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统计信息系统安全

面向新世纪的统计信息系统安全

一、面向新世纪的保证对策统计信息系统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崔自勤[1](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文中指出高考作为联结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改革动向直接牵引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直接催生了新的高中教育目标和学校组织形态,尤以对教学组织的影响为最。为符应新高考的要求,作为高中学校组织的关键构成——教学组织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变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运用文献研究法选择以人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强调情境互动的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理论,并将之作为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法厘清了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学组织的结构及特征,为探索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提供了域外视野;藉由案例分析法提炼出部分高中学校改革的先行经验,为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和年级组织的变革提供了参考路径;运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明晰了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的现状和问题,为探究高中教学支持组织建设指明了解决思路。围绕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本研究从实践、政策和理论层面分析了高中学校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构成要素,如教学管理组织、课程组织、教研组织、班级组织、年级组织和教学支持组织等为变革重点,提出了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策略和路径。本文认为:其一,教学管理组织变革应从结构扁平化、人员专业化、职责明确化、系统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有序推进。其二,课程组织变革需要运用职能分类法对机构设置、组织设计和制度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其三,教研组织变革应从明晰职能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等路径进行合理实施。其四,班级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强化班级育人功能、变革班级组织形式、创新班级组织架构、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逐步落实。其五,年级组织变革应充分借鉴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的先行经验,从定位明确、权力集中、职能发挥、特色构建、环境创设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其六,教学支持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基点、方向、出路、保证、趋势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从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和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两大方面对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进行了展望。

翁敏[2](2020)在《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也不断地提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住区作为城市和建筑之间的中间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绿色住区更是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对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热岛、降低建筑能耗、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相统一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看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为加速推动绿色住区建设,倡导人居环境向更高质量建设和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本文针对目前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及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国内及国外针对绿色住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系统介绍国内外与绿色住区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进行对比,为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提供标准及依据。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绿色住区案例,总结案例中以生态环境优先的规划设计策略,并在实际绿色住区案例中开展项目实践,进行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入手,以住区的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从空间布局、建筑布局优化、室外绿化景观环境、海绵住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五个方面对绿色住区的规划布局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并进行分析与概述。

常成[3](2020)在《我国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J省多地的调研》文中提出长期照护是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代的伴生制度,更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背景下失能失智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政策。我国于2011年首次在政策文件中识别到长期照护政策的服务对象——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并明确提出解决这一群体的照护依赖问题是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自此之后,党和国家加强了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各国家部委围绕长期照护开展了不同养老服务递送模式建设、专项养老服务补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一系列的相关社会政策。但遗憾的是,这些社会政策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状态,也未能有效瞄准和满足长期照护对象的实际需求,并出现了严重的执行偏差和走样现象。具体来说,这种偏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旨在解决照护依赖问题而投资修建的各类养老机构更多收住健康的老年人群体,而非失能失智老人。第二,旨在从供需两端补给长期照护事业的各级各类财政补贴失去了长期照护的属性和意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群体错配。第三,旨在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经济补偿的长期照护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明显不足且覆盖人数相当有限。由此,一项旨在“雪中送炭”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的政策演变成了为健康老年人“锦上添花”提供多种服务的福利。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当前学界对此问题的解释路径多从技术视角、利益视角、体制视角和环境视角出发,聚焦于政策执行的现象描述,其解释机制尚较为零散且抽象性过高,不仅对偏差的阐释还不充分,也未能揭示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出现如此偏差的根本原因和发生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以社会政策过程的视角统御现有研究,根据结构-机制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逻辑起点—内在冲突—发生过程的分析框架,借助政策文本分析法挖掘政策执行失真的深层动因,并结合对J省多地的深入调研展现科层组织的运作逻辑,以期提供更具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政策创新,为我国长期照护政策执行的研究添砖加瓦。从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的逻辑起点来看,国家层面存在理念偏差与界定失准的问题。一方面,长期照护政策的施行理念仍未跳出养老的中国式传统概念,呈现制度依附性困境。另一方面,针对外来术语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带有简单化的笼统认知倾向,两者共同造成长期照护政策难以形成独立于健康老年人的综合性服务制度。从长期照护政策执行依据的内在冲突来看,各相关国家部委出台和印发了多项与长期照护相关的实施通知、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但若以社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标准考察,现有政策文本存在多重规范性欠缺的问题。第一,明晰性标准模糊。不仅缺乏项目完整的需求评估体系和失能失智分级分类标准,也未能建立识别和评估长期照护质量的科学评价系统。第二,一致性标准缺失。当前各国家部委的相关政策重点、原则和理念并不统一,照护资源和服务还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多部门的政策合力。第三,合法性标准不足。现有政策仍是较低层次的行政性法规,尚未形成专门法律,系统的法规体系更是无从谈起。考虑到我国政治的体制性因素和府际关系的复杂特征,再结合上述阶段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长期照护政策在执行阶段的运作模式更值得注意和研究。依托J省多地调研的大量经验事实,从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部门关系角度可以发现变通执行与碎片化管理两种实践逻辑。在纵向结构上,面对中央政府作为政治任务的老龄工作,地方政府设置了“硬指标”、“强激励”、“一票否决”等压力型考核机制。当这一机制逐级传导下来,基层政府往往会在完美行政与地方利益代表者之间相机变通行事,以致于表现出选择性变通、歪曲性变通和敷衍性变通的应对策略。在横向结构上,各行政部门在路径依赖的影响下仍沿袭对原有职责的执行理念与原则,在长期照护领域各行其是且沟通不畅,无法统筹照护资源与整合相关服务,形成了这一政策在标准、服务和经办上的管理“碎片化”困局。要突破当下的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困境,纠正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照护不足的政策偏差,观念性变革是基础,科学性强化是关键,整体性治理是手段。分别来看,在宏观选择层面,一是要针对我国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照护需求的实际情况,在长期照护政策安排上从供给侧发力走向需求侧推动,形成政策观念和具体方法的统一体。二是应更加谨慎地选择长期照护筹资模式,在试点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在中观制定层面,在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失能失智分类标准和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国家、市场、家庭、个人等主体在长期照护政策中的基本责任和首要任务,从而实现照护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在微观执行层面,从纵向层级性治理和横向多属性治理两方面矫正和消解压力型体制与路径依赖的影响,减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合碎片化资源,避免前文所述的“政绩工程”、“庇护关系”、“三把标尺”等现象的再次发生,以达至长期照护政策的绩效与目标。

隋芳莉[4](2019)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重点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为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科研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由指标系统、权重和评价标准构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构成两个一级指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学生实效”“校风校貌”“社会效应”构成八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二十八个三级指标。文研究使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XXX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程度和状况进行测评的体系。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性论证。在XXX省部分高校开展大规模测评,对测评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视角提出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立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应建立长效机制。评价长效机制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和反馈应用机制构成。通过建立科学评价观、深化评价基础和理论应用研究、积极运用现代评价技术、营造评价文化等路径构建评价长效机制,开创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新局面。

