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

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

一、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论文文献综述)

刘珊[1](2020)在《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文中提出责任政府是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诉求。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责任政府的建构包含理念建构、能力建构和制度建构,在制度建构方面,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是确保政府积极履行责任的重要保障。作为“政府—媒体—民众”三方直接互动沟通、交流平台,电视问政已然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政治传播现象。电视问政起源于上世纪末开创的广播问政,并在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基于地方治理、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交流宣导型、沟通协商型、监督问责型三类电视问政节目,其中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节目作为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的创新形式,在我国各省(市)形成了广泛、持续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氛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国内电视问政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回顾,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进行逐一检索和梳理,对我国电视问政整体概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监督问责型、沟通协商型、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基于责任政府视角对电视问政成效、现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对电视问政的完善提出建议。

黄轶[2](2019)在《媒介生态视域下中国城市广电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媒介已经高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诞生之后,更是将媒介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微信、微博、微视、抖音、陌陌、映客等新兴媒介不断涌现,其传播速度、交互功能、分发渠道、衍生作用、影响效果、辐射范围,早已令传统媒介望其项背。我们不禁反问,新兴媒介逐渐占据传播高地,传统媒介是否会因此没落。然而,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新即旧的媒介认知观显然不合时宜,发生变化的只是媒介生态格局,媒介的“新”与“旧”无非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已。本文从媒介生态视域出发,认为在媒介生态环境之中,“无差别的人类时间”是各类媒介物种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食物”或“营养”。目前,已经存在的“纸媒物种”、“广电物种”、“网媒物种”等媒介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皆离不开对“无差别的人类时间”的竞争。中国城市广电是传统媒介中的典型代表,属于“广电物种”中一个独特种群。一方面,它们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外生态因子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们也受到播出时段、频道设置、节目类型、受众资源、经营创收等内生态因子的制约。与此同时,外生态因子与内生态因子之间还存在生态反馈。本文借鉴“生态足迹”模型,开展了对“媒介生态足迹”模型的思索,并且结合511家中国城市广电最近几年的成功实践,分析中国城市广电在媒介生态竞争中的格局地位,重点探讨中国城市广电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继续生存与发展。通过媒介生态视域研究中国城市广电,并非简单描述“适者生存”这个世人皆知的一般逻辑,而是放眼当下正在发生的“共时性”媒介整体进化,大胆提出中国城市广电在媒介融合之路上的时空对策、功能对策、资源对策和渠道对策。

党雨田[3](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提出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郭磊贤[4](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温婷,林静,蔡建明,杨振山,丁悦[5](2016)在《城市舒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及实证研判》文中指出城市舒适性已经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基于国外城市舒适性内涵、需求理论及中西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差异,对中国城市舒适性概念框架及空间格局分异进行探索性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在分类舒适性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健康环境等级最高,自我发展环境以经济基础较好城市为优,休闲环境等级从东部、西部到中部依次降低,社会氛围环境与自我发展环境在空间格局上呈现较高的相似性;2综合城市舒适性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逐渐降低,舒适性最高两个等级所涵盖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包括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厦门和海口,此外,武汉和西安分别是中部和西部舒适度最高的城市;3综合城市舒适性水平与净迁移人口之间呈高度相关,其与城市迁入人才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着,表明城市舒适性对人才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因此,如何从城市舒适性视角摸索出一套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体系,对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下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打造至关重要。

