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例绝经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128例绝经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一、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思宇[1](2020)在《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表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非空腹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冠心病表型、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并同意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30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同意书。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空腹血脂水平及非空腹血脂水平等生化指标。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9例)、对照组(61例),再根据冠心病临床表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不同类型的亚组。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组别的非空腹血脂水平及空腹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冠心病表型、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非空腹血脂在冠心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冠心病组患者具有吸烟史及糖尿病史的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P均<0.05);2冠心病组非空腹Ln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0.57±0.43 vs 0.34±0.54mmol.L-1)、(3.05±1.15 vs 2.40±1.06mmol.L-1),(P均<0.05)。3影响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显示非空腹TG、非空腹LDL-C、空腹TG、空腹LDL-C水平升高及高血压、糖尿病与冠心病有关联,非空腹TG、非空腹LDL-C、空腹TG、空腹LDL-C水平升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4非空腹甘油三酯、非空腹低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临床应用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2、0.662。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空腹TC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4.89±1.36 vs 4.50±1.40 mmol.L-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空腹ApoA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4±0.28 vs1.38±0.27g.L-1)(P均<0.05)。6影响冠心病表型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非空腹ApoA水平降低与冠心病表型有关联(OR=0.187,95%CI=0.038-0.920)(P<0.05),非空腹载脂蛋白A水平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性增加;7多支病变组非空腹TG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0.62±0.44 vs 0.46±0.41mmol.L-1)(P<0.05)。8影响冠脉病变支数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非空腹TG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联(OR=2.215,95%CI=1.086-4.520)(P<0.05),非空腹TG水平升高多支病变危险性增加。9中重度病变组非空腹TG、非空腹LDL-C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0.66±0.46 vs 0.52±0.41mmol.L-1)、(3.26±1.01 vs 2.95±1.14mmol.L-1),中重度病变组ApoA水平低于轻度病变组(1.26±0.26 vs 1.35±0.29g.L-1)(P均<0.05)。10影响冠脉病变程度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非空腹TG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联(OR=2.027,95%CI=1.087-3.708),非空腹TG水平升高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危险性增加。11冠心病患者MACE事件非空腹血脂水平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非空腹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有正关联,非空腹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非空腹载脂蛋白A水平降低与冠心病表型有负关联,非空腹载脂蛋白A水平降低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增加;3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正关联,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发生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危险增加。图1幅;表16个;参193篇

杜欣蔓[2](2020)在《绝经女性高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绝经后女性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高密度脂蛋白颗粒(HDL-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因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因病情需要,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围绝经期以及绝经的女性患者共107例,然后根据患者的绝经时间的不同分为绝经时间<5年33例、绝经时间5-10年36例、绝经时间>10年38例,比较这三组HDL-C、HDL-P、民族、年龄等其他相关的生化指标与SYNTAX评分的关系。结果:一共纳入107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2±5.7岁。分析发现绝经时间<5年、绝经时间5-10年、绝经时间>10年三组之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载脂蛋白、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民族等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间的HDL-C与HDL-P及年龄存在差异(P<0.05)。因此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且发现HDL-C(r=0.23,P<0.01)与年龄(r=0.24,P<0.05)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HDL-P(r=0.3,P<0.01)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故对于绝经后女性患者而言HDL-P相较于HDL-C才是真正的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结论:对于绝经后女性而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现正相关,但是总的高密度脂蛋白颗粒(HDL-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现负相关,仍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徐贺[3](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学说探研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氧化三甲胺水平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TMAO)水平,初步探讨氧化三甲胺检测在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按纳排标准纳入2019年04月至2020年01月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以中医“胸痹”收入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病人。2.纳入的“胸痹”患者按照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分为胸痹痰湿体质组和胸痹非痰湿体质组,每组最终纳入各95例。两组患者中又将分别经冠脉CTA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分别按照冠心病的临床分类标准(慢性冠脉病变、急性冠脉综合症)、冠脉CTA或CAG检查所示冠脉病变支数结果(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冠脉CTA或CAG检查所示冠脉病变程度结果(以Gensini评分分为冠脉轻度病变、冠脉重度病变)进行收集资料的分析。3.所有纳入的190例“胸痹”患者均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人史包括有无吸烟史,既往病史包括有无2型糖尿病、有无高血压病史,家族史为是否有同种疾病遗传史。各项检查结果包括血浆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TMAO)、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冠脉 CTA 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结果等登记在病例信息采集表。