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湖南第二轻工业

加入WTO与湖南第二轻工业

一、加入WTO与湖南二轻(论文文献综述)

林明灯[1](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王魏[2](2017)在《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4年第一部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在我国放映以来,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进口分账影片见证并亲身参与到中国电影从自我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参与到全球电影市场竞争的全过程。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电影生产机制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的重大历史事件、政策变迁、社会反响,及其与中国电影产业的相关性等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总结,探讨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电影观念、电影机制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谋求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回顾外国影片在中国放映的历史、进口影片的政治转向、进口分账影片的出现,以及8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第二章是关于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的二十年历程及政策演变。本章以时间为经、以政策演变为纬,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将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将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变革相结合,探究进口分账影片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且回答以下问题:发生这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是什么?其中的关键点和特征是什么?以及电影引进制度同整个社会、电影业的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什么?第三章以进口分账影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章在梳理了20年间进口分账影片国别、内容的基础上,对进口分账大片进行类型与主题归类,通过票房分析、文本分析等,分析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受欢迎的类型和主题,并探讨其中所隐含的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精神,以及在影片中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除了好莱坞影片外,本章还会对进口分账影片中的亚洲电影、欧洲电影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引进过程中的政策、文本、意识形态等影响因素。第四章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刻影响。进口分账影片是中国电影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的催化剂,培育、提高、改变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方式、观影心态、观影口味,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模式、生产观念、发行方式、营销策略,全面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当然,我们在看到进口分账影片对我国电影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囿于进口分账影片强大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进入大陆市场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的文化安全入侵,继而诱发文化隐忧和产业危机。最后是全文的总结,到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分账影片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3年当中,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恐慌、迎战、适应、调整,乃至协同联动的过程,这种“与狼共舞”的姿态,既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仅仅只是一个初始阶段,未来进口分账影片的引入数量和质量只会愈发提升,留给中国电影人的课题还远远未曾结束。

温凤荣[3](2014)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三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三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康学芹[4](2013)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界80年代以来在”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背景下,在多边贸易谈判进入僵局情况下,国际经济区域合作迅猛发展起来,成为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竞争的主要形式,国际经济发展中区域、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聚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又进行了深入发展的部署。而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历程,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国际大国在中国周边布满势力,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定充满艰辛与挑战。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突破性的、符合现实需要的选择,通过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华南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经济辐射核心区域成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对外交往的甬道,成为中国经济整体跃迁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以经济发展需要在开放体系条件下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基于当前“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边界效应转变为线索,以国际经济学、区域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跨学科对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静态、动态经济效应两个维度探讨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总结其可供借鉴的经验,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发展经验不仅丰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区域合作都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着名经济学家赫希曼主张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平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出现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涓滴扩散效应达到整体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有效投资顺序问题,打破常规的按部就班的发展顺序,会催生一些环节或地区跳跃式、更高效发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经济、文化、生活、民族都呈现多元性,可以清晰的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而且层次间落差较大,如果全国采取平衡发展最终结果只能是“不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此意识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实证研究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道路的实践证明。