周辉[6](2014)在《我国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这几年,关于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的研究持续升温,涉及社会学、老年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医学等众多领域。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且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但是当前我国在老年生活保障体系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比如收入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我国目前养老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养老服务的重视度还不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无锡市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中国居于前列的地级市,在全国属于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城市,其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但即使是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无锡在这方面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本文认为,借鉴无锡的经验,我国应该把传统的以提供“现金保障”为主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扩展为“现金+服务”的综合性的保障体系。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老年收入保障、老年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政策三个大的方面的内容。老年收入保障是指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收入或者减少支出的政策,所以严格来说,作为以减少就诊者医疗支出为目的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属于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一部分,但是又不仅仅是与收入相关,因此本论文中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分析。老年收入保障政策的体系比较大。世界银行曾经提出了所谓的“五支柱”模式,对许多国家老年收入保障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养老保险、非缴费型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储蓄政策、养老补贴政策等都属于此类,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养老保险政策。无锡市的养老保险政策目前比较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统筹,但是保障水平还需要提高,而且也没有实现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统筹。除此之外,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很匮乏,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更为单一,这在进一步的城乡统筹中需要得到重视。老年医疗保障政策最重要的方面是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无锡市在这些方面基本与全国的主体政策保持一致。不过无锡在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方面的步伐也是比较快的,在3年前就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不过在无锡的调研中我发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是很多老年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城乡老年人在医疗资源获取方面也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现在的医疗保健体系没有专门针对当前我国不断加深的老龄化态势进行制度调整,这方面需要向日本学习。另外,对于老年人而言,医疗体系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社区医疗体系的发展,由于老年人患病多以慢性病为主,对自己的病情很熟悉的老年人不需要经常去大医院,所以加强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对于老年人而言很有意义。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完善对于医疗保健的城乡统筹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而言,大医院离他们有点遥远,村里的小诊所或者乡镇的小医院如果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那就是最理想的了。养老服务体系包括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特别是长期照护)、紧急救援、老年人的社会优待和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无锡市这几年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都属前列,并且这两年正在加速推进养老机构的建设;社区养老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大多数社区和村镇都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此外,无锡市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紧急救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农村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服务的内容、水平、质量都不及城市老年人。无锡市的实践给我们提供的最大启示就是一定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近几年社会大众的反映来看,养老服务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期盼。我国以前建立的是一种以提供现金保障为主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但是这种制度设计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起“现金+服务”的新型综合性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发展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发展是在面临沉重社会压力的情况下逐步完善的,而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吸取教训,从现在开始就重视其城乡统筹发展。在统筹城乡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管理体制和制度机制方面做出创新。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承担主导责任,但是不能统管一切,其他社会主体的作用要得到重视。从管理体制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目前无锡市老龄工作主要由无锡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市属各单位协调配合,目前来看这一体系运作比较顺畅。但是多部门协调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资源,另一方面也容易陷入各自为政,而各自为政或消极应对的根源往往都与部门利益有关。但是在现行的体制之下,又必须要依靠多部门的配合,否则有些事情就搞不下去。应对之策除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削减各部门的权力也是必要的。当资源不完全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自然也就摆脱了对于某些部门的过度依赖,更有利于工作地开展。目前无锡市在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尝试引入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意味着政府正在重新定位自己在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目前农村老年人在享受到的生活照料、养老补贴、精神文化生活、紧急救援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统筹城乡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建设离不开这些方面的统筹发展。

李曦[7](2014)在《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旅游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中,营销传播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能够最大程度施加影响的营销组合要素,一直以来受到旅游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旅游目的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世界各种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旅游目的地已经开始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探索与实践的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不能较好地反映现实条件下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理应遵循的规律。亟需从理论高度总结规律与模式,加强前瞻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指导实践。本研究属于跨学科的应用研究,涉及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从理论探索和应用性研究分别展开研究。理论探索部分,本文主要围绕与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整合营销传播和目的地营销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在界定旅游目的地和目的地营销的概念、新媒体和新媒体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回归到整合营销传播本体概念,同时考虑旅游目的地营销本身的特点,及平衡概念界定的理论性导向和指导实践的操作性导向,提出并界定了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首先,以旅游目的地营销所处的新媒体背景为立足点,通过对新媒体营销主要形式进行梳理、分类和阐释,基于权威机构有关报告和数据和笔者对新媒体空间中的数据挖掘,结合对我国各省级旅游管理部门的问卷调查,对我国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方式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对新媒体环境下旅游目的地信息展开专题研究,辨析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与旅游者生成信息——旅游目的地口碑的区别及两者在目的地营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随后,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的特征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解构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个阶段的行为,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三阶段行为模式。最后,基于理论与现实基础,探讨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了以旅游者为导向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型。应用性研究部分以天津市为例,从天津旅游营销传播的实施现状及新媒体在其营销传播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天津实施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天津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案设计。第三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对本研究的结论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现实观察相结合研究法、归纳与演绎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并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一是提出并界定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二是解构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并构建旅游者行为模式;三是构建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尚未寻得旅游目的地将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思想和理念应用于实践的完整、全面的案例,因此对于本研究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合理性缺乏全面的验证,该理论框架的实践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二是对于社会媒体在营销传播方面的绩效测量一直是当今营销研究领域尚未得到解决的普遍性难题,本研究仅从理念上提出大数据的参考测量方法,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绩效测量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已经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旅游大数据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期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以求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中有所创新突破并日臻完善。

