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运动技能课程的评价

论高职运动技能课程的评价

一、谈对高职体育运动技能课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蒋晓军[1](2021)在《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其具有发挥体育的工具性价值,对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体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构建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应遵循坚持健康第一与培养综合素质相统一、坚持活动开展与管理保障相统一、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统一、坚持学校体育和职业体育相统一的原则,并提出采取多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发挥高职大学生的角色双重性、多元一体化的教学评价等策略对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加以实施,为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曹佳佳[2](2021)在《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形式,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作为实现高职教育的场所,同样把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也应当注重对学生专业性的培养。伴随着疫情时期高职院校混合式学习的大规模应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方式的优势已逐步显现,高职院校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更加广泛,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混合式学习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并遵循评价的方向性、可测性、可接受性、科学客观性等原则建立起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该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课前线上自学0.237、课中学习探究0.543、课后复习巩固0.220。文中选取南京某高职院校对该体系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将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公式可得出相应的分值和等级。说明该评价体系可以应用于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改善高职体育教师的体育课教学效果和提高高职学生体育课学习效果都存在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波[3](2021)在《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研究——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理论政策、现实教学2个层面对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进行了研究。首先,诠释了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的内涵;其次,探讨了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的意义;再次,分析了高职学生体育课程学情;最后,提出了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张徽徽[4](2020)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散打运动项目作为我国的国粹,具有健体防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和增加友谊等特点和作用。随着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散打运动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都趋于成熟,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散打运动项目,由于其独特的运动形式,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全面有效的掌握散打技术动作,提高其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在其他学科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否适用于高校散打教学,是当前众多散打学者和专家所关注的课题。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当前高校散打选修课教学现状,构建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同时选取上海财经大学2018级散打选修学生60人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和对散打课程的情意态度等指标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上,实验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进行为期4个月32学时的散打选修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身体素质、散打运动技能、散打课程考核成绩和情意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探讨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势,帮助高校学生更便捷、有效的进行散打课程学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规教学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均具有一定效果,但是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升的幅度上来看,常规教学法更具有优势和效果。(2)从学生散打运动技能上来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比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散打选修教学,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散打运动技能水平。(3)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散打课程考核成绩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控制及格率和减少不及格率。(4)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方面,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散打课程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和增强自信心。

梁皓[5](2020)在《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具有德育的功能,体育对培养人们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体育课程是中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人口的增多,高等院校门槛降低,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的趋势,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末期,思想道德品质较不成熟,不能良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体育课堂的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阻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无法实现体育课的教育目标。因此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整理分析并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行为类型、具体表现和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以及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为此,论文以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济南市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劳动技术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总结、分类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可分为外显性问题行为和内隐性问题行为两大类,其中排名前五位的为扰乱秩序、反抗权威、注意分散、退缩行为、吸引注意。通过课堂观察法得出数据,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其中扰乱秩序的问题行为出现次数最多,出现次数最少的为神经质行为。2.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出现问题行为的人数差异较小,外显性问题行为男生多于女生,内隐性问题行为女生多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学生问题行为同样存在差异,二年级学生由于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扰乱秩序问题行为较为突出,一年级学生初入大学校园对教学环境以及对体育教师不熟悉,出现问题行为人数略低于二年级学生,但吸引注意、退缩行为问题行为较为突出。3.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学科因素、家庭因素这五个方面,并且这些因素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4.针对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及具体表现,结合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四方面给出应对策略。

