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扬州学派研习会评述

清扬州学派研习会评述

一、清代扬州学派研讨会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许东[1](2020)在《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文中提出清嘉庆道光年间,安徽石埭人周太谷于江西庐山传道,创立太谷学派。周太谷晚年由庐山北上扬州,收张积中、李光炘二人为徒,委以“还道于北”和“传道于南”的重任。张、李二人不辱太谷遗命,分任南北,开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实现了学派的长足发展。同治五年(1866),黄崖山事件爆发,黄崖北宗遭遇灭顶之灾,龙川南宗生存环境恶化,太谷学派在李光炘的支撑下艰难维系。太谷学派晚期,黄葆年、刘鹗、蒋文田、毛庆蕃等人共创归群草堂,实现了太谷学派南北合宗。太谷学派各代学人着述等身,思想庞杂。在道统传承上,周太谷自诩远承“羲、文、周、孔”儒家四圣,近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其思想以《周易》《论语》为中心和源泉,采取以易解儒的方式,建构了太谷圣功之学的理论体系。周太谷所构建的圣功之学未脱离宋明儒学的范畴,特别是在孝道和民本思想两个方面,鲜明彰显了周太谷民间儒家学者的特质。在太谷后学中,对于周太谷思想继承最多、阐发最力、拓展最深的当属张积中、李光炘。与周太谷“尚易尊孔、罕言佛道”相比,张、李二人更主张“以儒为宗、融通佛道”,强调以先秦儒家为底色,对程朱、陆王以及佛道等各派各家之说进行批判继承,形成了融合各家而又不同于各家的太谷圣功之学。在太谷学派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早、中、晚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向,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周太谷在早期创派传道过程中,其个人兴趣爱好以及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其思想内容和学说体系的神秘性和宗教性倾向,而太谷学派作为新兴的民间社团,在初创阶段为吸引信众而采取重术好玄的传道方式,更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倾向。周太谷晚年扬州传道,从收徒规模、传道内容、传道方式等方面,纠正了早期传道过程中的宗教化倾向,致力于太谷学派由教派特质向学派特质的转变,确保了学派的长久安全发展。张积中作为继承太谷道统的学派领袖,身负周太谷“还道于北”的遗命,聚徒山东黄崖山,创建黄崖北宗,渐兴渐旺达十年之久。张积中以中下层民间儒者的身份,奉行“教养合一”的学派理念,在民间开展了一场以自我为主导、极富使命感的社会救赎,在这场轰轰烈烈以悲剧收场的社会实践中,张积中挖掘儒学固有的宗教性,吸收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为方便法门,利其深入人心,易于领会”的特点,对教理、教义、教规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吸收、改良和创新,建构起了以天地先贤为主要崇拜对象的宗教观念,以心息相依和九还七返为特色的宗教经验,以入门拜师和祈祷献祭为主要内容的宗教行为,以师徒关系为纽带组合而成的宗教组织,在现实中进行了儒学宗教化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是一种非典型性宗教,但因为宗教化实践的不彻底和清政府的扼杀,导致黄崖北宗的儒学宗教化尝试最终走向失败。李光炘作为太谷学派龙川南宗的开创者,身负周太谷“传道于南”的遗命,龙川南宗在发展路向上秉承了太谷学派宗教化、民间化互相杂糅的特质,但由于外部条件、个人性格、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与黄崖北宗走儒学宗教化的发展路向不同,龙川南宗更多地表现出了儒学民间化的倾向,致力于塑造民间儒家学派的形象,最终保全了太谷学派的发展命脉,奠定了太谷学派后期发展的性质与基调,是太谷学派发展历史中的关键环节。在太谷学派晚期,归群草堂作为太谷学派南北合宗的产物,其在儒学民间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世俗化、独立化、学理化的改造与重塑,彻底摆脱了太谷学派“异端反叛”的帽子,在清末民国时期开创了太谷学派发展的新局面。综上而言,太谷学派是清末民国时期,社会中下层民间儒者积极践行“教养天下”的使命责任,其在传扬过程中以学术为体、以宗教为用,社团发展在本质上一直保持着儒家学派的特性,而宗教化是学派在传扬过程中适应传播需求的理论和功能借鉴。太谷学派可以看成是“教派与学派结合”、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的综合体。以史为鉴,儒学未来发展应挖掘儒家思想的真精神,坚持“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原则,在全球化视野下,着眼于解决人类社会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站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批判儒学,站在儒学的视角审视、批判当代社会,完成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实现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程希[2](2019)在《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书香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宝应朱氏作为明清江淮间名门望族,历经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向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风雅不辍、弦歌不息,几于代代有作、人人有集。明清两代朱氏一门共造就学人70位、着述260种,现存者亦达110种之多,群星璀璨、着作如林。其着述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对经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小学、金石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等门类均有涉猎,合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而尤以文学、经学、理学名世,诞生了朱应登、朱曰藩、朱克生、朱经等诗文名家及朱泽沄、朱彬、朱士端等经学、理学宿儒,成就卓着、泽被后世,堪称明清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学术世家之典范。宝应朱氏绝大多数学人及着述产生于清代,其涉猎之广、研探之深、影响之远,在清代学术史上颇为罕见。朱氏家学顺应时代学术发展之主潮,呈现出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脉络,又深深植根于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历代先贤尤其是扬州学派诸儒的学术精髓,同时打上了宝应学术以宋学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烙印,为窥探清代学术发展奥曲之窗口。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在外部广泛汲取吴派、皖派及其他学派、学人之优长,择善而从、视野广阔,既重视考据、义理,又不废辞章,不别门户、不畏权威,以朴学为主而兼取宋学之长;在家族内部宝应朱氏家学传承有序,历来主张谨身节用、注重实学,并与宝应、扬州等地学术世家互相联姻,取长补短、砥砺共进,为家学传承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保障了宝应朱氏家学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长力。理学方面,宝应朱氏自明代即有理学传统,至清初朱泽沄力倡程、朱,排抵陆、王,与亲密学侣王懋竑一道以考据之法精研朱子之学,为当时及后世学人所称道和取法。其朱子学为清代理学史之重要一环,其学术统系为宝应学人如刘台拱、成孺等接续,又为扬州学派汉宋兼采的融通之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来源,其考据方法亦被族人朱彬、朱士端等取法并发扬光大。创辟之功,足可称道。朴学方面,朱彬、朱士端作为清代朴学主流流派——扬州学派的代表学人,在礼学、《说文》学、金石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彬《礼记训纂》一书为清人新疏十三经不可或缺之重要一种,体现了扬州学派以汉学为主而兼采宋学,视野宏通、惟善是从、求古学之是的学术特色,为清代《礼记》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礼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而朱士端以小学为根底,兼以金石学考合经、史,考据之学愈加精纯。此外,其《说文校定本》《强识编》等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纠驳亦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说文》学领域理当占据重要一席。文学方面,宝应朱氏首先即以文学世家的面目闪耀于世,名播江淮,如明代朱应登,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引为同调,跻身“十才子”之列;其子朱曰藩,与何良俊、黄姬水等人开创“金陵六朝派”,亦引领一时风会。至清代,宝应朱氏在辞章之学上亦不稍懈,不仅参与人数多、着作数量众且广涉诸体,在诗、词、文、赋、诗文评等各领域均有作品问世,其中朱克生、朱经、朱士端之诗歌,朱彬、朱士端之古文,朱宗大、朱彬之诗话,朱彬、朱士端、朱效靖之家集编纂,皆各具面目,为人称道。此外,清代宝应朱氏学人在史学、文献学上亦有建树。如朱克简、朱泽沄之政论、史论,朱克生、朱士达等参与方志纂修,朱克生、朱辂、朱百遂等对谱牒、传状的编撰,或有裨时政,或以古鉴今,或保存史料,均为世所需,去取得当,为有用之学。概而言之,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众多、着述宏富,在理学、朴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在方志、家谱、年谱、行状等地方文献及家族文献的编纂上亦有重要建树,无愧“江淮文献巨族”的称号。其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家学传承脉络又与明清学术潮流暗合,为明清学术世家的典型范例;其躬行实践、不慕荣利、实事求是、宏通广大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亦足堪后世学人取法效仿。