郑皓瀚[5](2019)在《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等词汇成为当下的经济热点,“互联网+X”模式成为时代的选择,各人寿保险公司、人寿保险中介公司等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新环境的营销之路。在这种大背景下,“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作为传统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补充应运而生。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来源于“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达1352.79亿元,占人寿保险保费总收入的6.31%。开展“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人寿保险公司数量也达到了117家。因此,在这种经济社会大环境下,研究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兴起和普及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寿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优化改进传统人寿保险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赢得更多客户。二是创造了新的人寿保险需求,传统人寿保险产品由于自身的某些特点无法满足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对人寿保险的新需求,“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然而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发展规模还很小,发展程度相对滞后,这跟我国人寿保险行业自身特点、人寿保险行业监管规定、人寿保险公司创新能力有关。本文试图从上述大环境下,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现有成果,在梳理和总结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基本概念,描述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现状,并结合各类经济金融数据库有关数据,对“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对我国人寿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借鉴“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相对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本文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得出的对策建议有:一是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首先通过完善互联网营销客户端的各项漏洞,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其次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提高全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二是积极创新保险营销人员的管理方式,促进营销人员与“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更好地融合。三是提高营销品种开发能力,多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以此满足更好地为人寿保险消费者服务。四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实现行业信息共享,实现行业更好地发展。五是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在积极推进穿透式监管的同时加快修订一些已经过时不再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

赵丽梅[6](2015)在《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天花、黑死病、1918年纽约大流感都在人类的历史上刻下了阴森森的恐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去这种自然爆发的形态以外,有些传染病的病毒如天花、霍乱也可以成为生物战剂,变成战争武器,即生物武器,其目的就是“蓄意疾病”,它对战后尤其是冷战后的美国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冷战的结束使新的因素不断被注入到国家安全问题中来,从而不断衍生出新的问题和矛盾,由传染病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恐怖主义,对各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家安全受非传统国家安全因素的影响最为深远。“9.11”及之后的炭疽杆菌事件,将美国国家安全的内涵由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军事安全扩展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安全、科技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生物恐怖所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发展轨迹。本文选取1992-2008年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作为研究题目,试图利用美国政府的公开文档、解密文档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探索从克林顿政府到乔治·W·布什政府这一时限内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的发展进程。从而揭示出由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巨大影响;作为双方构建的结果,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又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影响了美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制定。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点面结合、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拟达到四个研究目的:(1)通过对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阐述和分析,探求异同,揭示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2)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国家安全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相互影响、相互构建过程;(3)通过考察美国政府内部各应急管理部门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主张,揭示出美国各政治势力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和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影响力;(4)通过对1992年至2008年美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研究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朱国飞[7](2011)在《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是南京城中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卫星新城。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客观上需要对该区域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时空上的对比研究,分析出潜在优势和存在问题,并通过优化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来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切入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的景观格局研究,将2002年规划前、2009年建设中和2020年预期建成后的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对比,对规划区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与补偿研究,并采用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对规划区景观进行了优化。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002年和2009年的遥感图象和2020年的地理信息图作为基础材料,结合土地利用图、调研图和实地踏查进行提取和校准相关信息,在规划区域内划分出8种一级景观类型和相应的21种二级景观类型,并绘制了规划区三个不同时期的景观类型分布图。2、选用景观格局指数作为指标,从斑块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揭示了仙林大学城规划区三个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诊断出了规划区景观结构中存在的缺陷。3、在斑块类型尺度上选取林地、草地、农田、水域四个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在景观尺度上选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绿当量、温度、水文以及长期固碳能力作为指标,对三个时期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变化分析与补偿研究。4、判别出了维护规划区天然绿地、水域和文化遗产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进而综合、叠加各单一过程的安全格局,构建出促进规划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5、对规划区生态空间的保护仅仅停留在科研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行为,使景观生态工程设计付诸实践才有可能达到保护目的。因此,本研究初步提出了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建设纲要。

赵杨[8](2010)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和国际地位的关键力量,各国都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致力于本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不同创新主体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承担着国家创新发展重任。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有力保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创新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高投入的复杂工程,创新战略的实现要求国家创新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打破组织界限,整合内外信息资源,通过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创新合作。在国家创新发展要求下,信息资源配置范围已由组织内部扩展到整个国家创新系统,更加强调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与协调互动,促使信息资源配置不断朝着社会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式日渐形成。当前,国内外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问题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展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和实践,不仅是推动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将协同学理论与传统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相结合,围绕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与运行,构建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理论框架,从战略、管理、操作和技术层面探索其协同机制,着重研究协同配置演化机理和模型,详细分析了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为对象展开实证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仿真分析,找出制约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实现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文中附有图100幅,表30个。全文约19万字,共分为8章,内容如下:第1章,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及其协同化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信息化环境中,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变促使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不断朝着开放化、社会化、协调化方向发展,由此对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本章从信息化环境下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要求入手,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变革与协同化发展趋势,从协同学视角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特征和要素进行阐释。第2章,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定位与组织。