经济学理论中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系统的论述,区域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贸易创造、投资创造使区域内部成员间要素更有效配置,相对区域合作之前内部成员间更外向性、更开放;对外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增加及增加程度是衡量区域合作绩效的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静态经济效应研究方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证明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绩效;而为什么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会对“后厂”地区的经济模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这就是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生产制造企业根据空间经济学原理进行生产区域选择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会创造、解放生产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经济效应,往往比容易计量的静态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更大影响更长远,产业转移调整、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切都源于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协调;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在参与方积极主动的相互协商中发展进行的,制度在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合作前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进度密切相关,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就是边界效应的转变,促使边界以前的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移,所以整个研究以大陆开放政策制定、边界效应的转变为线索来研究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作用。本研究主体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前三章内容,主要是对研究的国际分工背景、本文思想渊源、前人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总结,为后面的研究打下理论根基;第二部分包含第四章、第五章内容,第四章主要基于国际经济生产制造区位选择理论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香港、澳门、中国华南乃至大陆经济发展都具有攸关历史意义,第五章主要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以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边界效应转化程度为线索,分阶段定性分析了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店后厂”模式的形成、发展演变升级,分析了合作对华南区域外向型经济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带动的城镇化运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CEPA签订以来穗港澳增长三角制度化下经济发展、意义以及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基于相关理论构建模型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包含第六章、第七章内容。首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测度出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对“后厂”地区经济发展有正效应,随后对穗港澳增长三角促进经济发展运行机理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分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合作方消除边界屏蔽效应是一切合作工作开展的前提,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对引力模型核心方程加入新变量进行扩展,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边界效应的转化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区位熵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机理探讨,最后基于前面实证分析本章落脚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使“后厂”地区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吸纳大量港澳直接投资,快速形成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引力模型理念指导下,基于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进行了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第七章通过测度大陆与香港、广东省与香港的贸易成本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解读,在贸易成本趋势分析中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事件、政策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前面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性质的第九章,通过与五个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评析,得出穗港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的国际上一般性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与特征;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今后发展的具有可供借鉴参考价值的经验、特征。

彭杰[5](2012)在《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丁羟推进剂是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重要品种,它具有低成本、高能量的优点,科学工作者己研制出多种丁羟推进剂配方,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发动机中。随着国防的技术的发展,丁羟推进剂已向着高能量、高燃速、无烟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高能丁羟四组元推进剂的能量已经满足发动机的设计要求,但由于该推进剂配方的高固含量,粘合剂基体与填料容易脱湿而使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差,限制了高能丁羟四组元推进剂的应用。若加入硼酸酯类键合剂(BAG-5),能提高推进剂的力学性能,但药柱常温伸长率也只有50%,还未达到发动机的使用要求。本文拟通过对BAG-5的改性,制备出适用于高能丁羟推进剂的硼酸酯键合剂,使高能丁羟推进剂性能满足某战术导弹发动机的装药要求。根据硼酸酯键合剂在丁羟推进剂中的作用机理,设计了三种系列的改性硼酸酯键合剂分子结构,即BAJ1系列、BAJ2系列、BAJ3系列改性硼酸酯键合剂。以丙烯酸甲酯、丙二酸二乙酯、溴丙酮及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N,N-二羟乙基丙酸甲酯、N,N-二羟乙基乙酸乙酯甲酰胺、N,N-二羟乙基丙酮三种醇胺中间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法对N,N-二羟乙基丙酸甲酯和N,N-二羟乙基乙酸乙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N,N-二羟乙基丙酸甲酯的最佳合成工艺为丙烯酸甲酯与二乙醇胺的投料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在此工艺下产物为淡黄色粘稠的液体,收率达92.2%;N,N-二羟乙基丙酸甲酯的最佳合成工艺为丙二酸二乙酯与二乙醇胺的投料摩尔比为1.1:1,醋酸锌占二乙醇胺的摩尔百分数为0.3%,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在此工艺下产物为淡黄色粘稠的液体,收率达88.7%。采用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验证了产物结构。以聚醚、硼酸、二乙醇胺及醇胺中间体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BAJ系列改性硼酸酯键合剂。对BAJ系列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硼含量、胺值、羟值、含水率及pH进行了测定,发现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活泼氢含量降低了,pH显示改性硼酸酯键合呈弱碱性,含水率均低于5%。将BAJ系列改性硼酸酯键合剂应用于高能丁羟四组元固体推进剂,制备出推进剂样条,并通过对样条的力学性能的测定,来考察BAJ系列键合剂的使用效果。通过BAJ系列键合剂与BAG-5键合剂的对比发现,BAJ系列键合剂的使用效果优于BAG-5键合剂。这是因为BAJ系列键合剂分子中不仅有硼原子、羟基、仲胺基,还有改性基团带来的酯基、羰基、酰胺键,这些基团强极性能对推进剂填料产生吸附作用,增强了键合剂的键合作用。BAJ系列改性硼酸酯键合剂中BAJ2-2-1的抗拉强度为0.802MPa,延伸率为60.3%,已达到高能丁羟四组元复合固体推进的力学性能设计要求,具有应用价值。

