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场前景广阔

竹市场前景广阔

一、竹业市场大有前途(论文文献综述)

李岚[1](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张晶宇[2](2020)在《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工业化建设初期,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轻工业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手工业作为地方工业历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行业和品种之多,基本可以覆盖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手工业的重要性在此时尤为明显。但就当时的发展现状而言,手工业作为小商品经济,其不仅规模小、资金少、生产分散、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而且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弱。如不通过改造,任其自由发展,手工业将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遇到诸多困难,甚至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由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走向合作化的道路,变更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以向社会主义靠拢具有重要意义。1953年随着全国开始正式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湘潭县在中央“加强领导、全面规划、逐步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引导下,通过组建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采取从供销入手的方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全县已有4245个手工业个体劳动者自愿加入各个合作组织,基本完成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面达99.7%。在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湘潭县县委十分重视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的划分和思想教育,通过制定社章、对社组员进行“三查”运动、开办短期积极分子训练班等举措,提高了社员、社干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干部队伍力量,加强了经营管理思想,促进了合作社积极稳固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湘潭县合作组织的优势,县委还通过建立合作组织的辅助组织,如手工业劳动组织协会、财计互助组等群众性的组织和逐步调整合作组织的经营生产方式,为湘潭县顺利完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虽然湘潭县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摸索过程中也不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譬如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手工业合作化过程中产、供、销之间的矛盾、经营模式上是采取集中生产还是分散生产上存在着争议,等等。这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囿于手工业本身行业众多、区域和行业差异的复杂性和其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出现一些“阵痛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从总体来看,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和诸多成效,其中比较直观的成效表现在个体手工业者在改造后收益的普遍提高和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在当时的复杂局面之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极其不易的。本文以湘潭县档案馆所藏历史档案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通过梳理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全过程,总结我国地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了解不同区域的建设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经济史研究视域,有利于深化地方区域史研究。同时,研究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可以以史为鉴,便于总结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经验,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以及对当下我国经济所有制的理解。

吴盛杰[3](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李小庆[4](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杨坤余[5](2018)在《太行区民用工厂研究(1940-1949)》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底,八路军129师奉命挺进晋东南,开辟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近三年的抗日、反顽斗争,根据地得到巩固。1940年,“黎城会议”提出了“建党、建军、建政”的任务后,太行区在冀太联办的领导下开始了根据地建设工作。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成立,太行区为边区直辖至1949年撤销为止。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都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散布在太行区各地的民用工厂就是稳固和壮大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支柱。然而,129师挺进太行之初,其工业基础甚为薄弱,并时常遭受战争的破坏。其间,1942年-1944年太行区相继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下,太行区仍旧成功经营了一批民用工厂,构成了中共夺取革命胜利的经济保障。本文以1940-1949年太行区的民用工厂为对象展开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从太行区环境入手、以时间为序,对太行区战前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情形、战争对手工业的破坏、太行区政府组织工业生产加以阐述,并就太行区政府组织工业生产的方式方法加以分析;第二章分析了太行区政府开办工厂所需资金的组织方式,统计分析民用工厂的数量、性质和规模,并就民用工厂经营的成败、公营工厂性质的转变、工厂规模缩小一一加以分析;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民用工厂的管理制度问题,尤其是对工厂的管理方式,如“工厂管理委员会制度”、“一揽子会”制度详加述评,并就工厂相关规定,如工资制度、工时制度、劳保抚恤制度分别加以考察。还就解放战争时期“左”倾冒进行为干扰生产一事加以分析;第四章主要探析了太行区民用工厂的生产状况,首先分析了原料、劳动力、技术、工具等方面的基础、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其次探析了工业生产计划出台及其依据,阐述了各种增产运动,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太行区民用工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陈艳君[6](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指出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陈麟[7](2015)在《浙江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和所有制改造。作为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并列为"三大改造"之一的手工业,不仅与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还对工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和地方文献为主要资料,对浙江省1953—1956年期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过程及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1953年,在借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制定并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但由于我国当时现代工业品不足,机械生产方式落后,在满足城乡人民日常生产、生活资料方面,很大一部分尚需要通过手工业生产来完成;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量的农具制造和维修工作,仍然需要依赖手工业。