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一、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蒲丽媛[1](2021)在《体力活动情况与脑卒中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脑卒中是造成全球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脑卒中给患者带来的伤害非常严重。影响脑卒中的因素,尤其是可改变的因素对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以往研究表明,缺乏体力活动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来说,参与的体力活动类型可能不同,而对于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体力活动情况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探讨的相对少。本研究中,先对脑卒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再分年龄组进一步探讨不同的体力活动类型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不同年龄组有针对性地预防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最终纳入来自2007-2018年共计六个周期的34719名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分为青年人(20~39岁)、中年人(40~64岁)和老年人(65岁以上)三个年龄组,分层探讨体力活动情况与脑卒中之间的关联。所有统计分析均在复杂加权下进行,连续变量(非正态)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用频数和频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并使用Rao-Scott-χ2检验进行比较。将周期视为连续变量,检验脑卒中患病率随着周期变化的趋势P(P for trend)值。多因素分析运用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通过SPSS和R软件实现。结果:1.在34719名研究对象中,有1398人(2.94%)患有脑卒中。成人脑卒中的患病率尚未发现随周期的变化具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 for trend=0.684)。青年人群各个周期的脑卒中患病率都在1%以下,中年人群各个周期的脑卒中患病率在2.2%~3.2%,而老年人群各个周期的脑卒中患病率在10%左右,且在三个年龄段均尚未发现脑卒中患病率随着周期的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 for trend=0.390,0.302,0.266)。2.成人的年龄、种族、教育程度、吸烟情况、糖尿病、高血压、适度的工作活动、剧烈的娱乐活动和适度的娱乐活动与脑卒中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人相比,中年人和老年人患脑卒中的风险更高(OR[95%CI]=3.44[2.37,4.98],9.55[6.64,13.74]),老年人与脑卒中的关联程度更高。进行适度的工作活动、剧烈的娱乐活动和适度的娱乐活动的人与不进行该项体力活动的相比,患脑卒中的风险更低(0.75[0.62,0.90],0.58[0.42,0.80],0.76[0.64,0.91])。3.青年人群中,婚姻情况、吸烟情况、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比不吸烟的人患脑卒中的风险更高(2.50[1.24,5.04]);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研究对象和未患该病的相比,患脑卒中的风险更高(2.97[1.27,6.93],2.40[1.33,4.44]);尚未发现任何类型的体力活动情况与脑卒中之间的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4.中年人群中,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吸烟情况、糖尿病、高血压、剧烈的娱乐活动与脑卒中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与男性相比,患脑卒中的风险更高(1.35[1.06,1.72]);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研究对象和未患该病的相比,患脑卒中的风险更高(1.82[1.34,2.45],3.17[2.32,4.33]);进行剧烈的娱乐活动的人与不进行该项体力活动的相比,患脑卒中的风险更低(0.43[0.26,0.71])。5.老年人群中,种族、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适度的工作活动、行走或骑自行车、适度的娱乐活动与脑卒中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相比,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大学及以上的研究对象患脑卒中风险更低(0.73[0.56,0.96],0.62[0.45,0.85]);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研究对象和未患该病的相比,脑卒中风险更高(1.71[1.39,2.10],2.08[1.61,2.68]);进行适度的工作活动、行走或骑自行车、适度的娱乐活动的人与不进行该项体力活动的相比,患脑卒中风险更低(0.70[0.54,0.90],0.64[0.45,0.91],0.72[0.58,0.89])。结论:1.美国成人中,2007-2018周期下研究对象的脑卒中患病率尚未发现存在趋势变化,不同年龄组的脑卒中患病率均尚未发现存在趋势变化;2.针对美国成人而言,脑卒中的患病率受年龄、种族、教育程度、婚姻情况、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影响。其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在不同年龄组中不同程度地增加研究对象的脑卒中患病风险;3.美国成人中,相比于不进行体力活动的研究对象,进行体力活动的人患脑卒中的风险可能更低。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而言,体力活动与脑卒中风险的关联性不一致;4.在青年人群中,现在吸烟的人可能具有更高的脑卒中患病风险;在中年人群中,剧烈的体力活动可能降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而在老年人群中,适度的体力活动可能降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张霜梅[2](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霍颖超[3](2020)在《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指脑小血管的各种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表现,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典型的SVD影像学表现包括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及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等。SVD的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然而随着SVD单个病变数目的增加及病变种类的组合,SVD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抑郁、运动功能异常、卒中及卒中不良预后等均相关,给老年人群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有关SVD的发病及进展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探索SVD相关的临床风险评估标志物可为SV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此外,目前SVD虽然尚无特异性的靶向治疗药物,大量的研究发现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措施可以延缓SVD的进展。因此,尽早识别SVD并给予及时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SVD的诊断主要依靠MRI等影像学手段,但头颅MRI并非普通老年人群体检的常规项目。因此寻找SVD临床上常规易获取的风险评估生物学标志物,对于帮助确定老年人群中头颅MRI检查的候选对象,早期发现SVD进而给予及时的临床决策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延缓SVD的进展,甚至可逆转损伤以防止或减轻SVD造成的严重临床后果。卒中即为SVD所致严重临床后果中重要的一种。据统计,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约1/4左右由SVD所致。而卒中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25-74%的卒中幸存者在生活上需要一定帮助或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因此探索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已经发现SVD的影像学表现对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可以使卒中复发、死亡和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显着增加。