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体系的界面流变性

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体系的界面流变性

一、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流变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岢鑫[1](2019)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烷基苯磺酸盐(HABS)和石油磺酸盐(PS)具有良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三次采油中,但是由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易污染地下水质,严重制约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在油田的工业化推广。因此,迫切希望采用绿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全部或部分替代现有的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强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植物油能力,同时生物降解率可达99%以上,如果将其在油田中应用,将会有效减少三次采油中化学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三次采油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首先以脂肪酸甲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以乙酸钙为催化剂,合成出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和环氧乙烷加成数(EO数)的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设想结构的化合物,纯度大于95%。以自主合成的系列FMEE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界面流变性能,揭示FMEE的链长和EO数对界面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于饱和碳链FMEE/煤油体系,随着链长增加,扩散变慢和疏水链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界面扩张模量随链长增加而增加,而相角随链长的变化很小;对于不饱和链FMEE,由于不饱和链的弯曲造成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减少,界面上FMEE分子排列的比较疏松,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低于C16E5,而C18=E5的相角明显大于C12E5、C14E5和C16E5的相角。对具有不同EO数的FMEE/煤油体系,由于C18=E5的EO链适中,其在界面吸附的分子数最多,相邻分子之间易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同时EO链在界面的重排会引发快驰豫过程,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的极值和相角明显高于C18=E3和C18=E10。对于FMEE/原油体系,由于界面膜为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形成的混合吸附膜,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在油水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使得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随浓度的变化幅度低于FMEE/煤油体系,而且EO数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呈无规则变化。以系列FMEE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乳化性能,揭示FMEE的结构对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FMEE/煤油体系以及FMEE/模拟原油体系,在相同FMEE浓度条件下,随着烷基链长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显着增强;随着EO数的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幅度较小。在系统研究FMEE结构对油水界面流变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结构的FMEE水溶液/煤油体系,建立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之间的定性关系:界面扩张模量只能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条件下与界面张力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模量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而界面扩张相角可在所研究的1×10-7mol/L至1×10-4mol/L全部浓度范围内,与界面张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乳状液稳定性和界面扩张模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相关性;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在FMEE浓度低于5×10-5 mol/L时存在一一对应的相关性,也就是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也相应增加;但是在FMEE浓度高于5×10-5 mol/L以后,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最后,通过系统研究FMEE与油田用烷基苯磺酸盐(HABS)以及石油磺酸盐(PS)在降低界面张力、抗吸附、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C14E5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间的最佳复配比例,在最佳复配比例时,C14E5/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以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体系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复合体系与不同类型聚合物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疏水缔合聚合物为复合体系采用最佳聚合物类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疏水缔合聚合物体系可比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仲宇欣[2](2019)在《GX区块聚表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GX区块油藏为研究背景,以GX原油为研究对象,针对配方评价指标不明确、配方设计效率低等问题,以超低界面张力和相态实验中间相的出现为指标,优化评价适用于GX区块的高效驱油体系;旨在建立SP(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的优选方法、明确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因素。以GX区块使用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7为基础,通过粘度实验,筛选出与之配伍性良好的表面活性剂,并探讨增粘机理。而后通过大量表面活性剂单剂(阴离子、非离子和长链酰胺甜菜碱)及其复配体系与GX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实验,构建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筛选出能与GX原油在53℃、5000 mg/L矿化度条件下动态界面张力达到10-3 m N/m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对筛选出的5类13种复配比例的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相态实验,最终确定能在GX地层条件下使用的复配体系为芥酸酰胺甜菜碱/KPS(复配比例3:1)、6501/棕榈酸酰胺甜菜碱(复配比例3:1)和油酸酰胺甜菜碱/KPS(1:2),其最佳盐含量分别为1.0wt%、2.0wt%和1.0wt%。最后通过驱油实验计算驱油效率,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最终构建了一套化学驱用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筛选方法,并针对GX区块筛选出了低界面张力、大中相体积、驱油效果良好的驱油体系。实验证明,对于GX区块,动态界面张力不是决定最终采收率的唯一标准;除动态界面张力以外,还需满足良好的相态实验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才能达到较高的原油采收率。通过相态实验得到的驱油体系与驱油效率实验结果更吻合。

