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试验确定喷粉桩极限承载力方法对比分析

荷载试验确定喷粉桩极限承载力方法对比分析

一、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极限承载力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0)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之一。由于地质地层环境的复杂性,难以预测的水泥土流变特性及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都使得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对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泥与软土的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三个过程:(1)水泥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作用;(2)软土中的黏土矿物与水泥水化物发生反应;(3)离子析出后的硬化反应。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土体的工程性质、水泥土的掺入比、水泥土的龄期、水泥标号及类型等。其中土体的工程性质与水泥掺入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应重点分析考虑。(2)基于PH-5D搅拌桩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新型设备可根据打桩时钻杆下降的电流值可判断土层的软硬情况,调整不同深度的喷浆压力,避免了浆液的浪费,也能保证软弱土层不会因为钻进速度过快导致喷浆量不足。通过在搅拌桩机上安装的传感器结合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施工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远程监测。(3)将新型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应用于某航道整治工程软基处理项目,结合钻孔取芯、标贯试验、静载试验对改进后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施工设备的改进及智能化监测的应用,新型水泥搅拌桩机施工的水泥搅拌桩较常规水泥搅拌桩芯样完整性较高、桩身强度更大、离散性更小,能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4)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对反射波动测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法等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反射波动测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是一种比较好的无损检测方法,但在测试过程中,需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要求测试人员具有较高的时域曲线分析能力。电阻率法通过建立视电阻率与桩芯强度的计算模型,可利用现场测井中电阻率值评价桩身强度,是一种实用的定量检测方法。地质雷达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王正振[2](2020)在《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大型锚碇沉井基础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大型沉井的设计施工尚不成熟:目前关于大型沉井的设计规程大多基于大直径桩或小型沉井的研究成果,施工中由于下沉机理不明确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沉井拉裂、下沉困难、突然下沉、在主缆拉力作用下位移过大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深入研究悬索桥大型锚碇沉井的下沉机理,解决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大型沉井在建造阶段及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我国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连镇铁路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施工控制及运营维护关键技术研究”(2017G006-A),主要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尝试解决上述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从桥型、跨度、基础形式等方面对长江干流上所有跨江桥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锚碇沉井在长江桥梁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斜拉桥及悬索桥是长江大桥的主要桥型;长江大桥跨度多集中在400~600m;目前共有10个锚碇采用大型沉井基础,占比为15.1%;(2)针对大型沉井常用的地基处理形式——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分别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沉井及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展开现场试验,分析了该种地基处理形式的承载力影响因素、砂桩施工的相互影响、实际加固效果等。结果表明: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效果非常好;可通过降低土体含水率、采用良好的垫层材料、增大垫层厚度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很大,可通过增大砂桩间距、利用阻隔效应降低影响程度;(3)以Timoshenko深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推导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沉井底部拉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Timoshenko深梁理论推导的大型沉井挠度及内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接近,计算结果可靠;下沉一定深度之后,沉井高度的增大及周围土压力作用使得沉井挠度和内力均有所减小;增大初始下沉高度、采用合理的开挖下沉方式是较为可行的、经济的控制沉井挠度和拉应力的措施;(4)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推导了大型沉井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分布模式,提出了临界深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本文利用极限分析理论推导的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有效计算沉井底面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根据大型沉井下沉深度与临界深度的关系可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下沉深度小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随沉井入土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第二个阶段(下沉深度大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与土体性质、沉井埋深有关;(5)分析了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土体参数反演。结果表明:当大型沉井下沉进入稳定状态后,土性越好,下沉速率越慢;沉井结构的内力受开挖方式的影响较大;本工程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的摩阻强度约为地勘推荐摩阻强度的0.8倍;长江大堤沉降与其到沉井的距离有关,对于本沉井而言,在距离沉井3倍下沉深度处仍有沉降产生;(6)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双参数法提出了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Winkler模型建立了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产生极限被动土压力所需位移较大,实际工程中很难出现被动侧土压力全部达到极限状态的情况;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可很好地拟合实测土压力值;本文给出的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响应计算方法可很好地计算出大型沉井在任意外荷载作用下的转角及转动点位置;大型沉井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在被动力中所占比重较小。