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活动的组织实施必须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本章在对国家政策、经济、市场、技术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资源分布格局、创新合作关系、信息沟通渠道等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总体目标:以国家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之间的整体协同提高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实现各领域的全面创新和协同创新。围绕总体目标,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应以协同配置能力为序参量,采用有效制度安排下的自组织配置模式,按照合理的配置路径组织实施。第3章,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分层推进。按照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目标定位和层次安排,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本章依据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层次结构,提出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和技术支撑层面依次协同的思路。其中,战略层面协同旨在实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与国家信息资源配置战略的协同,国家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与地区、组织信息资源配置战略的协同,以及创新合作组织之间的战略协同;管理层面协同主要包括国家信息管理机构和地区、行业管理机构之间的“上下联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协调与权责分配;操作层面协同旨在协调配置主体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优化整体配置流程,通过选择合理的协同配置实施模式促进配置主体竞争合作关系的协同演化;技术支撑层面协同主要实现各类配置技术的有机融合与集成应用。第4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型。国家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创新主体的主动适应性和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具有多回路、非线性、高阶次和难以量化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系统动力学特征。本章以协同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演化机理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从系统运行角度进一步揭示各协同层面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分析协同配置中的因果关系,绘制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动力学流图,构建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协同配置实现过程的模拟仿真提供具体方法。第5章,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依据国家创新系统中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实现机理,本章从体制、技术、经济、法律多个维度分析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实现方法。从体制角度而言,协同配置体制建设是实现有效配置监管、落实配置制度安排、指导配置实践的重要前提,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建立科学的体制框架,促进政府配置机制与市场自组织机制的协调运行;从技术角度而言,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顺利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本章从协同配置和协同创新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协同配置平台设计思路,应用SOA架构和Web Service技术构建了基于CSCW环境的配置平台模型,探索了平台核心功能的技术实现;从经济角度而言,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是一项经济活动,涉及多方主体的经济利益,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博弈-协商”过程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主体间持续合作与协同发展;从法律角度而言,信息资源在不同配置主体间的流动,涉及信息资源产权的转化,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来规范协调各类创新主体的配置行为,保障知识成果创造者的基本权益。第6章,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综合评价。由于国内外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未建立起适用于协同配置评价的指标体系。本章在参考现有传统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协同配置的基本特征与运作机理,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分析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与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四个评价维度: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配置流程、整体协同效应和协同配置效益。然后依据各维度的评估内容,构建出由4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权重。第7章,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与对策分析。本章在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情况和信息资源配置现状、配置效果与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现状与问题出发,利用前文提出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理论方法,围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设计符合我国创新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构建了国家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框架。根据方案设想,应用第四章中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实现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预测未来15年我国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仿真分析,揭示市场机制完善程度、政府宏观管理绩效、科技中介和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以及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收益分配机制这四项关键因素对我国协同配置效应产生过程的具体影响。依据这一结论,本章最后从政策制度保障、配套设施建设、配置主体联动、服务体系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五个方面提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对策。第8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曹晖[9](2010)在《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农民群体,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改变以往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策略和城市偏向策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开放互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让农民市民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赋予农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发展机会,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与改革成果。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离不开信息化。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能够有效缩短城乡的知识差距和经济差距,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近些年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企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方面,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正是从信息化的辐射影响层面,探讨采取何种战略、何种模式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宗旨,以公共产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辐射理论和信息化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为参照系,从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在对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同时剖析了国内现阶段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概括了国外信息化发展的体系和先进经验,进而对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政府地位、融资体系以及多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内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助推样本中,探讨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报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传播路径。本文研究认为,在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力量和职能作用尤为重要,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通信基础设施薄弱,“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政府在生产要素流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居民机会平等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系和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利用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营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助推模式;在对农传播路径方面,既要充分拓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又要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作用,解决城市对农传播的弱化问题,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只有综合运用各类传媒,使其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才能共同打通城市对农村信息辐射路径的阻碍和瓶颈。本文研究的实证着力点是对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哈尔滨市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分析,通过对哈尔滨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发展条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优势和已起到的重要作用,剖析了哈尔滨市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能力、效果和问题,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难点地区,本文的分析视角落在哈尔滨这一国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特定区域内,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加快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很强的典型借鉴意义。

