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群众文艺创作成果喜人

河北省群众文艺创作成果喜人

一、河北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成果喜人(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夜[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石岸书[2](2020)在《作为“新群众运动”的“新时期文学”——重探“新时期文学”的兴起》文中指出从"新群众运动"的角度出发,可以整体性地解释"新时期文学"的兴起,以及"新时期文学"与1950—1970年代的关系。在改革初期,"新时期文学"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一部分,本身被理解和体验为一场"运动",而由于文化馆系统的深度介入和群众性参与的巨大规模,可以说"新时期文学"是一场"群众运动"。但相比于1950—1970年代的群众运动如新民歌运动,"新时期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动员方式主要属于"非支配性动员",因此可以说"新时期文学"是"新群众运动"。从"新群众运动"的角度理解"新时期文学"的兴起,提请我们重新思考1980年代与1950—1970年代的连续与断裂的双重关系,也提请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王芳芳[3](2020)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研究 ——以戏剧和歌曲为重点的考察》文中认为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而展开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现实需要,制定了以“一切为了抗战”为原则的文艺路线和“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宗旨的文艺方针。太行抗日根据地为救亡图存,根据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宣传、动员、团结全民族抗战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极其复杂困难的环境下,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艺宣传动员活动和对日伪的斗争,涌现出众多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新民主主义文艺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具有时代性、战斗性、群众性和地方性等特征,在鼓舞根据地军民抗敌斗志、宣传动员各阶层民众抗日救国、活跃根据地军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太行抗日根据地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文艺管理机构、完善文艺工作制度、发展壮大文艺队伍、团结与改造民间艺人等多项举措,将民间文艺与政治任务紧密结合。乡村文艺活动由民众自由组织的民间习俗变为政府领导组织下的革命事业,配合根据地政府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强化了政治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事业使乡村社会发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既是文艺的创作者,又是文艺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文艺形式的革命化改造实现了对根据地民众的动员与教育,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文艺大众化”与“大众化文艺”使根据地民众在文艺方面达到了自导自演、自编自唱、自娱自育的效果。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号召下,文艺渐渐成为促进革命事业,取得抗战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在客观上提升了民众的文艺修养,充分调动了民众参与民族解放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戏剧和歌曲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以其形象生动、直观表达、寓教于乐等特质,成为抗日战争的宣传动员工具,成功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主张、动员组织民众、展开对敌斗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改造乡村社会的艰巨任务。

方华[4](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胡雪莲[5](2020)在《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音乐文化产业展现出多元化,“音乐节”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关注。但是相关文献对“音乐节”这一术语的解释较为模糊,人们对什么是音乐节缺乏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定义。对中国“音乐节”近代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世纪的产生缺乏了解。笔者通过查阅不同中西方音乐词典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音乐节”的释义并试图为术语“音乐节”下定义;通过梳理中国20世纪“音乐节”的发展,从而探索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作用。

刘小林[6](2020)在《故纸芳华 ——定县农民版画的时代语境和艺术特点》文中指出定县农民版画是指20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在河北省定县,由文化馆美术干部寇俊春(笔名向群)等组织当时青年农民业余所开展的木刻版画创作活动,独立创作刻印出近二百幅木刻版画作品,从当时的《河北美术》、《河北文艺》、《河北画报》、《群众文艺》等刊物发表的这些农民版画家的作品来看,作为20世纪河北美术现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个案,定县农民版画无疑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挖掘整理的定县农民版画现存版画作品、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田野调查对当年参与农民版画创作作者的采访,对定县农民版画的时代语境与艺术成就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了定县农民版画产生的时代语境,通过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形势对艺术创作转型的影响,以及对定县一个基层县域的区域文化进行历史溯源;第二章简要对定县农民版画阶段发展进行了回顾;第三章由现存定县农民版画作品入手,从题材内容、语言表现、时代印痕、个案分析等四方面对定县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进行解析——定县农民的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是定县农民版画创作的源头活水,以黑白木刻为主的版画作品中展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演变对艺术题材与内容表现的影响非常明显,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的艺术风格,但仍能体会到青年农民朦胧的个性意识体现;第四章是对定县农民版画的价值意义的论述;第五章则是对自己的毕业创作意图与理念的阐释,对定县农民版画作者表达了敬意,尝试用我的画笔和刻刀留下一点痕迹,纪念他们那段逝去的青春芳华。