高舒[6](2012)在《“乐改”纪事本末》文中研究说明一百年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只不过是一段短暂时光,但是对于民族乐器改革来说,却是一段改天换地“只争朝夕”的时代。在新中国诞生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从乐团到乐班、从院校到工厂、从学术到实践、从理论到经验,涉及几乎所有音乐家群体的大规模改革,让所有呈现于城市舞台上的民族乐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乐器与交响乐队的参照下,改革乐器一步步将辉煌壮大的图景展示在中国乐坛上,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声音。全文除引文、结论部分外,共分八章,主要布局设置为“一个事件、两个基础、三点思考、多种取向”。“一个事件”指的是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口语中常常简称“乐改”)这一研究对象。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20世纪,因而带着许多历史的痕迹和特性。不论肇始原因是来自国家还是民间,功过成败何等评说,群策群力,致力乐改,执着百年,矢志不渝,都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件值得记录、值得总结、值得反思的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经历,是一个揉合了理想与现实、设想与实践、质疑与自信、模仿与创新、标准与个性、共享与专利等等各种复杂成分,令人回首百年、意欲评说,而且值得不断书写的资源库。这是一件与中国人在20世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样重大的事件。“两个基础”指的是构建民族乐器改革历史的两大基础——历史背景和改革方式。作为基础之一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第一、二章,呈现1900—1949、1949—2000年的时代特性、指导思想和阶段特点,旨在对因由、过程进行历史叙述。基础之二的改革方式,主要指第三、四章,根据参与者、乐器使用习惯、应用方式等,按照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大类别,整理汉族、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具体内容。不论是质料、构件、音位,或是外观,每一局部的微小改进,都因其实用价值,成为进一步改进的基础。数目繁多的举措,一步步产生,夯实并推动着改革的脚步,逐步达成并完善了乐改初衷。“三点思考”指的是探讨、反思民族乐器改革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思考乐改的重点专题,研究为建立民族管弦乐队而大力加强低音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改革。第六、七章思考乐改对音乐界产生的联动效应,其中第六章探讨改革案例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改善因地域条件差异产生的规格不一和长期存在的生产、传播、教学问题;第七章探讨乐改与创作和演奏的关系,探讨改革成果如何通过演奏技术和曲目编创的发展被认可,又如何为创作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的关系链。最后,第八章思考改革后渐次出现的关于乐器个性的扬弃以及发明权益的保障问题。“多种取向”,乐改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篇中虽未专门设章,但对乐改走向的叙述却贯通全文。在多民族共荣、多乐种共生、多标准共存的时期,改革环节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标准、检测、教学、应用、推广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引发多种抉择取向,单一定向的改革,既不足取也不可行。乐改既要了解西方,更应着眼自身;既要发展现今,也要探索仿古;既要注重建立标准,也要注意更新标准。单一取向与20世纪民族音乐工作者们改革民族乐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末章总结全文,归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的八点认识。最后以本人辑录的图标索引和三份资料选辑作为附录,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000)、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苟敏[7](2011)在《基于宏基因组的芳烃加氧酶获取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纯培养技术无法完全再现微生物的自然生存环境,使得可培养的微生物只占微生物总数的1%,严重阻碍了人类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宏基因组学技术避开了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过程,直接研究环境样品总DNA,开启了获取未培养微生物信息的大门。本论文旨在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建立活性污泥宏基因组中芳烃加氧酶的获取策略,并结合实验室前期利用纯培养技术获得的芳烃加氧酶信息,对不同筛选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内容如下:利用不同方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即溶菌酶-SDS-蛋白酶K法、试剂盒法、CTAB法及琼脂糖包埋法,以为芳烃加氧酶的筛选提供高纯度、高质量的大片段DNA。结合单因素法与表面响应法确定影响溶菌酶-SDS-蛋白酶K法的显着因素:预处理缓冲溶液与DNA沉淀剂的类型、CTAB浓度、SDS浓度、溶菌酶浓度及37℃水浴时间;并获得最佳DNA提取条件为:TENC作为预处理缓冲溶液,异丙醇作为DNA沉淀剂,沉淀时间40min,1.5% CTAB,0.5 mg/mL溶菌酶,37℃水浴1.4 h; 2% SDS,200μg/mL蛋白酶,55℃水浴2.5 h,此条件下DNA的最大产量为170μg/g(污泥)。然而,经过优化的溶菌酶-SDS-蛋白酶K方法、试剂盒法及CTAB法提取的宏基因组DNA片段均偏小。随后采用琼脂糖包埋法提取DNA,该过程剪切力小、DNA损失少、获得的宏基因组DNA片段可达1.9 Mb,能够满足构建Fosmid基因组文库的需求。成功构建活性污泥Fosmid文库,文库库容为5,28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断长度为35-40 kb,覆盖了约200 Mb的宏基因组DNA。对文库克隆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文库中插入的DNA片段具有较高多样性,有利于后续功能基因的筛选分析。采用不同的筛选策略,包括宏基因组DNA直接PCR、文库活性筛选与序列筛选,从宏基因组DNA及Fosmid文库中获取芳烃羟化加氧酶与断裂加氧酶。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筛选难以获取芳烃羟化酶,可能是由于芳烃羟化酶为多组分蛋白,异源表达比较困难。同时,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序列筛选方法,从文库中成功筛选到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pCC3B),获得206 bp的苯酚羟化酶基因保守区序列。对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直接PCR,扩增到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大小为719 bp。结合TAIL-PCR、反向PCR与Clontech试剂盒三种染色体步移策略,扩增克隆pCC3B中苯酚羟化酶基因的侧翼未知序列,获得4,760 bp的序列全长,该序列登录GenBank,注册号为:HQ334893。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苯酚羟化酶含有KLMNOP六个组分,与已知相应组分的序列最高同源性为44%-77%,表明来自宏基因组的苯酚羟化酶具有一定新颖性。大亚基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亲和常数较低的group I,这类基因往往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优势基因。然而,经纯培养分离到的苯酚羟化酶多具有较高的亲和常数,表明宏基因组学技术具有获得新型优势功能基因的潜力。将苯酚羟化酶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后,有4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经突变修复,苯酚羟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重组细胞不具有转化苯酚的能力。SDS-PAGE结果显示:苯酚羟化酶的6个组分未能完全表达,所表达的蛋白多为不溶的包涵体,降低诱导温度无法改善苯酚羟化酶的活性。同时,对苯酚羟化酶的启动子及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与纯培养来源的苯酚羟化酶相应序列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推测:这种新颖的基因结构、组分的不完全表达以及包涵体的形成,可能共同导致重组苯酚羟化酶活性的丧失。采用TAIL-PCR扩增到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基因897 bp的全长序列,命名为bphCmeta,该序列登录GenBank,注册号为:HQ334892。序列分析表明:BphCmeta属于1型外二醇双加氧酶的1.3.A亚族,其氨基酸序列与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KF707及Burkholderia xenovorans LB400的相应蛋白有99%的相似性。将bphCmeta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后,有1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经碱基修复后,BphCmeta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金属依赖性实验初步证实BphCmeta以Fe(Ⅱ)为辅助因子。利用亲和层析法从重组大肠中分离纯化BphCmeta至电泳级,亚基分子量约为32±1 kDa。纯酶动力学分析表明,BphCmeta的酶催化反应符合底物抑制模型,对底物的催化选择性顺序为:2,3-二羟基联苯>3-甲基邻苯二酚>邻苯二酚,BphCmeta对4-甲基邻苯二酚及4-氯邻苯二酚均无活性。以2,3-二羟基联苯为底物时,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Tris-HCl缓冲溶液),最适温度为40℃。为了更好地揭示BphCmet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利用分子对接将上述5种底物成功对接到BphCmeta的活性位点,获得的酶-底物结合能趋势与酶动力学结果一致。对接结果显示,取代基的类型及位置决定了底物与BphCmeta的Fe-O距离(酶的金属中心Fe原子与底物两个羟基O原子的距离),从而使得BphCeta对取代邻苯二酚表现出不同的亲和能力。以芳烃加氧酶为案例,对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三种获取策略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结合本实验室前期利用纯培养技术获得的芳烃加氧酶信息,从基因信息量、时间、成本、目的基因的新颖性及表达可行性等几个微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入手,对宏基因组学技术及纯培养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可为未培养微生物的探索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为生物修复及化工合成提供宝贵的新型酶资源。

