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色

浅谈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色

一、简论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颖[1](2021)在《安波音乐创作及理论成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洪波[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回顾与思考》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声乐教育教学迅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走向规范化。蒙古族声乐教育教学蓬勃发展,体现了"在草原文化的根基上,融入人文因素,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突出特点。本文结合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以音乐的人类学视角、社会学视角、音乐传播学视角,对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声乐属性、本体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查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石秋月[3](2020)在《从音乐文化特征看土族与蒙古族的渊源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民族属性、传递民族记忆的代表性符号。土族人民经过世代的努力创造了风格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分析其中的部分音乐元素与特征发现与蒙古族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相似性,因此可以为判断土族的族源属性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刘卓[4](2020)在《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爬山调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短调民歌,是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读历史、考察塞北人民语言习惯、生活习俗、审美品味、思想传统的一道桥梁;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照地域特点可分为“前山调”、“后山调、”“河套调”“后套调”、“伊盟调”、等,是叫法不一的同宗民歌,本文以内蒙古武川县境内爬山调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聚焦“后山调”的地域性色彩,探讨其源流发展、传承现状、审美价值等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爬山调的历史起源并梳理了其艺术流派;界定了内蒙古爬山调的“后山调”的概念及地域范围,回顾了其发展的历程,分别从地理、历史、民俗三个侧面分析其生存环境。通过分析说明了地域特点、人文历史和民俗习惯对“后山调”的演唱风格、表达内容、艺术特征等,都会产生影响。第二章以笔者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考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的传承人武三军的从艺经历、传承谱系、传承现状及保护措施,选取新时代原创爬山调剧《青山儿女》作为个案,探讨了武川县乌兰牧骑在“后山调”传承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到传承是使“后山调”延续生命力的必经之路,而发自每一个传承者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才是使其绵延不绝、焕发新生的根本所在。第三章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论述“后山调”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美学注重“意境”、“气韵”、“虚实结合”等审美特征。武川县劳动人民以生活真实为内容,运用我口唱我情的即兴编唱方式,结合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了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后山调”歌词,抒发着或喜悦、或沉重、或悲伤、或哀怨的情感,处处体现着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智慧与美感,反映着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时代与民生的晴雨表。“后山调”所蕴含着的多元文化内涵以及审美特征,是我们探寻阴山北麓一带人们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的重要途径,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既不失原生特色,又具有高品位的、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优秀作品,才是其得以继续传承并且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第四章从“后山调”与同源民歌的亲缘关系入手,将其与“前山调”、“河套调”、“漫瀚调”和“二人台”这四种民歌分别从历史背景、地域差异、曲调风格、唱词内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地域环境影响曲调风格,文化背景塑造唱词内容的结论,细化了几种同源民歌之间的异同,更加突出了“后山调”所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只有将“后山调”与同源民歌之间加以区分,才能使创新作品不失其原味,更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更契合他们的审美趣味,从而实现其更好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赵来恩[5](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合唱民族性的表现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国合唱经历了民族化的萌芽、根植、探索、创新四个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合唱对传统的西方古典合唱范式有所突破,多元化成为中国合唱发展的主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性的特征通过合唱创作和表演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合唱作品的分析和合唱表演的舞台研究。探讨中国合唱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征。在合唱创作方面表现为:一、在合唱题材的选择上,民歌、古典诗词、民族生活、歌颂生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题材被更广泛的使用。二、在合唱创作技法上,表现为民族音乐的旋律与音色、民族性的和声风格、“点线对比”的音乐织体等。三、通过现代音乐手法表现出的“和而不同”的和谐观与“空”的意境追求。在合唱表演方面体现为:一、民族性的唱法运用。二、符合中国“冲淡”的美学特征的合唱音响。在贯穿创作表演的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融。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合唱对民族性的表现特征加以讨论,我们看到当代中国合唱具有以多样化创作手段展现民族特质、以艺术共通性为基础寻求世界认同的思维趋势,这也是新世纪的中国合唱在寻求世界认同的过程中的重要方式。