王蒙[3](2020)在《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高速公路扩建已成为当务之急。软土地区高速公路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新老路基拼接存在较大的困难,很难保证新老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对新老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和软基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淮江段扩建工程,采用现代原位多功能CPTU测试技术进行扩建路段现场测试,利用CPTU参数进行土体工程特性对比评价,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沉降资料对新老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现有沉降计算经验公式进行改进,提出更适合里下河浅洼平原区新老地基差异沉降的计算公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软土地基沉降特征、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的研究,针对扩建路基与一般路基的区别进行了说明。同时,对CPTU参数预测工程特性相关内容也进行了综述。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提出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基于CPTU测试和室内基本物理力学试验参数对新老地基土体的工程特性进行对比评价:提出了采用CPTU测试参数预测软土工程参数的改进方法,包括对压缩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的预测公式的改进;对比了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的差异,并研究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既有软基处理效果,以了解长期荷载作用下既有地基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三章利用ABAQUS软件针对新老地基沉降变形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软土层厚度、填筑高度、加荷速率车辆荷载以及软基处理措施等,以全面了解新老地基沉降变形特征与规律。针对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了泡沫轻质土的重度、桩体复合地基的弹性模量对竖向沉降和侧向位移的影响,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第四章依据杨光华提出的切线模量法,根据旁压试验曲线得到的初始切线模量与锥尖阻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扩建后地基土体的总沉降、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计算公式。根据此方法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实例,对各断面进行具体计算分析,经过比选优化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方式和设计参数。利用现场实测沉降资料,验证了CPTU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韦有恒[4](2020)在《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与日俱增,但受当地经济以及工艺环境限制,许多国内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在非洲无法应用,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寻求有效、经济、易操作的软基加固方法。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快速路途经大范围软土区域,桥台过渡段以及旧路加宽处对沉降要求较为严格。本文以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路试验段为依托,基于现场数据对小截面预制方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效果与设计方法等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室内试验及现场勘探,查明了项目沿线区域地形地貌、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分布及工程特性。考虑当地经济与工业条件限制、工程变形及稳定性控制要求,推荐了软基处理方案,并推荐桥台过渡段采用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2)开展了带桩帽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了路堤荷载下,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段桩土荷载分担比为71.4%,路基孔隙水压力受降雨影响较大,采用土工格栅碎石垫层能很好的发挥小截面预制方桩的承载性能。(3)另增设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对比试验段,并与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试验段对比,讨论了两种软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堆载预压段的工后沉降约为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的4.7倍;堆载预压法适合在对工后沉降和时间要求并不严格的工程中应用。(4)采用规范法和能量法对小截面预制方桩的压屈现象进行分析。建议了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小截面预制方桩桩径和桩长的匹配方法,并建议设计中稳定系数可为0.95。(5)统计发现小截面预制方桩的实测承载力比采用理论计算的承载力大40%~90%,因此建议小截面预制方桩承载力宜实测确定,采用规范法计算粘性土中小截面预制方桩单桩承载力的时,粘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可乘以修正系数1.2。(6)通过对小截面预制方桩桩体配筋对的优化,提高了小截面预制方桩的经济性,这对于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非洲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意义。

郭尤林[5](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詹桂超[6](2019)在《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改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行车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软土路基处理效果是影响行车舒适性关键的因素。目前道路建成后,多数软土路基依然出现较大的工后沉降,以及桥头路段和含结构物路段的“跳车”现象,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认为这与现行复合路基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有关,尤其是侧重承载能力检测,而忽视工后沉降检测等。本文首先利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桩土复合路基及垫层作用机理开展了研究,阐明引入新检测指标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并在改进的复合路基静载试验基础上,提出能反映工后沉降情况的衰减沉降率指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归纳广东省软土分布特点和工程特性,给出适合检测工作实施的桩土复合路基工程分类,并对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开展了的研究,提出存在合理桩间距和最佳垫层厚度概念等。(2)通过对垫层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了垫层摩擦角与厚度、桩间距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推演出了砂垫层和碎石垫层摩擦角的计算公式;推演出桩体刺入量的计算公式。(3)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手段,分析了土拱效应、垫层压缩性,以及垫层工程特性等对桩土复合路基沉降的影响;建立由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反算砂垫层相对密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弹性垫层模量和厚度的最优值,提出垫层厚度、模量和强度的最优值概念;并给出各主要因素对沉降的影响规律。(4)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垫层厚度、垫层模量对柔性桩和半刚性桩复合路基影响。(5)对复合路基静载试验进行了改进,建立沉降速率和工后沉降的关系式,提出能反应工后沉降的检测指标。本文基于佛山地区某公路工程,分别开展了半柔性桩和CFG桩的“弹性性垫层法”静载试验和“规范法”静载试验,进一步论证了改进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减小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软基施工质量,而且为复合路基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指导。

