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个境界

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个境界

一、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种境界(论文文献综述)

季小钰[1](2021)在《毛泽东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张云舒[2](2020)在《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研究》文中认为从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在接连不断的革命运动中接受思想改造,逐渐从“化大众”的领导者成为“大众化”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与此相呼应的是此一时期文本中塑造的知识分子也在思想与情感方面日益接近工农兵,成为国家与集体的代言人形象,可称之为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通常被认为显示了单一的知识分子形象与主流价值观,缺乏艺术作品基本的美感与生命力。但深入文本,知识分子形象在“工农化”同时仍然得到了多样化的表达。具体表现为知识分子在选择“工农化”道路时不断反思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反抗着知识分子“边缘者”的地位与不幸命运。在文本当中,与工农兵相结合的知识分子虽常常位于边缘地位,但个体自我的真实欲求与理性思考常常在宏大叙述的间隙得以呈现。可以说,从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常常表现出逸出主流叙事规范的特征。因之,深入探究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传承问题。重新梳理知识分子形象的时代价值,正是本文写作的宗旨。本文从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入手,试图从多角度探究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指出这一选择背后知识分子形象中渗透的人性关怀与启蒙理想,及知识分子“工农化”形象对于主流叙事规范构成的新的意义空间。以下是本文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内容:绪论部分首先定义和阐述本文相关的名词和术语,如“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工农化’”、“知识分子的主体性”等,并以此作为本文论证的基本对象和论域。其次,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动机作出简要的说明,指出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最后,介绍与本论题有所关联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归纳总结目前主要的研究角度。第一章,梳理“延安时期”与“十七年”时期参与革命叙事的主要作家(如丁玲、萧军、王蒙、宗璞等)在相关历史时期的人生轨迹与创作风格,以说明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知识分子“工农化”的问题。本章从理论前提、过程与结果、意义与影响三个方面探讨知识分子“工农化”这一政策对知识分子作家人生造成的深刻影响。此外,本章也会从知识分子本人的书信记录、公开演讲、访谈等内容入手,考察知识分子对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分子选择“工农化”道路的原因:一是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知识分子认同革命事业的崇高与神圣,将个人的忠诚作为革命事业的根本保障,将个人的人生选择与党的方向重合,如丁玲、杨沫等。二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革命的进程中,知识分子渴望保持独立的思考,为国家与民族事业贡献个人力量,如韦君宜、方纪等。第二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以知识分子形象为主要讨论对象。在文学文本所提供的知识分子“工农化”语境之下分别对工农型知识分子、革命型知识分子与干部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剖析,从不同角度观察知识分子对“工农化”命运的坚守,指出主流叙事规范要求创作主体牢牢树立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典型,但是文本中知识分子的心理活动则构成了对劳动工具、革命环境、个体人生的全面理性反思。知识分子不再满足于做与工农兵结合中的典范,而向往具有个性、充满温情、获得尊重的人生。第三章对知识分子群体在“工农化”的命运中表现出的自我力量的觉醒做出概括与总结,指出知识分子的“工农化”叙事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对“五四”以来人文精神的承续。虽然知识分子主体在“改造”的语境中备受压抑,但在革命叙事的裂缝中仍然逸出了知识分子所具备的个性特质:知识自信、人格独立与启蒙理想。这些特质在今天看来平平无奇,但是在文学、政治“一体化”的年代却不啻为石破天惊的呐喊,振聋发聩的呼声,是那一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总结,概括从“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时期”革命文学之中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的意义与价值。指出知识分子在人生道路之中的选择与坚守,是“五四”以来“人的文学”精神的重要果实。

凤宇[3](2020)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尹默(1883-1971)是现代中国着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教育家。相较其他身份,沈尹默的诗人身份特别是旧体诗人身份常常被学术界忽视,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沈尹默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体量庞大的旧体诗词。本文旨在探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以沈尹默旧体诗词为本位,通过内部文本细读及文学外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风格、思想意蕴、古典渊源、艺术变革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及总结,力图对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创作做整体性的探究与总结,以展现一个更为全面、真实且立体的沈尹默。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对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对沈尹默相关文学创作概况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归纳其旧体诗词的评价研究体系。继而进一步确定对沈尹默旧体诗词研究的方向、意义及价值。第一章: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历程和风格嬗变。本章以时间为维度,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心理,将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并总结出三个时期旧体诗词创作的风格流变:早期创作呈现出颓唐与哀婉的特点,中期创作则更为豪放与劲健,后期创作多以质朴和自然为内核。第二章: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本章从旧体诗词题材入手,将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分为爱情诗、怀古咏史诗、感时纪事诗、交游酬唱诗、论书诗五种类别。此五种题材几乎涵盖了沈尹默的全部诗作。通过对不同题材类型的分析,探寻各类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第三章:古典渊源与艺术变革。本章从古今、新旧、跨文体三个角度来探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的诗学渊源及艺术价值。第一节从家族熏陶和古典修习两个方面对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创作的古典渊源进行分析。第二节则以新旧诗词互文性为视角,分析沈尹默旧体诗词的现代转型。第三节将视角延伸至沈尹默的书家身份,从书法与诗词互渗关系入手,发掘沈尹默旧体诗词的独特文学意义与美学价值。

