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客户稳定

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客户稳定

一、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稳定客户(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王欣媛[2](2014)在《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的建立标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肩负起领导国家建设的重要使命。在领导国家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没有经受住考验,陷入了贪污的泥坑,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为了彻底肃清贪污现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8月,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地领导了反贪污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贪污行为,严惩了贪污分子,净化了社会风气,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为今天党开展反贪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回顾。在进行梳理和回顾的时候,特将1949—1956年分为1949.10—1951.11、1951.12—1952.10和1952.11—1956.8等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这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过程、方法、特点,总结这一时期反贪污的特点和规律。同时,总结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在反贪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得出反贪污的启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5个章节:第一章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历史回顾,归纳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方式和特点。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监督财政收支情况、设立监察员、建立审计制度等方式,从源头堵塞贪污的发生。到了中央苏区时期,虽然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恶劣,中国共产党依然把反贪污斗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苏区,中国共产党颁布了惩治贪污的条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初步建立了工农检察部,还建立了检查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同时开展群众检举贪污分子运动,这些在检举贪污、监督财政支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战的背景,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并重视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和供给制度、通过实行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干部反贪污的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城市中,加强了城市驻军纪律和财政工作,并在各个解放区颁布惩治贪污条例,为治理贪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第二章是对1949.10—1951.11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描述了这一时期贪污的情况,然后分析了贪污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厘清了推动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贪污斗争的主客观因素,包括国家统一财政收支、纪检监察机构的建立、各级宣传机构的建立健全、人民司法工作的开展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方式:通过整风运动、报纸公开宣传、开展反贪污思想教育、发挥群众的监督和检举并根据贪污分子的情节予以严惩。最后,在肯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取得的成效的同时,指出了反贪污中存在的问题,如对贪污分子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干部对贪污分子实行包庇等。第三章是对1951.12—1952.10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首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反贪污斗争的具体过程,选择艺术宣传、口头宣传和文字宣传等三种反贪污斗争方式,肯定了这三种方式对取得反贪污斗争胜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民主建设工作,巩固了反贪污斗争的胜利果实。同时,指出了党在反贪污斗争中所犯的错误,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第四章是对1952.11—1956.8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首先指出“三反”运动后,各地出现的贪污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贪污产生的原因,接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反贪污学习运动、建立各项工作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式,与贪污现象进行坚决斗争的历史过程。最后,总结了反贪污斗争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对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的历史评价,包括总结这一时期反贪污斗争的历史意义和对今天党开展反贪污工作提出现实途径。中国共产党通过反贪污斗争,严惩了贪污现象,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巩固了执政地位,还积累了反贪污斗争中的宝贵经验。在借鉴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党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反贪污工作提出具体思路,即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监管、惩戒治理”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保证反贪污工作的顺利开展。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贪污斗争是成功的,主要结果是净化了社会风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反贪污斗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度挖掘。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反贪污工作中,要坚持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监管、惩戒治理”三道坚固的防线,推动中国共产党反贪污工作的顺利进行。

宋岩峰[3](2004)在《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稳定客户》文中认为本报讯:河南省博爱县粮食局在销售工作中重点确立了诚信经营的工作方针,力争和客户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 作为产区粮食企业,能和销区粮食企业搞好合作,建立一种长期稳定而又互惠互利的业务关系,将是企业得以长远

