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第二年——河南畜牧业怎么样?

“十五”第二年——河南畜牧业怎么样?

一、十五规划第二年——河南牧业怎么样?(论文文献综述)

火晓琴[1](2021)在《游牧定居背景下甘南藏族居住模式演变研究 ——以玛曲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汤文洲[2](2020)在《上海市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三区一带”的现代农业布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基本显现。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差异对比和模型预测等方法对青浦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深化发展和不断推进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面概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的现状。在重点阐述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意义、相关政策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2.定量分析了青浦区的农业基本情况及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预测了其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基本情况是务农人口逐年快速下降,种植业占绝对地位,农业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很小。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表现为基础设施硬件日趋完备、基础设施软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和信息服务人才相对缺乏。利用波拉特法测算出青浦区农业信息化水平自2018年开始迈入了发展阶段。3.定性分析了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基础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信息化整合力度有待加强、信息化资源开发有待深入、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信息化服务主体素质不高和信息化服务客体能力欠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增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架构综合立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精细智能的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推进新颖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拓展多元便捷的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立畅通的农业信息化传播服务途径、打造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和提高涉农主体的农业信息化综合素质。

潘郭钦[3](2020)在《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选址和出口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后期阶段,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生态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对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以及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严格限制。虽然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总体的污染排放有所减少,生态修复取得一定成效,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环境规制政策对遏制工业污染的实际作用效果与预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文献是以我国环境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作为分析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没有从微观视角对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扭曲现象有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本文正是为了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提出污染搭便车、政府激励扭曲、同群效应等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围绕企业选址和出口两类重要行为展开,分别深入探讨和验证了环境规制导致的企业在选址决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财政约束改变情况下污染企业的选址和生产调整行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政策执行合谋背景下的企业出口行为、企业出口同群效应背景下的出口决策行为,试图从微观角度挖掘导致环境规制政策发生扭曲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结合了企业和县级行政单位的微观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同时纳入地理、气象等一系列新颖的微观数据,利用多种新近发展的前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以两控区政策为例分析环境规制与企业选址决策的搭便车问题。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地址信息定位其经纬度并构建企业风向模型,测算企业选址处的风向方向到行政边界的距离,并基于1998年我国两控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三重差分模型。实证发现1998年以后靠近省份边界的城市中,在相对于行政边界常年风向为上风口的区域内,高污染企业的选址更靠近相邻省份的边界。这一结论说明在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后,污染型企业在选址时会考虑借助于风力将污染物排向邻近省份,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本部分的实证表明,环境规制政策使得企业二氧化硫污染排放搭便车问题更加突出,也说明加强行政边界地区的环境规制力度、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对避免地方政府实施环境规制政策时各自为战从而引发企业污染搭便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本文考虑在环境规制政策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对污染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利用2005年农业税费改革这一外生冲击,考察取消农业税给县级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如何改变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企业选址带来的影响。本部分以三级以上河流穿过的县级行政区作为研究样本并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分析,实证发现处于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县域的水污染行业企业在数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等指标上都显着增加。同时,处于省级边界区域的河流最下游且受到的财政压力冲击较大的县域的水污染行业的生产活动,相较于与其邻近的处于省级边界区域的河流最上游的县域的水污染行业生产活动,在取消农业税后显着增加。一系列实证结果说明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加大,在环保重点地区(河流等水源地)的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企业的选址和集聚倾向的抑制作用被大大削弱,相应地区的河流污染程度增加。本部分的研究表明评价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地方政府的执行效果对企业选址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在财政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激励的改变给污染企业选址带来的影响。再次,本文分析在环境规制背景下,地方政府的污染减排执行力度与所在地区的污染行业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十一五”期间省级内部各地级市年度二氧化硫减排的排名波动指标,并利用海关数据库匹配得到地级市行业出口额指标,采用三重差分、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本部分实证发现,城市二氧化硫年度减排排名波动越剧烈的省份,由于其污染减排执行力度较弱,二氧化硫重污染行业的出口额也越高,相关结果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揭示出,面对中央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共谋应对,对上报的二氧化硫减排量数据披露进行策略性调整,且这种调整的可能性越大,反映出地方政府污染减排执行力度越小,实际环境规制效果越差。这一研究揭示出地方政府对于区域内部污染治理的策略性合谋应对,削弱了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企业出口活动的抑制作用。