杨川[6](2020)在《高职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职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其次,阐述了高职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了推动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董智云[7](2017)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健身锻炼方法、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的关键时期。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位置属于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改革的效果和要求相去甚远,采用本科体育教学模式,或者延续着中专模式,很不利于本校体育教学的长久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课程改革,即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其研究任务一是全方位的了解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现状,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在掌握现有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完善和弥补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课程改革思想,构建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三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一步提出发展对策,加快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减少体育教学工作的盲目性,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为深化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体育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工作。得出如下结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符合体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发展了职业所需的体能和技能,为未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能有效提高和改善学生的有氧耐力和下肢力量,能有效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科学分类,将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划分为综合型、长时间站立型、交际型、文案型这四个类型,根据这四类专业将来的职业特点、具备能力、应发展的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参加发展的有针对性运动项目。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合理,能够胜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多数师生对开展新的改革课程表示支持,并且对体育教学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赵艳华[8](2017)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要通过教育手段,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的课程内容以及有效的课程实施,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优劣的直接决定因素。随着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迫切需要学校教育进行改革探索,构建符合社会变迁、学科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完善需求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占比可谓是“半壁江山”,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将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社会服务。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很长时间高职教育都依托着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没有体现高职自身特点,公共体育课程也不例外。日渐壮大的高职教育,势必要求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求同存异的发展道路上,自成一家,凸显职业特色。张家口凭借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申办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迎来经济、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地处张家口,也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应借此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及完善课程设置,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及社会影响力。公共体育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重大任务。本研究依据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结合学院“一系一品,一人一艺”德艺双馨的特色办学理念,尊重学生兴趣,普及基础身体素质训练,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采取教学内容模块化排列的形式,突出运动技能教学,增加职业实用体育内容。通过对各职业岗位群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需求分析,筛选各岗位职业实用体育内容,最终形成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方案。本文采用实证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与原则,课程设置采用的流程,课程方案的设置,课程实施的方法以及改革效果评价等一一研究,目标是构建教学内容模块化排列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取惠勒“目标模式”的课程设置流程,对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进行实证研究。(2)通过与课程理论专家座谈,走访企业,结合学院特色办学理念,初步设置了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分配、课程评价等。(3)在对实施保障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用行动研究法对课程方案进行实施和修正,最终确定了教学内容模块化排列的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方案。(4)从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评定、企业认可度等,多层面评价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认为具有实际成效。(5)建议继续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培养,提高新型运动项目的授课能力,丰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唐流泉[9](2016)在《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内高等教育的一种崭新形式,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及满足市场需求的产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延伸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点为出发点。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到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形式,面对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滞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业内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践行,取得了一定的观点共识及理论进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及问题予以探究,力求通过抽样调查全面了解重庆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及问题所在,探索一条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之路,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更深层次理论上的思考,实践上更务实的改革对策及措施。以来源于课堂教学活动客观情况为切入点,提出操作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对策与措施是本研究的新颖之处。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制为12年不等,课程类型为基础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1)课程目标类型以普遍及行为目标为主;2)教学时数低于大纲要求且项目结构不合理;3)教学内容仍旧以球类为主,未能体现地域经济的岗位需求及职业特征;4)“三自主”教学模式运行不通畅;5)教学评价类型单一,未呈现动态及注重过程的评价;6)教师以中青年为主,职称与学历分别以讲师、研究生为主。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对策及措施如下:1)坚持《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2)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与专业设置特点,合理设置体育技能课;3)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4)力求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促进,构建多元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5)改善高职院校体育软硬件设施,丰富课题资源;6)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及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7)借助职业特色为主题的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开放式的体育知识学习环境。

崔自璞[10](2016)在《高职体育教学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发展与就业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未能针对学生专业和学生的职业特点来因材施教,导致教学理念老化,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方法僵化,考核评价泛化,师资队伍弱化,对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服务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应更新高职体育教学理念,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改革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调整考核评价制度,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良好的对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谈对高职体育运动技能课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对高职体育运动技能课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内涵
2 构建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2.1 发挥体育的工具性价值
    2.2 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体能
    2.3 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3 构建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原则
    3.1 坚持健康第一与培养综合素质相统一
    3.2 坚持活动开展与管理保障相统一
    3.3 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统一
    3.4 坚持学校体育和职业体育相统一
4 实施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4.1 实施多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4.2 发挥高职大学生的角色双重性
    4.3 实施多元一体化的教学评价
5结语