刘玉轩[10](2010)在《基于GIS的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已经日益成为高度集聚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成为各种组织机构开展活动的主要舞台,成为经济和社会深入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城市本身还处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之中。目前城市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尖锐,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城市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三者发展的共同产物。它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环境支持下,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由于事故、危险源、危机等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发展包含着丰富的空间、时间、属性等特别适合用GIS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信息,所以可用GIS来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服务。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公共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其次论述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公共安全的定义、特征、内涵和外延、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任务,事故、危险源、危机等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GIS与城市公共安全的关系;然后明确了对赣州市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并按照风险辨识的内容和步骤,采用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得出了赣州市城市风险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原则,比较现有的多种评价城市公共安全方法的优缺点后,采用集成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而成的组合评价法,对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性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得出了评价结果,并编程实现了评价过程的计算机化;接着根据软件工程设计思想,对基于GIS的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系统开发背景、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模式,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结构、功能、数据库总体设计等)、详细设计(包括图层、安全地理信息编码、数据库详细设计等),最后采用C#语言、ArcObjects组件、ArcSDE空间数据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在.NET平台上,对系统进行了开发与实现,并把系统应用在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结果表明它能为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及其人员,和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了解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现状,和影响它的各种因素的发生、发展信息的一种工具,为未来多种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相关的任务和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二、面向新世纪的保证对策统计信息系统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新世纪的保证对策统计信息系统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高考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及其变革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三、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新高考
        二、教学组织
        三、教学组织变革
    第二节 教学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
        一、以人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二、以组织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三、强调情境互动的变革理论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
        一、实践逻辑起点
        二、政策逻辑起点
        三、理论逻辑起点
第二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的新要求
        一、重构教学管理理念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三、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四、加强教学秩序管理
        五、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六、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第二节 传统教学处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弊端明显
        二、工作人员理念滞后
        三、工作职责范围窄化
        四、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策略
        一、结构扁平化
        二、人员专业化
        三、职责明确化
        四、系统信息化
第三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探索
    第一节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学校课程的影响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二、课程体系的丰富
        三、课程内容的改进
        四、课程实施的强化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组织建设的案例探究
        二、课程组织建设的问题厘清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思路
        一、机构设置合理化
        二、组织设计科学化
        三、组织建设制度化
第四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研组织的新要求
        一、专业属性的回归
        二、组织凝聚力提升
        三、教研内容的实效
        四、运行机制的创新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教研组织运行现状
        一、功能定位不清
        二、部门职责叠加
        三、活动重形轻质
        四、范围涵括不足
        五、管理成效低下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的路径
        一、明晰职能定位
        二、优化组织结构
        三、创新活动形式
        四、拓展活动内容
第五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班级的属性与组织功能
        一、班级的形成与演变
        二、班级属性的学理探析
        三、班级组织的核心功能
    第二节 班级组织不适应新高考的样态
        一、面对“选课走班”的不适应
        二、班级建设的现实问题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策略
        一、强化班级育人功能
        二、变革班级组织形式
        三、创新班级组织架构
        四、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
        五、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
第六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年级组的发展路径
        二、年级组的功能透视
        三、年级组的问题审视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变革典例分析
        一、“年级主任制”的探索
        二、“年级学部制”的尝试
        三、“级部管理制”的建构
        四、“经纬式模式”的摸索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趋势
        一、定位明确
        二、权力集中
        三、职能发挥
        四、特色构建
        五、环境创设
第七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
    第一节 新高考下加强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的动因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推动
        二、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三、学校管理变化的助推
        四、智能教学场所的兴起
    第二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现状与问题
        一、问卷调查
        二、实地考察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改进和完善措施
        一、基点:强化教学功能
        二、方向:激发组织潜力
        三、出路:减少班额人数
        四、保证:加大经费投入
        五、趋势:增建智能场所
结语: 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前瞻
    一、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
    二、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居环境
        1.2.2 生态环境
        1.2.3 绿色住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绿色住区的内涵
        1.4.1 低环境冲击性
        1.4.2 高自然亲和性
        1.4.3 舒适、健康性
        1.4.4 经济高效性
        1.4.5 社会和谐性
    1.5 现有国内外研究述评
        1.5.1 现有研究优势
        1.5.2 现有研究不足
    1.6 绿色住区的内涵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的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绿色住区评价体系
    2.1 国外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内容
        2.1.1 特点
        2.1.2 内容
    2.2 国内评价体系特点及内容
        2.2.1 特点
        2.2.2 内容
    2.3 绿色住区体系指标比较
    2.4 国外指标体系对我国指标体系的借鉴性
    2.5 研究绿色指标体系的意义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绿色住区案例解析
    3.1 英国Bed ZED社区
        3.1.1 项目概况
        3.1.2 利用绿色能源
        3.1.3 水资源节约策略
        3.1.4 零能耗采暖系统
    3.2 德国沃邦社区
        3.2.1 以太阳为经济要素
        3.2.2 推行“沃邦可持续模式”
        3.2.3 沃邦大道
        3.2.4 垃圾处理
    3.3 上海安亭新镇
        3.3.1 项目背景
        3.3.2 规划理念
        3.3.3 设计模式
        3.3.4 绿地系统
        3.3.5 绿色规划手段
    3.4 天津生态城美林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合理确定规划布局,创造良好室外环境
        3.4.3 .加强建筑节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3.4.4 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节水,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
        3.4.5 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3.4.6 美林园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空间布局
        4.1.1 空间组织
        4.1.2 功能布局
    4.2 建筑布局优化研究
        4.2.1 室外风环境模拟研究
        4.2.2 热环境分析研究
        4.2.3 声环境分析研究
        4.2.4 建筑布局优化策略总结
    4.3 绿化景观
        4.3.1 住区绿地
        4.3.2 绿色住区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4.3.3 住区绿化规划面临问题
        4.3.4 结合地形
        4.3.5 植物配置
    4.4 海绵住区
        4.4.1 技术单元“渗”
        4.4.2 技术单元“蓄”
        4.4.3 技术单元“滞”
    4.5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4.5.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5.2 废水处理再利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邯郸绿色住区规划研究
    5.1 项目背景
        5.1.1 邯郸城市背景
        5.1.2 项目概况
    5.2 研究手段及评价依据
        5.2.1 相关软件介绍
        5.2.2 气候条件分析
    5.3 空间布局
    5.4 建筑布局优化
        5.4.1 室外风环境
        5.4.2 室外声环境
        5.4.3 室外热环境
    5.5 绿化景观
    5.6 海绵住区
    5.7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我国绿色住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6.2.2 绿色住区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美国LEED-ND评价体系
    附录B 英国BREEAM Community评价体系
    附录C 中国《绿色住区标准》
致谢

(3)我国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J省多地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长期照护
        1.3.2 政策执行偏差
        1.3.3 长期照护政策
        1.3.4 长期照护保险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点和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重点和难点
    1.6 文章的主要观点与基本结构
        1.6.1 主要观点
        1.6.2 基本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有关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