孟凡珍[6](2018)在《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当代赤峰作家以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作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新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书写民俗事像,展现了当代赤峰草原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赤峰文学的民族精神特质。本文立足民俗文化视野,运用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精要评点当代赤峰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并对赤峰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评论进行整合与提炼,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认同,分析民俗文化与文学文本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精神、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与当代赤峰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书写的文本内外价值,总结当代赤峰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与民族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指出当代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作家文学在创作与传承上具有强烈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征。当代赤峰作家立足语言民俗的文学性,创造性地借鉴史诗、民歌、传说故事等三种民间文学类型,从民间题材、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展现当代赤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本关系,比如民歌“镶嵌”进小说文本形成“复调叙事”的“民歌式小说”,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阐释赤峰作家小说创作,评析赤峰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变异”传承等的创新。第二章评析当代赤峰文学中蒙古族物质与精神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变化。赤峰地理与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使得赤峰的蒙古族在衣、食等两大基本民生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用索绪尔的非言语符号理论解读赤峰民族服饰文化,从色彩、标识、实物、纹饰图案符号特征揭示其象征意义,并指出蒙古族服饰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服饰因子。赤峰民族饮食文化也在生态学角度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并不影响赤峰蒙古族民俗的民族特质。第三章论述当代赤峰文学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习俗的承袭。萨满教与喇嘛教是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最多的两种民间信仰。腾格里等崇拜集中反映了赤峰蒙古族民间精神信仰和朴素的哲学观念;当代赤峰作家创作中的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是营造草原文化氛围、突显草原风俗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层的社会文化价值。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当代赤峰文学中丰富的民俗事像及审美文化价值。本章重点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的民俗事像与叙事手段的深层互文关系,分析民俗事像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分析民俗活动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安排等方面的文本功能。本章节选取了六位代表作家从不同角度阐释的赤峰民俗事像。敖德斯尔的骑兵文化民俗是战争年代草原英雄的战歌;巴·布林贝赫的诗开拓了赤峰巴林地区以民间故事入诗的散文诗先河;鲍尔吉·原野的“草言草语”表达出了对草原日常民俗现象的伦理关照;申平以草原动物原型开创了小小说创作的新形式,展现了民间文化在小小说创作中的功能与价值;孙书林的漠南史诗小说运用原创性的想象将满蒙清的复杂政治与民族关系书写得荡气回肠,是现代“穿越”小说的一个践行者;赤峰民间“疯子”诗人沙格德尔以幽默的喜剧讽刺诗痛斥蒙古喇嘛与贵族的阳奉阴违,体现了对蒙古马背民族的精神观照。第五章及余论分析了当代赤峰作家创作的民间选择与民族文化坚守。他们一方面进行“乡愁”式的历史记忆与书写,双重挖掘作品中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在历史传奇中高扬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他们的地域认知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实现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层剖析。