高石[3](2019)在《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清一代,《文选》学与骈文的关系紧密,本文拟就两者关系展开论述,分爲六部分:绪论,综述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的研究,略论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一章,清代选学家及其骈文研究,先从目录学的角度审视清代选学及选学家次论阮元“文言说”诸篇;再就选学家骈文成就进行价值重估。第二章,从清人编选骈文总集审视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分爲清初期、清中期骈文选本研究及清人选清人骈文选本研究,皆以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爲着眼点,用文献“说话”,以见当日骈文批评的具体演变。第三章,清代骈文家及其选学观研究,先略论清代骈文家拟《文选》作品及其选学观,试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特徵。次论陈维崧骈文及其选学观,对清初这一位开风气的大师作具体分析。再论汪中骈文及其选学观,以见提倡《文选》学与六朝骈文的观念,在创作方面所能取得的成就。第四章,清代科举与清代骈文、《文选》学关系探析,先略论科举与文学关系,再就清代科举与两者关系作具体分析。结语,略述本文得失,展望研究前景。本文以文献爲基础,努力置身於当日文学生态环境中,在前人宏观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进入中观研究的层面,以见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之错综关系。

沈政[4](2017)在《扬州学派传记编纂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扬州学派是清代学术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术流派,扬州学派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从扬州学派学人传记出发研究扬州学派学人传记编纂,同时希望为未来学术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分三个阶段对扬州学派传记进行研究,分别是清代扬州学派传记编纂、1912年—1949年间扬州学派传记编纂和1949年以后扬州学派传记编纂,通过分析每个时期不同的扬州学派学人传记,进而总结出当时的扬州学派传记编纂特点,归纳此一时期异于前一时期的变化之处,并通过回顾传记编纂历史,展望未来的扬州学派传记编纂的可能出路。

