联合仿真
        5.3.1 ISIGHT优化流程
        5.3.2 ISIGHT&ADVISOR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5.3.3 ISIGHT优化结果分析
    5.4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增程式混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混动汽车的介绍
        1.2.1 混动汽车的定义
        1.2.2 混动汽车的分类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介绍
        1.3.1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定义
        1.3.2 增程式电动汽车代表
    1.4 国内外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4.1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1.4.2 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4.3 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瓶颈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增程器的选型和建模
    2.1 发动机的选型
    2.2 内燃机燃烧过程运算原理
    2.3 发动机建模
        2.3.1 内燃机模型的选择
        2.3.2 发动机仿真模型
        2.3.3 发动机模型的精度验证
    2.4 电机的选型
    2.5 电机的建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增程式混动汽车模型的建立
    3.1 增程式混动汽车模型的组成
        3.1.1 APU模型
        3.1.2 驾驶员模型
        3.1.3 电池模型
        3.1.4 汽车模型
    3.2 能量控制策略
        3.2.1 纯电动模式
        3.2.2 增程模式
        3.2.3 能量回收模式
    3.3 仿真结果分析
        3.3.1 动力性能
        3.3.2 NEDC循环工况测试
        3.3.3 控制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化冷却系统的建模
    4.1 冷却系统的智能化
        4.1.1 冷却系统的优化
        4.1.2 水泵和风扇的智能化
    4.2 冷却系统的组成
        4.2.1 冷却液
        4.2.2 水泵和风扇
        4.2.3 其他模块
    4.3 冷却系统模型
        4.3.1 发动机冷却系统
        4.3.2 电机冷却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却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5.1 冷却系统功耗计算
    5.2 附件最小功耗匹配计算
        5.2.1 计算过程
        5.2.2 功率分配对总功耗的影响
        5.2.3 冷却系统最小功耗表
    5.3 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的制定与仿真
        5.3.1 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的制定
        5.3.2 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
    5.4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5.4.1 发动机冷却系统
        5.4.2 电机冷却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功率分配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研究现状
    1.3 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设计
    2.1 常规的混合电源系统
    2.2 新型混合储能系统
        2.2.1 新型混合储能系统拓扑结构
        2.2.2 混合储能系统工作模式
        2.2.3 新型混合储能系统与常规混合电源系统对比
    2.3 本章小结
3 混合储能系统建模研究
    3.1 蓄电池模型
    3.2 超级电容器模型
    3.3 DC/DC功率变换器模型
    3.4 H桥型电压逆变器模型
    3.5 永磁直流电机模型
    3.6 控制器模型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优化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
    4.1 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
    4.2 优化目标的选择及约束条件
        4.2.1 混合储能系统效率模型
        4.2.2 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
        4.3.1 遗传算法简介
        4.3.2 算法流程
    4.4 基于灰狼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
        4.4.1 灰狼算法简介
        4.4.2 算法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混合储能系统仿真与实验验证
    5.1 实验系统搭建
    5.2 蓄电池放电效率仿真与实验
        5.2.1 蓄电池理论和仿真分析
        5.2.2 蓄电池放电实验研究
    5.3 超级电容器放电效率仿真与实验
        5.3.1 超级电容器理论和仿真分析
        5.3.2 超级电容器放电实验研究
    5.4 DC/DC功率变换器能量转化效率仿真与实验
        5.4.1 DC/DC功率变换器效率仿真分析
        5.4.2 DC/DC功率变换器能量转化效率实验研究
    5.5 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研究
        5.5.1 基于固定规则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5.5.2 基于模糊规则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5.5.3 基于优化算法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5.5.4 几种典型优化算法的应用特性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某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混合汽车的发展背景
        1.1.2 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2 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1.2.3 动力电池及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1.2.4 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2.1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2.2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性能测试
        2.2.1 测试方案
        2.2.2 传感器安装
        2.2.3 测试系统调试及试验
    2.3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3.1 发动机冷却系统
        2.3.2 电驱冷却系统
        2.3.3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2.3.4 空调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建模仿真
    3.1 AMESim软件平台
    3.2 整车动力学模型搭建与验证
        3.2.1 整车动力学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3.2.2 整车动力学模型验证
    3.3 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搭建及标定
        3.3.1 发动机冷却系统建模
        3.3.2 电驱冷却系统建模
        3.3.3 空调系统建模
        3.3.4 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标定
    3.4 本章小结
4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
