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投资政策动向

韩国投资政策动向

一、韩国投资政策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胡杉宇[1](2021)在《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文中指出2021年4月20日,英国宣布到2035年实现与1990年相比减排78%的目标,这是目前全球最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这一宣告体现了英国在“后脱欧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本文旨在运用过程追踪法系统考察英国从1972年加入欧共体后实施气候变化政策的变化。英国从1973年加入欧共体,到2016年“脱欧”公投离开欧盟,2020年正式离开,这四十几年英国在气候政策上与欧盟经历了“反对-接受-领导”的阶段,英国从欧盟环境政策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欧盟环境政策制定者。离开欧盟的英国能否继续其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这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且存争议的议题。本文研究表明,英国在“脱欧”后施行了更加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举办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英国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者。英国“脱欧”后为何实施更加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文采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从三个层面解释英国“脱欧”后采取更加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的原因。从国际因素看,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和碳中和成为时代课题,成为英国推行政策积极性变化的助推力。从国家因素看,利用气候外交提升英国国际地位、继续保持绿色金融领域领先地位是英国开展气候行动的内在原因。从领导人因素看,英国首相约翰逊对环境的个人关切也推动了英国气候目标的制定。对英国气候政策积极性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英国“脱欧”后气候变化治理议题的现状和英国“脱欧”这一事件对英国和欧盟各自的影响。通过探讨英国的气候政策,为我国提升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提供决策参考。

曹银美[2](2021)在《基于PEST分析的中国居民赴韩旅游市场研究》文中提出中韩两国互为重要的客源国,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及RCEP的签订,中韩两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历史等原因,中韩旅游市场的发展既有广阔的前景,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基于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等对赴韩中国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市场趋势、影响因素、发展优势、机遇与挑战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过程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介评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先行研究成果;第三章在为本研究研究相关的理论,阐述了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在本文研究中的应用思路;第四章介绍了赴韩旅游市场的发展概况并借助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对赴韩中国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制定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韩两国旅游服务贸易容易受到地缘政治、政治事件和区域内竞争者的影响,为了保持并扩大游市场,笔者提出了几下几点建议:以RCEP的签署为契机制定更加宽松的服务贸易政策;建立常态化中国旅游市场研究机制;按照市场的细分制定不同的旅游者营销战略;进一步完善签证、通关政策;制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并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服务贸易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使两国能够借助旅游的桥梁,继续深化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

邵冰[3](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汪万发,张剑智[4](2020)在《疫情下国际绿色复苏政策动向与影响分析》文中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了复苏政策,其中部分经济体复苏政策中含有较大权重的绿色复苏政策和发展战略。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政策变化,特别是疫情后实现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的新动向,我国需要积极沟通与协调,不仅要重启本国经济,还要为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李燕玉[5](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周建军[6](2020)在《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与应对:从防风险到补短板》文中提出从经济因素看,跨国公司产业链短期内大幅迁出中国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受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产业链可能会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例如用产业链某些环节的备份、缩短供应距离、增加供应链的多样性等来分散风险。当下的中国产业链已经在承受疫情带来的现实冲击和影响,诸如汽车、机械、化工、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除了这些冲击,中国产业链本身存在的短板也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国际产业链的调整是外因,中国产业链自身的短板则是影响产业链安全和稳定的内因。在防范和化解产业链风险的同时,中国要敢于超越既有的比较优势;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本土企业要通过开放式的自主创新,补上既有产业链的短板和不足。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坚持自主创新、善于学习的"企业家精神",也是多数国家开展大规模高技术创新活动的共同特征和必要条件。

