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综合评价研究

再制造综合评价研究

一、再制造性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保亮[1](2020)在《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盾构机是隧道施工的专业化设备,但其价格昂贵,施工成本高。当前我国盾构机保有量超过1800台,且使用现状大多是一次性使用,开挖后盾构机主轴承累计运转1万小时或10公里左右就需报废。如果能够通过再制造技术对其进行修复,那么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资源再利用、节能减排的效果。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是再制造活动的先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完成了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确定了理想状态下主轴承可再制造的综合指数范围以及四种典型再制造方案分别对应的可再制造性指数,并论证了其合理性。

杨世奇[2](2020)在《某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床导轨是机床的关键部件,其承担的加工工作量占据了整个机床工作量的45%,故导轨再制造的质量直接影响机床加工精度,而导轨再制造过程中影响最终质量的因素较多,包括修复材料性能、制作工艺、环境情况和工艺参数等。如何对再制造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获得良好的质量,已成为导轨再制造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工信部中国制造202重大专项》机床绿色再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的资助下,以直线导轨再制造过程为研究背景,规划导轨在制造工艺流程,探究导轨再制造质量影响规律,重点研究再制造质量预测控制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废旧机床导轨失效严重、再制造修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导轨再制造工艺。深入分析导轨在工作环境下的不同失效形式,以导轨再制造整体流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激光在制造技术的特点,将导轨在制造工艺流程规划为六个阶段,并明确导轨再制造质量内涵,为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2)针对导轨再制造质量影响规律复杂及确定关键因素困难问题,设计一系列导轨再制造工艺实验。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探究各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成型零件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并总结出较为全面的成形规律与最佳工艺参数,为导轨再制造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奠定基础。(3)针对导轨再制造形貌质量难以预测与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Elman神经网络的质量预测模型。结合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内涵,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作为输入量,将熔覆层宽度、熔覆层高度作为输出量,采用梯度下降算法优化模型的权值和阈值,构建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基于智能预测的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论文以废旧机床直线导轨为例,以导轨再制造工艺流程为依据对废旧导轨进行激光再制造,依次进行清洗、损伤检测等步骤,并选择合适的参数搭配对导轨进行激光加工,修复失效导轨并提升导轨表面质量。最终通过导轨激光再制造实验检测激光再制造尺寸预测模型精度,为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段保亮[3](2020)在《盾构机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盾构机作为隧道开挖专业设备,造价昂贵,施工成本高。施工完毕后的盾构机往往闲置或者直接进行报废处理,从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能够对剩余价值较高的盾构机实施再制造,那么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当前我国盾构机再制造行业刚刚起步,其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盾构机部分关键设备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方法、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再制造方案优选方法、再制造后性能评估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相关软件系统的开发,有助于盾构机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制定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再制造生产的前提和质量保证。以盾构机关键设备主轴承和刀盘总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方法、采用的仪器、标准等。(2)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特点不同,因此其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存在差异。以盾构机关键设备主轴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完成了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确定了理想状态下主轴承可再制造的综合指数范围以及四种不同的再制造方案分别对应的可再制造性指数,并论证了其合理性。另外,采用物元评价模型对刮刀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进行了简述。(3)根据盾构机主轴承和刀具不同的失效形式,研究了主轴承和刀具的再制造方案。以主轴承再制造方案为例,采用基于实例推理的方法实现了其再制造方案的优选,提高了优选决策的科学性。(4)通过科学而合理地建立再制造主轴承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TOPSIS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再制造主轴承的性能评估。(5)开发了盾构机主轴承检测工艺辅助生成系统、再制造可行性分析系统、再制造修复方案优选系统、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从事再制造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再制造中的可再制造性评估、再制造修复方案优选、再制造后性能评估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高云飞[4](2020)在《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制造是回收利用退役机械零部件残余价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对于提升再制造毛坯质量、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已有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存在的评价指标不完整、不可再制造零件反馈机制研究缺乏等不足,本课题以“退役-再制造-再设计”为基础开展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机制研究,从退役机械零部件剩余疲劳寿命、再制造成形方案、环境影响等多个角度开展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性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再制造性分类。