本部分从地方政府减排数据策略性披露的视角,证实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激励差异导致环境规制未达预期效果,揭示出地方政府共谋是环境规制影响企业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分析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如何由于污染行业和高污染地区企业的相互模仿行为而发生改变。本部分分为两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利用海关出口产品与上市企业的微观匹配数据,通过引入收益冲击作为外生变量识别企业出口行为的同群效应。本部分实证发现企业的出口额、出口产品范围和出口目的地数量会受到同群组企业出口行为的显着正向影响。第二部分考察同群效应是否使得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生改变。本部分实证发现由于同群效应的存在,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将更加显着,在受到严格的环境规制的作用下,高污染企业以及处于两控区的企业更倾向通过模仿同群企业作出出口决策。该研究在证实出口企业存在同群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评估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需要考虑企业间模仿行为对政策效果的放大作用。

廖培添[4](2020)在《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演变与前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两大背景下,上海农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引领农业产业体系的调整方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下,上海农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加速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环境污染加剧的现实下,上海农业积极转型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以农业提质增效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明确未来上海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以多重比较与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对阶段划分进行检验。以上海市农业产业体系相关资料数据为根据,阐明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演变动因,前瞻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上海农业产业体系在195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准城郊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为城郊型;21世纪初至2014年为都市型;2015年至今为都市现代型。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一是我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二是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要求,三是上海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生态循环构建缺失、绿色发展基础较差、绿色产业规模较小、产业融合深度较浅、绿色科技支撑不足。建议从政府引导推动、调整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布局、落实绿色生产、推进绿色创新五个方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

王惠蓉[5](2018)在《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海丝”文化产业特指与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资源相联系的地方性文化产业,该类型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资源,以地方的特殊性作为地方再生资产,更重视商业市场价值及精神生活价值的统一。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创业实践,如何使情感经验、文化传播与地方认同感形成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以此建构优质的“地方感”。论文拓展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相融合的理论视角,是对当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论回应,也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照角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把“地方感”建构视角引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研究,提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地方感”的建构作为核心目标,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性视角。主要创新之处还有:将情感经验、地方认同、文化传播三者相合的文化生产作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次将福建省以“海丝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建立特定文化产业类型研究的理论架构。论文先对福建“海丝”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塑;再整体上分析福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政策创新路径。在以上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三种类型化代表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理论架构和对策建议,即:①以建构“地方感”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②以文化传播观发展地方性文化产业;③以文化治理观创新地方文化产业政策;④使文化生产的内在冲突性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⑤用新媒介观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路径;⑥关注小众效应等六大内容。该研究的未来展望主要为:该问题在理论上应与国家形象、国家治理以及文化治理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加紧密地联系,从而拓深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道路。同时,可进一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与“地方感”建构的研究范式。

孙俊[6](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林浩[7](2013)在《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仅就户籍本身来看,在各历史时期,不仅名称不完全一致,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规定性是连续的,主要包括:户籍都是由国家(统治者)制定,以户(包括一定的组织、家庭或个人)为基本单位,以户内人口或部分人口等为主要登载内容,一些时期还包括土地、财产、赋役,往往内含或隐藏着大量与人、户相关的其他意义和功能。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的户籍制度不仅是“嵌在”制度结构中登记出生、死亡、婚姻等人口信息的制度安排,而且往往是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级制度等相互结合,赋予特定户籍或户籍中的特定的个人或群体特定权利和义务,实质是通过控制人及其权利(资源能力)进而控制其他资源的一类制度安排和结构。因此,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的节点,户籍制度的变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演进的逻辑。户籍制度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它仍一定程度影响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个人权利和日常生活。未来作为中国纵贯古今的重要制度之一,仍可能继续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对户籍制度涉及的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作出解释,更需要用这些理论指导个人、团体、国家在未来的行动。这样,对户籍制度及其变迁的研究不仅是回顾历史、考察现实的需要,更是关注未来的需要。本研究以制度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工具,从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的角度,把户籍制度作为集团或国家通过控制人及其权利(资源能力)进而控制其他资源的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的制度框架中,以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为主线,从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执行、制度成本及制度竞争等方面,着重考察和讨论了制度框架中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土地、赋役、等级制度等与户籍制度的各自演进和交互作用及其对个人权利(资源能力)的影响,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不尽相同的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本研究共七章,实际包括三部分,即理论(第一章)、历史(第二至六章)、理论与历史(第七章)。