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开发对策初探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开发对策初探

一、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昌[1](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黄松,余永富,余德会,唐秀俊,李登江,黄青青[2](2020)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劣势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类似条件地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分析了该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劣势,结合该保护区实际提出推进其开展自然教育的对策。

王波[3](2020)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文中指出现有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是在长期的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分布区域,同时该区域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在植物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喀斯特地貌在区域植物区系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因子对于区域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已有广泛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气温、降水、海拔等方面。目前,就地形地貌对于野生动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不多,而喀斯特地貌对于区域分布野生动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仍缺乏相应研究。本文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分布所在的广西、贵州、云南三个省(自治区)行政范围内自然分布的两栖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范围内典型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貌区域两栖动物分布的样线调查,并收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等收藏的最新标本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构成了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数据库,对区域内喀斯特区域与非喀斯特区域两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物种丰富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气候、海拔、植被类型等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两栖动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对影响喀斯特区域与非喀斯特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环境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喀斯特区域及非喀斯特区域两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对气候、地形地貌(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等对两栖动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区域内的两栖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该区域的两栖动物的科学保护工作和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的数据。通过实地调查及搜集相关标本馆数据,该区域共记录分布的两栖动物219种,隶属3目12科48属,占目前已知全国两栖类物种总数471种的46.50%。其中物种数最多的目为无尾目,有191种,占物种总数的87.21%;其次为有尾目,共27种,占12.33%;蚓螈目1种,占0.46%。有10种两栖动物仅在喀斯特地貌区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57%;有104种两栖动物仅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7.49%;有105种两栖动物在喀斯特地貌区和非喀斯特地貌区均有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7.94%。(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分布具有显着差异。采用非参数的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比较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调查区域的科数间没有显着性差异(U=3.0,Z=-1.080,P=0.032),属数间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41,P=0.032),物种丰富度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41,P=0.032),F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21,P=0.034),G指数没有显着性差异(U=3.0,Z=-1.061,P=0.289),G-F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21,P=0.034)。此外,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的两栖动物的生态类型(除陆栖—静水型外)、区系分布均没有显着性的差异。(3)结合当前的气候、海拔、植被类型等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两栖动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区。首先对每个两栖动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然后再把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叠加生成整个研究区的物种潜在分布图,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平均AUC值均大于0.88,表明模型分布预测均达到较好的效果。其次,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分析表明,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点主要出现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即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最高的地点主要出现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4)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探讨影响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形成的因素,结合能量假说、水分假说、生产力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利用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共30个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表明经纬度因素对两栖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影响均微乎其微(R2<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水分假说中的年均降雨量(R2=0.232,P<0.001),其次是最干月平均降雨量(R2=0.221,P<0.001)。最后,基于模型选择分析表明混合模型(包括所有环境因子)是最优解释两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格局的模型,能解释丰富度空间变异的42.5%,可见不同生态假说或者多个环境因素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同作用影响了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5)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区域内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丰富度增加,呈现纬度越低物种丰富度越高的地区分布趋势。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第5次评估报告发布的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变化新情景数据,其中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4.5排放情景下,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内两栖动物2050年的分布状况及物种多样性格局。随着未来气候的降雨量增加,温度的增加,区域内喀斯特地貌与非喀斯特地貌两栖动物的丰富度均显着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将有利于该区域两栖动物的扩散。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喀斯特地貌与降雨、气温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影响了区域两栖动物分布的格局,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因素未被解释。因此,要更全面地认识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形成机制,有必要加强干扰、捕食、竞争等其他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

黄郎[4](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张欢[5](2020)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濒危植物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er)作为研究对象,对水青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中限制水青树种群更新的原因,以期为水青树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出适宜的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水青树种群的幼苗幼树极少,种群自然更新不良,处于早期衰退阶段。点格局分析发现,四个斑块中均在小尺度范围内表现出高度的集群分布。不同径级水青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空间关联性,幼树和成年树在较小尺度上呈现出正关联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而成年树与老树之间无关联,有的斑块还出现了负关联,表明成年树和老树之间有较强的竞争。(2)水青树群落物种中,水青树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建群种;野茉莉、白辛树、中华槭、野樱桃的重要值相对较高,为水青树群落的伴生优势种。不同斑块中,水青树与四个优势物种之间在小尺度上存在着正相关性,随着尺度增大,渐渐变为无关联性;有的斑块中甚至在一定尺度上出现了负关联,均说明了水青树种群在一定尺度范围内与这四种优势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合作的生态学特征。相反,不同优势种在不同斑块中存着负关联现象,表明水青树与优势种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3)保护区内土壤矿质元素整体变化不大。同一斑块不同矿质元素之间含量差异较大,但不同斑块中同一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相似。各斑块中矿质元素之间多数具有正相关性,表明了矿质元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钠、钙、镁、锌、磷、钾、氮7种矿质元素全量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保护区内7种矿质元素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TCa、TMg、TZn、TN、TP、TK这几种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其贡献率较大。该地区土壤中绝大多数矿质元素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各矿质元素空间自相关性强,随机因素对它们的分布影响较小。对各斑块矿质元素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发现,不同斑块的同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各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其所在海拔有明显关系,且大部分矿质元素最大值出现在中海拔区域。(4)四个斑块中海拔是影响水青树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雷公山水青树种群的分布在不同斑块中有共同特征:均分布在每一斑块的中下海拔区域,同时在其分布周围各矿质元素含量较为丰富。海拔同时也是影响各种矿质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水青树群落中主要优势物种和生境因子之间进行CCA排序分析发现,在四个斑块中,前两个排序轴解释物种与生境关系达到了50%以上,物种与生境因子排序轴之间相关性较高,说明了排序结果可靠性,同时也表明该群落中水青树和四个优势物种的分布受到生境因子的影响较大。(5)基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首先,需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对现有水青树种群实施就地保护;其次,通过人为干预,适当增加或减少Ca、Zn、Mg、N、K等矿质元素的输入以改良土壤,并为水青树创造林窗或林缘环境,减少伴生种对其资源利用的竞争作用,以促进幼苗和幼树的建成,进而促进其种群更新。

