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中三种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部分表征

微生物肥料中三种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部分表征

一、微生物菌肥中三类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芝言[1](2021)在《矿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应用》文中指出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种属、地域和生物群之间的差别,它在评估和改善土壤质量、生态系统稳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起到增强微生物对抗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的缓冲作用,提高微生物的适应性能力。对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于开发超常规的微生物资源,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自修复机制的功能,以及推动土壤实现可持续利用起到一定的信息参考作用。本研究根据矿山区植物的生长状态不同的两个区域选择采样点,命名为A区和B区,每个区域均采用五点取样法,选择表层土壤(0-3 cm)、植物根际土壤(20-23 cm)及深层土壤(40-43 cm),分别命名为A1、A2、A3和B1、B2和B3。通过对矿山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对土壤中微生物组成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确定菌落差异,并筛选和鉴定出优势菌群。将获得的菌株制作成菌肥,并通过试验田植物种植试验测试确定其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对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有效钾、有效磷及水解性氮的含量不同,整体表现为A区域土壤这三种理化性质参数高于B区域。两区域土壤整体呈现碱性。同时对Alpha多样性、属级别分类、菌群丰度差异性及群落基因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B两区域中群落的多样性差异较小,菌群丰度具有较大差异。确定A区域中酸杆菌、芽单胞菌和拟杆菌群落为优势菌群。(2)矿山土壤优势菌株的分离筛选根据土壤种群分析结果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筛选结合的方法从矿山土壤中分离出两株较为优势的菌株,采用16s r D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及分析后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NEW-1菌株认定为于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成员,NEW-2菌株归类于酸杆菌属(Acidobacterium)。对两株菌进行最适生长温度及p H测定,结果表明NEW-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NEW-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两者最适p H为8。(3)菌肥的制备以及农田种植试验通过固体堆肥发酵制备菌肥,并设置5个组别,分别为A(空白),B(单一NEW-1菌肥),C(单一NEW-2菌肥),D(NEW-1和NEW-2混合菌肥),E(YZ-1、NEW-1和NEW-2混合菌肥)。种植后观察蔬菜长势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多种混合菌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以及改善土壤肥力。

谢显秋[2](2021)在《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蔗不仅是广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甘蔗生产中大量化肥的施用,严重制约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固氮菌能有效促进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转化。大量研究证实,内生固氮菌能定殖于植株根系及体内,并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来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内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的活化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对于改善蔗地土壤质量、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4株固氮菌DX120E(Klebsiella variicola)、CA1(Bacillus mycoides)、WZS021(Streptomyces chartreusi)以及CN11(Pseudomonas mosselii)进行单一及组合处理蔗地土壤,以固氮模式菌株PAL5为对照,分析各菌株处理对土壤三大主要营养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将筛选出的最优组合接种处理甘蔗进行桶栽试验,从对甘蔗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土壤营养和酶活及茎叶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探讨处理菌株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菌株或组合对土壤养分具有活化作用,菌株处理后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有机酸含量均上升,无机磷含量降低,且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隶属函数法筛选得到三个较优处理,分别是DX120E、CN11+DX120E和CA1+DX120E+WZS021。2.将筛选的三个组合以及PAL5回接两个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桶栽试验的结果表明,与未接种菌株的甘蔗相比,处理后两个甘蔗品种的株高、叶绿素含量、锤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但不同处理差异不同。两个甘蔗品种的生物量都以DX120E和PAL5处理的效果最好。PAL5处理对品种B8、ROC22的生物量提高效果最为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2.16倍、0.60倍,DX120E处理效果次之,分别提高了1.86倍、0.39倍。接菌处理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叶片的氮、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B8甘蔗品种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高的为PAL5处理,较空白对照CK显着提高40.82%;ROC22品种,DX120E处理的NR活性显着高于对照,比对照提高1.12倍。