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

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

一、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论文文献综述)

袁雨航[1](2021)在《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文中认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和形塑人群组织形态的重要力量,也为界定个人身份认同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人类社会自发进行的语言改革,可以改变语言本身进而影响世界,而世界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语言的变化。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主要通行语言之一。现代化进程中乌尔都语的身份变革和印度社会的整体变动息息相关,语言变革彰显了民族属性的标记功能,体现出印度穆斯林精英的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乌尔都语身份变革就是印度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缩影。本文以巴斯尤尼的语言“索引性”理论、杜赞奇的“复刻符号”理论视角切入,探讨印度现代转型期间(1857-1947)乌尔都语的嬗变历程,通过对语言变革和语言使用群体的考察,探讨印度语言现代转型的独特机制,并进一步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探寻印度社会殖民遗留根源及去殖民化的具体途径。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展开研究,并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社会语言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本论文按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历时性展开,共分为七部分。导言部分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并对具体概念、研究时段、文献材料组成和研究方法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一章考察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为维护殖民统治,英国语言研究机构威廉堡学院统一了乌尔都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形式,并将其界定为一门具有伊斯兰色彩的语言。19世纪下半叶,穆斯林启蒙运动领袖赛义德·艾哈迈德·汗继而通过乌尔都语说理散文创作和公共演讲,将乌尔都语建构为印度穆斯林的身份标识。第二章考察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经过19世纪语言身份建构的乌尔都语因伊斯兰色彩备受印度教徒指责。与此同时,该语言本身也需标准化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乌尔都语知识界发起语言标准化运动,进一步保障了乌尔都语在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并在标准化措施中,同时关注该语言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章考察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20年代后,以整个印度次大陆为地理范围的“印度认同”进一步发展成型。知识分子为将乌尔都语推广为印度通用语言,需处理该语言和印度南部语言之间的关系。为此,乌尔都语知识界通过语言史重建,将乌尔都语使用社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南印度,为该语言建构起印度通用语言的身份。第四章考察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印度认同”驱使乌尔都语知识分子通过和英语之间的对抗,进一步确立乌尔都语作为一门印度语言进行推广的资格。鉴于科学在印度民族复兴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英语媒介科学教育的弊端,乌尔都语知识分子继而通过科技术语翻译运动,将该语言推行为科学教育和研究的媒介。第五章考察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30年代后,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要矛盾由印英之间的矛盾转移为殖民势力预期撤出下不同宗教社群之间的矛盾。为取得社会、文化和政治主导权,乌尔都语知识分子和印地语知识分子展开印度民族语言之争,并通过联合达罗毗荼语系语言使用社群、盎格鲁印度人社群以及部落社群等为语言推广运动助力。但最终巴基斯坦的成立,使得此推广计划戛然而止。本文通过对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考察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受世界语言变革潮流中“言语中心主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北印度穆斯林试图通过语言推广运动,在印度由传统社会向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争取权力的意图。第二,印度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基于克里方言、莱赫达诗歌和威廉堡学院创制的口语化散文被重新界定出来,并逐步应用于政治、教育、科学等各领域,其使用人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全印度,语言中同时体现出较强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历经现代转型的乌尔都语持续在印巴两国国家认同塑造中发挥作用。第四,印度、巴基斯坦国内语言冲突的根源在于难以建构统一的民族认同,未来可尝试跳出英殖民时期建构的范畴和概念,从历史中论证印度文明本身存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李小娟[2](2021)在《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文中指出15世纪末,西方向海洋进发,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开启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动机除了对资源、商路和财富的渴望之外,则是西方对基督教传教的热情。长期以来,中东是西方基督徒憧憬和向往的圣地耶路撒冷的所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西欧传教士萌生了向中东传教的理念,16世纪以来,西欧传教士的“福音”在这里生根发芽,到了19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已经在中东广泛存在。传教理念是美国对外文化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来,美国基于西欧早期传教活动的成果,在该地区开启了一个空前的基督教传播的时代。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是美国海外传教活动的一部分,与西方殖民主义全球扩张和基督教复兴运动密切相关。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扩张带来的交通工具、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基督教大规模的传教运动。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作为美国对外文化扩张和基督教复兴的一部分而存在。其次,19世纪盛行于美国的天命论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为美国海外传教事业提供精神动力。这些思想都建立在盎格鲁—撒克逊的种族优越论之上,将“拯救众生”和向落后民族传播基督教“福音”看作他们的神圣使命。最后,“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和美部会的诞生,直接推动了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的发展。美国在中东传教的主体是美国福音派,他们在美部会的组织和领导下传教。美部会主要由公理会、长老会和归正会的成员组成,总部设在波士顿,致力于实现“全世界的福音化”。其中,长老会在中东的传教贡献尤为突出。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活动的客体包括安纳托利亚地区、黎凡特地区、海湾地区和北非等地区的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起初,美部会将这些地区的穆斯林和犹太人作为传教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改宗的严格约束和来自犹太人内部的极力排斥,美部会改变传教策略,集中向所谓的“堕落的东方教会”和“名义上的基督徒”进行精神启蒙,复兴当地的基督教教会,将此作为穆斯林和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的序幕。为了达到促进皈依的目的,美部会采取了包括教育、医疗和出版等方式向中东民众传播基督教。