既往研究主要关注的是SVD单项影像学表现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然而,在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可同时具有多种SVD表现,且SVD各影像学表现之间相互关联。因此,SVD更应该被作为一种全脑疾病进行考虑,反映的是慢性累积的小血管病变对脑组织的整体损伤。目前SVD的总体评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尚无研究报道,并且其对于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是否优于单项SVD表现也尚不清楚。探索SVD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对于帮助制定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策略、指导临床实践来改善预后,对卒中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研究将从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索SVD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简单易获取的生物学标志物。第二部分,探索SV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并比较SVD的总体评估与单项影像学表现对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第一部分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一)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目的:从临床上常规易获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筛查SVD各项影像学表现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为SVD的早期发现进而早期管理提供新线索,并为SV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之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60岁以上的SVD患者。患者入院后12h内采集清晨空腹血样,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具体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并根据公式计算血脂比值指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产物(The product of triglycerides and glucose,TyG)指数及 ZJU 指数。通过头颅MRI对患者的SVD表现:腔隙、WMH及EPVS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VD影像学表现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1.共纳入413例≥60岁的SVD患者,其中173例(41.9%)有腔隙;387 例(93.7%)有 WMH;EPVS 中,基底节(Basal ganglia,BG)轻度 EPVS有366例(88.6%),重度EPVS有47例(11.4%);半卵圆中心(Central semiovale,CS)轻度 EPVS 有 316 例(76.5%),重度 EPVS 有 97 例(23.5%)。2.与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按照评估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胱抑素 C(Cystatin C,Cys C)、肌酐、同型半胱氨酸及白细胞计数,其中肾功能指标对腔隙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较大。3.与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按照评估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HDL-C、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 B)/载脂蛋白 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Apo B/HDL-C、Cys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DL-C、eGFR、Apo B、Non-HDL-C、肌酐等。其中血脂比值指标的评估价值最大,且仅在女性中有意义。4.与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有:TyG指数及ZJU指数,而与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有:血红蛋白水平及尿酸水平,其中血红蛋白的评估价值较大。结论:1.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肾功能指标(eGFR、Cys C及肌酐)的评估价值较大。2.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血脂比值指标的评估价值最大,且相关性仅在女性中有意义。3.与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包括TyG指数及ZJU指数,而与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血红蛋白价值较大。(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分别对BG-EPVS和CS-EPVS评估价值最大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进一步分析。可有助于了解EPVS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并有助于预防卒中及认知功能减退等后续事件。材料和方法:分别对BG和CS两个部位的EPVS进行评分,将BG-EPVS和CS-EPVS分为轻度(评分≤1)和重度(评分>1)两组。根据公式计算TyG指数及ZJU指数,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ZJU指数及TyG指数与BG-EPVS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红蛋白与CS-EPVS及EPVS优势模式之间的关系。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一节。结果:1.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1.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324例有完整ZJU指数及TyG指数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287例(88.6%)为轻度 BG-EPVS,37 例(11.4%)为重度 BG-EPVS;轻度 CS-EPVS 有246 例(75.9%),重度 CS-EPVS 有 78 例(24.1%)。1.2重度BG-EPVS组ZJU指数及TyG指数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BG-EPVS组(P<0.05),而CS-EPVS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ZJU指数及TyG指数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BG-EPVS和ZJU指数及TyG指数的相关性仅在男性中存在。1.3将ZJU指数及TyG指数分别按四分位区间进行分组。在男性中,二项logistics回归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ZJU指数Quartile 3(OR:2.93,95%CI:1.24-4.32)和 Quartile 4(OR:3.79,95%CI:1.53-5.82)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显着相关。相似的,TyG指数Quartile 3(OR:2.34,95%CI:1.19-3.83)和 Quartile 4(OR:4.02,95%CI:1.85-6.17)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显着相关(P<0.05)。1.4 ROC分析发现,在男性中,ZJU指数及TyG指数对重度BG-EPVS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的代谢相关指标,其中TyG指数的 AUC 值(0.664,95%CI:0.597-0.727,P=0.002)最高。进一步分析显示,TyG指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ZJU指数高。1.5高水平-TyG与高水平-ZJU联合对于重度BG-EPVS的识别率为89.2%,高于单独高水平-TyG(73.0%)及高水平-ZJU的识别率(67.6%,P<0.05)。2.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2.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401例有完整血常规指标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356例(88.8%)为轻度BG-EPVS,45 例(11.2%)为重度 BG-EPVS;轻度 CS-EPVS 有 307 例(76.6%),重度CS-EPVS有94例(23.4%)。