各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陈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框架、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户籍制度的起源。在理性经济人和稀缺框架内,探讨了“一人世界”的利益分歧、交易、权利(权利)和制度。探讨了合作和团体的产生、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形成。从制度的“非中性”、人的差异和偏好出发,探讨了控制产生的根源。从早期人类集团之间身份识别和集团内部资源分配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类早期集团对人的控制制度。第三章,集团控制。考察和讨论了中国以集团为控制单位模式的产生、集团之间和集团内部控制方式的差异;考察和讨论了夏、商和西周以集团为控制单位模式不断突破、个体家庭的成长、直至以集团为单位控制模式的终结。第四章,春秋到唐前期以田制为中心的户籍控制。考察和讨论了春秋时期在土地制度变革和竞争推动下,户籍制度的产生和与之相关的赋役制度、社会组织的变化及影响;战国时期在竞争压力下,各国(特别是秦国)对制度体系的调整和完善;西汉对秦制的继承和修正。考察了和讨论了东汉到南朝在豪族分割、军阀割据、国家竞争条件下户籍制度体系的变迁,十六国和北朝少数民族政权胡汉分治的制度体系及与中原制度体系的融合。考察了和讨论了隋至唐前期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最后结合。第五章,唐后期到清前期以役法为中心的户籍控制。考察和讨论了唐后期户籍制度与田制的脱钩及影响,五代到宋以役户为主的户籍制度的发展。考察和讨论了辽、金、元时期按民族和社会经济形态设定的制度框架和户籍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变迁。考察和讨论了明朝户籍制度从与赋役制度的再结合,和户籍制度与役法的脱钩。考察和讨论了清前期按民族设定的制度框架和户籍制度体系,户籍制度与赋役脱钩的完成及影响。第六章,户籍制度向个体控制的发展。考察和讨论了清末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体系的崩溃,个人作为控制单位开始被纳入控制制度体系。考察和讨论了民国时期处于分割状态下的户籍制度,各政权特别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制度竞争,及控制单位在家庭和个人之间的摇摆。考察和讨论新中国对传统制度体系的调整,户籍制度特别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形成;改革开放后对“左”的制度体系的调整,对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改革。第七章,结论与启示。总结了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特征、趋势和启示。从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环境因素、方式、社会力量以及成本和竞争方面总结了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特征,提出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呈现了控制单位逐渐缩小,控制更加深入;控制内容逐渐放松,个人权利平等趋势的出现;户籍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联系逐渐减弱,户籍功能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也显示了极强的路径依赖和路径反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回答如何推进户籍制度的现代化、如何在更“国际化”的平台上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如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步伐的问题;应着重于让更多的个体特别是社会下层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制度中获取收益,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和社会的制约;应关注制度成本上升的趋势以及制度的结构关系,在增进社会收益基础上,推进整个制度框架和结构的改革;应注重于对路径依赖的克服,根本的问题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即使是不得不“照顾”某些落后实际的制度,也应包含着激励人们向着先进方向努力的机制。论文创新之处在于:1、以制度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工具,从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的角度,把户籍制度作为集团或国家通过控制人及其权利(资源能力)进而控制其他资源的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的制度框架中,考察制度环境演进与户籍制度变迁的交互作用,及对制度框架和个人权利(资源能力)的影响,个人行动及其的交互作用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把户籍制度的变迁概括为起源、集团控制、户籍控制和个体控制四个阶段,而把户籍控制视为从集团控制向个体控制过程中的环节,为户籍制度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研究思路。2、尝试通过对户籍制度历史变迁中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本原、发展和变迁的考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以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应着重于让更多的个体特别是社会下层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制度中获取收益,应在增进社会收益基础上,推进整个制度框架和结构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根本问题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3、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和检验,对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修正,包括:在理性经济人和稀缺框架内,探讨了“一人世界”的利益分歧、交易、权利和制度,将理性经济人和制度研究推进到“鲁宾逊.克鲁索的一人世界”;在稀缺、竞争和技术约束下,论证了人类早期集团的排他性公有产权属性、增加人口和扩大狩猎采集范围的巨大成本是团体人口增长的限制因素;人口增殖是既定资源条件改变的结果而非原因;在路径依赖基础上提出了路径反复等。论文不足之处主要有:1、由于理论功底的不足,研究中“史”的成分仍然较重,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理论的抽象和总结也还不足;2、研究局限于中国户籍制度变迁本身,而未涉及户籍制度及个人权利和社会控制变迁的国际比较和借鉴;3、由于中国户籍制度变迁本身的复杂性和篇幅的限制,论文最后只保留了“孤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论文的说服力。

李秀英[8](2012)在《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文中指出以政治生态学视野来关注当今环境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西方人类学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本文试图通过该理论来研究中国个案,关注自2004年起被不同声音包围着的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笔者以黄河源头藏区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环保事件背后的文化投射、政治权力及生态话语张力等内容,力求呈现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本文的中心问题是针对目前三江源草原被破坏的现状,该研究尝试回答黄河源头轰轰烈烈的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究竟执行的如何,环保项目设立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探寻牧民究竟是草原天然的守护者,还是草原退化的罪魁祸首。本文主要运用政治生态学领域三种互为对应并补充的理论视角。其一为“社会建构论”,笔者试图构建黄河源环境保护项目中不同群体的差异视角,而这些不同视角所展示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与知识体系的反映。其二是“政治权力角逐与资源分配”视角,我们看到黄河源头环保事件并非简单的生态事件,而是政治权力和话语夹杂其中。牧民在选择与调适过程中靠“弱者的武器”达到表达自我立场的目的,国家话语与地方话语之间存在着分歧、争执,相互的借取、援引,呈现了一幅复杂的生态政治图景。其三是后现代、后殖民“发展”话语在当下的崭新解读,牧民在“发展”话语的影响与教导下,已经与市场化、资本流通等概念挂钩,草原文化正在成为“混杂文化”。而主流社会推动的“发展”话语掩盖了黄河源头环保项目的本质。那么,政府大幅度推行环保的动机究竟是为了源头生态保护呢,还是要通过环保手段来达到维持黄河中下游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的基本资料来自4次共计7个月时间的田野调查,在参与观察和文献收集基础上得以完成。