中医体质辨识情况等登记在痰湿体质自我辨识表及痰湿体质特征计量化积分表。对所有临床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在血浆TMAO以及其他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比较分析冠心病患者中不同冠心病临床分型、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在血浆TMAO以及其他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探研血浆TMAO水平是否为冠心病及痰湿体质的危险因素。结果:1.比较66例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29例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LDL-C水平、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吸烟史所占百分比、家族史所占百分比均高于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水平、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家族史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2.将前述66例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29例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相比较后所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高TMAO水平是痰湿体质人群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3.比较痰湿体质冠心病中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25例慢性冠脉病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TMAO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慢性冠脉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HDL-C水平低于慢性冠脉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痰湿体质冠心病中42例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和24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浆TMAO、TC、TG、LDL-C、体质指数(BMI)水平、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吸烟史所占百分比、合并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TC、TG水平以及合并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而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血HDL-C水平明显低于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比较痰湿体质冠心病中30例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和36例冠脉重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冠脉重度病变患者血浆TMAO、TG水平、吸烟史所占百分比、合并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脉重度病变患者血浆TMAO水平、合并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而冠脉重度病变患者的血HDL-C水平明显低于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比较57例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和38例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发现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TC、LDL-C水平以及家族史所占百分比高于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水平、家族史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而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HDL-C水平低于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将前述57例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38例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相比较后所得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TMAO水平、家族史、低HDL-C水平是非痰湿体质人群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8.比较非痰湿体质冠心病中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31例非慢性冠脉病患者临床资料,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TMAO、BMI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慢性冠脉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比较非痰湿体质冠心病中40例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和17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浆TMAO、TC、TG、LDL-C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TC、TG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10.比较非痰湿体质冠心病中36例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和21例冠脉重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浆TMAO、血TC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浆TMAO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比、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11.比较66例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和57例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发现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TC、TG、BMI水平、吸烟史所占百分比以及合并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均高于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水平以及合并2型糖尿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后者(P<0.01)。12.将前述66例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57例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相比较后所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TMAO水平是冠心病患者中痰湿体质的危险因素(P<0.05)。13.TMAO的ROC曲线分析显示,氧化三甲胺对冠心病患者中痰湿体质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 0.711(95%CI:0.621~0.802,P<0.001),其中 TMAO 截断点为 6.71umol/L,敏感度0.712,灵敏度:0.614。结论:1.所观察的123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冠心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所观察的123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中医痰湿体质两者之间存在有一定相关性。3.所观察的123例冠心病中的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4.冠心病痰湿体质患者,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血浆TMAO水平值得关注,其临床意义期待未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工作的开展。