其中,教育是美国传教士最主要的传教方法,他们在中东开办各类教会学校,在美国传教士看来,这是影响年轻一代最可行的方法。他们在教会学校推行《圣经》教育,通过在当地创办出版社的方式印刷《圣经》和宗教传单,试图在精神上“唤醒”中东民众。另外,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医疗领域的传教工作也较为突出。中东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医疗条件,传教医生在当地开办了医院和药房,并开展了医疗培训,对中东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中东社会存在的性别隔离习俗,美国女传教士在向中东妇女的传教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们对当地妇女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向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扩张的一部分,传教士在其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生动地诠释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互动的内涵和外延。这场互动是对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互动的继承和延续,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冲突与融合为其基本特点。而美国传教士与中东穆斯林的交往更多地表现出冲突的一面。从交往哲学上讲,宗教冲突源于将己方奉为主体,将他方视为顺从和受支配客体的‘主—客’式的交往观。美国传教士在与穆斯林的互动中往往陷入这样的交往观之中,将基督教文明奉为唯一的文明,将西方价值观奉为唯一的价值观。这种西方中心论的交往观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影响持续至今,这一点也将始终影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时佳希[3](2020)在《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文中研究表明巴基斯坦应该被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该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核心命题,也是长期困扰其国民乃至每个海外观察者的价值叩问。作为在殖民帝国退却之后重新构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曾被其建立者们规划为一个世俗、民主、统一的联邦政治体,以追赶上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的现代化发展,早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但在随后的国家构建进程中,巴基斯坦在宗教、军队和离心势力的影响下偏离了最初的建国蓝图,并日益陷入对国家自身定位的怀疑心态。本文选取从1947年建国到1988年齐亚军政府结束的41年间为主要考察时段,试图从巴基斯坦的早期历史中发掘出政教矛盾、军政矛盾、认同矛盾三条并行交织的发展脉络,以发掘蕴含在其国家构建进程中的长期特征和未来趋势,并为该进程的诠释搭建起由国体、政体、认同三种维度构成的立体图景。本文的导论,主要提出该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巴基斯坦国家构建各领域、国家构建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一章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本章旨在为巴基斯坦建国提供一个纵深的历史定位,以解释英属印度的穆斯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于何种目的而寻求独立,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家又承载了何种先天条件与历史使命。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穆斯林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史,着重解释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尖锐矛盾的历史根源,但同时也指出某种近乎可被称为“印度-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复合体也在冲突与融合中得以塑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包括“后期莫卧尔”(1707-1857)和英属印度(1857-1947)两段时期的历史,剖析南亚穆斯林在此时期遭遇的殖民危机,重点探讨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理论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第三部分发掘伊斯兰现代主义在20世纪政治领域的成果,即南亚穆斯林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以穆斯林联盟成立、“两个民族”理论成型、“巴基斯坦”概念提出、《拉合尔决议》签署的时间线索,梳理出穆斯林政治理念从自治到独立的转变过程。第二章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本章旨在探索世俗国家与宗教国家两种道路选择,围绕对巴基斯坦国家性质定义权的争夺进程,重点论述了宗教路线优势地位的逐步确立。第一部分追溯英属印度时代的印穆宗教矛盾,指出印度教意识形态的上升和英印政府的“分而治之”政策加重了穆斯林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其内部因而分别在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两条路径上开始了各自的理论重建、社会动员,并论述了“伊斯兰大会党”(JI)和“伊斯兰圣哲会”(JUI)作为该时期动员成果的建立过程。第二部分以1947年至1977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从真纳提出的世俗主义特点及其衰落原因入手,进而通过分析《目标决议》(1949)与前后三部宪法(1956、1962、1973)中关于伊斯兰国家性质的文本,阐明宗教势力在此时期的政治诉求。第三部分以1977年至1988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指出齐亚·哈克政府主导的伊斯兰化是一场超出宪法层面的全面宗教运动,理清其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着重探讨这十一年在教派政治和原教旨主义领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本章主要探讨巴基斯坦政治体制的构建过程,特别是军队对其宪法和政体造成的长期破坏,并梳理在此期间的军政府建设。第一部分重点剖析军队如何在建国初期逐渐具备干预政治的能力和意志,以及军队在1958年军政府建立之前对政治的介入行为。第二部分以两段长期的军政府时期(1958-1971、1977-1988)和中间短暂的文官政府复辟时期(1971-1977)为脉络,探究军方发动政变的多种原因与巩固军政府的行为模式,并且将关键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选择也纳入考察范畴。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宪法文本的更替,试图揭示紧张的军政关系为政体构建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军方与政党之间在宪法层面拉锯的重点,以及宪法被频繁地修订、中止、废除和重颁为宪政建设留下的长期影响。第四章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本章旨在揭示一个关键命题:巴基斯坦国家虽已建立,国家认同的构建却任重道远。阻挡在国家认同工程面前的,是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教派、部落、城乡等在内的非国家认同。第一部分论述1971年以前巴基斯坦东西两翼之间的矛盾,指出这种矛盾既是先天存在于其地理、文化层面的隔绝,也是西巴基斯坦的政治精英不愿意将权力放与东巴分享,导致双方在1971年的内战和分裂。第二部分则着眼于西巴内部各民族的主张,分别讨论了信德、普什图、俾路支民族认同的历史源头,以及它们在现代巴基斯坦的政治诉求。基于西巴各民族的诉求演变,该部分还试图表明1971年东巴脱离在西巴引起了广泛的“链式反应”,并将70年代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作为第四个考察对象。第三部分立足于土邦、部落、城乡等多种认同,并指出它们分别与文化民族认同存在的具体关联,从而进一步证明巴基斯坦非国家认同的复杂特性,以及国家认同构建的艰巨性。本文的结论部分,分四个步骤对主题“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了总结归纳和进一步的提炼升华。第一,总结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指出其对南亚穆斯林群体的意义所在,以及该意义在现实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第二,归纳国体、政体、认同这三种国家构建的维度,并论述三种维度在巴基斯坦分别表现为三组结构性矛盾(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化、军人干政与民主诉求、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第三,试图发现三种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这些交互作用归纳为“逻辑关联型”和“现实策略型”两个模式,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立体图景。第四,基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共同的历史背景,通过比较同时期两国的构建成果,来对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出评价。