    2.2 国内有关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
    2.3 对以往研究的述评与回应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理论资源
    3.1 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研究的分析框架
        3.1.1 现有社会政策过程研究的逻辑进路
        3.1.2 相关要素及其转化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3.1.3 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分析框架的阐释
    3.2 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研究的理论资源
        3.2.1 结构-机制分析的基本原理
        3.2.2 压力型体制理论
        3.2.3 路径依赖理论
        3.2.4 变通执行理论
第四章 理念偏差与界定失准: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的逻辑起点
    4.1 长期照护选择阶段政策文本的来源与选择
    4.2 理念偏差下的政策安排错位
        4.2.1 概念理解偏颇
        4.2.2 供给模式失衡
        4.2.3 筹资模式混乱
    4.3 界定失准后的政策要素失真
        4.3.1 具体内容失真
        4.3.2 目标群体失真
        4.3.3 服务递送模式失真
第五章 模糊、缺失与不足:长期照护政策执行依据的内在冲突
    5.1 长期照护制定阶段政策文本的来源与选择
    5.2 明晰性标准模糊
        5.2.1 尚无统一的失能失智分级分类标准
        5.2.2 缺乏完整的长期照护需求评估体系
        5.2.3 未能建立长期照护的质量评价系统
        5.2.4 缺少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必要规定
        5.2.5 亟需厘清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5.3 一致性标准缺失
        5.3.1 民政部:社会救助原则
        5.3.2 卫健委:治疗中心取向
        5.3.3 人社部:医疗保险思路
    5.4 合法性标准不足
        5.4.1 法律意义上的建设缺位
        5.4.2 政治意义上的程序完备
第六章 变通执行与碎片化管理: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的发生过程
    6.1 J省多地的基本概况与案例代表性说明
        6.1.1 J省多地的基本概况
        6.1.2 J省多地的长期照护事业发展情况
        6.1.3 J省多地长期照护政策执行的案例代表性说明
    6.2 纵向结构:压力型体制下的变通执行
        6.2.1 压力型体制:长期照护政策执行的制度基础
        6.2.2 从压力到变通
        6.2.3 选择性变通:基础设施的选择偏好
        6.2.4 歪曲性变通:“偷梁换柱”的养老服务券
        6.2.5 敷衍性变通:“达标”的床位与停滞的长护险
    6.3 横向结构:路径依赖下的碎片化管理
        6.3.1 路径依赖:长期照护政策执行的制度惯性
        6.3.2 标准碎片化:失能评定的三把标尺
        6.3.3 服务碎片化:分散的项目与紧缺的人员
        6.3.4 经办碎片化:“数据平移”与“存量老人”
第七章 对策与展望: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治策略
    7.1 宏观选择层面:观念性变革
        7.1.1 从供给侧发力走向需求侧推动
        7.1.2 谨慎选择长期照护政策的筹资模式
    7.2 中观制定层面:科学性强化
        7.2.1 建立明确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评估体系
        7.2.2 划定长期照护不同主体间的基本责任
    7.3 微观执行层面:整体性治理
        7.3.1 纵向层级性治理
        7.3.2 横向多属性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概述
    2.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
        2.1.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问题
        2.2.1 评价目标
        2.2.2 评价原则
        2.2.3 评价功能
        2.2.4 评价要素
        2.2.5 评价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依据
    3.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思想资源
        3.1.1 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3.2.2 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理论
        3.2.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和评价论
    3.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现实依据
        3.3.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论为指导
        3.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文件为遵循
        3.3.3 以总结高校价值观教育经验为启迪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政治性原则
        4.1.2 人文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科学性原则
        4.1.5 可测性原则
    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2.1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4.2.2 相关的学科理论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
        4.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和工作经验
    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4.3.1 构建评价指标系统
        4.3.2 制定评价标准
        4.3.3 确定权重
    4.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关系
        4.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一级指标
        4.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二级指标
        4.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三级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省某高校为例
    5.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
        5.1.2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5.1.3 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
    5.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实施
        5.2.1 成立评价小组
        5.2.2 按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5.2.3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评价结果
    5.3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结果分析
        5.3.1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5.3.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5.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应用研究—以×××省部分高校为例
    6.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必要性
        6.1.1 实效测评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6.1.2 实效测评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6.1.3 实效测评是评价发展的需要
    6.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及施测
        6.2.1 明确实效测评的目的和内容
        6.2.2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量表》及施测
        6.2.3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及施测
    6.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科学性论证
        6.3.1 教育实效测评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3.2 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结果分析
        6.4.1 总体情况分析
        6.4.2 三个维度分析
        6.4.3 学生差异分析
    6.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分析
        6.5.1 教育队伍相对弱化
        6.5.2 受教育者差异化
        6.5.3 教育内容表层化
        6.5.4 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化
        6.5.5 教育载体缺失化
        6.5.6 教育环境复杂化
        6.5.7 教育机制碎片化
    6.6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
        6.6.1 以“六个要”打造教育队伍
        6.6.2 以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
        6.6.3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优化教育介体
        6.6.4 以隐性视角营造教育环境氛围
        6.6.5 以制度保障夯实教育基础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
    7.1 建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意义
        7.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7.1.2 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7.1.3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的需要
        7.1.4 推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需要
    7.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成
        7.2.1 组织领导机制
        7.2.2 实施运行机制
        7.2.3 管理监督机制
        7.2.4 动力保障机制
        7.2.5 反馈应用机制
    7.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7.3.1 树立科学评价观
        7.3.2 深化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7.3.3 积极运用现代化评价技术
        7.3.4 营造评价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C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D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E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G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观测点及题项设计
附录H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I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附录J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5)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寿保险相关概念
        2.1.2 “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相关概念
        2.1.3 “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特点
    2.2 相关理论
        2.2.1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2.2.2 营销相关理论
3.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现状
        3.1.1 我国人寿保险发展现状
        3.1.2 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现状
    3.2 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3.2.2 整体缺乏规划,管理存在风险
        3.2.3 营销品种单一,全面推广有较大难度
        3.2.4 营销面临诚信问题,消费者信任度不高
        3.2.5 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4.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对人寿保险公司的影响分析
    4.1 “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对人寿保险公司影响的定性分析