针对不可再制造的退役机械零部件,从拆解、检测、修复等角度建立不可再制造反馈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KT法和熵权法的产品再制造成形方案综合决策模型与方法研究确定合适的再制造成形方案是退役机械零部件进行再制造的前提,综合考虑再制造预期效果、技术难度、经济成本以及资源环境等因素,构建了产品再制造成形方案层次决策模型。以机械法、涂镀法、激光法、堆焊法为备选再制造成形方案,通过结构熵权法获得指标权重,利用KT决策法进行了加权计算和高分项风险评估,获得最优再制造成形方案。以某型采煤机失效的前臂齿轮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并用于帕萨特B5变速箱齿轮的再制造成形方案的选择。(2)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和方法研究针对目前再制造性评价忽略了回收环节、出售环节、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再制造成形方案等对再制造性的影响及其多指标造成的复杂性和耦合性等问题,通过分析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系统任务流,提取出22个影响因子,以技术、经济和环境为关键效能指标体系构建了退役机械零部件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估模型。针对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指标量化方法,并利用结构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以兼顾主客观性。针对多指标造成的复杂性和耦合性问题,提出基于分段加权秩和比法的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性分段递阶综合评价法。以帕萨特B5发动机主要零部件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应用于评估帕萨特B5变速箱齿轮的再制造性。(3)基于程序载荷谱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定性评估筛选出的再制造毛坯需要进行剩余寿命预测以进一步确保再制造产品拥有服役后下一轮工作周期的能力。为了加速疲劳试验以提高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效率,研究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程序载荷谱获取方法。通过假设检验确定计数结果的数学模型,应用最大似然估计确定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极大值载荷,建立了程序载荷谱。根据所得程序载荷谱应用Miner疲劳累计假说以及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寿命。根据预测寿命和齿轮实际服役寿命的关系计算出退役零部件的剩余寿命。以某型齿轮为例,通过进行预测结果和疲劳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4)基于框架表示法的再制造设计反馈机制的研究筛选出的不可再制造零部件需要再设计以优化其再制造性,但目前流通在市场上大量的机械零部件并不是以再制造为目的设计的,从而导致很多剩余寿命充足的退役机械零部件无法进行再制造。针对这一现象,从影响退役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因素——拆卸、清洗以及修复三个角度入手,基于框架表示法建立一个辅助机械零部件再制造设计的反馈机制。应用微信小程序框架(MINA框架),通过Java Script语言实现软件的开发。并以在某公司再制造不成功的采煤机前臂齿轮为例,验证了小程序的有效性,并针对帕萨特B5变速箱齿轮再制造预测结果中再制造性差的齿轮进行研究,反馈出不可再制造的原因。

郭节琴[5](2020)在《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与TOPSIS的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增长,机械行业也在经历高速发展、低谷期以及复苏期三个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机械产品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机械产品再制造作为机械产品绿色制造的重要环节,对于解决机械产品量大面广的报废处理有着重要作用,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本文是以废旧机械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性、经济性和资源环境性三个角度入手,结合国家标准《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技术规范》以及再制造质量等级评价相关内容,对指标进行分级处理,并建立起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通过对比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TOPSIS法进行指标评价模型的优劣,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与TOPSIS的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并以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的经典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针对斯太尔WD615系列发动机进行了再制造性评价分析,得出一级分类:Q<0.390,废旧发动机不可进行再制造;二级分类:0.390≦Q≦0.515,废旧发动机可以进行再制造;三级分类:Q>0.515,废旧发动机再制造性良好,非常适合再制造,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再制造生产过程中把控毛坯质量、提高可拆解率对提升产品再制造性有重要作用。

李君霞[6](2020)在《基于区间AHP与五元联系数的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再制造作为一种绿色制造模式,在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随着再制造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再制造的核心命题是再制造产品质量不低于原型新品,然而再制造产品质量形成机理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大,如何准确地评价再制造产品质量,确保再制造产品质量不低于新品水平就成了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形成机制和质量评价方法,为再制造企业进行质量评价与改进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对于提升公众对再制造的认知,提高再制造机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再制造整机层面出发,以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综合探讨了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形成机理。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思想,对机械产品再制造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从来源和内容上进行了全方位识别,建立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模型。