叶雷[7](2019)在《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贫油富煤”的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煤炭资源决定其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煤炭的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的附带品粉煤灰在我国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下。长期堆存于室外灰场的粉煤灰自然形成粉煤灰地层,这种粉煤灰地层属于软弱地基,在粉煤灰堆场上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先按规范要求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粉喷桩技术是一种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上都较为广泛的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目前用粉喷桩法加固粉煤灰这种特殊软土地层在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上均较少。本文以淮南市上窑镇旧城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为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粉喷桩强度影响因素并确定水泥粉煤灰的最优掺量,粉喷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分析粉喷桩及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结合静载试验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分析粉喷桩在竖向力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得到桩体各个位置节点的沉降位移量,用以佐证静载试验。本文为粉喷桩加固大体积深厚度粉煤灰地层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标段区堆场粉煤灰的物质组成和级配组成等性质;取样试验表明:本场地粉煤灰氧化钙含量占比3.87%,为低钙粉煤灰,烧失量占比1.44%,属于一级灰,粉煤灰含水率样本平均值为46.5%,粉喷桩加固桩长15m,各种条件均能满足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场地要求。(2)室内试验是粉喷桩设计加固粉煤灰地层的重要依据,通过水泥粉煤灰试块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得到水泥粉煤灰试块的一些基本力学参数;研究了水泥量、龄期、试样形状等因素对粉煤灰试块强度的变化规律。工程应用前的室内试验研究可以帮助确定粉喷桩粉料用量,在节约经济成本上也有很大意义。(3)以现场静载试验为标准确定了粉喷桩及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对静载试验的Q-s曲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确定双曲线函数公式,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该公式能较准确的计算粉喷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通过双曲线法大大节省了试验的工作量,为粉喷桩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4)基于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利用ANSYS模拟分析软件对粉喷桩桩土进行建模分析,模拟粉喷桩桩-土接触模型在竖向压力作用下桩体各个位置的变形位移及复合地基的沉降,数据统计得到数值分析结果相较于试验结果偏大,但整体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考虑实际粉喷桩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可说明现场试验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利用有限元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建模分析是合理可行的。图34 表15 参68

刘鹏程[8](2019)在《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向加芯搅拌桩是一种新兴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应用不多,实际经验稍显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对其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钢厂项目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多向加芯搅拌桩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检测,评价了其工程质量,利用ANSYS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评价了其关键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可能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丰南钢厂项目区分布有典型的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多向加芯搅拌桩通过刚性内芯桩承担荷载,柔性外桩提供侧摩阻力,承载力高于柔性桩,成本低于刚性桩,在较小沉降时能提供足够高的承载力,又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强度。丰南钢厂项目选择多向加芯搅拌桩作为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多向加芯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桩侧侧摩阻力分担总荷载的90%以上:增加内外芯长度比,可以有效减小多向加芯撹拌桩的桩顶沉降量,最优内外芯长度比应为0.75;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桩顶沉降量可通过增加芯桩面积比来减少,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最优截面含芯率应为0.25:水泥掺入量宜为22%左右,为提高水泥土强度,可适当增大下部桩身掺灰量。群桩破坏模式由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决定分为群桩侧阻破坏和群桩端阻破坏;影响多向加芯搅拌桩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是承台和桩距。承台会限制群桩基础上部土的相对位移,影响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从而使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值发挥不完善,桩侧摩阻力的最大值不同于单桩出现在桩身上部,而是出现在桩体的中下部。群桩基础中,在不考虑桩长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随着桩数的增加、桩距的减小,其桩侧摩阻力值发挥越小。当内外芯桩长比0.75,含芯率0.25,桩间距3m时,承载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

骆干[9](2019)在《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量的软土层,土层多是深度达20-60米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多层分布且厚度不均,类型多、成因复杂。由于这些软土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活跃,为了满足需求,大量的基建项目不断在建设。软土地基因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可压缩性大等特性,造成其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质差、固结时间长等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展。针对既有建筑物下深厚软土地基存在的一些工程问题,如沉降过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应因地制宜提出加固深厚淤泥地基的处理方法。插芯桩是由强度较高的芯桩和水泥土桩体两部分构成的,复合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提高靠水泥土桩体侧面和底面较大的面积来实现,较高强度的桩芯来弥补水泥桩体的强度的不足。具有成本低、污染小、无挤土效应,对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线的影响小,机具施工灵活便捷等特点。