孙玉红[4](2020)在《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境遇。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实现道德与美好生活即幸福的关涉。关于如何通过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与幸福的关涉乃至统一,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继承中国传统,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也要积极借鉴人类思想史上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优秀的思想资源之一。论文旨在透过对亚里士多德(下文简称“亚氏”)公民教育思想的系统梳理与把握,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明晰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实现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提升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论文分三部分。从亚氏公民教育思想的相关智慧对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境遇观照的视角出发,批判借鉴亚氏关于公民、德性、正义、公民教育、幸福等思想资源,对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面临的各种困境,并从公民道德资源供给不足即理论资源、制度资源、实践资源供给不足找到原因与解决方案。在这些方面,亚氏公民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由此,论文展开了对于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指向、自然进路、生成路径的系统梳理与批判挖掘:亚氏公民教育思想围绕“什么是优良生活”、“人怎样才能过上优良生活”展开。他认为,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人的目的在于幸福。德性是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是事物的潜在功能。人的独特功能在于人的理性,因此,人的目的就在于灵魂的理性功能的卓越发挥与实现,在于理性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幸福作为最高善,是人的一生中合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这样,亚氏就把德性与幸福相统一,幸福就在于德性的实践。城邦的起源与目的也在于幸福。因此,在合目的性意义上,城邦幸福就应该相同于个人幸福;而在现实可能性上,只有在理想的“轮番为治”的宪政政体中才能实现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统一。公民教育是弥合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最佳途径,是公民德性养成和城邦善治的最佳途径。公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具备善德的过幸福生活的好公民,实现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由此,公民教育是支持公民德性功能逐步展开、实现的过程,是公民的理性或自由意志在过城邦幸福生活中逐步实现的过程,因此,亚氏的公民教育本质上是自由教育。既然幸福在于人一生中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那么,公民教育的内容就其指向而言,就应该指向完满德性。论文探讨了完满德性的本质、来源及其相互关系,从公民教育内容的角度去诠释好人、好公民的德性。完满德性包含伦理德性、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伦理德性是合于实践智慧的品质,因此,伦理德性与实践智慧是道德的一体两面,即德性与德行,德性养成于实现活动即德行中。理论智慧虽是自足的、完满的理论理性的实现活动,是最好的、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即沉思,但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沉思生活是只有神才可以过的生活,因此,亚氏强调城邦现实生活中、人的可实践的理论智慧的沉思活动而非沉思生活,因为人的现实生活、自我实现也是需要沉思活动或反思活动的。由此,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过德性德行即道德的生活,在于人的一生中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因此,公民教育指向完满德性及其实现。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于自然。德性的养成要经过公民教育习惯化训练的过程,同时,要效法自然,即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此意义上,亚氏的公民教育是自然教育。论文遵循亚氏所言天赋培育到习惯养成到理性教育的自然教育过程,透过对亚氏理想城邦中不同阶段切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的阐释,清晰地呈现了不同阶段德智体美等全面的教育,这些内容的教育即使有实用的功效也是为了培养善德,都指向道德及其教育。这样,就进一步明晰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公民教育是以公民德性养成为指向和内容的教育,在此意义上,亚氏的公民教育即为现代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德性的养成要在城邦生活实践中实现。城邦需要为公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合乎人性生长的环境,即城邦要以正义的制度和法治为公民教育提供硬环境,以公民友爱为公民教育提供软环境,让公民既得到理性的指导与约束,又获得情感的浸润与陶冶,从而实现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在此意义上,亚氏的公民教育是生活教育。论文最后批判借鉴亚氏公民教育思想,揭示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可以批判借鉴的思想启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在于德福一致;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自由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要遵循公民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指向公民德性养成的全面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由天赋培育到习惯养成到理性训导的全过程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实现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而成的全员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在公民过道德生活的实践中实现,在公民尊崇善德善行的德行有用的正义、友爱、法治的优良城邦、优良政体、优良生活中得以实现。