艾婷[3](2019)在《复合驱中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均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功能性添加剂,一直是物理化学领域中值得深入研究的焦点,聚合物主要用于维持较高的体相粘度,表面活性剂主要用来降低界面张力。已有研究表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展现出优于单一组分的体相或界面性能,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使复合体系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三次采油及日用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为此本文选取二元复合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金塔1号(JT-1))和几种常用聚合物,在二元复合驱采出污水条件下,通过流变性、动态界面张力、液相色谱、QCM-D(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用界面张力和流变性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种类、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矿化度、温度等影响因素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金塔1号(JT-1)溶液界面张力和粘度的影响。加入聚合物之后的混合溶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金塔1号(JT-1)与阴离子聚合物以及中性聚合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具有很好的高粘度和超低界面张力效果;高浓度的聚合物、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均可延长平衡界面张力时间和提高体系粘度;高矿化度、高温度均可缩短平衡界面张力时间和减小体系粘度。用液相色谱仪研究了单一聚合物溶液、单一表面活性剂以及两者混合溶液在露头岩心砂上的吸附情况。研究发现单一的聚合物溶液与混合溶液相比,聚合物的吸附量变少,这表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在露头岩心上的吸附为竞争关系;用界面张力和流变性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吸附的长期稳定性,在露头岩心砂的环境中,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长期稳定性很好。用QCM-D(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研究了单一聚合物溶液、单一表面活性剂以及两者混合溶液在Si O2芯片上的吸附情况。实验表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都可以在Si O2芯片上形成膜层;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两者混合之后,吸附曲线变得更加复杂,有L型和S型,并且△F和△D值都变大,吸附膜的厚度增加;和其它种类聚合物相比,1500 mg/L聚表剂聚合物和0.3%JT-1配制的二元体系的初始溶胀度最大,使油膜的厚度减小至15.2 nm,去污效果最好。

马云飞[4](2018)在《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作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形成油水间超低界面张力而起到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但是,超低界面张力状态达成条件苛刻,需要大量碱的加入才能实现,且影响因素复杂,尤其受驱替剂组分损失影响严重。针对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为原则设计的传统三元复合体系的技术局限性,旨在重新评估化学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发展化学驱理论并优化复合驱技术,分别从驱油机理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理论计算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驱替剂组分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注采井间的分布规律。利用超长填砂物理模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并结合基于比色法所建立的残余油饱和度测定方法,确定了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下驱替方向上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和复合驱后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沿程采出样品中化学剂浓度的分析,得到复合体系各组分损失量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累计滞留量和质量分布偏差等参数描述了化学剂在驱替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和程度,确定化学剂无效滞留的临界水平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合对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黏弹性有效作用范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对注采井间不同区域开发程度的影响。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动态运移条件下大庆典型三元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与井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范围与残余油富集区域不重叠的固有矛盾。同时,基于对乳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采出液乳化程度的综合分散准数(Synthetical Dispersion Number,SDN)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复合驱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复合体系注入时机提前有利于原油乳化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复合体系弹性和黏性随运移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趋势,指出弹性损失是导致溶液深部驱油效率大幅下降的主因。掌握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能量稳定机制。利用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乳化启动残余油的三种机制及其触发条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乳状液电导率与颗粒聚并活化能的关系,探讨了聚并速率的控制因素,证实界面张力的降低对于控制乳状液颗粒聚并速率的作用非常微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油水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和界面自由能对界面总能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粒间电性斥力和孔喉剪切力对抗油滴内聚力的做功量,并明确了二者抵消内聚功的程度,阐明了运移过程中乳状液破乳的自发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借助表征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综合乳化性能指数(Comprehensive Property Index,CPI)法,优选得到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新型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注入时机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长填砂模型和模拟五点法井网三维岩心模型的驱油实验,评价了新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全面评估了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效果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新型三元体系较传统三元体系的优势。新型三元体系可以借助乳化启动残余油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弱化了对配方的界面性质的要求;强碱用量大幅减小,节省成本并减弱地层伤害;借助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耐碱性质,在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将三元体系的注入时机提前可以充分发挥乳化的作用。综上,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设计的新型三元体系凭借乳化性能和黏弹性等性质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油藏深部,获得比传统超低界面张力三元体系更高的驱油效率。研究成果提升了对复合驱油体系动态变化条件下驱油效率的认知,发展了从能量角度阐释多相分散体系变化的方法,对深化提高三元复合驱理论认识、完善化学驱油机理、指导复合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宋夏[5](2018)在《渤海油田聚/表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渤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三次采油技术已进入聚合物驱阶段,在聚合物驱后进一步利用聚/表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是研究发展的重点。因此选用海上油田常用两种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聚丙烯酰胺(HPAM),与优选出的三种类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206)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bs-6)进行复配。通过对界面张力、粘度、微观结构和提高采收率效果等性能的研究,探究了渤海油田条件下聚/表二元复合驱的界面活性和溶液性质。聚/表复合驱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通过对聚/表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测量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浓度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较好。