2.2重度CS-EPVS组血红蛋白水平显着高于轻度CS-EPVS组(P=0.008)。将血红蛋白按三分位法分组,从最低区间到最高区间,重度CS-EPVS的发生率呈显着上升的趋势(P=0.017)。二项logistics回归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显示,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重度CS-EPVS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OR:2.24,95%CI:1.09-4.59)。2.3血红蛋白最高区间所占的比例从BG-EPVS优势组到CS-EPVS优势组显着增高(P=0.012)。多项logistics回归中调整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最低区间相比可使CS-EPVS优势模式(BG-EPVS<CS-EPVS)的发生几率增加 2.576 倍(95%CI:1.004-6.608)。结论:1.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1.1 ZJU指数及TyG指数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相关。ZJU指数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BG-EPVS的风险是最低区间患者的3.79倍,TyG指数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BG-EPVS的风险是最低区间患者的4.02倍。1.2 TyG指数对重度BG-EPVS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优于ZJU指数,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ZJU指数高。二者联合时对重度BG-EPVS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指标。2.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2.1随着血红蛋白区间的升高,重度CS-EPVS的发生率显着升高。血红蛋白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CS-EPVS的风险为最低区间患者的2.24 倍。2.2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CS-EPVS优势模式(BG-EPVS<CS-EPVS)的发生几率显着相关。(三)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对肾功能指标与腔隙临床风险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期探索腔隙发生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并为腔隙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记录每个患者腔隙的数目,分为无腔隙、单发腔隙及多发腔隙3组。通过ROC曲线评估肾功能指标对腔隙及多发腔隙的临床评估价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肾功能指标与腔隙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二节。结果: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264例有完整肾功能指标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无腔隙的患者有156例(59.1%),有腔隙的患者共108例(40.9%),其中单发腔隙的患者共24例(9.1%),多发腔隙的患者共84例(31.8%)。2.肾功能指标中,Cys C、eGFR及肌酐水平在无腔隙组、单发腔隙组及多发腔隙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多发腔隙组Cys C及肌酐水平显着高于单发腔隙组及无腔隙组,而eGFR水平显着低于单发腔隙组及无腔隙组(P<0.05)。3.ROC曲线分析发现,肾功能指标对多发腔隙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ys C、eGFR和肌酐,其中Cys C的评估价值最大(AUC:0.732,95%CI:0.670-0.794,P<0.001),且具有最高的敏感性。4.将Cys C根据四分位法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分析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与最低区间(Quartile 1)相比,Quartile3(OR:2.782,95%CI:1.051-8.363)及Quartile 4(OR:3.145,95%CI:1.065-9.287)与腔隙的发生风险具有显着相关性。此外,Quartile 3组患者(OR:4.586,95%CI:1.161-18.113)及Quartile 4组患者(OR:5.714,95%CI:1.468-22.240)出现多发腔隙的风险均显着升高。结论:1.不同肾功能指标中,Cys C对多发腔隙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最大,优于eGFR及肌酐。2.与 Cys C 最低区间(Quartile 1)相比,Quartile 3 组及 Quartile 4 组患者出现多发腔隙的风险均显着升高,独立于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四)脑白质高信号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对血脂比值指标与WMH发生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分析,并比较各指标对WMH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材料和方法:根据Fazekas评分方法判断有无WMH。采用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常规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与WMH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对WMH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二节。结果:1.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有完整的血脂指标数据均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有WMH者共387例(93.7%),无WMH者26例(6.3%)。2.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在女性中,单项血脂指标中Apo B及Non-HDL-C水平在WMH组中显着高于无WMH组(P<0.05);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及Apo B/Apo A-Ⅰ等指标的水平在WMH组中均显着高于无WMH组(P<0.05)。然而,在男性中,单项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在WMH两组间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Logistics回归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在女性中,单项血脂指标中Non-HDL-C及Apo B为WM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 及 Apo B/Apo A-Ⅰ 均与 WMH 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P<0.05)。4.ROC曲线分析发现,在女性中,血脂比值指标对WMH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优于单项血脂指标,其中TC/HDL-C及Non-HDL-C/HDL-C对评估WMH发生风险的价值最高。5.以每个血脂指标的最佳截点为界,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血脂比值指标(TC/HDL-C≥3.84,LDL/HDL-C≥2.51,Non-HDL-C/HDL-C≥2.84,Apo B/Apo A-Ⅰ ≥0.45 及 Apo B/HDL-C≥0.83)及单项血脂指标(Apo B≥0.94及Non-HDL-C≥3.17)均能显着增加WMH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1.血脂指标与WMH临床风险的相关性仅在女性中存在。单项血脂指标(Non-HDL-C和Apo B)及血脂比值指标(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Apo B/Apo A-Ⅰ)均为WMH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 及 Non-HDL-C/HDL-C 对 WMH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最大。第二部分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目的:探讨SV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关系,并比较SVD总评分与单项SVD表现对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以期帮助制定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策略、指导临床实践来改善预后。