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一、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军[1](2010)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兼顾微创无损伤原则和肿瘤根治原则的新技术,而且具有特有的微创优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改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仅能用于进行胃癌的术前诊断分期以及对N0期的早期胃癌实施根治性治疗,对于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已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腹腔镜应用发展的趋势和外科治疗理念更新的角度来看,腹腔镜手术有逐步替代传统开腹手术的可能性。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以其显着的微创优势,正迅速深入腹部外科的各个领域。早期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曾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切口转移率较高以及对腹腔癌转移的潜在影响而备受争议,近年来的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别。胃癌根治术由于解剖较复杂、淋巴结清扫范围要求大,腹腔镜的应用相对滞后,目前国外关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报道多数行D1根治术。对于进展期胃癌,亚洲地区已公认的D2淋巴结清扫术为标准的根治术,该清扫范围涉及多个主要血管的脉络化,清扫难度高,关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开展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重点观察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根治彻底性及术后近期疗效,评价其手术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资料与方法:自2007.3-2009.12年共行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18例,其中17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行全胃切除术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3例,并对比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25例,重点观察两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切缘、术后肠功能恢复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6.5±1.8 vs 4.2±1.3h);腹腔镜组切口长度远小于开腹组(5.5±1.9 vs 16.8±1.5cm);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35.5±10.9 vs 238.7±15ml);腹腔镜组胃近远残端距肿瘤平均距离分别为(4.8±1.6cm)及(5.4±1.7cm),与开腹组比较无显着差异(4.7±1.2及5.8±1.3cm);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表现在术后排气时间(2.87±1.31vs 4.98±1.50 d),术后排便时间(4.94±1.85 vs 6.31±1.92 d);下床活动时间(2.37±0.77 vs 4.23±1.30 d)较开腹手术组显着提前(P<0.01)。腹腔镜组平均清扫淋巴结与开腹组比较相差不显着(22.3±12.7 vs 25.1±10.4枚);术后病理检查残端均无癌残留。腹腔镜组术后1例淋巴漏,无围手术期死亡;开腹组1例因术后吻合口漏并发严重的肺内感染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平均随访14-36个月,腹腔镜手术组4例死亡,开腹手术组7例死亡,两组间相差不显着(P>0.05)。结论:对早期胃癌及胃浆膜小面积浸润的进展期胃癌,施行腹腔镜辅助下的D2胃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生存期,而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点。

王自强[2](2006)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以其显着的微创优势,正迅速深入腹部外科的各个领域。尽管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曾因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切口转移率较高以及对腹腔癌转移的潜在影响而备受争议。但近年几个大宗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有相同的长期生存率,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癌安全性方面的争议。而胃癌根治术由于解剖较复杂、淋巴结清扫范围要求大,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国外关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报道多数行D1+α及D1+β根治术。对于进展期胃癌亚洲地区已公认D2淋巴结清扫术为标准的根治术,该清扫范围涉及多个主要血管的脉络化,清扫难度高,关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开展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重点观察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根治彻底性及术后近期疗效,评价其手术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深入了解CO2气腹对胃癌浆膜面癌细胞脱落气化以及对胃癌裸鼠腹壁移植瘤发生腹腔转移的影响。临床资料与方法:1、自2004年1月共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21例,其中117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中转;腹腔镜下行胃癌D1+α根治术6例、D1+β根治术8例及D2根治术107例;行全胃切除术1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80例,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术4例,并对比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123例,重点观察两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范围、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切缘、术后疼痛、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活动、术后并发症、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2、应用体外气腹模型研究CO2气腹是否引起浆膜层受侵犯的胃癌标本癌细胞气化现象;观察CO2气腹作用后胃正常浆膜以及癌浆膜面的超微病理改变;通过腹壁胃癌移植瘤模型观察CO2气腹对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影响。结果:1、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78.7±58.6min,较开腹组长251.0±61.3min;腹腔镜组