朴光姬,李芳,王立鹤[7](2020)在《历史演进视角下特朗普政府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战以来,美国始终保持对东北亚地区的政策投入;冷战时期,美国东北亚政策以遏制苏联为主要目标,轮替将中国、日本作为制衡苏联的主要力量;冷战结束后,美国东北亚政策的主要遏制对象转向中国,不断强化美国的同盟关系,打压俄罗斯和朝鲜。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以来,加大了对东北亚地区的政策力度,从经济、政治、安全等多个领域扰动东北亚和平与发展。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并向非经济领域拓展,然而安全利益变得错综复杂,和平压力加大。为应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利影响,中国应该从推动次区域合作、稳定国内经济、密切中俄战略协作、加强中美对话等多方面,维护东北亚和平的发展环境。

王登举[8](2019)在《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国内外政策动向,然后分区域(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分析了近两年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同时,基于我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剖析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以及应对举措。

闫晶晶[9](2019)在《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21世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日益呈现出人口高龄化发展严峻、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矛盾突出和高龄失能失智群体照护问题显着等基本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及社会服务机制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我国城市高龄人口照护的养老保障问题,国务院于“十二五”(2011-2015)期间发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政策立法层面上提出“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鼓励老城区及已建成社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设施以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政策举措,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渐从依赖于家庭的非正式养老转向植根于社区的正式养老模式。在当前我国城市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更新中,由于社区规划普遍缺乏宏观统筹、用地紧张,以新建方式对养老设施进行补充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闲置空间的功能置换已逐渐成为城市既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方式的现实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养老研究领域在利用存量建筑改造为社区养老设施,以及整合现有社会服务资源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策略研究层面还较为薄弱,作为社会老龄事业的工作者与研究者,我们正处于“十三五”(2016-2020)这一城市养老事业发展及社会保障改革的关键性战略时期,亟需在构建社区化、地域化养老设施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层面开展学术讨论与研究,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完善并以此指导养老实践项目落地,实现城市老龄人口“就地养老”的愿景与期许。本文旨在以城市社区更新的视角,对既有社区建设地域化养老设施的服务供给策略及设计要点进行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以北京市城区既有社区为实态调研对象,通过测绘、拍照等形式对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使用现状、建筑规模、老年人服务需求等信息进行数据采集与汇总分析,作为设施建设依据。进而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养老需求与现阶段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比对分析,结合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摸底普查数据总结当前既有社区中养老设施建设存在的严峻问题。进而,分析国内外老龄化城市及地区对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总结各国家服务于城市社区老龄人口的养老设施建设方式及特点。日本近年的福利政策的制定借鉴了西方长期照护体系,于2005年提出“地域介护体系”概念。其设施发展动向主要以小型化、地域化和专业化方向为主,利用新建与改建并存的方式建设地域化介护养老设施,保障地域居民生活的有效服务与支援。韩国与日本、中国共处亚洲东部地区,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让老年人回归家庭与社区,呼吁其在自身熟悉的环境中延续养老生活,主要采取改造早期福利设施的方式实现城市资源与地域化养老设施的转化,最大限度的为社区老人提供家庭化的服务与环境。本文在对国内外地域化养老设施的建设理念和实践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适合于现阶段我国高龄人口照护发展情况的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策略。最后,融合以上策略要点,通过天陶养老设施项目实践总结地域化养老设施的建筑设计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提炼并归纳出设施的空间设计要点、空间组合方式及其建筑改造模式,为今后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空间设计与建设落实提供可以参考的实践经验与可靠依据。

李海川[10](2019)在《关于气候变化对策的学术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在国际社会上,根据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每年举行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以实现全球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于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议的签署和生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以及中国的环境政策与管理。此外,国际上社会学重点关注气候变化的问题,而我们国家的社会学以及环境社会学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目前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和学术论文几乎没有探讨此类问题。希望日本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将会给中国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此次的翻译报告是以池田宽二发表在《公共政策志林》和《政法大学社会志林》上的两篇学术论文为翻译文本,分别是《巴黎协定之后的气候变化政策与中国的动向——以对日企的影响为案例》、《针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学》。根据纽马克翻译理论,翻译文本可以具有一种功能,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但是以其中一种功能为主。论文的文本是对某个领域的相关事实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显而易见是属于信息功能。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根据这个功能,采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翻译报告由引言、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翻译理论、案例分析以及总结六部分组成。首先,说明翻译文本的主要内容、翻译背景和翻译意义等相关内容。其次,在具体陈述翻译过程之后,介绍纽马克本人以及其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与翻译实例联系起来,分析翻译过程中专有名词、长句和文本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并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翻译。最后,总结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体会,并指出不足之处。