叶青[4](2020)在《女性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增长趋势,这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既往大样本的统计资料显示,年龄50岁以下的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显着低于男性。这可能源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而绝经后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接近于男性。探讨女性特有的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指导制定方案早期预防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女性特有的与冠心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生育次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心内科并接受冠脉造影的女性990例。收集了所有参与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行为生活方式、既往疾病史,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参与者的基线资料;根据生育次数1次、2次、3次、≥4次分为四组,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多线线性回归分析生育次数与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系。计算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生育次数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绝经状态更多,睡眠时长更短,文化程度偏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对较低(所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绝经状态、NLR、hs-CRP和Hb1Ac水平增高均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7.048(3.353-14.816)、1.185(1.034-1.359)、1.517(1.385-1.662)和1.912(1.477-2.474)。(2)体重指数(BMI)、NLR、hs-CRP、Cys-C、Hb A1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Gensini评分有关,合并糖尿病者Gensini评分相对更高(所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状态及hs-CRP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性相关(P<0.05)。(3)生育次数不同组间年龄、睡眠时长、文化程度、脑血管病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绝经、冠心病、BMI、NLR、hs-CRP、Cys-C、Hb A1C、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这15个变量的分布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次数与冠心病发生风险呈正性相关,与生育次数为1次的妇女相比,生育次数至少2次的妇女发生冠心病风险更高,2、3和≥4次组调整混杂因素后的ORs(95%CI)分别是2.27(1.64-2.91)、5.37(4.48-6.26)、6.77(5.51-8.02);平均每多生育一次,冠心病发生风险高2.53倍。(4)生育次数不同组间的Gensini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育次数与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性相关(r=0.102)。有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其他混杂因素后,与生育次数为1次的妇女相比,生育次数为3次及≥4次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OR(95%CI)分别是2.51(1.00-6.30)和2.92(1.10-7.75);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一致的结果,β(95%CI)分别是20.77(0.23-41.30)和22.9(1.03-44.94)。结论:(1)生育次数多与中国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有显着关系,平均每多生育一次,冠心病发生风险高2.53倍,提示多次生育可能是中国女性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相对于生育一次的女性而言,生育至少3次的女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2)此外,女性绝经状态及高NLR、hs-CRP和Hb1Ac水平均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及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肖蕾[5](2019)在《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拟探索AMI的常见体质类型、生活方式特点、中医证型,以及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某种体质是否可能为AMI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体质对AMI中医证候的影响。进而从具有传统危险因素或健康人群中确定AMI高危人群,同时初步探索中医体质与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为中医学从人群角度对AMI进行一级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中医临床实践中参考体质因素、更为准确的进行AMI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且进行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的住院或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AMI患者128例为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非AMI、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9例(成组匹配,即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在两组患者中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为对照组,选取中医体质、生活方式、中医证候、冠脉病变特点等内容,进行急性心梗的常见体质类型、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证候类型的研究;进行AMI与体质类型相关性、AMI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性的研究、AMI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相关性的研究;以及中医体质、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累及血管部位支数相关性的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脾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出现的频率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体质密切相关,脾虚质、痰湿质可能是对AMI发生有重要影响的体质因素。2.40岁以上的脾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人群相对于平和质人群患AMI风险高,60岁以下的中青年中平和质人群患AMI风险可能较低。脾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的男性比女性更加易患AMI。3.不良生活方式与体质的形成相关,嗜食油腻与痰湿质的形成相关,紧张焦虑与气郁质的形成相关,吸烟、饮酒与湿热质的形成相关,吸烟、嗜食油腻与脾虚质的形成相关。4.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嗜食油腻、饮食偏咸、平素吸烟、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可能是影响AMI发生发展的因素。5.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浊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AMI患者体质与证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痰湿质、湿热质与痰浊瘀阻证的形成相关;阴虚质与气阴两虚证的形成相关;气郁质、阴虚质与气滞血瘀证的形成相关。6.脾虚质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可能较轻,脾虚质中单支病变的比例高于其他体质。7.中医体质与冠脉病变累及部位未见明显相关性。8.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累及部位、支数及严重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中医体质为脾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其中脾虚质、痰湿质可能是对AMI发生有重要影响的体质因素。2.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浊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质与证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体质是影响AMI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4.嗜食油腻、平素吸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对急性心梗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代燕燕[6](2018)在《MSCT冠脉CTA与CAG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MSCT冠脉CTA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妇女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目前统计发病率是10%15%,本病的高发人群是绝经期前后4060岁的中年妇女[1]。临床表现主要是潮热多汗、胸闷、胸痛、失眠、心悸、腰腿疼痛、记忆力下降、头痛、烦躁易怒等等。更年期女性这些不典型的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与冠心病心绞痛极为相似,导致其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易漏诊甚至误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40多岁的成年人好发此病,女性发病比男性晚,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病率偏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围绝经期至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较绝经前上升了4倍。