柴叶静[3](2021)在《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消化道肿瘤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消化道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外科住院肿瘤患者78 946例,根据2012年全球改善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的AKI诊断标准及血肌酐水平较入院基础线增加或降低50%的扩展标准,结合排除标准,筛选出AKI患者。统计AKI总发生率及不同肿瘤类型AKI发生率。2.筛选其中消化道肿瘤AKI患者,按年龄、性别以1:1比例进行配比AKI组和非AKI组,收集两组患者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手术、化疗、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钾、钠、钙、氯、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采用Forward:wald方法,P<0.05纳入,P>0.1剔除,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消化道肿瘤患者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8 946例肿瘤患者中,1477例发生AKI,检出率是1.87%。其中,肝胆胰肿瘤3.79%(292/7707例),消化道肿瘤3.06%(433/14 169例),肺癌1.82%(508/27 969例)。2.最终完成配比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两组各50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有,手术(OR值5.471,95%CI 3.934~7.608),化疗(OR值 1.940,95%CI 1.381~2.726),钠<137 mmol/L(OR值2.315,95%CI 1.243~2.769),白蛋白<40 g/L(OR值2.024,95%CI 1.536~2.667),血糖>6.1 mmol/L(OR值2.198,95%CI 1.624~2.974)。小结:手术、化疗、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高血糖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9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年龄≥1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Con组(14例)和Dex组(15例)。Dex组按照术前15 min以1 μg·kg-1·h-1输注右美托咪定后,以0.2 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on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建立上肢静脉通路,行桡动脉有创动脉压监测,行中心静脉穿刺术。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异丙酚0.2 mg/kg和顺阿曲库铵0.2 mg/kg行麻醉诱导,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3%七氟醚,瑞芬太尼0.05~0.10μg·kg-1·min-1,维持麻醉深度BIS 40~45,静脉间断注射顺阿曲库铵0.05 mg/kg维持肌松。术中采用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必要时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2、12、24 h抽取右颈内静脉血样3 ml,离心,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时间10 min,后取血清,分装,-80℃保存待检。采用ELISA法测定各时点血清NGAL、Cys C。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尿量、输液量、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于术后1、2、3d时,采用QoR-15量表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合并症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组比较,Dex组首次下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术中尿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组比较,Dex组术后1d时QoR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3 d时两组患者Qo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Dex组T3、T4时点NGAL浓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89,P=0.017;F=4.642,P=0.038);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4时点NGAL浓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点Cys 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54,P<0.001),两组间Cys 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4,P=0.032)。小结: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通过α2AR/PI3K/AKT途径减轻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顺铂(CP)诱导的AK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10只/组):Con组、CP组(腹腔注射5 mg/kg CP)、Dex+CP组(腹腔注射5 mg/kg CP后,注射25 μg/kg Dex)和Dex+CP+阿替美唑(Atip)组(腹腔注射Atip 250 μg/kg后,其他药物同Dex+CP组)。注射CP后96 h,麻醉并处死大鼠。随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并采集肾脏标本进行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Con组比较,CP组和Dex+CP+Atip组大鼠体重较低,RI较高(P均<0.05);与Dex+CP组比较,CP组和Dex+CP+Atip组体重较低,RI 较高(P 均<0.05)。与 Con 组比较,CP 组、Dex+CP 组和 Dex+CP+Atip组BUN、Scr表达水平较高(P均<0.05);与Dex+CP组比较,CP组和Dex+CP+Atip组BUN、Scr表达水平较高(P均<0.05)。与Con组比较,CP组肾小管损伤严重(P均<0.05);与Dex+CP组比较,CP组和Dex+CP+Atip组肾小管损伤较重(P均<0.05)。与Con组比较,CP组、Dex+CP组和Dex+CP+Atip组细胞凋亡数较高(P均<0.05);与Dex+CP组比较,CP组和Dex+CP+Atip组细胞凋亡数较高(P均<0.05)。与 Con 组比较,CP 组和 Dex+CP+Atip 组 GRP78、CHOP 及 Caspase-12表达较高(P均<0.05);与Dex+CP组比较,CP组和Dex+CP+Atip组GRP78、CHOP 及 Caspase-12 表达较高(P均<0.05)。与 Dex+CP 组相比,CP组和Dex+CP+Atip组p-PI3K和p-AKT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小结:Dex可能通过减弱ERS诱导的细胞凋亡,至少部分通过激活α2AR/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CP诱导的AKI。