马腾飞[5](2016)在《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清代,“淮海”泛指扬州府八属与通州四邑,阮元编纂的《淮海英灵集》以及王豫、阮亨的《淮海英灵续集》是最为直观的证明。近年历史地理学者提出了“淮海文化圈”的概念,为这片文化地域的划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版图,淮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传统。同为水乡泽国,淮海地区苍茫平远,异于江南,当地以“通壤”为主要文化特色,却又能自成一独立疆域。从董仲舒的“正谊明道”四字心诀流播此地时起,再到清代扬州学人大倡实学,千百年来,淮海熔铸着忠介亢直、雄奇俊伟的士风。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来看,扬州府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交通优势鲜明,淮海以扬州府城为中心,以泰州、通州等其他大邑为辅翼,在清代形成了持久稳定的文学圈。其中诗人、诗学是最为活跃的部分。在时间维度上,有清一代,淮海诗家辈出,代有闻人。明清鼎革之际,民族危机当头,不少仁人志士坚民族气节,甘心守志。由于地理位置的显要特殊,淮海境内各邑遗民诗人奔走呐喊尤为瞩目,如吴嘉纪与东淘诸子、范荃与北湖诗群,李氏与昭阳诗群,乃至陶季等游历诗人在清初遗民诗坛上留下了瑰玮卓绝的篇章。随着满清政权的逐步稳定,在周亮工、王士禛、孔尚任等风雅大吏的主盟下,不少淮海诗人与之交游甚密,进而有部分诗人逐渐步入仕途,最典型的是“江都二汪”、“维扬二妙”、以及名列“江左十五子”的缪沅、宫鸿历等新朝诗人。清代中叶,扬州经济复苏,随着盐业的繁富昌盛,盐商诗人群体逐渐引领淮海风骚。在盐商诗人的文酒风流影响之下,扬州本土的娱乐文化与文学相得益彰,清季扬州府城之文化由此达到顶峰,许多盐商亦是淮海诗人中的重要成员。乾嘉时期,扬州学派大放异彩,淮海各邑之学人富于文学创作,造诣不凡,如贾田祖、汪中、任大椿等经学硕儒,有论者认为,他们的创作昭示了由辞章向学问的重心转移,但从中依然可以读出对文学的坚守,成就最高的当属黄承吉的《梦陔堂诗》。除此之外,清代淮海地区有着相当数量的诗学家族,若皋邑冒氏、宝应乔氏、通州范氏等皆其中佼佼者。文学家族中往往还涌现有大量出色的女性诗人,她们是亟待考察、归纳的重要对象。《淮海英灵集》以及《续集》作为“存一地之诗”的地域性诗歌总集,在乡邦风土的诗性记忆、淮海一地的文学传承等各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嘉庆间仕扬文人汪之选所辑的《淮海同声集》的内容涉及到大批宦游淮海的名士在当地的游历、咏景、怀古的创作现场,也可以从地名学上为“淮海”的划属提供进一步佐证。这几部以“淮海”命名的诗集有着鲜明的地方性景观与人文书写,值得我们重视。整体而言,清代的淮海地区凭借襟江带海的地域优势,在通壤文化与当地崇古右文的人文传统、晚明泰州心斋之学的沾溉之下,形成了博雅、朴实并行的人文氛围以及诗学特色。从整体文学成就上看,淮海地区比之江南稍有不及,但足以紧随其后,成为清代地域文学自成疆域的一大重镇。

李晓明[6](2016)在《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文中指出宝应刘氏家学历经三百馀年的传承而不堕,在学术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门造就学人五十馀位,着述二百三十种,且代不缺人,时不乏书,大体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绝大多数学人与着述出现在清代,这在清代学术史上实属罕见。刘氏家学以时代学术发展为背景,根植于扬州优厚的人文环境,充分吸收王懋竑、朱泽沄、惠栋、戴震诸贤之长。而在族内,以本宗先祖刘永澄为标榜,敬奉祖训,注重谨身节用;维系香火,保障诗书传家;与扬州诸多学者形成姻娅集团,保持学术资源的互补,这都使得宝应刘氏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兼取汉宋之长,能够做到经世致用。经学方面,宝应刘氏以治《论语》为核心,刘台拱《论语骈枝》开其端,刘宝树《经义说略》赓续之,刘宝楠《论语正义》集大成,刘恭冕则不断补正。经过三代四人的不懈努力,宝应刘氏终在《论语》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刘台拱擅长三礼,刘宝树遍及群经,刘恭冕始治今文,他们在上述经学领域的成绩均是可圈可点的。史学方面,刘心学秉承先志,以东林为独特视角,以《两朝从信录》与东林奏疏为史源,删繁举要,编成《四朝大政录》一书,以补《明史纪事本末》之未备。刘氏学人多有史论之作,对季札、伍子胥、韩信、萧何等历史人物,以及“周公居东”、缠足等历史事件与现象多有评论,他们认真分析,绝不人云亦云,本着历史事实为出发点,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旨归,对封建不正之风亦多有批判与屏弃。校勘学方面,刘台拱校勘群籍,《国语补校》《荀子补注》《淮南子补校》《方言补校》均是其校勘力作,其间刘氏一秉实事求是之态度,利用多种校勘方法,对讹误现象多有驳正,形成了重视异文、明其所以、态度审慎、校注一体等特点,其成果得到了多位古今学者的肯定。刘恭冕之年少遗文《韩非补校》,较早利用类书以作“他校”之助,总体上客观谨严,多有精彩论断,继承了刘台拱校注一体之特点,于此可窥探其早年的学术根基与治学旨趣。地方文献方面,刘氏致力于地方文献的编纂,多人参与扬州方志之纂修,刘中柱《宝应名胜志略》、刘台斗《下河水利集说》与《黄河南趋议》、刘赞勋《重修宝应县志辨》、刘宝楠《宝应图经》则是私修方志的代表,这些地方文献或详载名胜以补未及,或集合治河经验以资政,或对旧志多有裨补与勘正,或利用考证之法、历数“邗沟十三变”,对于保存宝应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恭冕则在入主湖北经心书院之后,承担当地多部府县志的编修工作,另外还编写了《湖北通志》之凡例,践实了其方志学主张。晚清的刘岳云,在继承家学传统的基础上,师从多人,博观约取,成为当时少数“兼赅中西”的学者。他有感于每况愈下的时局,投入经世救亡的大潮中,其所建言建策,在当时颇具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刘岳云在西学大肆输入、传统频遭质疑的情形下,遍搜古代典籍之科技史料,对比中学与西学,成就了“西学中源”的集大成之作——《格物中法》。总而言之,宝应刘氏家族学人众多,着述丰富,在经学与地方文献编纂上具有突出成就,于史学与校勘学亦有建树。刘氏一门历经三百年的学术史,是清代家学传承的典型范例;刘氏学人为学实事求是,注重经世致用,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对当地乃至全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陈瑶[7](2016)在《清中期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扬州学派学术发展延绵至近代而不衰,在经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章学论方面,扬州学派对唐宋八大家古文创作与古文理论的批评也值得重视。总的来说,扬州学派对唐宋古文持质疑和否定的态度,他们批评唐宋八大家不辨训诂、疏于考据,认为唐宋八家古文忽视文章审美特征,缺乏美感。扬州学派主张学为根柢,批评唐宋古文缺乏功底,空疏朴陋,认为韩愈文章化偶为奇,实为末流,甚至把古文驱逐出文的领域。当然,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也存在分歧,以汪中、焦循为代表的扬州学者对唐宋八大家批评中有肯定,以凌廷堪为代表的扬州学者对唐宋八大家古文基本持否定态度。桐城派在古文创作与理论上以唐宋八大家为宗,扬州学派批评唐宋八大家古文的真实目的在于抨击桐城古文派。扬州学派抨击桐城派的原因在于两派的学术立场和文学志趣大相径庭。桐城派推重宋学,宣扬程朱理学,重在治“术”,扬州学派则崇尚汉学,讲究文字训诂,重在治“学”;桐城派以唐宋八大家古文为宗,大力倡导古文写作,扬州学派提倡骈文,树立骈文正宗的旗帜。扬州学派以治经的考据方法研究文学、评论文学作品,学术对文学介入过多有其局限。但扬州学派经为世用的文学批评理论促进了晚清经世文论趋向高涨,对桐城派古文的抨击则在客观上促进了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自我调整,也使清代文坛的格局变得多样化。