因此,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求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段,作为更年期女性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心肌缺血事件大部分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冠脉狭窄所致,也有一部分是由心肌桥所致,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 MB)可引起冠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室间隔穿孔、甚至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改变了传统上认为MB是一种良性的先天解剖变异的观点。迄今为止,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临床应用了五十多年,现在仍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及评估冠脉搭桥术后心脏泵血功能、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情况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金标准”。但是,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它是侵入性、有创性检查操作、价格昂贵、检查操作时有一定的风险(如导致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动脉血管损伤、血栓形成等等)、难于评估斑块性质、对医务人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部分患者接受困难,不能作为冠心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单排螺旋CT不能用于心脏成像,只有多排螺旋CT才能拥有较高的容积扫描速度及时间分辨率,方可用于冠状动脉的扫描,这一直是影像学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多层螺旋CT从4、16、64、128、256排发展到了320排,这不但提升了球管的转速,而且明显提高了其时间分辨率。另外,探测器旋转1周覆盖的扫描范围达到了3240mm,使心脏血管检查在5-10s之内就得以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此外强大的后处理软件系统也为CTA的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所以,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它评价冠状动脉的形态学的诊断准确性高,重复性强,且价格偏低、检查时间短、无创性操作,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到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60例,年龄范围在4555岁,都具有胸闷、潮热多汗、胸痛不适、心悸、烦躁易怒、全身乏力等更年期症状,同时排除妇科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均在一周内行MSCT冠脉CTA检查,并在2周内行CAG检查。MSCT冠脉CTA: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均于检查前签署大型仪器设备检查知情同意书及造影检查同意书;将心室率控制在50-70次/分;检查前对患者行呼吸训练。扫描完成后,经飞利浦EBW工作站选择影像质量最佳时相进行多重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endering,VR)、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ions,CPR),使用飞利浦EBW4.4血管分析软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分析,全部由两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影像科诊断医师各自独立完成影像诊断,两者讨论后给出最后的共同的诊断结论。CAG:由3名有经验的心血管介入医师经桡动脉途径用Judkins法穿刺置管,用多功能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适量注入碘海醇注射液,左冠状动脉取6个标准投照体位,右冠状动脉取2个标准体位,必要时可增加照射体位,以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作为目标。CAG使用SA软件、RS软件及目测法综合分析冠脉狭窄情况。评价的方法:冠脉狭窄的程度包括:正常;轻度的狭窄(<50%);中度的狭窄(50%75%);重度的狭窄>75%。以CAG作为金标准,计算出MSCT冠脉CTA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统计学处理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应用χ2检验;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一致性。Kappa指数>0.75一致性好,0.750.40一致性较好,<0.40一致性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0例更年期女性患者均成功接受了MSCT冠脉CTA和CAG检查,成像效果良好,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两种检查结果如下:1.CAG检查结果显示:轻度的狭窄(<50%)32例,中度的狭窄(≥50%)19例,重度的狭窄(>75%)8例,完全闭塞1例;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血管28例,其中LAD13例、D11例、LCX9例、RCA4例、LMA1例;心肌桥3例;软斑块80处。2.MSCT冠脉CTA检查结果发现: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0%)30例,中度狭窄(≥50%)20例,重度狭窄(>75%)9例,完全闭塞1例;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血管30例,其中LAD 13例、D1 2例、LCX 9例、RCA 4例、LMA 1例;心肌桥4例;软斑块75处。3.以CAG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金标准”,MSCT冠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方面:计算轻度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81.1%、87.4%、82.1%、80.1%;中度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3.5%、97.4%、91.2%、94.3%;重度狭窄(>75%)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7.2%、100.0%、100%、98.1%;完全闭塞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100.0%、100.0%、100.0%、100.0%。4.以CAG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金标准”,MSCT冠脉CTA诊断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方面,L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2.3%、91.2%、94.7%、93.7%;D1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1.1%、86.3%、88.4%、91.2%;LCX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0.3%、96.8%、81.0%、97.3%;LM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100.0%、100.0%、100.0%、100.0%;R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2.1%、89.5%、91.2%、96.1%;心肌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99.2%、98.1%、97.6%、94.2%。5.两种方法在冠状动脉软斑块检测方面,在LM、LAD、LCX、RCA各血管节段上,CAG共计检测出软斑块80处,MSCT冠脉CTA共计检测出软斑块75处,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桥检出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0.838,P=0.21)。结论:1.MSCT冠脉CTA与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软斑块的检出率方面一致性良好。2.MSCT冠脉CTA与CAG对冠脉肌桥诊断一致性良好。3.MSCT冠脉CTA可作为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筛查的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涂爱兰,邹月娥,徐宁,欧阳清彦,颜艳[7](2010)在《两种无创方法筛选更年期女性患者冠心病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对诊断有心血管紊乱症状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比较其优劣。方法选择400例45-55岁临床有胸闷、胸痛、心悸症状临床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400例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共51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13例,阴性者38例,阳性率25.4%。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112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8例,阴性84例,阳性率25.0%,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43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29例,阴性者14例,阳性率67.4%,与单项阳性率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筛选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者,其阳性率较单项检查高,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