马景[4](2020)在《传承与变迁:《穆斯林世界》百十年透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将《穆斯林世界》季刊划分为福音传播期、思想转型期、宗教对话期和学术研究期,分别梳理和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编、副主编、办刊宗旨及特点。文章认为作为一份拥有110年历史传承的季刊,《穆斯林世界》本身具有连续性,同时创传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基本看法仍然有相当广泛的舆论和思想基础,最大变化是从最初穆斯林福音传教向伊斯兰教研究及基督徒与穆斯林对话的趋势发展,反映了美国百余年来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的变迁。

朱明亮[5](2020)在《萨达特时期埃及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是既冲突又相互影响的重要内容。埃及,作为中东地区深受伊斯兰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双重影响的标志性国家,其政教关系力量对比主要体现为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府与社会上的政治伊斯兰之间的互动博弈。其中,以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宗教政治力量对埃及政治构建、国家发展进程影响重大,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60年开始崛起的伊斯兰极端恐怖势力大多是自穆斯林兄弟会这一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指导思想与斗争方式上受到库特布思想的影响。在萨达特时期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力量的关系,是指萨达特政府与伊斯兰政治温和派穆斯林兄弟会和极端派代表圣战和赎罪与迁徙组织的关系。本文对穆斯林兄弟会的早期创立和发展,以及前任总统纳赛尔政权与穆斯林兄弟会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做出分析:前期合作、中期发生冲突、而后兄弟会长期处于被纳赛尔政府压制的状态。萨达特时期作为埃及大变革、大转型的阶段,他勇于推陈出新,在内政外交方面做出四项重大举措,即经济开放政策、民主化与多党制、亲美反苏、与以媾和。与此同时,萨达特开启埃及政治和社会的伊斯兰化政策,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他利用和发展宗教政治力量为代表穆斯林兄弟会打压纳赛尔主义者和左翼人士。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萨达特时代,“温和派”穆斯林兄弟会和“极端派”圣战与赎罪与迁徙,在这时期的发展变化和组织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做出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最后,着重对萨达特政府与伊斯兰宗教政治力量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理清了政府与兄弟会的关系,分为恢复一—合作——冲突。而极端组织在萨达特任期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是其本人始料未及的。萨达特采取了坚决打击的策略,但最终导致他倒在极端分子炮火之下。分析萨达特时代,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关系,对中东的政治生活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四章与结语六个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重要概念予以阐释,对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评价。第—章追溯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建立与早期发展的历史,理清了纳赛尔时期政府对兄弟会的政策变化,并对其创始人哈桑·班纳及极端主义思想家库特布的政治理念的发展变化做了剖析。第二章阐述了萨达特时期埃及政府的内政外交建设的四大政策的成效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论述。第三章考察了萨达特时期的埃及宗教政治力量的构成和特征,对这一时期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宗教政治组织温和力量,以及对圣战和赎罪与迁徙两大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斗争方式,意识形态做了一定的剖析。第四章分析了萨达特时期世俗政治的代表政府与宗教政治力量的代表穆斯林兄弟会和伊斯兰极端势力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语,对以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伊斯兰宗教政治力量发展演变做出归纳,总结出宗教政治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是在伊斯兰国家现代化政治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提出处理好萨达特时期埃及世俗政治对宗教政治两者的关系对当今中东国家政治稳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黄苏苏[6](2020)在《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的张力及调适》文中研究指明欧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摆脱基督教束缚的世俗化进程,世俗主义内化成欧洲国家的意识形态。上世纪50年代以来,穆斯林移民由于客籍劳工、家庭团聚、政治难民、留学深造等原因涌入欧洲社会,欧洲穆斯林人口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穆斯林群体和伊斯兰信仰逐渐走入公共视野,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伊斯兰教与欧洲世俗主义存在事实上的张力,不仅在于它是一种信仰体系和宗教价值观,更在于伊斯兰教缺乏类似于欧洲历史进程中基督教与世俗主义的磨合。本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中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暴恐事件时有发生,加之民粹主义与穆斯林恐惧症,欧洲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的张力成为学界、教界、政界讨论的焦点,欧洲社会和伊斯兰教内部的有识之士致力于缓和张力。本学位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缘由及意义,总结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欧洲穆斯林的历史和现状。第一章梳理世俗化相关概念,主要包括“世俗”、“世俗化”、“世俗主义”和“后世俗主义”。词语“世俗的”是所有相关概念的词根,因而与所有相关概念具有内涵上的延续性;同时,不同概念所代表的具体内涵又相互区别。欧洲是世俗化发源之地,也是当下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与其它地区相较而言,欧洲社会的世俗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水平。第二章论述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的张力。张力的存在涉及到两个主体,世俗主义作为主体的一方存在着内部的差别化,第一节旨在阐明欧洲社会内部世俗主义模式的区分。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的互动良久,历史上伊斯兰教与欧洲世俗主义的接触和碰撞使得双方都形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印象,第二节旨在指出张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遗留物。第三节旨在从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阐述张力的现实表现和理论渊源。第三章论述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张力的调适。欧洲社会所奉行的世俗主义意识形态是张力存在的原因之一,张力的缓和需要欧洲社会世俗主义的自我调适,即欧洲社会向后世俗社会的转变。第二节论述伊斯兰教作为调适的另外一个主体,即“欧洲伊斯兰”的构建。欧洲穆斯林学者致力于构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即所谓的“欧洲伊斯兰”,试图通过对伊斯兰教的适当改革,实现伊斯兰价值观与欧洲世俗价值观的和解与融合。结论部分主要阐明“欧洲伊斯兰”是伊斯兰教与欧洲世俗主义张力调适的产物,为欧洲穆斯林的未来构建一条可行的道路。虽然就目前而言,伊斯兰教与欧洲世俗主义间仍然充满张力,“欧洲伊斯兰”的实现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是可以完成的。

