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阳农业大学2000-2002年科技论文分析

沉阳农业大学2000-2002年科技论文分析

一、2000~2002年沈阳农业大学科技论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璇竹[1](202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单羧酸转运蛋白CgMCT1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苹果炭疽叶枯病主要由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原菌既侵染苹果叶片,又侵害果实,常造成树体早期大量落叶,严重削弱树势。被侵染的果实,在接近成熟时开始发病,造成采收前大量落果。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其致害本质,也为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目前,苹果和胶胞炭疽菌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筛选T-DNA插入突变体库,鉴定了1个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gMCT1。通过基因敲除、荧光示踪、亚细胞共定位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结合表型分析、病理组织结构观察系统分析了CgMCT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获得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株致病力缺失的突变菌株(N7)。通过hiTail-PCR方法对T-DNA插入位点右翼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T-DNA插入突变体标记的基因编码一个假定的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本研究将该基因命名为CgMCT1。CgMCT1的转录产物有两种可变剪切,分别命名为MctS1和MctS2,两种剪切产物功能一致。基因敲除、互补、表型分析结果表明,Δcgmct1突变体影响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营养生长、色素沉积以及分生孢子形成。定量检测(q RT-PCR)和荧光示踪试验结果表明CgMCT1在菌丝、分生孢子、芽管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其中,分生孢子中的表达量最高。CgMCT1含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域。CgMCT1-Tag RFP与MTS-e GFP共定位结果表明,CgMCT1定位于线粒体。CgMCT1不介导5种单羧酸化合物(乳酸、丙酮酸、醋酸、草酸和柠檬酸)的吸收。然而,在添加外源乳酸的MM培养基培养下,CgMCT1被诱导上调表达。这些结果推测CgMCT1位于线粒体上,参与乳酸的跨膜转运。Δcgmct1突变体对苹果叶片致病性完全丧失。Δcgmct1突变体侵染的寄主细胞内活性氧(ROS)异常积累,说明CgMCT1基因缺失导致的致病性缺陷可能与寄主抗病基因介导的防卫反应有关。由此,表明CgMCT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与寄主植物互作中影响了病原菌的生长,导致了病原菌调控寄主ROS的能力下降。综上所述,本文阐明了单羧酸转运蛋白CgMCT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生长、发育、产孢以及致病性过程中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人们对单羧酸转运蛋白功能的认识,研究成果为炭疽菌新型防治药剂的开发提供了靶位点。

吕冰[2](2021)在《基于“三生”功能的沈阳经济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有限的土地供给导致土地资源在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上的竞争逐渐加剧,致使土地利用冲突形势日益严峻并有长期发展演化态势,加剧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紧迫性。已有研究多局限于从某单一视角或方面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冲突过程及原因,且多将筛选出来的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关键影响因素直接作为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主要原因,忽视了土地利用冲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之间互馈作用机制的阐释,并且在明确区域土地利用冲突影响因素对其产生较为显着作用的具体时间节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利用转移矩阵和重心转移轨迹模型,明确1980-2018年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三生”功能(即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视角建立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模型进行诊断,并通过测算区域土地利用强度,进而验证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以确保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引入小波相干模型,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式,通过综合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而选择符合研究区实际的土地利用冲突缓解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剧烈的研究时段其相应的空间重心位置也发生了较大转移。(2)1980-2018年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总体可分为平稳上升(1980-2000年)、快速上升(2000-2013年)和先下降后上升(2013-2018年)三个变化阶段;(3)198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西高东低的稳定分布;(4)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剧烈的区域土地利用强度相应也较大;(5)198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关键影响因素由大到小分别为GDP增量、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工业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比例、人均可支配收入、能源消耗量;(6)198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各关键影响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冲突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具体时段和时点各不相同,同一关键影响因素在不同时点对土地利用冲突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方式。(7)缓解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应从优化土地生产的结构与布局、完善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加强土地生态的安全管控三方面入手。研究成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助力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陆荣[3](2020)在《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花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中国是花生生产大国,但非花生加工强国,花生收获和加工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我国花生脱壳虽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仍存在着损伤率高和损失严重等问题,不仅造成产量的损失,而且易导致果仁失油、污染、霉变,以及被黄曲霉毒素侵染,造成等品质下降,也影响后续的储藏与加工。因此提高花生脱壳质量对发展我国花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5151)后续研究,在对国内外花生脱壳技术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花生层流脱壳原理,基于花生脱壳和清选特性,建立了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总体方案,利用离散元理论及仿真软件进行了荚果在脱壳区间运动模拟及受力分析,并进行了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设计,最后研制出样机并进行试验与优化。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层流花生脱壳原理,研究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方案。在研究国内外花生脱壳技术的基础上,对卧式脱壳和立式脱壳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花生脱壳原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薄层流动式脱壳原理,确定了直立锥滚筒式脱壳方案。(2)花生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针对辽宁省当地主栽花生品种,测得不同花生荚果及果仁的几何尺寸及分布规律;通过弹性模量试验得到花生荚果及果仁的弹性模量及其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弹性模量与放置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摩擦特性试验得到得到花生品种、接触材质对花生荚果静、动摩擦系数的影响。(3)花生在脱壳区间的力学分析及脱壳装置设计。根据花生在锥环形脱壳区间所处位置,分别进行了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花生荚果形成层流运行的极限条件,推导出脱壳关键部件直立锥滚筒和锥凹版的参数范围。