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03年京津唐张张地区重力变化

1985~2003年京津唐张张地区重力变化

一、1985~2003京津唐张地区重力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郑秋月,陈石,李晓一,徐伟民[1](2016)在《设定场源参数的区域重力微变化特征与模型实验》文中指出流动重力测量作为地震前兆监测手段之一,所得到的区域重力场微变化信号反映地壳内部密度变化、地壳变形、流体运移等信息。采用定量化和模型化方法研究与地震孕育相关的重力场变化信号时空特征,对于构建地震预报定量化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定场源参数构建了数值模型,正演得到了多组不同场源条件下的重力场变化模型;通过模型对比,分析了重力变化与重力梯度变化对不同类型场源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垂直梯度变化对异常体边界比较敏感,特对浅部异常更为敏感,适用于圈定异常体范围。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观测系统的优化测量方案,以及对观测精度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构建地震预报指标参数,优化流动重力观测系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大虎[2](2016)在《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特殊的地震构造环境和频繁的强震活动特征表明该地区是研究现今构造运动、大陆强震孕育背景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理想场所,对该区深部构造环境和介质物性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查川滇活动块体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形变场特征,深化各向异性与构造变形作用的认识,以及研究块体内部和边界地震成因的深部构造背景。近年来,川滇交界地段地震频次增加,地震强度增大,该地段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和潜在的发震能力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关注。但由于该地段长期缺乏可靠的深部地球物理场资料,这就给研究强震潜在危险区内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境和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各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非唯一性,所以,对同一研究区域,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源和多种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研究其深部结构背景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充分收集了四川省和云南省及其周边区域所布设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地震科考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喜马拉雅”项目一期)共计634个台所记录到的18530个近震事件和754个远震事件(具体包括四川、云南等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224个固定地震台站2009年1月~2014年12月的观测数据、“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356个流动地震台阵2011年8月~2013年5月的观测数据、四川芦山Ms7.0地震科学考察35个台阵2013年6月~2014年9月的观测数据、四川西昌19个流动台阵2013年5月-2015年3月的观测数据),拾取了249316条P波到时和103902条相对P波走时残差,应用近震和远震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接着,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和航磁数据的位场分离和异常特征提取的方法获得了川滇地区重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讨论了川西高原中下地壳是否具备发生塑性流动的环境、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的塑性流展边界以及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方向转变的重磁响应依据等问题,并重点剖析和研究了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莲峰、昭通断裂带、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和攀西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P波成像结果表明,川西高原20km深度以下的中下地壳显示出明显的低速异常分布特征,松潘—甘孜地块和川西北次级块体均有大范围的低速层存在,结合三维视密度反演结果表明在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低密度中心带,低速、低密度的塑性层的存在成为松潘—甘孜地块深部动力作用的依据。同时,大凉山块体在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内也存在连续的低速层分布,且低速异常的优势展布方向为近SN向,与大凉山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该低速层自西向东越过大凉山断裂,最终止于四川盆地西缘的荥经—马边断裂构造带附近。壳内低速层的存在也是大凉山块体内部及边界断裂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深部动力来源。(2)重磁异常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及其东侧表现出高密度、强磁性的重磁场响应特征,随着川青块体向南东方向滑移,受到高密度、强磁性的四川盆地西缘、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及其东侧刚性基底的强烈阻挡,青藏高原东缘的中下地壳物质的塑性流动转向强度较低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因此,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刚性基底的存在是造成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塑性流展过程中转向南东—南南东方向的深部制约因素。(3)莲峰、昭通断裂带:P波速度结构结合视密度反演、航磁正则化滤波等结果,共同揭示了鲁甸Ms6.5地震及其余震位于上地壳高、低速异常的交会地带,而余震沿着高低速异常的分界线NW向聚集分布,这与航磁正则化滤波结果揭示出鲁甸Ms6.5地震的震中位于正负磁异常的分界线附近相互吻合。视密度反演结果和P波速度结构特征均表明了鲁甸地震震源体下方低速、低密度的异常体的存在,进而论证了鲁甸地震震源体处在坚硬的、脆性的中上地壳介质内。考虑到昭通断裂北段(鲁甸—彝良段)沿着高波速、正磁异常区呈NE向的条带状展布,表明昭通断裂北段上地壳深度范围内的介质较之南段坚硬,有利于应力的积累,川滇交界东段的昭通断裂带北段具有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4)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P波成像结果表明了在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壳内10-30km深度处存在低速层,我们认为该低速层应是该区壳内深部重要推覆构造滑脱界面的反映,它构成了本区重要的深部动力来源。一方面,该壳内低速层在地壳的构造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塑性软弱层,难于积累应变能,容易将应力传递给上地壳的脆性介质,使之产生一系列收敛壳内低速层的断层。另一方面,低速层的流动过程中受到扬子地块西缘的强烈阻挡,容易产生了塑性形变,并将应力转递给上部的脆性地壳,当应力持续积累,就会使上地壳的断块沿该低速层产生滑动,形成了木里一盐源地区一系列的推覆构造。(5)攀西构造带:根据我们的P波速度结构、视密度反演和航磁异常分布特征结果,综合表明了在攀西构造带地壳内存在着较大范围的高密度、强磁性、高波速的异常分布,我们推断这可能是晚古生代地幔柱活动时期,大量基性和超基性幔源物质侵入地壳有关。在地壳穹隆的过程中,大量幔源物质的侵入增强了地壳介质的力学强度,并形成以攀枝花为核心的壳内坚硬块体,轴部地区存在一系列海西期的层状基性、超基性侵人岩体便是很好的证据。攀西地区坚硬物质的存在对青藏高原物质SE向逃逸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造成了攀西—滇中等地的新构造运动是以间歇性的抬升运动为主,第四纪以来的抬升幅度大约在2000m左右,由于区内较强烈的隆升运动,形成了深切河谷并以基岩裸露的高山峡谷地貌为特征,同时区内存在更次一级的差异断陷,形成了元谋、昆明等断陷盆地。P波速度结构还揭示了攀西构造带80km~120km存在上地幔低速层,加之攀西构造带位于上地幔隆起区,正是由于上地幔的隆起及深大断裂的存在为地幔热物质侵入提供了条件,成为该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