本文依托某能源发展化工厂区深厚软土填石地基加固项目,基于既有建筑下深厚软土填石地基沉降过大引起的上部结构建筑物的的灾害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静载试验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对竖向荷载下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的桩基础承载特性及变形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了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不同插芯深度的现场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竖向荷载下等截面桩、不同插芯深度荷载—沉降、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钢管插入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2)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钢管不同插入深度、旋喷桩的厚度、旋喷桩弹性模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在满足承载力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插入深度有助于节省经济效益;旋喷桩弹性模量的改变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旋喷桩的桩径在400mm比较合适;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科学合理性,揭示插芯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确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3)通过改变插芯组合桩的插入深度,研究各参数对插芯组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已有新型组合桩的研究成果提出其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4)建立管廊所在区域组合桩加固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加固后的地基的整体沉降变形规律,得出其沉降变形简化计算公式,并据此进行初步工后沉降预测分析。

龙军[10](2018)在《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软弱地基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结合水平向加筋垫层和竖直向桩体复合地基的作用特性,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技术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但由于其结构组成型式多样,整体作用机理复杂,因此对该软弱地基处置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面积不均匀公路软弱地基按沉降控制双向增强处治技术”(2006AA11Z104),从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入手,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受力变形、固结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作用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整体承载变形特性分析,通过合理假设建立计算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网兜效应”,在桩土加固区引入等沉面,桩土间的摩阻力采用Berrum公式计算,通过桩和土体单元的静力平衡以及应力变形边界条件,分别求得加筋垫层上下的桩土应力比。其次,针对已有的路堤土拱理论由于选取的不同土拱模型以及考虑塑性状态和塑性点出现位置的差异导致计算结果差别较大的问题,基于Hewlett土拱理论,考虑上部填土黏聚力影响,引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同时在桩顶处塑性点分析时,考虑土拱外表面和土拱内表面两个应力边界条件的协调,分别确定塑性点出现在拱顶和桩顶时的荷载分担比,取其最小值作为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体荷载分担比,并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本方方法的可行性。将水平加筋垫层简化为弹性地基上的薄板,当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量较小时,采用小挠度薄板理论分析,分别采用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和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求解薄板小挠度解,工程实例计算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当路堤填土过高或是软弱地基性状太差,导致沉降过大时,水平加筋垫层产生过大的挠曲,此时应用大挠度薄板理论分析,采用变参数迭代法,其收敛效果好,先将方程和边界条件无量纲化,将迭代后求解结果回归量纲表达式,求得薄板大挠度解,计算一工程实例,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考虑负摩阻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影响,分别对中性点上下桩体进行分析,采用更接近实际工况的三折线模型模拟桩和土体下沉时由于势能减小导致的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基于能量法原理,分析桩单元得到节点力与节点位移方程组,采用迭代法求解方程,得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桩身轴力分布、桩体中性点位置和桩侧摩阻力分布。再次,对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整体分析,结合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荷载从路堤往下传递至桩土加固区过程中荷载传递路径和变形协调,求解路堤的变形沉降量、桩和桩间土沉降量和荷载分担情况、桩身轴力分布、中性点位置、桩侧摩阻力。采用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将路基在水平向和竖直向分别划分网格,结合初始条件,确定网格结点任一时刻的水平向和竖直向孔隙水压力,由Carrillo理论确定地基固结度,进而分析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受力变形的时效特性。最后,由相似理论原理设计9组室内模型试验,从承载力、沉降、固结方面分别对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砂井、碎石桩、柔性桩复合地基效用进行分析,同时将其组合,对路堤下“土工格栅+碎石桩”、“土工格室+碎石桩”、“土工格栅+柔性桩”、“土工格室+柔性桩”作用效用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有益工程应用的结论。

二、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极限承载力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极限承载力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1.2.2 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2.1 水泥与软基作用机理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造及工程应用
    3.1 智能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
        3.1.1 智能打桩系统
        3.1.2 智能监测系统
        3.1.3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
    3.2 工程概况
        3.2.1 地质构造
        3.2.2 工程地质条件
        3.2.3 水文地质条件
        3.2.4 软基处理方式
    3.3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3.3.1 标准贯入试验
        3.3.2 钻孔取芯试验
        3.3.3 静载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损检测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4.1 反射波动测法
        4.1.1 测试方法
        4.1.2 试验方案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电阻率法
        4.2.1 测试方法
        4.2.2 试验方案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地质雷达法
        4.3.1 测试方法
        4.3.2 试验方案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沉井的发展
        1.1.2 长江大桥基础的发展
        1.1.3 大型锚碇沉井在长江大桥中的应用
        1.1.4 研究意义
    1.2 课题依托工程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大型沉井地基处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2 大型沉井结构内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3 大型沉井下沉抗力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4 大型沉井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大型沉井下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现场试验研究