欧兰英[8](2011)在《甘油催化合成二羟基丙酮和环氧氯丙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甘油被DOE定义为本世纪12个最有可能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可再生资源与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卫生用品及国防等工业中。目前,由于生物柴油需求的逐年增大,使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甘油出现了过剩,因此寻找新的有效利用甘油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以甘油为原料进行催化转化得到二羟基丙酮、环氧氯丙烷、乙二醇、丙二醇、丙酮醇等一系列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其中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和二羟基丙酮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两种利用途径。本文研究用间接法催化氧化甘油制备二羟基丙酮,深入考察了催化氧化甘油制备二羟基丙酮中Pt系金属催化剂的不同制备方法对二羟基丙酮收率的影响;研究了甘油氯化反应生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环化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考察了其最佳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种类、时间温度等影响因素,获得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间接法催化氧化甘油制备二羟基丙酮。分三步进行:(1)缩醛反应:在带水剂存在下,甘油和苯甲醛在酸催化剂催化下生成2-苯基-1,3-二恶烷-5-醇(HPD);(2)氧化反应:以Pt-Bi/C或Pt/C做催化剂,温度控制在55℃,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以鼓泡法反应8小时,把2-苯基-1,3-二恶烷-5-醇(HPD)的羟基氧化为羰基即生成5-羰基-2-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PDO), HPD的转化率和PDO的产率都在90%以上;(3)水解反应:PDO在酸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二羟基丙酮二聚体,产率可高达94%;。2.铂催化氧化甘油制二羟基丙酮中催化剂的制备及影响研究。主要研究了Pt-Bi/C和Pt/C催化剂的制备方式对2-苯基-1,3-二恶烷-5-醇(HPD)的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利用XRD和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差异进行表征研究,并将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催化反应性能进行关联分析和讨论。3.甘油法制备二氯丙醇的研究:首先研究催化剂对甘油氯化反应的催化机理,羧酸与甘油先生成酯,接着酸离去形成“氧鎓离子”,氯离子攻击“氧鎓”离子。亲核取代后“氧鎓”开环形成一氯甘油。同理,再取代一个羟基得到二氯丙醇。根据机理确定只能选择羧酸作为催化剂而不能用无机酸做催化剂,研究发现己二酸催化效率最高。当甘油与己二酸的质量比为100:6,通入HCl气体,反应温度116℃,反应8小时,二氯丙醇的产率和选择性达到95.7%,产品不用处理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4.二氯丙醇环化反应的研究。比较了水与甲苯、正辛醇、正辛醚等溶剂对环氧氯丙烷收率的影响。当以甲苯为溶剂和萃取剂时,氯丙醇与氢氧化钠用量比为1:1.2,温度控制在95℃,反应150min环氧氯丙烷即可达到最大收率96%。

赵杰[9](2011)在《三种南方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约850种,本属植物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而且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药用价值。比如爆仗花干燥的花、叶、根都可入药,主治祛痰,止咳和平喘。兴安杜鹃又称满山红在中药作为祛痰,治疗慢性和急性支气管炎。西施花在台湾被用作治疗高血压等。我国杜鹃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大部分种类未做过化学成分研究,包括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 Merr)。菊科(Compositae)旋覆花属(Inula)全世界约100种,我国约20种,中国药典记载该属一些植物入药,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等功效。湖北旋覆花(Inula hupehensis)为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化学成分少有报道。樟科(Lauraceae)桢楠属(Machilus),约100余种,柳叶桢楠(Machilus salicina Hance)的叶子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主治勇肿疮毒、疔毒内攻、耳、目肿痛,其化学成分未见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挖掘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我们对上述三种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及一些生物活性的评价。本论文利用常规的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并结合重结晶等手段,从海南杜鹃的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共得到40多个化合物,利用UV、IR、EIMS、HRESIMS、1H-和13C-NMR以及2D NMR (1H-1HCOSY, HMBC, NOESY)和X-ray衍射实验等波谱技术并查阅相关文献数据,鉴定了39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有三个新化合物,主要为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同时我们把分离得到的黄酮化合物测试了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我们发现化合物杜鹃素(Rh 2)对所测的植物病原菌(西瓜枯萎病菌、芒果炭疽病菌、柑橘青霉、水稻纹枯病菌、香蕉枯萎病菌和黄瓜炭疽病)显示了广谱抗真菌活性,其EC5o值分别为9、18、35、39.5、46和66μg/mL。从湖北旋覆花根部的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30个化合物,有一个新化合物是百里酚衍生物,其它为百里酚、倍半萜、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对部分百里酚衍生物进行了抗植物病原真菌和抗细菌活性的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Ih-3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中等活性,其MICs为62.3,62.8和250μg/mL。并且Ih-3对水稻纹枯菌,黄瓜疫霉菌,荔枝霜疫霉其EC5o为157,180和141μg/mL。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文献报道这五个百里酚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活性。从柳叶桢楠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二级代谢物中重要的一类,它属于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富含于水果、蔬菜、茶叶、红酒和蜂蜜中。随着研究的发展,有很多文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具抗炎、抗菌及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等。本论文以从海南杜鹃中分离得到的大量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鹃花醇(matteucinol)为母体骨架,进行官能团改造得到一系列黄酮类化合物;同时设计多步反应制备出8-甲基黄酮类化合物。将一系列天然的、结构修饰的和合成的黄酮进行了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测试,并讨论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16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5.0,27.4; 4.2,32.6μg/mL)。本文最后对桢楠属植物的药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刘萃[10](2011)在《论“双重救济”争议 ——以美国对中国产品合并反补贴、反倾销救济为角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案”(WT/DS379)为切入点,结合本案的专家组报告与上诉机构报告,分析本案中美国对华“双反”措施以及由此引起的“双重救济”争议,就上述三项问题给出个人观点。