伍野春,阮荣[8](2015)在《焦循研究论着索引(1815—2014)》文中指出凡例一、本索引收录1815—2014年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研究焦循的各种论着条目,其中涵盖期刊论文、论文集论文、报纸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相关论着等,以及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等以焦循为主题的章节,亦收录清人所撰焦循的传记,

余莉[9](2014)在《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朴学的重要分支,其学术发展延绵至近代而不衰,不仅在经学领域内成就卓越,而且还致力于文学领域,其中尤以散文思想最为人注目,最具研究价值。本论文从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视角,结合扬州地域文化传统、社会学术思潮以及中国传统学者在西学大量涌入后的心态变化,深入研究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的发生与流变,并以该学派中坚阮元、殿军刘师培以及后来的章太炎为中心,重点探究他们散文思想如何随着社会时局和学术思潮的巨变而不断发展,并分析扬州学派持续推崇汉魏六朝文的动因以及这一审美取向在中国散文理论现代性进程中的定位。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的分期及代表人物,扬州学派的治学特点及其散文研究的共性,本论文的选题理由及其先行研究成果,以及关于本论文所使用散文概念的界定。第一章论述扬州学派的文学关怀及其散文思想的发生。扬州本有深厚的文学传统,有清一代,扬州文学风会又极为兴盛,在此熏染下的扬州学者普遍具有文人才性,不仅学术研究有文人气质,还致力于文学活动与文学研究。其中,汪中对汉魏六朝文的推崇广泛影响了扬州学派成员的文章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在方东树《汉学商兑》中以流派的形式被攻击后得到更大关注,扬州学派的散文思想也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章论述扬州学派中坚阮元的散文思想。阮元散文思想的核心是形式审美观。清代文选学热后,六朝文也因此受到青睐,阮元对家乡扬州的文选学传统甚为看重,又与凌廷堪等人交往,故竭力赞同《文选序》中的文章观念,看重文章的形式之美。出任两广总督后,受当时岭南文化中形式审美风尚的影响,进一步笃定了他对形式审美的态度,并最终形成了他的形式审美观。阮元所倡导的形式审美观在理论祛魅和审美突破上均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章论述扬州学派殿军刘师培的散文思想。作为扬州学派的嫡传,刘师培有对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的自觉传承,但又受到西方学术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在西方社会学研究理念的影响下,刘师培重扬“骈文正宗”论,并以社会学视角研究文体起源和文章风格。1907年东渡日本后,刘师培的革命心态发生巨变,对六朝文学的情怀加剧,并在西方美术学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六朝文观。刘师培执教北大后致力于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结合中西文艺理念,研论汉魏六朝文章之美。第四章论述扬州学派旁支章太炎的散文思想。章太炎的学术渊源中本有扬州学派一脉,他又对扬州学派汪中的散文思想有主动的承袭,故被视为扬州学派传承者。但章太炎的散文思想也有西学的影响。在研究社会学的过程中,章太炎特别推重汉魏六朝论体文,并从社会学视角重新界定“文”的含义,甚至认为国势与体格均会影响文章审美风格。“文理”说是章太炎的散文思想的重心,章太炎借“文理”说深度挖掘汉魏六朝论体文之美,并试图构建一个主智的散文史观。这不仅是对当时学风和文风的一种自觉纠正,也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转型留下了生存空间。第五章论述扬州学派与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进程。中国散文理论走向现代转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对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反思中倡导经世致用论,一是以报刊为平台开展白话文运动。扬州学派的思路是“以复古求发展”,这种思路与西学冲击下的学术自尊有密切关系,扬州学派以现代视野挖掘传统资源,在文章审美上选择回归汉魏六朝,看似是复古,其实又深度契合了现代散文理论的发展。