薛伟[7](2018)在《河洛民歌腔词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洛地区是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和“国家”的地方。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河洛地区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周成王时的何尊铭文就称河洛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河洛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河洛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其古代音乐的典范性,创造了纷繁多彩、气象万千的音乐形式,映衬着古老的民歌,形成了具有历史传承的音乐文化系统,并以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各个时期音乐文化的代表和典范,在中国传统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核心作用。河洛民歌腔词关系的结合规律是河洛地域文化独有特色的特殊呈现。腔词关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很快穿透保护机制而获得对文化“气质”的一种理解,并且对这种文化所特有的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有所了解。河洛民歌从早期丰富多彩的状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继承、吸收和扬弃,持续下来的风格特征是河洛民歌现代性的诞生,河洛民歌在“现在”这一维度中不断延绵,腔词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当今在演唱中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既是对河洛民歌历史样态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河洛民歌未来发展的瞻望。本研究论题“河洛民歌腔词关系研究”,就研究对象“河洛民歌”来说,本研究属于歌唱艺术中区域民歌研究的一个部分,从研究内容来看是一个边缘交叉、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民歌音乐与语言共生的特征,决定了研究民歌只研究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采风、亲临民歌演唱的“场域”;从语言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视角,利用实证研究、实验分析等方法,对河洛民歌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对河洛民歌的两个共生要素:腔、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河洛民歌腔词关系的内部结构、外化形态等分析阐释,力图超越腔词之间的表层关系,为深入探讨腔词的深层关系、表演审美开辟新的领域。全文共有六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问题。第一章主要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方面对河洛民歌腔、词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洛民歌的体裁、题材进行分类概述。第二章主要对河洛民歌腔的板、眼等节律特征和声、调等调式音阶特征及唱词的声、韵、调等语音特征和衬词、叠字、特殊音色等其他显性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河洛民歌腔词的音调关系进行阐释。以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首先从河洛民歌的字调、腔格,以民歌中的单音节字和多音节词及方言调查字表为实验材料对河洛民歌方言字调进行实验语音学分析,通过三维语图和实验结果图表,使方言字调的高低走向可视化呈现,与唱词所对应腔格的高低起伏进行比较;其次,对河洛方言的语调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将语调的调型与唱腔旋律乐句的走向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从音乐结构的视角出发,首先,对河洛民歌唱词基本句式和变化句式中句幅、句逗、以及韵辙与唱腔旋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河洛民歌的唱词的段落与唱腔的曲体结构及二者之间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它们在结构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五章主要阐释河洛民歌唱词与唱腔节奏层面的关系。以音韵学理论为依据,对唱词节奏的习惯重音、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的特征以及与唱腔旋律中的重音“相顺”还是“相背”的关系进行分析。第六章主要以表演理论为依据,对河洛民歌的创作、演唱、演唱语境及传承进行研究。民歌作为口传艺术的一种,它的整个创作、演唱过程是“传统”和“即兴”的辩证统一。对河洛民歌演唱的“用嗓特征”、“咬字吐字”、“润腔”等特征进行研究,对河洛民歌演唱的审美特征“味儿”进行阐释。最后对河洛民歌艺术化演唱表现、多元化的跨界融合、时代化的创新传承等发展新样态进行分析。结论部分主要对河洛民歌腔词音调关系、结构关系和节奏关系进行归纳;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河洛民歌腔词关系发展规律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进行总结。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对本论题研究的延伸之处进行展望。

颜铁军[8](2017)在《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尔沁短调民歌(宝古尼道,bogunidaguu)是中国近现代流传于蒙古地区的民歌乐种,也是相对长调引申而来的蒙古族民歌概念,究其成因与科尔沁半农半牧、蒙汉杂居下的多元文化交融有着深远的联系。其结构短小、节奏鲜明、题材众多。从短调民歌历时性的发展观之,山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文化是其形成之根基。本文基于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研究素材,结合文献考证,以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演唱为主体,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短调演唱的变迁,以及围绕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唱词内容、民歌风格等相关问题予以探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解析短调民歌的生成与科尔沁文化生态间的内在联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界定问题。第一章,共时性地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与其赖以依托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再者,历时性地梳理从科尔沁山林狩猎文化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化与演唱情感抒发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科尔沁近现代村落农耕文化为背景,探讨短调民歌在内容、风格、形式、语言及演唱观念上的成因。第三章,从语义学、修辞学、诗学角度探讨短调民歌唱词艺术;通过观察、体验,结合局内人观点,阐释短调民歌演唱中呼吸、发声、咬字等演唱方法问题,并对演唱与伴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主要阐释歌者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阐述谁是歌者,歌者为谁而唱的对象性问题。在民俗语境和仪式中,歌者如何运用音乐行为建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图像解析歌者在演唱实践中旨向观众的表演姿态。通过民间Huurtaar表演形式的实例分析,解读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五章,以文化变迁理论为依据,阐述多元文化对当代科尔沁短调的影响,分析科尔沁短调传承、演唱形式、演唱方法、演唱观念在当代是如何顺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

张洪波[9](2016)在《《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艺术情境美》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歌曲唱遍大江南北。《蓝色的蒙古高原》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深深地吸引了广大歌迷。作品中,歌词丰富的想象力,如诗般的画面,形成了歌曲优美的情境。