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抛出国际舆论争议,引出问题,接着从三个方面梳理政治生态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藏区草原变迁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在理论回顾和研究综述基础上,笔者提出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即通过考察国家与地方两层面对黄河源头草原的不同认识,来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与逻辑,并敏锐观察到环保事件背后双方群体之间的权力张力与复杂交锋过程,“发展”话语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三章呈现了黄河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地位是如何通过历史流变得以确立。从古时善恶同体的河神形象到民国时期母亲河形象的出现,在该意义流变过程中,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奠定了黄河的伟大地位,自解放后这种地位不断得以攀升。黄河中下游出现污染与干涸等环境问题时,政府采取了部分整治行动;而当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呈现时,引起各界一片惊呼,呼吁中国政府尽快确立相应政策以保护整条流域的水资源,此时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应运而生第四、五、六章展现了果洛地区概括,包括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并清晰呈现了几十年历史里黄河源头草原如何完成了从“传统”话语到“发展”话语的转变。随着唯经济论的强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玛多县成为“全国首富”,这是真实事件还仅是一场迷思?随后市场经济带来更加强大的“发展”话语,伴随牲畜作价到户和草场承包到户,牧民已经在市场体系下“被发展”、“被改造”,当地形成新的“混杂文化”。第七章揭示了“环保”话语如何在黄河源头生态危机后产生。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投资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其目的在于防止牧民“过牧”。笔者试图探讨分析该项目所依托的草原平衡理论范式,这种基于“发展”话语的范式,表面看似是“保护环境”的策略,实则隐藏的是为黄河中下游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雄心与期望。第八、九章展现了放下羊鞭进入城镇的牧民生活现状和巨大的衣食住行变化。在遭遇一系列困难时,当地人巧妙地通过“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来表达对于传统美好牧区生活的想象。移民村内对移民项目的私地下抱怨、非正式的底层反抗在社会网络的隐匿下得以顺利进行,援引和利用官方话语来为自己争取利益成为移民最常使用的生活策略。第十章回应了导论中提出的四大问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笔者认为将当地生态和当地人生活本质化的概念需要修正,而对于“发展”话语的反思更为必要,黄河源个案经验告诉我们,生态问题其实是发展模式问题,如果没有对现代性和发展主义彻底地反省,最终会导致反面的后果。总之,本文虽然以解构主义角度分析复杂的环保事件,但目的不是要否定政府实施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的努力与意义,而是希望更深层次地挖掘可以滋养环境论述的文化土壤,透过复杂生态话语折射出来的各方姿态,提醒我们寻找国际国内现实背景下应对复杂环保事件的适当方式和策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么红杰[9](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马仲荣[10](2012)在《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民族地区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不同地区发展规划的次序安排、甘肃省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发展统筹规划,以及甘南州在社会转型中的原点结构,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系统构成在我国宏观社会矛盾系统中表现出自身的一系列特征,而民族关系也可能在社会转型的各个方面在场,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在民族参数和社会参数交叉的场景中考察了社会转型期的甘南州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相互作用的现实表现和深层机制,并从社会主义矛盾论的视角阐述了研究者的基本观点和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对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民族关系等本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现实意义、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述、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了甘南州概况,其中包括行政区划、民族人口、自然地理状况和地区内藏、汉、回三个主要民族的基本情况。第三章考察了历史上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历史记忆,并从社会转型的视角重点考察了“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这一历史阶段甘南地区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第四章考察了反映现阶段甘南地区社会结构分化场景的人口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民族分层结构。第五章考察了反映现阶段甘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民族分布与居住格局、族际通婚、宗教信仰、身份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交往等因素。第六章综合考察了甘南3.16事件发生的背景、整个事件的具体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种力量对该事件的处理、以及该事件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影响。第七章考察了转型期甘南地区的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现阶段甘南州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表现特点,综合分析了甘南州社会矛盾影响民族关系的深层机制,提出了促进甘南地区社会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十五规划第二年——河南牧业怎么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五规划第二年——河南牧业怎么样?(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市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1.1.2 国内农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2.1 青浦区农业基本情况
        2.1.1 青浦区自然概况
        2.1.2 青浦区务农人口情况
        2.1.3 青浦区农业生产情况
        2.1.4 青浦区农业产业结构情况
    2.2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2.1 基础设施硬件日趋完备
        2.2.2 基础设施软件开发不足
        2.2.3 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2.2.4 信息服务人才相对缺乏
    2.3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水平测算
        2.3.1 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2.3.2 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2.3.3 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
3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基础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
        3.1.2 信息化整合力度有待加强
        3.1.3 信息化资源开发有待深入
        3.1.4 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3.1.5 信息化服务主体素质不高
        3.1.6 信息化服务客体能力欠缺
    3.2 应对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策略
        3.2.1 增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
        3.2.2 架构综合立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3.2.3 开发精细的智能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
        3.2.4 推进新颖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3.2.5 拓展多元便捷的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
        3.2.6 建立畅通的农业信息化传播服务途径
        3.2.7 打造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
