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剑桥》情感基调探析

《再别剑桥》情感基调探析

一、《再别康桥》情感基调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王舒婷[1](2021)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设计调查研究》文中认为

徐艳艳[2](2021)在《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一方面,补充对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选文的研究;另一方面,指出新诗意象教学应该从意象群层面出发,并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意义、教学角度和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首先指明研究缘起,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且,对统编本新诗选文、新诗意象群和新诗意象群教学进行文献研究并做出综述,把握研究现状。正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进行界定,探究意象群与意象、意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新诗意象群与古典诗歌意象群进行比较,深入认识其特点。之后,把握新诗意象群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在整体上对课内现代新诗意象群进行观照,探究诗歌意象群艺术,寻找意象教学的角度。包括考察意象群对诗歌内容主题的建构,典型诗人的个性化意象群选择与呈现,哲理诗的意象群特点,以及意象群的组合方式与效果。从多个角度对诗歌意象群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群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接着,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课堂教学过程为线索,交织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和教学材料,确定四个大策略,即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读写结合,意象群创造性想象;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最后,以九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进行意象群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群角度解读诗歌、理解诗艺,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研究的最后,指明不足与可以进一步探究之处。

黄元军[3](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邓惠云[4](2020)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语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修辞教学是诗词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诗词修辞教学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大纲》和人教版教材中均有相关表述,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然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诗词修辞教学的相关要求还不够明确,缺乏全面的修辞观,等等。另外,学者们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个方面去研究诗词修辞的也较为少数。为此,笔者先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个方面进行诗词修辞教学内容的探查,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诗词教学内容的策略和进行诗词修辞教学的设计例析,将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进行阐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实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而发现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二章阐述修辞与诗词、诗词教学的关系以及对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依据进行多角度探索,使下文的教学策略更具针对性。第三章是对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内容的探查,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个方面分析高中语文诗词修辞运用情况,为下文的内容策略提供指导。第四章是对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策略的思考。针对前三章中的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问题,诗词修辞教学依据以及诗词修辞教学内容探查等相关内容,笔者从认知、内容和方法三方面提出教学策略。第五章是关于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设计例析,以现代诗《再别康桥》和古典诗《雨霖铃》为例进行设计,两个教学设计为第四章所提出的策略提供示例。

张黎[5](2020)在《贵州县级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与板书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普及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自身表现出一定的弊端,而且对“传统板书教学”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当前,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边远山区的语文教育问题较多,亟需重视。因此,笔者对贵州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方县级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其一,大多教师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不足。其二,一些教师课件的制作质量不高,课件存在抄袭、信息冗杂、教学容量超载、图片动画过多、制作不美观等问题。其三,板书教学日趋淡化,板书设计已不再是备课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不重视板书技能训练,课堂板书存在书写随意、逻辑混乱不清、结构不合法度、字迹潦草等问题,甚至有教师不再设计板书。其四,多媒体与板书的不合理使用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山区县级高中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素质与中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地方教育行政单位组织的学习培训较少,教师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对多媒体技术与板书技能的掌握不够;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且可重复使用,方便教师备课,多媒体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降低了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频率。针对西部民族山区县级高中多媒体与板书使用中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一是在思想上,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客观认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内在素质和教学水平。二是在实践中,教师应该认真制作设计并综合使用课件和板书,按照教学实际,分配板书与多媒体各自的角色,将多媒体和板书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最优化。三是管理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最后,笔者通过设计《雨巷》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两节课的教学案例,对多媒体与板书进行了综合的运用进行了尝试,学生反馈良好。

魏舒怡[6](2019)在《孙绍振解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提倡思辨性阅读教学。然而由于思辨性阅读教学是近些年来来才受到重视的,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长期影响,所以目前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这一方面存在关注不够、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当代着名学者孙绍振先生,以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总结出文本解读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切实的帮助。本文将以新的课程改革为背景,以人教版必修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为对象,指出当下进行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分析其教学现状,指出其成果与不足。通过对孙绍振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论、方法、角度的研究,分析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思辨内涵,即从研究矛盾入手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并联系文体、作者、语境等诸多要素,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对具有情感特征的文本进行理性思辨地解读。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孙绍振思辨解读的具体角度、操作方法、实践成果运用于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明确多元有界的教学内容,根据文本的矛盾设置螺旋上升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文本的外部语境,以尽可能全面地还原文本的审美价值。同时尝试开设综合性的专题教学模式,通过对文体、作家、主题的比较与联系来促进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辨性阅读教学。