(2)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职院校发展混合式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1.1.2 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混合式学习
        2.1.2 混合式体育课程
        2.1.3 学习评价
    2.2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
        2.2.1 混合式学习相关研究
        2.2.2 体育学习评价相关研究
        2.2.3 混合式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相关研究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技术路线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专家访谈法
        3.3.3 问卷调查法
        3.3.4 层次分析法
        3.3.5 逻辑分析法
4 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
    4.1 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4.1.1 素质教育
        4.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2 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建立的的原则
        4.2.1 方向性原则
        4.2.2 可测性原则
        4.2.3 可接受性原则
        4.2.4 科学客观性原则
        4.2.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3 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4.3.1 评价指标数量应适宜
        4.3.2 评价标准应体现职业性
        4.3.3 评价应强化激励功能
        4.3.4 评价方法应趋于多样化
5 评价体系的确定
    5.1 评价指标初选
    5.2 评价初选指标分析
        5.2.1 课前初选指标分析
        5.2.2 课中初选指标分析
        5.2.3 课后初选指标分析
    5.3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1 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指标的筛选和修改
        5.3.2 专家积极系数及权威系数分析
    5.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1 权重计算方法
        5.4.2 权重计算过程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6 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实测与应用
    6.1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6.1.1 调查对象
        6.1.2 调查方法
    6.2 评价的标准与计算
        6.2.1 评价的标准
        6.2.2 评价计算方法
    6.3 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6.3.1 问卷统计结果
        6.3.2 进行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6.3.3 二级指标各层次的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6.3.4 一级指标各层次的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6.3.5 综合评价结果
    6.4 评价结果分析
        6.4.1 课前线上自学的评价
        6.4.2 课中学习探究的评价
        6.4.3 课后复习巩固的评价
        6.4.4 空乘8 班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总体综合评价
    6.5 评价体系效用分析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建立了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7.1.2 确定了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
        7.1.3 确定了该体系学习效果得分的计算公式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3)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研究——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内涵
2 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的意义
3 高职学生体育课程学情分析: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
4 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
    4.1 教学课时具体安排
    4.2 教改内容具体安排
    4.3 课的具体组织形式
    4.4 学的评价指标
    4.5 师资学生具体配比
    4.6 场地器材具体要求
    4.7 学校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4)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代教育技术
        2.1.2 散打
        2.1.3 体育选修课
    2.2 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依据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2.1 高校散打课程开展现状相关研究
        2.3.2.2 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
        2.3.2.3 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3.1 实验假设
        3.2.3.2 实验的时间与地点
        3.2.3.3 散打选修教学进度与内容
        3.2.3.4 实验班和对照班散打选修课教学模式
        3.2.3.5 实验指标的确定及测试方法
        3.2.3.6 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及控制
        3.2.3.7 实验前实验对象分班的依据及过程
        3.2.3.8 实验步骤
        3.2.3.9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设计
        3.2.3.10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各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4.2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散打运动技能指标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4.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散打课程考核成绩各阶段人数比较分析
    4.4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散打课程情意态度指标比较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5)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
    2.2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判定标准及分类研究
    2.3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2.4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课堂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 问题行为
    4.2 课堂问题行为
    4.3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
5 结果分析
    5.1 济南高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类及具体表现
    5.2 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统计
    5.3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整体分析
        5.3.1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性别差异
        5.3.2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年级差异
        5.3.3 体育课堂不同阶段问题行为差异
    5.4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
        5.4.1 学生自身因素
        5.4.2 学科因素
        5.4.3 教师因素
        5.4.4 学校因素
        5.4.5 家庭因素
6 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预防与矫正策略
    6.1 学生方面
        6.1.1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6.1.2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调动主观能动性
        6.1.3 加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6.2 教师方面
        6.2.1 转变传统体育课观念
        6.2.2 优化教学手段,改良教学方法
        6.2.3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6.2.4 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6.2.5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6.3 学校方面
        6.3.1 制定课堂规范,帮助教师高效管理课堂
        6.3.2 体育课程的设置应结合专业特点
        6.3.3 体育课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6.3.4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6.3.5 加强学校基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6.4 家庭方面
        6.4.1 改变教育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6.4.2 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
        6.4.3 加强与学校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6)高职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1.1 教学创新力度不够
    1.2 在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上的投入不够
    1.3 体育教师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1.4 传统教学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2 高职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主要表现
    2.1 信息技术在体育理论课上的运用
    2.2 信息技术在体育技能课上的运用
    2.3 信息技术在体育模拟训练课上的运用
3 推动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
    3.2 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网站,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与远程教育
    3.3 适当加大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上的投入
    3.4 加强对师生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7)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国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相关研究
        1.4.2 关于我国各省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4.3 关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1.4.4 关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1.4.5 关于内蒙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体育教学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3.1.1 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分析
        3.1.2 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3.1.3 体育教学场馆和器材现状
    3.2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3.2.1 师生对新课程态度调查与分析
        3.2.2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前景分析
        3.2.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3.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分类和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3.3.1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的分类分析
        3.3.2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实验结果分析
        3.3.2.1 教学实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3.3.2.2 体育教学实验对学生职业专项素质的影响
    3.4 从高教改革及社会要求方面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分析
        3.4.1 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3.4.2 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 5