转速n可取300~400r/min;滚筒半锥角α为30°~60°;筋条倾角β越大,荚果所受剪切力越大,对荚果的螺旋推动作用越小,确定了环形脱壳间隙;根据参数设计了脱壳装置的各部件。(4)花生荚果在脱壳区间状态仿真分析。通过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整机模型,采用离散元方法及EDEM软件以滚筒旋转方式进行花生荚果脱壳的仿真模拟,探索了颗粒物料在不同滚筒半锥角、不同筋条倾角时受到接触力的情况。通过仿真分析可知,在理论计算基础上设计的锥滚筒的半锥角和筋条倾角都可使花生荚果破裂,达到脱壳目的,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5)花生脱出物在横吸气流中的动力学分析及气吸清选装置设计。通过花生脱出物空气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各花生脱出物的漂浮系数及空气动力学因数,为确定脱壳机结构参数提供依据;为避免花生脱出物拥堵设计了脱出物三向导流装置,确定了导流盘合理倾角为50°;通过花生脱出物在横吸气流中的运动分析,得到各脱出物运动方程;基于花生脱出物在气流中的不同运动轨迹设计了横流三通道气吸清选系统。(6)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整机研制与性能试验。采用轴线为竖直方向且上大下小的锥形脱壳滚筒和锥形凹板筛作为主要脱壳部件;采用同轴减速方式实现高转速风机和低转速花生脱壳滚筒的同轴、差速传动。通过三向导流装置将脱出物导流至出料口,并经三通道横流气吸清选装置实现壳仁分离。经过初步样机试验、观察表明,锥滚筒、锥凹板形式脱壳部件可加快壳、仁透过凹板筛的速度,减轻果仁损伤和提高脱壳效率。利用响应面试验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及优化,得到了锥滚筒半锥角、滚筒转速和脱壳间隙的最佳参数组合并验证,结果表明在脱壳滚筒转速320r·min-1、锥凹板半锥角30°、棱筋升角45°时脱壳综合指标最优,脱净率为98.84%,破损率为2.27%。横流三通道气吸清选装置能够很好地配合脱壳装置实现壳仁分离,在吸风口高度为80mm时,可得到最优清选指标,清选损失率为2.01%,含杂率为0.98%,均优于行业标准。

于洪伟[4](2020)在《控制玉米叶夹角主效QTL发掘与精细定位》文中认为玉米理想株型育种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叶夹角是玉米株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玉米叶夹角的遗传研究和相关基因位点挖掘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对株型有显着差异的高世代姊妹系L1(紧凑型)和L2(平展型)为试材,构建F2分离群体及相关后代材料,利用数量性状分离分析软件研究穗上叶夹角的遗传规律,利用BSA法发掘主效QTL,并进行主效QTL的基因定位。研究结果将为揭示玉米叶夹角遗传调控机制及相关的基因克隆奠定基础。已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姊妹系L1和L2田间表型测定,结果表明,姊妹系的穗上叶夹角、雄穗分枝数、棒三叶叶长、穗长性状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其他性状无显着差异。2.对L1和L2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会导致叶夹角大小的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不会影响叶夹角的定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穗上层、穗层和穗下层的透光率均逐渐降低,在高密处理下(7.5万株/hm2),L1的穗上层透光率较L2增加了12%,穗层透光率较L2增加了11.6%;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着密度的增加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逐渐升高,在高密处理下(7.5万株/hm2),L1的Pn值较L1增加了7.9%。3.对分离群体的叶夹角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2群体和F2:3家系的叶夹角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叶夹角遗传符合MX2-ADI-ADI模型,即两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65.8%和58.6%。对F2群体和F2:3家系的穗上各叶叶夹角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穗上第1叶第4叶的叶夹角相关性均大于70%,所以将穗上4叶叶夹角平均数定为目标性状。4.运用BSA法,在3、6号染色体上筛选到连锁标记,利用F2分离群体对两条染色体构建连锁图谱,F2:3家系对初定位结果进行验证。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主效QTL位点qLA3.06与叶夹角性状有关,qLA3.06的LOD值为9.31,表型贡献率为30.91%。在6号染色体上,发现有2个QTL与叶夹角性状有关,分别为qLA6.01和qLA6.07。qLA6.01的LOD值为3.29,表型贡献率为4.94%,qLA6.07的LOD值为2.87,表型贡献率为4.23%。5.利用重组单株对定位区段进行分子标记加密,将qLA3.06定位在snym03与snym26之间约124.7 Kb范围内,参考玉米B73基因组AGPv4,在定位区段内发现6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前人的研究结果,GRMZM2G060216(liguleless2)能编码碱性bZIP蛋白质,可能参与幼叶叶环处的正确起始,liguleless2突变体可使叶舌和叶耳缺失,叶片表现直立,从而减小玉米叶夹角。推测liguleless2基因为qLA3.06的候选基因。

刘娜[5](2020)在《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2018年至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相同氮、磷用量情况下,不同的钾素水平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瘤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积累以及产量和籽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钾素对花生生理代谢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并明确不同地区花生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花生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对钾素的用量不敏感,钾素的多少与有无没有对其株高造成显着差异,因此推测钾素对花生的株高影响不大;钾素的适量增施能显着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叶面积指数,但两地的效果略有差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效果最好,辽中试验地为T3处理的效果最显着;钾素的增施对花生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辽中试验地的钾素促进效果更好。2.少量增施钾素能促进花生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增加,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T1处理效果最好,整个生育期内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变化不大;辽中试验地T2处理效果最好,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根瘤数量和干重较苗期有大幅度增加。两地横向比较,辽中试验地的根瘤数和干重远高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观察各处理的根瘤超微结构可知,钾素的施入使花生结荚期的根瘤提前出现衰老现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钾素的施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成熟,使其提前进入成熟状态,进而导致衰老的提前出现。3.在微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提高;在对花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钾素的施入提高了花生的光饱和点(Isa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光补偿点(Lcp)和表观暗呼吸速率(Rd);在宏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的群体光合势,延长了花生叶片的工作时间。因此,钾素的增施有利于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长的增加。4.钾素的增施,促进了花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加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提高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增加了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量。三种营养元素积累动态模型的Logistic方程显示,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在T2处理的钾肥用量下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最大速率分别为31.56mg d-1和25.87 mg d-1,大约出现在出苗后60天和65天;钾素积累的最大速率分别为10.69 mg d-1和8.10 mg d-1,大约在出苗后57天和51天;磷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分别为1.31 mg d-1和0.88 mg d-1,出现时间较氮、钾晚,大约为出苗后80天和78天。5.钾素在两地均表现出了对群体产量的促进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更多的T3处理对花生产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辽中试验地的花生产量则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产量最高且与CK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着;在花生个体上的表现,如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对钾素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的规律基本一致。6.