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观众:年复一年

电视观众:年复一年

一、电视观众:岁岁年年人相似(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武[1](2020)在《十八大以来农村题材献礼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调整的新时期。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其中农村女性更是不可忽视的群体,她们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当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电视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手段之一,有责任承担起对农村女性群体的关注。由此,笔者从影视学的角度给予农村女性温暖的关怀和足够的重视。因此,立足于影视学科,研究以“五部农村题材献礼剧”为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四个章节重点分析了献礼剧中农村女性的基本形象、形象特点、形象建构策略以及形象的成因等问题。本文共分为五章,针对十八大以来农村题材献礼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首章主要是对本文涉及的一些重要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研究操作化流程的解释。第二章使用量化分析农村女性形象,通过每一集的观看,填写事先准备好的编码表,在经过SPSS统计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再通过某些有意义的变量与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发现其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第三章分析的是献礼剧中农村女性形象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下的新新女性、农村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导演性别视域下的女性形象等三个方面。研究发现,献礼剧中的农村女性在发型、饰物佩戴、服饰和职业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新农村女性不同的新特点;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其性格也变的多样化;在导演性别的影响下,塑造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农村女性形象。第四章主要是献礼剧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研究。从影视本体出发,从镜头语言、服饰搭配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分析献礼剧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第五章主要是对献礼剧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创作者对农村女性的深切关照,另一方面是对社会公平的呼唤,这两方面共同促使了创作者塑造农村女性形象,以达到引起更多人关注的目的。总而言之,本文从影视学和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献礼剧中塑造的农村女性形象,尝试探究其形象塑造背后蕴含的创作逻辑,希冀能为今后农村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带来一些参考和建议。

刘庆军[2](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李永琴[3](2020)在《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文中指出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谋求发展,也有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创业农民形象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的一种人物类型,即以农民形象为主体,围绕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途径、情感变化、思想发展,力求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村生活面貌的电视人物系列之一。随着新世纪“三农”题材电视剧的生产不断增多,学者对创业农民形象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梳理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剧中农民创业现象,力求总结出创业农民在创业途径、人物特征、塑造规律等方面的特点。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内容简单梳理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和创业农民的发展现状,并对两者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围绕电视剧中农民创业现象,分析创业农民的具体活动。主要包括第二章创业农民形象兴起的原因,第三章创业农民的创业途径,第四章创业农民在电视剧中呈现的类型特点。这也是该论文着重阐述的部分;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创业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塑造与创作,提出虽然电视剧在主题上丰富创业农民形象的创作,但也存在着创作者忽略电视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业农民形象类型化的弊端;第四部分文章进入尾声,主要包括第六章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以及余论和结语。笔者站在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大背景下,从立足现实、丰富创作主题、刻画典型人物、整合资源角度切入,分析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结合电视剧和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创业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发展过程。以此,希望能够丰富创业农民在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拓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路径。编剧创作真正表达农民诉求,反映农民心声,表现农民创业真实历程的电视剧,给实际生活中创业的农民提供参考价值。

梁昕[4](2020)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版《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英译》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影视剧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2015年大型古装剧《甄嬛传》在美国上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翻译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与此同时,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也在日益成熟,并被引入到对翻译语料的指导中。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翻译为语料,依托三维转换原则,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美版《甄嬛传》影视剧字幕中古典诗词的官方译本和网络译本的异同之处,试图去探究译者为满足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和适应性选择所选用的不同翻译方法。通过理论结合语料分析得出,官方译本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和适应性选择高于网络译本,文本整合选择度高,更易为观众所接受。而对比官方译本和网络译本,官方译本在翻译字幕中古典诗词时,侧重使用音译、转译、增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其中,增译和转译两种方法出现的频率最高。总体而言,在《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较好地跨越语言障碍、克服文化差异,从而帮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中国古代宫廷剧。但一些不可避免的文化和语言表达差异,影响了《甄嬛传》在美国的传播。

