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主义的“十章八项”

道德主义的“十章八项”

一、德教的“十章八则”(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1](2020)在《中国文创产品在泰国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Khunnatham Wittaya School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和教学技术的改进,文创产品在教育教学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创产品以其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对教育教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就对外汉语专业来说,文创产品运用于教学的最常见的案例就是“孔子学院”的各项文化活动。截至2018年,中国已在世界上134个国家和地区创设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学堂,学员总数达190万。其中,中国文创产品如中国结、文房四宝、京剧脸谱、卡通形象、影视作品等是孔子学院汉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孔院汉语课堂中的必备教具。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进入汉语课堂,不仅是对汉语教学方法的丰富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文创产品所包含的中国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将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一些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在汉语教学中起到了传播中国文化、吸引世界眼光的重要作用,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要求。本文将中国文创产品融入幼儿对外汉语课堂,通过“文创产品+汉语教学”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中国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新途径。

陈秋霞[2](2017)在《跨国网络视角下的东南亚德教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起源于中国广东潮阳地区的新兴华人教派,经过上世纪中期以来不断地传播与发展,德教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德教在回归祖国的过程中展开了大量的跨国活动,如帮助参与大陆德教会的复建或创建等。在加强彼此间互动联系的同时,以通过这种方式构建了联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社会之间的跨国民间宗教信仰网络。尽管这种跨国网络的存在与发展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限制,但它仍有不断向前扩张的趋势。海外德教会与大陆德教会之间所构建的这种跨国民间宗教信仰网络,从文化、经济、政治等社会各方面联结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区,并将深刻地影响中国、东南亚国家、德教会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卞梁[3](2016)在《从“走出去”到“走进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文中提出德教发源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潮汕地区,后远传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逐渐成为新兴的世界性华人宗教。在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德教因在东南亚社会体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经济优势,必将成为中华文化向东南亚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卞梁[4](2016)在《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文中研究指明德教发源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潮汕地区,后远传港澳及东南亚各国,逐渐成为新兴的世界性华人宗教。在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德教因在东南亚社会体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经济优势,必将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关注对象和研究对象。

李建军[5](2014)在《宣尼南渡与橘枳之变——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研究述评》文中认为1980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关于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的热点国家为儒学曾为王官学的越南和当地华族有话语权的新马;研究的重要兴趣在于东南亚国家儒家文化流播的历史及其镜鉴意义;研究的核心问题则在于儒家文化与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内在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儒家文化现代化调适;研究队伍中,中国学者与东南亚学者的视角、方法、成效往往有差异,前者多宏观论述,后者重实证研究。东南亚儒学是当地华族作为少数族裔保持族群意识、维系文化认同的核心资源,从族群意识、文化认同的角度切入东南亚儒学,也许才能把握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陈志明,孟庆波[6](2014)在《善堂——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慈善寺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分析了中国慈善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简述了潮汕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地善堂的基本情况以及善堂的跨国往来及其对潮汕地区的影响,同时描述了地方精英、尤其是商人,为推动善堂在中国及东南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为处在不同政治环境中的善堂都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求得平稳运行。宗教性质增强了这些善堂的适应能力,而在需要强调其非迷信性质的时候,布善乐施的传统也有助于确立其世俗和慈善的形象。

张钊[7](2014)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研究》文中提出1939年草创于中国粤东潮汕地区的德教在40年代末开始了向中国大陆本土以外地区的传播历程,主要集中在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而马来西亚则是如今德教会分布最多的地区。1959年创立于吉打州亚罗士打的济阳阁就是今天马来西亚众多德教会会阁之一。创立五十余年来,济阳阁不断发展成熟,完善了各方面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较为成熟的德教会会阁。济阳阁宣扬德教的基本教义,供奉众多神灵,一丝不苟地坚持扶乩仪式,很好地保持了德教的宗教性。此外,济阳阁还秉持德教会一贯宗旨,积极从事各类慈善活动和文艺活动,造福民众,名声颇佳。济阳阁的成功堪称是宗教组织与慈善团体融为一体的典范,是当代社会宗教世俗化的代表之一。

