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一、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指挥系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玲[1](2021)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GIS技术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因素使得建筑的可燃物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直接加大了现阶段消防队伍的工作难度,给消防通信指挥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作为当代消防指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灾地理信息定位、指挥信息准确传递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GIS技术的功能和意义对GIS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改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喜庆[2](2019)在《基于泛在网络的智能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相关统计调查表明,近5年来,在全国发生一次性伤亡10人以上的50起大型火灾中,绝大部分监控系统都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在火灾发生前后,如何保证火灾隐患被及时发现或者如何高效调度资源进行救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消防监控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对联网单位消防设施监测不到位,采集信息量不够,故障无法及时发现;(2)联网单位分布式消防设施大量采用人工值班模式,效率过于低下;(3)对各级消防指挥中心保存的大量火情相关历史数据利用不到位,不能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论文结合国内外泛在网络的技术应用情况及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泛在网络的智能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泛在网络的社会单位全方位消防安全资源监控子系统。在深入研究泛在网络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资源的监控范围,对各类消防水资源、电气设备进行统一监控管理,为早期火灾预防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2)设计了一种智能电子值班子系统,当系统预先设定的异常或事故报警发生时,通过电子值班模块,以电话拨号或短信方式将报警信息通知指定的值班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消防单位相关人,提高了监控系统管理水平与事故响应效率。(3)设计了一种数据集中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基于智能计算,系统对泛在网络中采集、传输的所有相关数据以及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数据按照标准进行分析、处理、融合,挖掘出对消防预警真正有用的信息,借以更好地改进以后的消防指挥工作。

曹剑娇[3](2020)在《朱家角古镇智慧消防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火灾频发,消防总体形势严峻,其中古建筑消防问题尤其醒目,古镇及古建筑因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深受喜爱,但也因其特定的空间形态与集群状态导致现有消防设施很难管控到位,加之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街道狭窄复杂等诸多消防安全问题,因此古镇消防空间亟待整改。本文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及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明确古镇消防空间的基本概念并进行案例分析,然后从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等角度着手分析并尝试建立一套古镇消防空间设计的理论体系,最后以上海市朱家角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用户访谈的方式明确古镇消防空间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用户消防需求,并提取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等设计要素,运用到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具体的设计方案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基于朱家角古镇空间形态进行消防空间布局设计,其次进行朱家角古镇微型消防设施微更新设计,最后进行古镇智慧消防云管平台的设计,并整合到空间设计方案中,结合专家及用户的意见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使古镇消防空间设计既紧跟技术的发展步伐,又能够与古镇的整体环境特征相融合,以期为其他古镇的消防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体系及设计方案实践上的借鉴与参考。

邓师源[4](2020)在《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频繁发生的火灾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城市化的发展和行驶环境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加剧了救火的难度。消防车辆是发生火灾后救援行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全面灭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消防车辆在调度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包括车辆驾驶的实时监督不够有力、车辆调度的指挥过程不够及时、车辆档案的数据记录不够准确等,都说明现有的车辆监控系统难以满足对消防车辆高效管理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对消防车辆的位置和运行信息进行监控,从而协助管理人员更加合理地调度管理消防车辆,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基于GPS、GIS、GPRS等技术原理,阐述了更为高效的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本文首先概述了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GPS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等技术,同时对市面上成熟车载设备的产品结构及功能进行了介绍。