陈飞,王罗春,武文燕,蒋海涛,陈冠翰[8](2014)在《20062012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20062012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数量在20062012年波动不大,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化学品和其他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突然排污和其他事件是主要风险源,影响人数规模以特大型和小型为主.

雷芳,丁汀,李垒垒,包雷晶,李垒垒,吴攀[9](2010)在《中国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现状及传播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品牌的网络形象塑造和传播问题不容忽视,这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环节。褪去浮躁,互联网已进入理性而稳健的发展阶段,网络传播对社会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与渗透也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投射到城市品牌传播的问题上,相关部门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对城市形象进行有效的传播,从理念内涵、网络行为、综合感官等角度对受众进行针对性地嵌入式影响,从而提高城市品牌的网络美誉度。

王智卿[10](2009)在《我国报纸网站经营方略》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互联网传播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报网,如今已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日益显示着其强大的力量。截至2006年,我国的1935种各类报纸,几乎每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目前在我国的媒体格局中,相比于各类传统媒体、各大商业网站、蓬勃发展的广电类网站来说,除了少数几家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母体为报纸类的)外,本是“系出名门”的各报纸网站,却显得动力不足、发展较缓。本文的主旨,正是在于如何才能促进我国报纸网站(以下简称报网)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经营管理上需要怎样加强和提升?论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报纸网站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谈及报纸网站的成长环境和管理体制,并横向与各网络媒体比较,指出了目前我国报纸网站面临的主要问题。论文从企业的独特视角,论述了报纸网站的战略策划。在指出战略策划的重要性后,着重阐述了战略策划中的定位、企业形象策划和品牌战略。这三项战略,是报纸网站战略策划中的核心部分。随后,论文深入报纸网站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先后从新闻、广告、经营与产业多元化、联合经营与上市等视角,重点、深入地论述我国报纸网站的经营之道。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国报纸网站应该在经营问题上,深刻思考、寻求良策,以应对各类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其它不断萌生的新媒体,和来自境外媒体的竞争势头,为自己赢得网络传播世界中的重要一席!本文认为,在明确自身准确的定位,确立品牌发展和企业形象战略后,再从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入手,做足、做细,把握报纸网站的经营管理规律,我国报纸网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论文提纲范文)

(1)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电视问政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2.1.1 国内电视问政研究概况
        2.1.2 电视问政的概念及类型
        2.1.3 关于电视问政的作用及意义
        2.1.4 关于电视问政的问题与展望
        2.1.5 国外关于政治类电视节目的研究
    2.2 关于责任政府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2.2.1 国内责任政府研究概况
        2.2.2 关于责任政府的概念界定
        2.2.3 关于责任政府的基本内涵
        2.2.4 关于责任政府的建构路径
    2.3 文献评述
3 中国电视问政发展概况
    3.1 电视问政发展基础
        3.1.1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
        3.1.2 责任政府制度体系
        3.1.3 广播问政实践探索基础
    3.2 电视问政发展阶段
        3.2.1 初创期(2000—2009年)
        3.2.2 发展期(2010年—2015年)
        3.2.3 繁荣期(2016年至今)
    3.3 电视问政发展现状
        3.3.1 各省市电视问政开办概况
        3.3.2 电视问政周期及持续性
        3.3.3 主办单位及问政对象
    3.4 电视问政类型概况
        3.4.1 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以山东省《问政山东》为例
        3.4.2 沟通协商型电视问政——以杭州市《我们圆桌会》为例
        3.4.3 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以景洪市《电视问政》、香港《议事论事》为例
    3.5 电视问政对责任政府建设的积极意义
        3.5.1 明确政府权责职能
        3.5.2 拓展政民直接沟通
        3.5.3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3.5.4 强化公众参与监督
4 责任政府视角下电视问政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4.1 电视问政现存问题
        4.1.1 电视问政类型单一
        4.1.2 问政对象存在局限性
        4.1.3 问政主体参与性较低
        4.1.4 问政议题缺乏及时回应性
        4.1.5 问政缺乏制度化建构
    4.2 时代背景下电视问政功能定位
        4.2.1 政民间理性沟通对话平台
        4.2.2 地方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平台
        4.2.3 内外部监督问责联动平台
    4.3 电视问政完善方向与实现路径
        4.3.1 明确电视问政定位,丰富问政形式
        4.3.2 拓展问政客体范围,分层设置议题
        4.3.3 联动全媒体问政,完善公众参与
        4.3.4 推进制度建构,实现问政长效化
5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国内部分省(市)代表性广播问政节目摘录
    表2 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一览表