与之同时,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手工业通过吸收、消化城市和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不仅有助于杜会的稳定,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技术工人,是国营工业后备技术力量的重要源泉之一。与全国其他地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相比,浙江省作为传统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特殊性。浙江省在手工业改造过程中,一方面积极贯彻和执行中共中央的手工业改造政策,另一方面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进和完成手工业的改造任务。为了实现其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目标,浙江省积极依靠劳动者协会、手工业行政管理机构,组织和引导个体手工业者逐步走向集体化生产道路。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划分,提高个体手工业者思想觉悟和加强对基层政权控制的同时,还建立起新的经营管理制度,以适应生产组织所带来的变化。在手工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短缺等客观因素制约下,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对其进行劳动上的分工协作,是当时提高生产效率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虽然手工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不断地提高,为手工业合作社过渡到集体企业和国营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国家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优先发展现代工业的政策,还是阻碍了手工业渐进式的发展。尤其是技术水平低下和物资资源短缺,给手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另外,手工业者经济收入减少、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其在改造高潮后陷入长期的停滞徘徊状态。有些地区对手工业的性质、特点认识不足,还影响了技艺的传承和延续。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能在短期内顺利完成,充分体现出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以及合作化高潮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显示出其要求过急和处理方式简单化的缺憾。

郭旭[8](2015)在《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中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经准确了解了酿酒的相关知识及饮酒礼仪。中国古代的酒以谷物酿制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酒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凡祭祀、丧葬、嫁娶、交际、礼仪、节日,均少不了酒这种道具,饮酒贯穿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酿酒业的发展又必须消耗部分粮食,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灾荒和战乱频繁,政府又不得不考虑限制酿酒业的发展以部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饮酒被当作一个普遍接受的行为,而较少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酗酒顶多被看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被认为是个人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饮酒及相关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加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酿酒历史还是酒文化,都未将中国酒业和酒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多是静态的、共时性的描述。近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洋酒大规模输入,啤酒、葡萄酒等新式酒类的普遍消费,国家酒类管理制度的变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力图真实展现近代酒业发展及其生产、运输、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深入研究近代酒税制度及其变迁,剖析贵州茅台酒在近代的发展,为了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个案。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由七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从酿制技术上言,也渐趋成熟,无论是黄酒还是白酒的酿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与今日无异。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是直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结构,丰富了酒类品种;其次是刺激了诸如葡萄酒、啤酒等新式酿酒业在中国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近代酿酒产业的结构。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虽然在数量上未占多数,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酒业资本规模、效益、成本、利润、工人及工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近代酒类运输、推销、广告、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酒类消费方面,近代酒类消费场所、消费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特征。四,对酒的科学认识。这主要体现在酿酒科技和健康饮酒两个方面。酿酒科技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上,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发酵和酿造研究的群体,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酿酒知识开始向大众传播和普及。在这一时期,国人也开始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关注和审视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饮酒会对饮酒者的身体、行为、道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力倡导健康饮酒。五,近代酒税制度的变迁。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1915年,北京国民政府将酒类管理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对酒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系统的正轨。并对原有酒税税率及征收制度加以改革,实行类似于专卖的公卖制度,征收公卖费,新征营业税性质的烟酒牌照税,对酒类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管理。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酒税制度又进行了一些改革,相继开征了土酒定额税和国产烟酒类税,并实现关税自主权,加强了对进口酒类税收稽征和管理。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地也因灾荒实行过不同程度的禁酒,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六,近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近代是贵州茅台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鼎足生产的态势,时人对茅台酒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这一时期,茅台酒酿造原料使用、粮曲比、操作设备,乃至制曲、发酵、酿造、蒸馏、储存等工艺流程,已与今日相差无几,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和定型。茅台酒的影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品饮者无不对茅台酒表示赞赏之情。