路志越[3](2013)在《基于重力异常变化的地震高风险区域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地质灾害,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中。因此,地震预测研究对于减小地震带来的重大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对于地震预测的研究都仅仅停留在实验和探索阶段,其中利用地震前兆特征进行地震预测是世界上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震前重力异常变化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与孕震关系联系紧密的地震前兆特征。通过对震前重力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可以较为有效的推测未来最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高风险区域。震前重力变化特征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伴随着众多重力变化观测实例的报道,一系列用于解释重力变化与孕震过程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假设相应被提出。虽然也有人尝试利用重力异常变化这一现象进行地震预测,但预测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都不甚理想。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尝试对几次大地震前重力异常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现有的地震风险概率模型——PSHA模型,进行地震高风险空间区域的识别和预测。通过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本文对智利大地震和日本大地震前的重力场异常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这两次大地震前4-5年间,地震近场区域的确有明显的重力异常变化,其共同特点集中表现为:在地震前的6年左右,根据年重力变化结果还无法识别出明显的重力场变化;从地震前5年开始,已经可以看到某些区域出现明显的重力变化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空间上会逐渐延伸,在时间上则会持续1-2年;从地震前的2年开始,之前的一些特定重力变化区域会发生非常明显的重力反向变化,并且在接下来的半年内达到峰值;从年度重力差分结果可以看出,震中附近的重力场会成正负变化交替分布,而震中位置会处于正负变化空间分布的交界线附近。为了对重力变化异常现象进行细致的量化分析,本文根据4期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力测量数据对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2001年到2005年间的5次6.8级以上大地震进行了分析,并发现这些大地震前都具有近场重力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与GRACE检测结果相似。同时根据这5次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对2005年到2008年6.8级以上地震进行筛选,最终也得到了4次具有一致特征的大震。根据绘制的重力变化等值线图可以看出,除了具备GRACE观测到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外,这9次大地震震中位置还往往处在重力异常变化的高梯度带上,其两侧重力场往往呈现反向变化趋势,并且最大峰-谷变化差异至少超过60μGal。这为我们筛选地震高风险区域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标准。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对地震高风险区域进行识别预测,本文尝试将统计学预测方法与重力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并对现有的震率评估模型进行了改进。目前统计学地震预测方法往往只用于对未来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内地震发生概率的评估。其中应用较为的广泛的一种计算模型是Frankel在1995年采用PSHA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针对美国中西部地区地震风险概率评估进行开发的。但与美国大陆相比,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发震等级和频率都更高。因此,若要将该模型更好的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概率评估研究,本文建议加入震率-能量模型,从而增强大震效应的影响。通过使用两种模型对2000年到2010年间地震概率的计算与结果比较可以看出,改进后的PSHA模型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显着提高了风险度,这也使得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震情况更为吻合。综合了改进后的PSHA模型和震前重力异常变化特征,本文分四步进行了地震高风险区域的识别:1.重力变化等值线图的绘制与零变化线的识别;2.高风险断层的筛选与识别;3.利用最大重力梯度变化空间范围对高风险段断层区域进行二次筛选;4.根据高风险断层与重力变化零值线的交汇区域进行最终警报区域判定。根据研究中提出的风险区域预测识别方法,结合2000年1月1日以前的相关数据,本文对2000年到2010年间的地震高风险区域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对最终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通过常规统计检验和G-S (Gambling Score Test)统计检验可以看出,该模拟预测结果明显优于随机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备显着的有效先兆预测信息。但G-S的完整性检验结果也表明,该预测方法的预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还首次将GIS技术与地震预测、检验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一套针对地震预测与检验研究的应用软件SeisViewer。该软件除了包含最基本的GIS功能之外,还包含了重力分析、地震分析、统计检验等相关功能,随着软件的不断完善,它将能够更好的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工具。