聚/表复合驱可通过增大体系粘度以提高波及体积,通过对聚/表复合体系粘度和微观结构观察发现,聚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剂不形成超分子网状结构,粘度无明显损失;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溶液粘度逐渐上升,形成的网状结构更加紧密;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粘度下降,形成的网络结构逐渐稀疏;疏水缔合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粘度先增大后减小,形成的网络结构由紧密至疏松。其中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粘度最高。所优选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好、粘度保留率高、耐剪切性能好、抗老化等优点。通过微观驱替研究发现,可在聚合物驱后进一步对主孔道中零星油膜及小孔道中的柱状原油起到驱替作用。岩心驱替实验表明,与聚丙烯酰胺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相比粘度更大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更明显,可在聚合物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9%,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驱后的采收率。

贺艳艳[6](2018)在《八区低渗砾岩油藏聚表二元驱油藏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按岩性计算,低渗砾岩油层储量占全国低渗油层储量的15.7%,开发低渗砾岩油藏有着重要意义。新疆某油田八区低渗砾岩油藏油层为中孔低渗储层,该油藏渗透率级差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局部水淹水窜问题突出,采出程度低。聚/表二元驱技术能调整非均质性,有效控水。为提高八区低渗砾岩油藏原油采收率,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相对分子量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评价,筛选出了适合该油藏温度、矿化度的二元驱体系,并对体系进行驱油效果评价,明确了体系在该油藏的实施技术,为现场试验提供指导。低渗透储层需要着重考虑二元体系中聚合物的注入性问题,采用广角度动态激光光散射仪测定了相对分子量在200万到600万的五种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分子线团尺寸,其值在130.1nm到226.0nm之间,且油藏孔隙吼道半径均高于聚合物的分子线团尺寸的4-5倍,理论上不会引起孔隙堵塞;疏水缔合聚合物由于缔合作用溶液粘度较高,尤其浓度高于临界缔合浓度时,增粘效果更加显着,且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优选,质量浓度为0.2%烷醇酰胺CDEA与原油界面张力最低为0.003409mN/m;在浓度为0.1%~0.2%时,乳液稳定系数增幅较小,之后迅速增大,浓度为0.2%时,1h内破乳,且油水比越大,乳状液越稳定。将优选出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质量浓度为0.2%的CDEA与五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二元体系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中含有的疏水侧链能够和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形成的网络结构更加稠密,致使聚/表二元体系粘度更高,同时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也明显上升。且低浓度条件下,具有较小相对分子量聚合物的二元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液类型为O/W型。在单岩心驱替阶段首先评价了五种不同分子量聚合物与质量分数为0.2%的表面活性剂CDEA复配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的二元体系的注入能力越差,当阻力系数超过81.0,残余阻力系数超过40.6时,二元体系无法注入;同时岩心渗透率越低,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越差;对注入速度和注入量进行优选,当注入速度为0.2mL/min时,提高采收率增幅最大为15.5%;随着二元体系注入量的增加,提高采收率值逐渐减小,在注入段塞体积为0.4PV时,提高采收率最高达17.9%,综合考虑成本,最佳注入量为0.4PV。最后采用双并联和三并联物理模拟实验分别研究渗透率级差和变异系数对二元驱驱油效果的影响,随着渗透率级差从2.04增加到15.07,低渗层提高采收率幅度先增加到10.1%,之后逐渐降低,直至出液量为零;结合高渗和低渗的产液曲线可以看出二元体系起到明显流度控制作用;在三并联实验中,二元体系能提高高渗层的采收率,并启动更多低渗层,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张艳[7](2017)在《驱油用树枝状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课题组前期针对常规驱油用聚合物在高渗透大孔道中难以建立流动阻力的问题,提出了用树枝状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设想,并成功合成了以乙二胺/1,3-丙二胺为核的驱油用树枝状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树枝状聚合物在驱油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单一的聚合物驱存在洗油效率低,受油藏条件影响较大等缺陷,因此考虑将树枝状聚合物用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高分子链的构象,同时也会影响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排列,从而使聚表二元体系的性质发生改变,对最终的驱替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这类具有独特球形结构的树枝状聚合物与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并考察组分间相互作用对聚表二元体系在驱油用方面性能的影响。论文首先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改进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聚合物,并筛选出与其相互作用较明显的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代表,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辛烷基苯酚-10(OP-10)和十二烷基经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然后采用多种微观手段综合研究了两种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最后透过相互作用研究了聚表二元体系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①SDBS的加入会促进树枝状聚合物支链尾端的水解,两者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随SDB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致使此二元体系分子尺寸和表观粘度大幅度降低,溶液微观结构规整性受到破坏,粘性模量和弹性模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分子尺寸的减小使聚合物的静态吸附量和动态滞留量增加,在多孔介质中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增强;②树枝状聚合物与AES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为静电排斥以及酰胺键与EO链间的氢键作用引起的分子聚集,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此二元体系流体力学半径和表观粘度下降趋势较缓慢。但体系较大的粘度减慢了活性剂分子扩散到界面的速率,使界面张力升高,并且其弹性模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③非离子型的OP-10与树枝状聚合物复配后,主要是在聚合物的网络结构表面形成膜将其包裹,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体系表观粘度反升不降,从而在多孔介质中能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但这也阻碍了聚合物分子更多地吸附到石英砂表面,并且体系与煤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值需要更大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才能达到平稳值,而平稳值的变化不大;④甜菜碱分子的两性结构使其与树枝状聚合物既存在静电排斥也存在静态吸引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更多存在于体相,二元体系与煤油的界面张力大幅度地增加,而在石英砂表面能产生协同吸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多孔介质中吸附过多。