伍野春,阮荣[10](2013)在《阮元研究论着索引(1799—2012)》文中认为凡例一、本索引收录1799—2012年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欧美等地研究阮元的各种论着条目,其中涵盖期刊论文、论文集论文、报纸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相关论着,以及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等着作涉及阮元的章节,亦收录清人所撰有关阮元的传记和序文篇目,以便读者了解此类研究的源流。二、本索引分为生平研究、着述研究、学术思想研究、文化教育研究四个大类,每个大类再依具体内容划分小类,并按时间排序。

二、清代扬州学派研讨会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扬州学派研讨会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太谷学派产生的思想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太谷学派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二节 太谷学派产生的历史文化生态
第二章 太谷学派的创立及其发展演变
    第一节 周太谷与太谷学派的创立
    第二节 太谷学派南北二宗的创建及其发展
    第三节 归群草堂与太谷学派的南北合宗
第三章 太谷学派人物着述与思想内涵
    第一节 太谷学派主要人物及其着述
    第二节 《周氏遗书》所见周太谷主要思想
    第三节 张积中、李光炘对周太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 太谷学派早期的儒学宗教化与民间化倾向
    第一节 周太谷早期传道的儒学宗教化倾向
    第二节 周太谷晚年传道的儒学民间化特征
第五章 张积中黄崖北宗的儒学宗教化路向
    第一节 黄崖北宗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二节 黄崖北宗的儒学宗教化路向
    第三节 黄崖北宗儒学宗教化路向的最终结局及其原因
第六章 李光炘龙川南宗的儒学民间化路向
    第一节 龙川南宗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二节 黄崖山事件对龙川南宗发展路向的影响
    第三节 龙川南宗的儒学民间化路向
第七章 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发展路向比较
    第一节 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发展路向的一致性
    第二节 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发展路向的差异性
第八章 归群草堂与太谷学派晚期儒学民间化路向的新探索
    第一节 归群草堂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二节 归群草堂儒学民间化路向的新探索
余论:太谷学派历史命运的反思与儒学未来发展路向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一) 宝应朱氏家族文献整理
        (二) 宝应朱氏家学宏观研究
        (三) 宝应朱氏家学个案研究
        (四) 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兴起之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
        (二) 官方哲学与统治思想
    第二节 人文渊薮
        (一) 区位优越,经济发达
        (二) 文脉深远,学术昌隆
    第三节 家学渊源
        (一) 明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二) 明代宝应朱氏学行对后世朱氏家学之沾溉
第二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传承谱系
    第一节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第二节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之特色
        (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二) 理学传家,尊崇朱子
        (三) 工于诗文,兼善书画
        (四) 立德修身,家风谨严
        (五) 与世推移,暗合主潮
        (六) 家族联姻,优势互补
第三章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交游考述
    第一节 朱泽沄交游考
        (一) 师长前辈
        (二) 友朋同道
        (三) 门人弟子
    第二节 朱彬交游补考
        (一) 师长辈
        (二) 友朋辈
    第三节 朱士端交游考
        (一) 师长前辈
        (二) 友朋同辈
        (三) 门人后学
第四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理学
    第一节 清初理学之概况
        (一) 清代以前之理学
        (二) 清初之理学
    第二节 朱泽沄之理学
        (一) 生平学行
        (二) 治学方法
    第三节 朱泽沄理学思想的成就特色
        (一) 对朱子尊、道齐头用功的论定
        (二) 对朱子未发涵养工夫的抉发
        (三) 对朱子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视
第五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朴学
    第一节 朱彬之朴学
        (一) 广采博收,裁断准确——朱彬《礼记训纂》研究
        (二) 择善而从,视野宏通——朱彬《经传考证》研究
    第二节 朱士端之朴学
        (一) 朱士端卒年及字号考辨
        (二) 寻许氏源流,正后儒删改——朱士端之《说文》学
        (三) 考经史文字,征诂训声音——朱士端之金石学
第六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文学
    第一节 以诗阐理与以诗表情——宝应朱氏之诗歌
    第二节 学至者文不求至而自至——宝应朱氏之古文
        (一) 增益学问
        (二) 裨补时政
    第三节 吉光片羽,亦足可宝——宝应朱氏之诗文评
    第四节 家族诗文,世世珍藏——宝应朱氏之家集编纂
        (一) 《朱氏诗文世珍》之成书与版本
        (二) 《朱氏诗文世珍》之内容
        (三) 《朱氏诗文世珍》之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表
    附录二: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图(一至十九世)
    附录三: 朱彬《经传考证》引人说统计表
    附录四: 朱彬《经传考证》引书统计表
    附录五: 朱士端《说文校定本》引书统计表
    附录六: 朱士端《强识编》引书统计表
    附录七: 朱士端《强识编》引人说统计表
    附录八: 朱士端对段《注》之纠驳平议
    附录九: 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引书统计表
    附录十: 朱士端年谱简编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3)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文献综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第一章 清代选学与选学家及其骈文
    第一节 清代选学及选学家概论——以目录学爲例
    第二节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阮元“文言说”探析
    第三节 “美文,清儒所最不擅长也”——选学家骈文成就价值重估