        2.2.1 工程概况
        2.2.2 地基承载力试验
        2.2.3 砂桩施工相互影响试验
        2.2.4 试验结论
    2.3 地基加固效果现场试验研究
        2.3.1 工程概况
        2.3.2 地基处理概况
        2.3.3 现场试验及分析
        2.3.4 试验结论
    2.4 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大型沉井场地尚存问题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
    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及Timoshenko深梁理论
        3.3.1 Euler-Bernoulli梁理论
        3.3.2 Timoshenko深梁理论
        3.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与Timoshenko深梁理论异同点分析
    3.4 大型沉井简化深梁的内力变形近似计算
        3.4.1 简支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3.4.2 简支深梁在杆端弯矩及杆端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3.4.3 简支深梁在任意位置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3.4.4 十字交叉简支深梁节点荷载分配
        3.4.5 公式验证
        3.4.6 大型沉井拉应力简易计算方法
    3.5 大型沉井拉应力影响因素及拉裂防控措施研究
        3.5.1 初始下沉高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2 混凝土等级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3 内隔墙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4 内隔墙间距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5 沉井平面尺寸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6 开挖方式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7 井壁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8 外荷载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沉井突沉、拒沉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大型沉井突沉和拒沉原因
        4.2.1 大型沉井突沉原因分析
        4.2.2 大型沉井拒沉原因分析
    4.3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4.3.1 基本假设
        4.3.2 内部能量损耗率
        4.3.3 外功率
        4.3.4 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4.4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4.5 破坏机构及上限解理论公式验证
        4.5.1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4.5.2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4.6 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沉井现场实测与分析
    5.1 引言
    5.2 监测内容
    5.3 监测点布设
        5.3.1 几何姿态监测
        5.3.2 底部土压力监测
        5.3.3 侧壁土压力监测
        5.3.4 钢板应力监测
        5.3.5 钢筋应力监测
        5.3.6 混凝土应力监测
        5.3.7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监测
    5.4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5.4.1 下沉速率分析
        5.4.2 下沉挠度分析
        5.4.3 下沉到位后续施工的沉降分析
        5.4.4 底部土压力结果分析
        5.4.5 侧壁土压力结果分析
        5.4.6 钢板应力结果分析
        5.4.7 钢筋应力结果分析
        5.4.8 混凝土应力结果分析
        5.4.9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6.1 引言
    6.2 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非线性计算
        6.2.1 土压力计算原理
        6.2.2 计算方法适用性验证
        6.2.3 计算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6.3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6.3.1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6.3.2 大型沉井在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计算方法
        6.3.3 土体抗力系数的反演
        6.3.4 算例验证
        6.3.5 沉井转动点位置及转角随主动力的变化
        6.3.6 摩阻力对大型沉井响应的影响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长江干流长江大桥列表
作者简介

(3)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PTU测试的土体工程特性评价研究
        1.2.2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1.2.3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1.2.4 扩建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1.2.5 扩建路基沉降控制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CPTU测试的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评价
    2.1 场地描述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地质条件
        2.1.3 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
    2.2 多功能CPTU现场原位测试
        2.2.1 仪器设备
        2.2.2 现场试验情况
        2.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2.3 基于CPTU测试对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对比
        2.3.1 经验关系的改进
        2.3.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PTU参数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方法介绍
    3.2 路基扩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3.2.2 计算假定
        3.2.3 ABAQUS计算流程
        3.2.4 材料参数选取
    3.3 地基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3.3.1 扩建前后沉降变形规律
        3.3.2 软土层厚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3.3.3 填筑高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3.3.4 填土速率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3.3.5 车辆荷载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3.4 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有限元结果分析
        3.4.1 既有软基处理方式的影响
        3.4.2 拓宽地基处理方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沪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变形规律与控制分析
    4.1 既有路基工程概况
        4.1.1 既有路基现状
        4.1.2 既有地基沉降稳定状态评价
        4.1.3 既有软基处理效果评价