同时,茅台酒的发展也受酒税制度、交通、经营方针与策略、原料、包装、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茅台酒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透视近代中国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柳作林[9](2015)在《中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民族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旧中国,现代化大工业为数不多,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国长期深受三座大山的压榨和剥削,社会经济十分落后,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手工业生产惨遭破坏,很多传统行业不得不被迫停产。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对手工业采取了正确的扶植政策,使手工业逐渐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53年,党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任务。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把保守、落后、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经济在较短时期内转移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轨道上来,截止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从而建立起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手工业。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研究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国家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马列主义的合作经济理论和我国建国初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方针上,采取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在组织形式上由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在方法上,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特点所独创的经验。在实现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根据行业的发展前途和供、产、销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逐步使手工业者走进了集体化的道路,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这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国际共产运动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实践证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道路,增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成份,为手工业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其主流是健康的,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不可否定的。由于在全行业合营中缺乏经验、工作过粗、过热集中,之后又急切向机械化的国营企业过渡发展,合作社(组)内生产经营一度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错误地把相当部分手工业主归划为“资本家”,挫伤了手工业者的劳动积极性,使整个手工业的发展也出现被动和尴尬的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肯定了手工业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实事求是地纠正了错误,全面落实对手工业者的政策,加强了对集体经济的正确领导,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稳定发展。当然,任何珍贵的历史经验都不应变成妨碍继续前进的沉重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贡献了智慧,付出了劳动,备尝了失误的痛苦和成功的欢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重复过去的错误,更不能为成功的经验所束缚,而故步自封。历史经验的可贵在于提供继续前进的力量,在于给后人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智慧,因为历史这面镜子的功能就在于鉴往知来,亟需认真的总结和加深认识。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为实证来深化全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特别是从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效果来对中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必要性论证,这对考察近代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有助于全面探讨、复原手工业存在的状况及其意义,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经济的研究也大有裨益。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个体民营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深刻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可以为个体民营经济进一步成长提供历史的观照。

杨帅[10](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二、竹业市场大有前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竹业市场大有前途(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1.1 选题的缘起
        0.1.2 选题的意义
    0.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0.2.1 国内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
        0.2.2 国外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
    0.3 概念界定
        0.3.1 湘潭县的区域范围界定
        0.3.2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的界定
        0.3.3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范围的界定
    0.4 基本思路
    0.5 理论方法与创新
        0.5.1 理论方法
        0.5.2 创新之处
第1章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
    1.1 新中国成立前湘潭县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1.2 新中国成立后湘潭县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1.3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1.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3.2 人民政权的巩固
        1.3.3 阶级关系发生的变化
第2章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与发展历程
    2.1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2.1.1 中央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2.1.2 湖南省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2.1.3 湘潭县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2.2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历程
        2.2.1 新中国成立后湘潭县手工业行业的恢复与发展
        2.2.2 湘潭县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
第3章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主要改造对象及组织形式
    3.1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改造对象
        3.1.1 改造对象类型
        3.1.2 改造对象的思想情况变化
    3.2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组织形式类型
        3.2.1 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
        3.2.2 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