(2)媒介生态视域下中国城市广电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媒介生态研究
        1.2.2 国内媒介生态研究
        1.2.3 中国城市广电的定义
        1.2.4 中国城市广电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相关理论
        1.4.1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理论观照
        1.4.2 生态足迹的理论观照
第2章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生态环境考察
    2.1 中国城市广电的时代历程
        2.1.1 发轫期:政策摇篮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1.2 勃兴期:迅速成长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1.3 调整期: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1.4 融合期:迭代进化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2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外生态环境
        2.2.1 中国城市广电的政治生态因子
        2.2.2 中国城市广电的经济生态因子
        2.2.3 中国城市广电的技术生态因子
        2.2.4 中国城市广电的文化生态因子
    2.3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内生态环境
        2.3.1 中国城市广电的播出时段分析
        2.3.2 中国城市广电的频道设置分析
        2.3.3 中国城市广电的节目类型分析
        2.3.4 中国城市广电的受众资源分析
        2.3.5 中国城市广电的经营创收分析
    2.4 中国城市广电的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的生态反馈
        2.4.1 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的正反馈
        2.4.2 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的负反馈
第3章 中国城市广电在媒介生态竞争中的表现
    3.1 两类原始媒介物种的进化模式
        3.1.1 通信式媒介的物种进化历程
        3.1.2 广播式媒介的物种进化历程
    3.2 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1 纸媒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2 广电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3 网媒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4 其他媒介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5 中国城市广电的独特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3 媒介生态环境中的媒介种间竞争
        3.3.1 广电物种与纸媒物种的媒介种间竞争
        3.3.2 广电物种与网媒物种的媒介种间竞争
        3.3.3 纸媒物种与网媒物种的媒介种间竞争
        3.3.4 中国城市广电在种间竞争中的独特状况
    3.4 媒介生态环境中广电物种的种内竞争
        3.4.1 城市广电与国家广电的媒介种内竞争
        3.4.2 城市广电与省级广电的媒介种内竞争
        3.4.3 城市广电与区县广电的媒介种内竞争
        3.4.4 中国城市广电在种内竞争中的独特状况
第4章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的合理路径
    4.1 初探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生态足迹
        4.1.1 生态足迹理论在媒介生态中的应用
        4.1.2 媒介生态足迹的分析框架构建
        4.1.3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生态足迹框架构建
    4.2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时空对策
        4.2.1 破除时间瓶颈整合资源
        4.2.2 挣脱区域束缚挖掘价值
    4.3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功能对策
        4.3.1 锻造节目品牌以点带面
        4.3.2 量身打造节目专供定制
        4.3.3 抓牢大型活动引爆风潮
    4.4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资源对策
        4.4.1 瞄准主流资源盘活潜能
        4.4.2 深耕本土内容营造情怀
        4.4.3 布局关联领域提升能力
    4.5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渠道对策
        4.5.1 推动多屏融合打造终端
        4.5.2 强化融媒思路实时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基础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1.4.5 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5.3 技术路线
    1.6 选题的创新点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方法
        1.7.2 分析综合方法
        1.7.3 系统科学方法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1.7.5 数据科学方法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2.1.2 公共服务建筑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2.1.4 个体商业项目
        2.1.5 商业开发项目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2.5.1 土地
        2.5.2 基础设施条件
        2.5.3 自然环境特征
        2.5.4 社会环境特征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4.3.4 地域文化信息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4.3.6 产业条件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4.4.2 使用者信息
        4.4.3 功能需求信息
        4.4.4 运营信息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7.2.1 项目背景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7.2.4 评价反馈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7.3.2 策划构想
        7.3.3 评价反馈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7.4.1 项目概况
        7.4.2 策划过程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7.5.1 项目背景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7.5.4 评价反馈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城市舒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及实证研判(论文提纲范文)