第二章 从清人编选骈文总集审视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
    第一节 清初期骈文选本研究——以李渔《四六初徵》、黄始《听嘤堂四六新书》爲例
    第二节 清中期骈文选本研究——以彭兆荪《南北朝文钞》、李兆洛《骈体文钞》、许梿《六朝文絜》爲例
    第三节 清人选清人骈文选本研究——以《八家四六文钞》《国朝骈体正宗》爲例
第三章 清代骈文家及其选学观
    第一节 清代骈文家拟《文选》作品及其选学观略论
    第二节 新桐初引——陈维崧骈文及其选学观研究
    第三节 乞儿唱莲花落——汪中骈文及其选学观研究
第四章 清代科举与清代骈文、《文选》学关系探析
    第一节 科举与文学关系略论
    第二节 清代科举与清代骈文、《文选》学关系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骈文话与今人骈文研究文献辑夫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扬州学派传记编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扬州学派产生的背景
    二、扬州学派的形成
    三、扬州学派的治学风格
    四、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清代扬州学派传记编纂研究
    一、清代扬州学派传记分析
    二、传主形象的重塑——由汪喜孙对凌廷堪的辩正说起
    三、《国朝汉学师承记》探析
第二章 1912年—1949年扬州学派传记编纂研究
    一、扬州学派传记编纂的深入发展
    二、官方史学中关于扬州学派学人的传记的研究
    三、家学的余波
    四、扬州学派走向国际化的肇始
第三章 1949年以来扬州学派传记编纂研究
    一、1949年以后的扬州学派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
    三、对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四、以“扬州学派”为核心的传记的编纂
    不足之处
结语
    一、研究特点
    二、研究不足之处
    三、扬州学派传记编纂之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范畴及意义
    二 清代淮海诗人的研究现状
    三 时代、地域、阶层:清代淮海诗人研究的三大重心
第一章 清代淮海地理与历史人文概述
    第一节 清代“淮海”的划定及其地理概述
        一 “淮海”概念的历史演变与清代“淮海”的划定
        二 运河影响下的通壤文化
        三 水乡泽国的洪涝忧患
    第二节 历史人文沉淀与清代“淮海文学圈”的形成
        一 历史人文沉淀与清代淮海文化繁荣
        二 “淮海文学圈”的历史形成
        三 淮海文学圈内的几大纲维
    第三节 淮海典范性人文性格熔铸
        一 淮海地区的尚武之风
        二 忠孝、介直的淮海士风
        三 隐逸传统下的布衣情结
第二章 “淮南江北海西头”的地缘格局与文学气象
    第一节 “维扬”与“海陵”:淮海的两大文化板块
        一 扬州府城及维扬文化区域
        二 通泰之境与海陵文化区域的划定
    第二节 都邑与乡土:作为淮海地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一 扬州府城:淮海都会的城市人文空间
        二 黄海之滨:海陵地区特色的乡土人文气息
    第三节 对峙与汇通:清代淮海文学的精神气象
        一 “博雅”与“质朴”并存的诗学格局
        二 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诗学现场
第三章 从天壤遗民到新朝诗人
    第一节 “时移局屡变,终守冰霜操”:清初淮海遗民诗人群体
        一 吴嘉纪与东淘诗群
        二 范荃与北湖诗群
        三 李氏家族与昭阳诗群
        四 陶季及其《舟车集》
    第二节 从周亮工、王渔洋到孔尚任:仕扬大吏的风雅总持
        一 周亮工与清初淮海诗人交往
        二 上绍欧苏:王渔洋仕扬的文学意义
        三 孔尚任主持淮海风雅
    第三节 淮海地区的“王门”弟子
        一 “风华婉媚,自成一家”的宗元鼎
        二 江都二汪:汪楫与汪懋麟
        三 维扬二妙:史申义,顾图河
    第四节 “江左十五子”中的淮海身影
        一 “清新瑰丽,格老意新”的缪沅
        二 “雄深峭健、横空排奡”的宫鸿历
        三 “学博思深,诗笔奇险”的郭元釪
第四章 清代淮海盐商的风雅主盟
    第一节 清代淮海盐商的文人身份认同
        一 贾、儒合流:淮海盐商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 清代淮海西商与徽商之文化比较
        三 清代淮海盐商文人的身份划定以及活动阶段
    第二节 扬州“二马”与韩江雅集
        一 “二马”之家世及生平
        二 “崇雅”的极致:二马的诗风祈向
        三 “韩江雅集”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三节 江春与广陵诗学活动
        一 江春家世及生平
        二 江春园林的诗学活动
        三 寄意高远,气度豁如:江春诗歌创作论略
        四 江昉与江振鸿
第五章 扬州学派与清代淮海诗坛
    第一节 扬州学人的“诗人身份”寻绎
    第二节 贾田祖与“甓湖诗社”
        一 贾田祖生平及甓湖七子考述
        二 布衣寒士的苦寒诗境
        三 “我生桑梓有恭敬”:淮海诗学的自发推扬
    第三节 胎息六朝,选学正脉:王念孙、任大椿、汪中的诗歌创作
        一 “宗汉魏六朝,摹拟逼真”的王念孙
        二 “少年为文选学,诗文时得其似”的任大椿
        三 “规模汉晋,取法唐人”的汪中
    第四节 扬州学人诗的殿军:黄承吉及其《梦陔堂诗》
        一 学识岂狂终是狷:“学者”“诗人”身份的双重考察
        二 “万古江河拥巨观,当前不解盛波澜”:《梦陔堂诗》内容与句法
        三 “情”与“声”:黄承吉之诗学观
        四 黄承吉《梦陔堂诗集》文学地位平议
第六章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及女性创作论略
    第一节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的分布及其特征
        一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的分布及概况
        二 从科举世家到布衣名门
        三 家族学术与文学并重
    第二节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举隅:以如皋冒氏、宝应乔氏、通州范氏为例
        一 “旧时王谢”:如皋冒氏
        二 莫把“丘壑”向等闲:宝应乔氏
        三 怀贞藏幽,布衣之风:通州范氏家族
    第三节 清代淮海女性诗人论略
        一 世家女眷与布衣才媛:清代淮海女性诗人的身份构成
        二 闺情本色的“突围”与“回归”
        三 妇才与妇德:诗情、坤仪的文学性统一
第七章 清代淮海地区诗歌选本的编纂
    第一节 《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
        一 《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编纂缘起、过程、体例
        二 “耆旧逸辙”与“淮海淳风”:《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乡邦文献意义
        三 钟毓淳秀:《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的诗学祈向
    第二节 淮海唱酬的诗词双璧:《淮海同声集》与《淮海秋笳集》
        一 汪之选的《淮海同声集》
        二 李肇增的《淮海秋笳集》
    第三节 清代淮海各邑涌现的诗歌选本
        一 地方州邑类
        二 地方唱酬类
结语:站在“博雅”江南的对岸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后记