(8)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阐述
        1.1.1 课程
        1.1.2 公共体育课程
        1.1.3 体育选项课
        1.1.4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
    1.2 文献资料查阅情况
        1.2.1 关于“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分析
        1.2.2 关于“高职体育选项课”研究的整体趋势分析
        1.2.3 关于“职业实用体育”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行动研究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调整设置的必要性
        3.1.1 因专业和兴趣差异,学生选项课项目选择不均衡
        3.1.2 选项课项目选择不均强制分流,挫伤学习积极性
        3.1.3 依据职业需求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1.4 融合学院特色办学理念,凸显体育技能强化培养
        3.1.5 落实高职高专课程指导纲要,提升职业岗位身体素质
    3.2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依据
        3.2.1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
        3.2.2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相吻合
        3.2.3 公共体育课的设置应符合学科发展的需求
        3.2.4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与特色办学理念相吻合
    3.3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流程
    3.4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方案设计
        3.4.1 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3.4.2 公共体育课程目标
        3.4.3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3.4.4 公共体育课程学时分配
        3.4.5 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
        3.4.6 公共体育课程方案的实施
        3.4.7 最终确定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方案
4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实施效果
    4.1 学生学习公共体育课程的效果
        4.1.1 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形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
        4.1.2 学生能够应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指导自身专项素质的练习
        4.1.3 学生基础身体素质保持平稳,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4.2 系部专业技能教师反馈,学生体育意识提高
    4.3 教学相长,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4.4 德艺双馨的特色办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9)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2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
    2.3 关于教学方法与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应用
    2.4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2.5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体系及内容构建的研究
    2.6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问题的研究
3 研究对象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4.2 问卷调查法
    4.3 数理统计法
    4.4 逻辑分析法
5 研究思路
6 结果与分析
    6.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6.2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6.2.1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6.2.2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及属性
    6.3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回顾
    6.4 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6.4.1 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
        6.4.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方面
        6.4.1.2 体育课程设置方面
        6.4.1.3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方面
        6.4.1.4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方面
        6.4.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6.4.1.6 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状况
        6.4.2 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问题
    6.5 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6.5.1 坚持《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
        6.5.2 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与专业设置特点,合理设置体育技能课
        6.5.3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6.5.4 力求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促进,构建多元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6.5.5 改善高职院校体育软硬件设施,丰富课题资源
        6.5.6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及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6.5.7 借助职业特色为主题的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开放式的体育知识学习环境
7 结论
8 讨论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 附录

(10)高职体育教学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发展与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育教学中体适能、职业体适能的概念、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体适能的特点及职业人格的特点
    (一) 体适能、职业体适能的概念
    (二)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体适能的特点
    (三)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人格特点
二、基于调查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职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
    (二)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固化, 教学方法僵化, 考核评价泛化
    (三) 高职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弱化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一)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更新高职体育教学理念
    (二) 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 改革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调整考核评价制度
        1. 依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 设置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培养目标
        2. 开发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特点的职业体能教学内容体系
        3. 开发具有实用性艺术设计类体育教学的课程模式
    (三) 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四、谈对高职体育运动技能课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蒋晓军. 青少年体育, 2021(11)
  • [2]高职院校混合式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D]. 曹佳佳.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3]高职体育俱乐部式(师徒制)教学研究——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J]. 朱波. 青少年体育, 2021(01)
  • [4]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D]. 张徽徽.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济南高职院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 梁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高职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探究[J]. 杨川.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7)
  • [7]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研究[D]. 董智云. 首都体育学院, 2017(04)
  • [8]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D]. 赵艳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4)
  • [9]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唐流泉. 成都体育学院, 2016(03)
  • [10]高职体育教学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发展与就业研究[J]. 崔自璞.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标签:;  ;  ;  ;  

论高职运动技能课程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