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施钾后都有提高,辽中地区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量更为显着。油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O/L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除此之外,钾素的施入也引起了花生籽仁中含量较少的其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波动,但规律尚不显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嘉琦[6](2020)在《基于ORYZA20000模型的沈阳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近些年来,农民施用肥料用量逐渐增多,然而过量的施入氮肥会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威胁。本研究利用ORYZA2000模型探究沈阳地区适宜的施肥措施,并基于此模型评价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变化,并提出适应性调整方案,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际田间数据对ORYZA2000水稻模型进行校准,模型模拟出9036、9035、9023、沈农263、盐丰47、铁粳12、铁粳11沈阳地区7个水稻品种的生物量以及产量,并进行水稻模型的验证。利用订正后的ORYZA2000模型探究过去沈阳地区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碳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而推荐出适宜沈阳地区的施肥方案。并利用订正后的水稻模型与CMIP5未来气候模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未来沈阳地区9036、9035、9023、沈农263、盐丰47、铁粳12、铁粳11七个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并在改变播期、改变施氮量总量和选择熟型品种三方面探究适应性策略,得出结论如下:(1)ORYZA2000水稻模型对地上总生物量模拟效果最好,大部分品种茎生物量的模拟效果比穗生物量稍差,模拟绿叶生物量效果最差,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各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可用于沈阳地区未来水稻产量的预测。(2)通过氮肥施用量和基蘖肥(前期)与穗肥(后期)氮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碳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增加不明显。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不断降低,碳效率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品种适宜的施肥管理方案:9035、沈农263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a,9023、盐丰47适宜的施氮量为210kg/ha,铁粳12、铁粳11的施氮量为120kg/ha,所有品种前后期适宜的施肥比例皆为4:6。(3)通过ORYZA2000水稻模型与未来气候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熟偏晚品种(9036)呈现增产趋势,而中熟品种(9035)和中熟偏早(9023)呈减产趋势,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生育期均缩短。对于其他水稻品种而言,沈农263、盐丰47、铁粳12、铁粳11产量较基准年(1991-2000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减产,并且生育期天数均缩短。水稻生育期平均将缩短23周。21世纪末期较21世纪中期水稻减产幅度更加明显、生育期缩短程度更大。(4)综合考虑播期调整、氮肥施用总量和品种熟型的优化得到两种调整策略方案:9035品种播期推迟30天,施氮量为280kg/ha;9036品种播期推迟30天,施氮量为240kg/ha。这两种策略方案都有利于未来气候条件下沈阳地区水稻产量的提高,并且两个品种相较基准期均呈现增产趋势,其中9036品种增产率高达11.09%13.88%。而其他品种经自适应调整后,未来气候条件下依旧呈现减产趋势。因此,在未来,沈阳地区适合种植的品种为比当前主栽品种偏晚熟的9035、9036。

董毓麒[7](2020)在《长期植稻下土壤碳铁耦合关系及其微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在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的异化铁还原过程是最重要的地球生物化学过程之一,也是微生物进行铁代谢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长期水稻种植下铁的还原过程与有机碳积累及其相关微生物群落演替间的相互作用仍知之甚少。土壤时间序列是研究稻田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的速率和方向的重要工具,可为研究水稻土的形成发育以及元素耦合过程提供关键的模型系统。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水稻土壤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方法,结合恒温厌氧培养实验手段,研究长期植稻下铁氧化物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及其微生物耦合机制。本文利用ICP测定不同植稻年限土壤中全铁、游离氧化铁、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含量,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盐酸浸提态铁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和454高通量测序测定铁还原微生物的基因丰度(地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和厌氧粘细菌属)及群落结构,采用室内恒温厌氧培养实验测定铁还原能力和碳转化,研究长期水稻种植下土壤中铁氧化物赋存和铁还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比较其异化铁还原能力差异,阐明长期植稻条件下铁还原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机制和铁氧化物对有机碳的积累影响机制,探讨稻田土壤发育过程中有机碳和铁氧化物的微生物耦合机制。主要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随着植稻年限的增加,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逐渐积累,分别在1000年植稻时间内增加了约2倍。在植稻50年间,全铁、游离氧化铁和无定形氧化铁均迅速降低。而在植稻50年后,全铁含量以10 kg ha-1 year-1的变化持续降低。在植稻50年至300年期间,游离氧化铁出现震荡变化,无定形氧化铁则随植稻时间增加50%,两者在300年后均不发生显着性变化。这表明长期频繁的人为水稻耕作引起了总铁含量的下降以及铁氧化物的再分配。游离氧化铁和无定形氧化铁在植稻300年间会向其他赋存形态转化。络合态铁与有机碳的化学结合是水稻土壤有机质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络合态铁含量与络合度均随水稻土的发展而增加,从滩涂到1000年分别增加了3倍和5倍。在稻田时间序列中,盐酸浸提态三价铁与土壤中SOC、DO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三价铁的存在也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碳-铁元素计量关系的研究表明,SOC与全铁的摩尔比与植稻年限呈现强烈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长期水稻种植过程中SOC与全铁存在明显的化学计量关系。(2)铁还原微生物地杆菌属(Geobacter)和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基因拷贝数随着植稻年限的增加逐渐对数增加,它们的基因拷贝数分别从滩涂到植稻1000年增加了10倍和80倍,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则下降了80%,三种铁还原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和相对丰度均在植稻300年后逐步趋于稳定。铁还原菌群落的演替主要受土壤发育过程理化性质的变化所驱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结果表明,土壤的碳、铁氧化物及铁还原微生物在植稻300年前后存在着不同的耦合关系。在水稻土壤发育的前300年,土壤有机碳迅速积累,主要受到游离氧化铁、无定形氧化铁、有机络合态铁和盐酸可浸提三价铁含量的影响。300年后,长时间稻田管理活动导致了有机碳的积累变缓,转变为受无定形氧化铁和盐酸可浸提二价铁的影响。总体来说,因为在长期植稻过程中土壤生态系统的逐渐稳定,碳-铁-铁还原微生物之间的耦合关系也由复杂逐渐变得简单清晰。(3)在水铁矿、针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四种外源氧化铁的添加下,植稻700年土壤表现出最强的铁还原能力,二价铁的净增幅范围在19.1%26.5%,而未垦滩涂和植稻50年土壤表现出较弱的还原能力,二价铁的净增幅范围分别为0.6%7.7%和5.5%8.3%,这表明外源氧化铁的添加对不同植稻年限土壤铁还原能力的影响不同。除此之外,在水铁矿的作用下,各植稻年限土壤的盐酸浸提态全铁的净变化率整体增幅为12.2%21%,表明水铁矿显着的促进了所有植稻年限土壤中铁的活化过程。四种氧化铁对植稻700年土壤盐酸浸提态全铁的影响最大,净增幅范围为7.4%19.9%,说明相较于其他年限的土壤,植稻700年土壤具有更强的氧化铁活化能力。不同发育年限稻田土壤甲烷排放的减少量与二价铁的产生量有直接关系,二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稻田的异化铁还原过程是抑制甲烷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远征[8](2020)在《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直立穗型是北方粳稻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直立穗型基因(DEP1)可以调控水稻穗部形态,通过增加枝梗数来控制每穗粒数及着粒密度,同时可以调控对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广泛应用于北方粳稻高产品种中。