结合再制造工艺流程,绘制出了质量信息传递路径,剖析出了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形成机理。接着以质量信息为切入点,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划分,确立了包括过程质量、机会质量和产品质量三大决策属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架构,其中过程质量属于内部质量,机会质量和产品质量属于外部质量。根据指标体系整体架构和指标选取的原则,最终筛选出1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三维的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区间层次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建立了区间层次分析法与五元联系数相结合的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斯太尔再制造发动机质量评价当中,并与其他现有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再制造产品质量,促进再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

张秀芬,高云飞[7](2020)在《退役机械零部件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方法》文中提出针对再制造性评价忽略回收环节、出售环节、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及其多指标造成的复杂性和耦合性的问题,提出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和方法.通过分析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系统任务流,提取22个影响因子,以技术、经济和环境为关键效能指标体系构建退役机械零部件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估模型.针对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指标量化方法,利用结构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以兼顾主客观性,并应用OAT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基于分段加权秩和比法的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性分段递阶综合评价法以克服多指标造成的复杂性和耦合性问题.以帕萨特B5发动机为例,对汽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主要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性优劣排序和分档,结果显示连杆的再制造性最佳,缸盖的再制造性最差,与实际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龚青山[8](2019)在《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再制造是延长机械装备使用寿命,实现多生命周期工程,推动机械装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机械装备在设计时未考虑其可拆卸、易回收等再制造性特征,影响并阻碍机械装备寿命终结时的可再制造性,制约了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再制造域空间的废旧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再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51675388)和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金属切削机床绿色设计平台建设与集成示范”等课题的资助下,对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展开系统研究。(1)分析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的内涵,提出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准则与指标,将再制造性特征融入新机械装备设计的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方案域等全过程,构建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方案设计流程,实现再制造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分配以及再制造需求与设计方案映射关联。(2)综合考虑机械装备整机—部件—零件之间可再制造性的复杂耦合关系,建立融合“物质、技术、经济”三个维度及“整机、部件、零件”三个层次的机械装备再制造特征域空间,综合考虑能耗、材料消耗和成本等因素,建立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采用分级目标传递法对能耗、材料消耗和成本的层间进行传递与反馈控制,实现设计方案整机—部件—零件多目标协调优化。(3)为了实现机械装备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避免机械装备设计方案选择中的主观性,提出基于熵权法和模糊集的机械装备面向再制造的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因素的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决策,并以再制造轴承装配机设计为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面向再制造的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开发了“金属切削机床可拆解/易回收/可再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系统方案设计、方案评价、详细设计、仿真分析、数据库知识模块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系统的应用流程进行了说明。该系统为设计人员开展面向再制造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郭节琴,刘渤海,丰奇倩,李君霞[9](2019)在《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概况》文中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和绿色制造的深化,再制造对节能减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再制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再制造评价。本文回顾并整理出国内外再制造评价文献,从再制造时机、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研究行业四个方面对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的内涵和研究概况进行了归纳,报废阶段的再制造性评价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且研究多是集中于附加值较高的汽车发动机和机床的再制造,并总结出再制造性评价的研究发展趋势。