赵利亭[5](2021)在《我国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传媒管理视角》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媒行业发展提速、传播渠道大幅拓展,传统媒体相互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仅在中央电视台内部,截至2012年共开设有37个电视频道,其中公共频道25个,付费频道12个,央视军事电视节目所在的CCTV-7军事·农业频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管理被称为电视传媒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加强军事电视节目传媒管理,不断改善和提高节目质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证职责和使命的圆满完成,是每个军事电视节目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充分借鉴传媒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充分吸收“企业核心竞争力”“传媒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分析军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随后,借助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理论、基于熵的DEA模型,对军事电视节目中的龙头栏目《军事报道》进行个案分析,从而提出了建构军事电视节目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和改进建议。本文由八章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论文研究的背景、对象和现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绘制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并对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竞争环境和现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至六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从传媒管理的视角出发,对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构成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将核心竞争力分为内容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效率竞争力三大部分,以《军事报道》栏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理论,提出基于熵的DEA模型,为军事电视节目核心竞争力构建奠定了基础。第七章和第八章为第三部分,其中第七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提出了构建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包括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原则、对策和建议。通过结合CIS战略、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法,提出了打造军事节目品牌、切实加强品牌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构筑节目人才高地、经营业务收入多元,努力开拓相关产业、栏目编排合理化,提高军事节目效率、完善经济运行统计、科学分析战略决策等建议。第八章是结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对本文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给予一定展望。通过系统学习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现代传媒环境下,运用传媒管理理论特别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央视军事电视节目进行管理再创新,不仅具有现实可能性,同时也具有现实紧迫性。央视军事电视节目进行传媒管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不仅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过程,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旧有管理体制,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企业的管理模式的过程。第二,央视军事电视节目作为央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递党和军队声音的主要平台,必须高度重视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推动军事电视节目长远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军事电视节目更好发挥媒体作用的关键。但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政治导向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绝不能动摇。第三,央视军事电视节目成立时间较短,经营管理起步较晚,既能够在传媒管理上吸取行业先进经验,也能够避免行业的弯路,但地方传媒集团和传媒企业的经验教训,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央视军事电视节目,必须逐步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传媒管理体系。第四,传媒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竞争力构建只是其中一项关键内容,未来应着眼于优化传媒管理效益,统筹考虑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传媒技术管理、传媒经营管理等,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刘玲玲[6](2011)在《贵州布依戏研究 ——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戏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流传的布依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阳市郊区以及云南文山等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三个土语区。居住在贵州黔西南自治州西南角上的兴义、安龙、册亨、望谟、贞丰等县的布依族属第一土语区。布依族戏曲就产生在这一土语区的册亨县。关于布依戏的形成,当地民族艺术研究工作者们各执己见,至今未获共识,主要观点有八音说、本土说、宗教说、北路壮剧源流说以及民间口头传说等。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梳理和分析,系统论证布依戏艺术形态。布依戏处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布依戏的形成、流布和发展均受到环境的影响。针对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历史空间及其交融区域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地域性特征,运用地理、历史、社会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对布依戏音乐进行探讨性研究,揭示布依戏与宗教、社会制度、艺术等的关系,阐释布依戏存在的地域性文化结构性质。布依戏与北路壮剧之间具有较深的渊源关系,二者同属壮侗语族戏曲种类,即为越系民族后裔之戏曲形式,在研究布依戏的同时,进一步拓宽视野,尝试对壮侗语族中壮族、布依族的戏曲音乐文化进行考辨,探求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戏曲音乐与文化生态的共生关系打下基础,同时为该论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保护、传承等提供现状调查与理论支持。根据布依族、壮族的民族历史渊源,结合布依戏与北路壮剧产生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态研究等多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布依戏和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正调]都源于八音。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分析,布依戏的产生可能是艺术形式发展较高的北路壮剧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自然传播,之后由于在分属不同民族地域流传而产生不同变化。在长期发展、流变过程中,布依戏和北路壮剧分别受不同行政辖区范围内布依族或壮族民族文化、当地经济、民族审美习惯等影响,逐渐在同一性的基础上分化、演变成具有不同风格、特征的表演体制和唱腔音乐体制,遂而成为独立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全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几部分组成。绪论是关于课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的陈述。正文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对中国西南越系民族的历史和关系进行阐释;第二章是对布依戏生态文化背景的介绍;第三章是对布依戏基本情况的调查论述;第四章主要从剧目、唱词、音乐本体等方面,对布依戏艺术形态所进行的研究;第五章是对布依戏和北路壮剧源流的辨析;第六章主要从民族特质与宗教信仰多元化方面,阐释布依戏的文化属性。

杨文延[7](2011)在《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研究 ——以美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广播电视产业属于媒体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但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必然要通过我国广播电视产业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中国广播电视产业需要“走出去”。本土化是实现广播电视对外有效传播的关键因素。从产业层面出发,探讨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提高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在国外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界定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战略概念,对本土化战略进行分类,探讨企业资源能力因素和制度因素在本土化战略选择中的影响作用,提出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影响框架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基础条件,探讨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竞争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开展中美企业资源能力的比较分析,并设计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方案。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抓住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的特性,以国际商务理论和国际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给出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概念,围绕内容创作和发行两个价值链主要环节划对本土化进行类型划分,并进行内在属性分析。(2)以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和基于制度的战略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影响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因素框架集,详细探讨了各因素的具体影响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8种不同程度的内容本土化和分销本土化的组合策略,并分别探讨不同组合策略所对应的匹配条件。紧接着,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产业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战略联盟在企业本土化经营中使用的合理性和从理论上设计了具体的运作方式。(3)选取典型企业,分析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和归纳所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竞争力是国际化经营的基础和条件,站在基于产业的战略观视角,以波特钻石体系为理论模型,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分析,识别出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层面的优势和劣势。(4)对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从市场潜力、行业结构作用力、消费者行为、文化环境和政府管制环境五方面展开分析,识别出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在美国经营可能遇到的机会和威胁。(5)以美国主流广播电视网和中国主要电视台为研究对象,围绕频道进入资源、内容产品资源、股权为基础的资源、财务资源实力、多功能经验、观众资源知识、新技术经验和国际化经验8个方面,开展了中美广播电视企业资源能力的比较分析。研究指出,中国主要广播电视企业与美国主流广播电视网相比在资源能力上存在着绝对劣势。(6)根据第三章的本土化战略选择因素框架集,围绕美国制度环境特点、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资源能力距离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企业在美国本土化战略构想。研究给出“三阶段”本土化部署。围绕“三阶段”本土化部署,研究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所需采取的战略联盟进行设计。研究认为已进入中国市场且与中国企业有合作经历的美国主流广播电视网将是比较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最后,研究从知识要素投入、组织结构本土化支持和政府支持三方面对本土化战略的辅助环节支持体系进行设计。