目前针对直立穗型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品种间,但不同遗传背景及生态条件下,DEP1基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尚未达成共识,同时DEP1基因在群体水平的高产机理仍有待于深入探究。本研究构建以秋田小町及辽粳5为遗传背景的DEP1近等基因系(AKI-dep1,AKI-DEP1,LG 5-dep1和LG 5-DEP1),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基因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及年份、地点、氮肥水平对DEP1基因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均表现为穗部形态直立,每穗粒数显着增加,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显着提高了籽粒产量,AKI-dep1比AKI-DEP1增加了12%,LG 5-dep1比LG 5-DEP1增加了6%。此外,dep1穗长和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显着增加,一次枝梗数亦有增加的趋势;辽粳5背景株系抽穗期明显延迟1周左右。DEP1的外观品质均优于dep1,dep1均表现为籽粒宽度增加因而长宽比显着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度。辽粳5背景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都显着高于秋田小町背景株系;2对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间和基因型间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无显着差异。DEP1基因对水稻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等的影响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而表现不同,AKI-dep1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低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间的加工品质则没有显着差异。AKI-dep1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并无显着差异;食味值表现为AKI-DEP1>AKI-dep1>LG 5-dep1、LG 5-DEP1。总的规律是抽穗期、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和产量主要受DEP1基因型影响,而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性状是由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共同调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影响机制因组合而异。将上述2对近等基因系材料分别于2016和2017年种植在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分析研究两地温度及太阳辐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研究表明,沈阳2016年和2017年的自抽穗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1.6℃和20.9℃,低于京都日平均气温28.8℃(2016)及27.9℃(2017),而两地的年际间日平均气温差异不显着。在沈阳2种遗传背景的dep1株系抽穗期均较DEP1株系早3-5天。在京都辽粳5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略早于DEP1基因群体,而秋田小町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早于dep1株系。两地AKI-dep1和AKI-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7吨/公顷及6.13吨/公顷,LG 5-dep1和LG 5-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6吨/公顷及6.58吨/公顷,年份、地点间差异不显着,dep1株系平均产量为6.67吨/公顷,显着高于DEP1株系的6.13吨/公顷。dep1的作用可以增加穗数及每平方米穗粒数从而增加收获指数,但降低了千粒重。dep1基因型与DEP1基因型在产量的比值及在生物产量上的比值与抽穗前15天到抽穗后25天这40天内日平均辐射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等位基因dep1的有效性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有效性。本试验研究表明,等位基因dep1型始终对水稻物质形成有积极作用,但却需要在高的太阳辐射下才能对与水稻源产生积极影响。分析氮肥用量对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以及RVA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氮肥用量下近等基因系的各品质性状表现不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株系籽粒长宽比值均表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中等肥力水平下外观品质表现最优。LG 5-DEP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长宽比值增幅最大,受氮肥影响最显着。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都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出现了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AKI-dep1高施氮量下糙米率显着高于不施氮肥情况,AKI-DEP1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在中等肥力作用下增长幅度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中氮素的积累增加,从而导致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指标均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施氮量下近等基因系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不施用氮肥的处理。RVA质谱中消减值与冷浆黏度随着氮肥的施用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雒思龙[9](2019)在《辽宁省朝阳地区猪场布鲁氏菌感染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细菌性人兽共患病。布鲁氏菌主要有流产布鲁氏菌(B.abortus,牛布鲁氏菌)、马耳他布鲁氏菌(B.melitensis,羊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B.suis)和绵羊附睾布鲁氏菌(B.ovis)。布鲁氏菌能够感染各种驯养和野生动物,并对生殖系统的器官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可导致母畜流产和病畜生育能力减退,使畜主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辽宁地区动物布鲁氏菌感染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针对2016年-2018年辽宁省朝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采集的猪血清样本和猪全血样本,分别进行动物布鲁氏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微量试管凝集试验(SA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的血清学调查,以及动物布鲁氏菌Bruce-Ladder多重PCR检测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5)的分子生物学调查,针对动物布鲁氏菌的感染率和流行菌株进行检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8年辽宁省朝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动物布鲁氏菌的感染率是26.24%;辽宁省朝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主要流行菌株为猪布鲁氏菌(B.suis)。本研究为辽宁地区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的疫病疫情,提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科学依据,确认布鲁氏菌病的存在,结合疫苗免疫接种和定期检测淘汰,为根除布鲁氏菌病奠定基础。

马苏力娅[10](2019)在《我国山楂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新品种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楂(Crataegus spp.)系蔷薇科(Rosaceae)植物,兼具观花、观果和秋色叶价值,是园林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山楂的栽培历史悠久,种的变异和品种的出现较为丰富。我国原产18个种,6个变种。本研究对国家种质资源沈阳山楂圃和北京林业果树研究院两地的山楂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取样,从形态学、细胞学、DNA分子标记三个层面对山楂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制定了山楂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山楂已知品种数据库和DNA分子身份证。研究结果互相借鉴,不仅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也为山楂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08个山楂品种的3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品种间性状遗传变异程度较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山楂花粉,发现山楂花粉粒小型,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具三条萌发沟,品种间花粉形状和大小有差异,外壁纹饰主要表现为条纹-穿孔状。又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压片两种方法研究山楂品种染色体倍性,得到84个二倍体,20个三倍体和4个四倍体。