然后,本文分析了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系统的技术架构,探讨了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并分析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根据对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总体需求的分析,本文接着设计了对应的系统基本模块,包括车辆实时监控信息管理模块、车辆调度管理模块、车辆档案和经济管理模块、系统的信息接口模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库,并运用Dijks tra算法实现了系统的最短路线规划。之后,在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本文完成了对系统各个模块的开发工作,并对系统的工作环境效果图做了展示。最后,通过测试定位精度和延迟时间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以及系统各个模块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状态,本文验证了所设计的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能够满足设计之初提出的各项需求。本文设计的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防部门提高对消防车辆的管理效率,增加应对紧急情况的业务能力,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进程中,为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和设计思路。

王思成[5](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何百娜[6](2020)在《白狼林业局森林火灾精准防控体系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白狼林业局林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文献综述等方法,分析其森林防火现状,并从预防治理生物防火林带、森林火灾动态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森林火灾扑救指挥通信系统三个方面,探讨建设白狼林业局森林火灾预防治理、监测与扑救一体化技术系统,旨在更好控制、实时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实现应急指挥。结果表明:(1)原有防火林带可燃物积累较多,缺乏用于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生物防火隔离。选择兴安落叶松作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树种,在白狼林业局58km边境防火隔离带沿线新建生物防火林带33.8km,改培型生物防火林带30km。并在边境线构建以水灭火系统。(2)林业局缺少森林火灾动态的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规划建设由前端监测点、森林火灾识别定位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铁塔四部分组成的动态的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确定森林火灾视频监控点的合理建设位置为高岳山、鸡冠山、冻死人山、查干敖包山、三广山,共5个前端监控点。(3)通讯设备缺少,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不够完善,信息传输能力欠缺。通过建设包括卫星通信模块、专网通信模块、车载音视频模块、供电模块、警示模块、中心端地面站模块的完备的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加以完善。

朱铠[7](2020)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织里镇消防安全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城市正在逐步转型,旧格局被打破,新利益矛盾逐渐明显,一系列“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同时因为社会价值趋于多元化,各方对抗冲突增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为了破解这些社会现象,更好地管理城市,“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浙江省织里镇外来人口多,社会管理难度大,童装类企业面广量大,各类社会矛盾集聚,潜在火灾隐患严重。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织里镇在2013年被列为浙江省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之一。运用新理念与新方法推动公共安全管理已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方向。对消防进行评估也有利于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城市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智慧城市”大背景,掌握城市“智慧消防”研究发展状况与前沿成果,结合织里镇“智慧消防”建设,借鉴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在遵循科学性与系统性、规范性与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涉及城市基本特征、火灾防控体系、公共基础设施、灭火救援力量和“智慧消防”建设五大维度的消防安全评估模型,运用加和占比法对2015年和2018年织里镇消防安全进行评估,这几年来织里镇消防经费投入、消防教育普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消防队伍扩大、消防车辆器材配备已能满足镇区基本灭火需求,织里镇“智慧消防”建设也初显成效,但同时织里镇消防安全管理仍面临一些管理难题:(1)缺少相应的规划与政策扶持;(2)人口数量增加,原建筑隐患较多等带来不小压力;(3)农村微型消防站布局不合理,器材设施较落后;(4)对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盲点;(5)专职消防员与社区网格员的消防监管力度不强、监督效率低下;(6)“智慧消防”平台社会联动程度低,专业人员数量少。