陈广宇[8](2014)在《基于缔合聚合物的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的高效开发,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已大部分被聚驱动用,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大的二类油层大幅度提高水驱后采收率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油田稳产的主要开发目标。同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孔隙半径明显变小、粘土及泥质含量显着增加、粒度中值明显降低,储层渗透率更低,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更为严重,对适用于一类油层的常规聚合物强碱三元复合驱能否经济有效实施带来问题。为解决低渗透率条件下的注入问题而使用中分子量聚合物强碱三元复合驱所带来的聚合物用量过大、储层伤害严重、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增加及化学剂色谱分离等系列问题无法避免且难以解决。因此,迫切需要开展适合于大庆油田二类油层无碱而高效的二元复合驱油技术研究。这是国内外至今未很好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是油田开发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前沿课题。本文针对大庆二类油层渗透率变低、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特性,依据缔合聚合物特殊分子结构所带来的高效增粘及调驱性能等优势,通过研究不同分子结构缔合聚合物的增粘性能、聚集体水动力学尺寸、注入及传导性能、调驱性能等,建立了一套依据储层特性设计二元复合驱油用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设计确定了应用性能符合大庆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技术要求的缔合聚合物基本分子结构参数,经中试放大得到了缔合聚合物中试产品DP-1;针对无碱二元复合驱对表面活性剂的技术要求,开展了无碱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及研发工作,合成了 HD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能研究、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等,认识了缔合聚合物疏水单体含量、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复配等条件对二元体系流变及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应用性能符合要求的复合表面活性剂DMN产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P-1/DMN二元复合驱体系配方,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DP-1与DMN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体系界面张力可在0.03%~0.3%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达到10-3 mN/m数量级,体系粘度达到40 mPa·s时可比1600万HPAM节省聚合物用量30%以上,且该二元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乳化性能及注入传导性能;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方法,评价了 DP-1/DMN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优化给出了二元复合体系注入方式,采用该注入方式,室内条件下可比水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21.74个百分点,成倍高于目前聚驱的效果。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及技术储备,并为粘土矿物含量高、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的油层大幅度提高水驱后采收率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陈广宇,许智禹[9](2014)在《二类油层缔合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性能》文中指出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剩余地质储量大,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油田保持稳产的主要开发对象,其较低的渗透率、较强的非均质性及较高的黏土含量等储层物性条件,给常规线性聚合物强碱三元复合驱的经济有效实施带来一定挑战。为此,以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无碱二元体系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的适用性。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二元体系具有良好的增黏性能,并能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范围内(0.03%0.3%)与大庆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此外,该二元体系还表现出较好的老化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乳化性能及注入传导性能。通过采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并确定了体系配方中的聚合物质量浓度、用量及段塞组合方式,室内条件下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

孙丽艳[10](2014)在《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石油资源不断开采,原油可采储量不断减少,稠油资源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烃类能源,如何快速、高效开采稠油资源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由于平台及设施寿命有限,开发过程具有时效性,因而对其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突出一个“早”字,尤其对稠油资源丰富的油区必须采用高效、高速开采方式。目前,渤海绥中36-1油田聚合物驱即将结束,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本文针对海上油田剩余油监测资料少,剩余油精细描述难度大的问题,根据油田典型井组地质特征,设计并制作了模拟实际井组的三维非均质电极模型,并以开采历史为依据,制定模型驱油方案,监测水驱、聚驱后剩余油场的变化,结合实际井组数值模拟剩余油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波及规律。研究表明:在平面上,聚合物从主流线流向两侧非主流线的剩余油区驱替,提高了平面上的宏观波及范围;在纵向上,聚合物从高渗透层流向中渗透层,提高了纵向波及范围。数值模拟技术与三维非均质电极模拟相结合,丰富了海上稠油宏观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为海上油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提供了依据。利用光刻玻璃模型,进行了稠油及稀油聚驱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稠油还是稀油,聚合物驱都有效地扩大了波及体积,但稠油聚合物驱替效果较稀油差;稠油聚驱后,油膜较厚,孔隙、吼道内剩余油较多,洗油效果较差,未波及区域面积较大。考虑海上油田生产实际,本文研究的聚驱后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聚驱后高浓聚驱、二元复合驱及天然气与聚合物交替注入。对绥中36-1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时,二元复合体系工作粘度、界面张力、吸附量及相渗曲线的模拟,是在静态实验基础上,由专家经验或借鉴其他区块经验的方法来确定。本文通过室内物模驱油实验,测定二元复合体系物化参数变化规律,利用粘度处理新方法,确定海上稠油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并将所测结果应用于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针对海上稠油二元复合驱,通过测定不同长度岩心及长岩心不同位置处界面张力、粘度随体系注入PV数的变化规律,模拟二元体系经过注入地层剪切吸附后工作粘度、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结论表明:稳定流入时界面张力为注入前的5-10倍,粘度参数保留率为57%。二元复合体系通过90cm岩心后,注入达到出口端粘度稳定后,得到粘度在岩石中分布规律,进而建立不同位置处体系粘度拟合曲线,以此计算驱替过程中有效粘度。提出了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处理新方法,并在海上稠油不同毛管数条件下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测定时得到了应用。针对绥中36-1油田Ⅰ期目标区块,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在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天然气与聚合物交替注入、高浓聚驱三种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数值模拟方案优选基础上,进行提高采收率潜力对比研究,进而与三维非均质电极模型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聚驱后高浓聚驱及二元复合驱在相同注入量条件下,均能扩大波及体积,高浓聚驱、二元复合驱波及体积系数分别为82.58%、80.65%。由于,聚驱后高浓聚合物粘度较大,能更有效的扩大纵向上及平面波及程度。但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驱油效率效果更显着,较高浓聚驱提高8.22%。由此认为,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在聚驱后二元复合体系选择时,在实际情况允许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大体系粘度。根据井组提高采收率潜力对比,海上稠油聚驱后高浓聚驱、二元复合驱及气聚交替注入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采收率,提高井组采收率幅度分别为4.33%、7.17%、5.83%,二元复合驱更有利于目标区块高速高效开发。