张格格[7](2019)在《基于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高中新诗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歌,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也是集民族文化、语言思维和人文内涵于一体的文学样式。中国新诗,自二十世纪初“五四”白话诗歌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展现了一幅多样的美学图景,凝结着丰富的诗美元素,对于学生积累与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审美能力与审美品质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反观高中新诗教学,其美育价值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新诗教学整体呈现出审美性不足的局面,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固化、对新诗的独特审美范式和内在精神缺乏充分认识,学生对新诗认识模糊且阅读经验薄弱等。笔者在阅读朱光潜美学着作的过程中,发现他有关文艺创造与欣赏的审美经验理论,实质上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教育及人格修养等,为发挥新诗的美育价值提供了积极借鉴。因此,鉴于新诗教学审美性缺失的处境,笔者意在汲取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有机内容,对新诗审美教学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在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提升审美能力;引领学生超越单纯的学习空间,将语文课堂与生活体验相联系,追求文学艺术与生命实践的融合。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接着对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状、高中新诗教学的研究现状、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梳理,从中发现该理论应用于新诗审美教学的空白点和未定性,进而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朱光潜的审美经验理论进行概述。首先介绍该理论的产生背景;接着从审美直觉论、心理距离观和审美移情说这三大基石出发,阐述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取凝练该理论的有机内容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进行阐释;其次,笔者在梳理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过程中,发现朱光潜先生反复提及趣味与情趣、联想与想象对文艺创造与欣赏的重要作用,故将这两项要素单列出来进行概说。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应用于高中新诗教学的可行性,该理论虽然主要集中讨论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方法,但它的真正落脚点指向了审美教育,这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审美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是相契合的。此外,朱光潜将读诗视为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而新诗由形式到内容均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中对语言、节奏、意象、情趣等的论述,为新诗的审美鉴赏提供了明确指引。另外,该理论不仅呈现了美学、心理学及文学的视角,还时时关涉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和高中生的思维特征与情感发展需求相适应。第四部分基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新诗选文概况、相关教学案例的分析及笔者实习期观察到的新诗教学课堂,运用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相关内容来审视当下的新诗审美教学,从而发现不足、明确方向。第五部分是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新诗教学策略探究,提出“基于审美感知,开拓审美直觉”“调试心理距离,启发审美想象”“发挥审美移情,品味诗情之美”“拓展审美视野,提升审美情趣”的教学策略。对每一个教学策略在理论诠释中结合新诗文本或教学案例进行论说,或者融入教学设想进行分析,探索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应用于新诗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在本章节末呈现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评价。

尚佳丽[8](2019)在《朗诵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认为朗诵一词由“朗”和“诵”两个语素构成。朗即声音清晰响亮①;诵即背诵②,也有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之意③。随着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今的朗诵已然成为了一种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持稿、脱稿等多种表现形式。纵观学界的相关研究,现今我们普遍认同的朗诵艺术,是朗诵者通过有声语言,配以一定的朗诵技巧,在广大受众面前充分表达文本作品的情感意蕴和朗诵者主体感受,并足具感染力的一种表演艺术。朗诵艺术不仅愉悦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真善美等更艰巨的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语文教育要以核心素养为本,引导学生多参与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维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④将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塑造完善的人格品质。遗憾的是,囿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朗诵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处于边缘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本文通过阐述朗诵艺术的含义特点,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其存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同时,结合实际的调研问卷,更具针对性地探讨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朗诵艺术的重视,填补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艺术应用研究的空白。笔者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三个部分。笔者重点梳理了前人有关朗诵艺术研究,语文教学中“读”的研究等相关文献资料,试图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与借鉴。第一章是朗诵艺术概述。笔者结合朗诵艺术的发展流变,概括出新兴时代背景下朗诵艺术的含义与特点,并将其与相似概念进行区分,更清晰形象地阐述本文的核心概念。第二章是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依据。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是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探究。笔者从审美构建、个性塑造以及文化传承三个角度入手,阐述了朗诵艺术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独立个性塑造以及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意义。第四章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艺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笔者先后对某市三所不同层次高中中的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并从朗诵艺术认知情况、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艺术的应用频率、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总结出当前朗诵艺术在高中语文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试作分析。第五章是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究。这一章节是本篇论文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本章共分为四节,分别是教师朗诵艺术综合素养提升策略、朗诵技巧实施策略、不同文体的朗诵艺术实施策略以及不同形式朗诵艺术实施策略。首先,笔者从教学理念更新、文学素养提升、普通话语音规范以及表演能力提升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朗诵艺术综合素养的实践策略;其次,笔者结合具体的文本片段,阐述了朗诵的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的具体运用策略;再次,笔者结合不同文体的体裁特点,依托具体文本,对诗歌、散文、小说与戏剧中的朗诵实施进行了具体探讨;最后,笔者从教学环节以及活动课程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朗诵艺术运用于不同形式中的实践策略。结束语概述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对高中学段的朗诵艺术研究提出展望,希望能够给一线教师的朗诵艺术实践提供参考与帮助。