崔杰[8](2007)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据世界人口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的首位。冠心病的现代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已经取得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以导管为手段的介入诊疗方法发展迅速,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对象和论治的依据,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水平,并有助于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标准。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这一金标准诊断冠心病,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研究冠心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搜集的四诊信息,以探讨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证候特点。方法:(1)以2005年3月~2007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世纪坛医院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住院并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资料完整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在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48小时内,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和理化检查,完成病例观察表。(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对是否符合冠心病诊断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 wald法),选入与剔除值为系统默认的0.05与0.1;(4)对冠心病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选择特征根值大于1,并选用四次方最大正交旋转。结果:(1)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糖尿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2)冠心病中医辨证:冠心病组血瘀证共228例(占74.3%),气虚证238例(占77.5%),气滞证29例(占9.4%);非冠心病组血瘀证21例(占51.2%),气虚证26例(63.4%),气滞证10例(占24.4%);经卡方检验,气虚证(P=0.047)、血瘀证(P=0.002)、气滞证(P=0.004)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组合证候中,以三证组合最多,共163例,其次为两证组合(108例),再次为单证(27例)和四证组合(46例),五证组合及六证组合少见;在307例冠心病患者中,组合证以气虚血瘀并见为多,共165例,占冠心病总病例数的53.7%。而在证见气虚证、血瘀证时,又以合并阴虚证、痰浊证最为常见。(3)中医证候回归分析:以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为因变量,对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气虚、阳虚、阴虚7个中医证候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forward conditional方法,选入与剔除值为系统默认的0.05与0.1,结果显示血瘀证系数B为0.911,其相对危险度为2.487,相对危险度95%可信区间为1.2654.891;而气滞证系数B为-0.966,其相对危险度为0.381,相对危险度95%可信区间为0.1660.873。(3)冠心病证候因子分析:剔除样本中阳性率小于20%的变量(症状),入选5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得出16个公因子,这16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度为64.677%,再将公因子归类,可归为12个类证,分别为F1虚证、F2脾肾气虚、F3痰湿证、F4肝气郁滞、F5热盛津伤、F6心气虚、F7脾虚不运、F8阴虚津亏、F9肝阴亏虚、F10气阴两虚、F11气化不利,水湿内停、F12~F16血瘀证。结论:(1)冠心病中医证候中,以气虚证、血瘀证为主,气虚血瘀证为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候组合;其中,血瘀证为冠心病的特异性证候,临床诊断为血瘀证的胸痹患者更易患冠心病。(2)因子分析结果,虚证为第一因子,提示虚证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同时还有痰湿、肝气郁滞、内热津伤、血瘀等因素影响;虚证又有气虚、阴虚及脏腑虚证,脏腑虚证中主要为心脾肾气虚,肝阴虚。这提示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都易导致冠心病,而其中以四脏功能失调以虚证为主,虚证中又以气虚、阴虚为主;同时夹杂痰湿、热盛、血瘀气滞等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冠心病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3)为保证因子分析的结果更加理想,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保证样本量与变量(症状)比例≥10:1为最佳。(4)本课题尝试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为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可供参考。

任春梅[9](2006)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董军[10](2004)在《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二、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表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方案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临床资料收集
        1.1.3 实验室检测
        1.1.4 临床检测
        1.1.5 观察指标
        1.1.6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冠心病组及对照组组临床资料比较
        1.2.2 非空腹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1.2.3 非空腹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1.2.4 非空腹血脂水平与冠心病表型的关系
        1.2.5 非空腹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1.2.6 非空腹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2.7 冠心病患者MACE事件非空腹血脂水平比较
    1.3 讨论
        1.3.1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
        1.3.2 非空腹血脂水平与冠心病表型
        1.3.3 非空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
        1.3.4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预后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表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研究进展
    2.1 非空腹血脂概述
        2.1.1 非空腹血脂定义
        2.1.2 非空腹高甘油三酯诊断
        2.1.3 非空腹血脂峰值时间
        2.1.4 非空腹甘油三酯合成与代谢
    2.2 非空腹血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探讨
    2.3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2.3.1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
        2.3.2 非空腹血脂与冠脉病变程度
        2.3.3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表型
        2.3.4 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相关的遗传数据
        2.3.5 支持降低TG降低冠心病的临床试验证据
    2.4 非空腹血脂治疗
        2.4.1 饮食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
        2.4.2 药物干预
    2.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绝经女性高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相关性疾病诊断标准
        2.1.1 被研究对象及相应的分组
        2.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绝经、围绝经期的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2.1 一般病史情况的收集
        2.2.2 绝经情况的收集
        2.2.3 血液标本的收集
        2.2.4 冠状动脉造影及SYNTAX评分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A组、B组及C组三组之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A组、B组及C组三组之间生物化学因子的比较