谢忠强,邢锐锐[5](2018)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毛泽东读书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认为毛泽东读书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的读书观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截至目前,学术界对毛泽东读书观的研究主要围绕毛泽东读书观的理论来源、毛泽东读书观的主要内容、毛泽东读书观的现实启示等三个方面而展开,研究成果堪称丰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任洋[6](2018)在《周谷城美学思想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两个时间段,学界对周谷城的美学思想展开了讨论,但更多是以批判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周谷城穿梭于两次美学问题讨论的热潮,现在却没有一部美学史相关着作提起他。纵观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关注,可用两大关键词来总结:批判与忽略。从批判来讲,周谷城提出的“艺术源泉”、“两种境界”、“时代精神汇合”、“理想”、“从礼到乐的美学原理”等等,全部被否定,“时代精神汇合”论更是被纳入了“黑八论”;从忽略来讲,现在不仅美学着作不提他,周谷城美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也在一片批判声中被淹没。这就需要反思两个问题,这种批判是否被夸大?忽略又是否合理?为此,有必要深入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内核,深入了解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问题批判的“点”,综合“内核”与“批判”,发掘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进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进行评价。因此,除开绪论,文章主要以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内涵。在周谷城美学思想中,对艺术的探讨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而周谷城又将情感作为艺术的源泉,因此论文首先就对情感进行了界定,认为周谷城所提倡的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真实而有价值的情感。而从整个艺术创作来看,艺术家的处境是从无差别境界(平静)到差别境界(痛苦),再到无差别境界(平静)的转化,这也是周谷城发现的“从礼到乐”的美学原理,即为着解决矛盾、痛苦,艺术家衍生出理想,将其虚拟地实现在艺术品中,使心情舒畅。情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动人目的的同时,也发扬着“填补不足”、“纠正错误”、“发扬优点”的三大作用。第二部分主要总结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批判。批判主要是在“主观唯心”的色彩下进行的。认为周谷城所提倡的“情感”、“两种境界”、“理想”等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论文主要总结了三大批判:首先是对情感美学的批判,认为周谷城倡导资产阶级普遍人性论,是表现主义艺术;其次是对以个人为中心的艺术观的批判,艺术只是个人情感的发泄,而非社会矛盾的表现;最后是对其阶级观(时代精神汇合的超阶级观)、矛盾观(无差别境界的绝对静止观)的批判。第三部分主要是评价周谷城的美学思想。虽然美学史不提他,但周谷城对情感的重视不仅是对中国抒情传统(例如“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为情而造文”等)的传承,更是融入了矛盾、革命、斗争等一系列与当时社会现实相关的理论进行改造,不仅在与美学四大派的比较中独树一帜,更是在对情感与艺术的关系探讨中,突出了美学原初的感性特征。通过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评价,在众多批判声中发现周谷城美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贺军科[7](2017)在《青年的楷模 学习的榜样——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了一段极有文采、极富人生哲理的话:"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

王鼎[8](2016)在《论青少年时代毛泽东的学习观》文中指出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更是孜孜不倦,学至终身的大学者。他早年的求学经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近百年先进的中国人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探索历程,更加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的个人性格特点,具有永恒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研究价值。毛泽东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和其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和民族的内忧外患激发了毛泽东的学习动力,湖湘文化的影响使得毛泽东的学习精神更加坚定,而其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实践经历直接丰富了毛泽东的学习内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学习观顺势而生。青少年时代毛泽东的学习观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救国救民的学习理想,把学习和实现救国救民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要有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既要读无字之书,又要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优劣;三是拥有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一方面勤学苦练奋发蹈厉,另一方面主张“野蛮体魄而文明精神”;四是要有坚定不移的学习原则,在学习方针上全面发展,学习内容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规律上提倡以我为主独立思考;五是要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坚持“四多”学习法、工具利用法和比较学习法。青少年毛泽东的学习观在当代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毛泽东远大的学习理想有利于当代青年学生确立成长成才的目标;毛泽东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指引当代青年学生提升学习品质;毛泽东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对当代青年磨练意志具有榜样价值;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指引着当代青年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郑焕钊[9](2012)在《“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论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如何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在对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内在本质的澄清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研究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启蒙的话语逻辑的建立的影响。