审理中,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对美方“双反”措施是否违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一事,解释相关WTO协定,这同时也是对现有反补贴救济制度的检视、分析。而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就此形成了不同意见,从侧面影射出WTO反补贴救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共分四章,分别从美方对华启动反补贴救济的法律依据,美方对华“双反”存在“双重救济”,以及“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案”(WT/DS379)对现有反补贴实践的启示来分析,最后,就该案件揭示的制度问题提出完善建议。第一章以国内外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美方可否对华适用反补贴救济的不同观点为分析对象,厘观点之间的差异所在,并结合“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案”(WT/DS379)的情况,简要说明应对美方反补贴的关键已经发生转变。第二章主要阐述“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案”(WT/DS379)专家组报告以及上诉机构报告对美方对华双反是否存在“双重救济”的分析,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证,双反措施下,美方对华征收反补贴税违反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19.3条确定的以“适当金额”征收反补贴税的要求。第三章紧接第二章的论述,通过分析“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案”(WT/DS379)的主要争议点以及上诉机构的处理,揭示现有反补贴制度与实践的不完善之处,并就此提出解决意见。第四章,总结前述三章的论述,阐述“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案”(WT/DS379)反映出的反补贴救济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完善意见,以期对将来的研究有所裨益。限于时间有限,笔者收集的资料尚有不足,文中的论述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二、加入WTO与湖南二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与湖南二轻(论文提纲范文)

(1)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2.1 传统OFDI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技术地方理论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3.3 新新贸易理论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2.6.1 东道国视角
        2.6.2 制度距离视角
        2.6.3 母国制度视角
    2.7 理论述评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4.2.1 前提假设
        4.2.2 函数设定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产权制度
        5.1.2 经济制度
        5.1.3 创新制度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检验
        5.4.1 所有制差异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5.4.3 产业差异
        5.4.4 行业集中度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6.1 研究假设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6.4 异质性检验
        6.4.1 所有制异质性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6.4.3 产业异质性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7.4 异质性检验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8.1.1 契约制度
        8.1.2 物权制度
        8.1.3 税收制度
        8.1.4 信贷制度
        8.1.5 知识产权制度
        8.1.6 技术交易市场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8.2.1 政府支出
        8.2.2 供给效率
        8.2.3 政府干预
        8.2.4 政府补贴
        8.2.5 行政审批
        8.2.6 政府腐败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8.3.2 国际投资协定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8.4 管理启示
        8.4.1 对政府的启示
        8.4.2 对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致谢

(2)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进口电影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早期西方电影的输入(1896-1949)
    第二节 进口影片的政治转向(1949—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电影市场的有序开放(1978-1993)
    第四节 8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
第二章 进口分账影片的二十余年历程
    第一节 “大片”登陆中国(1994-2000 年)
        一、《亡命天涯》开启分账模式
        二、“大片”与市场的有限开放
    第二节 WTO签署与进口分账影片的大举进入(2001—2011)
        一、WTO协议的签署与本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二、WTO框架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调整
    第三节 “中美电影协议”的签署与分账市场的拓展(2012——)
        一、“中美电影协议”与进口分账影片
        二、“中美电影协议”带来的影响
第三章 进口分账影片分析
    第一节 好莱坞分账影片分析
        一、好莱坞分账影片的类型建构
        二、美国精神的借船出海
        三、好莱坞电影顺应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第二节 非好莱坞分账大片分析
        一、亚洲地区的地缘优势
        二、欧洲地区的联合制作
第四章 进口分账影片对我国电影格局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 电影观念的革新与体制机制的建立
        一、商业体系的整体推进
        二、叙事手法的多元创新
        三、国际话语的适度表达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
        一、意识形态的霸权主义
        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壮大文化软实力
结语
附录
    1994年-2016年进口分账影片篇目
    进口分账影片票房前 50(截止至 2016 年)
    内地总票房排名前 100 的影片(截止至 2016 年)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3)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路线与对象
        1.5.1 研究路线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产业的概念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2.1.3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2.2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竞争力来源的解释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2.4 金碚的工业品竞争力模型
        2.2.5 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2.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度与综合评价
    3.1 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3.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3.2.1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3.2.2 可比性原则
        3.2.3 可操作性原则
    3.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玉米产业竞争力显示性指标
        3.3.2 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指标
        3.3.3 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指标
    3.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分析
        3.4.1 纵向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设置
        3.4.2 因子分析过程
        3.4.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结果分析