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消防规划建设,强化消防管理力度;(2)加大区域整治力度,加强行业场所防范;(3)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紧跟消防安全潮流;(4)推动微型消防站建设,重视消防装备应用;(5)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强化岗位专业技能;(6)创新消防管理手段,拓展消防监督广度;(7)助推“智慧消防”探究,支撑“智慧消防”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织里镇消防安全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数据的获取,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对相关村镇进行走访和利用官方渠道获取了研究所需的数据,解决了这一难题;本研究将“智慧消防”引入到消防安全评估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和研究结论及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卢皓[8](2019)在《基于BIM+GIS的城市综合管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国家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又是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新支点。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其结构设计年限不低于100年,因此需要开发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管控系统作为支撑。本文以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维管理为目标,创建综合管廊智能管控系统。首先根据管廊管控信息化的实际需求,从用户、功能、数据三个维度进行详细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研发的主要技术路线。其次采用互联网+模式、集成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于一体,采用面向服务的构架模式(SOA),搭建系统基础框架。管廊智能管控系统由安防子系统、消防子系统、环控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组成。四大子系统互相联动,实现了人员的精准定位和潜在事件的智能识别,解决了管廊本体安全、管廊附属设施安全、管廊管理人员安全等问题。最后通过沈阳市南运河综合管廊实际案例的论证与分析,提出引入大数据(Big Data)、人工智能(AI)来进行系统的优化升级。管廊智能管控系统利用BIM技术绘制管廊模型,实现综合管廊三维可视化。基于2DGIS技术运用百度地图实现管廊平面投影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节省数据更新成本。基于3DGIS技术通过StampGIS实现三维定位,提升管廊运维管理水平。集BIM、GIS与IOT技术于一体,实现管廊BIM模型的精准定位和动态监测。基于BIM+GIS的城市综合管廊智能管控系统的构建,实现了综合管廊安全、高效、智能化运维管理,为综合管廊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支撑,为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实现了综合管廊信息管理数据化、设备操控远程化、运维管理可视化以及应急管控智能化,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综合管廊的可持续发展。

郑彦龙[9](2019)在《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共建筑物智能消防疏散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现代建筑的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和大型化,大型商场、写字楼、科教中心等公共建筑剧增。公共建筑内部人员密集、结构多样、功能复杂,一旦有突发灾害发生(如火灾、地震、毒气泄漏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疏散引导以及疏散人员恐慌心理使得疏散过程效率较低。因此,对于处在建筑火灾中的人员进行高效的安全疏散引导和演练成了研究重点,对于保护公共建筑物内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多学科深入交叉、多方法和多技术有机结合的集成创新的研究思路,选取集学术交流、办公、授课、实验、图书馆(院系)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实验楼作为研究案例,构建面向公共建筑物智能消防疏散系统,虚拟推演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通过移动终端室内定位实时推送现场的消防设施位置和基于该位置的消防应急疏散路径,实现准确、实时、可视化导航疏散。首先,对公共建筑物内疏散通道、房门位置、安全出口及消防设施布设等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和构建;其次,针对智能消防疏散的情景应用进行分析,并设计公共建筑物火灾应急疏散场景;同时,提出了基于RFID室内定位的火灾现场救援疏散模型,以经典的LANDMARC算法为原型,研究其算法原理及不足,并针对当前实际应用提出合理改进的方法,在室内定位基础上使用最短路径算法求解火灾发生时救援疏散的最佳路径;最后,基于对建筑物数据模型构建、智能消防疏散应用情景分析、室内定位、最短路径求解等问题的研究,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共建筑物智能消防疏散系统。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灾害事件提供快速有效的虚拟演练、疏散救援决策支持,为改进我国重大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宇栋[10](2019)在《城市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诊断与自适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系统集合巨量要素,构造致密而繁杂,其中蕴含和承载着严峻的火灾风险,不仅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而且挑战着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稳态基础。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致灾因子急剧增多,灾害机理愈加复杂,更广泛的未知影响牵连着消防安全问题在城市中与日俱显。虽然火灾风险演化与致灾危害在时空上是有限的,但城市火灾风险治理并非仅是区域的、局部的微观问题,通常所涉及的深层次本质在于城市的系统性矛盾。尽管关于城市消防安全领域无论是相关工程技术还是管理方法机制都获得了较丰硕的理论和实践积累,但在城市及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仍存亟待解决的片面环节。