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落实到具体的层面,讨论梁启超的小说理论话语形态、“中国文学”观念建构和报刊文体变革实践三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文学运动话语形态、以国族为核心的话语内涵和通俗的价值导向所具有的发生学意义。梁启超的文学启蒙话语是其政治启蒙话语的具体实践,这一前提形成了本文的阐释框架。本文的结论是梁启超的“新民”文学启蒙话语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今知识转型中具有范式意义;但是这种范式转换却不是对于传统的“断裂”,而是传统士人“教化”逻辑及其对应的古典“诗教”观念的现代言说;建立一套重新言说传统的范式,正是梁启超对于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贡献。

陈奇娟[10](2012)在《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纵贯其一生,不论是学术思想还是社会实践,皆不出儒家“内圣外王”这一模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道德观、教育观和乡村建设运动三个方面对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的剖析,并且挖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道德观是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的基础。在道德观上,梁漱溟致力于重建儒家道德主义传统,解决现代性危机,为人们找回安身立命之所。在新儒学心性论上,他主张人性本善,指出了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途径:只有生命灵通,个体才能向善;只有复兴礼乐,建设伦理本位的社会,才能使社会至善。在对道德的界定上,他突破了一般人把道德视为枯燥、拘谨、远离生活的看法,而是认为“道德是生命的和谐,是人生的艺术”;在道德与宗教的关系上,他认为道德虽无宗教之体却有宗教之用,因此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以道德代宗教”的构想。在道德层次上,他作出了“道德之俗”与“道德之真”的划分,认为一时一地的道德是“道德之俗”,本乎内心自觉自律而行事的道德才是“道德之真”,这是道德自由的最高境界。在道德修养问题上,他认为儒家之学是修养之学,道德修养是从自然人到道德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重视慎独、反求诸己等修养方法。梁漱溟的道德观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内圣”的一面。教育是梁漱溟从“内圣”走向“外王”的重要路径。在教育观上,梁漱溟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认为教育之本在于启发人心向上;通过对中西教育之比较,他认为西方知识教育是用,中国情志教育是体,整全的教育应该是两者不可偏废的教育,教育“要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通过对新式教育的批评,他认为教育既要合于教育的道理,又要合于人生的道理,反对教育脱离社会、教育贵族化、教育商业化、教育制裁化等取向。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梁漱溟“内圣”走向“外王”的过程中,乡村教育起了十分重要作用。梁氏尤其重视对广大乡村居民的人生教育与道德教育,他试图以此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道德水平,培育他们的理性精神,为乡村现代性找到价值依托,最终实现化成天下的理想。因此,乡村教育集中体现了梁漱溟“内圣”思想与“外王”实践的有机结合。乡村建设运动是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的实践模式。他认为中国的政治问题说到底是文化问题,文化复兴即是民族复兴。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质是“老根发新芽”,在他看来,这是改造中国的有效途径。在乡村建设的依据上,他立足于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独到分析——“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在乡村建设的进路上,他选择“从理性求组织”。他通过对传统“乡约”的创造性转化,建立了新的组织构造——村学乡学,作为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载体。村学乡学是政教合一的组织,既富有西方文化的团体精神,同时又容纳了中国两大长处——伦理主义和人生向上。在乡村社会的运行原则上,他设想“以礼俗代法律”,认为法律只适合于西方个人本位的社会,而礼俗才是中国伦理社会的最佳选择。在乡村建设的目标设计上,他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礼俗社会。总之,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集中体现了是他学术思想“外王”的一面。总之,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学说蕴藏着儒学“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而且,梁氏的“内圣外王”之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等皆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种境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种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2)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知识分子作家的“工农化”与自我改造的“困境”
    第一节 知识分子作家“工农化”之理论前提
    第二节 知识分子作家“工农化”之方法与结果
    第三节 知识分子作家“工农化”之意义与影响
第二章 知识分子形象的“工农化”叙事
    第一节 工农型知识分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皈依
    第二节 革命型知识分子:对伟大革命道路的歌颂与反思
    第三节 干部型知识分子:对“边缘者”角色的探索与突破
第三章 “工农化”叙事中知识主体的选择与坚守
    第一节 “工农化”叙事中的知识自信
    第二节 “工农化”叙事中的启蒙理想
    第三节 “工农化”叙事中的人格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3)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探析沈尹默多重艺术价值
        (二) 沈尹默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沈尹默其人及新诗创作研究
        (二) 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研究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历程与风格嬗变
    第一节 早期创作(1905-1937):颓唐与哀婉
    第二节 中期创作(1937-1949):豪放与劲健
    第三节 后期创作(1949-1971):质朴与自然
第二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
    第一节 爱情歌吟:“金筝雁柱从头数,拨到当胸第几弦?”