    3.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3.5.1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指标设置原则
        3.5.2 玉米主产省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3.6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概况
    4.2 山东省玉米价格与其他玉米主产省的比较
        4.2.1 七大玉米主产省玉米平均实际出售拟合价格比较
        4.2.2 山东省与其它六省玉米价格波动比较
        4.2.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价格波动比较结果
    4.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分析
        4.3.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
        4.3.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总体特征
        4.3.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结果
    4.4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理分析
        4.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分析步骤
        4.4.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4.5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分析
        4.5.1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现状
        4.5.2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4.5.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质量竞争力比较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需求方面
    5.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理论分析
    5.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5.2.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5.2.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5.2.3 结果分析
    5.3 山东省玉米国内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 食用玉米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5.3.2 饲用玉米需求变化分析
        5.3.3 工业用玉米需求
        5.3.4 未来玉米消费走向
    5.4 国内需求状况对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5.4.1 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种植和加工
        5.4.2 饲用玉米大规模消耗推动规模化种植
        5.4.3 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诱导生产者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注重良种种植,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
6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供给方面
    6.1 山东省玉米产业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6.1.1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模型构建
        6.1.2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结果分析
    6.2 劳动和耕地要素分析
        6.2.1 劳动力现状分析
        6.2.2 耕地现状分析
    6.3 气候条件分析
        6.3.1 山东省玉米气象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6.3.2 降水量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6.3.3 光照时间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6.3.4 气候条件分析结果
    6.4 自然灾害对产量影响分析
        6.4.1 洪涝灾害对山东省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6.4.2 旱灾对山东省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6.5 基础设施分析
        6.5.1 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
        6.5.2 水利化程度
    6.6 山东省玉米产业高级要素分析
        6.6.1 农业经营主体文化层次状况
        6.6.2 农民组织化程度
        6.6.3 山东省玉米技术进步率测算
    6.7 相关和支持产业
        6.7.1 农业生产资料业
        6.7.2 玉米种业
        6.7.3 玉米加工业
    6.8 本章结论
7 影响玉米竞争力深层次因素——政府主导作用
    7.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7.1.1 政府角色转换——变辅助作用为主导作用
        7.1.2 农业的特殊性
    7.2 政府政策对直接因素的影响
        7.2.1 山东省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沿革
        7.2.2 日本、韩国粮食价格政策分析
        7.2.3 日本、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7.3 政府对玉米质量安全的主导作用
        7.3.1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市场失灵
        7.3.2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政府干预
    7.4 政府政策对间接因素的影响
        7.4.1 政府政策没有完全调动起主产区生产积极性
        7.4.2 政府政策对合作社整体结构失衡现状缺少足够关注
        7.4.3 缺少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体面投身农业生产一线
        7.4.4 政府政策侧重提高粮食数量对质量关注度不够
        7.4.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分工不明确
        7.4.6 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行为缺陷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纵向比较竞争力逐年增强,横向比较结果显示竞争力较弱
        8.1.2 直接因素竞争力较弱
        8.1.3 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表明需求对竞争力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和高级生产要素存在诸多方面不足
        8.1.4 政府过多干预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
    8.2 政策建议
        8.2.1 多方面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8.2.2 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生产,满足多样化玉米需求
        8.2.3 减少对玉米价格的直接干预,加大玉米质量监管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本研究视角
    第一节 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第二节 测度区域一体化程度:边界效应、贸易成本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综述
    第四节 关于穗港澳增长三角的文献综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穗港澳次区域合作的国际经济生产关系基础
    第一节 “温特尔主义”生产模式
    第二节 “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模式的条件及特点
    第三节 “温特尔主义”:增长三角合作模式的国际生产关系基础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结构动态优化互补
    第一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空间地理范围
    第二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联动“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体系形成
    第三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优势互补“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一体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衡量标准