    4.2 基于CPTU参数的拓宽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4.2.1 附加应力分析
        4.2.2 基于CPTU测试的沉降参数评价方法
        4.2.3 基于CPTU参数的拓宽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4.2.4 复合地基CPTU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4.3 软基处理方式研究
        4.3.1 沉降规律分析
        4.3.2 泡沫轻质土
        4.3.3 柔性桩复合地基
        4.3.4 刚性桩复合地基
    4.4 拓宽地基现场实测沉降变形规律
        4.4.1 现场监测方案
        4.4.2 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4.4.3 现场实测沉降预测
        4.4.4 软基处理差异沉降控制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截面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的定义及发展
        1.2.2 小截面方桩工程应用情况
        1.2.3 小截面预制方桩的规定
        1.2.4 小截面预制方桩荷载传递机理及承载力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路工程及软基处理方案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试验段工程地质
    2.3 软基处理方案比选
    2.4 小截面预制方桩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2.4.1 小截面预制方桩施工工艺
        2.4.2 小截面预制方桩量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快速路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
    3.1 现场软基加固试验段方案
    3.2 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监测方案
        3.2.1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监测仪器布设方案
        3.2.2 堆载预压处理段监测仪器布设方案
        3.2.3 试验段监测仪器
    3.3 路堤荷载下桩土压力变化
        3.3.1 路堤填筑与时间
        3.3.2 桩土应力变化
    3.4 路堤荷载下方桩处理段地基变形特性
        3.4.1 地表沉降
        3.4.2 孔隙水压力
        3.4.3 土工格栅应变
    3.5 堆载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
        3.5.1 堆载高度与时间
        3.5.2 地表沉降
        3.5.3 孔隙水压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堆载预压段与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现场数据对比分析
    4.1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数据分析
        4.1.1 土压力数据合理性分析
        4.1.2 桩土应力比
        4.1.3 应力折减系数
        4.1.4 桩土荷载分担
        4.1.5 与国内其他工程应用的对比
    4.2 方桩处理段与堆载处理段沉降预测计算与对比
        4.2.1 沉降预测计算方法
        4.2.2 沉降计算
        4.2.3 复合地基与堆载预压段总沉降预测及计算结果分析
    4.3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与堆载预压段地基变形对比分析
        4.3.1 沉降数据对比
        4.3.2 固结度对比与分析
        4.3.3 孔隙水压力对比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
    5.1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实用设计流程
    5.2 小截面预制方桩压屈稳定性
        5.2.1 规范法计算压屈
        5.2.2 能量法计算压屈稳定性
        5.2.3 压屈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
    5.3 小截面预制方桩桩体结构设计
    5.4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5.4.1 桩长与桩径的选择
        5.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5.5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5.5.1 加筋垫层设计
        5.5.2 桩间距、置换率和桩帽尺寸的确定
        5.5.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复合地基概述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2.1 概述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2.3.2 桩体结构设计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3.3.1 基本假定
        3.3.2 荷载传递函数
        3.3.3 力学计算模型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4.1 概述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4.1 沉降计算模型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5.1 应变楔模型
        4.5.2 沉降变形计算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4.6 计算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5.1 概述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5.3.1 数值计算模型
        5.3.2 本构模型
        5.3.3 计算参数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6.1 概述
    6.2 工程基本概况
        6.2.1 项目概况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水文地质条件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6.3.1 设计原则
        6.3.2 技术标准
        6.3.3 设计参数
    6.4 现场试验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6)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合路基的加固机理
        1.2.2 检测方法与评价系统
        1.2.3 试验手段和数值模拟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桩土复合路基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分析
    2.1 广东省软土分布及特点
        2.1.1 分布情况
        2.1.2 软土工程特点
    2.2 桩土复合路基中桩体的工程分类
        2.2.1 桩体强度分类
        2.2.2 桩土复合路基工程分类
    2.3 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2.3.1 桩间土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2.3.2 桩体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2.3.3 变形协调方程
        2.3.4 参数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垫层作用机理与控制参数研究
    3.1 垫层作用机理分析
        3.1.1 垫层的受力机理
        3.1.2 破坏面深度小于垫层厚度
        3.1.3 破坏面深度大于垫层厚度
        3.1.4 桩间距对垫层厚度影响
        3.1.5 最佳垫层厚度、最优桩中心距分析
    3.2 控制参数研究
        3.2.1 垫层摩擦角
        3.2.2 垫层刺入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桩土复合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4.1 土中拱效应对沉降的影响
        4.1.1 复合路基土拱效应机理
        4.1.2 垫层影响因素分析
        4.1.3 桩体影响因素分析
    4.2 垫层压缩性对沉降的影响
        4.2.1 砂土压缩性的描述
        4.2.2 考虑砂土压缩性的静力触探试验计算
        4.2.3 相对密实度的室内试验
        4.2.4 试验结果分析
    4.3 垫层工程特性对沉降的影响