利用和迎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管理改革双重叠加的历史契机,借助大数据思维,基于城市系统特性,结合一系列科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探索在适当区域单元尺度下的城市火灾风险诊断模型和消防应急管理自适应机制,从而为城市的风险治理现代化提出完整、先进、可靠的方法理论模型与思路,不失为积极有益的创新研究。本文以城市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网格确立消防安全问题的单元对象,引入复杂适应系统(CAS)、灰色系统相似关联分析、大数据与情报科学等为理论基础,由文献研究为始,按照严格的逻辑展开探究,从如下5个方面分别概述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创新:(1)通过文献调研,对城市灾害、城市安全、消防与应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梳理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多重交叉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讨论提出问题需求。本文分析认为:对火灾风险的辨识与感知是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的优先行动;探索挖掘大数据隐含的城市火灾知识内涵获得客观风险诊断,是突破火灾机理知识局限瓶颈的方法路径;风险评判所考虑的参量由静态的判断瞬时要素状态向动态的要素状态变化趋势转变,将改善城市火灾风险的诊断精准程度;消防安全与应急管理协同的关键是在有限资源力量下的构建匹配和适应风险变化的消防应急能力。(2)通过对城市系统安全结构及城市火灾风险系统特征的研究,探索城市系统安全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框架,完善了城市火灾风险全要素影响的理论支撑。利用熵理论与耗散结构分析了城市系统控制熵增量和引入负熵流维持运行和发展安全的本质。借助韧性城市概念从系统科学视角分析城市的空间、功能、结构等关键属性、系统本体及多层面耦合影响。通过分析城市系统常态、应变和失效结构开展城市系统安全结构理论论述,挖掘城市灾害演化的内在规律。聚焦城市火灾风险系统,分析城市承灾体的脆弱性构成原理,透过系统秩序性角度揭示城市火灾演化规律。提出从“大安全”向“大应急”进化的思想,分析火灾风险诊断、消防应急准备与处置的功能任务需求。梳理出城市火灾风险涉及的要素类型及典型要素实例。(3)通过城市区域网格化与风险要素信息化,为城市区域火灾风险治理创新模式搭建前置的组织信息资源整合与基础条件准备。一方面,分析提出城市面向消防安全的区域单元地理网格化原理及其划分规则。另一方面,以城市网格为火灾风险治理的区域单元,在智慧城市平台基础下,分析归结末端多源异构信息资源;在安全信息视域下,结合情报科学研究风险信息的迭代运机理;为规避关于城市火灾的知识瓶颈和风险研判过程中的主观影响,提出基于大数据思想的风险诊断情报体系。(4)利用城市区域单元的全要素状态全息火灾风险特征,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创新的火灾风险诊断数学模型。该模型依据网格单元客观的要素状态信息并参照实际火灾案例信息,通过相似关联分析诊断火灾风险情况。随着模型参照案例和观测单元数据积累的不断丰富,对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诊断的精确度和敏感度将随之提高,从而推动模型的自适应进化,为消防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通过归结风险诊断的实践路径并加以拓展,提出基于风险诊断的灰色灾变演化趋势预测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分布预警云图等应用。(5)基于CAS理论定性阐述城市消防安全与应急管理的自适应机制,基于“风险-能力”叠加效应分析,得出高原发风险与低适应能力共振导致火灾发生的原理,揭示消防应急工作之核心要义在于能力对风险的适应。在分析驱动自适应机制的动力结构和自适应机制驱动城市韧性的理论基础上,将“情景-应对”模式引入城市区域安全结构的秩序管理。借助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BP-DEMATEL算法探求消防应急能力的分析评价方法,并结合风险诊断模型输出结果构建消防安全“风险-能力”综合分析框架和自适应闭环模式。进而对应提出并阐述了城市自适应机制构建与发展举措,以及包括危险源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险兆事件处置三项工作内容的“三预控”任务框架。

二、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指挥系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指挥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GIS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IS技术分析
2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应用GIS技术的意义
3 GIS系统在消防指挥中的主要功能
    3.1 实现了消防资源信息的直观化
    3.2 科学化管理消防相关信息
    3.3 在灭火救援现场的应用
    3.4 在火灾救援现场的高空定位作用
4 GIS技术在消防指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4.1 火灾地理信息查询
    4.2 制定消防预案
    4.3 查询报警点信息
    4.4 为救援方案的决策提供支持
    4.5 火灾数据分析
    4.6 消防信息化
5 结论

(2)基于泛在网络的智能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5G移动通信与物联网
        1.1.2 消防物联网
        1.1.3 智能计算在消防物联网中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
        1.3.1 论文选题来源
        1.3.2 论文选题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泛在网络基础
    2.1 物联网
        2.1.1 物联网体系架构
        2.1.2 物联网关键技术
    2.2 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
        2.2.1 NB-IoT
        2.2.2 LoRa
    2.3 宽带数据网络
    2.4 智能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消防监控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
    3.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智能消防监控系统需求现状
        3.2.2 消防监控中心功能需求分析
        3.2.3 消防设施监控子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架构