    第二节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前店”港澳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后厂”地区外向型经济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CEPA制度化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五节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港澳经济发展
    第六节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第七节 新阶段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积淀问题凸显出来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经济效应运行机理分析、实证检验
    第一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检验
    第二节 基于引力模型穗港澳增长三角边界效应转变实证研究
    第三节 区位熵测度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下“后厂”地区产业集聚
    第四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与“后厂”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基于贸易成本测度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效应再认识
    第一节 贸易成本
    第二节 穗港澳增长模式下贸易成本测度
    第三节 贸易成本走势分析解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经验总结
    第一节 国际上典型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特征
    第三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国别特色经验总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中文书籍参考文献
    中文论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5)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丁羟推进剂概述
        1.1.1 丁羟推进剂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1.1.2 丁羟推进剂的各组分及特点
        1.1.3 丁羟推进剂力学性能特点
    1.2 丁羟推进剂用键合剂概述
        1.2.2 丁羟推进剂中键合剂的作用原理
        1.2.3 常见丁羟推进剂用键合剂
    1.3 有机硼酸酯键合剂
        1.3.1 有机硼酸酯键合剂键合机理
        1.3.2 有机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原料
        1.3.3 有机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方法
    1.4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设计与合成
    2.1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分子结构设计
    2.2 醇胺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2.2.1 N,N-二羟乙基丙酸甲酯的合成及表征
        2.2.2 N,N-二羟乙基乙酸乙酯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2.2.3 N,N-二羟乙基丙酮的合成及表征
    2.3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
        2.3.1 合成方法
        2.3.2 键合剂的种类与分子结构特征
    2.4 小结
第3章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分析检测与应用
    3.1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分析检测
        3.1.1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检测的实验部分
        3.1.2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3.2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应用研究
        3.2.1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应用研究的实验部分
        3.2.2 改性硼酸酯键合剂应用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乐改”纪事本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 政策资料
        二 学界研究
    第三节 结构设置、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一 结构设置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意义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乐改思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西方影响
        二 苏联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民族乐器改革
        三 民族音乐新要求
    第二节 乐改思路
        一 称谓差异
        二 指导思想、参与各方
    小结
第二章 乐改历史阶段划分
    第一节 1900—1949
    第二节 1949—2000
        一 1949—1954生产初成规模
        二 1954—1966相关机构设立
        三 1966—1976机械化、标准化
        四 1976—2000奖励鉴定制度成熟
    小结
第三章 汉族乐器改革内容
    第一节 分类说明
    第二节 吹管乐器
        一 笛类
        二 笙类
        三 埙
        四 唢呐
        五 箫、排箫
        六 新篪
        七 尺八
        八 其他
    第三节 拉弦乐器
        一 二胡
        二 板胡
        三 四胡
        四 大筒
        五 轧筝
        六 幢琴
        七 革胡
        八 雷琴
        九 高胡
        十 京二胡
        十一 拉阮
        十二 坠新胡
        十三 宛胡
        十四 古瓶胡
        十五 三胡
        十六 其他
    第四节 弹拨乐器
        一 扬琴
        二 琴
        三 筝
        四 琵琶
        五 阮
        六 三弦
        七 柳琴
        八 月琴
        九 箜篌
        十 豫琴
        十一 浪琴
    第五节 打击乐器
        一 鼓
        二 响铜乐器
        三 编磬
        四 其他
    第六节 其他改革
        一 材质改革
        二 工艺改进
        三 乐器创制
    小结
第四章 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内容
    第一节 改革内容
        一 吹管乐器
        二 拉弦乐器
        三 弹拨乐器
        四 打击乐器
    第二节 总体情况
    小结
第五章 低音民族乐器改革
    第一节 改革状况
    第二节 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特点
        一 振动方式
        二 外形、共鸣箱体
    第三节 反思
    小结
第六章 乐改的标准和推广
    第一节 乐改标准的
        一 称谓需要标准
        二 材质需要标准
        三 性能需要标准
    第二节 行业标准工作
    第三节 海内外推广情况
        一 推广途径
        二 推广效果
    小结
第七章 乐改与创作、演奏的关系
    第一节 乐器身份转变
        一 独奏
        二 乐队
    第二节 乐器身份与创作、演奏
        一 演奏法
        二 创作
        三 改革、演奏、创作的关系
        四 其他
    小结
第八章 乐改争议问题
    第一节 民族个性保持
        一 乐器本身
        二 地方乐种
    第二节 发明权归属
        一 发明的继承和重复
        二 个人成果与集体荣誉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
    1 图表索引
    2 2 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 000)
    3 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
    4 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7)基于宏基因组的芳烃加氧酶获取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可培养性
        1.1.1 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意义
        1.1.2 可培养微生物
        1.1.3 未培养微生物
    1.2 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1 宏基因组学的起源
        1.2.2 宏基因组学的技术策略
        1.2.3 宏基因组学的应用
        1.2.4 宏基因组学的瓶颈及发展
    1.3 芳环加氧酶
        1.3.1 芳环加氧酶的分类及催化机理