主旨焦点
1 引言
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中国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1.1国外城市舒适性内涵借鉴
        2.1.2中西差异分析
        2.1.3以需求为导向
    2.2 中国城市舒适性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
3 中国城市舒适性评价
    3.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3.2 城市舒适性的分类空间格局
    3.3 综合城市舒适性空间格局
4 中国城市舒适性与人口迁移的相关性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6)我国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老年生活保障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集体责任与福利共享:德国的社会保险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第二节 老年生活保障的多元供给主体
    第三节 “三支柱”和“五支柱”——世界银行的倡议
第三章 现金保障——我国当前老年生活保障的主体内容
    第一节 我国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分析
    第二节 我国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分析
第四章 无锡市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第一节 无锡市老年收入保障体系
    第二节 无锡市老年医疗保障体系
    第三节 无锡市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五章 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的改革与模式创新——“现金+服务”模式
    第一节 完善“现金保障”制度体系
    第二节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述评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渊源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发展阶段
        三、整合营销传播研究评述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评述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要研究议题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评述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的逻辑推导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本体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二、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概念界定
        三、新媒体概念界定与新媒体营销概念澄清
        四、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界定与解析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媒体转型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媒体背景
        一、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与分类
        三、新媒体营销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媒体实践
        一、新媒体营销方式契合旅游目的地产品特性
        二、新媒体营销方式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运用
    第三节 我国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现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与结果
        三、研究结论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信息辨析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的传播主体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的沟通目标
        三、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的主题定位
        四、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内容的旅游者导向
    第二节 旅游者生成内容——旅游目的地口碑
        一、口碑及其传播模式演进
        二、新媒体环境下旅游目的地口碑的特点
        三、旅游目的地电子口碑传播的核心要素
        四、旅游目的地电子口碑的正向激励策略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旅游者行为模式
    第一节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旅游者行为研究的主要议题
        二、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三、典型的旅游者行为模型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研究的现实基础
        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旅游者特征分析
        二、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的信息处理行为
        一、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信息搜索行为模式转变
        二、基于新媒体的旅游者信息自创和传播行为
    第四节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构建
        一、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的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解构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
第六章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的基础
        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建构
        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要素分析
        二、构建旅游者导向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型
第七章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案设计——以天津为例
    第一节 天津开展旅游营销传播的实施背景
        一、天津旅游业发展概况
        二、天津旅游市场概况
    第二节 天津开展旅游营销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一、天津旅游营销传播主题定位
        二、天津旅游营销传播工具组合
        三、天津旅游营销传播媒体组合
        四、天津旅游营销传播的新媒体运用
        五、天津旅游“口碑”的新媒体空间传播
    第三节 天津旅游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方案设计
        一、基本原则
        二、营销主体
        三、战略制定
        四、品牌接触
        五、信息聚合
        六、效果评估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
        二、新媒体营销概念澄清
        三、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三阶段行为模式构建
        四、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与模型构建
        五、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方案设计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并界定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
        二、解构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并构建旅游者行为模式
        三、构建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模式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20062012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水污染事件统计及其完整性分析
    2.1 事件统计
    2.2 统计资料完整性分析
3 突发污染事件分析
    3.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年度数量的变化
    3.2 水污染事件地域分布分析
    3.3 水污染事件污染物种类分析
    3.4 水污染事件风险源分析
    3.5 事件影响及应急机制分析
    3.6 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污染事件分析
4 结语