李正心,李辉[4](2011)在《唐山地区铅垂线变化与地震前后地下物质变化的关系》文中提出利用中国北京—唐山重力网1987—1998年46期重复测量的资料,计算了唐山地区间隔0.1°×0.1°各点的铅垂线变化.讨论了地下物质变化与地面一点铅垂线变化的关系,以及根据一个区域的铅垂线变化对地下物质变化进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以唐山地区1988年8月3日mb4.3地震和1995年10月5日mb5.0地震为例,对地震前后地下物质的变化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地下扰动体质心的地理位置和深度,以及扰动体本身的质量.证明了该地区伴随地震孕育、发生而产生重力变化和铅垂线变化的现象源自地下物质的变化.依据区域铅垂线变化的测量资料,可以研究地下物质的变化,因而可望为地球科学研究,其中包括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一些前所未有的新信息.

陈石,徐伟民,祝意青,蒋长胜,卢红艳,郭凤义[5](2011)在《震前重力场变化质源体边界和危险区划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大陆开展的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是监测地震前兆异常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对大地震前流动重力场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持续的重力场增加和减少与大地震发生有显着关系。目前,区域重力场变化监测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前兆观测技术手段。本文首先从三维倾斜台阶模型入手,计算了理论重力异常,并对异常进行变换,找到了一种可以更好刻画其场源边界的方法,并进一步应用空间相关系数法进行异常特征分析,得到了从概率意义上估计危险区的方法。最后,本文尝试运用此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1998—2005年的四期流动重力测网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异常处理技术,可有效地圈定异常梯级带位置,确定质源体边界形态,并可以联合背景重力异常场等其他资料,给出危险区发震概率的空间估计,分析结果在年度震情会商中可以有效地对地震危险区的划定提供技术支持。

陈石,王谦身,祝意青,蒋长胜,卢红艳,王武星[6](2011)在《汶川MS 8.0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与震质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震灾害频发,2008年汶川Ms8.0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汶川地震发震构造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在发震前长期闭锁,在汶川震中附近没有明显的小震活动和地表位移等前兆现象.本文以1998年至2005年的四期流动重力测网资料为基础,应用重力位场方法反演下地壳密度变化,开展深部孕震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汶川震前以震中200 km范围内,马尔康测点重力变化最大,超过100×10-8m/s2,并在2004~2005年间有聚集性小震群活动.根据本文反演的下地壳密度变化结果,判断其震质中位于该区附近,与汶川震中不重合.该区孕震期间重力场显着变化值与深部莫霍面结构相关性强,大范围明显的重力场变化预示着深部动力学环境的改变,可作为地震前兆异常深入研究.