        3.2.3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2.4 其他辅助合作组织
    3.3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合作组织形式的发展
        3.3.1 合作组织的建立
        3.3.2 合作组织的发展
        3.3.3 合作组织的巩固
第4章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产、供、销及其与工农业等部门的矛盾
    4.1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产、供、销
        4.1.1 手工业产品的原料供应
        4.1.2 手工业产品的生产
        4.1.3 手工业产品的销路
        4.1.4 产、供、销平衡问题
    4.2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与其他工农业部门的矛盾
        4.2.1 手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矛盾
        4.2.2 手工业部门与工商业及其他部门的矛盾
第5章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收益分配及福利制度
    5.1 收益分配方式
        5.1.1 生产资料的折价及股金缴纳
        5.1.2 工资分配情况
    5.2 福利制度
        5.2.1 福利待遇
        5.2.2 福利事业
第6章 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及启示
    6.1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问题
    6.2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成效
    6.3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湘潭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章程
    附录 B 湘潭县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组织简则(草案)
    附录 C 湘潭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草案)一九五五年七月
    附录 D 湖南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生产社、供销生产小组登记暂行办法(草案)
    附录 E 湘潭县一九五五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社、供销生产小组建社、建组计划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太行区民用工厂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太行区”的概念界定
        (二)“民用工厂”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太行区民用工业发展概况
    一、太行区民用工业发展的背景
        (一)太行区的行政区划
        (二)太行区的自然环境
    二、抗战爆发前太行区传统民用手工业发展概况
        (一)战前太行区的纺织业
        (二)战前太行区的造纸业
        (三)战前太行区的竹货业
        (四)战前太行区的矿冶业和陶瓷业
    三、日军入侵对太行区传统民用手工业的破坏
    四、太行区政府组织民用工业生产
        (一)太行区政府组织民用工业生产的原因
        (二)太行区政府对民用工业生产的引导
第二章 太行区民用工厂的基本概貌
    一、太行区民用工厂的资金来源
        (一)政府投资
        (二)群众入股
    二、太行区民用工厂的数量
    三、太行区民用工厂的性质
    四、太行区民用工厂的规模
第三章 太行区民用工厂的管理
    一、太行区民用工厂的领导系统
        (一)工厂管理委员会制度
        (二)“一揽子会”制度
        (三)左的因素一度干扰
    二、太行区民用工厂的规章制度
        (一)太行区民用工厂的工资制度
        (二)太行区民用工厂的工作时间制度
        (三)太行区民用工厂的劳保抚恤制度
第四章 太行区民用工厂的生产
    一、太行区民用工厂的生产基础
        (一)原料短缺问题及其解决
        (二)太行区民用工厂工人的来源
        (三)太行区民用工厂的生产工具及技术
    二、太行区民用工厂生产的进行
        (一)生产计划的制定
        (二)增产的办法
    三、太行区民用工厂的生产成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7)浙江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史料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历史与时代: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化战略与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节 合作化理论及其实践
第二章 集体化的努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第一节 手工业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第二节 总路线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浙江省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
第三章 组织的力量:管理机构及其动员机制
    第一节 手工业管理机构
    第二节 高效的动员机制
    第三节 手工业者的选择与出路
第四章 经营与管理:改造中的政策和制度
    第一节 手工业政策的制定
    第二节 合作社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手工业的制度变迁
第五章 速度与效率: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 劳动力与产值
    第二节 资金
    第三节 变革的效率分析
第六章 发展的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一节 工农业关系
    第二节 市场因素
    第三节 物资匮乏的隐患
第七章 改造的代价:手工业的命运与出路
    第一节 冲突与矛盾
    第二节 传承与延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8)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论题说明
        1.1.1 选题意义
        1.1.2 论题说明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嬗变
    2.1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2.1.1 近代酒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1.2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2.2 各地区酿酒业发展情形
        2.2.1 东北地区
        2.2.2 北方地区
        2.2.3 南方地区
        2.2.4 西南、西北地区
    2.3 传统酒类酿制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2.3.1 绍兴酒酿造工艺与鉴别
        2.3.2 高粱酒酿造工艺
        2.3.3 米制烧酒酿造工艺
        2.3.4 市酒酿造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
    3.1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洋酒输入
        3.1.1 近代早期洋酒在中国的传播
        3.1.2 20 世纪上半叶洋酒输入状况
        3.1.3 上海的洋酒品牌
        3.1.4 洋酒在华市场与价格
    3.2 葡萄栽培与葡萄制酒的历程
        3.2.1 近代中国的葡萄种植
        3.2.2 葡萄酒业发展的思路设计
        3.2.3 葡萄制酒的认识与发展
        3.2.4 近代张裕酿酒公司发展情形
    3.3 啤酒业的产生与发展
        3.3.1 中国啤酒业的早期发展
        3.3.2 国产啤酒之一:双合盛啤酒汽水公司
        3.3.3 国产啤酒之二:烟台醴泉啤酒公司
        3.3.4 近代啤酒酿制工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酒类的生产、运输与推广
    4.1 近代酒业生产基本情形
        4.1.1 酒业生产组织形式
        4.1.2 酒业生产资本及其构成
        4.1.3 酒业营业成本与利润
        4.1.4 酒业工人与工资
    4.2 酒类运输与推销
        4.2.1 酒类运输及其地域范围
        4.2.2 近代酒类的推销
    4.3 酒类品牌推广与保护措施
        4.3.1 广告:酒类品牌推广新方式
        4.3.2 展览会、招幌与酒类品牌展示
        4.3.3 酒票与商标:酒类防伪与法律保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酒类消费及其变迁
    5.1 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场所
        5.1.1 北京的酒店与“大酒缸”