温婧[7](2020)在《欧洲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从庞大的人口规模,或是独特的文化、宗教和语言来看,穆斯林族群已成为欧洲国家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为了推动穆斯林族群与主流社会的融合进程,欧洲各国政府在政治、宗教、法律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近年来,随着马德里爆炸案、伦敦地铁爆炸案等系列极端恐怖主义事件在西欧各国的频繁发生,以及伊斯兰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冲突与争议不断,加之难民危机的爆发,欧洲主流民众对穆斯林移民的排斥与隔阂不断加深,穆斯林族群的社会融入状况受到了广泛质疑并成为欧洲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穆斯林族群移民欧洲的历史进程、欧洲国家的主要移民融合模式以及欧洲穆斯林族群在经济、文化、社会关系和政治领域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考察和探讨。总体来看,当前欧洲穆斯林族群的社会融入进程较为缓慢,融入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在经济领域,欧洲穆斯林族群面临着就业歧视的困扰,以及职业层次不高、收入偏低的状况。在文化领域,一方面穆斯林移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导致双方的文化冲突与争议不断,另一方面穆斯林移民强烈的宗教认同与西方国家公民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张与冲突。在社会关系领域,大多数欧洲穆斯林移民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同质性较高,不同族群的族际交往不足,且难以与当地民众建立亲密度、信任度较强的情感联系,同时在婚姻关系的建立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内群体偏好。从政治参与状况来看,穆斯林移民面临着政治参与权缺失和代表性不足等问题。但各种类型的伊斯兰宗教组织和穆斯林社会团体的广泛存在,仍为穆斯林族群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补充渠道。基于这一融入现状,本文从就业歧视、教育、文化和社会关系五个角度提出了关于推动欧洲穆斯林族群社会融入的若干思考。第一,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立法和监管,鼓励和引导企业采取公平的招聘方式;第二,提高欧洲穆斯林族群的受教育程度,重视教育和就业信息指导;第三,克服文化中心主义倾向,加强伊斯兰与西方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第四,改善住房歧视现象,推进族群交流;第五,适当放宽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移民入籍归化政策,提高其政治参与积极性。

丁辰宇[8](2020)在《埃及“1·25”革命以来的科普特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1月25日,埃及民众在开罗解放广场集结并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仅仅十八天的时间就推翻了执政三十年之久的穆巴拉克政权。虽然科普特族群和穆斯林群体在“1·25”革命之中形成了短暂的合作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并未消除,在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之后暂时的同盟迅速瓦解,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尤其是在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尔西,当选成为埃及第一位民选总统之后,埃及境内的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势力重新崛起。科普特问题不断恶化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科普特人在政治诉求和宗教权益方面无法得到埃及政府的回应和保障;另一方面,因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而成为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人士袭击的对象,人身安全受到严峻威胁。塞西执掌埃及政权之后,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族群政策,在着力打击国内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的同时,加强同科普特族群的沟通与对话,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普特人的社会地位。埃及科普特问题的实质是科普特民族对于埃及的国家认同问题,其中不仅涉及到埃及国内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同时反映了埃及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无法保障不同宗教群体和谐相处的困境,因此,塞西正常采取的积极族群政策,缓和了国内长期以来的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为进一步解决科普特问题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本论文在整体结构上主要分为绪论、论述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埃及科普特族群和科普特问题的研究现状、“认同威胁”理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等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的视角简述埃及科普特民族的情况,以及埃及科普特问题产生与发展的根源;第二章依托“认同威胁”理论,分析“1·25”革命及过渡政府期间、穆尔西总统执政期间和塞西总统执政至今三个时期埃及科普特问题发展的动态变化及变化的缘由;第三章则通过梳理自“1·25”革命以来埃及政府对待科普特族群和科普特问题的态度,以及制定与实施的不同族群政策,进而分析埃及政府解决科普特问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与面临的困境;结语部分则总结全文内容,并根据文章整体内容提出解决科普特问题的办法与建议。由于科普特问题受到埃及经济发展、民族矛盾、宗教信仰冲突等方面的影响,体现出埃及政府在构建国家认同以及国族身份属性选择上的不足与困境。所以,只有加强埃及的经济发展,促进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之间对话,并构建符合全体埃及公民利益的国家认同,才能够缓解长期困扰埃及政府的宗教矛盾与冲突,并彻底解决科普特问题。

武亭立[9](2020)在《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脱胎于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共和国,通过凯末尔改革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建构,但伊斯兰教依旧渗透在国家的各个方面。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的博弈贯穿其中,头巾问题是其突出表现。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的土耳其头巾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耳其社会中头巾问题个案的剖析,揭示头巾问题的实质及其影响。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土耳其头巾问题的由来。在前伊斯兰教时代,女性戴头巾的习俗是由当时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决定的;伊斯兰教产生后,《古兰经》中关于女性戴头巾形成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教义,并贯穿伊斯兰帝国始终。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主张世俗化改革,鼓励女性摘掉头巾,向西方社会看齐;50年代多党制时期,政治领域的变革影响到女性戴头巾的多样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复兴的伊斯兰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女性的观念,追随伊斯兰教信仰的女性重新选择戴上头巾;伊斯兰政党登上土耳其政坛后,将头巾作为拉拢选民的工具,赋予头巾特定的政治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关于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的发展历程。