两个甘蔗品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合成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S,SPS)活性均在处理后60 d时最高。3.桶栽试验不同处理时期,土壤中的硝态氮、氨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增加,土壤酶的活性均显着提高,无机磷含量降低,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甘蔗品种B8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不断提高,品种ROC22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两个品种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水解氮、有效磷、无机磷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缓效钾含量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菌株组合处理CA1+DX120E+WZS021对土壤氮磷钾的活化作用显着低于其他两个处理。4.利用LC-MS技术对DX120E接菌处理后的甘蔗茎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X120E接菌处理后甘蔗叶片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和含量要高于茎,代谢差异物主要为氨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接种DX120E后,甘蔗品种B8茎和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甘蔗品种ROC22茎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上调,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表明,甘蔗品种B8的茎内有62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15种;品种ROC22茎内有53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01种。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接菌后通过影响糖酵解和TCA循环促进了甘蔗的氮代谢和碳代谢。综上分析表明,接种菌株可以改善甘蔗根际土壤环境,促生菌DX120E能影响甘蔗氨基酸代谢通路,促进甘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菌属内生固氮菌在甘蔗稳产增产、化肥减量增效栽培中的应用和揭示内生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机制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徐鸿[3](2021)在《产碱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及机制探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污染土壤修复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往往存在局限性和不稳定性。联合修复是协同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修复方法进行土壤修复,此方法不仅弥补了传统修复的缺点,而且可以提升修复效果,已逐渐成为目前污染土壤修复的主流。本文利用产碱微生物联合钝化剂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分析它对水稻生长和镉积累及土壤有效镉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首先,从湖南本地碱性环境中筛选分离了三种产碱菌株,并命名为Ls、Lg和DQ-2。以三株产碱菌株为对象展开了微生物鉴定、生长条件优化、生物学特征等研究。三种菌株均具备产碱的特征,其生长过程中培养液p H最高分别可达8.20、8.39和8.29(初始p H为7.2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得知三种菌株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通过对三种菌株进行生长条件优化得知,它们的生长周期分别为44、40和44 h,最佳生长条件均为碳源:蛋白胨,氮源:酵母浸粉,初始p H:6.50;此外,通过在污染农田土壤接种三种菌株可知,它们均对土壤中重金属镉具有钝化效果,其土壤有效镉分别下降了50.13%、56.11%和52.41%。其次,以Lg产碱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究生物炭、海泡石和羟基磷灰石三种钝化剂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比例钝化剂对土壤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三种钝化剂能有效提高农田土壤p H,其中2%比例的钝化剂对农田土壤p H影响最佳;在农田土壤接种三种2%比例的钝化剂48 h后,海泡石和羟基磷灰石处理组的土壤有效镉分别下降了4.31%和19.67%,而生物炭处理组却增加了土壤有效镉含量;三种2%比例的钝化剂联合Lg产碱微生物处理农田污染土壤48 h后,其钝化效果均增加,其中羟基磷灰石联合Lg产碱微生物能最大化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镉,可达69.01%。在室外水稻盆栽实验中,以羟基磷灰石联合Lg产碱微生物(产碱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对水稻生长和镉积累以及土壤有效镉的影响。对水稻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可知,相比较空白组,它能增加水稻的谷粒总质量和数量、株高以及提高水稻结实率,最高分别可提升27.27%、22.81%、5.00%和3.62%,且其能降低谷粒和谷杆镉含量,最高可分别减小79.69%和25.07%镉含量;对土壤有效镉的影响结果可知,它能降低污染土壤的有效镉,最高可下降47.75%。在室内水稻盆栽实验下,采用RT-PCR分析技术探究了产碱微生物菌剂对水稻不同时期不同镉转运基因(Os HAM2、Os HAM3、Os NRAMP1、Os NRAMP1和Os ZIP4)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碱微生物菌剂处理下,五个镉转运基因表达量均发生变化,且随时间影响增大,在处理第15天,五个镉转运基因表达量分别下调4.53倍、5.34倍、5.37倍、4.53倍和5.41倍。此外,Os NRAMP1和Os HAM2基因表达量上下调差异高于其他镉转运基因。由此推测,产碱微生物菌剂可能在水稻生长期主要通过上下调Os NRAMP1和Os HAM2基因,并协同其他镉转运基因来影响水稻对镉的吸收。最后,利用Ls、Lg和DQ-2三种菌株联合羟基磷灰石制备产碱微生物复合菌剂处理室外盆栽水稻。结果表明,该复合菌剂能降低土壤7.17%的有效镉含量。相比较空白,它最高能降低41.19%的水稻谷粒镉积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态。此外,比较两个时期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可以发现,该复合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门分类上有显着差异,但该差异性受土壤镉浓度影响。