材料和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通过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估,并定义为:i)预后极好(mRS≤1);ii)预后良好(mRS≤2)。通过头颅MRI对SVD各项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每项SVD影像学表现评分为1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一个SVD总评分(范围0-3)。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SVD总评分及单项SVD表现与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1.共416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其中SVD评分0分、1分、2分和3分的患者分别有183例(44.0%)、139例(33.4%)、80例(19.2%)和14例(3.4%)。卒中后90天的mRS评分及不良预后的比例随着SVD分值的增加均显着增高(P<0.001)。2.SVD的单项影像学表现中,腔隙(OR:0.48,95%CI:0.32-0.71)及WMH(OR:0.53,95%CI:0.34-0.82)与预后结局呈显着负相关,且独立于其他SVD影像学表现的影响,而EPVS与功能预后无显着相关性。3.SVD单项影像学表现及总评分中,SVD总评分=3分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最强。同时有3种SVD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出现预后极好(OR:0.13,95%CI:0.03-0.48)和预后良好(OR:0.18,95%CI:0.06-0.54)的可能性最低。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高SVD负荷(SVD=3,OR:0.07,95%CI:0.01-0.41)及 SVD 总评分(OR:0.64,95%CI:0.44-0.93)与预后极好独立相关。4.将SVD单项表现中的WMH按发生部位进一步分析发现,轻度、中度及重度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PVWMH)均可显着降低出现极好预后结局的可能性(P<0.05),而只有重度脑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与预后极好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1.SVD单项影像学表现中,腔隙及WMH对卒中后90天的功能预后有显着的负性影响,而EVPS与功能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SVD总评分预测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价值优于SVD单项影像学表现(腔隙及WMH),其中同时有3种SVD影像学表现对功能预后的负性影响最强。3.与DWMH相比,PVWMH与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更强,提示PVWMH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不良功能预后比DWMH更敏感。

祝博[4](2019)在《《医药论坛杂志》2019年第40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文中指出

林秀梅[5](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吴凡[6](2019)在《基于中医证候演变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患者1年时间的随访,筛选包括中医证候要素演变在内的中风复发影响因素,探求缺血性中风不同时期复发风险模型。方法前瞻性分析石家庄市中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住院期间相关临床资料,随访12周、24周患者证候要素及1年中风复发情况,通过描述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征和中风证候演变规律,通过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轻型卒中和重型卒中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描绘风险函数图,Log-rank检验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并生成缺血性中风不同时期风险模型。结果1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发病年龄及时间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363例,其中40名复发,复发率为11.0%。纳入患者男性228例,女性135例,男女比例1.69:1,平均年龄63.3±9.0岁(3680岁),纳入NHISS评分平均(4.21±3.81)分。在中风的证候分布方面,急性期证候风证出现比例最高,其次是痰证和血瘀证,阴虚阳亢证最少,在中风恢复期,痰证、血瘀证、气虚证为排在前三位的证候要素,在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证成为主要证候要素,痰证和血瘀证持续存在,在中风的证候演变上,风证在初期变化最为显着,随着时间进展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其次是火热证,随着时间的进展火热证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气虚证和阴虚证的逐渐显现,气虚证在后遗症期最为显着;痰证和血瘀证作为主要证候贯穿整个中风病发病时期。2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风险高于小动脉闭塞型梗死(P=0.002);多发性脑梗死复发风险高于单部位梗死(P=0.021);急性期口服汤药治疗复发风险低于未口服患者(P=0.001);恢复期风证显现患者复发风险高于未显现患者(P=0.000);恢复期阴虚证显现患者复发风险高于未显现患者(P=0.000);后遗症期风证显现患者复发风险高于未显现患者(P=0.008);后遗症期血瘀证显现患者复发风险高于未显现患者(P=0.002)。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中风恢复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风险是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2.56倍;恢复期风证的显现复发风险是未显现患者的2.35倍,恢复期阴虚证的显现复发风险是未显现患者的2.94倍,使用汤药治疗复发风险是未使用患者的34.7%。恢复期回归模型为h(t)=h0(t)*exp(0.943*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1.059*口服汤药治疗+0.855*恢复期风证显现+1.079*恢复期阴虚证显现);在中风后遗症期多部位梗死患者复发风险是单部位的2.94倍,后遗症期风证的显现是未显现患者的6.45倍,后遗症期血瘀证的显现是未显现患者的4.15倍,汤药治疗复发风险是未使用患者的35.0%。后遗症期回归模型为h(t)=h0(t)*exp(1.079*多发梗死-1.051*口服汤药治疗+1.865*后遗症期风证显现+1.425*后遗症期血瘀证显现)。结论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恢复期风证显现、恢复期阴虚阳亢证显现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口服汤药治疗是保护性因素2多发性脑梗死、后遗症期风证显现、后遗症期血瘀证显现是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口服汤药治疗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3不同时期复发风险模型的建立利于为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结合不同时期的证候演变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4急性期中药汤剂的应用可以降低复发率,但仍需进一步观察中药汤剂应用时长与远期预后之间的关系。图9幅;表12个;参137篇。

黄平[7](2004)在《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老年人脑梗塞复发是老年人脑卒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70例老年人脑梗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CT确诊170例中,首次脑梗塞(首发)组110例,其中男75例,女35例,年龄60-90岁(66.9±7.7):再次脑梗塞(复发组)59例,男40例,女19例,年龄60-86(64.0±48)。两组患者年龄利性别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入院时,首发绗高血,压59例,有高血压病史48例;高