郑晓辰[7](2020)在《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创刊于1949年3月,是省级党报纯文学副刊。本文在当代文学的视角下,对《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的文本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探究其在众多报纸文艺副刊中独特的办刊风格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正文第一章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党报属性与坚持文学性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相对独立的文学立场和独具特色的办刊风格。第二章梳理了“荷花淀派”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讨了孙犁的编辑工作对“荷花淀派”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回顾“十七年”时期天津工人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培养工人作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第四章通过对《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津味”小说的量化统计和文本分析,阐述了《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刊发的“津味”小说的特点以及为“津味”文学的推广和发扬做出的重要贡献。《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传承和发扬着孙犁等老一辈创刊人倡导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扶植新人”的办刊理念,70年来在这块“苗圃”上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不断推动着天津地域文学的繁荣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格。

陶成武[8](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张宏华[9](2019)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模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仅培植了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而且在乡村社会管理、民生建设、文化生活和社会规范中均注入新内容,基本上展开了一次完整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试验,其内容在与原有乡村社会本色的交织互动中或急或缓地改变着华北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民众,创造着一个新社会。根据地乡村的社会改造与建设是在中共领导的革命中的改革,亦为新中国成立后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改造与改革积累了经验教训。本文以中共党史与乡村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视角,运用详实的史料阐释了中共领导根据地乡村社会改革和建设的历程以及根据地乡村社会变化的“实相”,力求展现历史发展过程中鲜活、真实、曲折而丰富的内涵。论文以回顾抗战前夕的晋察冀乡村社会状况为起点,从自然条件、政治生态、农民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勾勒了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展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对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社会管理、民生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规范进行了历史考察。在根据地传统的乡村管理中,中共这一现代政党组织的全新介入,使乡村社会管理发生了质变。中共作为外来组织力量通过推行新的方针政策、改造乡村政权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而实现了国家意识向乡村的渗透。根据地乡村议行合一的行政体系取代了旧有的宗族、鬼神系统;选举政治的实践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创立,使民众开始有效参与乡村社会管理;底层农民成为乡村社会领导层中的新兵,创新了乡村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根据地乡村的民生建设围绕民众生产生活展开,通过发展生产、变革生产关系、调整利益分配、推行基本社会保障,形成新的乡村利益整合机制,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活。根据地教育、报刊、大众文艺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观、新的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亦随风潜入,无声地进入农民内心。根据地乡村社会规范在道德、生活习俗、法律和社会风气四个层面实现着革新。在残酷的战争与紧张的革命中,上述种种变革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张力:外来新文化与乡土传统文明之间的隔膜、外来组织力量与地方不同势力之间的博弈、中共革命追求与农民现实诉求之间的距离、政策制定与实践推行之间的落差、有限资源与更大需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对中共局部执政和目标实现形成挑战。在此过程中,中共通过整党整风的路径以使自己的组织队伍与乡村的社会实际耦合,几乎在每一项工作中都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使基层干部这一党与乡村沟通的中介更符合党的要求和期望,使党员干部群众领袖能够既领会上级要求又契合本地实际推动工作,使政党意志真正深入乡村;乡村政权在实践中不断整理整顿、持续改造,克服种种政策上的、制度上的以及干部作风方面等新情况新问题,使基层政权在与既有乡村权力权威的较量中提升效率、完成任务、实现使命;各种文化载体、社会规范中政治内容的充斥、宣传鼓动激励等手段的充分运用,各种政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均强化了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实效,加上利益的驱使促动农民尤其基层干部追随中共的政策指向,有力地减缓或化解了相关矛盾,使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在战争革命中深入向前推进。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建设催生了乡村社会的现代性因素,逐渐将根据地塑造为一个既不同于国统区又不同于传统乡村的新社会形态,是近代中国现代性最薄弱的乡村由传统向现代化演进的成功探索。探索的历史经验对中共处理全国执政中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虽然今日之中共非昨日之中共,今天的乡村亦非昨天的乡村,但今天的中共仍需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的成效促进发展,以改革的成功巩固执政地位,今天的乡村乡民仍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面临的主题主要任务与当年并没有质的不同,只是具体内容的程度数量的差别。吸取根据地乡村在政党介入中的整党整风、政权建立中的整理整顿、政策制度出台实施中的调整调适以及乡村建设中社会管理、民主民生、文化教育、社会规范和社会风气全方位系统变革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大有益处。