(9)中国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现状及传播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壹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的特征与意义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 城市品牌的网络形象的构成要素
        1. 人-机感知系统形象要素
        2. 人-人感知系统形象要素
    (三)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的特征
        1. 时效性强、覆盖面广
        2. 丰富生动、易存储、复制和检索
        3. 互动性强、虚拟体验
    (四)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的意义
        1. 提升城市政府形象
        2. 完善展示交流平台
        3. 丰富城市品牌内涵
贰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现状的调研分析
    (一) 调查问卷研究方法介绍
    (二) 眼动仪实验方法介绍
        1.被试选择
        2.实验说明
    (三) 问卷调查和眼动测试的数据分析
        1.政府官方网站的实验数据分析
        测试一:在不同城市官网搜寻“城市发展目标”
        测试二:在不同城市官网搜寻“户籍办理”任务
        2.城市热线网站的调查数据分析
        测试三:网站自由浏览
        (1) 被试对上海热线网站主页的关注度分布情况 (图19、图20)
        (2) 被试对金陵热线网站主页的关注度分布情况
        3.地方网联类网站分析
        4.城市网络社区论坛分析
        5. 地方生活服务类网站分析
        6. 地方旅游文化类网站分析
    (四)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够明确、模糊化现象严重
        2.内容不限独家、同质化现象泛滥
        3.技术不尽完善、滞后化现象突出
        4.媒体不复权威、扁平化现象显现
        5.生态不再平衡、垄断化现象凸显
叁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模式探索
    (一)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 城市网络品牌形象的两种传播模式及其内涵
        1.以网络为中介的线性传播模式
        2.以受众为中心的宇宙模式
    (三) 构建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模式的意义
        1.实践意义
        2.学术意义
肆 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策略研究
    (一) 准确定位城市形象
        1.从现实中的网下城市形象出发, 定位城市的网络形象
        2.从网络特性出发, 定位城市的网络形象
    (二) 塑造城市网络形象识别系统 (ICIS)
        1.城市网络理念识别 (Internet City Mind Identity)
        2.城市网络行为识别 (Internet City Behavior Identity)
        3.城市网络感觉识别 (Internet City Feeling Identity)

(10)我国报纸网站经营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我国报纸网站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我国报纸网站的成长轨迹和总体情况
    第二节 报纸网站成长的宏观环境
    第三节 报纸网站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二章 报纸网站的战略策划
    第一节 战略策划及报网战略策划的要点
    第二节 报纸网站的定位
    第三节 报纸网站的形象策划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第四节 报纸网站的品牌策略
第三章 报纸网站的新闻业务经营
    第一节 彰显报纸网站的新闻业务特色
    第二节 报纸网站的新闻经营方式
第四章 报纸网站的广告经营
    第一节 运用丰富多彩的网络广告形式
    第二节 报网广告的设计要点
    第三节 报纸网站的广告定价与招商策略
第五章 报纸网站经营与产业的多元化
    第一节 电子商务
    第二节 收费服务
    第三节 派生经营
    第四节 网络游戏及其它产业
第六章 报纸网站的联合经营与上市
    第一节 报纸网站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第二节 报纸网站的上市构想与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论文参考文献)

  • [1]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D]. 刘珊. 浙江大学, 2020(01)
  • [2]媒介生态视域下中国城市广电发展对策研究[D]. 黄轶. 湖南大学, 2019(07)
  • [3]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5]城市舒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及实证研判[J]. 温婷,林静,蔡建明,杨振山,丁悦. 地理研究, 2016(02)
  • [6]我国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D]. 周辉. 南京大学, 2014(04)
  • [7]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天津为例[D]. 李曦. 南开大学, 2014(04)
  • [8]20062012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J]. 陈飞,王罗春,武文燕,蒋海涛,陈冠翰.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4(01)
  • [9]中国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现状及传播模式的研究[J]. 雷芳,丁汀,李垒垒,包雷晶,李垒垒,吴攀.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10(01)
  • [10]我国报纸网站经营方略[D]. 王智卿.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中国城市网(WWW.chinacity.net)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