徐菲[8](2009)在《反复或交替发生脑出血/梗塞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反复或交替发生脑出血/梗塞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易染习惯和医源因素的致病。【方法】应用回顾性单因素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以及中医科再次以及两次以上入院的脑卒中患者与同期入院后康复出院的迄今未复发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做对照研究,其中再次以及两次以上入院脑卒中患者300例;另选择同期入院,经随访尚未复发的、能得到详尽资料的患者共250例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复发组/梗塞后出血/出血后梗塞的复发时间、死亡率,受年龄、性别、抽烟、饮酒、服用阿司匹林或复方丹参片干预的影响,以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颈动脉硬化斑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其发生的影响。【结果】复发时间与死亡率:各组在复发时间上无显着差异;“复发脑梗塞”组与“交替发生脑出血”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而“交替发生脑梗塞”组与“复发脑出血”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7.1%,16.2%),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复发脑出血”组及“交替发生脑梗塞”组与未复发组的比较中,年龄因素均较未复发组要高,分别为(71.64±3.22,69.10±6.45和65.83±9.62,63.20±6.45),(P<0.05)具有显着差异;在各个复发/交替发生组中,患者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比率均高于未发发组;在预防性用药方面,发现未服药组的脑梗塞复发率均显着高于其他服药组,达到16.35%,(P<0.05)具有显着差异;与此同时中、大剂量服药组(Aspirin:100—200mg、>200mg),交替发生脑出血比率显着高于同类药物的其他剂量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自身伴发疾病方面,“交替发生脑出血”、“复发脑梗塞”与“梗塞未复发”比较中,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较未复发组高,且存在显着差异(p<0.005);“复发脑出血”、“交替发生脑梗塞”与“出血未复发”比较中,脑卒中复发组的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未复发组高,(p<0.005)存在显着差异;在首发类型为梗塞和首发类型为出血患者入院降压疗效上,治疗组较常规组改善病情的有效率高,分别为(87%,57%和84%,67%),p<0.05,常规组的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生率也显着高于治疗组,分别为(0%,8.8%and 0.56%,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首发类型为脑出血的患者止血药物应用时间方面,超过8日者,出血后梗塞、交替发生脑梗塞以及住院期间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生率较其他时间组高,分别为(39.1%,58.7%,21.7%),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首发类型为梗塞的患者中,未有效控制血压患者的脑梗塞复发率、交替脑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平素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同时,在首发类型为出血的患者中,未有效控制血压患者的脑出血复发率高于平素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结论】年龄及伴随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等是脑出血/脑梗塞复发/交替发生的危险因素;入院后不恰当的降压、止血治疗会加重原发疾病,本研究还发现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服用的剂量是影响梗塞患者脑梗塞是否复发/交替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何荣[9](2009)在《307例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青年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了解青年脑卒中的预后及死亡原因,为青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及减少已患病人群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30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其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182例,出血性脑卒中125例。选取2008年年龄大于60岁脑卒中患者1118例作为老年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13.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因、危险因素、预后特点及病死率。结果:1、青年脑卒中占全院同期脑卒中的9.3%,缺血性脑卒中占59.3%,出血性脑卒中占40.7%,男性比例显着高于女性,男性占74.9%,女性占25.1%,男女比例约为:3:1。2、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化。青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栓塞性血管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青年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酗酒、糖尿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抗磷脂抗体综合症、高血压和卒中家族史等。青年组病因及危险因素与老年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青年脑卒中不同的危险因素同时作用于一个体时产生的致病作用,不是单一的因素叠加,而是呈几何倍数增加,明显的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几率。3、青年脑卒中院内病死率:7.2%,主要死亡原因: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其次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青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较老年组比例明显降低。4、青年脑卒中患者比老年预后好,出院时治愈率达:58.6%,好转率34.2%,并发症少,病程相对较短,致残率低。结论:1.青年脑卒中以男性多见,且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2.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化。多个危险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体,发病率成几何倍数增加。3.青年脑卒中院内死亡率远远低于老年患者。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较老年患者好,并发症少,病程相对较短,致残率低。4.青年脑卒中重在一级预防。

栾萍[10](2008)在《脑白质疏松症白质纤维束扩散各向异性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最早是通过CT扫描发现的,并作为一个影像学术语于1987年首次被提出来,MRI成像技术的应用促进了LA的研究。近年来,随着CT、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逐年增加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LA越来越多的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现。LA不仅可见于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正常人、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单纯LA患者,而且LA伴随疾病谱非常广泛,包括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如: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Binswanger病、Alzheimer病、腔隙性脑梗死和血管源性痴呆等等,还可伴随脑外伤、脑炎、CO中毒、糖尿病等患者。最近的研究还发现LA与脑卒中、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认为LA可以作为卒中和心肌梗塞的预知因素,或者LA是卒中病程的中间过程,甚至是卒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脑白质疏松症的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迄今为止关于LA尚有许多认识上的不清,如:LA的诊断和分级仍无统一的标准;LA发生率文献报道差别很大;LA发病机制仍不清楚;LA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尤其是LA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LA和认知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存在颇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神经病理学和神经影像学上研究的滞后阻碍了对LA的认识。