        4.1.1 提高人寿保险公司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1.2 拓展了人寿保险公司经营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4.1.3 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促使人寿保险公司竞争力大大提高
    4.2 “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对人寿保险公司业绩的定量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模型的设定
        4.2.3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4.2.4 选择面板设定形式
        4.2.5 实证结果分析
5.发达国家“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发达国家“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
        5.1.1 美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经验
        5.1.2 日本“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经验
        5.1.3 英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的经验
    5.2 对我国的启示
        5.2.1 线上平台应与线下服务相结合,以协调发展
        5.2.2 优化服务质量,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服务
        5.2.3 进一步深化合作,积极促进人寿保险产品的开发
        5.2.4 深化消费者信息保护机制
6.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6.1.1 完善互联网营销客户端的漏洞
        6.1.2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宣传
    6.2 积极创新保险营销人员管理方式
        6.2.1 转变营销思路
        6.2.2 扩展知识体系,增强营销水平
    6.3 提高营销品种开发能力,多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
        6.3.1 利用大数据对客户需求进行汇总分析
        6.3.2 积极开发营销品种,全方位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6.4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实现行业信息共享
        6.4.1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完善征信系统
        6.4.2 建设行之有效的行业信息共享体系
    6.5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6.5.1 积极推进穿透式监管
        6.5.2 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及其对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论文框架与研究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回顾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一、联邦保障局的成立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
        二、战后美国的生物战计划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的形成
    第二节 冷战结束前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一、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的成立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的调整
        二、海外援助行动与美国海外国家利益的实现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新特点
        二、麻疹的爆发与《儿童免疫计划》对美国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的影响
        三、口蹄疫、疯牛病的爆发与《2001年动物疫病风险评估、预防和控制法》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面临的生物恐怖主义挑战
        二、《公共卫生威胁与紧急状态法》与应对生物恐怖主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
第三章 乔治·W·布什政府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第一节 西尼罗河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变化
        二、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公告—美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政策
        三、《灭蚊健康安全法》与CDC防范生物恐怖主义作用的加强
        四、《2002年公共卫生安全和恐怖主义防范、应对法》的出台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新转向
        一、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二、战胜春天的恐惧——布什政府应对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三、州、地方政府应对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四、SARS的恐怖主义化与国际合作
        五、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治化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转变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联邦大流感战略》与美国政府应对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三、州、地方政府应对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四、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恐怖主义化与国际合作
    第四节 天花与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剧变
        一、天花与生物恐怖主义袭击的关系
        二、美国政府对天花的监测与《21世纪生物防御战略》的出台
        三、《天花应急人员保护法》与天花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
        四、“黑暗的冬天”——由虚拟到现实的反生物恐怖主义演习
结语
    一、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法律依据
    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种类
    三、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学城建设现状
    1.1.2 景观生态学理论提供新研究思路
1.2 研究区域及案例选择
    1.2.1 研究区范围及区位优势
    1.2.2 自然状况
    1.2.3 历史沿革
    1.2.4 仙林案例选取的典型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乡过渡带景观生态格局理论研究进展
2.1 城乡过渡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2.1.2 城乡过渡带研究进展
2.2 景观生态格局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2.2.1 景观空间格局
    2.2.2 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2.2.3 景观格局优化
    2.2.4 景观安全格局
2.3 山水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2.4 小结 第三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现状分析
3.1 规划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1 地形地貌特征
    3.1.2 绿地空间分析
    3.1.3 水系空间分析
    3.1.4 规划空间结构分析
3.2 规划区景观生态要素分析
    3.2.1 基质由农田向建设用地转变
    3.2.2 斑块表现出较高的丰富度和明显的破碎化
    3.2.3 廊道逐渐形成网络格局
3.3 规划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特点与功能
    3.3.1 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3.3.2 土壤资源及其功能
    3.3.3 水资源及其功能
3.4 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
    3.4.1 开山采石对山体及植被的破坏
    3.4.2 建设项目对自然景观的干扰
    3.4.3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3.4.4 水环境质量急需治理
    3.4.5 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3.4.6 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3.4.7 噪声污染应引起重视 第四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定量分析
4.1 景观生态格局定量分析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基础资料预处理
    4.1.2 应用软件
    4.1.3 景观生态分类系统的建立
    4.1.4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输出图件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4.2.1 常用景观指数
    4.2.2 本研究所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
4.3 研究区2002年规划前景观格局分析
    4.3.1 类型水平特征分析
    4.3.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4.4 研究区2009年建设中景观格局分析
    4.4.1 类型水平特征分析
    4.4.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4.5 研究区2020年预期建成后景观格局分析
    4.5.1 类型水平特征分析
    4.5.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第五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特征
5.1 交通廊道变化特征分析
    5.1.1 廊道类型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5.1.2 景观水平特征比较
5.2 斑块与基质变化特征分析
    5.2.1 斑块类型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5.2.2 景观水平特征比较
5.3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城市化进程与景观格局关系
    5.3.1 城市化指数的变化
    5.3.2 城市化进程对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
5.4 景观生态格局缺陷分析 第六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与补偿措施
6.1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6.1.1 评价体系的建立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确定
6.2 类型水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2.1 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2.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2.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2.4 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3 景观水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6.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指标
    6.3.2 绿当量指标
    6.3.3 气候指标——温度指标
    6.3.4 水文指标——径流系数及地下水位
    6.3.5 长期固碳能力
6.4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生态服务功能补偿措施 第七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7.1 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7.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
    7.2.1 源的确定
    7.2.2 判别空间联系
7.3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7.3.1 天然绿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7.3.2 水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7.3.3 文化遗产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7.3.4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7.4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的措施 第八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建设纲要
8.1 景观生态建设概念及原则
    8.1.1 景观生态建设的相关概念
    8.1.2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
8.2 斑块与基质的建设
    8.2.1 区域整体环境建设与敏感区的保护
    8.2.2 生态绿地斑块的建设
    8.2.3 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生态建设