郭燕春[10](2019)在《磨损曲轴不确定再制造过程可持续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电产品的再制造可极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和降低经济花费,是一种较理想的生产模式。由于进入机械产品大量报废的高峰期,我国已经逐步进行和不断探索了多类废旧机械产品的再制造。环境、经济和技术问题是评价再制造过程是否可持续的关键问题,是对产品再制造决策和优化的重要问题。因此,提出再制造过程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建立可持续评价模型,对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零件再制造过程,即再制造工艺路线包含多类再制造工艺单元,零件损伤的不确定对再制造工艺路线的影响体现到对各个再制造工艺单元的影响。本文考虑了不确定损伤零件对再制造工艺时间的不确定影响,综合分析了这种影响对零件再制造工艺单元及工艺链层面的环境、经济和技术三个维度可持续性的影响。在环境维度,以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技术为指导,考虑了再制造各工艺单元的中国资源枯竭潜能值、全球变暖潜能、呼吸无机物、酸化潜力和水体富营养化潜力五类环境影响类型,得出工艺单元的综合环境影响值;在经济维度,采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 Cycle Cost Analysis,LCC)的方法,考虑再制造工艺单元的资源成本、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三个方面,得出工艺单元的经济成本值;在技术维度,考虑了时间和合格率两个方面,得出工艺单元的技术评价值。在再制造工艺链层面,考虑各个工艺单元的不确定情况对整个工艺链的影响,根据工艺单元层面的环境影响值、经济成本值和工艺评价值并基于图形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ology,GERT)得到了工艺链层面的环境、经济和技术的评价。最后,以环境、经济和技术三个维度的评价值为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三个维度的权重值,实现对零件再制造过程的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论文以斯太尔发动机曲轴的再制造为研究对象,基于曲轴磨损的不确定性,调研并探讨了曲轴再制造工艺的不确定性,从环境、经济和技术三个维度,从再制造工艺和工艺链层面进行了评价,并对建模过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出了磨损曲轴再制造过程的可持续性值。该模型可为企业再制造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二、再制造性综合评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制造性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再制造可行性评估
2 盾构机主轴承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模型
    2.1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基本特性指标计算
        (1)耐用性因素
        (2)失效类型因素
        (3)回收价值性因素
        (4)技术稳定性因素
        (5)回收性因素
    2.2 主轴承再制造工艺性指标计算
        (1)再制造价值性因素
        (2)关键零件互换性因素
        (3)拆卸性因素
        (4)再装配性因素
        (5)检测性因素
        (6)检验性因素
        (7)基本件互换性因素
        (8)修复性因素
        (9)清洗性因素
    2.3 环境指标
    2.4 社会效益指标
        (1)就业产值比
        (2)客户认可度Saccept
    2.5 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步骤
        (1)计算盾构机主轴承基本特性评估值
        (2)计算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工艺性评估值
        (3)计算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综合指数
3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实例
    3.1 确定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初始数据
    3.2 四种再制造方案的可行性综合指数计算
4 四个再制造可行性综合指数合理性论证
5 结论

(2)某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制造研究相关现状
        1.2.2 国外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机床再制造质量控制研究相关现状
        1.2.4 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机床导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再制造技术分析
    2.1 机床导轨的类型与材料组成
    2.2 机床导轨的主要失效形式与分析
    2.3 导轨的精度与质量分析
    2.4 机床导轨的再制造技术分析
        2.4.1 电刷镀修复技术
        2.4.2 热喷涂修复技术
        2.4.3 表面粘接与粘涂修复技术
        2.4.4 激光熔覆技术
        2.4.5 几种常用的再制造技术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床导轨再制造工艺过程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于激光再制造的机床导轨再制造工艺过程
    3.2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内涵
        3.2.1 熔覆层质量缺陷
        3.2.2 成形精度
        3.2.3 熔覆层力学性能
    3.3 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影响规律研究
    4.1 机床导轨再制造工艺实验方案
        4.1.1 实验主要技术路线
        4.1.2 实验材料的选择
        4.1.3 实验设备
    4.2 单因素单道单层实验
        4.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多因素单道单层实验
        4.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3 显微组织分析
    4.4 单道多层熔覆实验
        4.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3 显微组织分析
    4.5 再制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床导轨再制造实验研究
    5.1 机床导轨再制造实验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的工艺流程
    5.2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性能分析
        5.2.1 金相分析
        5.2.2 力学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6.1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控制问题分析与建模内涵
        6.1.1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控制问题分析
        6.1.2 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建模方法
    6.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预测模型
        6.2.1 Elman神经网络的构造
        6.2.2 Elman神经网络的训练步骤
    6.3 机床导轨轮再制造质量预测控制实例
        6.3.1 样本及网络结构的确定