刘丽丽[8](2011)在《李自成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历史长河中是个“大起大落”的人物。明清之际他以“流贼”面貌出现,而毛泽东时代则被称之为“大顺将军”。对李自成的研究,明清时期流贼的叛逆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民国时期,李自成归宿之谜成为人们探寻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文学界围绕着李自成的阶级性问题、宿命观、帝王思想等展开讨论。进入21世纪,对李自成整个人生历程的思考则成为主旋律。其实在民间,传说自明末至今从未中断过,这些口头作品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它是底层民众对李自成人生思考的经典表达。本文首先概括了李自成传说的分布,勾勒出传说圈,总结出传说的主要类型。然后以时间脉络为基础,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选取典型意义的情节类型,比较研究作家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互动规律,从对比中再探讨民间文学李自成传说传承的恒久生命力。正文共分五章:在“绪论”里,主要说明关于对李自成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作为历史人物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明清时期至今,在史学界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但是李自成的研究在文学界,尤其是在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力度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对各个时代作家文学作品及民间文学作品中对李自成的叙事梳理,并将有意义的同一情节类型对比,比较探寻两种文学类型的互动规律,更重要的是从对比中再探讨民间文学李自成传说传承的恒久魅力。绪论中并介绍了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及术语概念等问题。第一章“李自成传说概述”。本章共有两节内容。主要概括了李自成传说的分布,勾勒出陕西、京晋豫、鄂湘三个传说圈,并将其总结为三类八种类型。对所搜集到的传说进行概括分类总结,以期能从整体上把握传说、理清思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李自成起义前的主要情节类型”。本章共有两节内容。归纳李自成文学作品中在其“起义前”阶段的主要情节类型,并重点分析“神异出世”型与“幼年聪敏”型在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的主要状况,探讨同一类型在两种文学类型中的互动规律特点。“神异出世”型在两种文学类型中表现出迥异的建构模式,而“幼年聪敏”型则基本继承了文学传统。第三章“李自成征战中的主要情节类型”。本章共有两节内容。“闯王征战”和“祖坟被毁”两种典型的情节类型是本章论述的重点。“闯王征战”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是历史事件的线性呈现,而民间文学作品中却多刻画某战役中李自成取胜,以断点模式呈现出来。“祖坟被毁”情节类型多以亲历者所忆文本为蓝本流传后世。第四章“李自成战败后的主要情节类型”。本章共分两节内容。归纳李自成文学作品中在其“战败后”阶段的主要情节类型,进而分析“误遭杀害型”与“出家为僧型”在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的主要状况,探讨每一种文学类型在选取特定情节类型上采取的选择策略。第五章“李自成传说的传承特质”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共有四节内容。“箭垛式的情节类型”是本文进行分析的基础。首先,本文从李自成传说传承根基、传承节点与传承动力等方面探讨传承特质。传承的根基,主要在于民间传说对母题核心因子的选择继承,而且从这种选择结果可表现出它们在借鉴的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立的二元建构体系。传承的节点即传说具有断点式特征,它更注重选取历史事件的一个关键点,给予所谓合理的逻辑推理;除此之外,民间传说的传承是族群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民间传说言语叙事还是习俗礼仪行为叙事,它们都是族群自觉建构下的集体记忆,而这种集体记忆反过来又会强化言语叙事与行为叙事。传承的动力,李自成文学作品中对其归宿的各种不同叙事,一方面来自创作者叙述立场的差异,一方面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剧英雄的崇拜及“英雄不死”观。其次,本文分别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探寻李自成传说在传承上恒久生命之动力。具体可感的风物与“在地化”的民众经验,以及时代人物的感召力等都为李自成传说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吕文静[9](2011)在《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研究 ——以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问题进行探析,以笔者搜集整理并统合数据而成的“世界前100名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统计”表为基础,侧重于对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的考察与探究。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世界排名前一百名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揭示出当下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普遍发展现状,继而从博物馆“藏品内容”、“隶属关系”这两个属性来分析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集中论述柏林犹太博物馆迄今为止在公共教育上所取得的成果。本文认为该博物馆在履行其公共教育职能方面,凸显出“因人施教、按需施教”、“互动性和行动性教育方式”、“专注于犹太与民族文化”、“有所侧重而不失均衡的公共教育体系”四大特征。随之,在此基础上探索该博物馆之所以形成如此公共教育模式的缘由,分别从“全球博物馆公共教育现状及其所在德国本土博物馆公共教育特点”、“博物馆自身属性”、“德国教育理念”、“‘民族认同’的教育初衷”四个角度加以剖析。最后,文章通过以上研究加以探讨其对我国当前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借鉴意义。