(2)利用前人高质量测序、有效组装和拼接得到的山楂转录组结果,通过MISA软件,从14364条长度大于1kb的unigenes中搜索到了 5091个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重复数量最多,其次是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二、三核苷酸基元的主要类型分别为AG/CT和AAG/CTT。利用Primerv3.0共设计合成了 500对SSR引物,经过初步筛选,得到有效扩增产物的引物353对(70.60%)。复筛得到了 304对(60.80%)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最终,从中选出24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3)通过多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方法,首次将转录组开发筛选的24对特异性SSR引物,应用于山楂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研究共得到171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等位基因7.125个,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为1.178,PIC的平均值为0.550(大于0.500),说明山楂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4)将24对核心引物按编号顺序排列,将引物检测结果的分子量数据以数字加英文字母的方式编码,构成了山楂品种DNA分子身份证编码,即字符串DNA分子身份证。又将编码导入在线条码生成器,生成条形码DNA分子身份证。基于字符串、条形码两种形式,成功构建了 84份山楂品种的DNA分子身份证,对我国山楂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5)研制完成了我国山楂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和已知品种数据库。测试指南中包括55个测试性状,其中分组性状6个,必测性状16个,图释性状12个;使用标准品种45个。又以测试指南为基础,构建了 Excel表格的形式的山楂已知品种数据库。包括山楂已知品种108份,每个品种对应55个表型性状的特征描述,以及1000余张品种整株、叶、花、果实和种核的照片信息。为我国山楂新品种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二、2000~2002年沈阳农业大学科技论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2002年沈阳农业大学科技论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单羧酸转运蛋白CgMCT1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苹果炭疽叶枯病概述
    1.2 炭疽菌概述
    1.3 炭疽菌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1.3.1 侵染结构形成的相关致病基因
        1.3.2 细胞壁降解酶的相关致病基因
        1.3.3 信号传导的相关致病基因
        1.3.4 细胞自噬的相关致病基因
        1.3.5 炭疽毒素类
        1.3.6 炭疽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1.3.7 其他的致病基因
    1.4 单羧酸转运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
        2.1.3 质粒
        2.1.4 抗生素与培养基
        2.1.5 试剂
        2.1.6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gMCT1 基因的克隆
        2.2.2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gMCT1 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2.2.3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gMCT1 基因互补载体的构建
        2.2.4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gMCT1 基因致病分子机制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CgMCT1 基因的克隆
    3.2 CgMCT1 基因有两种可变剪切
    3.3 CgMCT1 基因参与了炭疽菌营养生长、黑色素合成及分生孢子的形成
    3.4 CgMCT1 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3.5 CgMCT1 基因不介导单羧酸盐的吸收
    3.6 CgMCT1 基因的表达受外源乳酸诱导
    3.7 CgMCT1 定位于线粒体
    3.8 CgMCT1 基因是炭疽菌侵染寄主所必需的一个致病因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三生”功能的沈阳经济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土地利用冲突
        (二)“三生”功能
    二、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小波相干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三)土地利用现状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特征
    一、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时序特征分析
        (一)土地利用冲突的转移矩阵模型的建立
        (二)基于转移矩阵的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表现形式分析
    二、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空间特征分析
        (一)土地利用冲突的重心转移轨迹模型建立
        (二)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的重心转移轨迹结果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及验证
    一、基于“三生”功能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一)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指标体系指标选取
        (二)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指标体系指标标准化
    二、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模型建立
        (一)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模型及其等级标准划分
        (二)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的空间标准划分
    三、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与分析
        (一)1980-1993 年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与分析
        (二)1993-2013 年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与分析
        (三)2013-2018 年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结果验证:与土地利用强度对比分析
        (一)土地利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模型建立
        (二)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时序变化特征
        (三)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四)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土地利用强度对比分析
第六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一、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模型建立
    二、关键影响因素对土地利用冲突的作用大小
    三、关键影响因素对土地利用冲突的作用方式
        (一)关键影响因素对研究区全域土地利用冲突的作用方式
        (二)关键影响因素对研究区各地级市土地利用冲突的作用方式
第七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策略
    一、优化土地生产的结构与布局
    二、完善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
    三、加强土地生态的安全管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花生生产概况
        1.2.1 国内花生生产
        1.2.2 世界花生生产
    1.3 国外花生脱壳技术研究
        1.3.1 美国花生脱壳机及脱壳技术
        1.3.2 其他国家花生脱壳技术现状
    1.4 中国花生脱壳技术及脱壳装备研究
        1.4.1 中国花生脱壳技术
        1.4.2 中国花生脱壳装备发展及现状
        1.4.3 对中国脱壳技术发展的建议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结构原理与方案
    2.1 花生脱壳方案分析与比较
        2.1.1 打击式脱壳方案
        2.1.2 碾搓式脱壳方案
        2.1.3 挤搓式脱壳方案
    2.2 花生层流原理研究
    2.3 立式脱壳方案分析及其与卧式脱壳的比较
        2.3.1 立式脱壳方案
        2.3.2 脱壳方案比较
        2.3.3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预期特点
    2.4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总体方案
        2.4.1 花生脱壳基本流程
        2.4.2 总体结构及传动方案
        2.4.3 各装置主要工作原理