        3.3.1 系统架构调研分析
        3.3.2 系统总体架构规划
    3.4 实际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消防监控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4.1 系统结构及组成
        4.1.1 智能消防监控系统层次
        4.1.2 智能消防监控子系统网络
    4.2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4.2.1 多级监控中心平台设计
        4.2.2 大屏幕显示子系统设计
        4.2.3 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设计
        4.2.4 电气火灾与消防给水监控子系统设计
        4.2.5 视频联动子系统设计
        4.2.6 消防维保工作监管子系统设计
        4.2.7 消火栓监控子系统设计
        4.2.8 独立式火灾报警子系统设计
        4.2.9 警情与故障信息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消防监控系统开发实现
    5.1 数据监控
        5.1.1 地理数据监控
        5.1.2 运营数据监控
        5.1.3 实时数据监控
    5.2 工程管理
        5.2.1 网关型号管理
        5.2.2 终端产品管理
        5.2.3 终端型号管理
        5.2.4 网关管理
    5.3 移动端APP功能实现
        5.3.1 报警信息
        5.3.2 数据监控
        5.3.3 查询统计
    5.4 服务器端云平台搭建与简介
        5.4.1 服务器端平台搭建
        5.4.2 服务器端平台功能介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朱家角古镇智慧消防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我国火灾及消防现状
        1.1.2 政策背景
        1.1.3 社会文化背景
        1.1.4 经济背景
        1.1.5 古镇消防安全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流程与技术路线
        1.6.3 可行性分析
    1.7 创新点
第2章 古镇消防空间基本概述
    2.1 古镇消防空间及类别划分
    2.2 消防空间设置标准
    2.3 国内外历史古镇消防空间案例分析
        2.3.1 乌镇
        2.3.2 日本京都“清水寺·产宁坂”地区
        2.3.3 总结
第3章 古镇消防空间设计理论研究
    3.1 基础理论分析
        3.1.1 安全街区理论
        3.1.2 “点-轴”系统理论
        3.1.3 智慧消防理论
    3.2 古镇消防空间设计原则
        3.2.1 功能性原则
        3.2.2 安全性原则
        3.2.3 整体性原则
        3.2.4 地域性原则
        3.2.5 人性化原则
    3.3 古镇消防空间设计要素
        3.3.1 造型
        3.3.2 色彩
        3.3.3 尺度
        3.3.4 材质
    3.4 古镇消防空间设计方法
        3.4.1 调研明确用户需求
        3.4.2 转化产品需求,明确功能点
        3.4.3 提炼地域文化特征与元素符号
        3.4.4 确定配色并选择材质
        3.4.5 设计方案评价与改进
    3.5 古镇消防空间设计流程
        3.5.1 前期准备阶段
        3.5.2 实地调研阶段
        3.5.3 明确产品需求阶段
        3.5.4 制定方案阶段
        3.5.5 实施方案阶段
        3.5.6 方案评价与改进阶段
第4章 上海市朱家角古镇消防空间调研分析
    4.1 朱家角古镇消防现状调研分析
        4.1.1 整体空间布局
        4.1.2 已采取的消防措施
        4.1.3 目前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4.1.4 现有消防设施的配备及使用情况
        4.1.5 消防通道使用情况分析
        4.1.6 问卷调查及用户访谈
        4.1.7 总结
    4.2 智慧消防市场调研分析
第5章 朱家角古镇消防空间规划与设计实践
    5.1 消防空间布局设计
        5.1.1 微型消防站布局分析
        5.1.2 微型消防站执勤分点布局分析
        5.1.3 消防船埠布局分析
    5.2 微型消防设施微更新设计
        5.2.1 造型元素的提取
        5.2.2 色彩元素的提取
        5.2.3 微型消防站微更新设计
        5.2.4 消防安全大屏、消防宣传栏、疏散通道标志设计
    5.3 智慧消防云平台设计
    5.4 空间设计方案
    5.5 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B 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附录C 用户调研问卷 朱家角古镇消防空间感知度调查-社区工作人员/微型消防队队员
附录D 用户调研问卷 朱家角古镇消防空间感知度调查-古镇居民/商户
附录E 用户调研问卷 朱家角古镇消防空间感知度调查-游客
附录F 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G 实地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H 设计手册

(4)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
    2.1 GPS定位系统
    2.2 GIS地理信息系统
    2.3 GPRS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2.3.1 GPRS概述
        2.3.2 GPRS的功能及特点
    2.4 车载设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2.1 系统的技术架构分析
        3.2.2 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3.2.3 系统的社会效益分析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3.3.1 系统的总体需求
        3.3.2 车辆的实时信息管理
        3.3.3 车辆的调度管理
        3.3.4 车辆的档案及经济管理
    3.4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3.4.1 系统的信息接口需求
        3.4.2 系统的性能需求
        3.4.3 系统的安全性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4.2 车辆实时信息管理的模块设计