二、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流变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次采油化学驱简述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类型
        1.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设备
    2.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2.3.1 反应路线
        2.3.2 实验方案
    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结构鉴定
        2.4.1 核磁表征
        2.4.2 红外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界面流变性能
    3.1 烷基链长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3.1.1 界面扩张流变检测实验原理
        3.1.2 实验部分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3.2.1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3.2.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2.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3 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3.3.1 EO数对FMEE/原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3.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3.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乳化性能
    4.1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煤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4.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4.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4.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4.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5.1 实验试剂及原料
    5.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性
        5.3.2 界面流变参数与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与油田用复合体系间的协同效应
    6.1 FMEE/烷基苯磺酸盐/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
        6.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6.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 FMEE与烷基苯磺酸盐协同效应
        6.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6.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 FMEE与石油磺酸盐协同效应
        6.3.1 实验样品及试剂
        6.3.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 FMEE与不同类型聚合物间协同效应
        6.4.1 实验样品及试剂
        6.4.2 实验装置、方法和条件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GX区块聚表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油水界面张力研究现状
        1.2.2 相态实验与界面张力关系
        1.2.3 驱油行为影响因素
        1.2.4 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GX区块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配伍性研究
    2.1 试验仪器
    2.2 试验药品与材料
        2.2.1 试验药品
        2.2.2 试验材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GX区块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构建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药品
        3.1.3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驱油体系的筛选方法
        3.2.2 界面张力试验方法
        3.2.3 相态试验方法
    3.3 GX原油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构建
        3.3.1 单一表面活性剂与GX原油间的界面张力
        3.3.2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与GX原油间的界面张力
    3.4 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的相态性能研究
        3.4.1 6501/KPS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2 6501/棕榈酸酰胺甜菜碱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3 6501/芥酸酰胺甜菜碱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4 6501/油酸酰胺甜菜碱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5 6501/SS443 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6 重烷基苯磺酸盐/KPS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7 芥酸酰胺甜菜碱/KPS体系与GX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4.8 油酸酰胺甜菜碱/KPS 体系与 GX 原油间的相态实验结果
    3.5 动态界面张力及相态实验结果汇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GX区块超低界面张力二元驱油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4.1 复合体系性能评价
        4.1.1 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4.1.2 复合体系粘度性能评价
    4.2 驱油实验方法
    4.3 超低界面张力二元驱油体系物理模拟实验
        4.3.1 驱油体系及岩心参数
        4.3.2 物理模拟实验评价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复合驱中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复合驱中聚合物性能研究现状
        1.1.1 聚合物
        1.1.2 聚合物的流变性
        1.1.3 聚合物的固体吸附性能
    1.2 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现状
        1.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性能
        1.2.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
    1.3 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和聚合物的协同作用研究现状
        1.3.1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
        1.3.2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性能
        1.3.3 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
        1.3.4 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1.4.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2 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污水条件下聚合物的流变性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以及方法
    2.3 实验结论
        2.3.1 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特性
        2.3.2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特性
        2.3.3 聚合物溶液的剪切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张力上的协同作用
    3.1 实验仪器
    3.2 实验内容以及方法
    3.3 表面活性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4 界面张力的时间赖依性
        3.4.1 聚合物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4.2 聚合物分子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4.3 聚合物种类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4.4 污水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4.5 CaCl_2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5 界面张力的时温等效原理