邱瑶瑶[10](2011)在《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宜黄戏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剧种,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然而,目前仅有一个1978年由宜黄县新丰乡桥坑组居民自发组建的业余团体——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凭借自身对宜黄戏的热爱坚持33年演出完整大戏,成为目前宜黄戏传承的主要力量。本文以该剧团为研究对象,展现其生存现状,并对桥坑农民剧团在传承及发展宜黄戏的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及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力图通过这一具体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戏曲面临的同样问题。本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江西宜黄戏当代发展背景、桥坑农民剧团结构与运行机制、该剧团具体演出过程、该剧团演出的宜黄戏之音乐形态分析以及该剧团在传承与发展宜黄戏中所遇诸类问题的文化阐释。第一章:宜黄戏的当代发展概况。这是桥坑农民剧团及宜黄戏生存现状的语境(context),分为复兴时期与衰落时期。第二章:细致、全面地记录和分析桥坑农民剧团的结构与经济运作。结构部分包括:剧团人员、加入剧团与教学两部分;经济运作包括签订合同、选择剧目、演出生活与经济情况四部分。第三章:完整记录桥坑农民剧团的实际演出过程。包括演出前、后的相关仪式及演出中的程式三部分。第四章:分析桥坑农民剧团目前所演出宜黄戏代表剧目的音乐形态。通过分析其程式性运用及音乐特征,对该剧团所唱宜黄戏音乐的声腔及器乐曲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梳理,理论性归纳其主要特征。包括主要声腔(二凡与西皮)、次要声腔(文南词)、器乐曲牌三部分。第五章:深入分析桥坑农民剧团之所以传承宜黄戏的原因及其在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通过历史、社会、个人的三维角度,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进行思考。结语: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目前宜黄戏主要传承力量的全面考察,对桥坑农民剧团及其所承载剧种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窥视中国戏曲的现状,引起人们思考。

二、电视观众:岁岁年年人相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观众:岁岁年年人相似(论文提纲范文)

(1)十八大以来农村题材献礼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资料的选择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我国献礼剧的研究概况
        (二)关于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概况
        (三)关于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概况
        (四)研究述评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其操作化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定义
        一、献礼剧
        二、农村题材
        三、女性形象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操作化
第二章 农村题材献礼剧中女性形象的描述
    第一节 农村女性形象的基本变量分析
        一、年龄结构
        二、民族归属
        三、家庭结构
        四、闺蜜类型
        五、伦理关系
        六、体型类别
    第二节 农村女性形象的变量交叉分析
        一、发型与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
        二、职业与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
        三、文化程度与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
第三章 献礼剧中农村女性形象的特点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下的新新女性
        一、农村女性发型的多元化
        二、农村女性的饰物佩戴分析
        三、农村女性的服饰变化
        四、农村女性的职业结构
    第二节 农村女性意识觉醒的新途径
        一、受教育程度显着提升
        二、性格类型的演变
    第三节 导演性别视域下的女性形象
        一、导演与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
        二、作为受助者的农村女性
        三、作为施助者的农村女性
        四、农村女性的“出场”和“困境”设置
第四章 献礼剧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实用与审美并重的镜头语汇
        一、捕捉现实的肩扛和手持拍摄
        二、写实主义的画面色彩
    第二节 城乡文化融合下的服饰搭配
        一、“土气”的传统农村女性
        二、时尚的农村女性
    第三节 多样化的叙事方式
        一、女性叙事的讲述策略
        二、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
        三、“大丰收”式的结局叙事
第五章 献礼剧中农村女性形象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对农村女性的深切关照
        一、对农村女性婚姻的关心
        二、对农村女性工作的关注
        三、对农村女性命运的担忧
    第二节 对社会公平的呼唤
        一、呼吁农村男女平等
        二、呼吁城乡女性平等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农村题材献礼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编码表
    附录二 十八大以来农村题材献礼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编码指南
    附录三 农村题材献礼剧研究剧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第一节 助词
        一、助词“了”
        二、助词“过”
        三、助词“着”
        四、助词“的”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一、趋向补语
        二、数量补语
        三、结果补语
        四、表程度义补语
        五、可能补语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一、数量定语
        二、涉指示词语
        三、性状义定语
        四、格关系定语
        五、“什么”
        六、其他定语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第五章 总结
    第一节 内容总结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创业农民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创业农民形象的发展路程
第二章 创业农民形象兴起的原因
    第一节 国家政策
    第二节 社会发展
    第三节 农民个体
第三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的创业途径
    第一节 本土资源
    第二节 区域特产
    第三节 市场资源
第四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当地村官的领头军”:村干部带领创业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接班人”:青年返乡创业
    第三节 “基层致富的带领人”:农民自发创业
第五章 创业农民形象的塑造与创作
    第一节 主题建构与题材设置
    第二节 创业农民类型化塑造凸显
第六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
    第一节 立足现实,丰富创作内容
    第二节 主题多元,推进影视创新
    第三节 人物饱满,刻画典型形象
    第四节 整合资源,打造艺术精品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创业的电视剧作品统计表
    附录2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的文学作品统计表
    附录3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的电影作品统计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版《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Empresses in the Plac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the classical poems used in the movies and TV plays
    2.2 Studies on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2.3 Studies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2.3.2 Western studies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introduction to Eco-Translatology
    3.2 The Three-Dimension Translations in Eco-Translatology
Chapter 4 Analyzing classical poem elements in the subtitles of Empresses in thePalace by Three-Dimensional Translations
    4.1 Analysis from Linguistic-Dimension
        4.1.1 Lexical level
        4.1.2 Syntactic level
    4.2 Analysis from Cultural-Dimension
        4.2.1 Cultural Gap
        4.2.2 Cultural Dislocation
    4.3 Analysis from Communicative-Dimension
        4.3.1 Amplification
        4.3.2 Conversion
    4.4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Classical Poems
Appendix 2 Terms
Appendix 3 Figures
Paper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M. A. Education
Acknowledgements