(6)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对扬州学派的综合研究
        (二) 对宝应刘氏家学的宏观研究
        (三) 对宝应刘氏学人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宝应刘氏家学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三节 家学渊源
        一、明代刘氏先祖着述汇考
        二、刘永澄学行之影响
    第四节 师友影响
        一、惠栋与戴震
        二、王懋竑与朱泽沄
第二章 宝应刘氏家学传承与着述稽考
    第一节 宝应刘氏的历久传承
        一、恭奉谨身节用之祖训
        二、维系诗书继世之传统
        三、汲取联姻世家之给养
        四、顺应学术发展之趋势
    第二节 宝应刘氏家族着述稽考
        一、康雍时期
        二、乾嘉时期
        三、道咸时期
        四、同光时期
        五、对刘氏着述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宝应刘氏之经学
    第一节 刘台拱的经学成就
        一、刘台拱的生平大略
        二、《论语骈枝》的学术成就
        三、《经传小记》的礼学思想
    第二节 刘宝树与《经义说略》
        一、刘宝树的生平大略
        二、《经义说略》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刘宝楠与《论语正义》
        一、刘宝楠的生平大略
        二、《论语正义》的撰述目的、续撰及初刻问题
        三、《论语正义》的学术特色
    第四节 刘恭冕的《论语》学成果
        一、刘恭冕的生平大略
        二、《论语正义补》的续补之功
        三、《何休注训论语述》对何休之说的评论
第四章 宝应刘氏之史学
    第一节 刘心学与《四朝大政录》
        一、刘心学的生平大略
        二、《四朝大政录》的史料来源
        三、《四朝大政录》的史学价值
    第二节 刘氏学人的史论
        一、对历史人物的评论
        二、对历史事件及现象的评论
第五章 宝应刘氏之校勘学
    第一节 刘台拱的群籍校勘
        一、校勘事例举证
        二、校勘方法
        三、校勘特点
        四、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刘恭冕《韩非子补校》考略
        一、《自序》考释
        二、具体内容
        三、成就与不足
第六章 宝应刘氏之地方文献的编纂
    第一节 刘中柱与《宝应名胜纪略》
        一、刘中柱的生平大略
        二、《宝应名胜纪略》的编纂动机与特色
        三、《宝应名胜纪略》的主要价值
    第二节 刘台斗与水利文献
        一、刘台斗的生平大略
        二、《下河水利集说》的主要价值
        (一) 辑录了多种水利奏疏及史志材料
        (二) 表达了自己的主要水利观点
        三、《黄河南趋议》的治河思想
    第三节 刘赞勋与《重修宝应县志辨》
        一、《重修宝应县志辨》的编纂动机与补正之功
        二、《重修宝应县志辨》所体现出的经世思想
    第四节 刘宝楠与《宝应图经》
        一、《宝应图经》的特点
        二、《宝应图经》的成就
    第五节 刘恭冕与湖北地方志
        一、参与多部州县志的编纂
        二、拟纂湖北省志之凡例
第七章 晚清刘岳云学行考述
    第一节 生平大略与学术渊源
        一、生平大略
        二、学术渊源
    第二节 治学特点
        一、汉宋兼采
        二、经世致用
        三、兼赅中西
    第三节 学术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清中期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扬州学派的形成
    第二节 清中期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研究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清中期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本文研究扬州学派的时间范围与代表人物界定
第一章 扬州学派的唐宋八大家批评
    第一节 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的共同特点
        一、不辨训诂,疏于考据
        二、忽视审美,缺乏美感
        三、缺乏功底,空疏朴陋
        四、化偶为奇,实为末流
    第二节 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的内部差异
        一、以汪中为代表:否定中有肯定
        二、以凌廷堪为代表:基本否定
第二章 扬州学派批评唐宋八大家的实质
    第一节 榈城派对唐宋八大家的推崇
        一、文道关系:文以明道
        二、文体选择:尊古抑骈
        三、文章风格:雄健温和
    第二节 扬州学派与桐城派的分歧
        一、学术立场不一
        二、文学志趣相异
第三章 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的影响
    第一节 对晚清文论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晚清文坛走向多样化
        二、促使经世文论趋向高潮
    第二节 对桐城派后学的影响
        一、促使桐城派后学古文理论的自我调整
        二、促进桐城派后学古文写作趋向骈散合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焦循研究论着索引(1815—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一) 总论
(二) 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
(三) 《雕菰楼易学》研究
(四) 《仲轩易义解诂》研究
(五) 《尚书》研究
(六) 《春秋左传补疏》研究
(七) 《论语通释》研究
(八) 《孟子正义》研究
(九) 《剧说》研究
(十) 《花部农谭》研究
    朱家生《天元一释》提要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四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1. 总论
        2. 易学研究
        3.《尚书》学研究
        4.《诗》学研究
        5. 礼学研究
        6.《左传》研究
        7.《论语》学研究
        8.《孟子》学研究