        2.4.5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结构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生脱壳特性研究
    3.1 花生荚果及果仁几何特性研究
        3.1.1 荚果几何特性分析
        3.1.2 果仁几何特性分析
    3.2 花生荚果及果仁弹性模量
        3.2.1 试验原理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花生荚果摩擦特性试验
        3.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装置工作原理与仿真分析
    4.1 花生在锥环形脱壳室中力学及运动分析
        4.1.1 未与滚筒筋条接触时荚果受力分析
        4.1.2 与滚筒筋条接触后的受力分析
        4.1.3 花生在锥环形脱壳区间的运动分析
    4.2 花生荚果在脱壳区间运动状态仿真分析
        4.2.1 花生荚果脱壳模型建立
        4.2.2 仿真计算
        4.2.3 仿真模拟
        4.2.4 不同滚筒半锥角的仿真分析
        4.2.5 不同筋条倾角的仿真分析
    4.3 锥形脱壳滚筒设计
        4.3.1 锥形脱壳滚筒结构设计
        4.3.2 脱壳筋条设计
    4.4 环形脱壳间隙确定
        4.4.1 脱壳室形式确定
        4.4.2 脱壳间隙设计
    4.5 锥凹板设计
        4.5.1 锥凹板材质确定
        4.5.2 筛条间隙设计
        4.5.3 筒筛几何尺寸
    4.6 均布喂料装置设计
    4.7 脱壳间隙调整结构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横流三通道气吸清选装置工作原理及设计
    5.1 花生脱出物漂浮速度与空气动力因数
        5.1.1 物料空气动因数与漂浮速度的关系
        5.1.2 花生脱出物漂浮速度试验
        5.1.3 花生脱出物空气动力因数
    5.2 横流气吸清选临界条件确定
        5.2.1 花生脱出物受力与运动规律分析
        5.2.2 横吸气流作用下的花生脱出物水平位移
        5.2.3 临界气流速度和吸风口高度
    5.3 气吸清选装置关键部件设计
        5.3.1 吸风口及出料槽与分离仓
        5.3.2 集料仓与导流盘
        5.3.3 清选风机选型
        5.3.4 气吸装置主要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样机试验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仪器设备
    6.2 脱壳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6.2.1 试验指标与试验方法
        6.2.2 试验方案
        6.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脱壳装置主要参数优化及性能试验
        6.3.1 主要参数的优化
        6.3.2 脱壳装置优化后的性能试验
    6.4 清选装置性能试验
        6.4.1 清选性能试验指标与试验方法
        6.4.2 清选性能试验方案
        6.4.3 清选性能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控制玉米叶夹角主效QTL发掘与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叶夹角对产量的影响
        1.1.1 叶夹角与冠层结构
        1.1.2 叶夹角与光合作用
    1.2 玉米叶夹角的研究进展
        1.2.1 叶夹角的形态结构
        1.2.2 叶夹角的遗传分析
        1.2.3 叶夹角QTL定位研究
        1.2.4 控制玉米叶夹角基因的克隆
        1.2.5 调控叶夹角的分子机制研究
    1.3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1.3.1 定位原理
        1.3.2 定位方法
        1.3.3 作图群体
        1.3.4 分子标记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田间试验材料性状测定
    2.4 基因型分析
        2.4.1 叶片取样及DNA的提取
        2.4.2 分子标记分析
    2.5 极端混池构建
    2.6 QTL命名规则
    2.7 数据的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姊妹系叶夹角随叶龄的增长变化观察
    3.2 姊妹系L1和L2 叶夹角及其它农艺性状的比较
    3.3 种植密度对姊妹系L1和L2 叶夹角的影响
    3.4 姊妹系冠层透光率及光合特性差异比较
        3.4.1 姊妹系L1和L2 冠层透光率差异比较
        3.4.2 姊妹系L1和L2 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
    3.5 玉米叶夹角性状的遗传分析
        3.5.1 各世代试验材料叶夹角表型分析
        3.5.2 叶夹角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3.5.3 F2 群体和F2:3 家系穗上各叶夹角的相关性分析
    3.6 玉米叶夹角相关QTL的定位
        3.6.1 亲本间多态标记筛选
        3.6.2 利用BSA法发掘玉米叶夹角性状的连锁标记
        3.6.3 玉米第3 和第6 染色体上叶夹角QTL定位
        3.6.4 玉米叶夹角主效QTLqLA3.06 精细定位
        3.6.5 玉米第3 染色体上叶夹角候选基因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株型改良在玉米育种中的作用
        4.2.2 玉米叶夹角性状的遗传规律
        4.2.3 玉米叶夹角QTL定位分析
        4.2.4 玉米叶夹角候选基因分析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1.2.2 钾素与根瘤特性的关系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2.4 钾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1.2.5 钾素与养分代谢的关系
        1.2.6 钾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1.3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花生形态测定
        2.3.2 花生根瘤特性测定
        2.3.3 花生光合特性的测定
        2.3.4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5 花生养分吸收的测定
        2.3.6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2.3.7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3.1.1 钾素对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3.1.2 钾素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3.1.3 钾素对花生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1.4 钾素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3.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3.2.1 钾素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3.2.2 钾素对花生根瘤干重的影响
        3.2.3 钾素对花生根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钾素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钾素对花生光合参数的影响
        3.3.3 钾素对花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3.4 钾素对花生群体光合势(LAD)的影响
    3.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钾素对花生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2 钾素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3.5.1 钾素对花生氮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5.2 钾素对花生磷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5.3 钾素对花生钾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6.1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2 钾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3.7.1 钾素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3.7.2 钾素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4.1.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4.1.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4.1.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4.1.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4.1.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基于ORYZA20000模型的沈阳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水稻氮肥管理现状
    1.3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4 氮肥管理情景模拟研究
    1.5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6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
    1.7 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ORYZA2000 模型介绍及参数本地化
    2.1 ORYZA2000 模型介绍