(5)我国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传媒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宏观背景
        1.2.2 产业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军事电视节目传媒管理的历史考察
        1.5.1 萌芽阶段(1979-1996)
        1.5.2 起步时期(1996-2010)
        1.5.3 快速发展时期(2010-)
    1.6 基本概念的界定
        1.6.1 传媒管理
        1.6.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3 传媒核心竞争力
        1.6.4 军事电视节目核心竞争力
        1.6.5 军事电视节目核心竞争力理念溯源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论文技术路线图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图
    1.8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竞争环境和现状分析
    2.1 军事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2.2 军事电视节目的作用分析
        2.2.1 传递党和军队声音
        2.2.2 引导社会舆论发展
        2.2.3 塑造和传播军队形象
        2.2.4 普及传播军事知识
        2.2.5 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2.3 军事电视节目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2.3.1 军事电视节目的优势分析
        2.3.2 军事电视节目的劣势分析
        2.3.3 军事电视节目的机遇分析
        2.3.4 军事电视节目的挑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现状
    3.1 军事电视节目渠道建设现状总体分析
    3.2 对《军事报道》栏目的实例分析
        3.2.1 调研目的
        3.2.2 调研形式
    3.3 军事电视节目竞争形势分析
        3.3.1 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3.3.2 竞争中的有利因素
    3.4 《军事报道》栏目现状及总体受众评价
        3.4.1 栏目知名度和到达率
        3.4.2 栏目收看频率及投入程度
        3.4.3 观众对《军事报道》栏目的评价
    3.5 《军事报道》栏目存在的不足
        3.5.1 品牌建设不足,市场推广乏力
        3.5.2 专业人才缺失,栏目创新不够
        3.5.3 内容制作不足,节目资源浪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内容竞争力分析
    4.1 核心竞争力要素—收视率分析
        4.1.1 《军事报道》栏目收视率分析
        4.1.2 《军事报道》栏目收视水平分析
        4.1.3 《军事报道》栏目收视率成长情况
    4.2 核心竞争力要素—受众分析
        4.2.1 受众构成细分分析
        4.2.2 受众接触各类媒体分析
        4.2.3 受众获取军事信息的途径分析
    4.3 核心竞争力要素—内容分析
        4.3.1 观众对军事类新闻节目的需求
        4.3.2 观众对军事类新闻题材的偏好
        4.3.3 观众最感兴趣的武器装备分析
    4.4 核心竞争力要素—主持人分析
        4.4.1 军事电视节目主持人关注度高
        4.4.2 军事电视节目主持人老化明显
        4.4.3 军事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缺失
        4.4.4 观众呼唤专家型节目主持人
    4.5 军事电视节目改进内容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4.5.1 从小众军事节目走向大众传播
        4.5.2 提升新闻评论比例和节目深度
        4.5.3 突出栏目的军事特色和专业优势
        4.5.4 调整节目内容构成加大信息供给
        4.5.5 淡化宣传色彩改进语言语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品牌竞争力分析
    5.1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品牌竞争力的总体框架
        5.1.1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的产业结构模型
        5.1.2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的内部结构模型
        5.1.3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品牌竞争力选择分析
        5.1.4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职能与产品品牌竞争力模型构建
        5.1.5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品牌竞争力的全系统模型
    5.2 军事电视节目改进品牌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5.2.1 打造军事节目优质品牌
        5.2.2 构建军事节目形象识别系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效率竞争力分析
    6.1 DEA的方法原理和模型的选择