        3.2.8 提高涉农主体的农业信息化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致谢

(3)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选址和出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本文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1.2.1 本文研究对象的说明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环境规制与企业污染转移的研究
    2.2 财政压力、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的研究
    2.3 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
    2.4 环境规制对上市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现状
    3.1 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1.1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3.1.2 河流湖泊与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3.2 主要环境规制政策与执行效果分析
        3.2.1 二氧化硫减排的环境规制情况
        3.2.2 水污染相关的环境规制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选址行为:考虑“搭便车”问题
    4.1 引言
    4.2 政策背景分析
    4.3 研究方法
        4.3.1 变量测算
        4.3.2 数据来源
        4.3.3 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
        4.4.1 省级所有城市层面分析
        4.4.2 省级边界城市企业层面分析
        4.4.3 稳健性分析
        4.4.4 进一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选址与生产行为:考虑地方财政压力
    5.1 引言
    5.2 研究背景
    5.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4 实证结果
        5.4.1 基于省份内部河流县的分析
        5.4.2 基于省份边界河流县的分析
        5.4.3 基于总样本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出口行为:考虑地方政府合谋
    6.1 引言
    6.2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设——一个简要的理论分析框架
    6.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
        6.3.2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
        6.4.1 基本回归结果
        6.4.2 事件分析法回归结果
        6.4.3 三阶段最小二乘的估计分析
        6.4.4 稳健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规制和企业出口行为:考虑企业同群效应
    7.1 引言
    7.2 出口同群效应的识别方法
        7.2.1 模型设定
        7.2.2 数据处理和测算
        7.2.3 企业收益冲击的测算
        7.2.4 变量选取
    7.3 企业出口同群效应的检验
        7.3.1 初步分析
        7.3.2 基于缩约模型的计量分析
        7.3.3 稳健性分析
        7.3.4 同群效应的影响差异分析
    7.4 同群效应对环境规制作用效果的影响
        7.4.1 不同污染强度行业的同群效应
        7.4.2 不同环境规制区域的同群效应
    7.5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致谢

(4)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演变与前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为上海农业功能定位提供决策参考
        1.2.2 为上海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提出路径建议
        1.2.3 为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下农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法
        1.3.2 多重比较法和聚类分析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
    2.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
        2.2.1 欧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2.2 日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3 上海农业产业体系演变研究
        2.3.1 准城郊型农业产业体系
        2.3.2 城郊型农业产业体系
        2.3.3 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
        2.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4 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文献研究
    2.5 农业产业体系演变机制研究
        2.5.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5.2 强制性变迁
        2.5.3 诱致性变迁
第三章 上海农业产业体系演变历程
    3.1 演变阶段划分
        3.1.1 划分依据
        3.1.2 演变阶段
    3.2 基于阶段划分的统计检验
        3.2.1 指标选取与具体数据
        3.2.2 描述统计
        3.2.3 LSD法检验
        3.2.4 聚类分析法检验
    3.3 统计检验结果分析
        3.3.1 LSD法结果分析
        3.3.2 聚类分析法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城郊型农业产业体系
    4.1 城郊型农业的功能诉求
    4.2 农业产业构成
        4.2.1 农林牧渔业
        4.2.2 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
        4.2.3 与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4.3 产业体系评价
        4.3.1 产中行业较为完备
        4.3.2 产前产后行业较少
        4.3.3 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4.4 演变动因分析
        4.4.1 强制性变迁
        4.4.2 诱致性变迁
第五章 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
    5.1 都市型农业的功能诉求
        5.1.1 食品保障功能
        5.1.2 经济功能
        5.1.3 社会文化功能
        5.1.4 生态功能
    5.2 农业产业构成
        5.2.1 农林牧渔业
        5.2.2 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
        5.2.3 与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5.3 产业体系评价
        5.3.1 环节完备
        5.3.2 信息不畅
        5.3.3 资金阻滞
    5.4 演变动因分析
        5.4.1 强制性变迁
        5.4.2 诱致性变迁
第六章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1 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诉求
    6.2 农业产业构成
        6.2.1 农林牧渔业
        6.2.2 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
        6.2.3 与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6.3 产业体系评价
        6.3.1 环节完整
        6.3.2 水平较高
        6.3.3 手段多样
    6.4 演变动因分析
        6.4.1 强制性变迁
        6.4.2 诱致性变迁
第七章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发展
    7.1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7.1.1 我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
        7.1.2 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要求
        7.1.3 上海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7.2 问题与挑战
        7.2.1 生态循环构建缺失
        7.2.2 绿色发展基础较差
        7.2.3 绿色产业规模较小
        7.2.4 产业融合深度较浅
        7.2.5 绿色科技支撑不足
    7.3 路径探讨
        7.3.1 政府引导推动
        7.3.2 调整产业体系