LA是通过影像学研究发现的,并作为一个中性的影像学术语定义的,并且长期以来,CT和MRI是研究LA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无论CT还是MRI都无法研究脑白质的微结构和小病灶、无法提供LA患者脑白质形似正常(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区病理变化,也无法区分新发病灶区和原有病灶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MR Imaging,DTI)是新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技术,DTI通过对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特性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手段研究脑白质损伤,因此,本论文结合DTI技术和临床学研究方法,探讨对于LA临床上最为关注的问题:L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以及LA与认知功能缺损的关系。目的和意义利用MR-DTI技术,通过对LA病灶区、NAWM区脑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特性分析及其大脑左、右半球的扩散各向异性特性比对分析,深入评估LA患者全脑的白质损伤,探讨LA白质纤维损伤特点和LA的DTI诊断价值以及LA与腔隙性脑梗塞的鉴别;通过细化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LA病灶区、NAWM区脑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特性,结合临床学研究,探讨临床上对LA最为关注的问题:L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LA与认知功能缺损及缺损程度的关系。这对于深入了解LA白质损伤特点、改善LA诊断及分级方法,以及对于LA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防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脑白质疏松症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特性研究资料和方法正常成年人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各向异性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在南方医院接受MRI头颅扫描检查者。入组标准:临床上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头晕、头痛,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无脑外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阳性体征;常规MRI检查确认无异常发现。从符合上述要求者中按不同年龄段随机选取25~35岁16人;45~55岁16人;65岁以上16人。LA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各向异性研究从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在南方医院接受MRI头颅扫描检查者中,分别随机选取诊断为LA的病例和无异常发现的正常人。LA组28例,经常规MRI扫描,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明确诊断为LA。对照组20名,临床上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头晕、头痛,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无脑外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阳性体征,常规MRI检查确认无异常发现者。两组受检者年龄匹配。成像方法和数据分析行常规MRI检查:行常规T1WI、T2WI、FLAIR轴位及T1WI矢状位扫描。DT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进行DTI扫描,扩散加权系数b值为1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5个。数据资料导入GE工作站,用Functool软件的DTI后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得到每幅图像的平均扩散系数MD(Mean Diffusivity)图和部分各向异性FA(Fractional Anisotropy)图。选择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尾状核头部、丘脑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大脑左、右半球上述ROI的FA值。对于LA组,选择侧脑室的前角、后角和半卵园中心周围,测量大脑左、右半球病灶区、常规MRI上NAWM区脑白质DTI参数。结果1.对正常成年人,除尾状核头外,大脑左、右半球对应部位的FA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FA值递减的顺序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内囊前肢、半卵圆中心、额叶白质、丘脑、尾状核头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胼胝体压部和膝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两两比较,胼胝体膝部、半卵圆中心和额叶白质的FA值,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压部FA值随年龄增大而降低,老年和青年组比较以及老年和中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前肢的FA值也随年龄增大而降低,老年和青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后肢、丘脑和尾状核头部FA值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3.侧脑室前角周围、侧脑室后角周围和半卵圆中心等三个区域:对于MD值,LA患者病灶区>LA患者NAWM区>对照组脑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FA值:LA患者病灶区<LA患者NAWM区<对照组脑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卵圆中心NAWM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对于不同等级LA患者,随LA严重程度增加,M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LA严重程度增加,F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A-1级和2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正常人大脑左、右半球对应部位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具有对称性。2.正常人大脑不同部位FA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胼胝体压部(膝部)、内囊后肢、内囊前肢、半卵圆中心、额叶白质、丘脑、尾状核头部,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程度依次降低。FA值可以反映脑白质不同部位神经纤维束在结构和走行方向上的差异,且能定量地研究脑白质微结构。3.随年龄增长正常人脑白质FA值降低,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程度降低。FA值可以提供脑组织老化早期的微观结构信息,为老年人脑白质的退变提供了新的诊断信息和诊断途径。同时,用DTI技术研究和诊断脑疾病,必须考虑到患者年龄因素以及与年龄有关的脑白质微细结构的相应退化程度。4.LA患者病灶区、NAWM区、正常人脑白质对应部位,MD值依次降低,FA值依次增大;LA严重程度,与MD值呈正相关,与FA值呈负相关。LA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性对LA的诊断和分级有重要价值,远比常规MRI灵敏度高,可发现早期的LA病变、MRI上NAWM区的病变。5.提示LA患者的脑白质损伤是全脑性的。6.LA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改变证实缺血性机制,其病理学基础可能是轴索缺失和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第二部分脑白质疏松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与腔梗的扩散各向异性鉴别资料和方法脑白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关系的临床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患者中、经CT或MRI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77例;经MRI检查发现LA的患者198例。