马建雄[4](2020)在《3D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肝泡型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3D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方式在根治性肝泡型包虫病(HAE)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9例;平均年龄(38.69±12.47)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3D腹腔镜组(12例)和传统开腹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等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0(50,238)ml、4(4,5)d、6(5,7)d,明显低于开腹组的400(300,600)ml,7(5,9)d,9(7,11)d(Z=-3.56,-3.95,-2.67;P<0.05)。3D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3/1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68%(27/40)(χ2=6.831,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在HAE的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精准、微创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张晨阳[5](2019)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5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病例资料,根据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共86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86例胃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中5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设为腹腔镜组,36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设为开腹组。2.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合并内科疾病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3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并绘制生存曲线,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止2017年12月。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合并内科疾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min)222.2±30.1,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221.1±41.9,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 P>0.05),腹腔镜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个)22.5±5.1,开腹组18.2±3.7,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大于开腹组(t=4.30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t=29.256、12.104、17.469,P<0.05)。2.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切口感染1例(2%)、肠梗阻1例(2%),开腹组切口感染6例(16.67%)、肠梗阻5例(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腹腔镜组术后3年共复发8例(16%),转移7例(14%),3年总生存(OS)45例(90%),无病生存(DFS)35例(70%);开腹组3年共复发6例(16.67%)、转移6例(16.67%)、3年总生存(OS)30例(83.33%),无病生存(DFS)24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2.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较开腹胃癌根治术有更少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3.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3年OS,DFS比较无明显差异,两者治疗效果相当。

汪潜云[6](2018)在《纵隔CO2充气技术在纵隔径路食管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食管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使用率逐步提升,CO2充气技术在微创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但在经纵隔径路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纵隔CO2充气技术在经纵隔径路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首先在体外模拟纵隔CO2充气环境,利用细胞功能学实验手段,研究不同充气压力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接着,应用猪构建纵隔CO2气肿的实验动物模型,通过对相关生理参数的检测,研究不同充气压力对猪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最后,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择10例,进行纵隔CO2充气辅助经纵隔径路食管癌切除术,分别于CO2充气前,充气后30、60、90 min及放气后30 min监测HR、MAP、CVP,采集动脉血测PaCO2、血乳酸浓度、PaO2/FiO2、SaO2、pH值,利用食道超声测心输出量(CO)。结果细胞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5-10mm Hg CO2充气压力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而15mm Hg CO2充气压力可以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凋亡。动物实验结果显示,5-10mm Hg CO2充气压力下,猪的循环功能指标(CVP、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心率、心输出量)及呼吸功能指标(PaCO2、血乳酸浓度、PaO2、SaO2、Ph值)与充气前无明显差异;而15mm Hg CO2充气压力下,猪的CVP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PaCO2、血乳酸浓度升高,PaO2、SaO2、pH值下降。此外,10例接受纵隔CO2充气辅助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中,10mm Hg的CO2充气压力除使患者的心率轻度加快,对其他循环及呼吸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影响。结论5mm Hg及10mm Hg的纵隔CO2充气压力对食管癌的增殖转移及机体循环、呼吸系统功能无明显影响,而15mm Hg的纵隔CO2充气压力可以促进食管癌的增殖转移并损害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人体可以耐受10mm Hg纵隔CO2压力,但循环系统会受一定影响,手术中应注意维持平均循环充盈压(MCFP)与中心静脉压(CVP)之间的压力梯度。