迟骋[10](2016)在《东北地区四个少数民族民歌文化教学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显着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此同时,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潮。为了使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蓬勃发展,许多对外汉语教师一直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地探索、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语言脱离不了文化而存在。学习一种语言,必定会接触到语言背后所附于的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该被给予一个重要的地位。以东北地区四个少数民族民歌作为文化教学的内容,通过对少数民族民歌的学习,将民歌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与民族风俗等因素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相结合,从而开拓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视野,也让他们感受到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同时,将民歌这种艺术形式引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不仅能够营造生动欢快的教学气氛,还能激发起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本文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试图设计出一个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为文化教学内容的教学示例。希望本文能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了选题缘由、写作前查阅的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四个少数民族民歌基本概况及其艺术特征。首先,简要阐释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及其民歌所体现的整体风格。然后,根据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选取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并针对每个民族民歌中某一体裁的基本概况和艺术特征进行概括和分析。第三部分,民歌运用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策略。首先,简要概述民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以及民歌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其次,总结出合理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方法并对其进行详尽说明。第四部分,四个少数民族民歌运用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设计示例。本章主要是针对中、高级留学生进行的文化教学设计,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体验、交流、参观等形式,让留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最后,总结少数民族民歌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及价值。

二、简论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初期,蒙古族声乐教育发展概况(1978—1992)
    (二)改革开放中期蒙古族声乐教育蓬勃发展阶段(1992—2013)
        1. 高等教育及其他类型学校教育中的蒙古族声乐教育
        2. 民间团体及个人的蒙古族声乐教育
    (三)改革开放后,蒙古族声乐教育全面深化阶段(2013—2017)
二、蒙古族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蒙古族声乐教学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二)现阶段蒙古族声乐教学定位模糊
    (三)课程设置需优化
    (四)现代化资源引用较少
    (五)蒙古族声乐作品缺乏创新
    (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瓶颈
三、蒙古族声乐教育发展对策
    (一)规范蒙古族声乐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二)明确培养目标
    (三)进行课程优化
    (四)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五)挖掘整理传统民歌,鼓励新民歌创作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结语

(3)从音乐文化特征看土族与蒙古族的渊源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类型
二、歌词中体现的蒙古族族源认同
    (一)歌词发音的一致性
    (二)歌词内容的认同性
三、民歌曲调对蒙古族音乐特征的承袭
    (一)调式特点
    (二)曲式结构
    (三)旋法特征
四、萨满音乐对蒙古族博教音乐元素的留存
    (一)曲调的相似发展
    (二)伴奏乐器的相似性
    (三)其他方面的相似性
结语

(4)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0.2 选题研究现状和目的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0.4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
    1.1 爬山调艺术的概述
        1.1.1 爬山调艺术的起源
        1.1.2 爬山调的艺术流派梳理
        1.1.3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概念界定与地域范围
    1.2 “后山调”的发展历程
        1.2.1 清中晚期“放垦”与“走西口”的伴生艺术
        1.2.2 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兴盛发展
        1.2.3 新世纪的式微趋势
    1.3 “后山调”的生存环境
        1.3.1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
        1.3.2 蒙汉交融的人文环境
        1.3.3 民间艺术的沃土滋养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的传承概况
    2.1 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工作的田野调查
        2.1.1 传承人武三军从艺经历
        2.1.2 新时期以来“后山调”的发展情况
        2.1.3 武川县乌兰牧骑(以“后山调”为曲目的)演出实录
    2.2 社会传承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承人
        2.2.2 改革开放后的传承人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传承人
    2.3 传承现状
        2.3.1 传承断代,青黄不接
        2.3.2 唱词丰富,曲调单一
        2.3.3 文化冲击,受众面小
    2.4 保护措施
        2.4.1 广泛征集,重点传习
        2.4.2 举办比赛,培养新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3.1 “后山调”的艺术表现特征
        3.1.1 植根于生活的情感流露
        3.1.2 我口唱我情的即兴与自由
        3.1.3 源情感、传风俗、化民心
    3.2 “后山调”的歌词分析
        3.2.1 歌词内容分类
        3.2.2 歌词结构解析
        3.2.3 歌词表现手法
    3.3 文化内涵剖析
        3.3.1 流淌在词曲间的社会底层的审美情趣
        3.3.2 传唱于田野间的对生活的爱
        3.3.3 唱响天地间的时代与民生的“晴雨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与其他同源民歌的亲缘关系
    4.1 “后山调”、“前山调”与“河套调”的关系
        4.1.1 历史背景与地域特点
        4.1.2 曲调风格中的情感表达
        4.1.3 唱词内容的文化内涵
    4.2 “后山调”与“漫瀚调”的关系
        4.2.1 移民文化背景下的同源民歌
        4.2.2 根植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曲风
    4.3 “后山调”与“二人台”的关系
        4.3.1 异质同构与共生互动
        4.3.2 戏与曲,多元与单一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1 内蒙古爬山调的“后山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信息汇总表
附录2 当代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创新作品一览表
附录3 田野调查访谈内容