二、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稳定客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稳定客户(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价值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说明
        (一)对贪污的界定
        (二)有关折算方面的说明
        (三)正文中其他内容的说明
    三、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反贪污过程的研究
        (二)关于反贪污成效的研究
        (三)关于反贪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三反”运动后党开展的新的反贪污的研究
    四、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一)学术创新
        (二)研究难点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的思路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第一节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一、 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败分子》通告,杜绝贪污现象
        二、 设立监察员,组织监督清查财务开支
        三、 建立审计制度,对经费进行保管与监督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一、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苏维埃政权建设
        二、 建立苏维埃工农检察部,在反贪污中发挥监督作用
        三、 在苏区开展群众检举贪污分子运动
        四、 开展廉政教育,增强苏区干部抵抗贪污的能力
        五、 利用苏区各个报刊,宣传苏区反贪污斗争的情况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一、 各抗日根据地制定和颁布贪污惩治条例和法规、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18
        二、 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干部的反贪污积极性
        三、 建立和完善各个抗日根据地的财务制度和供给制度,结合财经问题进行整风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一、 加强城市驻军纪律,强调杜绝贪污现象
        二、 加强各个解放区的财政工作,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
        三、 根据各个解放区的情况,制定和颁布惩治贪污条例,对贪污分子依法治罪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反贪污的初始阶段:1949.10—1951.1131
    第一节 1949.10—1951.11 党领导反贪污斗争的客观条件
        一、 国家财政收支得到了统一
        二、 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三、 各级宣传机构的组建
        四、 人民司法工作的初步建立
    第二节 1949.10—1951.11 贪污的情况
        一、 贪污的情况
        二、 贪污的特点
    第三节 贪污产生的原因
        一、 随着干部队伍的扩大,忽视了对干部的思想教育
        二、 缺乏严格的财经制度为贪污的发生创造了机会
        三、 领导方面存在的官僚主义为贪污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第四节 反贪污的方式
        一、 开展整风运动
        二、 通过报纸公开宣传
        三、 开展反贪污思想教育活动
        四、 发挥群众的监督和检举
        五、 根据贪污情节情况,对贪污分子予以惩治
    第五节 反贪污初始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有些干部包庇贪污分子
        二、 有些干部对反贪污的态度不正确
        三、 有些单位对贪污分子处理不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贪污的大规模开展:1951.12—1952.1059
    第一节 “三反”运动标志着反贪污的大规模开展
        一、 中共中央坚定了开展群众反贪污斗争的决心
        二、 明确开展群众反贪污斗争的重要性
        三、 确定反贪污的目的,制定反贪污的政策
    第二节 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推动反贪污斗争的开展
        一、 艺术宣传
        二、 口头宣传
        三、 文字宣传
    第三节 反贪污大规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按照领导人的主观意志,机械地制定“打虎”预算
        二、 缺乏调查研究,盲目地确定贪污分子
        三、 反贪污的方式方法不合理
        四、 其他方面的问题
    第四节 明确处理贪污分子的方针,进行追赃定案
        一、 确定对贪污分子的处理方针
        二、 发动群众大力追赃
        三、 对贪污分子定案处理
    第五节 开展民主建设工作
        一、 交代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思想
        二、 全国开展司法改革运动
        三、 开展整党审干运动,配合建党工作
        四、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贪污的发展阶段:1952.11—1956.8121
    第一节 反贪污斗争大规模开展后贪污的新情况
        一、 贪污的新情况
        二、 贪污新情况的特点
    第二节 反贪污斗争大规模开展后新的贪污情况出现的原因
        一、 领导干部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
        二、 有些工作单位的财经制度不健全
        三、 国家机关、企业和合作社的组织队伍不纯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反贪污斗争的基础
        一、 实行工资改革、推行工资制,有利于推动反贪污斗争
        二、 加强财政监督,建立健全财经制度,实现从源头杜绝贪污
        三、 对干部实行审查和管理,为反贪污斗争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四、 加强检察工作,完善司法程序,为反贪污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五、 建立健全各项监察机构,在反贪污斗争中发挥监督作用
    第四节 反贪污的方式方法
        一、 开展反贪污学习运动,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
        二、 组织开展各种会议,对处理贪污问题进行讨论
        三、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积极揭发和检举贪污现象
        四、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第五节 反贪污发展阶段的结果
        一、 对反贪污大规模开展时期的贪污案件做了重新处理
        二、 严惩了贪污分子,追回了国家资财
        三、 在反贪污斗争中暴露了一些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认识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领导反贪污斗争的历史经验
        一、 继承和发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历史传统
        二、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决地严惩贪污现象,及时同贪污现象作斗争
        三、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反贪污斗争取得成效的重要动力
        四、 及时调整反贪污斗争策略,为以后的反贪污斗争提供有力的借鉴
    第二节 1949—1956 年党领导反贪污斗争的现实启示
        一、 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不断建立和完善反贪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反贪污的宣传教育
        三、 大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反贪污的有效性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四、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稳定客户(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研究[D]. 王欣媛.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3]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稳定客户[N]. 宋岩峰. 粮油市场报, 2004

标签:;  ;  ;  

博爱县粮食局诚信经营,客户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