叶蕾[10](2019)在《太行山鼓书队的曲艺表演与艺人活动(1949—197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行山基层鼓书队的曲艺和艺人改造,一方面为适应政治需要,受国家意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政治宣传特点;另一方面,艺人们在政治宣传中充分发挥艺术的能动性,逐步明确自身的宣传立场与定位,其社会意义得到凸显。在不同的时期曲艺宣传表现出不同的趋向。抗战期间,民间曲艺为艺术媒介,促进政治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20世纪50年代太行山基层鼓书队发展的核心始终围绕民间曲艺如何进行政治性宣传;自由的说书艺人怎样被体制化,政治文艺宣传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改造等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曲艺则表现为在开展政治宣传的同时,怎样满足个人生计的需求。因此“我们的鼓书为谁说?怎样说?说什么?”之间的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深刻反映出曲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内在转换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作为本文研究内容的背景和基础。主要包括20世纪太行山区民间文艺研究的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第一章围绕20世纪30—40年代,革命宣传主导下的太行山鼓书改造运动展开。抗战初期,太行山鼓书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形式,在动员民众参加抗战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而引起根据地政府的关注,并逐步将其引入以动员民众宣传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抗战文艺范围内。随着太行山根据地政府的“戏曲改造”运动的不断深入,借助鼓书的沟通作用,政府与传统乡村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新的联系。本章从鼓书艺人、鼓书曲本、曲艺团体三个方面分析这种互动关系。第二章20世纪50年代,在“戏曲改革运动”的背景下,从“改人”“改戏”“改制”三个方面对鼓书进行改造,太行山鼓书的艺术形式发生了转变。国家开始将其纳入到政治宣传话语体系中,参加到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这里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太行山鼓书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在这一时期山西民间曲艺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改造的。第三章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鼓书高度政治化的时期,鼓书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以鼓书为代表的民间曲艺与乡村社会的互动主要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1978年以后,鼓书艺人在满足政治宣传和适应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寻求发展。鼓书队是怎样实现既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又与当代曲艺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相吻合。本论文选取了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及80年代这三个有代表性意义时间段展开论述,2特别是乡村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1949—1979年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梳理20世纪太行山区鼓书的发展脉络,试图把影响鼓书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对政治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做较系统的整体把握,将太行山曲艺在20世纪的改革发展过程作连续性和统一性的研究。

二、河北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成果喜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成果喜人(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4.3.1 思想改造
        4.3.2 技能改造
        4.3.3 形象改造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作为“新群众运动”的“新时期文学”——重探“新时期文学”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运动”的“新时期文学”
二文化馆系统与“新时期文学”的群众性
三非支配性动员:“新时期文学”与新民歌运动的比较
结语