(5)21世纪初中国合唱民族性的表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的合唱艺术
        一 合唱艺术的民族性特征
        二 20世纪中国合唱发展简述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合唱相关研究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合唱历史概述
    第一节 合唱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一 抒情性合唱的创作主导地位
        二 民歌合唱的编创成为潮流
        三 流行合唱与阿卡贝拉的兴起
    第二节 合唱艺术表演与研究的全面开展
        一 合唱比赛的多样开展
        二 合唱表演的多元趋势
        三 合唱艺术的多视角研究
    第三节 合唱艺术的教育功能理念的提升
        一 学生合唱团的兴起与繁荣
        二 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
        三 合唱创作教学的推进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合唱创作中的民族性特征
    第一节 合唱题材选择之民族性突显
    第二节 合唱创编技法运用之民族性特性
        一 民族性音乐旋律的引用和延伸
        二 民族性和声音响的使用与拓展
        三 民族性织体特点的运用及表达
    第三节 合唱创作思维之民族性隐现
        一 现代音乐表现手段下“和而不同”的和谐观
        二 合唱音响的“留白”——对意境的追求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国合唱中民族性的表演特征
    第一节 当代中国合唱音响中民族性的表现特征
        一 民族性的直观体现——民族唱法的运用
        二 民族性的内在表达——东方审美合唱音响的体现
    第二节 舞台视觉中民族性的表现特征
        一 合唱舞台上的民族服饰展示
        二 表演形态的民族生活化呈现
        三 合唱舞台上跨界民族艺术的展现
第四章 当代中国合唱民族性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合唱民族性的思维表达
        一 以多样化创作手段展现民族特质
        二 以艺术共通性为基础寻求世界认同
    第二节 合唱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赤峰作家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赤峰作家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
    第一节 英雄史诗的文本传承
        一、英雄原型的传承
        二、英雄原型的变异
        三、英雄原型的化身
        四、英雄史诗流传广泛的原因
    第二节 巴林民歌的文本价值
        一、唱响民俗仪式
        二、“民歌式小说“文本价值
        三、巴林民歌的“变异”传承——好来宝说唱民谣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关系解读
        一、营造浪漫气氛
        二、揭示传奇主题
        三、增强阅读兴趣
第二章 赤峰文学中习俗文化的价值阐释与美学追求
    第一节 物质民俗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异
        一、服饰民俗的象征符号价值
        二、饮食习俗的坚守与汉化
    第二节 赤峰作家作品中的宗土习俗呈现
        一、正宗礼仪
        二、民间土习俗
第三章 赤峰文学中的民俗信仰与宗教表达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民族特质
        一、图腾及图腾崇拜
        二、赤峰图腾崇拜及民族特质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宗教心理
        一、萨满教信仰及文化基因
        二、喇嘛教“隐身”说法及成因
第四章 个案分析:赤峰代表作家的民俗事像书写及美学价值
    第一节 敖德斯尔“骑兵小说”的英雄呈现
        一、传奇的骑兵故事
        二、英雄的骑兵群像
    第二节 巴·布林贝赫诗歌民俗的浪漫书写与民族气质
        一、展现草原民俗风情
        二、唱响民间故事诗
        三、探索民族诗艺
    第三节 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民俗伦理
        一、草原日常生活的眷恋与描摹
        二、草原生态的伦理观照
        三、草原文化的痴迷与坚守
    第四节 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审美与隐喻
        一、民间创作原型的传奇再现
        二、民间文化的内在构建
        三、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第五节 孙书林漠南民族传奇的浪漫“巧合”与混融
        一、草原和亲的情与悲
        三、传奇叙事的浪漫“巧合”
        三、书写漠南通俗史诗的霸气与雄浑
    第六节 沙格德尔对僧俗世界的强烈讽刺
        一、讽刺诗对准“僧”世界
        二、讽刺诗源自“俗”的民间
第五章 “冲突、抗衡与和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赤峰作家
    第一节 相冲与相谐:崇高的“神(长生天)”与俗世的“人”
        一、赤峰作家笔下的萨满教-----神与人的关系
        二、赤峰作家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态度
        三、赤峰作家的民族文化哲思
    第二节 赤峰作家的文化乡愁
        一、怀旧与归属
        二、文化认同与焦虑
    第三节 在历史传奇中高扬契丹辽文化
        一、中国文化中的传奇
        二、赤峰的历史传奇及历史传奇小说
        三、虚实相映,解读历史
余论 赤峰文学当代语境及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河洛民歌腔词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与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反思
第一章 河洛民歌概说
    第一节 河洛民歌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气候因素
        三、河流因素
    第二节 河洛民歌的分类
        一、体裁分类
        二、题材内容
第二章 河洛民歌之“腔”与“词”
    第一节 河洛民歌之“腔”
        一、板、眼——“腔”之节律
        二、声、调——“腔”之调式
    第二节 河洛民歌之“词”
        一、声、韵、调——“词”之语音特征
        二、衬、色、叠——“词”之显性特征
第三章 河洛民歌腔词音调关系
    第一节 唱腔与字调关系
        一、唱词字调特征
        二、唱腔腔格特征
        三、唱腔与字调关系的顺与背
    第二节 唱腔与语调关系
        一、唱词语调特征
        二、唱腔腔句特征
        三、腔句与语调的相顺与相背
第四章 河洛民歌腔词结构关系
    第一节 腔词句式结构关系
        一、唱词句式结构
        二、唱腔句式结构
        三、腔词基本句式与变化句式之关系
    第二节 腔词曲体结构关系
        一、唱词段落结构
        二、唱腔曲体结构
        三、腔词曲式结构的变与同
第五章 河洛民歌腔词节奏关系
    第一节 河洛民歌强弱关系研究
        一、唱词轻重特征
        二、唱腔强弱特征
        三、唱词轻重与唱腔强弱关系
    第二节 河洛民歌腔词特征之解读
        一、河洛民歌腔词的个性管窥
        二、河洛民歌腔词的流变因素
第六章 河洛民歌的演唱
    第一节 河洛民歌的创作
        一、“传统”——河洛民歌创作的基本依据
        二、“即兴”——河洛民歌创作的个性特征
        三、河洛民歌的创作特征
    第二节 河洛民歌的“演唱”及语境结构
        一、“劲儿”——河洛民歌演唱的方法特征
        二、“味儿”——河洛民歌演唱的审美特征
        三、河洛民歌演唱的语境结构
    第三节 河洛民歌“演唱”的传承
        一、“歌师傅”——河洛民歌的传承主体
        二、口传心授——河洛民歌的传承形式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河洛民歌腔词音调的依字生腔
        (二)河洛民歌腔词节奏的合与破
        (三)河洛民歌腔词结构的变中求同
    二、讨论
        (一)河洛民歌演唱新发展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观察提纲
附录3:受访人基本情况表
附录4:访谈资料编码表
后记