        5.1.2 上海的酒店与酒馆
        5.1.3 绍兴酒店
        5.1.4 下层民众的街头饮酒场景
    5.2 近代酒类消费文化的变迁
        5.2.1 饮酒场所与环境的变化
        5.2.2 酒的侍应方式发生变化
        5.2.3 饮酒诉求出现新的变化
        5.2.4 饮用酒类品种出现变化
        5.2.5 名酒成为消费时尚
        5.2.6 鸡尾酒开始流行
        5.2.7 啤酒文化的发展
        5.2.8 酒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淡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和饮酒危害性的科学认识
    6.1 近代中国酿酒科技的发展
        6.1.1 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
        6.1.2 中国酿酒研究科学化的先驱:魏喦寿、金培松
        6.1.3 传统酿酒技术的总结与提高:以孙学悟、方心芳为中心
    6.2 饮酒与健康的探索之路:近代对酒的医学认识
        6.2.1 对酒之危害的科学认识
        6.2.2 多举措促进健康饮酒
        6.2.3 关于酒与健康的一些争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国酒税制度的变迁
    7.1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7.1.1 清末酒类厘金制度
        7.1.2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7.2 北京国民政府的酒税制度设计
        7.2.1 民国初年酒税征收情形
        7.2.2 将酒税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改进征收管理
        7.2.3 开征烟酒营业特许牌照税
        7.2.4 建立公卖机构,推行公卖制度
        7.2.5 北京国民政府烟酒税收入状况
        7.2.6 烟酒公卖制度剖析
    7.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酒税制度的变迁
        7.3.1 南京国民政府对酒税管理的整顿
        7.3.2 土酒定额税的开征
        7.3.3 国产烟酒类税沿革
        7.3.4 国产烟酒类税稽征管理
        7.3.5 南京国民政府的烟酒类税收入
    7.4“维民食”与“重国课”:民国禁酒政策演变
        7.4.1“以维民食”:禁酒的初衷
        7.4.2 禁酿与限饮:民国禁酒的主要内容
        7.4.3“以重国课”:财税部门对禁酒的干预
        7.4.4 民国禁酒的贵州案例
        7.4.5“停酿莫如禁饮”:对民国禁酒的考察
    7.5 近代酒税制度构建与酒业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酒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以贵州茅台酒为个案
    8.1 近代茅台酒生产概况
    8.2 茅台酒酿制技术的成熟
    8.3“仿茅酒”新品类的形成
    8.4 茅台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8.5 限制茅台酒发展的因素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图(表)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一) 主要内容
        (二)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五、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建国前湖北手工业的发展概述
    一、近代以来湖北的手工业
        (一) 湖北手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二) 外来资本主义入侵对湖北手工业发展的影响
    二、辛亥至十年内战时期湖北手工业跌宕起伏
        (一) 欧战的爆发,湖北手工业赢得短暂的发展契机
        (二) 封建军阀统治对手工业的破坏及其影响
    三、抗战期间及战后湖北手工业发展喜忧参半
        (一) 抗战期间湖北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二) 抗战胜利后湖北手工业的发展陷入危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经济理论与党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二、苏俄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启示
    三、党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试办手工业合作组织
    一、建国初期,湖北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政策及措施
        (一) 按照经济纲领的基本要求,有效恢复和发展手工业
        (二) 采取多项办法和措施,扶植和帮助手工业的发展
        (三) 加强对手工业的民主改革
    二、试办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组)
    三、总结试办经验,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准备
        (一) 深入调查与研究,确定创建社(组)条件
        (二) 明确组织对象,正确区分对待手工业工人、小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资本家
        (三)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四) 加强思想和政策教育,逐步提高社(组)员思想觉悟
第四章 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一、学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推动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普遍开展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
        (二) 学习贯彻总路线
        (三) 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全面开展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二、进一步整顿、巩固和提高合作社工作
    三、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组织形式
        (一) 初级阶段——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
        (二) 改造加速阶段——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
        (三) 全行业合作化阶段——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四、湖北手工业改造的加速及其调整
第五章 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对当代经及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集体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三、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伟大成就
    四、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束语:正确认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及其教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10)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资源环境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结论与余论
参考文献

四、竹业市场大有前途(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湘潭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D]. 张晶宇. 湘潭大学, 2020(12)
  • [3]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太行区民用工厂研究(1940-1949)[D]. 杨坤余.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6]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7]浙江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D]. 陈麟. 浙江大学, 2015(07)
  • [8]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郭旭. 江南大学, 2015(11)
  • [9]中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柳作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竹市场前景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