段虎荣[7](2011)在《空间测量数据区域性地壳形变的研究》文中认为地壳运动和变形过程与人类生存环境、气候变化、地震、火山活动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研究中国西部地壳运动对我国现今和未来的气候变化的认识、自然灾害的预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空间大地测量是监测地壳运动和变形的主要方法之一。卫星重力测量具有全球覆盖率高、观测点选择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观测结果不受地面位置变化的影响等优点,是研究地壳形变的一种新的手段。本文利用卫星重力、GPS数据对中国西部地壳形变、断层活动进行了计算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利用地球密度分层模型计算了中国大陆的地壳厚度,采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数据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文献[66]结果一致。2.采用GRACE卫星数据计算了我国汶川Ms8.0级强震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其变化值约为-3×10-8ms-2,并利用地壳膨胀模型和位错理论进行了解释。3.对标准PSO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进行了改进。在改进后的PSO算法中,不论是惯性权值动态调整的因素,还是引进变异操作的因素,耗时均优于标准PSO算法,当两者组合可达到最佳效果。基于位错理论分别采用标准PSO算法和改进后的PSO算法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比标准PSO算法耗时减少了36.34%。4.分析了断层运动特征与水平位移、高程变化、重力变化三种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参数时的相对权比关系。当断层以走滑为主时,水平位移数据的权最大,重力变化数据的权次之,高程变化的数据权最小;当断层以倾滑为主时,高程变化数据的权大于重力变化数据的权;当断层以张裂为主时,重力变化数据的权最大,高程变化数据的权次之,水平位移数据的权最小5.首次建立了地壳水平运动在局部的坐标系下与地球外部空间观测点重力变化模型,以我国西部地区的GPS、水准等观测资料,结合该地区的高程数据,计算了我国西部地壳在进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过程中引起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将地壳水平运动数值模拟的重力变化与GRACE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重力变化值量级相近、图形轮廓相似。6.采用中国西部地区卫星重力数据,首次反演中国西部地区地壳水平运动速率、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反演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壳水平运动具有整体由南向北顺时针运动,且伴有向东运动的特征,除昆明区域(地壳由北向南运动)外,在南北方向上地壳水平运动速率有从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青藏高原南北方向运动速率为10-35mm/a,东西方向运动速率为1~25mm/a;塔里木盆地南北方向运动速率为5~15mm/a,东西方向运动速率为4~7mm/a;中国西部地壳垂直形变是趋势为南升北降。在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地壳上升幅度最大,速率达1Omm/a;在北部准噶尔盆地的南部地壳垂直运动速率-3~-5mm/a,向北沉降速率有加大趋势,最大速率为-9mm/a。

陈石,王谦身,祝意青,蒋长胜,王武星,卢红艳,刘端法,郭凤义[8](2011)在《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和弹性板模型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对比,结合地震活动性分布特点,评价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和选择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横跨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南北三条剖面上的均衡异常响应特征;以此均衡重力背景场为参考,进一步解释了1998~2005年流动重力观测得到的重力异常场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更适用于构造边界等反均衡作用区,可反映壳内介质的横向不均衡分布特征.

李瑞芬,高伟[9](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李月锋,丁行斌[10](2008)在《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垂线偏差时变实质上是铅垂线随时间的变化,是地球内部物质变化的一种反映.讨论了计算垂线偏差时变的几种公式,探讨了用重力方法测量垂线偏差时变的精度,理论上可达0.005″,实测精度可达0.02″,以北京—唐山重力网19871998年46期重力资料计算了该区垂线偏差变化,与同期发生的38次地震(M>4.0)进行比较,指出垂线偏差时变和地震之间的关联.

二、1985~2003京津唐张地区重力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5~2003京津唐张地区重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设定场源参数的区域重力微变化特征与模型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方法原理
    1.1“震质源和震质中”模型
    1.2 正演重力变化
2 正演模型设计
3 多模型对比
4 结论与讨论