杨美凤[9](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教育功能,提出“不学诗,无以言”。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古典、融合现代的艺术典范。我国现代诗歌借鉴了西方别样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融会贯通艺术美感。现代诗歌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极强的艺术形式,它充分赋予诗人自由情感倾诉和个性追求表达的可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艺术和文学样式。“五四”之后,现代诗歌开始自己的进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与古典诗歌的决裂。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高考指挥棒的回避,教师在现代诗歌的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的不足,都构成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被日益边缘化,学生对现代诗歌提不起兴趣,现代诗歌学习处于浅层学习的缘由。关于如何进行“深度学习”这一问题已引起学习者个体和学习研究群体的高度关注。“深度学习”这一概念主要运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和教育领域,而人工智能领域率先使用了“深度学习”这一术语。深度学习是学生源自于自身内部动机的对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开展的完整的、丰富的、深刻的学习。其目标是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批判性理解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反思能力以及以分析、评价、创造、应用为特征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高中现代诗歌教学需要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高中生深度学习现代诗歌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条件。根据对深度学习和现代诗歌理论的研究,探讨深度学习理论与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关系,明确深度学习理论对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所带来的价值。同时,从整体上明确要实现深度学习条件。第一,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现代诗歌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二,深度学习现代诗歌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第三,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效地投入学习。第三部分: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准备阶段的目标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需要从明确教学目标、预评估和营造课堂情境入手。教学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升语文能力。需要通过对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的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的提升。评价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反思能力。需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将多种评价手法相结合。第四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与局限性。根据研究总结出,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意义。同时,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将本研究的局限性作出说明。

田丽雅[10](2018)在《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语文课堂中的意境教学》文中研究说明中唐诗人们就开始讨论诗歌的意境,提出了意境说。不仅古代诗歌可以用意境说的理论分析,现代诗歌也一样适用。《再别康桥》是语文意境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该诗歌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借物忆人,都是为了抒发感情,抒情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再别康桥》的意境教学应理解诗歌的意象,通过意象体会诗歌所蕴含的眷恋、伤感落寞、洒脱之情[1]。