脑出血和脑梗塞的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LA的诊断标准:MRI检查,两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的斑片状、斑点状影,边界模糊,累及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放射冠等。所有病例排除近一个月内特殊治疗史、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脑白质疏松症与腔隙性脑梗塞的扩散各向异性研究在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于南方医院接受MRI头颅扫描检查者中,分别随机选取LA、LI和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LA组,经常规MRI扫描,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明确诊断为LA,共28例。LI组,在24 h内出现急性脑缺血症状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来我院就诊,MRI证实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为LI,共11例。对照组,临床上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头晕、头痛,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无脑外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阳性体征,常规MRI检查确认无异常发现者20名。各组受检者年龄匹配。成像方法和数据分析行常规MRI检查:行常规T1WI、T2WI、FLAIR轴位及T1WI矢状位扫描。DT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进行DTI扫描,扩散加权系数b值为1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5个。用Functool软件的DTI后处理程序进行处理。ROI被放置在LA病灶区和NAWM、LI梗塞中心和健侧对应部位,测量DTI参数。结果1.277例脑血管病患者中LA的发生率,60岁以下组为20.8%(16/77)、61-70岁年龄组为34.1%(29/85)、71-80岁年龄组为63.3%(50/79);81岁以上年龄组为94.4%(34/36),差异有显着性(P<0.05)。2.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中LA的发生率,脑出血患者为30.3%(10/33),程度也低;皮质脑梗塞和皮质下脑梗塞患者为40.2%(72/179),程度有所加重,而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为72.3%(47/65),程度也最重,差异有显着性(P<0.05)。3.198例LA患者中,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病占5.1%(10/198),而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占60.1%(119/198),差异有显着性(P<0.05)。4.LI梗塞中心平均MD值较对照组降低,而LA病灶区平均MD较对照组升高;LI梗塞中心平均FA值较对照组降低,LA病灶平均FA值较对照组也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和脑血管病两个因素中,年龄与LA的相关性要远高于脑血管病因素。2.LA与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在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中,L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塞相关性较高。3.脑梗塞不应简单看作是LA的危险因素,相反,LA可能发生在脑梗塞之前,LA的存在可以看作是梗塞发作的预兆。4.急性LI梗死中心影响脑白质纤维束走行、方向,不影响纤维束的纤维致密性,LA同时影响了脑白质纤维束的走行、方向以及纤维致密性,二者扩散各向异性特点不同,为LI和LA的鉴别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脑白质疏松症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和体检人员中,根据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原则,分别随机选择L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明确诊断为LA者31例,参照Wahlund等提出的标准进行LA分级。对照组:临床上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头晕、头痛,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无脑外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阳性体征,常规MRI检查确认无异常发现者18名。各组受检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方法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查所有受试者一般认知功能。对LA患者,行DT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进行DTI扫描,扩散加权系数b值为1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5个。测量LA患者大脑NAWM区的平均FA和MD值,评估其扩撤各向异性性。结果1.LA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对于MMSE评分的降低,LA-3级和LA-1级比较、LA-1级和对照组比较、LA-2级和对照组比较、LA-3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LA-2级和LA-1级比较、LA-3级和LA-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LA患者在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心算能力各项目评分上与对照组相比,都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诸如记忆、语言、理解等认知能力各项评分中,LA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3.对于LA-1级、LA-2级患者,NAWM区FA值、MD值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0.8之间,P<0.05);将所有各级LA患者作为LA组,其NAWM区FA值、MD值也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呈中度相关(P<0.05)。其中FA值呈正相关,而MD值呈负相关。LA-3级患者NAWM区FA值、MD值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LA患者总体认知功能较正常人降低。在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心算能力较正常人呈降低趋势,在诸如记忆、语言、理解等认知能力上与正常人相同。2.LA患者随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总体认知功能呈降低趋势。3.MRI-LA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弱相关性,提示MRI上显示的白质损害严重程度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4.发现不同等级LA患者NAWM区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高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与FA值呈正相关,与MD值呈负相关。

二、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体力活动情况与脑卒中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脑卒中及其危害
    1.2 脑卒中的影响因素
        1.2.1 年龄与性别
        1.2.2 遗传因素
        1.2.3 婚姻及教育水平
        1.2.4 肥胖及不良习惯
        1.2.5 疾病史与生理指标
    1.3 体力活动与脑卒中的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排除标准
        2.2.2 研究变量
    2.3 体力活动变量的定义
    2.4 其他变量的定义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调查对象不同周期的脑卒中患病率
    3.3 调查对象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3.4 脑卒中的单因素分析
        3.4.1 青年人脑卒中的单因素分析
        3.4.2 中年人脑卒中的单因素分析
        3.4.3 老年人脑卒中的单因素分析
    3.5 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3.5.1 青年人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3.5.2 中年人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3.5.3 老年人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人口学特征分析