    3.3 HDL-C、HDL-P、年龄与SYNTAX评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绝经后女性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
    4.2 HDL-C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4.3 HDL-P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大血管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3)基于肠道菌群学说探研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氧化三甲胺水平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冠心病中医学研究
        1.1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1.2 中医学治疗对冠心病的进展
    2. 冠心病现代医学研究
        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
        2.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3 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评价标准
    3. 中医学痰湿体质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医家对体质的认识
        3.2 现代中医体质学说
        3.3 痰湿体质的体质特征
        3.4 痰湿体质的指标客观化研究进展
    4. 胸痹心痛与痰湿体质的相关性
        4.1 古代中医学对胸痹心痛与“体质”关系的认识
        4.2 痰湿体质为冠心病的好发体质之一
    5.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痰湿体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5.1 肠道菌群的研究概述
        5.2 肠道菌群与痰湿体质相关性
        5.3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在冠心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数据采集及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
    2. 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1 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2.2 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水平比较
        2.3 痰湿体质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痰湿体质冠心病中不同临床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比较
        3.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慢性冠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3.2 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和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3 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和冠脉重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4. 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4.1 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4.2 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与非痰湿体质非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水平比较
        4.3 非痰湿体质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 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中不同临床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比较
        5.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慢性冠脉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5.2 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和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5.3 冠脉轻度病变患者和冠脉重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6. 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和非痰湿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6.1 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和非痰湿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6.2 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和非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浆TMAO水平比较
        6.3 冠心病患者痰湿体质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6.4 氧化三甲胺的ROC曲线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痰湿体质与氧化三甲胺的相关性分析
    2. 冠心病与氧化三甲胺的相关性分析
    3. 冠心病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与氧化三甲胺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女性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创新点
不足
References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女性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MSCT冠脉CTA与CAG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SCT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两种无创方法筛选更年期女性患者冠心病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平板运动试验
        1.2.2 动态心电图检查
        1.2.3 冠脉造影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动态心电图
    2.2 平板运动试验
    2.3 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
    2.4 冠状动脉造影
3 讨 论

(8)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女性更年期综合征ST-T改变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统计结果
    2.1 动态心电图
    2.2 活动平板试验 (TET)
    2.3 冠状动脉造影
    2.4 心得安试验
3 讨论

(10)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方法
2结果
    2.1常规12导联心电图
    2.2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讨论

四、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空腹血脂与冠心病表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D]. 姚思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绝经女性高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D]. 杜欣蔓. 青海大学, 2020(02)
  • [3]基于肠道菌群学说探研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氧化三甲胺水平的临床意义[D]. 徐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女性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叶青.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5]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D]. 肖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MSCT冠脉CTA与CAG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D]. 代燕燕. 河北医科大学, 2018(12)
  • [7]两种无创方法筛选更年期女性患者冠心病的价值[J]. 涂爱兰,邹月娥,徐宁,欧阳清彦,颜艳. 海南医学, 2010(10)
  • [8]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D]. 崔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女性更年期综合征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 任春梅. 中国热带医学, 2006(12)
  • [10]128例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J]. 董军. 天津医药, 2004(01)

标签:;  ;  ;  ;  ;  

128例绝经妇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