林宛莹(LIM WOAN YIN)[8](2014)在《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文中认为根据2013年资料调查,马来西亚华人在国家人口的比例上约占21.9%①,这些海外华人,他们在国籍身份上虽是马来西亚国民,但是其文化背景却是中国。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至今保留着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海外“文化遗产”的特性,这是不置可否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坚持保留这些传统?他们又是如何保留并发扬这些传统?同时,这些文化传统又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传承下来?并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伦理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人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拟探讨以上问题以促进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文学经典”作为探讨以上问题的切入点,主要的原因是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的价值通过文学的教诲功能体现,文学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经典之所以会流传到马来西亚,其价值主要在于道德教诲功能。中国的文化传统曾经在中古时期辉煌一时,并在亚洲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除了马来西亚之外,对中国文化接受的国家还包括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传承以及接受上大多也是透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和解读,但是唯独马来西亚的华人却保留了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文学经典透过“人”这个媒介流传到马来西亚,而这些文学的经典性恰恰正是其作为文化传统的载体。“文学经典”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史上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可以为以上的问题找到原因和答案。这些文学经典的流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伦理流传”,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对这些文学的接受主要是其伦理价值,这些价值不但深入血脉,代代流传,同时反映在他们日常的伦理价值观和思想行为上,代代相传,对他们的人生起了重要的影响。本论文拟对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研究,结合分析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来探讨流传与影响的状况。首先界定中国文学经典的范围以及书目,梳理中国与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进而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概念。探讨其传播到马来西亚的背景渊源以及伦理环境,并结合客观环境做调查和资料收集,接着探讨其传播的媒介与途径以及影响。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推广这些经典以达到流传和教育作用,并说明他们是透过阅读这些作品来维系家族的情感、舒解原乡情怀、文化情结以及建立个人的伦理价值系统。马来西亚华人为什么选择这些中国文学经典,其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关键是要解决中国文学经典在亚洲的复兴与回归的实质,最后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经典具有伦理价值的显着特征,归纳其在马来西亚,甚至与整个亚洲的社会人文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本论文分六章来论述有关问题,另外还加上前后的导论和结语。导论主要论述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并简要回顾了中国境内与境外外对于东南亚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中马关系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特别就近年来国内对与东南亚华人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作出梳理,并发现目前国内尚且没有文学经典与马来西亚的关系系统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文本流传以及文化交流研究。另外,一些关于儒家思想对马来西亚的影响研究则多数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现代化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的系统研究几近没有,此外,文献综述也对马来西亚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及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的研究特色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提出文学的伦理本质观念,说明中国文学经典以“伦理”为本的特色被马来西亚华人传播与接受,并与实际的伦理环境结合产生出一套更适合当地华人生存所需以及遵从的伦理规范,使中国文化传统透过文学作为载体在马来西亚得以转化和再生。第一章旨在分析“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探讨“文学”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变成“经典”,并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被接受与传承,渐而转化成人们的伦理价值观与行为思想,本章旨在证明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正是使其成为经典的主要条件。透过阐释“经典”与“文学”的关系,梳理出中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文学经典”之定义。证明中国文学经典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到马来西亚,并成为马来西亚早期移民以及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终身学习的智慧来源,他们接受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伦理接受的过程,他们把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国文学经典作为立身处世的伦理典范,恰恰就是接受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第二章主要梳理中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伦理背景来探讨“文学经典”得以在马来西亚传播保留的具体条件。