王书昌[7](2018)在《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普外科/胃肠外科200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共4311例胃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整理和总结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手术方式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通过对比我院普外科专业化调整前后胃癌手术资料进行疗效分析,研究专业化对胃癌疗效的影响。通过回顾794例早期胃癌病理资料,分析早期胃癌预后相关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比较第7版和第8版AJCC/UICC胃癌TNM系统对判断中国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新版分期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方法】(1)收集200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普外科/胃肠外科进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信息,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随访患者总生存期,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比例风险模型。(2)统计上述病例中早期胃癌病例,分析早期胃癌预后相关因素、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3)分别采用第7版和第8版AJCC/UICC胃癌分期系统对胃癌患者进行分期,采用线性趋势卡方、似然比卡方、COX模型、AIC和AUC等方法,比较第7版和第8版AJCC/UICC胃癌TNM系统的优劣,进一步对第8版分期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本组共纳入4311例患者,其中男性2942例(68.2%),女性1369例(31.8%),平均年龄62.15±11.56岁,中位年龄为62岁;根治性手术4073例(94.5%),姑息性手术238例(5.5%);全胃切除患者1358例(31.5%);胃次全切除患者2953例(68.5%);开腹手术3622例(84.0%),腹腔镜手术689例(16.0%);行联合脏器切除患者170例。胃上部癌共794例(18.4%);胃中部癌共993例(23.0%);胃下部癌共2003例(46.5%);全胃癌共470例(10.9%);残胃癌患者51例(1.2%);术后病理肿瘤长径均值为4.9±3.0cm,中位数为4.0cm;分化程度为高分化204例(4.7%);中分化983例(22.8%);低分化3124例(72.5%);Lauren分型肠型2179例(50.5%);弥漫型2132例(49.5%);本组患者中,早期胃癌794例(18.4%);3517例进展期胃癌(81.6%),按照Bormann分型Ⅰ型(隆起型)152例(4.3%),Ⅱ型(溃疡型)495例(14.1%),Ⅲ型(浸润溃疡型)2081例(59.2%),Ⅳ型(弥漫浸润型)789例(22.4%);术后病理的T分期,T1期794例(18.4%);T2期占486例(11.3%);T3期1030例(23.9%);T4a期1701例(39.5%);T4b期300例(7.0%);N分期,N0期1607例(37.3%);N1期641例(14.9%);N2期779例(18.1%);N3a期899例(20.9%);N3b期385例(8.9%);本组病例平均送检淋巴结数为24.7±8.9枚,中位送检数为24枚;其中送检淋巴结≥15枚的3859例(89.5%);送检淋巴结<15枚的452例(10.5%);平均转移淋巴结数为5.1±7.1枚,中位转移淋巴结数为2枚;全组病例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64.5%和56.2%;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年龄(P<0.001)、肿瘤部位(P<0.001)、肿瘤大小(P<0.001)、分化程度(P<0.001)、Lauren分型(P<0.001)、Bormann分型(P<0.001)、手术根治性(P<0.001)、T分期(P<0.001)、N分期(P<0.001)、M分期(P<0.001)、受检淋巴结数(P<0.001)、神经侵犯(P<0.001)、脉管侵犯(P<0.001)对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提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mann分型、手术根治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受检淋巴结数、脉管侵犯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专业化后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着减少,送检淋巴数显着提高,围手术期胃切除相关并发症的较专业化前显着下降;专业化后总生存率显着提高。分析271例Ⅳ期胃癌病理,提示术后是否有肿瘤残留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2)794早期胃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9%、95.4%和92.0%。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P<0.001)、肿瘤部位(P=0.031)、T分期(P<0.001)、N分期(P<0.001)、脉管侵犯(P=0.005)对早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是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大小(P<0.001)、分化程度(P<0.001)、Lauren分型(P<0.001)、T分期(P<0.001)、脉管侵犯(P<0.00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大小和脉管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胃癌不同部位的肿瘤可发生不同组别淋巴转移。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长(P=0.014),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显着降低(P<0.001),术后住院时间较短(P=0.014);腹腔镜组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胰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3)两版AJCC/UICC分期系统中,共有940例患(21.8%)者发生分期改变,改变均发生于Ⅲ期。