    第二节 怀古咏史:“名驹漫许夸千里,手诏当时纪汉文”
    第三节 感时纪事:“穷图穷律犹非是,对酒当歌已不禁”
    第四节 交游酬唱:“自写情怀自较量,不因酬答损篇章”
    第五节 以诗论书:“墨海澜翻叹汪洋,雷同姑妄说宗王”
第三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古典渊源与艺术变革
    第一节 家族熏陶与古典渊源
    第二节 新旧互融与现代转型
        一、具有古典美的新诗
        二、旧体诗词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诗书互渗与书家诗词
        一、融汇贯通的诗书修习之路
        二、诗书互融的独特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现实境遇与亚里士多德智慧
    第一节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公民道德
        二、公民道德教育
        三、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
    第二节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公民道德认知模糊
        二、公民道德行为失范
        三、公民道德实践知行不一
    第三节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公民道德资源的理论供给不足
        二、公民道德资源的制度供给不足
        三、公民道德资源的实践供给不足
        四、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人的本性与目的
        一、自然目的论
        二、人本质上是理性的动物
        三、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四、公民的本质
    第二节 城邦的本性与目的
        一、城邦本质论
        二、城邦有机论
        三、城邦目的论
    第三节 幸福及其实现
        一、幸福的本质
        二、好人与好公民
        三、公民教育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内容指向
    第一节 伦理德性
        一、伦理德性的养成
        二、伦理德性是一种品质
        三、伦理德性与中庸
    第二节 实践智慧
        一、实践理性与实践智慧
        二、伦理德性与实践智慧
        三、实践智慧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理论智慧
        一、沉思与幸福
        二、沉思的生活与道德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自然进路
    第一节 天赋培育
        一、婚姻与怀孕期
        二、婴幼儿期(0-7岁)
    第二节 习惯养成
        一、少年期(7-14岁)
        二、青年时期(14-21岁)
    第三节 理性教育
        一、教育课目主要是伦理学与政治学
        二、教育的主体是政治学家
        三、教育的目的是闲暇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生成路径
    第一节 正义:城邦原则
        一、政治正义
        二、优良城邦
        三、优良政体
    第二节 友爱:城邦纽带
        一、友爱及其类型
        二、友爱与自爱
        三、政治友爱与城邦正义
    第三节 法治:良法善治
        一、德法合一
        二、人治还是法治
        三、法治的本质内涵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自由教育
        二、德福一致
        三、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自然教育
        二、德育为本
        三、全员育人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生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生活教育
        二、德行有用
        三、制度正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毛泽东读书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毛泽东读书观理论来源的研究
    1.1 中国传统读书观对毛泽东读书观的影响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观对毛泽东读书观的影响
2 关于毛泽东读书观主要内容的研究
    2.1 毛泽东对读书重要性的研究
    2.2 毛泽东读书方法的研究
    2.3 毛泽东读书原则的研究
    2.4 毛泽东读书目的的研究
3 关于毛泽东读书观对当代启示的研究
    3.1 毛泽东读书观对于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启示
    3.2 毛泽东读书观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
4 总结与反思
    4.1 理论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
    4.2 研究方法需更加丰富
    4.3 研究内容要更注重平衡性和整体性

(6)周谷城美学思想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理论意义
    2.研究现状及问题
    3.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1章 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内涵
    1.1 情感论
        1.1.1 情感作为美或艺术的源泉
        1.1.2 正确认识情与理的关系
        1.1.3 “使情成体”的主客统一观
    1.2 礼乐论
        1.2.1 礼与乐的重新阐释
        1.2.2 礼乐的功用解读
        1.2.3 从礼到乐的美学原理
    1.3 艺术论
        1.3.1 “无差别境界”与“差别境界”
        1.3.2 艺术体现的“时代精神”
        1.3.3 艺术无用,而有大用
第2章 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批判
    2.1 对情感美学的批判
        2.1.1 资产阶级普遍人性论
        2.1.2 表现主义艺术
        2.1.3 夸大艺术的美感作用
    2.2 对“狭隘”的艺术观的批判