    4.1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
        4.1.1 整车热管理系统结构优化
        4.1.2 整车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4.2 优化后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搭建
    4.3 优化后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4.3.1 环境温度低于0℃时发动机为动力电池加热或乘员舱与动力电池协同加热
        4.3.2 环境温度在0~20℃范围内时电驱系统为乘员舱与动力电池协同加热
        4.3.3 环境温度高于0℃时电驱系统为发动机预热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9)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EREV结构以及发展现状
        1.2.1 基本结构
        1.2.2 发展现状
    1.3 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动力总成参数计算与匹配
    2.1 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任务指标
        2.1.1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
        2.1.2 参数匹配任务
        2.1.3 目标参数及性能指标
    2.2 整车动力学分析及主减速比设计
        2.2.1 整车动力学分析
        2.2.2 主减速比设计
    2.3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2.3.1 最高转速以及最大功率的确定
        2.3.2 基速、额定功率、额定扭矩和最大扭矩的确定
        2.3.3 驱动电机选取
    2.4 动力电池参数匹配
        2.4.1 动力电池组选型
        2.4.2 动力电池组参数匹配
    2.5 APU辅助动力单元匹配设计
        2.5.1 发动机参数匹配
        2.5.2 发电机参数匹配
    2.6 本章小结
3 整车系统建模
    3.1 EREV动力驱动系统结构
    3.2 整车仿真模型搭建
        3.2.1 车辆各模块数据输入
        3.2.2 整车各模块信号连接
    3.3 仿真任务设置
    3.4 仿真模型置信度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控制策略研究与搭建
    4.1 控制策略选定
    4.2 EREV工作模式分析
        4.2.1 纯电动模式
        4.2.2 混合驱动模式
        4.2.3 行车充电模式
        4.2.4 APU独立驱动模式
        4.2.5 制动能量回收模式
    4.3 增程器控制策略设计
        4.3.1 电量保持模式
        4.3.2 增程模式
    4.4 控制策略搭建
        4.4.1 整车控制流程
        4.4.2 模型搭建
    4.5 本章小结
5 联合仿真与结果分析
    5.1 联合仿真
        5.1.1 联合仿真方式选择
        5.1.2 仿真软件配置
    5.2 仿真结果分析
        5.2.1 匹配参数验证
        5.2.2 电量保持模式
        5.2.3 增程模式
    5.3 与原车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10)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及优化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领域研究
        1.2.1 制动能量回收简介
        1.2.2 国外制动能量回收领域研究现状
        1.2.3 国内制动能量回收领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2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理论基础
    2.1 制动能量回收基本原理
    2.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
    2.3 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因素
    2.4 制动能量回收模式
    2.5 能量存储方式对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
    2.6 本文电动汽车部件参数和制动系统的结构
    2.7 本章小结
3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管理策略研究
    3.1 纯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3.2 纯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前、后车轮的受力分析
    3.3 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原则
    3.4 常见的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
    3.5 制动工况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ADVISOR软件的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建模
    4.1 ADVISOR2002 简介
    4.2 ADVISOR2002 软件仿真界面分析
    4.3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模型的建立
        4.3.1 飞轮模型
        4.3.2 离合器模型
        4.3.3 扭矩耦合器模型
    4.4 ADVISOR2002 软件中基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控制策略
        4.4.1 ADVISOR中原有的制动控制策略模型
        4.4.2 本文新建的制动控制策略模型
    4.5 本文制动能量回收模块嵌入ADVISOR
    4.6 本章小结
5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管理策略验证
    5.1 行驶工况
        5.1.1 行驶工况简介
        5.1.2 本文选择的行驶工况
    5.2 仿真分析
        5.2.1 在CYC_UDDS工况下的仿真结果
        5.2.2 在CYC_1015工况下的仿真结果
        5.2.3 在CYC_NEDC工况下的仿真结果
        5.2.4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及其制动稳定性研究[D]. 王文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型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王恒.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SUV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性能仿真[D]. 王玉猛. 吉林大学, 2021(02)
  • [4]燃料电池汽车建模与驾驶性仿真方法研究[D]. 祝怀男. 吉林大学, 2021(01)
  • [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优化[D]. 孙士山.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增程式混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吴丹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7]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功率分配优化方法研究[D]. 王金忠. 烟台大学, 2021(09)
  • [8]某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研究[D]. 石先立.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9]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研究[D]. 蔡振鲁.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10]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及优化管理策略研究[D]. 杨涛.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标签:;  ;  ;  ;  ;  

Insight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