(9)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扬州学派散文思想发展的分期与代表人物
    二、扬州学派的治学特点及其散文思想的共性
    三、本论文的选题理由及先行研究成果
    四、关于本论文所使用“散文”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扬州学派的文学关怀及其散文思想的发生
    第一节 扬州的文学传统与清代扬州文艺风会之盛
        一、清代以前扬州的文学传统
        二、清代扬州文艺风会之盛
    第二节 扬州学派的文人才性与文学研究活动
        一、学术研究中的文人才性
        二、扬州学派的文学研究活动
    第三节 文崇汉魏六朝——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的发生
        一、汪中的散文思想与汉魏六朝文风的崇扬
        二、从《国朝汉学师承记》到《汉学商兑》——扬州学派文崇汉魏六朝、土苴韩欧理念的被强化
第二章 扬州学派中坚——阮元的散文思想
    第一节 文选学与阮元散文思想的发生
        一、乾嘉文选学热及六朝骈文风潮
        二、阮元对扬州选学传统的传承与《文选序》研究
        三、阮元与选学家散文观念的互动
    第二节 岭南形式审美风尚与阮元散文思想的建构
        一、岭南“西洋风”与形式审美风尚
        二、阮元对岭南形式审美风尚的接受
        三、阮元散文理念的转变与形式审美观的最终确立
    第三节 阮元形式审美观的散文史意义
        一、理论祛魅:早期社会传播的需要决定文章的形式美
        二、审美突破:形式审美的涌动及其对义理审美的反击
第三章 扬州学派殿军——刘师培的散文思想
    第一节 社会学与刘师培早期散文思想的建构
        一、社会学成为刘师培学术研究的新视野
        二、社会学与刘师培“骈文正宗论”的提出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文体起源论和文章风格论
    第二节 东渡日本与刘师培六朝文观的发展
        一、1907年前刘师培的六朝文观及主要研究理念
        二、无政府主义思想与刘师培六朝情怀的形成
        三、美术学研究与刘师培六朝文观现代性的发生
    第三节 刘师培的汉魏六朝散文美学研究
        一、尊骈意识的弱化和散文审美视角的转变
        二、“文章之美,全由性情”——西学影响下的文章情感审美论
        三、六朝文章形式审美论
第四章 扬州学派——章太炎的散文思想
    第一节 章太炎与扬州学派的渊源
        一、诂经精舍的学术渊源
        二、散文思想的一脉相承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与章太炎散文思想的建构
        一、西方社会学的涌入与章太炎的社会学研究
        二、社会学研究与章太炎对汉魏六朝论体文的推崇
        三、社会学研究与章太炎对“文”的界定
        四、“国势论”与“体气论”
    第三节 章太炎的“文理”说
        一、“文理”之“理”的内涵解读
        二、“文理”说与主智的散文史观
        三、“文理”说与散文理论的现代转型
第五章 扬州学派与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进程
    一、中国散文理论走向现代转型的两种主要途径
    二、以复古求发展——扬州学派散文理念的现代性思路
    三、回归六朝文章审美与现代散文审美理论的契合
    四、关于传统与现代的争论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阮元研究论着索引(1799—2012)(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一、生平研究
(一) 传记
(二) 交游研究
(三) 生平研究
(四) 幕府研究
二、着述研究
    (一) 《揅经室集》研究与佚文考辨
    (二) 《儒林传稿》研究
    (三) 《经籍籑诂》研究
    (四) 《畴人传》研究
(五) 《十三经注疏》及其《校勘记》研究
    1.《十三经注疏》研究
(六) 《皇清经解》研究
(七) 《宛委别藏》研究
(八) 《广东通志》与《云南通志稿》研究
(九) 其他着述研究
三、学术思想研究
    (一) 总论
    (二) 学术渊源、宗旨及成就研究
    (三) 经学研究
    (四) 小学研究
    (五) 思想研究
    (六) 文学研究
    (七) 文献学研究
    (八) 书学研究
四、文化教育研究
    (一) 科技文化研究
    (二) 文献收藏研究
    (三) 杭州灵隐书藏与镇江焦山书藏研究
    (四) 教育研究
    (五) 诂经精舍研究
    (六) 学海堂研究
    附:阮亨、阮常生、阮福

四、清代扬州学派研讨会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D]. 许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D]. 程希. 扬州大学, 2019(04)
  • [3]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关系论稿[D]. 高石. 苏州大学, 2019(04)
  • [4]扬州学派传记编纂史研究[D]. 沈政. 扬州大学, 2017(11)
  • [5]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D]. 马腾飞. 苏州大学, 2016(03)
  • [6]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D]. 李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7]清中期扬州学派唐宋八大家批评研究[D]. 陈瑶. 湖南大学, 2016(03)
  • [8]焦循研究论着索引(1815—2014)[J]. 伍野春,阮荣.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5(01)
  • [9]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研究[D]. 余莉. 南开大学, 2014(04)
  • [10]阮元研究论着索引(1799—2012)[J]. 伍野春,阮荣.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3(01)

标签:;  ;  ;  ;  ;  

清扬州学派研习会评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