        2.2.1 个人纯粹情感的表现
        2.2.2 “两种境界”
        2.2.3 抽象性、个人性理想
    2.3 对背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批判
        2.3.1 主观唯心主义艺术观
        2.3.2 “无差别境界”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2.3.3 阶级调和的“时代精神”
第3章 周谷城美学思想新论
    3.1 周谷城美学思想在当代美学史中的位置
        3.1.1 对中国传统抒情理论的传承与改造
        3.1.2 中国当代美学史对周谷城美学的忽略
        3.1.3 周谷城与中国美学四大派的比较
    3.2 周谷城美学在美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3.2.1 “美学”本就是“感性学”
        3.2.2 “情”与“理”关系的重新审视
    3.3 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3.3.1 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理论意义
        3.3.2 对走出日常生活困境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论青少年时代毛泽东的学习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述评
        1.2.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2.4 研究方法
第2章 青少年毛泽东学习观的思想来源
    2.1 国家和民族的内忧外患激发毛泽东的学习动力
    2.2 湖湘文化的家国情怀砥砺毛泽东的学习精神
    2.3 青少年时代的求学和实践经历丰富了毛泽东的学习内容
第3章 青少年毛泽东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3.1 救国救民的学习理想
        3.1.1 树立远大的志向
        3.1.2 培养真切的本领
    3.2 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
        3.2.1 要读无字之书
        3.2.2 用实践检验学习的优劣
    3.3 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
        3.3.1 勤学苦练,奋发蹈厉
        3.3.2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3.4 坚定不移的学习原则
        3.4.1 学习方针上:全面发展
        3.4.2 学习内容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4.3 学习主体上,以我为主,独立思考
    3.5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3.5.1“四多”学习法
        3.5.2 工具利用法
        3.5.3 比较学习法
第4章 青少年毛泽东学习观的当代价值
    4.1 毛泽东远大的学习理想有利于当代青年学生确立成长成才的目标
    4.2 毛泽东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指引当代青年学生提升学习品质
    4.3 毛泽东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对当代青年磨练意志具有榜样价值
    4.4 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指引着当代青年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启蒙”概念的本源与中国现代的误读
    一 “启蒙”外来说及其“断裂”语境
    二 中国传统的“启蒙”概念
    三 西方现代的 Enlightenment 概念
    四 中国现代“启蒙”概念外来说的质疑与辨析
    五 “启蒙”话语的现代误读
第二章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逻辑建立
    一 梁启超的“新民”与中国现代“启蒙”误读的发生
    二 士人危机与“中等社会”: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化启蒙主体的建立
    三 公共空间的政治激情与“在野美俗”
    四 “欧西新意境”的“借光”与 “宗经”思维的现代幽灵
    五 “诗教”传统与梁启超文学启蒙的精神资源
第三章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话语形态
    一 “历史人格者”与群体心理
    二 报刊启蒙与小说理论的激情
    三 中层启蒙与政治小说的提出
    四 对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反思与评价
    五 “小说界”:“诗可以群”的现代重构
第四章 梁启超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国族内涵
    一 知识普及:晚晴小说地位凸显的实用思潮背景
    二 “国民”与“中国小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小说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性
    三“新小说”认同建构的两种途径
    四 从“中国小说”到“中国文学”:小说总体性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范式的确立
    五 充满裂缝的“中国文学”
    六“中国文学”与“文学经国”
第五章 梁启超的报章启蒙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雅俗之辨
    一 报章启蒙与梁启超的文体思想
    二 近代雅俗之辨(一):文体“雅正”与正统/异端
    三 近代雅俗之辨(二):文体“夷夏”与抵制东瀛文体
    四 近代雅俗之辨(三):文体“新旧”与融合困境
    五 另一种“雅”:梁启超文体变革的精英性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大陆(含部分台湾)梁启超学位论文题目索引
附录二: 中国大陆梁启超文学美学方面学位论文摘要题录(不完全统计)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内圣外王":儒学的精神实质
        1.1.1 "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1.1.2 "内圣外王"的内涵
    1.2 梁漱溟"内圣外王"之学
    1.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
    2.1 现代新儒学概述