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从中马关系建交的历史渊源到近现代;二是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谈起,分析因环境和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转变的“伦理身份”问题,其血脉中深沉的文化价值系统却依然是“中国”的,这些价值系统透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研读而被保留,从而起到“寻根”与“安身立命”的作用以及探讨“马华文化”的特殊性、;三是从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去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在“归化”与“同化”间作出伦理选择,并在“传承”“创新”“超越”的发展形态上,复兴出一套在地的与儒释道合一的道德价值系统。第三章主要从移民的文化交流、华夏家园意识和身份的伦理传统来分析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再生的条件与动力。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传播的环境与土壤以及再生的条件与动力。华侨华人人口的分布成了传播的必备条件之一,换句话说,文学经典的传播与中国人民侨居国外的历史过程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文学经典透过“人”作为媒介,因着环境的需要而不断被接受与转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发展出另一套更适合当地的伦理价值。马来西亚境内流传的文学经典主要靠早期的移民,由于对于自我身份的眷恋以及家园意识的坚持,在华人社会和群体之间,透过阅读和推广中国文学经典来保留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同时也透过这些经典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积淀,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这些文学经典不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在马来西亚所传播的文学经典很多,从儿童启蒙读物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民间各类机构,人们对中国文学经典都不是陌生的,尤其是对于儒学的研究与应用,其影响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本章主要运用传播学和流传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梳理出文学经典流传的类型,探讨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认为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又是透过哪些文学经典来吸收与学习的?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被认为是经典的?这些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是什么?他们从中吸收又转化成什么?并将之分类成:一、儒家文集;二、经典文选;三、古典小说;四、童蒙读物四大类进行分析与阐述这些经典在马来西亚流传的层面和现象。中国文学经典的沿袭作用就是帮助马来西亚华人解开身份的困惑,找到一种处世为人的伦理准则。对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阅读文学经典成为每一个人教养的一部分,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也是伦理道德教化的文本教材,马来西亚华人是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进行自我的伦理教化,他们认为那些传统经典中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灌溉和滋养着心灵,使人们有涵养与情趣,而且经典中的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予指引,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五章探讨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来探讨,包括学校、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主要是解决这些文学经典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流传与接受转化的问题。首先是学校教育与课程设置,结合课程编辑的调查与统计,另外是社会组织和学术研究会,包括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从报章杂志以及一些社团如华人文化协会、华社资料中心、孔学研究会、朱熹学术研究会、孝恩园儒学研究所等不时举办各种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国际研讨会等来归纳整理出文学经典在地的传播方式。第六章重点研究放在探讨中国文学经典所承载的伦理价值体现。结合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同时也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field work)、实地参与考察法、全面考察法以及比较法。从马来西亚华人的衣、食、住、行等家庭教育到社会集体意识来说明影响的深远。这个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民间信仰、传统节庆和文化艺术。论文的结论在对前面各部分观点的总体归纳基础上,再次评价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归纳出三种内涵:一、从中国传统到马华传统;二、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三、中国文学传统的再生。主要证明只有回到中国文学经典,才能找到亚洲的文化特色,并立足于世界的舞台。透过中国文学经典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在解读以及吸收的过程在无形中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接受其实是“伦理接受”,并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伦理价值观。说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着独特的生命历程的。“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在其本质上的“伦理特性”和“道德教诲”功能。中国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的经典价值和生命力,其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不但值得我们去挖掘,同时更要把这些“文学经典”推广传播到世界各国。以及说明文学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人文发展的重要性,要走向复兴之路,唯有回到文学经典。笔者以为,研究与发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伦理价值,不仅能够提升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美德,同时更能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来回望和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会产生积极面。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为依据和考察,再一次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同时也希望借此让这些文学经典的精髓能够更被重视和推广。