(8)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价值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自然生态到生活依存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第一节 多样化生态环境润养的短调民歌
        一、山脉与歌中的山脉
        二、草原与歌中的草原
        三、沙地与歌中的沙地
        四、河流与歌中的河流
    第二节 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一、族群维系中的短调民歌
        二、宗教巫术中的“圣歌”
        三、狩猎生存中的原生性表达
        四、体现生命本能的歌唱
    第三节 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一、遥远的额尔古纳歌声
        二、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声
        三、佛教文化意识的多元质点
        四、情感和生命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村落农耕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第一节 科尔沁农耕文化背景
        一、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社会背景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衍生层次
        三、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地域风格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表演方式
    第二节 古朴致美的短调民歌语言
        一、科尔沁方言的历史成因
        二、苍劲与沉郁的语言特征
        三、音韵表达的生命之源
    第三节 自然本真与形态各异的短调民歌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本真性
        二、短调民歌演唱的观念转变
        三、观念支配下的民歌形态
第三章 近现代短调民歌演唱要素分析
    第一节 短调民歌唱词的运用
        一、社会现实的咏唱
        二、宏大叙事的构建
        三、歌唱语言的诗化
        四、唱词的音韵之美
    第二节 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民间特征
        一、真假声运用的广泛性
        二、呼吸方式的差异性
        三、咬字方法的独特性
    第三节 短调民歌乐韵构成之美
        一、伴奏乐器的色彩铺饰
        二、伴奏乐器与唱腔关系
        三、伴奏乐器与阔远人声
    第四节 短调民歌演唱本真与衍变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互文性
        二、短调演唱的流变性
第四章 民俗语境中的短调民歌演唱者
    第一节 表演者与受众群体的追问
        一、谁在唱短调民歌
        二、短调民歌唱给谁
        三、为什么要唱短调民歌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短调民歌演唱
        一、民众宴会的歌唱习俗
        二、节庆习俗的歌唱传统
        三、祭祀短歌的历史延续
        四、传统婚礼歌及复古婚仪
    第三节 短调民歌表演的个案分析
        一、胡尔沁李双喜的一次表演
        二、民歌手伊丹扎布的一次表演
    第四节 民间Huur tatah表演实例及其社会性
        一、Huur tatah的基本形态
        二、Huur tatah表演形式的社会互动
第五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方式
        一、家族亲缘传承
        二、师徒授艺传承
        三、社会民俗传承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的新方式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学校传承
        二、政府对短调民歌传承的扶持
        三、社会传承的多样化渠道
    第三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风格的继承与超越
        一、有限的历史存在与创新
        二、传统保护与超时代的意义
        三、弘扬短调民歌内在永恒之美
    第四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新视界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长调化
        二、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三、短调民歌艺术表现的多样化
结论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艺术情境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蓝色的蒙古高原》的情景美
二、《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色彩美
三、《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诗意美