        2.1.1 模型输入数据
        2.1.2 模型参数化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设计
        2.2.2 作物数据的测定
        2.2.3 模型检验指标
        2.2.4 水稻各生物量动态变化
    2.3 ORYZA2000 模型参数本地化及模型效果分析
        2.3.1 ORYZA2000 模型参数本地化
        2.3.2 ORYZA2000 模型效果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3 过去30年沈阳地区水稻施氮模式的优化
    3.1 实验设计
        3.1.1 氮肥情景设置
        3.1.2 数据处理
    3.2 不同氮肥情景对产量的影响
        3.2.1 氮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3.2.2 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情景对碳效率的影响
        3.3.1 氮肥水平对碳效率的影响
    3.4 不同氮肥情景对ANUE的影响
        3.4.1 氮肥水平对ANUE的影响
        3.4.2 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对ANUE的影响
    3.5 不同品种适宜的氮肥管理方案
    3.6 小结与讨论
4 气候情景数据的获取及评价
    4.1 气候情景介绍
    4.2 质量控制
        4.2.1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2.2 降水
        4.2.3 太阳辐射
    4.3 多模式集合对沈阳地区21 世纪中期、末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
    4.4 小结与讨论
5 未来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稳产性指标
        5.1.3 水稻经济系数
    5.2 未来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
        5.2.1 气候变化对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
        5.2.2 气候变化对其他水稻品种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
        5.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
        5.2.4 未来气候情景下水稻产量变化的成因分析
        5.2.5 气候变化对不同品种水稻氮肥利用率和碳效率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6 适应性调整的水稻生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水稻播期适应性调整
    6.3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播期后移的原因分析
    6.4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水稻施氮量的适应性调整
    6.5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适应调整后水稻产量变化情况
    6.6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期植稻下土壤碳铁耦合关系及其微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常见赋存状态及转化
        1.1.1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常见赋存状态
        1.1.2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赋存状态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1.1.3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赋存形态转变的意义
    1.2 水稻土中的异化铁还原过程
        1.2.1 异化铁还原过程及发生机理
        1.2.2 异化铁还原的主要影响因素
        1.2.3 微生物异化铁还原的生态重要性
    1.3 碳-铁-异化铁还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1.4 稻田时间序列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1.4.1 长期植稻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2 长期植稻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活性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长期植稻下土壤铁氧化物赋存形态的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土壤样地概述
        2.1.2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1.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铁氧化物测试指标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长期植稻下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变化
        2.2.2 长期植稻下水稻土氧化铁赋存形态的变化
        2.2.3 长期植稻下铁氧化物特征参数的变化
        2.2.4 长期植稻下水稻土铁氧化物赋存形态与SOC,DOC的相关性
        2.2.5 长期植稻过程中碳和铁的化学计量关系
    2.3 讨论
        2.3.1 长期植稻对水稻土理化性质和铁氧化物形态转化的影响
        2.3.2 长期植稻对碳-铁元素计量关系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长期植稻下异化铁还原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微生物特性及总DNA提取
        3.1.2 定量PCR测定铁还原微生物群落丰度
        3.1.3 铁还原菌群落分析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长期植稻过程中铁还原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
        3.2.2 不同植稻年限土壤中铁还原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3.2.3 长期植稻过程中铁还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3.2.4 碳-铁-铁还原微生物之间的耦合关系
    3.3 讨论
        3.3.1 铁还原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植稻过程的响应特征
        3.3.2 碳-铁-铁还原微生物耦合关系对长期植稻过程中土壤碳积累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外源铁氧化物对土壤铁还原能力和碳排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氧化铁的来源
        4.1.2 厌氧恒温培养实验设计
        4.1.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植稻年限土壤外源铁氧化物还原能力的比较
        4.2.2 不同铁氧化物添加下不同植稻年限土壤CH_4和CO_2 排放的变化
        4.2.3 铁氧化物添加下铁还原CH_4 排放的相互关系
    4.3 讨论
        4.3.1 外源铁氧化物添加对不同植稻年限土壤铁还原能力的影响
        4.3.2 外源铁氧化物添加对不同植稻年限土壤生成CH_4和CO_2 的影响
        4.3.3 氧化铁还原是抑制甲烷排放的重要驱动力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全文讨论
        5.1.1 长期植稻下碳-铁-微生物的耦合关系和碳铁的计量关系
        5.1.2 稻田的异化铁还原过程是抑制甲烷排放的重要驱动力
    5.2 全文结论
    5.3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5.3.1 研究创新点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附录

(8)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态环境对水稻的影响
    1.2 直立穗型水稻生理生态特性
    1.3 直立穗型水稻与氮素利用效率
    1.4 直立穗型水稻品质研究进展
    1.5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遗传背景对DEP1 基因产量及品质表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1.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3.1.5 水稻蒸煮品质性状的测定
        3.1.6 RVA特性研究
        3.1.7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EP1 基因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3.2.2 DEP1 基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DEP1 基因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产量相关项目测定
        4.1.4 气候因子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温及太阳辐射
        4.2.2 生育期
        4.2.3 DEP1 基因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DEP1 基因型效应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相互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氮肥水平对DEP1 近等基因系品质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品质性状测定
        5.1.4 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