        4.1.1 年龄对脑卒中的影响
        4.1.2 性别对脑卒中的影响
        4.1.3 遗传因素对脑卒中的影响
        4.1.4 教育程度对脑卒中的影响
    4.2 不良习惯与疾病史分析
        4.2.1 肥胖对脑卒中的影响
        4.2.2 吸烟对脑卒中的影响
        4.2.3 高血压对脑卒中的影响
        4.2.4 糖尿病对脑卒中的影响
        4.2.5 血脂水平对脑卒中的影响
    4.3 体力活动与脑卒中
    4.4 研究的局限性
    4.5 研究的公共卫生意义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八、小结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四、网状Meta证据图
    五、网状Meta结果图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三、局限性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3)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前言
    (一)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二)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前言
        1 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 半卵圆中心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三) 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四) 脑白质高信号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前言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基于中医证候演变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资料
    1.2 研究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标准
        1.2.5 复发事件判定
    1.3 研究方法
        1.3.1 采集方法
        1.3.2 随访方式
        1.3.3 生存时间
        1.3.4 采集流程
    1.4 质控与统计
        1.4.1 质量控制
        1.4.2 统计分析
    1.5 研究结果
        1.5.1 一般资料
        1.5.2 证候演变
        1.5.3 复发率
        1.5.4 影响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1.5.5 影响复发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
    1.6 讨论
        1.6.1 一般情况
        1.6.2 证候要素的演变
        1.6.3 患者预后情况
        1.6.4 影响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因素
        1.6.5 方法学选择
        1.6.6 小结
        1.6.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2.1 证候概念的研究
        2.2 中风病的证候分布规律
        2.3 中风病的证候演变规律
        2.4 小结
    第二节 缺血性中风复发危险因素
        2.5 不可干预因素
        2.5.1 年龄
        2.5.2 性别
        2.5.3 气候与节气
        2.5.4 家族史
        2.6 可干预因素
        2.6.1 高血压
        2.6.2 高血脂
        2.6.3 糖尿病
        2.6.4 冠心病
        2.6.5 颈动脉狭窄
        2.6.6 高同型半胱氨酸
        2.6.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6.8 饮食偏嗜、体育锻炼
        2.6.9 吸烟、饮酒
        2.6.10 情志所伤
        2.6.11 中医证候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中医证候评分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分析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复发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2.2 复发组与首发组危险因素比较:
3 讨论

(8)反复或交替发生脑出血/梗塞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首发类型为梗塞患者复发/交替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首发类型为脑出血患者复发/交替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名词缩略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307例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参考文献
正文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脑白质疏松症白质纤维束扩散各向异性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LA的CT、MRI影像学特点和分级
    二、LA的发生率
    三、LA的危险因素
    四、LA的发病机制
    五、LA的临床意义
    六、L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七、LA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八、当前脑白质疏松研究的困境——CT和MRI的局限性
    九、脑白质纤维束结构研究的新技术——MR-DTI
    十、脑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特性在LA研究上的价值
    十一、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十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脑白质疏松症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特性研究
    研究目的
    1.1 资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脑白质疏松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与腔梗的扩散各向异性鉴别
    研究目的
    2.1 资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脑白质疏松症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
    研究目的
    3.1 资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图
中英文对照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总结
致谢

四、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力活动情况与脑卒中的关联性研究[D]. 蒲丽媛.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D]. 霍颖超.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医药论坛杂志》2019年第40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J]. 祝博. 医药论坛杂志, 2019(12)
  • [5]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基于中医证候演变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研究[D]. 吴凡.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老年人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 黄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4(04)
  • [8]反复或交替发生脑出血/梗塞危险因素的研究[D]. 徐菲. 暨南大学, 2009(09)
  • [9]307例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D]. 何荣.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
  • [10]脑白质疏松症白质纤维束扩散各向异性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 栾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老年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