(3)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研究 ——以戏剧和歌曲为重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宏观研究
        (二)微观研究
        (三)文艺宣传与动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概述
    一、战前太行山区的自然与社会概况
        (一)自然条件
        (二)经济状况
        (三)社会生活
        (四)文艺传统
    二、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一)成立中共冀豫晋省委
        (二)恢复和建立各地共产党组织
        (三)建立太行抗日根据地
第二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艺理论与政策
    一、文艺理论
        (一)文艺普及与文艺提高
        (二)大众化文艺与文艺大众化
    二、文艺方针
        (一)坚持“为工农兵服务”
        (二)文艺服从政治
    三、文艺制度
        (一)完善文艺管理机构
        (二)评判文艺的标准
第三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事业的发展
    一、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兴起阶段(1937——1939)
        (二)初步发展阶段(1940——1941)
        (三)稳步发展阶段(1942——1943)
        (四)繁荣发展阶段(1943——1945)
    二、文艺工作的任务
        (一)培养文艺干部
        (二)团结与培养文艺工作者
        (三)团结与改造民间艺人团体
    三、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特点
        (一)文艺活动的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二)文艺创作围绕抗战动员和政治宣传
        (三)提倡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艺
第四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戏剧运动
    一、剧团
        (一)部队剧团
        (二)农村职业剧团
        (三)农村剧团
    二、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戏剧改造
        (一)改造文艺形式
        (二)改造剧本
第五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歌曲
    一、太行抗日根据地革命歌曲概况
        (一)革命歌曲兴起的原因
        (二)革命歌曲的创作主体
    二、太行抗日根据地革命歌曲分类
        (一)反映战争形势的战歌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歌
        (三)歌颂人民解放的翻身歌
        (四)歌颂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的赞歌
    三、革命歌曲的传播途径
        (一)普遍开展歌咏运动
        (二)利用节日文化与群众集会演出
        (三)学校的教育宣传及文艺团体的演出
第六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活动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
    一、历史作用
        (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促进了根据地社会变迁
        (三)催生了以“太行”为代表的革命文化
    二、现实意义
        (一)坚持文艺工作的“大众化”原则
        (二)密切联系时代主题
        (三)增强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二)加强哲学研究
        (三)重视史学研究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范围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布置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音乐节”概念的梳理
    第一节 “节”概念的梳理
    第二节 中国“音乐节”概念梳理
    第三节 西方“音乐节”概念梳理
    第四节 “音乐节”释义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前的中国“音乐节”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第三节 1949年至2000年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仪式
    第二节 社会控制
    第三节 乐教
结论
附录一:20世纪中国“音乐节”列表
附录二:“节”的对等翻译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故纸芳华 ——定县农民版画的时代语境和艺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定县农民版画产生的时代语境
    1.1 时政背景
        1.1.1 工农兵美术
        1.1.2 “全国美展”的影响
    1.2 定县地方区域丰富的文化土壤
        1.2.1 平教运动中现代艺术的启蒙
        1.2.2 革命进步文艺思想的传播
2 定县农民版画阶段发展的回顾
    2.1 定县农民版画的推动者—版画家向群
    2.2 定县农民版画发展的两个阶段
        2.2.1 农村试点
        2.2.2 普及阶段
3 定县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
    3.1 题材内容
        3.1.1 生产与劳动
        3.1.2 学习与生活
        3.1.3 时事与政治
        3.1.4 女性与社会
    3.2 语言表现
        3.2.1 现实为主,结合浪漫
        3.2.2 黑白木刻,极少套色
        3.2.3 教学相长,进步明显
    3.3 时代印痕
        3.3.1 政治的“镜子”
        3.3.2 画面中的“口号”
        3.3.3 美展的“刺激”
    3.4 个案分析
        3.4.1 么继英
        3.4.2 杨立院
        3.4.3 寇娟娟
        3.4.4 张聪英
4 定县农民版画的价值意义
    4.1 定县美术人才培养
    4.2 省内外影响
    4.3 图像研究价值
    4.4 对艺术创作的启示
5 关于我的创作
    5.1 创作准备
        5.1.1 情感积累
        5.1.2 创作思路确立
        5.1.3 展览、讲座学习
    5.2 创作过程
        5.2.1 单纯的技法
        5.2.2 拼图式构成
        5.2.3 具象到抽象的实验
    5.3 创作感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
    研究现状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独树一帜的党报文艺副刊
    一、报纸文艺副刊概述
    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党报属性与文学独立性间的平衡
        (一)《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创立
        (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作为党报文艺副刊的政治属性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相对独立的文学立场
第二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荷花淀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孙犁文学创作风格魅力的感召
    二、孙犁的编辑工作对“荷花淀派”的影响
    三、“荷花淀派”的发展与分化
第三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天津工人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新中国工人文学兴起的背景
    二、天津工人文学发展的基础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对工人作家的培养
        (一)《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对工人文学的积极倡导
        (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通过“线上”互动指导工人写作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利用“线下”交流培养工人作家
    四、“工人的文学”
第四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津味”文学的坚守与拓展
    一、“津味”小说的刊载与坚守
        (一)初次刊载
        (二)津味小说联展(1994 年——1995 年)
        (三)津味小说撷英(2002 年——2003 年)
        (四)津味小说巡展(2005 年——2006 年)
        (五)津味小说甲午年赛(2014 年——2015 年)
    二、“津味”小说的新质
        (一)由“旧天津”到“新天津”
        (二)天津地域文化性格的深入发掘
        (三)叙事手法的丰富和多元化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天津地域群众性文学活动的开展
        (一)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学普遍参与度
        (二)重视区县文学的发展
        (三)从“工人文艺小组”到新时期“文学讲习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1.2.1 视角聚焦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2.2.1 广场舞的内容
        2.2.2 广场舞的分类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2.4 小结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3.4 小结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4.5 小结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5.4 小结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6.4 小结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后续展望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1.致谢