余德会,袁丛军,谢镇国,李鹤,谢丹,黄松,王再艳,李登江[6](2020)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揭示苗岭地区秃杉的种群特征,使用实测和样地相结合调查秃杉种群数量,在典型分布区分别设置20个20m×20m样地,以种群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生存函数分析秃杉种群的生命过程,并计算分散度量化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生活史以1龄级和2龄级死亡率最高,到3龄级阶段仅0.63%幸存,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Ⅲ型。(2)分布格局为集群型(S2> m),且种群个体极不均匀,局部区域密集,以海拔1050~1150m分布最为集中,占整个保护区分布区秃杉总株数的31.97%;(3)秃杉群落中秃杉主要分布在0~5m和25m以上的林层中,对秃杉1龄级和2龄级母树林下及周围的植被进行适当干扰,有利于秃杉种群的发展。

罗波,余德会,谢镇国,袁丛军,李鹤,唐秀俊,李萍[7](2019)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保护成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保护成效进行了分析。经调查统计,天然秃杉种群数量胸径在10 cm以上分别为1985年有5 000株左右、2005年有4 922株、2015年实测5 452株;秃杉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丰富,即科属种保持在60~80科110~190属140~240种。可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35年来天然秃杉种群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成效显着。

易娴,张前江,李萍[8](2017)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对策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通常情况下,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利用林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缺乏保护意识等等问题,导致严重的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林地是有限的,同时外界因素也很容易破坏林地,加上随着人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林地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将林地的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提供保障。本文主要结合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对林地保护管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杨绍琼,吴群芳[9](2017)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认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林业资源以秃衫等珍稀濒危物种和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是研究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秃杉天然群落等的理想基地。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分析了其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杨绍军,廖佳,胡窕[10](2017)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和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不但可以保护当地区域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促进当地区域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分别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分析,以期和同行交流和探讨。

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2)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劣势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区概况
2 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
    2.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2.2 自然景观绚丽多彩
    2.3 生物物种资源丰富
    2.4 民族特色底蕴浓厚
    2.5 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2.6 工作队伍容易搭建
3 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劣势
    3.1 自然景点相对分散
    3.2 自然教育径相对单一
    3.3 品牌课程急需开发
    3.4 专业专职人才不足
    3.5 特色教育资源待挖掘
4 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对策
    4.1 开展全面调查,挖掘特色自然教育资源
    4.2 科学合理规划,优化自然教育场所路径
    4.3 加强交流合作,着力开发特色课程教材
    4.4 加大人才培养,培育自然教育人才队伍
    4.5 制定应急措施,确保自然教育活动安全
    4.6 广泛宣传推介,提升保护区知名度
5 结语