李群锋[9](2013)在《南洋德教总会研究(1956-199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南洋德教总会为研究对象,探讨南洋德教总会在新马德教会发展历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1939到1945短短6年的时间,德教在潮汕地区迅速发展,完成了初期的构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开始向海外发展。1952年新马地区第一家会阁新加坡紫新阁成立,从此德教会开始了在新马地区的大发展。1956年成立的南洋德教总会完成了新马地区紫系德教会的联合,在南洋德教总会的带领下,新马紫系德教会的各项事业成就显着,在仪式构建,坛堂的布置、扶乩仪式和献礼仪式等方面都表现的相当一致;还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如施医赠药、创办幼儿园、设立奖学金等。南洋德教总会及其所属会阁的活动一方面联系了广大华人特别是潮汕籍华人,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商业联系和族群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传承和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华人社会中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但是1965年新加坡的独立对这一组织的领导地位带来了重大冲击,1967年的停乩事件更是造成了南洋德教总会内部的严重分歧。后来马来西亚德教会进行大联合,南总试图恢复之前的规模却带来内部更加严重的冲突。

母书鹏[10](2011)在《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及其原因探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德教开始在新马地区传播,到7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草创阶段,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德教起到了联系乡谊、保持和传播中国文化、济危扶困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才能够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德教虽然在新马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德教的“十章八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教的“十章八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文创产品在泰国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Khunnatham Wittaya School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幼儿汉语教学
        (二)泰国幼儿汉语教学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四)文创与教育教学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五、研究对象
第一章 泰国Khunnatham Wittaya School基本情况概括
    一、学校简介
        (一)历史沿革
        (二)办学特色
        (三)师资队伍
    二、幼儿汉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安排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安排
        (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教材
        (四)教学设施
        (五)办学管理
第二章 中国文创产品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情况调查
        (二)文创教学情况分析
    三、问卷调查小结
    四、访谈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方式
        (四)访谈准备工作
        (五)访谈转录
        (六)访谈结论
第三章 结合中国文创产品的幼儿园汉语教学设计
    一、文创产品
        (一)概念
        (二)功能
        (三)分类
        (四)文创产品在海外的发展
    二、确定教学内容
    三、确定文创产品
    四、组织教学
        (一)设计思想
        (二)教案设计
    五、教学成果
    六、教学评价
        (一)执教者评价
        (二)优秀教师评价
        (三)汉语教师志愿者评价
第四章 幼儿园文创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我感知
        (二)改善语言学习环境
    二、教学内容
        (一)选择合适的中国文创产品
        (二)深入挖掘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连续出版物
    二、专着
    三、学位论文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致谢

(2)跨国网络视角下的东南亚德教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内容、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三、资料来源与不足之处
    四、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德教概况与特性分析
    第一节 德教源起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德教的本土性与全球化
第二章 东南亚德教会跨国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东南亚德教会跨国网络的建立
    第二节 东南亚德教会跨国网络的发展——与大陆德教会的互动交流
    第三节 东南亚德教会跨国网络的阻碍
第三章 东南亚德教会跨国网络的影响与作用
    第一节 对华人社会及其当地国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对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与当地国国家间关系以及东南亚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从“走出去”到“走进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教的历史发展缘由
二德教在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的文化贡献
    (一) 德教推动了东南亚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
        1. 宗教法会
        2. 建阁修殿
        3. 建校送书
        4. 赠医助药
    (二) 德教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三) 德教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潮汕华侨文化区的重要基础
三德教在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中的经济地位
四结语

(4)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教的历史发展缘由
二、德教在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的文化贡献
    (一)德教推动了东南亚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
        1、宗教法会
        2、建阁修殿
        3、建校送书
        4、赠医助药
    (二)德教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三)德教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潮汕华侨文化区的重要基础
三、德教在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中的经济地位
四、结语

(5)宣尼南渡与橘枳之变——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研究
    (一)儒家文化流播整体考察
    (二)新马印儒教复兴运动
    (三)新马儒家文化发展变迁
二、儒家文化与东南亚社会关系研究
    (一)儒学价值观与东南亚华人社会
    (二)儒家文化与东南亚经济发展
    (三)儒家文化与东南亚意识形态
三、东南亚儒学的系统研究
    (一)新马印儒学之异同比较
    (二)东南亚儒学之利弊得失
    (三)东南亚儒学之发展路径
四、东南亚孔教发展变迁研究
    (一)东南亚孔教会发展路向
    (二)东南亚孔庙的发展变迁
    (三)东南亚德教的儒学意蕴
五、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研究评议
    (一)研究热点:儒学曾为王官学的越南和当地华族有话语权的新马
    (二)学界兴趣:儒家文化流播历史与镜鉴
    (三)核心问题:儒家文化与当地华人社会
    (四)研究队伍:宏观的中国学者与实证的东南亚学者
    (五)问题反思:儒学与东南亚华族文化认同

(6)善堂——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慈善寺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慈善组织的历史背景
二、潮汕地区的善堂
三、新加坡的善堂
四、马来西亚的善堂
五、善堂的跨国往来及其对潮汕地区的影响
六、结语