二、韩国投资政策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投资政策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分析英国“脱欧”对英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的文献
        二、分析英国“脱欧”对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的文献
    第四节 英国“脱欧”相关概念溯源
        一、“欧洲化”概念溯源
        二、“去欧洲化”概念溯源
    第五节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国“脱欧”之前的气候变化政策发展过程
    第一节 坚定反对期(1973-1990)
    第二节 转型适应期(1990-1997)
    第三节 积极参与期(1997-2016)
第二章 英国“脱欧”之后气候变化政策发展
    第一节 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
        一、能源部门
        二、建筑部门
        三、工业部门
        四、交通部门
        五、自然资源部门
    第二节 健全职能机构和推动政策出台
    第三节 “绿色”引擎助推经济复苏
    第四节 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一、英国加大对外援助
        二、英国对COP26 会议的预期与筹备工作
        三、中英气候合作
        四、“全球英国”下的气候外交
第三章 英国“脱欧”后采取更加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的原因
    第一节 国际因素
        一、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二、碳中和成为时代主题
    第二节 国家因素
        一、利用气候外交重返国际舞台
        二、保持绿色金融领先地位
        三、公众舆论和环境团体的压力
        四、低碳经济带来多重效益
    第三节 领导人因素
        一、英国领导人达成跨党派气候共识
        二、鲍里斯·约翰逊的个人偏好和愿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PEST分析的中国居民赴韩旅游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先行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
    2.2 国外研究
3.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PEST分析模型
    3.2 SWOT分析模型
4.中国赴韩旅游市场分析
    4.1 中国人访韩旅游市场现状
    4.2 PEST分析模型
        4.2.1 政治影响
        4.2.2 经济的影响
        4.2.3 社会的影响
        4.2.4 技术的影响
    4.3 赴韩中国旅游市场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5.中国赴韩旅游市场的政策制定建议
    5.1 以RCEP的签署为契机制定更加宽松的服务贸易政策
    5.2 建立常态化中国旅游市场研究机制
    5.3 按照市场细分制定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者营销战略
    5.4 进一步完善、放宽签证、通关政策
    5.5 制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2.3.1 利润转移理论
        2.3.2 外部经济理论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7.1.1 目标明确
        7.1.2 重点突出
        7.1.3 灵活运用
        7.1.4 追求动态效应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7.3.1 贸易摩擦频发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疫情下国际绿色复苏政策动向与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经济体绿色复苏政策动向及其评议
    欧盟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复苏计划
    德国大力支持气候友好型产业和技术
    韩国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动力的环境友好产业
    美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支持新能源产业等措施排除在当前经济复苏方案外,未来是否强调绿色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国际组织和企业在积极推动绿色复苏进程
主要经济体绿色复苏政策的总体分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绿色新政成为当时主要经济体的应对方案,但此次疫情下绿色复苏是否会成为主流趋势有待观察
    疫情下全球经济治理加速调整,可能出现新的“绿色壁垒”
    虽然以欧盟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在“绿色复苏”上雄心勃勃,但“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要实现低碳化、生态化转型仍困难重重
国际绿色复苏动态对我国的影响
    疫情后的可持续性绿色复苏成为国际社会近期关注的重点,中国在疫情后经济复苏过程中能否实现绿色化对全球有重要影响
    中欧加强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构建绿色合作伙伴关系面临新机遇
关于我国应对国际绿色复苏形势的思考与建议
    制定我国经济绿色复苏计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
    以绿色复苏推进“两建”,形成绿色都市圈和城市群,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综合研判境外疫情对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强化精准和专业化生态环保督察帮扶,确保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推进绿色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合作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5)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主要不足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2.2.2 国际投资理论
        2.2.3 资源外交理论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5.1.1 领导机构
        5.1.2 服务机构
        5.1.3 推进机构
        5.1.4 执行机构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6.1 财政政策措施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6.2 金融政策措施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6.3 税收政策措施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6.4 保险政策措施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8.1.2 金属矿产资源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8.3.1 技术支持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8.4.2 实施技术转移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9.2.3 结论与分析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10.1.1 经验
        10.1.2 教训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与应对:从防风险到补短板(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日德政策牵动全球产业链
二、跨国公司会大量迁出中国吗?
    (一)美国的情况
    (二)日德的情况
    (三)中国的情况
三、产业链可能的局部调整是什么?
    (一)产业链可能的局部调整
    (二)不断加码的政治因素
四、疫情对产业链的现实冲击有多大?
    (一)影响不再是短期和局部的
    (二)具体的产业部门影响
五、中国产业链自身的短板何在?
    (一)部分产业的依存度较大
    (二)研发投入和市场结构有待优化
六、补短板要敢于超越比较优势
    (一)既有的局限
    (二)中国和韩国的案例
七、自主创新需要产业政策和“企业家精神”
八、从防风险到补短板,筑牢中国产业链