(3)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2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2.1 气候稳定性假说及研究现状
        1.2.2 能量假说及研究现状
        1.2.3 生境异质性假说及研究现状
        1.2.4 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综合研究
    1.3 国内两栖动物多样性格局及生物地理研究现状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对象
    1.6 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1.6.1 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1.6.2 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1.6.3 气候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
        1.6.4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
    2.1 数据采集及调查方法
    2.2 调查的基本概况
        2.2.1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2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3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4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5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6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7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两栖动物生态类型划分
        2.3.2 物种多样性测度
        2.3.3 相似性量度
    2.4 结果分析
        2.4.1 物种多样性
        2.4.2 物种多样性指数
        2.4.3 两栖动物生态类型
        2.4.4 两栖动物区系分布
        2.4.5 两栖动物区系相似性
        2.4.6 物种多样性比较
    2.5 讨论
    2.6 小结
3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丰富度分布格局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搜集
        3.1.2 喀斯特地貌数据搜集及解译
        3.1.3 环境变量和数据来源
    3.2 物种分布模型
    3.3 物种丰富度
    3.4 结果
        3.4.1 两栖动物多样性
        3.4.2 环境变量
        3.4.3 物种分布模型和分布格局
    3.5 讨论
    3.6 小结
4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丰富度与环境因子关系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数据搜集
        4.1.2 物种分布模型
        4.1.3 物种丰富度计算
    4.2 统计分析
        4.2.1 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分析
        4.2.2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和环境因子分析
    4.3 结果
        4.3.1 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
        4.3.2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3.3 环境因子的影响
        4.3.4 模型选择
    4.4 讨论
        4.4.1 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解释
        4.4.2 喀斯特地貌对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影响有限
        4.4.3 环境因素间共同作用影响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
    4.5 小结
5 气候变化对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分布潜在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数据搜集
        5.1.2 物种分布模型
        5.1.3 物种分布变化
    5.2 结果分析
        5.2.1 未来气候数据
        5.2.2 物种分布模型
        5.2.3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5.2.4 物种分布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气候条件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2.2.1 物种组成概况
        2.2.2 生活型分析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2.3.1 水平分布格局
        2.3.2 垂直分布格局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1.2 评分标准
    3.2 评价结果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3.2.3 综合评价结果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4.1 区划原则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2 区划指标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4.3 区划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4.4 区划结果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4.4.2 温度带区划
        4.4.3 干湿区区划
        4.4.4 绿化区划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4.5.1 总体物种组成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5)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空间分布格局
        1.2.1.1 空间分布格局的定义
        1.2.1.2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1.2.1.3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1.2.1.4 影响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
        1.2.2 水青树保护生物学研究
        1.2.2.1 地理分布
        1.2.2.2 群落与种群生态学
        1.2.2.3 水青树种群的更新限制机制
        1.2.2.4 存在的问题
    1.3 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地及材料的选择
        2.2.2 水青树龄级的划分
        2.2.3 水青树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各个斑块中水青树的龄级
        2.3.2 四个斑块水青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2.3.3 相同斑块中,不同径级水青树的空间关联性
    2.4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种间联结性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选择及样方设置
        3.1.2 样地物种的调查
        3.1.3 群落优势种的计算
        3.1.4 水青树与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
        3.1.5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群落乔木层优势种
        3.2.4 水青树群落优势种与水青树空间分布的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土壤矿质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4.1.2 土壤矿质元素的测定
        4.1.3 土壤矿质元素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1.4 土壤矿质元素的半方差函数拟合
        4.1.5 土壤矿质元素的普通克里金插值
    4.2 数据处理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检验数据正态性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矿质元素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3.2 土壤各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 土壤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4.3.4 土壤矿质元素空间分布
        4.3.4.1 数据正态性检验
        4.3.4.2 土壤矿质元素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3.4.3 土壤矿质元素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
        4.3.4.4 土壤矿质元素普通克里金插值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生境因子对水青树空间分布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地概况与样地设置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2.1 典型相关分析
        5.1.2.2 数据分析软件
    5.2 结果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水青树空间分布格局
        6.1.2 群落优势种与水青树种群的空间关联性
        6.1.3 土壤矿质元素分析
        6.1.4 生境因子与水青树空间分布的关系
    6.2 水青树种群限制更新的因素
        6.2.1 外因
        6.2.2 内因
    6.3 保护策略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资源调查及样地设置
    2.2 生命表编制
    2.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命表及成活曲线分析
    3.2 地理分布格局
        3.2.1 水平分布格局
        3.2.2 垂直分布格局
    3.3 空间分布格局
        3.3.1 水平结构
        3.3.2 垂直结构
4 结论与讨论

(7)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保护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研究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秃杉群落物种多样性
    2.2秃杉种群
3结论与讨论

(8)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的意义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林龄结构不尽合理
    3.2 生态环境治理与破坏的矛盾仍然突出
    3.3 林地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
    3.4 资金投入不足, 保护利用效果欠佳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的对策
    4.1 实行分级管理
    4.2 加强森林保护
    4.3 实施森林质量工程
    4.4 坚持科技兴林
    4.5 强化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
5 结语

(9)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3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现状
    3.1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协调
    3.2 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
4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提高保护意识
    4.2 分类分区管理林业资源
    4.3 实施“限量旅游”
    4.4 做好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
    4.5 科学发展林业产业
    4.6 以科技促进林业发展
    4.7 开发无植被覆盖区域
5 结束语

(10)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概述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
4 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措施
    4.1 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4.2 建立野生动植物破坏补偿组织
    4.3 加强宣传教育, 明确保护责任
    4.4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尽快帮助区内农民脱贫致富
    4.5 解决能源问题, 减少区内群众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5 结语

四、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2]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劣势及对策[J]. 黄松,余永富,余德会,唐秀俊,李登江,黄青青. 农技服务, 2020(11)
  • [3]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D]. 王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4]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5]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D]. 张欢.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6]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特征[J]. 余德会,袁丛军,谢镇国,李鹤,谢丹,黄松,王再艳,李登江. 贵州林业科技, 2020(01)
  • [7]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保护成效[J]. 罗波,余德会,谢镇国,袁丛军,李鹤,唐秀俊,李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5)
  • [8]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对策探究[J]. 易娴,张前江,李萍. 花卉, 2017(22)
  • [9]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杨绍琼,吴群芳. 花卉, 2017(20)
  • [10]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分析[J]. 杨绍军,廖佳,胡窕. 花卉, 2017(20)

标签:;  ;  ;  ;  ;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开发对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