8.3 廊道的建设
    8.3.1 灰色廊道的建设
    8.3.2 蓝色廊道的建设
    8.3.3 绿色廊道的建设
    8.3.4 "紫色廊道"的建设
8.4 景观节点(关键点、战略点)建设
    8.4.1 交汇处景观节点的建设
    8.4.2 鞍部景观节点的建设
    8.4.3 中央、边缘及角落景观节点的建设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8)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0.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统计
        0.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0.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0.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创新点
1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及其协同化发展
    1.1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及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要求
        1.1.1 信息化环境下的国家创新发展与创新系统建设
        1.1.2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信息资源保障
        1.1.3 信息资源配置对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影响
        1.1.4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要求
    1.2 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配置变革与协同化发展
        1.2.1 配置体制变革与社会化机制的形成
        1.2.2 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
    1.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特征与要素
        1.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
        1.3.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特征
        1.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基本要素
2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定位与组织
    2.1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及其影响
        2.1.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外部环境
        2.1.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部环境
        2.1.3 环境因素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影响
    2.2 国家创新需求导向下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目标选择与定位
        2.2.1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形态
        2.2.2 基于创新主体需求结构的协同配置目标选择
        2.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目标定位
    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多维组织
        2.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序参量识别
        2.3.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模式选择
        2.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路径确定
        2.3.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层次安排
        2.3.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理论框架
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分层推进
    3.1 配置战略层面的协同
        3.1.1 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与创新战略的关联
        3.1.2 战略协同模型与实现机制
        3.1.3 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
    3.2 配置管理层面的协同
        3.2.1 信息资源配置的管理主体及其职能
        3.2.2 管理主体的职能协调与权责分配
        3.2.3 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3.3 配置操作层面的协同
        3.3.1 配置过程中的主体竞争与合作
        3.3.2 配置主体的协同模式选择
        3.3.3 配置主体竞争合作行为的协同演化
    3.4 技术支撑层面的协同
        3.4.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关键技术
        3.4.2 协同配置技术的集成应用框架
        3.4.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技术协调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型
    4.1 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其在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应用
        4.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
        4.1.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4.1.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演化机理
        4.2.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的边界
        4.2.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的运行机制
        4.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4.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4.3.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3.3 模型输出与响应变量确定
        4.3.4 模型有效性检验
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
    5.1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制建设
        5.1.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制度需求
        5.1.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制建设原则与框架
        5.1.3 协同配置体制下多元配置机制的协调运行
    5.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技术平台构建
        5.2.1 平台设计思路
        5.2.2 基于CSCW的平台架构模型
        5.2.3 平台的功能结构
        5.2.4 功能的技术实现
    5.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利益关系协调
        5.3.1 配置主体间的多元利益关系
        5.3.2 利益协调的"博弈-协商"过程
        5.3.3 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5.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标准化推进与知识产权保护
        5.4.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标准体系
        5.4.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
6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综合评价
    6.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6.1.1 综合评价目标
        6.1.2 综合评价原则
    6.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6.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6.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要素选择
        6.2.3 评价指标与测度标准的确立
        6.2.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流程
        6.3.1 综合评价的实施步骤
        6.3.2 综合评价的流程管理
7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与对策分析
    7.1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配置现状与协同化发展问题
        7.1.1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7.1.2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分布
        7.1.3 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7.1.4 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状况
        7.1.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7.2 面向我国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建设方案
        7.2.1 总体建设目标
        7.2.2 管理机制确立
        7.2.3 体系框架设计
        7.2.4 体系建设技术路线
    7.3 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实现过程模拟仿真
        7.3.1 数据来源与参数值确定
        7.3.2 仿真平台与初始条件设置
        7.3.3 仿真结果分析
    7.4 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推进对策
        7.4.1 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创新氛围
        7.4.2 加强协同配置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7.4.3 促进配置主体之间的资源联动
        7.4.4 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7.4.5 拓展协同配置经费投入渠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9)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1.2.2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分析
    2.1 公共产品理论
        2.1.1 公共产品概念
        2.1.2 公共产品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与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信息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
    2.3 信息化理论
        2.3.1 信息化定义
        2.3.2 信息化社会的测度
        2.3.3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角度下的信息化定义
    2.4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2.4.1 信息资源的界定
        2.4.2 信息资源的特点
        2.4.3 信息资源稀缺度或丰裕度的测算
        2.4.4 信息资源配置及原则
        2.4.5 信息资源配置与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2.5 经济辐射理论
        2.5.1 增长极理论
        2.5.2 倒"U"型经济发展理论
        2.5.3 知识溢出理论
        2.5.4 经济辐射理论与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2.6 本章小结
3 信息化与城乡一体化的释义
    3.1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
        3.1.1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3.1.2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3.1.3 农业信息化水平及其评价指标
    3.2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3.2.1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3.2.2 城乡互动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3.2.3 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与解析
    3.3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内涵
        3.3.1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作用机理
        3.3.2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和原则