冯媛媛[4](2021)在《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重茬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樱桃属于蔷薇科、樱属植物,具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们国家,在山东省烟台、辽宁省大连等地开始种植,如今已呈现全面开花式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果树。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对于樱桃需求量的增长,使得果园出现集约化、种植单一的现象,并且随着同一果园的种植年限的增加,影响了土壤的环境,造成了樱桃品质与产量的下降,限制了樱桃产业的高速发展。连作障碍已经成为樱桃果园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肥料的施用可以直接刺激产量的增加,但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可忽略,如环境污染,造成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缺点。由于人们对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并且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肥料成为农业生产的热点。这种新型肥料即为微生物菌肥。本实验分离筛选出植物根际促生菌,进行分子鉴定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研究根际促生细菌对重茬土壤与正茬土壤的吉塞拉6号组培苗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研究单一菌株与复合菌株对吉塞拉6号组培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促生作用及土壤的生态因子的影响。旨在发现根际促生细菌对于重茬土壤栽种的植株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菌肥的研究材料,提供理论和生产实用依据。本研究2019—2021年在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果树实验室进行。试验以吉塞拉6号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五株根际促生细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甲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对重茬与正茬吉塞拉6号组培苗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环境等指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重茬土与正茬土的吉塞拉6号组培苗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理指标,地下部分的根形态等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2、植物根际促生菌的高浓度的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高于低浓度的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随着各个单一菌液的浓度的降低,组培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各项指标增长率也随之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随着菌悬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随着菌悬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3、复合菌株共同发酵得到的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高于单一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对土壤中有害真菌的数量的抑制影响高于单一菌悬液的影响,对土壤中的细菌数量的促进效果高于单一菌液处理的影响。4、植物根际促生菌对重茬土壤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高于正茬土壤樱桃组培苗的影响。重茬土组培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环境的各项指标的增长率均高于正茬土组培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环境的增长率。

韩明月[5](2021)在《解磷海洋菌的筛选及其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滨海盐碱土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有巨大的农业开发潜力,但由于水盐运动频繁,土壤具有明显的“盐、碱、板、瘦”特点,土壤磷素常被钙固定导致有效性极低,改良难度很大。在普通农田土壤环境下,外源添加解磷菌可以促进Ca-P的有效化,增加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态磷的供给,但高盐碱环境下解磷微生物的种类较少,其生长及在盐碱土中的适应性报道较少。现有的解磷菌在盐碱土改良应用中常因为盐碱适应性不足,造成定殖性差、活性低和功能不稳定等问题,成为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实验室拥有的具有广泛盐碱适应性的海洋细菌菌株资源,筛选了系列适盐碱的解磷海洋菌,并探究了 6株具有良好解磷效果的解磷菌对盐度、pH、温度、碳源、氮源及对盐碱土壤环境的适应性,初步探讨了其解磷机制。以工农业废弃物为载体,选取了一株性能较优的菌株Bacillusparamycoides 3-1a制备了微生物有机肥,通过盆栽实验探究了施加解磷菌及微生物菌肥对植物生长、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产胞外多糖的海洋菌株资源库中筛选得到一批解磷菌株,选取解磷效果较优的6株细菌(Pseudomonaspalleroniana4-2,Bacillusparamycoides3-1a,Bacillus cereus 2-8a,Bacillus thuringiensis 2-7a,Oceanobacillus kimchii 3-6b,Oceanobacillus iheyensis 3-10b),探究了其在不同盐度、pH、温度、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中的解磷量和在盐碱土壤中的存活情况和环境行为。结果表明,6株细菌对各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不同,菌株2-7a和2-8a在盐度0-10%,pH 7-10范围内均有良好的解磷效果,3-1a在盐度0-8%,pH 7-9范围内有良好的解磷效果,且上述3株海洋芽孢杆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解磷。