Ⅲ期患者共2041例,根据第7版分期系统,ⅢA期患者514例,ⅢB期患者725例,ⅢC期患者802例,5年生存期分别为:ⅢA期56.3%,ⅢB期34.6%,ⅢC期22.6%。根据第8版分期系统,ⅢA期患者883例,ⅢB期患者757例,ⅢC期患者401例,5年生存期分别为:ⅢA期49.9%,ⅢB期29.3%,ⅢC期17.4%。第8版分期系统似然比卡方为1114.6,线性趋势卡方为981.9,高于第7版分期系统的1078.9和946.7。分别利用第7版和第8版分期系统进行Cox回归分析,AIC值分别为23044.4和23015.7。根据两组分期系统绘制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和0.787。【结论】(1)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Lauren分型、Bormann分型、手术根治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受检淋巴结数、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对胃癌患者总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mann分型、手术根治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受检淋巴结数、脉管侵犯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我院胃肠外科专业化改革后胃癌疗效得到提高,体现在围手术期并发症降低、微创手术率提高和总生存率的改善。Ⅳ期胃癌患者术后是否有肿瘤残留对预后具有显着影响。(2)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脉管侵犯对早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是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大小和脉管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胃癌不同部位的肿瘤可发生不同组别淋巴转移。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长期预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AJCC/UICC第8版分期系统的似然比卡方、线性趋势卡方、AIC及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第7版TNM分期,第8版AJCC/UICC胃癌TNM分期对于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优势。

马宏霞[8](2017)在《基于公益性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针对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公立医院公益性”,探索医疗服务定价的新思路,从而为政府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供指导。方法: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同时结合专家访谈法,根据专家访谈的意见对需要进行调查的问卷加以改进完善,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法,分别针对医疗服务项目的医学准则刚性、活劳动强度,对医疗服务项目指标进行分类,在完成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定价原则;使用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以及协调系数来说明医疗服务指标分类的科学与可靠性;利用SPSS21.0软件,应用t检验探讨分析腔镜手术与传统开刀手术的手术室费用结构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目前的医疗服务比价关系状况。结果:经过三轮专家咨询,分别针对医疗服务项目的医学准则刚性、活劳动强度完成了43个指标的分类。其中,第一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7.44%,第二轮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4.06%,第三轮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490。第一轮专家咨询中指标的医学准则刚性和活劳动强度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26(X2=985.428,P<O.001)和0.431(X2=670.353,P<O.001);第二轮专家咨询中指标的医学准则刚性和活劳动强度的专家协调系数分为0.597(X2=998.125,P<O.001)和0.527(X2=650.218,P<O.001);第三轮专家咨询中指标的医学准则刚性和活劳动强度的专家协调系数分为0.538(X2=1028.511,P<O.001)和0.460(X2=636.947,P<O.001)。另外,通过对所调取的常见手术的手术室费用及结构进行分析,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相比较,在青岛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手术室总费用中,手术费、麻醉费等技术劳务费均有增加,而且从费用结构来看,技术劳务费的构成比上涨是较大的,而一次性耗材的费用及其所占手术室费用的比例是明显下降的,此外,检查、监测费也是略有下降的。但是,一次性耗材费、检查、监测等非技术劳务费及其比例仍明显高于技术劳务费,其中以一次性耗材费最为显着。结论:在按项目收费的现实前提下,为医学准则刚性强的医疗服务项目构筑经济空间,有利于激励医疗服务供给者的公益性行为;对医学准则刚性弱、医生自由选择程度大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缩小收益空间,甚至收益接近于(等于)或小于成本的定价,有助于引导医疗服务提供者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医疗需要,而不是根据经济利益获取的公益性行为;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虽然进一步理顺了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但是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体现。