        6.1.1 基本DEA模型原理
        6.1.2 交叉效率模型和超效率模型
        6.1.3 两阶段多边届模型
    6.2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的实例研究
        6.2.1 样本描述及指标选取
        6.2.2 实例分析
    6.3 军事电视节目改进效率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7.1 构建原则
        7.1.1 政治性原则
        7.1.2 服务性原则
        7.1.3 “三贴近”原则
        7.1.4 “创新性”原则
    7.2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实施
        7.2.1 打造军事节目品牌,切实加强品牌营销
        7.2.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构筑节目人才高地
        7.2.3 拓展经营业务收入,努力开拓相关产业
        7.2.4 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减少管理运行层级
        7.2.5 合理编排栏目构成,提高军事节目效率
        7.2.6 完善管理数据统计,科学分析战略决策
        7.2.7 建立节目内容联盟,健全反馈调整机制
第八章 结论
    8.1 文章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6)贵州布依戏研究 ——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戏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对象、范围、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文化背景阐述
    第一节 中国西南越系民族历史及关系阐释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第二节 布依戏生态文化背景
        一、民族源流
        二、语言文字
        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四、传统文学
    第三节 布依族传统艺术
        一、民间美术
        二、民族工艺
        三、民歌、乐器与器乐曲、民间舞蹈
        四、曲艺、戏曲
第二章 布依戏基本情况调查
    第一节 贵州册亨县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与建制沿革
        二、人口、经济、民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
        三、册亨布依族概况
    第二节 布依戏历史与现状
        一、有关布依戏历史的几种观点
        三、布依戏的实地调查
    第三节 布依戏班社调查
        一、乃言班
        二、者术班
        三、保和班
        四、岜皓班
    第四节 布依戏剧目与砌末、服饰、化妆
        一、布依戏剧目内容阐释
        二、布依戏砌末概况
        三、服饰
        四、化妆
    第五节 布依戏祭祀活动实录
        一、开台
        二、"降三星"
        三、祭社神
        四、打加官
        五、扫台
        六、封箱
第三章 布依戏艺术形态研究
    第一节 布依戏剧目的结构
    第二节 布依戏唱词词体形态
        一、结构模式
        二、修辞手法
        三、衬词衬句
        四、格律韵辙
    第三节 布依戏音乐本体形态
        一、布依戏唱腔
        (一) [正调]及变体
        (二) [散唱]
        (三) [苦调]
        (四) [浪哨腔]
        二、布依戏主要器乐曲牌分析
        (一) 过场调
        (二) 加官调
        (三) 武打调
        (四) 八音调
        (五) 反皇调
第四章 布依戏、北路壮剧之探源及辨析
    第一节 北路壮剧概述
        一、北路壮剧源流、历史阐述
        二、北路壮剧现状
        三、北路壮剧班社
        四、北路壮剧剧目内容
        五、北路壮剧艺术形态
        (一) 北路壮剧剧目结构
        (二) 北路壮剧唱词
        (三) 北路壮剧音乐
        六、北路壮剧的"砌末"、服饰妆扮、舞台表演
    第二节 布依戏、北路壮剧历史、地理条件透视
        一、历史源流探微
        二、地理关系探源
    第三节 布依戏、北路壮剧之八音源流与艺术形态探析
        一、布依戏、北路壮剧"八音"源流考
        (一) 八音概况
        (二) 布依戏、北路壮剧之"八音"特质考辨
        二、布依戏、北路壮剧剧目、唱词音乐、表演艺术之比较
        (一) 剧目及剧目内容
        (二) 唱词词体形态
        (三) 音乐本体
        (四) 布依戏、北路壮剧的"砌末"、服饰妆扮
        (五) 戏曲祭祀活动
        (六) 表演程式
    第四节 对布依戏、北路壮剧源流比较研究的初步结论
第五章 民族特质与多元信仰
    第一节 文化交流与民族特质
        一、布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流中显现的民族特质
        二、布依族文化与壮族北部方言区文化交流中显现的民族特质
    第二节 多元信仰与布依戏
        一、宗教演剧之祭祀与表演转换
        二、多元宗教——布依戏宗教形态现存探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路壮剧现状调查
    二、北路壮剧班社调查
    三、北路壮剧唱词词体结构
    四、布依戏代表剧目分析
谱例
致谢