土壤培养实验结果表明,3-1a的接种可使土壤pH降低0.07左右,土壤速效氮、磷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4.2%和18.2%,表明菌株3-1a具有广泛的盐碱和营养适应性,能在盐碱土中存活和发挥解磷作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解磷菌的解磷量与培养基pH呈显着负相关,通过连续培养实验验证解磷作用是由于培养基pH的下降导致;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探究了菌株在有/无磷酸三钙胁迫时分泌有机酸种类的差异,结果表明菌株3-1a解磷时产生葡萄糖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丙酸,乙酸7种有机酸,4-2解磷时产生葡萄糖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5种有机酸,无磷酸三钙胁迫时,2株菌均不会产生苹果酸;通过SEM观察到解磷作用后磷酸三钙尖锐的棒状晶体变得短而圆滑,菌体表面有破损和褶皱,并沾有大量细微的磷酸钙颗粒,验证了细菌与磷酸钙之间的相互作用。(3)采用半固态发酵法将食用菌种植废料、玉米芯粉与菌株3-1a混合发酵制备了微生物有机肥。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探究了对照组(CK)、菌株3-1a处理组(BB)、有机肥处理组(OF)、自制微生物有机肥处理组(BOF)四个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情况、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BOF处理有效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土壤pH由8.12降低至7.64,速效氮、磷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了 5倍和30倍左右,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发生变化,表明该方案对盐碱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综上,本研究筛选得到了具有较宽盐碱适应范围的解磷海洋菌,初探了其解磷机理,并成功制备了微生物有机肥,有效促进了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提高,丰富了适用于盐碱土的解磷菌株资源,对盐碱土绿色复垦有工程指导意义。

孔蕾[6](2021)在《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析及内生拮抗菌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三七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三七性喜温暖阴湿,主要依靠人工种植,对灌溉量有严格的要求。复合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进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植物抗性。灌溉和施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对农作物生长和种植区土壤微生物都有重要影响。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在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的变化对三七健康种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水肥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为三七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采集种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西南部的三七植株根际土壤,三七的种植设置三种灌溉方式为低水(J1)、高水(J2)及高低水交替灌溉(J3),以及两种不同量微生物肥料即少肥(F1)、多肥(F2)处理,对照组为CK(正常水、无肥),每周进行一次灌溉,每月进行一次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喷灌形式。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土壤细菌16Sr DNA基因及真菌ITS1基因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数据统计,进行OTU、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分析,探究不同水肥条件对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从三七植株内生菌通过分离纯化,筛选出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从OTU角度,CK组(正常水、无肥)的OTU数目最低,F1(少肥)处理的OTU数目高于F2(多肥),J2(高水)处理组OTU数目高于J1(低水)、J3(交替灌溉)处理。从Alpha多样性角度,CK组(正常水、无肥)细菌丰富度、数量和群落多样性都最低,而施加微生物肥料的六组处理在上述三个方面显着较高。比较不同量的施肥,F1(少肥)更有利于细菌丰富度和数量的增加。而比较不同的灌溉量,J2(高水)处理物种数量更高,J3(交替灌溉)群落多样性更高。从Beta多样性角度,比较不同量的施肥,施肥(F1、F2)组之间相似性高于不施肥CK处理。比较七组水肥处理,CK组(正常水、无肥)、J1F2(低水、多肥)及与其他处理组相似性很低。(2)对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门水平丰度比较高的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各处理细菌在纲、目、科、属水平群落结构各有差异。施加微生物肥料处理增加了许多有益细菌的丰度,如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等,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3)对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不同灌溉条件(F)和不同量的菌肥(J)各分组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水肥条件的共同作用对于真菌的影响更为复杂。从OTU数目角度,CK组(正常水、无肥)及J2F1(高水、少肥)的OTU数目较少,J1F2(低水、多肥)和J3F1(交替灌溉、少肥)处理的OTU数目较高。比较J1(低水)和J2(高水)处理,J1(低水)处理更有利于真菌的生长。从Alpha多样性角度,CK组(正常水、无肥)及J2F1真菌丰富度、数量和群落多样性较低,而J1F2(低水、多肥)和J3F1(交替灌溉、少肥)处理真菌丰富度、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很高。从Beta多样性角度,F2(多肥)处理之间的组成较为相似,J3F2(交替灌溉、多肥)、J1F1(低水、少肥)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最大。(4)对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七组样品中共检测到12个真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是最优势的门,不同处理土壤真菌在纲、目、科、属水平各有差异。除J3F2(交替灌溉、多肥)处理外,总体上,与对照组相比,五组不同水肥处理中致病真菌的丰度降低了,如曲霉菌属(Aspergillus)、轮枝菌属(Vert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有益真菌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木霉菌属(Trichoderma)在七组处理中丰度接近。(5)从三七植株内生菌中分离纯化细菌、真菌、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得到了七株对三七根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细菌。