1980年军事政变后和厄扎尔时代奉行“土耳其——伊斯兰一体化意识形态”,促使伊斯兰主义全面复兴,世俗主义的宪法基础导致头巾禁令颁布;20世纪90年代,头巾问题继续发展,以坦苏·奇莱尔和“卡瓦克希”事件为典型个案;21世纪以来的头巾问题主要分析了蕾拉·萨欣诉土耳其案、政府官员妻子们佩戴头巾和正义与发展党关于头巾的法案,指出头巾问题仍然是土耳其政坛争论的焦点。头巾问题的发展伴随土耳其政治变革而不断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土耳其政治变化的“晴雨表”。第三章主要是针对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的多维评述。从女性权利的角度来看,女性戴与不戴头巾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都是自身意识觉醒的表现,向争取自身权利迈出了重要一步;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伊斯兰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围绕头巾问题的争端均是为了实现政治利益,都将头巾作为自身争取利益权力的工具;就土耳其现代化进程而言,头巾问题既是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阻碍,又与民主化改革息息相关。1980年代以来头巾问题的变迁折射出土耳其民主化的进步,围绕头巾问题的政治和文化博弈又反映了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曲折性。结语在对以上三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后,指出土耳其头巾问题的变迁可以说是土耳其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与欧美诸国的头巾问题相比,土耳其头巾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土耳其头巾问题牵涉诸多方面,围绕头巾问题的争论仍将是土耳其社会不可回避的话语。

穆春唤[10](2020)在《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国际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也是美国建立和维持全球统治地位必然要涉足的重点区域。美国自冷战时起,就试图通过和中东地区各种类型政治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来参与这个地区的事务,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之间的关系。多年来,美国始终关注中东地区不同国家的库尔德武装组织,并根据自己与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所在国家的关系或局势,来制定针对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不同政策。本文主要是从威胁认知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美国在规避威胁、遏制威胁以及消灭威胁等动机的驱使下,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作为一种客观现实,美国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多元的。既有正向关系的支持、合作以及接触,也有反向关系的打压与制裁。在此基础上,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差异。而这些政策的形成与差异的产生,都和美国的威胁认知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首先,威胁认知是导致美国对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开展合作、支持和接触,或是打压、打击和制裁等基本政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积极支持与合作政策,主要源于美国对冷战时期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对伊拉克的影响,还有伊拉克极权主义政权在海湾地区的扩张以及穆斯林什叶派势力在伊拉克的增长等一系列威胁认知。同样,美国积极支持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感受到了叙利亚内战中“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崛起在中东地区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安全威胁,而与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进行了接触。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伊朗的威胁评估显着下降,同时对库尔德武装组织自由生活党的威胁认知相对上升,因此,将该组织列入了恐怖主义组织名单进行制裁。对于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美国主要是考虑到与土耳其的同盟关系,因而支持土耳其政府镇压库尔德工人党,并将该组织列入恐怖主义名单予以制裁。其次,威胁认知对美国的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具有限制作用。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追求的违反国家主权原则的民族分离主义目标,影响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因此,美国在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采取支持与合作政策时,谨慎把握对这些组织的支持限度,尽量降低库尔德民族主义对地区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威胁。最后,威胁认知也影响到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就美国与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而言,考虑到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和伊拉克什叶派威胁的长期存在,因而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政策更具有战略性;而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威胁的短期性和非关键性,因此美国基于反恐战争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形成的合作关系则侧重于战术性。本文通过威胁认知理论对美国针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所做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美国作为国家行为体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制定政策时的威胁认知考量。并从中认识到美国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差异,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对待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并非是为了支持库尔德民族的自治与独立,而是从威胁认知出发来更加有效地维护美国自身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从论文研究的创新来说,这种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结果,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探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二节 威廉堡学院和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赛义德·艾哈迈德·汗与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语言标准化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乌尔都语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乌尔都语的语言标准化实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知识界的印度认同
    第二节 乌尔都语作为印度南部重要语言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向印度南部语言社群推广乌尔都语的合法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成为科学语言的动机
    第二节 乌尔都语科技术语翻译运动
    第三节 从科学语言到印度民族教育语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印度的民族语言之争
    第二节 《威迪亚·曼迪尔方案》中的语言争端
    第三节 印度民族语言之争中的乌尔都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2)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创新点和重难点