        6.3.2 预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核心程序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盾构机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再制造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国外再制造研究及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
    2.1 盾构机主轴承简介
    2.2 主轴承再制造前后性能的状态检测
        2.2.1 主轴承齿轮油的检测
        2.2.2 主轴承外观的状态检测
        2.2.3 主轴承精度的检测
        2.2.4 主轴承运行中轮齿的检测
    2.3 主轴承拆解后的检测
        2.3.1 主轴承拆解后外观检测
        2.3.2 主轴承套圈的检测
        2.3.3 滚动体检测
    2.4 盾构机刀盘总成的状态检测
        2.4.1 盾构机刀盘主体的检测
        2.4.2 盾构机刀具的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可行性评估
    3.1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架构
        3.1.1 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
        3.1.2 确定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指标权重
    3.2 盾构机主轴承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计算模型
        3.2.1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基本特性指标计算
        3.2.2 主轴承再制造工艺性指标计算
        3.2.3 环境指标
        3.2.4 社会效益指标
        3.2.5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步骤
    3.3 再制造主轴承成本和售价预估算
        3.3.1 再制造主轴承成本和售价计算依据和必要性
        3.3.2 国产新制主轴承销售价格计算
        3.3.3 再制造主轴承预估方案及售价计算
    3.4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实例
        3.4.1 确定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初始数据
        3.4.2 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3.4.3 四种再制造方案的可行性综合指数计算
        3.4.4 四个再制造可行性综合指数合理性论证
    3.5 盾构机刮刀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简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方案及优选研究
    4.1 盾构机主轴承失效形式
    4.2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方案
    4.3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方案优选
        4.3.1 基于实例推理的主轴承再制造工艺决策系统
        4.3.2 主轴承内圈再制造方案优选应用
    4.4 盾构机刀具再制造修复方案
        4.4.1 刮刀类刀具修复方案
        4.4.2 滚刀类刀具修复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后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5.1 盾构机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5.2 再制造主轴承模糊综合评估与决策
        5.2.1 再制造主轴承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估步骤
        5.2.2 再制造主轴承一级指标模糊TOPSIS决策步骤
    5.3 再制造主轴承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
        5.4.1 盾构机再制造主轴承的选取
        5.4.2 再制造主轴承定量指标数值的确定与计算
        5.4.3 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步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盾构机再制造分析与评估系统的开发
    6.1 系统开发目标及原则
        6.1.1 系统需求分析
        6.1.2 系统开发目标
        6.1.3 系统开发原则
    6.2 系统功能规划分析
        6.2.1 系统框架设计
        6.2.2 主轴承可再制造性分析模块
        6.2.3 主轴承修复方案优选模块
        6.2.4 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模块
        6.2.5 再制造主轴承检测工艺生成模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品再制造成形方案研究现状
        1.2.2 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退役产品剩余寿命评估研究现状
        1.2.4 再制造设计反馈机制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成形方案的KT决策
    2.1 产品再制造成形方案决策模型
        2.1.1 常用产品再制造成形方案
        2.1.2 模型的构建
        2.1.3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分配
    2.2 再制造成形方案的KT决策方法
        2.2.1 指标的量化
        2.2.2 各方案加权计算并取得最高分
        2.2.3 风险评估以及最终方案确定
        2.2.4 综合评价步骤
    2.3 方法验证
    2.4 变速箱齿轮的再制造成形方案决策
        2.4.1 权重划分
        2.4.2 方案加权计算
        2.4.3 风险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役机械零部件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
    3.1 退役产品再制造性评估模型
        3.1.1 基于再制造系统任务流的评价指标识别
        3.1.2 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性评估模型
    3.2 再制造性分段递阶综合评价
    3.3 帕萨特B5发动机的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
        3.3.1 发动机拆解与再制造性评价
        3.3.2 再制造评价
        3.3.3 再制造评价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3.3.4 再制造评价结果分析
    3.4 变速箱齿轮的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
        3.4.1 变速箱齿轮权重划分以及评价
        3.4.2 变速箱齿轮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3.4.3 变速箱齿轮再制造评价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程序载荷谱的退役零部件剩余寿命预测
    4.1 程序载荷谱的确定
        4.1.1 动载荷谱雨流计数的程序法
        4.1.2 概率模型以及参数确定
        4.1.3 确定极大值载荷