(7)历史演进视角下特朗普政府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二战以来美国东北亚政策演变
    (一)二战结束前后美国东北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确立
    (二)冷战时期以遏制苏联为主的东北亚政策
    (三)苏东巨变至2008年对中国的接触与遏制
    (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遏制中国为主的东北亚政策
二、特朗普政府东北亚政策动向
    (一)对俄制裁力度不减
    (二)对中国全面防范与遏制
    (三)对朝鲜极限施压与正面接触
    (四)对日、韩的亦友亦敌政策
    (五)迎合蒙古国“第三邻国”外交政策
三、特朗普政府东北亚政策调整分析
    (一)特朗普个性与行事风格分析
    (二)经贸合作因素分析
    (三)地缘政治因素分析
    (四)区域安全因素分析
四、特朗普政府东北亚政策的影响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二)东北亚各国政治互信波动加剧
    (三)东北亚安全利益错综复杂
五、应对特朗普政策扰动下东北亚不安局势的建议
    (一)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以共赢增进和平
    (二)维护国内经济稳定发展,以实力保卫和平
    (三)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以平衡博取和平
    (四)加强中美对话,以互信维持和平
    (五)力促各方保持冷静克制,以对话共商和平

(8)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政策动向
    1.1 国内政策动向
    1.2 国际政策动向
        1.2.1 北美洲
        1.2.2 欧洲
        1.2.3 非洲
        1.2.4 亚洲
        1.2.5 南美洲
        1.2.6 大洋洲
2. 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
    2.1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
    2.2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特点
        2.2.1 全球贸易特点
        2.2.2 全球贸易最新动态
3.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
    3.1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
    3.2 2018年我国林产品贸易特点
4. 我国林产品贸易的未来走向
    4.1 我国林产品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
        4.1.1 竞争优势
        4.1.2 竞争劣势
        4.1.3 机遇
        4.1.4 威胁
    4.2 中国林产品贸易未来趋势基本判断
        4.2.1 未来趋势
        4.2.2应对举措