第一章 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的背景、主体与形式
    第一节 传教活动的背景
        一、美国基督徒的圣地情结
        二、美国基督教“第二次大觉醒”运动与福音派的传教活动
        三、美国海外传教活动与西方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
    第二节 传教活动的主体和诉求
        一、以美部会和长老会为核心的传教主体
        二、以复兴基督教和殖民扩张为目的的传教诉求
    第三节 传教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教会学校和出版社的创办
        二、《圣经》的阅读与教育
        三、医疗机构与女传教士的角色
第二章 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教历程
        一、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二、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发展
        三、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衰落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与奥斯曼帝国的博弈
        一、美国传教士与哈米德政府的冲突
        二、美国政府对传教活动的干预
    第三节 美国传教士与安纳托利亚地区民众的互动
        一、美国传教士与穆斯林的艰难对话
        二、美国传教士与犹太人的互动
        三、美国传教士与基督徒的互动
第三章 美国传教士在黎凡特地区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传教活动
        一、美国传教士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二、美国传教士与巴勒斯坦地区民众的互动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的传教活动
        一、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二、美国女传教士在叙利亚传教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三、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遭遇的挑战
第四章 美国传教士在海湾地区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伊朗的传教活动
        一、美国传教士在伊朗传教活动的缘起
        二、美国传教士在伊朗传教活动的主要阶段
        三、美国传教士与伊朗民众的互动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的传教活动
        一、美国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和发展
        二、美国传教士与阿拉伯海湾地区民众的互动
        三、美国女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传教活动中的作用
第五章 美国传教士在北非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埃及的传教活动
        一、美国传教士在埃及传教活动的兴衰演变
        二、美国传教士与埃及民众的互动
        三、美国传教士在埃及传教活动的特征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的传教活动
        一、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传教活动的缘起
        二、美国传教士艾伯特·内森在摩洛哥的传教活动
        三、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遭遇的挑战
第六章 传教士在美国—中东外交关系中的作用
    第一节 宗教扩张与大国在中东的博弈
    第二节 传教士与美国—中东早期外交
    第三节 传教士活动的兴衰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制定
第七章 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促进中东地区教育、出版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促进妇女角色的转变和妇女事业的进步
    第三节 间接助长中东的社会分化和地区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意识
        (二)现实考量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二)国外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三)国家构建的概念、内涵与理论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论文结构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
    一 前现代时期:南亚穆斯林政权的出现
    二 西方殖民时代:穆斯林的危机与应对
        1.殖民主义对穆斯林社会的冲击
        2.伊斯兰复兴主义者的探索
        3.伊斯兰现代主义者的探索
    三 20世纪前叶:穆斯林独立建国的观念和实践
        1.穆斯林联盟的成立和发展
        2.“巴基斯坦”概念的形成
        3.“两个民族”理论的形成
        4.《拉合尔决议》的通过
        5.《拉合尔决议》之后的建国过程
    小结
第二章 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
    一 构建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条件
        1.殖民体制下的伊斯兰教危机
        2.原教旨主义的社会动员
        3.泛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动员
    二 国体伊斯兰化时期(1947-1977)
        1.国家的世俗主义起点
        2.《目标决议》的伊斯兰化转向
        3.三版宪法对伊斯兰化的确认
        4.政策领域的伊斯兰化倾向
    三 全面伊斯兰化时期(1977-1988)
        1.全面伊斯兰化政策
        2.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一——教派政治
        3.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二——原教旨主义
    小结
第三章 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
    一 军队干预政治的历史基础
        1.新生国家对军队的依赖
        2.军队的建设与扩张
        3.军队介入政治的开端
    二 军队对政治的直接领导
        1.第一次军政府时期(1958-1971)
        2.人民党政府时期(1971-1977)
        3.第二次军政府时期(1977-1988)
    三 宪政建设的坎坷及其成因
    小结
第四章 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
    一 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71)
        1.东巴-西巴的并立格局
        2.东巴-西巴的长期矛盾
        3.东巴基斯坦的分离
    二 西巴基斯坦内部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88)
        1.信德民族主义
        2.普什图民族主义
        3.俾路支民族主义
        4.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
    三 多元认同:其他次国家行为体问题
        1.土邦
        2.部落
        3.城乡
    小结
结论
    (一)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
    (二)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的三种维度
    (三)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维度间的关系网络
    (四)印巴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构建成果评价
附录一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重要事件
附录二 巴基斯坦史常用缩略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4)传承与变迁:《穆斯林世界》百十年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福音传播期(1911-1947)
    1.《穆斯林世界》创刊背景
    2.知味墨与《穆斯林世界》的早期发展
    3.过渡时期