        4.1.4 程序载荷谱的确定
    4.2 退役机械零部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4.2.1 全寿命计算
        4.2.2 剩余寿命预测
    4.3 方法应用验证
        4.3.1 齿轮轮齿受载情况分析
        4.3.2 齿轮程序载荷谱的确定
        4.3.3 齿轮寿命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框架表示法的再制造设计反馈机制构建
    5.1 再制造设计反馈知识的框架表示
        5.1.1 再制造设计反馈机制知识构成
        5.1.2 再制造设计反馈机制框架表示实现
    5.2 再制造设计反馈机制流程
    5.3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再制造设计反馈系统开发
        5.3.1 微信小程序简介
        5.3.2 再制造设计反馈系统功能流程设计
        5.3.3 再制造设计反馈系统程序框架
        5.3.4 再制造设计反馈系统界面与功能
    5.4 变速箱齿轮再制造设计反馈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与TOPSIS的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再制造发展意义
    1.2 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1 再制造相关理论
        2.1.1 再制造概念
        2.1.2 再制造与其他概念的比对
        2.1.3 再制造工程与循环经济
    2.2 再制造性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再制造性评价相关理论
        2.2.2 再制造性评价方法
        2.2.3 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流程
第三章 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相关内容
    3.2 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指标确立
        3.2.1 技术性指标
        3.2.2 经济性指标
        3.2.3 资源环境性指标
    3.3 指标权重确定
第四章 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建立
    4.1 再制造性评价方法对比
    4.2 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模型确立
第五章 发动机再制造性评价实例分析
    5.1 柴油发动机再制造性分析
    5.2 柴油发动机再制造性评价
        5.2.1 发动机再制造性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5.2.2 发动机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建立
    5.3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基于区间AHP与五元联系数的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2.2 再制造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再制造的内涵
        2.1.1 再制造的概念
        2.1.2 再制造与传统制造、维修及再循环的区别
        2.1.3 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内容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2.2.2 集对分析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识别与传递分析
    3.1 机械产品再制造全过程分析
    3.2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识别
        3.2.1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来源
        3.2.2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分类
        3.2.3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的特点
    3.3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4.2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2.1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4.2.2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4.3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4.3.1 客观指标的量化
        4.3.2 主观指标的量化
    4.4 质量等级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5.1 评价方法选择
    5.2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5.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5.2.2 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模型
    5.3 实例分析
        5.3.1 再制造发动机的概况
        5.3.2 再制造发动机质量评价
    5.4 结论及质量改进建议
        5.4.1 结论
        5.4.2 质量改进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指标重要性问卷调研
附录2 主观指标评价问卷调研
附录3 联系数计算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再制造在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1.1.2 面向再制造的设计在机械装备再制造中的地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制造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体系
    2.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内涵与准则
    2.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模型及流程
        2.2.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模型
        2.2.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流程
    2.3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映射及反馈
        2.3.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需求-功能映射
        2.3.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冲突消解
        2.3.3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反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优化设计
    3.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优化设计模型
        3.1.1 再制造特征域空间构建
        3.1.2 再制造特征元表征