        3.5.1 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5.2 转速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在吸附上的协同作用
    4.1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在露头岩心砂上的吸附
        4.1.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论
        4.1.4 克拉玛依现场取样分析
        4.1.5 聚合物吸附的时间依赖性
        4.1.6 模拟现场静态吸附状况
        4.1.7 吸附长期稳定性
    4.2 QCM-D技术在吸附上的应用
        4.2.1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4.2.2 测试方法
        4.2.3 污水在固体上的吸附曲线
        4.2.4 表面活性剂的固体吸附
        4.2.5 污水聚合物的固体吸附
        4.2.6 温度对聚表体系的固体吸附的影响
        4.2.7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驱油效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复合驱研究现状
        1.2.2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
        1.2.3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复合驱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替剂组分的分布特征
    2.1 残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2.1.1 实验方法
        2.1.2 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
        2.1.3 残余油饱和度的区域分布
    2.2 复合体系组分在注采井间的分布
        2.2.1 实验方法
        2.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2.2.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体系组分浓度的变化情况
        2.2.4 化学组分在驱替方向上的分布
        2.2.5 化学组分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影响
    3.1 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1.1 实验方法
        3.1.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1.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驱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3.1.4 动态运移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
    3.2 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2.1 实验方法
        3.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2.3 采出液乳化评价方法的建立
        3.2.4 动态运移过程中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
        3.2.5 乳化作用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3.3 黏弹性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1 实验方法
        3.3.2 动态运移过程中黏弹性的变化规律
        3.3.3 黏弹性损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4 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
    3.4 基于动态运移的驱油效率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机制
    4.1 残余油赋存状态和启动机制
        4.1.1 实验方法
        4.1.2 水驱后残余油的赋存状态
        4.1.3 界面特性和黏弹性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1.3 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2 油水分散体系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
        4.2.1 动力学过程
        4.2.2 热力学过程
    4.3 动态运移过程中分散体系的能量稳定机制
        4.3.1 实验方法
        4.3.2 内聚功及其抵消作用来源
        4.3.3 动态运移条件下油水体系的稳定性
    4.4 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和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评价
    5.1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
        5.1.1 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5.1.2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配方筛选
        5.1.3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参数优化
    5.2 新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2.1 实验方法
        5.2.2 新型体系与传统体系的驱油效果对比
        5.2.3 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3 新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5.3.1 实验方法
        5.3.2 平面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3.3 纵向非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渤海油田聚/表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驱方法及驱油机理
        1.1.1 聚合物驱
        1.1.2 表面活性剂驱
        1.1.3 碱驱
        1.1.4 复合驱
    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
        1.2.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驱油机理
        1.2.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研究状况
        1.2.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界面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界面张力测定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复配体系界面张力随老化时间的测定
        2.3.4 接触角测定
        2.3.5 光学显微镜观察
    2.4 实验结果分析
        2.4.1 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优选
        2.4.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结构分析
        2.4.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
        2.4.4 矿化度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2.4.5 聚合物对聚/表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
        2.4.6 老化时间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2.4.7 粘附功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溶液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聚合物粘度测定
        3.3.2 聚合物耐剪切性测定
        3.3.3 乳化速度、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测定
        3.3.4 复合体系粘度随老化时间的测定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聚合物粘度分析
        3.4.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3.4.3 剪切作用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3.4.4 聚/表复合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3.4.5 老化时间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协同增效作用及提高采收率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4.3.2 微观玻璃可视模型驱替实验
        4.3.3 岩心驱替实验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复合体系协同增效机理研究