三、思想转型期(1948-1967)
    1.卡尔弗利时期
    2.克拉格时期
    3.其他主编
四、宗教对话期(1967-2008)
    1.彼杰勒菲尔德
    2.艾布·拉比时期
五、学术研究期(2008年至今)
六、结语

(5)萨达特时期埃及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
一、穆斯林兄弟会的建立与早期发展
    (一) 哈桑·班纳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建立
    (二) 穆斯林兄弟会的早期发展
    (三) 穆斯林兄弟会与纳赛尔政权的合作、争夺和冲突
    (四) 穆斯林兄弟会内部的思想分裂
二、萨达特时期的内政外交
    (一) 萨达特政权的对内政策
    (二) 萨达特政权的外交政策
三、萨达特时期宗教力量的构成及其特征
    (一) 穆斯林兄弟会发展道路的变化及特征
    (二) 伊斯兰极端组织思想及特征
四、世俗政权与宗教力量的互动
    (一) 政府对穆斯林兄弟会的恢复、利用和打压
    (二) 萨达特时期极端伊斯兰组织的发展
    (三) 萨达特对伊斯兰主义者的打击与回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的张力及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欧洲穆斯林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章 欧洲社会世俗化:概念辨析与理论内涵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理论内涵
        一、“世俗的”与“世俗化”
        二、世俗主义
        三、后世俗主义
    第二节 “去世俗化”的特例
        一、欧洲世俗化的内外因素
        二、欧洲世俗化的繁荣态势
第二章 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的张力
    第一节 张力主体:欧洲世俗主义
        一、世俗主义的主要模式
        二、欧洲世俗主义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伊斯兰教与欧洲世俗主义的消极互动
        一、伊斯兰世界对欧洲世俗主义的历史印象
        二、欧洲社会中伊斯兰教的“他者”定位
    第三节 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张力的具体表现
        一、政治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张力
        二、伊斯兰教育的供求失衡
        三、“沙里亚”与欧洲法律体系的矛盾
        四、伊斯兰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碰撞
第三章 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的调适
    第一节 欧洲世俗主义的调适:后世俗社会
        一、世俗化的转折
        二、“后世俗社会”的表达与规范
    第二节 “欧洲伊斯兰”的话语建构与实践探索
        一、“欧洲伊斯兰”的话语建构
        二、“欧洲伊斯兰”的实践探索
        三、“欧洲伊斯兰”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欧洲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论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相关理论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穆斯林移民欧洲的历史进程
    2.1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1973年,以工作移民和殖民地移民为主
    2.2 1974年至80年代末,以家庭团聚移民为主
    2.3 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难民和寻求庇护者为主
第3章 欧洲国家对穆斯林移民的主要融合模式
    3.1 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模式
    3.2 法国共和同化模式
    3.3 德国先拒斥后融合模式
第4章 欧洲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状况
    4.1 经济领域
        4.1.1 就业歧视状况
        4.1.2 职业地位状况
        4.1.3 收入状况
    4.2 文化领域
        4.2.1 文化冲突
        4.2.2 宗教认同
    4.3 社会关系领域
        4.3.1 邻里交往状况
        4.3.2 亲密朋友交往状况
        4.3.3 婚姻状况
    4.4 政治领域
        4.4.1 政治参与
        4.4.2 宗教组织与社会团体
第5章 实现欧洲穆斯林族群社会融合的路径
    5.1 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立法和监管,引导企业采取公平的招聘方式
    5.2 提高欧洲穆斯林族群的受教育程度,重视教育和就业信息指导
    5.3 克服基督教文化中心主义倾向,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5.4 改善住房歧视现象,推进族群交流
    5.5 适当放宽移民入籍归化政策,提高政治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埃及“1·25”革命以来的科普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致谢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相关概念阐释
        1、国家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
        2、认同威胁理论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埃及科普特民族及科普特问题概述
    第一节 埃及科普特民族简述
    第二节 科普特问题的历史溯源
第二章 埃及“1·25”革命以来科普特问题的变化
    第一节 “1·25”革命期间科普特族群诉求的改变
    第二节 穆尔西总统执政期间科普特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节 塞西总统执政以来埃及族群关系的新变化
第三章 科普特问题解决的困境与难点
    第一节 经济问题是科普特问题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 宗教矛盾是科普特问题恶化的根源
    第三节 国家认同建构的困境是科普特问题的核心
结语
参考文献

(9)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概念界定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1 国外研究概况
        0.3.2 国内研究概况
    0.4 研究目的与意义
    0.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土耳其头巾问题的历史缘起
    1.1 伊斯兰教对女性佩戴头巾的规定
    1.2 凯末尔世俗主义对佩戴头巾的规定
        1.2.1 共和国时期对佩戴头巾的规定
        1.2.2 1950年后头巾问题的出现
    1.3 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头巾问题的影响
        1.3.1 伊斯兰文化复兴与女性佩戴头巾
        1.3.2 伊斯兰政党与女性佩戴头巾
2 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的发展过程
    2.1 军人政府与头巾禁令的出现
        2.1.1 军人政府对佩戴头巾的限制
        2.1.2 厄扎尔时代头巾禁令颁布
    2.2 20世纪90年代关于头巾问题的争端
        2.2.1 坦苏·奇莱尔总理与头巾问题
        2.2.2 1999年大选与“卡瓦克希”事件
    2.3 21世纪头巾问题的浮沉
        2.3.1 欧洲人权法院与萨欣诉土耳其案
        2.3.2 政府官员与头巾问题
        2.3.3 正义与发展党关于头巾问题的斗争
3 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的多维评述
    3.1 头巾作为女权斗争的武器
        3.1.1 女性对头巾禁令的不同回应
        3.1.2 头巾与女性身份的悖论
    3.2 头巾问题体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
        3.2.1 伊斯兰主义与世俗主义的斗争
        3.2.2 “黑土耳其人”与“白土耳其人”的争论
    3.3 头巾问题折射土耳其民主化进程
        3.3.1 头巾事件与民主化改革
        3.3.2 头巾问题与土耳其加入欧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
    六、结构内容
第一章 研究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威胁认知理论与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一、对外政策研究的认知方法
        二、威胁、威胁认知的内涵