        5.1.5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5.1.6 水稻RVA特性研究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5.2.2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ECQs的影响
        5.2.3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基因RVA特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9)辽宁省朝阳地区猪场布鲁氏菌感染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布鲁氏菌病
    1.2 诊断技术
        1.2.1 临床诊断
        1.2.2 血清学诊断
        1.2.3 病原学诊断
    1.3 主要功能基因
        1.3.1 LPS相关基因
        1.3.2 外膜蛋白(Omp)基因
        1.3.3 分泌蛋白(VirB)基因
        1.3.4 调控蛋白(BvrR/BvrS)基因与热休克蛋白基因
    1.4 布鲁氏菌参考菌株的宿主和地理区域分布
    1.5 B.microti和 B.inopinata与其他菌种的关系
第二章 辽宁地区动物布鲁氏菌感染率的血清学调查
    2.1 材料
        2.1.1 血液样品
        2.1.2 血清样品
        2.1.3 布鲁氏菌标准血清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
        2.1.6 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
        2.2.2 微量试管凝集试验(SAT)
        2.2.3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
    2.3 结果
        2.3.1 虎红凝集平板试验(RBT)
        2.3.2 微量试管凝集试验(SAT)
        2.3.3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
    2.4 讨论
        2.4.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
        2.4.2 微量试管凝集试验(SAT)
        2.4.3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
    2.5 小结
        2.5.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论
        2.5.2 微量试管凝集试验结论
        2.5.3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论
第三章 辽宁地区动物布鲁氏菌流行菌株的分子生物学调查
    3.1 材料
        3.1.1 血液样品
        3.1.2 布鲁氏菌野毒株
        3.1.3 布鲁氏菌疫苗株
        3.1.4 主要仪器
        3.1.5 主要试剂
        3.1.6 溶液配制
        3.1.7 引物
    3.2 方法
        3.2.1 布鲁氏菌DNA的制备
        3.2.2 布鲁氏菌Bruce-Ladder多重PCR检测
        3.2.3 布鲁氏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5)
    3.3 结果
        3.3.1 布鲁氏菌Bruce-Ladder多重PCR检测
        3.3.2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5)
    3.4 讨论
        3.4.1 化学修饰的热启动Taq酶 PCR反应扩增体系
        3.4.2 Bruce-Ladder
        3.4.3 MLVA-15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专利和奖励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10)我国山楂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新品种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山楂种质资源的概况和研究进展
        1.1.1 山楂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
        1.1.2 山楂栽培品种概况
        1.1.3 山楂品种资源园林应用的广泛性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1.2.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传统方法
        1.2.2 分子标记的类型与选择
        1.2.3 分子标记在山楂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 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3.1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1.3.2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3.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1.3.4 UPOV框架下SSR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3.5 山楂品种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基于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山楂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2.1.3 山楂花粉形态多样性观测研究
        2.1.4 山楂染色体数目研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山楂花粉的形态结构和外壁纹饰类型
        2.2.3 山楂品种染色体数目统计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山楂SSR位点挖掘和EST-SSR标记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检测和保存
        3.1.3 转录组序列中SSR位点的挖掘和引物设计
        3.1.4 引物的选取和PCR扩增
        3.1.5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和筛选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转录组结果分析
        3.2.2 转录组中SSR位点的分布及特征
        3.2.3 SSR标记的筛选和检测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身份证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M13 PCR体系的建立
        4.1.3 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
        4.1.4 遗传多样性分析
        4.1.5 聚类分析
        4.1.6 分子身份证的编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山楂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基于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4.2.3 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山楂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和已知品种数据库的构建
    5.1 山楂DUS测试指南的研制方法
        5.1.1 测试指南研制的准备工作
        5.1.2 测试指南性状表的制定及图文解释
        5.1.3 测试指南技术问卷的编制
    5.2 已知品种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我国山楂DUS测试指南和已知品种数据库的内容
        5.3.2 我国与UPOV山楂DUS测试指南中测试性状的异同
        5.3.3 DUS测试指南和已知品种数据库在DUS测试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楂属
附录Ⅱ 山楂已知品种数据库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2000~2002年沈阳农业大学科技论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单羧酸转运蛋白CgMCT1的功能分析[D]. 赵璇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基于“三生”功能的沈阳经济区土地利用冲突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吕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D]. 陆荣.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4]控制玉米叶夹角主效QTL发掘与精细定位[D]. 于洪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基于ORYZA20000模型的沈阳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D]. 李嘉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长期植稻下土壤碳铁耦合关系及其微生物学特征研究[D]. 董毓麒.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王远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辽宁省朝阳地区猪场布鲁氏菌感染的调查研究[D]. 雒思龙.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10]我国山楂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新品种保护研究[D]. 马苏力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沉阳农业大学2000-2002年科技论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