(7)马来西亚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分析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方法
    四、 本文材料来源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德教的创立与传播
    一、 德教在中国本土的创立与发展
    二、 德教在世界各地的发展
    三、 德教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吉打济阳阁发展史
    一、 成立背景和经过
    二、 济阳阁的发展历程
    三、 当代的济阳阁
第三章 济阳阁的宗教文化
    一、 德教会各路神灵
    二、 济阳阁的宗教仪式与活动
第四章 济阳阁的社会活动
    一、 宗旨与理念
    二、 济阳阁的社会活动
    三、 社会评价与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德教内部资料
    二、 相关网站
    三、 电子书
    四、 中文着作、译着
    五、 中文论文、译文
    六、 外文专着
    七、 外文论文
    八、 学位论文
    九. 其他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缘起
        1. 问题的提出
        2.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中国境内研究现状
        2. 中国境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
    第一节 关于“经典”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定义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马来西亚之旅
第二章 中马文化交流的伦理背景
    第一节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
        1.1 中国与马来半岛的历史渊源
        1.2 中马建交与文化交流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转变
        2.1 从“华侨身份”到“华人身份”
        2.2 “马华文化”传统
        2.3 从“传统文化”到“文化传统”
    第三节 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
        3.1 归化与同化之间的伦理选择
        3.2 文化传统与儒释道合一
第三章 中国文学经典再生的条件
    第一节 移民与文化交流
    第二节 华夏家园意识
    第三节 移民身份与伦理传统
第四章 文学经典流传的形态
    第一节 儒家文集
    第二节 经典文选
    第三节 古典小说
    第四节 童蒙读物
第五章 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华文学校
        1.1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诞生
        1.2 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课程
        1.3 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功能
    第二节 华人社团与报业
        2.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
        2.2 马来西亚华文报业
    第三节 华人宗祠与宗教团体
        3.1 华人宗祠
        3.2 宗教团体
第六章 文学经典再生的伦理土壤
    第一节 民间信仰
    第二节 传统节庆
    第三节 文化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南洋德教总会研究(195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拟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德教的创立与构建
    第一节 适合德教创立的大环境
    第二节 紫香阁的创立与主要活动
    第三节 德教在潮汕地区的传播
    第四节 早期德教会的建构
第三章 南洋德教总会的创立与新马地区紫系德教会的发展
    第一节 紫新阁的创立
    第二节 南洋德教总会的筹备成立
    第三节 南总队伍的壮大
    第四节 紫系德教会仪式建构的成熟
    第五节 南洋德教总会及其属阁社会活动
第四章 丁未年事件与南总内部的分歧
    第一节 丁未年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二节 停乩与扶乩的摇摆
    第三节 停乩的原因与影响
    第四节 停乩的实质与弥补措施
第五章 大变革中的南总
    第一节 新加坡独立对南总的影响
    第二节 马来西亚德教总会的发展
    第三节 南总与东马德教会的论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
    (一) 德教教义的完善
    (二) 师尊群的扩大
    (三) 德教组织内部结构的完善
    (四) 德教会阁数量的增加
二、德教在新马地区发展的原因
    (一) 联系乡谊, 保持商业联系的场所
    (二) 保持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华人社会中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三) 扶危济困, 兴办慈善事业
三、小结与展望
    (一) 德教会的团结与合作的问题。
    (二) 德教组织未来发展的问题。
    (三) 德教组织的国际化问题。

四、德教的“十章八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文创产品在泰国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Khunnatham Wittaya School为例[D]. 李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跨国网络视角下的东南亚德教会研究[D]. 陈秋霞. 暨南大学, 2017(04)
  • [3]从“走出去”到“走进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J]. 卞梁. 文化发展论丛, 2016(01)
  • [4]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J]. 卞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9)
  • [5]宣尼南渡与橘枳之变——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研究述评[J]. 李建军. 台州学院学报, 2014(04)
  • [6]善堂——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慈善寺堂[J]. 陈志明,孟庆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4(02)
  • [7]马来西亚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研究[D]. 张钊. 暨南大学, 2014(04)
  • [8]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 林宛莹(LIM WOAN YIN).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9]南洋德教总会研究(1956-1995)[D]. 李群锋. 暨南大学, 2013(01)
  • [10]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及其原因探析[J]. 母书鹏. 八桂侨刊, 2011(01)

标签:;  ;  ;  ;  ;  

道德主义的“十章八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