        7.3.3 优化区域布局
        7.3.4 落实绿色生产
        7.3.5 推进绿色创新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1.1 演变部分总结
        8.1.2 前瞻部分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范畴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
    第二节 产业演化之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理论
    第四节 地方品牌(Place Brand)理论
第二章 福建“海丝”文化资源之价值再塑
    第一节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与文化资本述论
    第二节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价值转塑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价值再塑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展
    第一节 海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启示
    第二节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
    第三节 研究启示
第四章 福建“海丝”传统产业转型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条件
    第三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困境与主要矛盾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第五章 福建“海丝”历史街区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建构
    第二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范式
    第三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第六章 福建“海丝”古城镇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空间生产”理论与古城镇文化产业
    第二节 古城镇的空间表征与“地方感”特征
    第三节 古城镇“地方感”建构的机制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地方感”形成的基础问卷
    附录二: 传统产业转型中“地方感”形成调查问卷
    附录三: 文化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四: 人物专访记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语

(6)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范围
        一、区域范围
        二、时间范围
    第二节 关键概念
        一、方位、地域、疆域
        (一)方位与认知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二、民族、国族、族群
        (一)民族与国族
        (二)族群
        三、族群地理观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二、篇章安排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本编思路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一、蜀族史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三、蜀族的分布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二)蜀苴部的分布
        (三)丹、犁部的分布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一、叟人的分布
        二、白马羌的分布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一、巂源流
        二、越巂的分布
        三、巂唐的分布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一、巴族渊流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三)历代注家的巴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一、冉駹源流
        二、冉駹的分布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第四节 徙的分布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一、昆明族的分布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附注“和夷”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夜郎族群结构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二、巫蛮的分布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四、庸族及其分布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本编小结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本编思路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一、密集分布区
        二、分散分布区
        三、零星分布区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本编小结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本编思路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一、“徼”的涵义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一、京畿区
        二、东部内郡区
        三、关西、大关中区
        四、近郡区
        五、侯国区
        六、内郡区、边郡区
        七、道、属国区
        八、五州区
        九、都护区
        十、徼外区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本编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域外
    (三)今人着述
    (四)其他
附录
    附表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附表5 资料来源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附表6资料来源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图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省部级学术奖励
        主要科研成果

(7)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1.1.1 选题的由来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2.1 理论工具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和理论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框架、创新和不足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2 研究创新和不足
2. 户籍制度的起源
    2.1 “一人世界”的交易、产权和制度
    2.2 多人世界中的竞争与合作
    2.3 对人的控制的根源
    2.4 人类早期集团对人的控制制度
    2.5 小结
3. 集团控制
    3.1 部落(联盟)时期集团控制的出现
    3.2 夏的集团控制
    3.3 商的集团控制
    3.4 西周集团控制的终结
    3.5 小结
4. 户籍制度(以田制为中心)
    4.1 春秋到西汉:户籍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4.1.1 春秋的户籍制度
        4.1.2 战国和秦的户籍制度
        4.1.3 西汉的户籍制度
    4.2 东汉到南北朝:分割状态下的户籍制度
        4.2.1 东汉到南朝的户籍制度
        4.2.2 十六国和北朝的户籍制度
    4.3 隋到唐前期: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最后结合
        4.3.1 隋的户籍制度
        4.3.2 唐前期户籍制度
    4.4 小结
5. 户籍制度(以役法为中心)
    5.1 唐后期到宋:以役户为主的户籍制度
        5.1.1 唐后期的户籍制度
        5.1.2 五代、宋的户籍制度
    5.2 辽、金、元:依民族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户籍制度
        5.2.1 辽、金的户籍制度
        5.2.2 元的户籍制度
    5.3 明:户籍制度与力役的脱钩
    5.4 清前期:户籍制度与赋役脱钩的完成
    5.5 小结
6. 向个体控制的发展
    6.1 清后期:从户籍制度向个体控制的转向
        6.1.1 清后期传统户籍制度的崩溃
        6.1.2 清末现代户籍制度的引入
    6.2 民国:分割状态下的户籍制度
        6.2.1 北洋政府时期的户籍制度
        6.2.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户籍制度
        6.2.3 抗战时期的户籍制度
        6.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户籍制度