(10)东北地区四个少数民族民歌文化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语言与文化
        (二)地域文化
        (三)少数民族文化
        (四)少数民族民歌
        (五)文化教学设计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四个少数民族民歌概况及其艺术特征
    一、东北少数民族基本概况及其民歌风格
        (一)东北少数民族概况
        (二)东北少数民族民歌风格
    二、朝鲜族“民谣”概况及艺术特征
        (一)“民谣”概况
        (二)“民谣”艺术特征
    三、鄂伦春族“赞达仁”概况及艺术特征
        (一)“赞达仁”概况
        (二)“赞达仁”艺术特征
    四、赫哲族“嫁令阔”概况及艺术特征
        (一)“嫁令阔”概况
        (二)“嫁令阔”艺术特征
    五、蒙古族“短调”概况及艺术特征
        (一)“短调”概况
        (二)“短调”艺术特征
第三章 民歌运用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策略
    一、民歌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二、民歌于文化课堂教学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二)多样性原则
        (三)适度性原则
        (四)针对性原则
    三、歌曲的选择依据
        (一)反映各民族劳动生活的风俗文化
        (二)体现民族的思维特征
    四、民歌于文化教学方法
        (一)专题教学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文化体验法
第四章 四个少数民族民歌运用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设计示例
    一、四个少数民族民歌专题文化教学设计示例
        (一)朝鲜族“民谣”——《阿里郎》
        (二)鄂伦春族“赞达仁”——《勇敢的鄂伦春》
        (三)赫哲族“嫁令阔”——《乌苏里船歌》
        (四)蒙古族“短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课外文化活动体验设计示例
        (一)参观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博物馆活动方案
        (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比赛活动设计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简论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安波音乐创作及理论成果研究[D]. 王新颖. 沈阳音乐学院,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张洪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从音乐文化特征看土族与蒙古族的渊源关系[J]. 石秋月.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4]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D]. 刘卓.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21世纪初中国合唱民族性的表现特征[D]. 赵来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D]. 孟凡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河洛民歌腔词关系研究[D]. 薛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D]. 颜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9]《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艺术情境美[J]. 张洪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
  • [10]东北地区四个少数民族民歌文化教学设计[D]. 迟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浅谈蒙古族民歌歌词的民族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