二、《再别康桥》情感基调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别康桥》情感基调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2)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四)主要理论基础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
    (二)现代新诗意象群的特点
    (三)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价值
二、教材中的新诗意象群特点与教学角度探究
    (一)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中的意象群特点
    (二)个性化意象群:艾青的“土地”意象群
    (三)哲理诗的意象群:审美意象与哲学思辨的融合
    (四)意象群结构技巧:意象组合
    (五)意象群个案分析: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三、新诗意象群教学策略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
    (二)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
    (三)创作新诗,意象群创造性想象
    (四)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
四、意象群教学设计——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群教学为例
    (一)课标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文本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课时
    (九)教学方法:朗读法、文本细读、比较阅读、读写结合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6.1.1 语言文字层面
        6.1.2 格律层面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6.3.1 宗教文化
        6.3.2 习俗文化
        6.3.3 古希腊文化
        6.3.4 工业文明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人教版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内容及作用的研究
        (二)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现状调研
    一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描述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片面理解修辞,教学内容狭隘
        (二)重辞格辨认,教学目的过于功利
        (三)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依据
    一 修辞与诗词教学的关系
        (一)修辞与诗词
        (二)修辞与诗词教学
    二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文本表述和呈现
        (一)“语言建构和运用”方面对诗词修辞教学的相关表述
        (二)其他素养目标对诗词修辞教学的相关表述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内容探查
    一 消极修辞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一)语音修辞
        (二)词汇修辞
        (三)句法修辞
        (四)篇章修辞
    二 积极修辞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一)《考试大纲》中的九种修辞格
        (二)《考试大纲》之外的修辞格举隅
        (三)高中语文诗词辞格统计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策略思考
    一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认知策略
        (一)把握《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二)重视修辞知识系统,树立全面的修辞观
    二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内容策略
        (一)消极修辞教学的内容策略
        (二)积极修辞教学的内容策略
    三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吟诵教学法
        (二)学习任务群教学法
        (三)比较对照教学法
        (四)审美式教学法
        (五)动静结合教学法
第五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设计示例
    一 现代新诗《再别康桥》的修辞教学设计
    二 宋词《雨霖铃》的修辞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贵州县级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与板书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县级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的使用现状——以贵州遵义凤冈县第一中学为例
    一、语文课堂多媒体使用的相关问题
    二、语文课堂板书使用的相关问题
    三、原因分析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与板书运用态度及其实践策略
    一、应客观看待并合理使用多媒体与板书教学
    二、应加强对语文教师多媒体与板书的应用的培训
    三、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的选择及其设计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综合运用案例
    一、《雨巷》教学案例
    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例
    三、课堂效果分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三、博硕论文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图片辑录
致谢