        4.4.2 聚/表复合驱对微孔道中原油状态影响
        4.4.3 聚/表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八区低渗砾岩油藏聚表二元驱油藏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油田概述
        1.2.2 砾岩油藏概述
        1.2.3 低渗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研究现状
        1.2.4 八区低渗砾岩油藏二元驱适应性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二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优选研究
    2.1 聚合物优选研究
        2.1.1 聚合物与孔隙结构匹配关系研究
        2.1.2 聚合物溶液增粘性能评价
        2.1.3 聚合物溶液抗剪切性能评价
        2.1.4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和粘弹性评价
    2.2 表面活性剂优选研究
        2.2.1 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2.2.2 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元体系复配及性能评价
    3.1 二元体系增粘性评价
    3.2 二元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3.3 二元体系微观结构分析
    3.4 二元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3.5 二元体系老化性能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元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4.1 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评价
    4.2 注入参数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2.2 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2.3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3 微观驱油效果分析
    4.4 并联岩心驱油物理模拟
        4.4.1 渗透率级差对二元驱效果的影响
        4.4.2 三并联岩心二元驱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驱油用树枝状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1 聚合物驱油机理
        1.1.2 驱油用聚合物的发展历程
        1.1.3 树枝状聚合物在驱油应用的进展
    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技术
    1.3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1.3.1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模型
        1.3.2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1.3.3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1.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树枝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制备
    2.1 驱油用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1 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合成及表征
        2.1.2 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改性及表征
        2.1.3 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聚合物合成及表征
        2.1.4 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聚合物分子量
    2.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2.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2.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2.3 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3 驱油用树枝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树枝状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
    3.1 二维核磁技术研究聚表组分基团的相互作用
        3.1.1 N0ESY谱原理
        3.1.2 研究条件
        3.1.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2 电导率研究聚表体系的电荷分布
    3.3 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聚表体系的分子聚集
        3.3.1 瑞利光散射理论
        3.3.2 共振光散射测定方法
        3.3.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动态激光光散射技术研究聚表体系的分子尺寸
        3.4.1 动态激光光散射原理
        3.4.2 研究条件及步骤
        3.4.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聚表体系的微观结构
        3.5.1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及操作步骤
        3.5.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树枝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性能研究
    4.1 聚表二元体系的表观粘度
    4.2 聚表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4.2.1 旋滴法测定界面张力的原理及条件
        4.2.2 纯表面活性剂及二元体系动态界面张力
        4.2.3 纯表面活性剂及二元体系静态界面张力
    4.3 聚表二元体系的动态粘弹性
    4.4 聚表二元体系组分的静态吸附
        4.4.1 浓度检测方法
        4.4.2 研究方法及步骤
        4.4.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聚表二元体系组分的动态滞留
        4.5.1 研究方法
        4.5.2 研究条件及步骤
        4.5.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表组分相互作用与二元体系性能的关系分析
    5.1 树枝状聚合物/SDBS二元体系
    5.2 树枝状聚合物/AES二元体系
    5.3 树枝状聚合物/OP-10二元体系
    5.4 树枝状聚合物/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二元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基于缔合聚合物的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特点及开发现状
        1.2.1 喇萨杏油田油层分类基本情况
        1.2.2 喇萨杏油田二类油层沉积特点
        1.2.3 喇萨杏油田二类油层储层物性特征
        1.2.4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化学驱油方法概述
        1.3.1 碱水驱
        1.3.2 表面活性剂驱
        1.3.3 聚合物驱
        1.3.4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
        1.3.5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1.4 驱油用化学剂研究现状
        1.4.1 驱油用聚合物研究现状
        1.4.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1.5 问题的提出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用缔合聚合物的研究
    2.1 实验条件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2 实验用油水基本参数
        2.1.3 HNT系列模型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参数
        2.1.4 缔合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及基本参数测定方法
    2.2 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溶液增粘性能的关系研究
        2.2.1 零剪切粘度-浓度关系
        2.2.2 7.34s~(-1)剪切粘度-浓度关系
    2.3 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水动力学尺寸的关系研究
        2.3.1 c/c_0-孔径法测定缔合聚合物水动力学尺寸
        2.3.2 流速-孔径法测定缔合聚合物水动力学尺寸
    2.4 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注入性及传导性的关系研究
        2.4.1 实验方法及条件