    6.3 新中国:传统户籍制度的回归与调整
        6.3.1 改革开放前的户籍制度
        6.3.2 改革开放后的户籍制度
    6.4 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户籍制度变迁的特征
    7.2 户籍制度变迁的趋势
    7.3 户籍制度变迁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政治生态学理论回顾
        一、生态的社会文化建构
        二、生态事件背后的政治权力斗争
        三、“发展”话语对于生态危机的崭新解读
    第三节 藏区草原与牧民生活变迁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四节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一、理论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安排
第二章 黄河母亲河意涵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古人对黄河的认识与治理
    第二节 历代对黄河河神的祭拜
    第三节 黄河形象的转变与伟大抗日精神
        一、民国时期黄河治理与河神形象的淡化
        二、抗日战争运动与中华民族母亲河符号的出现
        三、解放后黄河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历代对于黄河源头的探寻与认知
第三章 黄河危机背后的民族命脉担忧
    第一节 黄河断流无水之苦
    第二节 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带来的强烈呼声
        一、饮恨黄河源
        二、中下游经济发展受限的实际担忧
    第三节 应运而生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背后的发展逻辑
第四章 果洛地区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 果洛地理历史
    第二节 果洛格萨尔民俗文化
    第三节 果洛传统生态观念
    第四节 果洛人的黄河源头“玛曲”“玛域”情
第五章 果洛草原步入“发展”话语时代
    第一节 解放前的草场使用概况
    第二节 “发展”话语进入雪域草原
        一、解放初期的公社化与集体学大寨时期
        二、70年代末现代化口号的提出
    第三节 玛多县“全国首富”神话的迷思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话语与草原改革
    第一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引入与实施
    第二节 一路下滑的牲畜数量和草场流转政策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时期果洛
    第四节 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牧民
第七章 “环保”话语的出现
    第一节 草原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主流话语对果洛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二、牧民对黄河源生态恶化的地方性解释
    第二节 果洛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
        一、环保项目实施情况
        二、政府环保设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节 生态恶化背景下的牧民贫困与道德指责
        一、牧民贫困状态的出现
        二、伴随黄河源头牧民的道德“污名化”
第八章 牧民身份转换后的河源新村移民
    第一节 河源新村的形成
    第二节 政府与媒体眼里的移民村
    第三节 陷入社会经济困境的群体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渺茫的工作机会
        三、缩水的筵席与不平衡的社会网络
    第四节 移民生活变迁与应对生活的办法
第九章 生态移民的微观权力与隐藏文本
    第一节 大规模抵抗的零可能性
        一、特殊时期河源新村维稳之重
        二、私下的日常反抗形式
    第二节 移民们对于项目政策的抱怨与想象
        一、对于轮驻干部的想象和批评
        二、对于高层领导和项目决策的质疑与诉求
    第三节 疾病恐慌与隐喻
    第四节 援引官方话语的生存策略
第十章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一:《措哇尕泽》藏文原稿
附录二:《故乡扎陵湖》藏文原稿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问题陈述
        一、 概念界定
        (一) 社会转型
        (二) 社会矛盾
        (三) 民族关系
        二、 选题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的源起与经过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一) 论文
        (二) 学位论文
        (三) 专着及研究报告
        二、 藏区民族关系研究
        三、 对当前藏区民族关系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 研究理论
        (一) 民族关系史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三) 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二、 本研究的学科视角与理论框架
        三、 社会转型视野中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作用研究的构成要素
        (一) 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分化场景
        (二) 影响民族关系的具体测量指标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状况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四节 民族人口
第三章 历史上的甘南地区社会转型和民族关系综述
    第一节 甘南地区主体民族的历史考察
        一、 藏族
        二、 汉族
        三、 回族
    第二节 历史上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一、 政治
        (一) 土司制度
        (二) 拉卜楞政教合一制度
        (三) 西道堂“乌玛”制度
        (四) 保甲制度
        二、 经济
        (一) 游牧与农耕经济
        (二) 民族商业经济
        (三) 外商掠夺贸易和鸦片贸易
        三、 宗教信仰
        (一) 藏传佛教
        (二) 苯教
        (三) 伊斯兰教
        (四) 基督教
        四、 文化
    第三节 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记忆
    第四节 历史上甘南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评述
    第五节 社会转型视域下历史上的甘南社会发展
        一、 甘南地区社会转型特点
        二、 甘南地区社会转型原因综述
        三、 结语
    注释
第四章 快速转型期甘南地区社会结构发展分析
    第一节 人口结构
        一、 甘南地区人口发展
        (一) 地区总人口发展概况
        (二)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三) 人口年龄结构
        (四) 人口性别结构
        (五) 区域内各民族人口发展
        二、 甘南地区人口素质
        (一) 身体素质
        (二) 文化素质
        三、 甘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
        (一) 人口空间分布的环境、产业和民族特征
        (二) 人口密度
        (三) 城乡人口分布
        四、 甘南地区人口迁移与流动
        (一) 区域内人口迁流
        (二) 区域间人口迁流
        五、 甘南地区人口发展综述
        (一) 人口发展特征及其前景
        (二) 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调适
    第二节 产业结构
        一、 甘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 甘南地区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一) 当前三产业的结构发展特征分析
        (二) 当前产业结构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三、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城乡结构
        一、 甘南州城乡结构的建设
        二、 甘南州城乡二元结构的艰难转型(1978—2000年)
        三、 甘南州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举措(2000—)
        四、 甘南州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一) 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变化情况
        (二) 农牧民收入总体情况
        (三)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差异
        五、 甘南州城乡居民支出分析
        (一) 城乡居民支出总体情况
        (二) 甘南州农牧民消费支出(2004-2010年)
        (三)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差异