(6)孙绍振解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思辨性要求
    第二节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成果
    第三节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 孙绍振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辨性特征
    第一节 孙绍振思辨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孙绍振思辨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研究
    第三节 孙绍振思辨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践研究
第三章 孙绍振解读理论对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多元有界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内外联系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多维一体的专题教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高中新诗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的研究现状
        1.2.3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价值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教材分析法
        1.4.3 案例研究法
第2章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概述
    2.1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产生背景
    2.2 朱光潜市美经验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 审美直觉论
        2.2.2 心理距离观
        2.2.3 审美移情说
    2.3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其他要素
        2.3.1 联想与想象
        2.3.2 趣味与情趣
第3章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应用于高中新诗教学的可行性
    3.1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2 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3.3 基于高中生的思维与情感特征
        3.3.1 沉稳的思维能力
        3.3.2 复杂的情感特征
    3.4 基于新诗的审美特征
        3.4.1 多元的审美形态
        3.4.2 独特的语言范式
        3.4.3 出新的意象内涵
        3.4.4 丰富的情感意蕴
第4章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视野下高中新诗教材及教学现状分析
    4.1 高中语文教材的新诗选文概况
        4.1.1 选文的数量:必修与选修互补中见丰富性
        4.1.2 选文的创作年代:必修与选修互补中见连续性
        4.1.3 选文的诗群流派:必修与选修互补中见璀璨多元
    4.2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视野下的高中新诗教学存在的不足
        4.2.1 缺乏对学生思维与情感特征的关注
        4.2.2 缺乏对新诗审美特征的深入剖析
        4.2.3 缺乏拓展审美视野与空间的意识
第5章 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新诗教学策略
    5.1 基于审美感知,开拓审美直觉
        5.1.1 通过积累语言知识,涵养审美直觉
        5.1.2 通过入情的诵读感知,深化审美直觉
    5.2 调试心理距离,启发审美想象
        5.2.1 平衡诗歌与现实的实用距离,发挥审美想象的创造性
        5.2.2 平衡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距离,尊重审美想象的规律性
    5.3 发挥审美移情,品味诗情之美
        5.3.1 审美移情应立足意象,把握诗人情感
        5.3.2 审美移情需关注字句,窥见幽微情绪
        5.3.3 审美移情可借助联想训练,促进情趣交流
    5.4 拓展审美视野,提升审美情趣
        5.4.1 整合审美资源,促进审美趣味的广博纯正
        5.4.2 强化生命体验,促进审美趣味的创新鲜活
    5.5 高中新诗《雨巷》教学设计及评价
        5.5.1 《雨巷》教学设计
        5.5.2 《雨巷》教学设计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朗诵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意义
        0.1.1 研究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有关朗诵艺术的研究
        0.2.2 有关语文教学中朗诵及相关概念的研究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第1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辨析
    1.1 朗诵艺术的含义及特点
        1.1.1 朗诵艺术的含义
        1.1.2 朗诵艺术的特点
    1.2 朗诵艺术与朗读、诵读的概念辨析
        1.2.1 朗诵艺术与朗读的辨析
        1.2.2 朗诵艺术与诵读的辨析
第2章 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2.1 语文课程标准
    2.2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思想
    2.3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2.4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探究
    3.1 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品质
        3.1.1 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3.1.2 提升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3.1.3 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3.2 强化语文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2.1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2.2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3 传承母语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3.3.1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化
        3.3.2 传承母语作品,提升文化自信
第4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艺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艺术的应用现状调查
        4.1.1 有关朗诵艺术的认知情况概述
        4.1.2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诵艺术的应用情况概述
    4.2 高中语文朗诵艺术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4.2.1 概念界定不清,朗读误当朗诵
        4.2.2 应试思维普通,朗诵“缺乏生气”
        4.2.3 忽略文本解读,朗诵“徒有其表
        4.2.4 缺乏朗诵技巧,朗诵“无据可循
        4.2.5 忽略文体特点,朗诵“千篇一律
第5章 朗诵艺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5.1 教师朗诵艺术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5.1.1 教学理念更新策略
        5.1.2 文学素养提升策略
        5.1.3 普通话规范策略
        5.1.4 表演能力提升策略
    5.2 朗诵技巧的实施策略
        5.2.1 朗诵的内部技巧实施策略
        5.2.2 朗诵的外部技巧实施策略
    5.3 不同文体的朗诵艺术实施策略
        5.3.1 诗歌类文本的朗诵艺术实施
        5.3.2 散文类文本的朗诵艺术实施
        5.3.3 小说、戏剧类文本片段的朗诵艺术实施策略
    5.4 不同形式朗诵艺术的实施策略
        5.4.1 教学环节中的朗诵艺术实施
        5.4.2 活动课程中的朗诵艺术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培养人才需要深度学习
        1.1.2 现代诗歌教学需要深度学习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加强对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视
        1.2.2 为深度学习理论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1.2.3 提高语文诗歌教学的效率
    1.3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关于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研究
        1.3.2 关于“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高中生深度学习现代诗歌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条件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理论依据
        2.1.1 深度学习的内涵
        2.1.2 深度学习的特征
        2.1.3 深度学习相关的理论
    2.2 现代诗歌的内涵
    2.3 深度学习理论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2.3.1 深入分析现代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2.3.2 加强整合现代诗歌朦胧丰富的意象
        2.3.3 深刻感知现代诗感浓烈深沉的情感
    2.4 高中生深度学习现代诗歌的实现条件
        2.4.1 教师科学有效引导
        2.4.2 创设合理的情境
        2.4.3 学生的高度投入
3 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3.1 准备阶段:创造情境,激发主动性
        3.1.1 明确教学目标
        3.1.2 预评估
        3.1.3 营造课堂情境
    3.2 教学阶段: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3.2.1 指导诵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3.2.2 领悟意象,建立联系,加强知识整合
        3.2.3 尝试写作,训练表达与创新能力
    3.3 评价阶段:走向自我反思
        3.3.1 课前评
        3.3.2 课中评
        3.3.3 课后评
4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与局限性
    4.1 意义
    4.2 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语文课堂中的意境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境教学中的融情于景
二.意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三.意境教学中的激发想象

四、《再别康桥》情感基调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设计调查研究[D]. 王舒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D]. 徐艳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人教版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研究[D]. 邓惠云.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贵州县级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与板书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 张黎.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孙绍振解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D]. 魏舒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基于朱光潜审美经验理论的高中新诗教学策略研究[D]. 张格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朗诵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尚佳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研究[D]. 杨美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语文课堂中的意境教学[J]. 田丽雅. 文学教育(上), 2018(09)

标签:;  ;  ;  ;  ;  

《再别剑桥》情感基调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