郭新元[9](2015)在《胃肠减压量联合胃残余量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被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措施,以达到减少手术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治疗总费用,加速病人术后康复的目的。它是在多学科协助治疗作用下产生的最佳结果,它是涉及到麻醉学、营养学、微创手术及护理学等多个学科相互配合的一种新的、高效的外科模式。目前FTS在普外科较多应用于结直肠手术,但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无明确的适用范围。因此,推广FTS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需解决的一项重要的问题便是明确FTS的适用范围。目的:(1)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的安全性及可行性;(2)探讨胃肠减压量联合胃残余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应用的指导意义,以明确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的适用范围。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依据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及资料的完整性,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样本数量为147名,根据围手术期的治疗模式分为FTS组(n=72)及TS组(n=75),再根据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和胃残余量之和分为4组,FTS1组:围手术期的治疗模式为FTS,并且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与胃残余量之和≤100ml,54例;FTS2组:围手术期的治疗模式为FTS,并且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与胃残余量之和>100ml,18例;TS1组,围手术期的治疗模式为传统治疗模式,并且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与胃残余量之和≤100ml,56例;TS2组,围手术期的治疗模式为传统治疗模式,并且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与胃残余量之和>100ml,19例,其中FTS1组与TS1组为对比组;FTS2组与TS2组为对比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位置、体质指数、ASA分数、有合并症的患者人数、肿瘤病理分期;术中观察的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补液量、失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观察的指标包括:胃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首次住院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结果:(1)FTS组与TS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FTS组术中补液量较TS组明显减少(1119.51±136.74ml vs.1886.33±318.82ml, p<0.01);胃管拔除时间(6.00±0.00h vs.95.89±13.46h)明显提前(p<0.01),下床活动时间(1.00±0.00d vs.2.48±0.95d)明显提前(p<0.01),进流食时间(1.47±0.71d vs.2.57±0.76d)明显提前(p<0.01),首次住院的术后住院时间(5.93±1.86d vs.8.45±1.97d)明显缩短(p<0.01),第1次排气时间(2.14±0.7d vs.2.56±0.7d)也明显提前(p<0.01),并发症发生率(16.67%vs.9.21%)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费用(4.95±0.39万元vs.5.41±0.63万元)明显降低(p<0.01),再次入院率(13.89%vs.8.00%)则无明显差异(p>0.05)。(2)FTS1组与TS1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FTS1组术中补液较TS1组明显减少(1113.24±90.29ml vs.1952.4±309.57ml, p<0.01);胃管拔除时间(6.00±0.00h vs.95.29±12.32h)明显提前(p<0.01),下床活动时间(1.00±0.00d vs.2.34±0.94d)明显提前(p<0.01),进流食时间(1.15±0.41d vs.2.48±0.76d)明显提前(p<0.01),首次住院的术后住院时间(5.54±1.46d vs.8.55±2.00d)明显缩短(p<0.01),第1次排气时间(2.13±0.73d vs.2.48±0.76d)也明显提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11.11%vs.10.71%)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费用(4.94±0.38万元vs.5.42±0.67万元)明显降低(p<0.01),再次入院率(7.41%vs.8.93%)则无明显差异(p>0.05)。(3)FTS2组与TS2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FTS2组术中补液较TS2组明显减少(1138.33±28.40ml vs.1692.37±268.10ml, p<0.01);胃管拔除时间(6.00±0.00hvs.95.68±16.67h)明显提前(p<0.01),下床活动时间(1.00±0.00d vs.2.89±0.88d)明显提前(p<0.01),进流食时间(2.44±0.51d vs.2.84±0.69d)无明显差异(p>0.05),首次住院的术后住院时间(7.11±2.40d vs.8.16±1.89d)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排气时间(2.17±0.86d vs.2.79±0.79d)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33.33%vs.5.26%)明显增加(p<0.05),住院费用(4.96±0.45万元vs.5.37±0.53万元)明显降低(p<0.05),再次入院率(33.33%vs.5.26%)明显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是安全有效的,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是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及胃残余量之和≤100ml的患者适合应用FTS,而术后6小时胃肠减压量及胃残余量之和>100ml的患者更适合应用传统外科治疗模式。

郑莉俊[10](2013)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6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8±0.3)d、(3.0±0.1)d、(24.1±7.8)h、(6.3±1.3)d,均短于对照组的(6.2±0.4)d、(4.8±0.3)d、(36.0±8.5)h、(9.2±1.3)d(t=3.438、2.348、2.127、3.237,均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812、3.462、3.124,均P<0.05)。干预组术后出现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982、4.129、4.523、4.523、4.328,均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达93.8%,高于对照组的50.0%(χ2=8.126,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二、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着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第一部分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O_2 气腹对胃癌细胞气化及腹腔种植转移的影响
        前言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获奖情况