        4.2.1 GIS地图匹配系统的结构设计
        4.2.2 GIS地图匹配的实现方法
        4.2.3 GIS地图匹配系统的功能
    4.3 车辆调度管理的模块设计
        4.3.1 指挥中心系统的结构设计
        4.3.2 指挥中心系统的组成部分
        4.3.3 指挥中心系统的路线规划方法
    4.4 车辆档案及经济管理的模块设计
        4.4.1 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4.4.2 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4.5 系统信息接口的模块设计
        4.5.1 GPS模块的接口设计
        4.5.2 GPRS模块的接口设计
        4.5.3 GIS网络数据库的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界面
        5.1.1 系统登录界面
        5.1.2 系统主界面
    5.2 车辆实时信息管理的模块实现
    5.3 车辆调度管理的模块实现
    5.4 车辆档案及经济管理的模块实现
    5.5 系统工作环境效果图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用例
        6.2.1 系统通用功能测试
        6.2.2 车辆实时信息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6.2.3 车辆调度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6.2.4 车辆档案及经济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3.1 定位精度测试
        6.3.2 延迟时间测试
        6.3.3 通用性能测试
    6.4 系统安全性测试
    6.5 测试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白狼林业局森林火灾精准防控体系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现状
        1.2.2 国内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与区域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地质地貌
        2.4.2 气候特征
        2.4.3 资源概况
        2.4.4 森林火灾历史
3 白狼林业局森林防火体系现状与问题
    3.1 防火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
    3.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状况
    3.3 白狼林业局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4 白狼林业局森林防火体系构建
    4.1 森林火灾预防治理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
        4.1.1 生物防火隔离带设置原则
        4.1.2 生物防火隔离带预防治理范围与总体布局
        4.1.3 生物防火隔离带预防治理设计
    4.2 森林火灾动态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
        4.2.1 前端图像信息采集工程化设计
        4.2.2 火情自动识别及定位系统工程化应用
        4.2.3 无线传输与环境适应工程化设计
        4.2.4 监控指挥中心工程化设计
    4.3 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4.3.1 卫星通信模块
        4.3.2 专网通信模块
        4.3.3 中心端地面站模块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织里镇消防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1.3.2 消防安全评估对象
        1.3.3 “智慧消防”及其评估
        1.3.4 简要评价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消防
        2.1.2 评估
        2.1.3 消防安全评估
        2.1.4 智慧城市与智慧消防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火灾科学理论
        2.2.2 公共安全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第3章 消防安全评估体系构建
    3.1 体系构建原则
        3.1.1 科学性与系统性
        3.1.2 规范性与实用性
        3.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3.2 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3.2.1 城市基本特征
        3.2.2 火灾防控体系
        3.2.3 公共基础设施
        3.2.4 灭火救援力量
        3.2.5 “智慧消防”建设
    3.3 指标权重分配
第4章 织里镇消防安全评估
    4.1 织里镇“智慧消防”基本情况
        4.1.1 消防队伍和装备管理系统
        4.1.2 实战指挥系统
        4.1.3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4.1.4 “三合一”场所智能消防系统
        4.1.5 数字化消防预案管理系统
    4.2 织里镇消防安全评估
        4.2.1 测算对象及指标数据
        4.2.2 数据标准化
        4.2.3 消防安全指数计算
    4.3 评估结果分析
        4.3.1 消防安全综合分析
        4.3.2 城市基本特征维度分析
        4.3.3 火灾防控体系维度分析
        4.3.4 公共基础设施维度分析
        4.3.5 灭火救援力量维度分析
        4.3.6 “智慧消防”建设维度分析
    4.4 评估结论
        4.4.1 经验总结
        4.4.2 存在问题
第5章 加强织里镇消防安全的建议
    5.1 加快消防规划建设,强化消防管理力度
    5.2 加大区域整治力度,加强行业场所防范
    5.3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紧跟消防安全潮流
    5.4 推动微型消防站建设,重视消防装备应用
    5.5 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强化岗位专业技能
    5.6 创新消防管理手段,拓展消防监督广度
    5.7 助推“智慧消防”探究,支撑“智慧消防”发展