        2.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与调驱性能的关系研究
        2.5.1 双管渗流实验研究
        2.5.2 双管驱油实验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3.1 实验条件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2 界面张力测试条件
    3.2 工业化无碱表面活性剂筛选
        3.2.1 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3.2.2 石油磺酸盐F-1性能优化
    3.3 HD系列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3.3.1 HD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3.3.2 HD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征
    3.4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研究
        3.4.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
        3.4.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
        3.4.3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
        3.4.4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抗色谱分离能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
    4.1 实验条件
        4.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1.2 界面张力、零剪切粘度、粘弹性测试条件
    4.2 缔合聚合物对二元体系性质的影响
        4.2.1 缔合功能单体含量对二元体系粘度的影响
        4.2.2 缔合功能单体含量对二元体系粘弹性的影响
        4.2.3 缔合功能单体含量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4.3 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性质的影响
        4.3.1 单一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性质的影响
        4.3.2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性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5.1 实验条件
        5.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5.1.2 界面张力、7.34 s~(-1)剪切粘度测试条件
    5.2 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构建
        5.2.1 缔合聚合物的确定
        5.2.2 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5.2.3 二元复合驱体系的确定
    5.3 二元复合驱体系性能评价
        5.3.1 二元复合体系粘度及界面张力性能
        5.3.2 二元复合体系稳定性能
        5.3.3 二元复合体系抗色谱分离性能
        5.3.4 二元复合体系乳化性能
        5.3.5 二元复合体系注入及传导性能
    5.4 二元复合体系室内驱油实验研究
        5.4.1 实验方法及条件
        5.4.2 不同聚合物二元体系驱油效果对比
        5.4.3 聚合物浓度对二元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5.4.4 注入量对二元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5.4.5 注入方式对二元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元复合驱体系微观驱油实验研究
    6.1 微观模型设计及驱油效果量化评价方法
        6.1.1 微观模型设计
        6.1.2 微观驱油效果量化评价方法
    6.2 微观驱油实验研究
        6.2.1 驱油体系组成及性质
        6.2.2 实验方法及条件
        6.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二类油层缔合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条件、仪器及试剂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二元复合体系黏度及界面张力性能
    2.2 二元复合体系稳定性能
    2.3 二元复合体系多次吸附实验
    2.4 二元复合体系乳化性能
    2.5 二元复合体系注入及传导性能
    2.6 二元复合体系室内驱油实验
        2.6.1 聚合物质量浓度对二元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2.6.2 注入量对二元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2.6.3 注入方式优化对二元体系驱油效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认识

(10)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详细摘要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3 稠油化学驱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绥中36-1油田概况及早期注聚效果评价
    2.1 地质概况
    2.2 油水系统
    2.3 开发历程
    2.4 早期注聚影响因素分析
    2.5 注聚矿场试验效果评价
    2.6 开发面临的难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上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1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3.2 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3.3 三维非均质模型模拟剩余油分布
    3.4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上稠油二元复合驱渗流规律研究
    4.1 海上稠油二元复合驱物化参数测定
    4.2 二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物化参数变化规律
    4.3 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
    4.4 毛管数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上稠油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5.1 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5.2 聚驱后高浓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5.3 聚驱后气聚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5.4 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潜力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四、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流变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岢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2]GX区块聚表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D]. 仲宇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复合驱中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D]. 艾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D]. 马云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渤海油田聚/表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D]. 宋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八区低渗砾岩油藏聚表二元驱油藏适应性研究[D]. 贺艳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7]驱油用树枝状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D]. 张艳.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8]基于缔合聚合物的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D]. 陈广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3)
  • [9]二类油层缔合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性能[J]. 陈广宇,许智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4(06)
  • [10]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D]. 孙丽艳.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体系的界面流变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