        六、 甘南州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微观分析——以2010年为例
        七、 结语
    第四节 社会阶层结构
        一、 社会分层和族群分层的关系
        二、 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现实考察
        (一) 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划分依据
        (二) 体制与政策对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影响
        (三) 市场经济对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影响
        (四) 所有制对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影响
        (五) 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特点
        三、 影响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因素
        四、 当前社会分层对甘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快速转型期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综合考察
    第一节 民族居住格局
        一、 夏河县上“塔哇”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调查
        (一) 拉卜楞“塔哇”的发展
        (二) 民族及人口
        (三) 上“塔哇”居住格局的特点
        (四) 上“塔哇”居住格局的特点分析
        二、 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调查
        (一) 教场村民族分布
        (二) 教场村人口居住格局
        (三) 邻居交往
        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调查
        (一) 教师居住格局及社会交往
        (二) 学生住宿及交往空间
        (三) 学校在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中的建设工作
        (四) 结语
    第二节 族际通婚
        一、 甘南州地区际通婚的田野调查
        (一) 族际通婚情况
        (二) 族际通婚的态度调查
        二、 影响甘南地区族际通婚的因素
        三、 甘南地区族际通婚中的两点反思
        (一) 民族成份的选择
        (二) 多元认同
        四、 族际通婚对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宗教信仰
        一、 当前甘南地区的宗教发展特点
        (一) 甘南地区宗教发展的总体特征
        (二) 宗教信仰世俗化
        二、 宗教组织的社会转型
        (一) 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功能
        (二) 社会教育功能
        (三) 清真女寺的兴起
        三、 宗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 宗教界领导人、团体组织之间的交往
        (二) 宗教信仰对民族个体交往的影响
    第四节 身份认同与民族精神
        一、 甘南地区各身份认同的多元性调查
        (一) 民族认同和国民认同
        (二) 身份认同与社会交往
        (三) 身份认同的经验差异
        (四) 影响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二、 甘南地区学生民族精神调查
        (一) 问卷设计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四) 样本分析
        1. 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
        2. 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3. 国家发展和民族政策
        (五) 社会转型过程中学生群体关于民族精神的综合考察
    第五节 民族交往
        一、 政治关系
        (一) 新中国前甘南地区各民族政治关系
        (二) 甘南地区各民族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 经济交往
        (一) 传统的民族经济交往基础
        (二) 甘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三) 甘南地区经济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六节 文化交往
        一、 语言
        (一) 洮州回族土语中的藏语借词
        (二) 藏语借词的语用特征
        (三) 藏语借词的语境特征
        (四) 语言借用分析
        二、 民俗文化
        (一) 临潭新城“跑佛爷”和旧城“扯绳”的多元文化意蕴
        (二) 民族交往与民俗文化
        三、 宗教文化
        (一) 宗教信仰实践的濡化
        (二) 甘南地区伊斯兰教信仰的文化特点
    第六节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甘南3.16事件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甘南3.16事件发生的背景
    第二节 甘南3.16事件始末
    第三节 甘南3.16事件中的处理措施
        一、 政府行动
        二、 宗教界行动
        三、 民间行动
        四、 3.16事件的社会影响
        (一) 社会秩序动荡
        (二) 经济损失
    第四节 甘南3.16事件的综合分析
        一、 对甘南3.16事件主要政治及社会观点
        二、 甘南3.16事件原因的综合分析
        (一) 甘南3.14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 藏传佛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隐患
        (三) 政府对此次事件在防范处理的思考
        三、 3.16事件与地区民族关系问题
第七章 当前甘南地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
    第一节 当前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的现实表现及综合分析
        一、 政治体制转轨与地区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 经济整体水平发展落后和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
        三、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和民族分层有某种程度的重叠
        四、 多元文化的两层次矛盾凸显
    第二节 当前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的现实表现及综合分析
    第三节 矛盾系统论视域下甘南地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
        一、 甘南地区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之间的深层联系
        二、 甘南地区社会予盾和民族关系互动的远景分析
        三、 从矛盾论的角度协调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十五规划第二年——河南牧业怎么样?(论文参考文献)

  • [1]游牧定居背景下甘南藏族居住模式演变研究 ——以玛曲县为例[D]. 火晓琴.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上海市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汤文洲.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选址和出口的影响研究[D]. 潘郭钦. 湖南大学, 2020
  • [4]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演变与前瞻研究[D]. 廖培添.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5]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D]. 王惠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6]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7]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D]. 林浩.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
  • [8]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D]. 李秀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8)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10]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D]. 马仲荣. 兰州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十五”第二年——河南畜牧业怎么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