        1.3.2 芳环加氧酶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选题依据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溶菌酶-SDS-蛋白酶K法提取宏基因组DNA的条件优化
        2.2.2 试剂盒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
        2.2.3 CTAB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
        2.2.4 琼脂糖包埋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
    2.3 本章小结
3 宏基因组Fosmid文库的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宏基因组中芳烃加氧酶的筛选策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Fosmid文库的活性筛选
        4.2.2 Fosmid文库的序列筛选
        4.2.3 宏基因组DNA的直接PCR扩增
    4.3 本章小结
5 芳烃加氧酶基因侧翼序列的获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苯酚羟化酶基因侧翼未知序列的扩增
        5.2.2 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基因侧翼未知序列的扩增
    5.3 本章小结
6 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表达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6.2.2 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克隆
        6.2.3 苯酚羟化酶基因的突变修复
        6.2.4 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
    6.3 本章小结
7 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及特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7.2.2 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与构建
        7.2.3 bphC_meta基因的突变修复
        7.2.4 BphC_meta的表达及特性考察
    7.3 本章小结
8 芳烃加氧酶获取策略的评价
    8.1 材料与方法
        8.1.1 实验材料
        8.1.2 实验方法
    8.2 结果与讨论
        8.2.1 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中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获取
        8.2.2 宏基因组学技术与纯培养技术的综合评价
        8.2.3 三种宏基因组学筛选策略的评价
        8.2.4 不同筛选策略的总结
        8.2.5 宏基因组学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建议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附录A 活性污泥宏基因组中苯酚羟化酶基因序列登录GenBank
附录B 活性污泥宏基因组中bphC基因序列登录GenBank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甘油催化合成二羟基丙酮和环氧氯丙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甘油的发展现状
    1.2 环氧氯丙烷生产的研究进展
    1.3 二羟基丙酮制备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主要仪器、试剂、表征手段和产物分析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表征手段
    2.4 产物分析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制备二羟基丙酮中间体2-苯基-1,3-二恶烷-5-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催化氧化2-苯基-1,3-二恶烷-5-醇(HPD)制备二羟基丙酮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制备二羟基丙酮中铂系金属催化剂的影响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催化氯化甘油制环氧氯丙烷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4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9)三种南方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海南杜鹃的化学成分研究
    一. 引言
    二.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三. 各化合物结构鉴定
    四. 实验部分
        1.仪器与试剂
        2.植物来源及鉴定
        3.提取分离过程
        4.小结
    五. 各化合物物理常数和光谱数据
    六. 海南杜鹃的抗植物病真菌原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结果分析
        6.4 杜鹃素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附录:主要化合物的波谱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湖北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
    一. 引言
    二.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三. 各化合物结构鉴定
    四.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五. 实验部分
    六. 各化合物物理常数和光谱数据
    主要化合物波谱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柳叶桢楠的化学成分研究
    一. 引言
    二. 各化合物结构鉴定
    三. 实验部分
    四. 各化合物物理常数和光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一. 引言
    二. 黄酮类化合物的官能团改造和合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桢楠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一. 概况
    二.化学成分
    三.祯楠属化学成分的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论“双重救济”争议 ——以美国对中国产品合并反补贴、反倾销救济为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对“双重救济”的基本认识
    一、“双重救济”的定义
    二、“双重救济”的存在情形
    三、如何认定“双重救济”的存在
第二章 对“双重救济”的法律评价
    一、“双重救济”可能性下,进口方的调查责任
    二、构成“双重救济”,违背反补贴制度
        (一) 专家组与上诉机构的不同观点
        (二) 违反“适当性”税额要求
        (三) 违反GATT1994 的禁止规定
    三、违反“一事不二罚”的法律原则
第三章 “双重救济”争议的启示
    一、以损害幅度作为计税基准的必要性
    二、现有制度尚未将损害幅度作为计税的强制基准
        (一)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对损害的规定
        (二) “轻税规则” 68 与损害定量
        (三) 简要总结
    三、国内法对损害幅度基准作用的规定
        (一) 美国未将损害幅度作为计税基准
        (二) 欧盟将损害幅度作为强制计税基准
        (三) 小结
    四、以损害幅度作为计税基准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书目
致谢

四、加入WTO与湖南二轻(论文参考文献)

  • [1]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2]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D]. 王魏. 上海大学, 2017(05)
  • [3]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4]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康学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5]改性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及应用[D]. 彭杰. 湖南大学, 2012(08)
  • [6]“乐改”纪事本末[D].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7]基于宏基因组的芳烃加氧酶获取及特性研究[D]. 苟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6)
  • [8]甘油催化合成二羟基丙酮和环氧氯丙烷的研究[D]. 欧兰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三种南方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D]. 赵杰. 兰州大学, 2011(05)
  • [10]论“双重救济”争议 ——以美国对中国产品合并反补贴、反倾销救济为角度[D]. 刘萃.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标签:;  ;  ;  ;  

加入WTO与湖南第二轻工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