(2)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构造背景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研究特色 第二章 P波走时层析成像
2.1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原理
2.3 近震远震层析成像
    2.3.1 近震层析成像
    2.3.2 远震层析成像
    2.3.3 近震远震联合反演
2.4 数据资料和成像方法
    2.4.1 数据来源和分析
    2.4.2 成像方法
    2.4.3 初始模型和网格划分
    2.4.4 反演结果和评价
2.5 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2.5.1 反演结果分析
    2.5.2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磁数据的位场分离和异常特征提取
3.1 视密度反演方法原理
    3.1.1 切割法分离
    3.1.2 迭代法延拓
    3.1.3 反演视密度
3.2 航磁异常特征提取
    3.2.1 航磁ΔT化极处理
    3.2.2 航磁正则化滤波
    3.2.3 航磁ΔT化极向上延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震潜在危险区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1 莲峰、昭通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1.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4.1.2 P波速度结构
    4.1.3 视密度反演、航磁正则化滤波
    4.1.4 结论与讨论
4.2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深部构造和孕震环境
    4.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4.2.2 地震活动特征
    4.2.3 P波速度结构
    4.2.4 视密度反演结果
    4.2.5 航磁异常特征
    4.2.6 结论与讨论
4.3 攀西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3.1 地质构造背景
    4.3.2 P波速度结构
    4.3.3 重磁异常特征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5.1 结论
    5.1.1 川西高原壳内管流层存在的物性依据
    5.1.2 川西高原壳内管流层的塑性流展边界问题
    5.1.3 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方向转变的重磁响应依据
    5.1.4 莲峰、昭通断裂带深部构造背景
    5.1.5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深部构造背景
    5.1.6 攀西构造带深部构造背景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基于重力异常变化的地震高风险区域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Abstract 摘要 1 引言
1.1 地震预测前兆特征与研究进展
1.2 利用重力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地震预测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基于重力方法与统计学方法的地震预测理论
2.1 与地震预测相关的重力场变化理论
    2.1.1 孕震过程中地壳形变、密度变化等引起的重力变化相关理论
    2.1.2 膨胀变形及其引起的重力效应
    2.1.3 物质运移假说
    2.1.4 修正联合膨胀模型
2.2 地震预测统计学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震前重力变化分析
3.1 基于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的震前重力变化
    3.1.1 GRACE数据处理方法
    3.1.2 智利大地震前GRACE重力场变化
    3.1.3 日本大地震前GRACE重力场变化
3.2 基于地面重力测量结果的震前重力变化
    3.2.1 地面重力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3.2.2 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地震高风险区域统计预测模型的计算与改进
4.1 Gutenberg-Richter关系及其相关参数计算
    4.1.1 地震记录预处理
    4.1.2 G-R关系的参数估算
4.2 PSHA震率模型的改进计算
4.3 改进模型与原始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地震高风险区域的预测与检验
5.1 地震高风险区域的模拟预测
    5.1.1 重力变化等值线图的绘制与零变化线的识别
    5.1.2 高风险断层的识别与筛选
    5.1.3 高风险段断层区域的二次筛选
    5.1.4 确定最终警报区域
5.2 预测结果的检验评估
    5.2.1 模拟预测结果的常规检验(Conventional Method)
    5.2.2 模拟预测结果的G-S检验(Gambling Score Test)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GIS地震风险预测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GIS应用于地震风险预测研究
6.2 ArcGIS Engine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简介
    6.2.1 ArcGIS Engine的特点
    6.2.2 ArcGIS Engine的类库结构
6.3 软件总体设计与实现
    6.3.1 软件所包含的相关数据
    6.3.2 软件总体设计
    6.3.3 软件开发关键技术
6.4 系统应用实例——特定区域高风险断层的提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成果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4)唐山地区铅垂线变化与地震前后地下物质变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下物质变化和地区铅垂线变化
    1.1 地下物质变化和地面—点铅垂线的变化
    1.2 地下物质变化和地区铅垂线的变化
    1.3 对地下扰动体质心的位置和深度以及扰动体质量的计算
2 唐山地区铅垂线变化及对地下物质变化的计算
    2.1 与1988年8月3日唐山mb4.3地震有关的地区铅垂线变化与地下物质的变化
    2.2 与1995年10月5日唐山mb5.0地震有关的地区铅垂线变化与地下物质的变化
    2.3 唐山地区其它5次地震前后的地区铅垂线变化图
3 讨论与结论

(5)震前重力场变化质源体边界和危险区划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方法原理
    1.1 归一化水平总梯度导数法
    1.2 空间相关系数法
2 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异常特点和累积重力场变化
3 结论和讨论