        4.3.1 垫层厚度作用分析
        4.3.2 垫层模量作用分析
        4.3.3 垫层强度特性作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桩土复合路基的模型试验研究
    5.1 试验装置
    5.2 模型试验方案
    5.3 柔性桩复合路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3.1 垫层厚度的影响
        5.3.2 垫层模量的影响
    5.4 半刚性桩复合路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4.1 垫层厚度的影响
        5.4.2 垫层模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桩土复合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6.1 弹性垫层法静载试验研究
        6.1.1 半刚性桩静载试验研究
        6.1.2 柔性桩静载试验研究
    6.2 延时持载的现场试验
        6.2.1 试验方案
        6.2.2 现场试验
        6.2.3 试验结果分析
        6.2.4 工后沉降评价指标理论研究
    6.3 复合路基静载试验
        6.3.1 复合路基静载试验
        6.3.2 复合路基静载延时试验
        6.3.3 试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煤灰及粉煤灰地层的研究现状
        1.2.2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机理及设计方法
    2.1 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的基本理论
        2.1.1 加固粉料与粉煤灰的物质组成
        2.1.2 粉料与粉煤灰的反应机理
    2.2 粉煤灰与水泥的继续作用
        2.2.1 凝硬反应
        2.2.2 钙化反应
    2.3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及验算方法
        2.3.1 选定桩型
        2.3.2 粉喷桩的平面布置
        2.3.3 粉喷桩及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3 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室内试验研究
    3.1 概述
    3.2 室内试验方法
        3.2.1 主要试验设备仪器
        3.2.2 粉煤灰土样
        3.2.3 粉喷桩加固粉料和外掺剂
        3.2.4 水泥加固粉煤灰试件的配比
        3.2.5 堆场粉煤灰的含水率
        3.2.6 水泥粉煤灰试样的制备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直剪试验结果及分析
        3.3.2 粉煤灰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静载试验
    4.1 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工程概况
    4.2 粉喷桩静载试验目的
    4.3 试验依据
    4.4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4.4.1 加载反力装置
        4.4.2 试验方法及承载力确定
        4.4.3 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双曲线函数的拟合
    4.6 本章小结
5 粉喷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5.1 概述
    5.2 粉喷桩桩-土接触有限元模型
        5.2.1 土体本构模型
        5.2.2 模型参数选取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求解
    5.4 有限元结果分析
        5.4.1 单桩承载力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5.4.2 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土工程特性
        1.2.2 软土地基与桩基技术
        1.2.3 多向加芯搅拌桩
        1.2.4 桩基承载变形机理
        1.2.5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项目区较土工程特征及地基处理要求
    2.1 项目区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层岩性
        2.1.4 地下水
        2.1.5 场地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2.1.6 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
    2.2 软土基本物理性质
    2.3 软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2.4 项目区地基处理要求
3 项目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3.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3.2 高压旋喷桩法
    3.3 水泥土搅拌桩
    3.4 预应力管桩
    3.5 多向加芯搅拌桩
    3.6 丰南钢厂软土地基最佳处理方案
    3.7 本章小结
4 多向加芯搅拌桩设计与工程质量
    4.1 单桩设计
    4.2 承载力计算
    4.3 群桩设计
    4.4 施工工艺
        4.4.1 施工设备
        4.4.2 芯桩预制
        4.4.3 工艺流程
        4.4.4 操作要点
    4.5 工程质量检测
        4.5.1 低应变动力检测
        4.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4.6 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
        4.6.1 水泥土外桩施工
        4.6.2 混凝土内芯插入
    4.7 本章小结
5 单桩工程性状分析及技术参数优化
    5.1 有限元模型概述
    5.2 单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
    5.3 桩身内外芯及桩周土荷载的数值模拟
    5.4 单桩沉降影响因素
    5.5 承载力组成
    5.6 关键技术参数的优化
        5.6.1 内外芯长比
        5.6.2 截面含芯率
        5.6.3 桩身掺灰量
    5.7 本章小结
6 群桩破坏模式与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6.1 群桩破坏模式
        6.1.1 群桩侧阻破坏模式
        6.1.2 群桩端阻破坏模式
    6.2 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6.2.1 桩距影响
        6.2.2 承台影响
    6.3 群桩基础有限元模型
    6.4 数值模拟结果
        6.4.1 桩距影响
        6.4.2 承台荷载分析
        6.4.3 桩长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处理研究现状
        1.2.2 插芯组合桩加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2.1 概述
    2.2 普通桩基理论
        2.2.1 竖向抗压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2.2.2 竖向抗压桩的桩基沉降计算
    2.3 变截面桩基理论分析
        2.3.1 变截面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2.3.2 变截面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2.4 插芯组合桩桩基理论分析
        2.4.1 插芯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2.4.2 插芯组合桩的承载力计算
    2.5 小结
第三章 插芯组合桩加固技术工程应用背景
    3.1 工程应用背景
        3.1.1 地质资料
        3.1.2 地层分布
        3.1.3 工程现场灾害情况
    3.2 插芯组合桩加固设计方案
    3.3 插芯桩体现场加固施工关键技术
        3.3.1 加固原理
        3.3.2 现场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3.3.3 实际工程应用案列
        3.3.4 插芯组合桩破坏模式及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4.1 现场试验研究
        4.1.1 试验目的
        4.1.2 检测数量
        4.1.3 试验加载装置
        4.1.4 试验加载方法和沉降观测
        4.1.5 受检桩情况
        4.1.6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加固区工后沉降的自动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4.2.1 监测目的