(3)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消化道肿瘤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消化道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通过α_2AR/PI3K/AKT途径减轻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肿瘤患者围术期AKI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3D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肝泡型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病例资料
    2 研究设计
    3 研究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纵隔CO2充气技术在纵隔径路食管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外模拟纵隔CO_2充气技术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纵隔CO_2充气技术对猪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纵隔CO_2充气技术对经纵隔径路食管癌手术患者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一:食管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充气技术在微创手术中的安全性分析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7)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JCC/UICC第7 版与第8 版胃癌分期系统对判断预后价值的比较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论文英文版
    Introduction
        References
    Part 1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4311 RESECTABLE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troduction
        Objects and methods
        Result
        Discussion
        References
    Part 2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Introduction
        Objects and methods
        RESULT
        Discussion
        References
    Part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7~(TH) AND 8~(TH) EDITIONS OF AJCC/UICC TNM CLASSIFICATION IN THE PROGNOSIS EVALUATION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troduction
        Object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Summary
附:博士期间其他工作——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焦点与争鸣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基于公益性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公益性定价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公益性医疗服务定价机制的构建
    3.1 专家咨询阶段——医疗服务项目二级指标分类阶段
    3.2 公益性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模型构建
第四章 公益性医疗服务定价模型的案例分析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胃肠减压量联合胃残余量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
    2.2 快速康复外科产生的背景
        2.2.1 对 FTS 的病理生理基础的认识
        2.2.2 麻醉及疼痛控制技术的进步
        2.2.3 微创手术的发展
        2.2.4 循证医学的发展
    2.3 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历史
        2.3.1 FTS 的国外发展史
        2.3.2 FTS 的国内发展史
    2.4 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措施及其理论基础
        2.4.1 术前准备的相关措施
        2.4.2 术中相关措施
        2.4.3 术后相关措施
        2.4.4 心理干预在 FTS 中的作用
        2.4.5 FTS 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2.4.6 FTS 的出院标准
        2.4.7 FTS 的随访
    2.5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的一般资料
    4.2 术中资料
    4.3 术后资料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D]. 张洪军. 山东大学, 2010(02)
  • [2]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 王自强. 第三军医大学, 2006(11)
  • [3]右美托咪定对新辅助化疗消化道肿瘤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 柴叶静.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3D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肝泡型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D]. 马建雄.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 张晨阳.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6]纵隔CO2充气技术在纵隔径路食管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D]. 汪潜云. 苏州大学, 2018(06)
  • [7]4311例可切除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研究[D]. 王书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8]基于公益性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研究[D]. 马宏霞. 青岛大学, 2017(01)
  • [9]胃肠减压量联合胃残余量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D]. 郭新元. 吉林大学, 2015(08)
  • [10]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郑莉俊. 中国基层医药, 2013(22)

标签:;  ;  ;  ;  ;  

微波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