第6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BIM+GIS的城市综合管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管廊工程建设的时代需求
        1.1.2 管廊管控信息化的实际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BIM技术
        2.1.1 BIM技术概述
        2.1.2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管控系统的优势
        2.1.3 BIM轻量化
    2.2 GIS技术
        2.2.1 GIS技术概述
        2.2.2 基于GIS技术的智能管控系统的优势
        2.2.3 DirectX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2.3 BIM+GIS集成技术
        2.3.1 BIM+GIS集成技术概述
        2.3.2 基于BIM+GIS集成技术的智能管控系统的优势
        2.3.3 BIM+GIS的面向服务构架
    2.4 物联网技术
        2.4.1 物联网技术概述
        2.4.2 物联网技术构架
    2.5 本章小结
3 管廊智能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3.1 用户需求分析
        3.1.1 管廊公司
        3.1.2 管线单位
        3.1.3 政府部门
    3.2 功能需求分析
        3.2.1 安防子系统需求
        3.2.2 消防子系统需求
        3.2.3 环控子系统需求
        3.2.4 通信子系统需求
    3.3 数据需求分析
        3.3.1 BIM数据
        3.3.2 GIS数据
        3.3.3 物联网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管廊智能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设计
        4.1.1 系统设计思路
        4.1.2 系统架构设计
        4.1.3 系统功能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用户表设计
        4.2.2 设备表设计
        4.2.3 BIM属性表设计
        4.2.4 GIS定位表设计
    4.3 系统实现
        4.3.1 系统环境实现
        4.3.2 系统界面实现
        4.3.3 系统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以南运河综合管廊项目为例
    5.1 案例背景
        5.1.1 基本概况
        5.1.2 构建智能管控系统的必要性
    5.2 案例应用
        5.2.1 安防子系统应用
        5.2.2 消防子系统应用
        5.2.3 环控子系统应用
        5.2.4 通信子系统应用
    5.3 应用效果
        5.3.1 信息管理可视化
        5.3.2 运维管理数据化
        5.3.3 应急管理智能化
    5.4 系统优化分析
        5.4.1 与大数据的结合
        5.4.2 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共建筑物智能消防疏散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室内定位研究现状
        1.3.2 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3.3 移动GIS在应急救援疏散中应用现状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建筑物数据模型构建
    2.1 建筑物数据模型位置划分
        2.1.1 建筑内部通道位置划分
        2.1.2 房门位置划分
        2.1.3 安全出口位置划分
        2.1.4 消防设施位置划分
    2.2 建筑物分层数据模型构建
        2.2.1 概念建模
        2.2.2 格式转换
        2.2.3 地图数据分层表达
    2.3 三维路径构建
    2.4 建筑物三维场景数据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消防疏散应用情景分析
    3.1 智能消防应用特征
        3.1.1 智能消防
        3.1.2 智能消防设计主要表现
        3.1.3 智能消防疏散案例分析
    3.2 火灾风险的空间等级分布特征分析
        3.2.1 火灾分类
        3.2.2 风险等级的划分
        3.2.3 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
        3.2.4 公共建筑物火灾场景分析
    3.3 火灾情景设计及智能消防疏散功能分析
        3.3.1 实验样本选择
        3.3.2 灾害情景设计
        3.3.3 智能消防疏散模块化功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FID室内定位及突发火灾路径疏散模型设计与求解
    4.1 RFID室内定位算法
        4.1.1 室内定位算法及选择
        4.1.2 LANDMARC算法原理与不足
        4.1.3 结合虚拟网格和三点定位的LANDMARC算法优化
        4.1.4 室内定位算法的实验过程与分析
    4.2 疏散救援与逃生路径的规划求解
        4.2.1 建筑物室内火灾的主要特点与影响救援关键因素分析
        4.2.2 路径规划求解算法的选择
        4.2.3 基于影响因子和权重评估的路径规划求解算法改进
    4.3 疏散逃生路径的计算
        4.3.1 连通图与连通分量求解
        4.3.2 疏散逃生通路求解
        4.3.3 疏散逃生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求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共建筑物智能消防疏散系统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5.3.1 空间数据库
        5.3.2 属性数据库
    5.4 软硬件平台及运行环境
    5.5 移动终端智能消防疏散系统实现
        5.5.1 系统界面
        5.5.2 登录注册
        5.5.3 菜单栏模块实现
        5.5.4 地图基本操作
        5.5.5 灾害点标注功能
        5.5.6 室内定位功能实现
        5.5.7 路径规划功能实现
        5.5.8 灾害详情查询功能实现
        5.5.9 应急呼救功能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6.3.1 不足之处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城市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诊断与自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火灾风险背景概述