        3.3.3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4.1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分析
        4.1.1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
        4.1.2 信息化应用度向纵深发展
        4.1.3 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4.1.4 网络经济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4.1.5 信息化影响度日益显着
        4.1.6 "数字鸿沟"差距进一步缩小
        4.1.7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4.1.8 农业信息化投入逐年增加
        4.1.9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4.1.10 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
    4.2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成效分析
        4.2.1 提升了城乡电子政务发展水平
        4.2.2 实现了远程教育快速增长
        4.2.3 加快了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4.2.4 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化技术推广模式
        4.2.5 提供了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的技术支持
        4.2.6 取得了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的技术突破
        4.2.7 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4.3 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4.3.1 城乡"数字鸿沟"依然明显
        4.3.2 农村通信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机制尚不明确
        4.3.3 "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
        4.3.4 农业信息化的供给主体缺位
        4.3.5 农业信息资源亟待整合
        4.3.6 农村低成本信息终端缺乏
        4.3.7 农业信息化人才短缺
        4.3.8 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4.4 本章小结
5 信息化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政府主导
    5.1 国内农业信息化的产业化困境
        5.1.1 农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5.1.2 农业信息化供给分析
        5.1.3 农业信息化的产业化困境剖析
    5.2 国外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参照
        5.2.1 美国体系
        5.2.2 日本体系
        5.2.3 法德体系
        5.2.4 印度体系
    5.3 建立我国政府主导型信息化体系的基本思路
        5.3.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体系
        5.3.2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及资金参与农业信息化
        5.3.3 注重人才培养与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5.3.4 健全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的政策法规
    5.4 本章小结
6 信息化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6.1 运行模式的几类助推样本解析
        6.1.1 从投资主体角度划分的三种模式
        6.1.2 从信息化应用角度划分的四种模式
    6.2 现有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6.2.1 现有运行模式特点及优势分析
        6.2.2 现有运行模式问题分析
    6.3 建立支持信息化运行模式的多元融资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信息化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传播路径
    7.1 城市传播平台对农传播的路径与优势
        7.1.1 城市传播平台对农传播的路径
        7.1.2 城市传播的信息化优势
    7.2 城市传播平台对农传播现状分析
        7.2.1 城市传媒对农传播弱化
        7.2.2 城市传媒对农传播弱化的原因
        7.2.3 城市传媒对农传播弱化的后果
    7.3 城市传媒对农传播的可行性思路
    7.4 本章小结
8 信息化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8.1 加大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层渗透
        8.1.1 加强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体建设
        8.1.2 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
        8.1.3 合理选择适应当地发展的信息化模式
    8.2 探索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良性回馈机制
    8.3 加速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素质转型
        8.3.1 注重农村信息员的岗位培训
        8.3.2 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体系
        8.3.3 提升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
    8.4 强化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8.5 本章小结
9 以哈尔滨市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9.1 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识别及对策
        9.1.1 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9.1.2 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识别
        9.1.3 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进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9.2 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联弱化的影响因素识别及对策
        9.2.1 哈尔滨市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
        9.2.2 哈尔滨市城乡关联弱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9.2.3 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关联度的提升对策
    9.3 哈尔滨市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及其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9.3.1 哈尔滨市信息化发展目标
        9.3.2 哈尔滨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9.3.3 哈尔滨市信息化发展现状
        9.3.4 信息化对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9.3.5 基于信息化的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GIS的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城市公共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外城市公共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本论文研究目的
        1.3.2 本论文研究意义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组成结构
第二章 城市及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基础知识
    2.1 城市的定义、产生和发展、本质
    2.2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义、特征、内涵和外延
    2.3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提出与时代背景
        2.3.1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提出
        2.3.2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2.4 城市公共安全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任务
        2.4.1 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对象
        2.4.2 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范围
        2.4.3 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内容
        2.4.4 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任务
    2.5 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相关知识
        2.5.1 事故与城市公共安全
        2.5.2 危险源与城市公共安全
        2.5.3 危机与城市公共安全
    2.6 GIS 与城市公共安全
第三章 赣州市城市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
    3.1 赣州市城市风险分析
        3.1.1 赣州市城市风险分析的目的
        3.1.2 风险的定义、构成要素、分类和状态
        3.1.3 风险辨识
        3.1.4 风险分析方法
        3.1.5 赣州市城市风险现状分析
    3.2 赣州市城市安全评价
        3.2.1 安全评价目的、作用和意义
        3.2.2 安全评价的定义、实质和分类
        3.2.3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3.2.4 现有的城市安全评价方法的辨析
        3.2.5 赣州市城市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原则和原理介绍
        3.2.6 赣州市城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7 赣州市城市安全评价过程的实施
第四章 基于GIS 的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开发背景
    4.2 系统开发环境
        4.2.1 硬件环境
        4.2.2 软件环境
    4.3 系统开发模式
    4.4 系统总体设计
        4.4.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4.4.2 系统结构设计
        4.4.3 系统功能设计
        4.4.4 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
    4.5 系统详细设计
        4.5.1 系统界面设计
        4.5.2 系统图层设计
        4.5.3 系统安全地理信息分类和编码设计
        4.5.4 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第五章 基于GIS 的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5.1 系统登录
    5.2 系统主界面
    5.3 系统管理
    5.4 基础信息管理
    5.5 地理信息管理
    5.6 危险源信息管理
    5.7 安全分析规划
    5.8 危险应急救援
    5.9 系统帮助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面向新世纪的保证对策统计信息系统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D]. 崔自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D]. 翁敏. 天津大学, 2020(02)
  • [3]我国长期照护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J省多地的调研[D]. 常成. 吉林大学, 2020(08)
  • [4]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D]. 隋芳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5]我国“互联网+人寿保险”营销模式发展研究[D]. 郑皓瀚.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6]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D]. 赵丽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7]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D]. 朱国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D]. 赵杨. 武汉大学, 2010(10)
  • [9]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D]. 曹晖.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10]基于GIS的赣州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刘玉轩.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面向新世纪的统计信息系统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