(7)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研究 ——以美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的类型和特点
    2.1 广播电视产业的经济学特性分析
        2.1.1 广播电视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
        2.1.2 广播电视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1.3 广播电视产业的供方特点
        2.1.4 广播电视产业的需求方特点
        2.1.5 广播电视产业特殊经济属性的商业含义
    2.2 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定义
        2.2.1 理论基础
        2.2.2 "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战略"定义提出
    2.3 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战略类型
        2.3.1 战略类型划分
        2.3.2 内容本土化战略的内在属性分析
        2.3.3 分销渠道本土化战略的内在属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设计
    3.1 影响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因素框架集
        3.1.1 资源因素对本土化战略选择类型的作用机制
        3.1.2 制度因素对本土化战略选择类型的作用机制
    3.2 广播电视产业国外经营本士化战略类型选择的条件匹配
        3.2.1 本土化广告与国内企业播送一体化结合
        3.2.2 当地语言配音或字幕与国内企业播送一体化配合
        3.2.3 本土化节目创作与国内企业播送一体化结合
        3.2.4 本土化广告与企业播送分离的配合
        3.2.5 当地语言配音或字幕标题与企业播送分离的配合
        3.2.6 本土化节目创作与企业播送分离配合
        3.2.7 内容本土化与国外企业播送一体化的结合
    3.3 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本土化战略实施路径
        3.3.1 战略联盟存在的合理性
        3.3.2 战略联盟运用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基础条件
    4.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4.1.1 典型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
        4.1.2 国际化经营现状特点小结
        4.1.3 当前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本土化策略的问题
    4.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基础条件
        4.2.1 生产要素
        4.2.2 需求条件
        4.2.3 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
        4.2.4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
        4.2.5 政府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广播电视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5.1 市场环境
        5.1.1 市场总体容量分析
        5.1.2 美国产业结构作用力分析
    5.2 消费者消费行为
        5.2.1 消费者休闲时间资源分配比例
        5.2.2 美国消费者所偏好的节目类型
        5.2.3 消费者选择电视网的差异化和两极化趋势
    5.3 文化环境
        5.3.1 中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差异
        5.3.2 中美工作场所价值观差异
    5.4 政府管制环境
        5.4.1 管理机构特点
        5.4.2 市场准入管理
        5.4.3 对内容限制
        5.4.4 对所有权限制
        5.4.5 节目辛迪加制度框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美广播电视企业资源能力比较
    6.1 频道进入资源的比较
        6.1.1 美国企业频道进入资源
        6.1.2 中国企业频道进入资源
    6.2 内容产品资源比较
        6.2.1 美国企业内容产品资源
        6.2.2 中国企业内容产品资源
    6.3 股权为基础的资源
        6.3.1 美国企业股权为基础的资源
        6.3.2 中国企业股权为基础的资源
    6.4 企业财务资源实力
        6.4.1 美国企业财务资源实力
        6.4.2 中国企业财务资源实力
    6.5 多功能经验
        6.5.1 美国企业多功能经验
        6.5.2 中国企业多功能经验
    6.6 观众资源知识
        6.6.1 美国企业观众资源知识
        6.6.2 中国企业观众资源知识
    6.7 新技术经验
        6.7.1 美国企业新技术经验
        6.7.2 中国企业新技术经验
    6.8 国际经验
        6.8.1 美国企业国际经验
        6.8.2 中国企业国际经验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在美国本土化战略构想
    7.1 本土化战略类型的选择
        7.1.1 美国制度环境所需要的本土化战略类型
        7.1.2 中国企业资源能力决定其所能适用的本土化战略类型
        7.1.3 制度因素和资源能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的选择
    7.2 本土化战略具体部署
        7.2.1 美国英语观众群体的需求
        7.2.2 本土化战略分阶段安排
    7.3 战略联盟的设计
        7.3.1 良好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条件
        7.3.2 战略联盟合作双方的构想
    7.4 本土化战略的辅助环节支持
        7.4.1 知识要素投入
        7.4.2 组织机构本土化支持
        7.4.3 政府支持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8.1 全文总结
        8.1.1 主要结论
        8.1.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8.2 研究展望
附: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李自成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历史学
        二、文学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
    第四节 资料来源及主要术语的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主要术语的说明
第一章 李自成传说圈与类型
    第一节 李自成传说圈
        一、陕北李自成传说圈
        二、京晋豫李自成传说圈
        三、鄂湘李自成传说圈
    第二节 李自成传说类型
        一、起义前的传说类型
        二、征战中的传说类型
        三、战败后的传说类型
第二章 李自成起义前的主要情节类型
    第一节 "起义前"主要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的状况
        一、作家文学作品中的神异出世型
        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幼年聪敏型
    第二节 "起义前"主要情节类型在民间文学中的状况
        一、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神异出世型
        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幼年聪敏型
    小结"神异出世"与"幼年聪敏"情节类型之传承
第三章 李自成征战中的主要情节类型
    第一节 "征战中"主要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的状况
        一、作家文学作品中的闯王征战型
        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祖坟被毁型
    第二节 "征战中"主要情节类型在民间文学中的状况
        一、民间文学作品中的闯王征战型
        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祖坟被毁型
    小结"闯王征战"与"祖坟被毁"情节类型之传承
第四章 李自成战败后的主要情节类型
    第一节 "战败后"主要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的状况
        一、作家文学作品中的误遭杀害型
        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出家为僧型
    第二节 "战败后"主要情节类型在民间文学中的状况
        一、民间文学作品中的误遭杀害型
        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出家为僧型
    小结"误遭杀害"与"出家为僧"情节类型之传承
第五章 李自成传说传承特质
    第一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根基
        一、母题核心因子的选择机制
        二、李自成传说情节类型的二元建构
    第二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节点
        一、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
        二、行为叙事与集体记忆
    第三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动力
        一、悲剧英雄的崇拜
        二、英雄不死观念
    第四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维度
        一、李自成传说共时传承之"在地化"
        二、李自成传说历时传承之"阶层化"
结语
附录1 李自成传说类型分布表
附录2 李自成传说目录索引
附录3 与李自成相关的其他人物传说
附录4 李自成亲族分布图
附录5 李自成传说地域分布图
参考文献
后记