        2.1.1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2.1.2 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色
    2.2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色
        2.2.1 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
        2.2.2 批判科学主义
        2.2.3 谋求儒学的现代化
    2.3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的思想渊源
        2.3.1 阳明心学
        2.3.2 泰州学派
        2.3.3 柏格森哲学
    2.4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思想简评
    2.5 本章小结
3 梁漱溟的道德观("内圣外王"的基础)
    3.1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心性论
        3.1.1 梁漱溟诠释"人心"与"人生"
        3.1.2 人性本善
        3.1.3 人性向善的关键:生命自觉
    3.2 梁漱溟道德观的核心内容
        3.2.1 梁漱溟诠释道德
        3.2.2 尚情无我的道德义务观
        3.2.3 道德之俗与道德之真
    3.3 梁漱溟的"以道德代宗教"构想
        3.3.1 梁漱溟诠释宗教
        3.3.2 以道德代宗教
        3.3.3 儒学与宗教:后起新儒家的继续思考
    3.4 梁漱溟的道德修养论
        3.4.1 儒家之学是修养之学
        3.4.2 修养之学是功夫之学
        3.4.3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3.4.4 道德修养的现代价值
    3.5 本章小结
4 梁漱溟的教育观("内圣外王"的路径)
    4.1 东西教育之比较
        4.1.1 西洋人注重知识教育,中国人注重情志教育
        4.1.2 情志教育的主要内容
        4.1.3 对梁漱溟东西教育观之评析
    4.2 对当时新式教育之批评
        4.2.1 新式教育不合于教育的道理
        4.2.2 新式教育不合于人生的道理
        4.2.3 理性的声音:梁漱溟对新式教育的反思
    4.3 乡村教育之尝试
        4.3.1 乡村教育之目的:培养新民众,建设新乡村
        4.3.2 乡村教育之方式:以社会教育为主
        4.3.3 乡村教育之内容:以人生教育为先
    4.4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4.4.1 教育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关键
        4.4.2 教育现代化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内圣外王"的实践)
    5.1 乡村建设的意义:"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5.2 乡村建设的依据:"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结构
        5.2.1 伦理本位
        5.2.2 职业分立
        5.2.3 对"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之评析
    5.3 乡村建设的进路:从理性求组织
        5.3.1 从理性求组织——村学乡学
        5.3.2 村学乡学的基础:传统乡约的现代改造
        5.3.3 村学乡学的结构与职能
        5.3.4 "从理性求组织"何以可能?
    5.4 乡村社会的维系:以礼俗代法律
        5.4.1 以礼俗代法律
        5.4.2 对"以礼俗代法律"之思考
    5.5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之评析
        5.5.1 农村现代化的探索——毛泽东与梁漱溟的比较
        5.5.2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特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6.1 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特色
    6.2 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启示
        6.2.1 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的启示
        6.2.2 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启示
        6.2.3 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种境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青年思想研究[D]. 季小钰.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工农化”叙事研究[D]. 张云舒. 南京大学, 2020(02)
  • [3]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D]. 凤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孙玉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毛泽东读书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谢忠强,邢锐锐. 图书馆, 2018(06)
  • [6]周谷城美学思想再评价[D]. 任洋. 西南大学, 2018(01)
  • [7]青年的楷模 学习的榜样——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J]. 贺军科. 时代青年(视点), 2017(10)
  • [8]论青少年时代毛泽东的学习观[D]. 王鼎. 湘潭大学, 2016(03)
  • [9]“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D]. 郑焕钊. 暨南大学, 2012(10)
  • [10]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 陈奇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个境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