        1.1.2 城市发展与城市安全背景概述
        1.1.3 应急管理与消防安全背景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2.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安全及消防问题研究分析与述评
    2.1 城市灾害与安全研究现状分析
        2.1.1 城市灾害研究
        2.1.2 城市安全研究
        2.1.3 智慧城市的安全实践研究
    2.2 消防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2.2.1 城市火灾机理研究
        2.2.2 火灾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
        2.2.3 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2.2.4 应急管理研究
    2.3 研究评述与问题归纳
    2.4 小结
第3章 城市系统安全结构与消防安全基础
    3.1 城市的系统科学研究与本质结构分析
        3.1.1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城市系统分析
        3.1.2 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布与系统韧性
        3.1.3 城市系统安全结构研究
    3.2 城市火灾风险系统研究
        3.2.1 城市火灾风险系统的要素及内涵
        3.2.2 系统秩序性角度分析城市火灾演化规律
        3.2.3 面向消防安全的城市应急管理需求体系
    3.3 城市火灾风险影响要素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城市区域网格化与风险要素信息化整备
    4.1 面向消防安全的城市区域网格化研究
        4.1.1 网格化火灾风险治理研究
        4.1.2 城市地理网格单元规划
    4.2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要素信息化研究
        4.2.1 信息归集与数据表示
        4.2.2 消防安全信息情报分析
        4.2.3 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诊断框架
    4.3 城市区域网格化与风险要素信息化应用实证
    4.4 小结
第5章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诊断模型研究
    5.1 风险诊断模型相似关联算法
        5.1.1 信息数据混合归类分析
        5.1.2 要素参数的数字化与标准化
        5.1.3 风险要素比重分析与权值计算
        5.1.4 动态要素演化行为分析的时序相似关联度算法
    5.2 风险诊断实践模型
        5.2.1 综合要素加权相似关联计算与优势分析
        5.2.2 诊断结果分析与实践路径规划
        5.2.3 基于风险诊断的灰色灾变演化趋势预测
        5.2.4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分布预警云图
    5.3 城市网格风险诊断模型应用实证
    5.4 小结
第6章 城市消防安全自适应机制研究
    6.1 自适应机制概念模型分析与构建
        6.1.1 城市风险的自适应定性描述
        6.1.2 “风险-能力”叠加效应分析
        6.1.3 自适应机制的动力结构分析
        6.1.4 适应性驱动的城市韧性增长
        6.1.5 基于火灾情景的城市系统安全结构秩序管理
    6.2 消防应急能力适应研究
        6.2.1 消防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
        6.2.2 能力分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6.2.3 能力成熟度分级评价
        6.2.4 综合“风险-能力”分析的城市消防安全研究
    6.3 综合“风险-能力”分析实证
    6.4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治理策略
        6.4.1 风险治理组织重构与高可靠性组织建设
        6.4.2 适应风险变化的动态应急准备
        6.4.3 “三预控”任务框架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成果归纳及创新点总结
        7.1.1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7.1.2 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指挥系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GIS技术的应用探讨[J]. 罗玲. 低碳世界, 2021(02)
  • [2]基于泛在网络的智能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D]. 刘喜庆.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3]朱家角古镇智慧消防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D]. 曹剑娇.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邓师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6]白狼林业局森林火灾精准防控体系现状与对策分析[D]. 何百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织里镇消防安全评估[D]. 朱铠.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8]基于BIM+GIS的城市综合管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研究[D]. 卢皓.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4)
  • [9]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共建筑物智能消防疏散系统研究[D]. 郑彦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城市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诊断与自适应机制研究[D]. 张宇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GIS在119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