(9)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研究 ——以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博物馆"与"博物馆公共教育"
    二"博物馆公共教育"在中国
    三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四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对"世界前100名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统计"的取样研究图表分析
    第一节 全球排名前百家博物馆教育模式综述与说明
    第二节 全球排名前百博物馆教育项目取样结果分析
第二章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模式
    第一节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发展状况分析
    第二节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模式
第三章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的启示
    第一节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对我国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策划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绪言
第一章 宜黄戏的当代发展
    第一节 复兴时期
        一、宜黄戏剧团
        (一) 准备期
        (二) 发展期
        (三) 动荡期
        (四) 恢复期
        二、宜黄县戏剧研究室
        三、民间剧团
        (一) 桥坑农民剧团
        (二) 凤凰剧团
        (三) 宜黄戏实验演出团
    第二节 衰落时期
        一、宜黄县文化馆
        二、民间剧团
第二章 桥坑农民剧团的结构与运作
    第一节 剧团构成
        一、剧团人员
        (一) 管理者
        (二) 演职人员
        1. 演员
        2. 设备管理人员
        3. 乐队成员
        二、入团与教学
        (一) 加入剧团
        (二) 教戏
    第二节 演出运作
        一、签订演出合同
        二、选择演出剧目
        三、演出时的生活
        (一) 日程
        (二)饮食
        (三) 住宿
        四、经济情况
        (一) 收入来源
        1. 戏金
        2. 其他
        (二)经费支出
        1. 工资
        2. 消耗品
        3. 公益事业
        4. 其他
第三章 表演过程
    第一节 演出前的程式
        一、抬菩萨
        二、开台
        三、打闹台
    第二节 演出中的程式
        一、小戏
        (一) 打八仙
        (二) 打天官
        1. 十福仙官
        2. 魁星点斗
        3. 跳财神
        (三) 跳加官
        二、正戏
        (一) 抚州采茶戏
        (二) 宜黄戏
        (三) 其他
        1. 提纲戏
        2. 连台本戏
        3. 高跷戏
    第三节 结束程式
        一、扫台
        二、收尾
第四章 音乐形态
    第一节 声腔
        一、二凡
        (一) 原板
        (二) 简板
        (三) 慢板
        (四) 十八板
        (五) 紧中缓
        1. 散板
        2. 摇板
        二、凡字
        三、西皮
        (一) 导板
        (二) 原板
        (三) 快板
        (四) 流水板
        四、文南词
        (一) 文词
        1. 原板
        2. 简板
        (二) 南词
        1. 原板
        2. 摇板
    第二节 器乐曲牌
        一、旋律性曲牌
        二、锣鼓牌子
第五章 文化内涵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当地戏曲文化传统
        二、戏曲小戏传统
        三、祭祀仪式传统
        (一) 地方性祭祀传统
        (二) 仪式内涵
        1. 功能
        2. 意义
    第二节 社会维护
        一、行政部门
        二、表演场地
        三、观众与市场
        (一) 观众
        1. 对戏曲的选择
        2. 对剧种的选择
        3. 对剧目的选择
        4. 欣赏水平
        (二) 市场
        四、外来观察者
    第三节 个人体验与传承
    第四节 面临的危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后记

四、电视观众:岁岁年年人相似(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大以来农村题材献礼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王文武.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2]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3]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D]. 李永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4]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版《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英译[D]. 梁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我国中央电视台军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传媒管理视角[D]. 赵利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
  • [6]贵州布依戏研究 ——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戏为案例[D]. 刘玲玲. 中央音乐学院, 2011(07)
  • [7]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研究 ——以美国为例[D]. 杨文延.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 [8]李自成传说研究[D]. 刘丽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研究 ——以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为例[D]. 吕文静. 中央美术学院, 2011(09)
  • [10]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D]. 邱瑶瑶. 中央音乐学院, 2011(05)

标签:;  ;  ;  ;  ;  

电视观众:年复一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