(7)空间测量数据区域性地壳形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中国西部区域地壳运动及变形的意义
1.2 卫星重力测量的发展现状
    1.2.1 卫星重力测量
    1.2.2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
1.3 卫星重力测量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 位错模型在地学中的应用及大地测量反演研究现状
    1.4.1 位错模型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2 大地测量反演研究现状
1.5 与重力测量有关的地壳变形模型研究
1.6 中国西部地壳区域运动及变形的研究背景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利用空间测量数据研究地壳构造与形变的基本理论
2.1 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和方法
    2.1.1 大地测量反演的基本理论
    2.1.2 大地测量反演算法的研究
    2.1.3 几种常用的反演算法
2.2 地壳厚度的重力反演理论
2.3 位错理论
    2.3.1 位错引起的水平位移
    2.3.2 位错引起的高程变化
    2.3.3 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
2.4 直立长方体模型确定重力场
    2.4.1 直立长方体重力场模型
    2.4.2 直立长方体重力场公式推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星重力数据研究中国及邻域地壳厚度
3.1 GRACE卫星监测的重力变化计算
    3.1.1 GRACE地球重力场模型简介
    3.1.2 地球重力位
    3.1.3 地球对外部空间的引力计算
3.2 地球重力场模型阶次的选取
3.3 地壳产生的重力异常
3.4 中国大陆地壳厚度的GRACE数据的计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位错理论反演断层活动参数
4.1 断层位错引起的地表形变以及重力变化的数值模拟
4.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4.2.1 惯性权值的动态调整
    4.2.2 变异操作
4.3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GPS数据反演断层参数
    4.3.1 反演断层参数的计算步骤
    4.3.2 试验设计
    4.3.3 数值模拟计算
    4.3.4 实例
4.4 断层滑动特征与多种反演数据的相对权比关系研究
    4.4.1 多种数据联合反演模型
    4.4.2 多种数据联合反演的数值模拟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汶川8.0级强震过程的重力场变化
5.1 汶川地质背景
5.2 GRACE观测的汶川地震同震重力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
6.1 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
    6.1.1 地壳水平位移产生的重力变化
    6.1.2 数值模拟地壳水平位移产生的重力变化
    6.1.3 中国西部地区重力场变化
6.2 地壳垂直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
    6.2.1 地壳垂直位移产生的重力变化
    6.2.2 数值模拟地壳垂直运动起重力场的变化
    6.2.3 中国西部地区重力场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卫星重力反演地壳运动速率
7.1 利用卫星重力反演中国西部地壳水平运动速率
    7.1.1 地壳水平运动与地球外部重力场变化的数学模型
    7.1.2 反演的数值模拟实验
    7.1.3 中国西部地区地壳水平运动速率的反演
7.2 利用卫星重力反演中国西部地壳垂直运动速率
    7.2.1 地壳垂直运动与地球外部重力场变化的数学模型
    7.2.2 中国西部地区地壳垂直运动速率的反演
7.3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垂线偏差时变研究历程
2 垂线偏差时变研究进展
    2.1 垂线偏差计算公式的改进
    2.2 垂线偏差时变测定精度估计
    2.3对京津唐张地区的模拟计算[6]
3 垂线偏差时变在地震方面的研究进展[13]
4 结 论

四、1985~2003京津唐张地区重力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设定场源参数的区域重力微变化特征与模型实验[J]. 郑秋月,陈石,李晓一,徐伟民. 地震, 2016(04)
  • [2]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D]. 李大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3]基于重力异常变化的地震高风险区域预测方法研究[D]. 路志越. 武汉大学, 2013(07)
  • [4]唐山地区铅垂线变化与地震前后地下物质变化的关系[J]. 李正心,李辉. 地震学报, 2011(06)
  • [5]震前重力场变化质源体边界和危险区划定方法研究[J]. 陈石,徐伟民,祝意青,蒋长胜,卢红艳,郭凤义. 地震, 2011(04)
  • [6]汶川MS 8.0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与震质中研究[J]. 陈石,王谦身,祝意青,蒋长胜,卢红艳,王武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4)
  • [7]空间测量数据区域性地壳形变的研究[D]. 段虎荣. 长安大学, 2011(05)
  • [8]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J]. 陈石,王谦身,祝意青,蒋长胜,王武星,卢红艳,刘端法,郭凤义.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1)
  • [9]《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10]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J]. 李月锋,丁行斌.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6)

标签:;  ;  ;  ;  ;  

1985~2003年京津唐张张地区重力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