(9)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人口老龄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兴起
        1.1.2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及公共服务设施发展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1.2.1 社区照顾理论
        1.2.2 生活圈理论
        1.2.3 既有社区
        1.2.4 地域化养老设施
        1.2.5 装工业化改造
    1.3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问题
    2.1 调研概述
        2.1.1 调研目的及内容
        2.1.2 调研对象及方法
    2.2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及养老相关设施实态调研
        2.2.1 八宝庄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2.2.2 安慧里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2.2.3 石油大院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2.2.4 新安南里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设施建设
        2.2.5 马家堡西里一区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2.3 北京城市既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问题分析
        2.3.1 社区照护需求与社区设施供给问题
        2.3.2 社区地缘需求与社区适老环境问题
        2.3.3 社区体系需求与社区多样化服务问题
        2.3.4 社区更新需求与社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城市社区更新方式的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3.1 国内养老政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3.1.1 国内老年福利政策与养老模式发展
    3.2 国内地域化养老设施实践研究
        3.2.1 八里庄老年养护院
        3.2.2 马家堡养老照料中心
    3.3 国内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城市社区更新方式的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4.1 日本养老政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4.1.1 日本老年福利政策与养老模式发展
        4.1.2 日本地域化养老设施实践研究
        4.1.3 日本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特点
    4.2 韩国养老政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
        4.2.1 韩国老年福利政策与养老模式发展
        4.2.2 韩国地域化养老设施实践研究
        4.2.3 韩国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特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策略
    5.1 三位一体——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5.2 分级解决——细化社区老年群体分类
    5.3 多样复合——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
        5.3.1 自理老人需求特性与养老设施类型
        5.3.2 介助老人需求特性与养老设施类型
        5.3.3 介护老人需求特性与养老设施类型
    5.4 多元主体——协调社区服务供给机制
    5.5 代际融合——建设社区全龄宜居环境
        5.5.1 地域化养老设施与其他功能设施合并设置
        5.5.2 地域化养老设施内设置地域交流活动空间
        5.5.3 鼓励老年社会参与并与其它设施建立联系
    5.6 信息共享——奠定社区介护循环基础
        5.6.1 便民信息平台
        5.6.2 紧急求助平台
        5.6.3 健康管理平台
    5.7 存量再生——更新社区既有建筑资源
        5.7.1 SI建筑空间再生理念
        5.7.2 支撑体外部改造与填充体内部设计
    5.8 部品集成——建立设施适老部品体系
    5.9 场所营造——赋予养老设施家庭氛围
        5.9.1 建设规模小型化
        5.9.2 护理服务组团化
        5.9.3 家具设备家庭化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设计研究—天陶地域化养老设施项目实践
    6.1 项目概况
        6.1.1 社区老龄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概况
        6.1.2 天陶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概况
    6.2 天陶养老设施规划设计
        6.2.1 场地布局
        6.2.2 配置规模
    6.3 天陶养老设施空间设计
        6.3.1 整体布局
        6.3.2 居住空间
        6.3.3 公共空间
        6.3.4 服务空间
        6.3.5 交通空间
        6.3.6 景观空间
    6.4 天陶养老设施改造设计
        6.4.1 支撑体改造
        6.4.2 填充体介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关于气候变化对策的学术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1.翻訳任务
    1.1 翻訳テキストの概要
    1.2 翻訳背景及び研究意义
2.翻訳过程
    2.1 翻訳の准备
    2.2 翻訳中の要点
    2.3 翻訳後の修正
3.ニューマーク翻訳理论
    3.1言语机能及びテキスト型理论
    3.2意味的翻訳と伝达的翻訳
4.翻訳理论に基づいた事例分析
    4.1専门用语の翻訳テクニック
    4.2长文の翻訳テクニック
    4.3テキスト翻訳テク二ック
5.まとめ
参考文献
付録
谢辞

四、韩国投资政策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D]. 胡杉宇. 北京大学, 2021(09)
  • [2]基于PEST分析的中国居民赴韩旅游市场研究[D]. 曹银美.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4]疫情下国际绿色复苏政策动向与影响分析[J]. 汪万发,张剑智. 环境保护, 2020(20)
  • [5]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6]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与应对:从防风险到补短板[J]. 周建军. 学习与探索, 2020(07)
  • [7]历史演进视角下特朗普政府东北亚政策研究[J]. 朴光姬,李芳,王立鹤. 全球化, 2020(01)
  • [8]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J]. 王登举. 国际木业, 2019(03)
  • [9]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D]. 闫晶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9(03)
  • [10]关于气候变化对策的学术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D]. 李海川.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韩国投资政策动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