        4.2.2 监测方法和原理
        4.2.3 监测设备
        4.2.4 测点布置
        4.2.5 数据反馈
        4.2.6 沉降稳定性评价原则
        4.2.7 沉降稳定性评价方法
        4.2.8 管廊稳定性评价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插芯桩承载和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5.1 Midas gts-nx软件简介
        5.1.1 Midas gts-nx软件的特点
    5.2 单桩承载力数值计算
        5.2.1 确定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参数
        5.2.2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5.2.3 边界及荷载条件
        5.2.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3 基于GTS-NX软件的插芯组合桩受力因素分析
        5.3.1 高压旋喷桩弹性模量变化影响
        5.3.2 高压旋喷桩厚度变化影响
        5.3.3 钢管桩插入深度变化影响
        5.3.4 桩土荷载分担比
    5.4 管廊下多桩基础整体加固处理数值模拟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5.4.1 不同桩间距插芯组合桩及土体沉降
        5.4.2 加固区附近土体沉降
        5.4.3 加固后整体沉降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复合地基概述及其分类
    1.2 竖向桩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1.2.1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1.2.2 柔性桩复合地基
        1.2.3 刚性桩复合地基
        1.2.4 多元桩复合地基
    1.3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1.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1.4.1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现状
        1.4.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1.4.3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1.4.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研究
        1.4.5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1.5.1 本文研究内容
        1.5.2 本文研究思路
第2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2.1 概述
    2.2 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2.3 水平加筋垫层承载特性
        2.3.1 土工合成材料的效用
        2.3.2 褥垫层的效用
        2.3.3 水平加筋垫层加固机理
        2.3.4 水平加筋垫层承载变形特性
    2.4 竖向桩体承载特性
        2.4.1 散体材料桩承载特性
        2.4.2 刚性桩承载特性
        2.4.3 柔性桩承载特性
        2.4.4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2.5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2.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2.5.2 受力变形分析
        2.5.3 计算方程求解
        2.5.4 工程实例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3.1 概述
    3.2 土拱效应分析
        3.2.1 土拱模型改进
        3.2.2 土体塑性理论分析
        3.2.3 土拱效应分析
    3.3 算例验证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薄板理论的水平加筋垫层分析
    4.1 概述
    4.2 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分析
        4.2.1 功的互等定理
        4.2.2 薄板计算模型
        4.2.3 薄板功的互等定理分析
        4.2.4 算例验证
        4.2.5 参数分析
    4.3 薄板有限差分法分析
        4.3.1 有限差分法分析
        4.3.2 薄板计算模型
        4.3.3 有限差分法方程解答
        4.3.4 算例分析
        4.3.5 参数分析
    4.4 大挠度薄板理论分析
        4.4.1 计算模型及基本微分方程
        4.4.2 基本微分方程求解
        4.4.3 算例验证
        4.4.4 参数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5.1 概述
    5.2 基于能量法的桩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5.2.1 计算模型建立
        5.2.2 桩体边界条件确定
        5.2.3 能量法基本原理
        5.2.4 桩体能量法分析
        5.2.5 桩间土体分析
        5.2.6 协调方程
        5.2.7 方程求解
        5.2.8 工程实例分析
    5.3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5.3.1 路堤内土拱效应分析
        5.3.2 水平加筋垫层的薄板理论分析
        5.3.3 桩体复合地基能量法分析
        5.3.4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计算
        5.3.5 算例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时效特性分析
    6.1 概述
    6.2 土体固结分析
        6.2.1 桩间土体固结有限差分法分析
        6.2.2 桩间土体固结度计算
    6.3 桩体时效特性分析
    6.4 考虑时效的桩土应力比计算
    6.5 考虑时效的沉降计算
    6.6 工程实例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7.1 概述
    7.2 相似理论
        7.2.1 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
        7.2.2 相似理论三大定理
        7.2.3 相似准则导出方法
    7.3 基于相似理论的模型试验设计
        7.3.1 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
        7.3.2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7.3.3 试验相似条件确定
        7.3.4 试验材料选取
        7.3.5 试验装置
        7.3.6 试验仪器布置
        7.3.7 试验方法
    7.4 试验成果分析
        7.4.1 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7.4.2 实测应力分析
        7.4.3 孔隙水压力测试成果分析
    7.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极限承载力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 王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D]. 王正振.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D]. 王蒙. 东南大学, 2020
  • [4]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韦有恒. 东南大学, 2020(01)
  • [5]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6]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改进研究[D]. 詹桂超.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粉喷桩加固粉煤灰地层试验研究[D]. 叶雷.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D]. 骆干. 广州大学, 2019(01)
  • [10]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D]. 龙军.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荷载试验确定喷粉桩极限承载力方法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