        3.1.3 基于再制造特征的机械装备方案设计
    3.2 基于分级目标传递法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
        3.2.1 分级目标传递法
        3.2.2 基于分级目标传递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3.3 案例分析
        3.3.1 面向再制造的清洗除锈机设计
        3.3.2 基于分级目标传递法除锈机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
    4.1 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框架
    4.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指标量化
        4.2.3 基于熵权和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4.3 应用案例
        4.3.1 方案分析与信息提取
        4.3.2 方案评价
        4.3.3 灵敏度分析与方法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支持系统
    5.1 系统需求与系统功能分析
        5.1.1 系统需求分析
        5.1.2 系统功能
    5.2 系统框架及主要功能模块
        5.2.1 系统框架
        5.2.2 系统功能模块
    5.3 系统运行流程
    5.4 系统界面
        5.4.1 系统登陆及系统主界面介绍
        5.4.2 系统总体功能界面
        5.4.3 系统评价功能界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9)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方向分析
    3.1 再制造时机
        3.1.1 产品报废阶段
        3.1.2 产品设计阶段
        3.1.3 产品设计阶段同报废阶段相结合
    3.2 评价对象
    3.3 评价方法
    3.4 行业
        3.4.1 汽车行业
        3.4.2 机床行业
        3.4.3 其他机电产品
4 研究趋势
    4.1 行业发展
    4.2 时机问题
    4.3 研究方法
5 结论

(10)磨损曲轴不确定再制造过程可持续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零部件再制造过程不确定性的研究现状
        1.2.2 基于多角度的再制造过程评价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来源
        1.3.1 研究目的
        1.3.2 课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
2 发动机曲轴不确定损伤分析及GERT基础理论
    2.1 发动机曲轴的损伤分析
        2.1.1 曲轴的工作条件
        2.1.2 曲轴的多种主要损伤类型
        2.1.3 零件污损程度对再制造工艺及工艺路线的影响
    2.2 GERT基础理论
        2.2.1 GERT网络图的基本结构
        2.2.2 GERT图的基本类型
        2.2.3 GERT图的求解方法——矩母函数和传递函数
    2.3 层次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3 工艺单元层面的环境经济和技术评价
    3.1 工艺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
        3.1.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四个步骤
        3.1.2 曲轴再制造清洗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3.2 工艺单元层面的经济评价
        3.2.1 工艺层面单位产品的再制造费用
        3.2.2 曲轴再制造清洗工艺的成本分析
    3.3 工艺单元层的技术评价
        3.3.1 工艺单元层面技术评价指标
        3.3.2 工艺单元层的技术综合指标
        3.3.3 曲轴再制造清洗工艺的技术评价
    3.4 各个工艺单元的评价情况
    3.5 本章小结
4 工艺链层面的环境经济和技术评价
    4.1 不确定再制造工艺链的环境评价
        4.1.1 各个工艺单元的环境影响
        4.1.2 再制造工艺链的环境影响模型
    4.2 不确定再制造工艺链的经济评价
        4.2.1 各个工艺单元的经济参数
        4.2.2 再制造工艺链的经济评价模型
    4.3 不确定再制造工艺链的技术评价
        4.3.1 各个工艺单元的技术评价值
        4.3.2 再制造工艺链的技术评价模型
    4.4 基于AHP方法的再制造过程可持续性评价
        4.4.1 再制造过程可持续评价模型
        4.4.2 再制造过程可持续评价权重的确定
    4.5 不同污损程度曲轴再制造过程可持续评价案例分析
        4.5.1 不同污损程度再制造曲轴的可持续评价指标确定
        4.5.2 不同污损程度再制造曲轴的可持续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再制造性综合评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J]. 段保亮.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0(Z2)
  • [2]某机床导轨再制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杨世奇.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盾构机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D]. 段保亮.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退役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机制研究[D]. 高云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
  • [5]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与TOPSIS的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D]. 郭节琴.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区间AHP与五元联系数的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评价[D]. 李君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退役机械零部件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方法[J]. 张秀芬,高云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05)
  • [8]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D]. 龚青山.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8)
  • [9]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概况[A]. 郭节琴,刘渤海,丰奇倩,李君霞. 第十四届(2019)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 2019
  • [10]磨损曲轴不确定再制造过程可持续性评价[D]. 郭燕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再制造综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