(9)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抗战前夕的晋察冀乡村社会
    一、自然条件
    二、政治生态
    三、农民生活
    四、社会文化
第二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社会管理
    一、乡村政治环境的改变:中共介入乡村社会管理
        (一)党初步下沉乡村和党员大量发展
        (二)党的整顿与初步巩固
        (三)党组织与党员的纯洁化
        (四)整党整风与党的一元化领导
    二、乡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乡村行政组织的重构
        (一)新行政机构的建立:村公所与村民代表大会
        (二)村级行政机构的持续改造
    三、乡村社会领导层中的新兵:底层农民的崛起
        (一)乡村领袖的成分:“贫农”与“贫农+中农”结构
        (二)乡村领袖的成长:中共之助推
    四、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选举政治和新型社会组织
        (一)选举: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新型社会组织: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保障
第三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民生建设
    一、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一)扩大耕地面积
        (二)兴修水利工程
        (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二、组织起来:促进生产
        (一)推进劳动互助
        (二)发起农业合作社运动
        (三)开展劳动竞赛运动
        (四)掀起大生产运动
    三、调整分配:改善农民生活
        (一)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政策的实施
        (二)坚持合理负担原则与实行统一累进税
    四、社会保障:托底贫困农民基本生活
        (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政策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保障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思想文化建设
    一、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一)面向青少年的国民教育
        (二)面向成人的社会教育
        (三)乡村教育的特点
    二、报刊事业:开阔农民社会视野
    三、大众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娱乐生活
        (一)乡村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街头诗的昙花一现:“冀中一日”
        (三)文化盛宴:艺术节
        (四)乡村文化文艺活动的特点
第五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社会规范建设
    一、社会道德规范的改造
        (一)改造二流子与“懒人”
        (二)禁烟禁毒
        (三)树立模范
    二、生活习俗规范的革新
        (一)更新卫生观念
        (二)改良卫生习惯
        (三)倡导中西医结合
        (四)开展妇婴卫生保健
    三、法律法制规范的重建
        (一)法规进村:农民法治意识加强
        (二)司法下乡:巡回审判与调解
        (三)法律法规对妇女权益的保障
    四、优良社会风气的养成
        (一)中共局部执政的优良作风
        (二)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结语
    一、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变革
    二、乡村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太行山鼓书队的曲艺表演与艺人活动(1949—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目的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3.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30—40 年代:革命话语背景下的曲艺活动
    1.1 曲艺艺人与文艺宣传
        1.1.1 抗战期间鼓书发展的社会探源
        1.1.2 抗战期间鼓书的传承形式
        1.1.3 抗战期间曲艺艺人的思想改造
    1.2 “神书”与“革命书”
        1.2.1 “革命书”创作者的类型
        1.2.2 “革命书”作品的文艺特点
        1.2.3 革命书的表演形式的变化
    1.3 个人传唱与组织管理
        1.3.1 鼓书队组织形式的改变
        1.3.2 鼓书队经营方式的转变
        1.3.3 抗战时期鼓书队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戏曲改革运动”下的太行山曲艺
    2.1 社会救济与艺人培养
        2.1.1 团结救济保障艺人生活
        2.1.2 “以会带训”提升艺人技能
        2.1.3 “学校扫盲”提高艺人素质
    2.2 传统改编与推陈出新
        2.2.1 传统书目的搜集整理
        2.2.2 鼓书书目的推陈出新
        2.2.3 鼓书演出的多态多样
    2.3 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实践
        2.3.1 传统鼓书队的重塑
        2.3.2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善
        2.3.3 曲艺艺人身份的转换
第三章 20世纪中后期:曲艺的文艺宣传与动员
    3.1 “样板戏”模式鼓书创作与职业鼓书队
        3.1.1 鼓书创作的困难期
        3.1.2 鼓书队返乡与职业鼓书队
    3.2 鼓书演出与群众文艺
        3.2.1 百花齐放:禁戏解禁工作
        3.2.2 回归传统:长篇鼓书改编
        3.2.3 丰富多元:鼓书演出的现代化
    3.3 鼓书艺人的权益与鼓书的发展
        3.3.1 鼓书制度中艺人的权利与利益保障
        3.3.2 鼓书改革中的困境与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河北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成果喜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2]作为“新群众运动”的“新时期文学”——重探“新时期文学”的兴起[J]. 石岸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12)
  • [3]太行抗日根据地文艺研究 ——以戏剧和歌曲为重点的考察[D]. 王芳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D]. 胡雪莲. 西南大学, 2020(01)
  • [6]故纸芳华 ——定县农民版画的时代语境和艺术特点[D]. 刘小林.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D]. 郑晓辰.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研究[D]. 张宏华.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太行山鼓书队的曲艺表演与艺人活动(1949—1979)[D]. 叶蕾. 山西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河北省群众文艺创作成果喜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