        三、影响威胁认知的一般因素
        四、影响威胁认知变化的因素
        五、应对威胁的三种策略:规避威胁、制衡威胁和消灭威胁
        六、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第二节、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非国家行为体性质
        一、非国家行为体的内涵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组织性
        三、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意识形态
        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治目标
        五、库尔德武装组织的跨国影响
    第三节、影响美国威胁认知的因素
        一、宗教价值观
        二、民主思想
        三、人权价值观
        四、主流意识形态
        五、国际法观念
        六、盟友因素
        七、历史因素
    本章小节
第二章 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政策
    第一节、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暴力革命在伊拉克的兴起
        三、遏制威胁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第二节、海湾战争后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一、美国对萨达姆政权的威胁认知
        二、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在海湾战争前的发展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
        一、“9·11事件”与小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发展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合作
        四、伊拉克战后格局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
    第四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关系的限度
        一、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七十年代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有限支持政策
        三、美国反对库尔德自治区独立公投
    第五节、威胁特点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
        一、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
        二、伊拉克战后形势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建立战略性合作的必要性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术性合作政策
    第一节、叙利亚内战前库尔德运动组织的发展
        一、内战前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生存状况
        二、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建立与演变
        三、新世纪以来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发展
        四、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反恐战争与美国和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军事合作
        一、美国对“伊斯兰国”组织威胁认知的形成
        二、美国在叙利亚反恐战争中的盟友困境
        三、内战前美国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关系
        四、美国与库民联党在反恐战争中的军事合作
    第三节、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一、美国对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威胁认知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第四节、“伊斯兰国”威胁特点与美国和库民联党的战术性合作
        一、“伊斯兰国”威胁的短期性与美国对库民联党的战术性支持
        二、美国的叙北撤军计划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接触与制裁政策
    第一节、影响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因素
        一、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历史因素
        二、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文化因素
        三、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政治因素
    第二节、伊朗对美国威胁的构成
        一、伊朗的地缘地位
        二、伊朗支持政治伊斯兰运动
        三、构建和扩张什叶派势力范围
        四、发展核技术
    第三节、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变化
        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威胁认知的构成
        二、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双重政策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打压政策
    第一节、美国与土耳其的关系
        一、土耳其的地缘重要性
        二、冷战时期美土同盟关系的建立
        三、冷战后美土关系的曲折发展
        四、中东剧变以来美国与土耳其的紧张关系趋势及其根源
    第二节、库尔德工人党运动对土耳其的影响
        一、土耳其早期的库尔德问题与政策
        二、库尔德工人党在土耳其的崛起及其运动发展
        三、库工党问题对土耳其内政外交的影响
    第三节、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基本政策
        一、美国对库工党的威胁认知
        二、美国支持土耳其打击库工党
        三、美国协助土耳其抓捕奥贾兰
        四、美国制裁打压库工党
    本章小节
结论
    一、研究总结
    二、美国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在美国中东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
    三、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对库尔德运动发展的影响
    四、库尔德运动对中东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四、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D]. 袁雨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D]. 李小娟. 西北大学, 2021(12)
  • [3]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D]. 时佳希. 吉林大学, 2020(01)
  • [4]传承与变迁:《穆斯林世界》百十年透视[J]. 马景. 世界宗教研究, 2020(04)
  • [5]萨达特时期埃及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研究[D]. 朱明亮.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欧洲伊斯兰与世俗主义的张力及调适[D]. 黄苏苏.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欧洲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D]. 温婧. 山东大学, 2020(10)
  • [8]埃及“1·25”革命以来的科普特问题研究[D]. 丁辰宇.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9]19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头巾问题研究[D]. 武亭立. 辽宁大学, 2020(01)
  • [10]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D]. 穆春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美国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