张曼,王振光,高峰,胡珅华,武琳,程光平,陈秀荔[7](2020)在《巴马拟缨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巴马拟缨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巴马拟缨鱼健康养殖提供保障。【方法】从病源地采集患病巴马拟缨鱼样本,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病料中分离优势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API 20NE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和gyrB基因PCR扩增分析后,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以确定其致病力,最后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药敏性。【结果】从患病巴马拟缨鱼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BM178),综合其形态特征、API 20NE生理生化鉴定谱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可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腹腔注射感染BM178菌株后,巴马拟缨鱼的胸鳍、腹鳍和臀鳍基部不同程度出血,肛门红肿,剖检可观察到内脏团有点状出血、肝脏充血、脾脏肿大和肠道充血等症状,与自然发病巴马拟缨鱼的症状基本一致;BM178菌株对健康巴马拟缨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26×102CFU/g。在BM178菌株中6种常见毒力基因(hly、aer、act、alt、ahp和ahal)的检出率为100.0%,即毒力基因型为hly+aer+act+alt+ahp+aha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BM178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和氟苯尼考等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已产生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巴马拟缨鱼暴发性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实际生产中可选用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或氟苯尼考进行防治。

张煜[8](2020)在《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为加快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东北地区烟草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制备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株,提出牛粪微生物菌肥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制备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林间、烟地及牛粪中分离得到120株菌株中筛选出生长速率快、高效降解纤维素最佳菌株为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扩繁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0 g+滤纸50 g+氯化钠50 g+碳酸钙20 g+酵母提取物10 g+蒸馏水10 L。最佳扩繁培养条件:接种量20%,温度30~35℃,pH值为7.0,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0 ln/h。微生物菌肥制备优化工艺为:1000 kg牛粪+25 kg秸秆+7.5 kg菌液+2.5 kg水比例混合搅拌用塑料布覆盖,堆肥底径为145 cm,高为95 cm。混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1%,堆肥1~6周在升温和高温阶段每3 d翻堆1次,6~12周降温阶段每7 d翻堆1次。堆肥过程中含水量保持在60±5%。堆肥过程pH范围7.3~7.8之间,总氮含量先降后升,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水解氮含量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堆体表面向下40 cm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7.60 g/kg和15.60g/kg。制备菌肥可显着提高烟草种子“龙江911”发芽率(p<0.05)。堆肥过程中,肥堆优势细菌门从厚壁菌门(Firmicutes)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演替,形成新微生物菌肥群落结构。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在不同堆肥时期相对丰度均处于前50,但堆肥前期、中期、后期丰度呈现先降后增显着变化。说明了添加菌株对肥堆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图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绿弯菌门在微生物群落发展中的重要性。微生物菌肥382.5 kg/hm2+烟草专用肥375 kg/hm2混合施用能够显着改善土壤pH值至烟草生长最适范围,提高土壤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同时对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产量、氮和钾含量具有最佳促进效果。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草代谢产物积累。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51.2±2.1%)、有效磷含量(25.26 mg/kg)、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提升效果均为各试验组中最佳。同时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组烟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烟草总氮/烟碱比值最优,烟草品吸质量得分最高。单施烟草专用肥会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而施用微生物菌肥或混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烟草专用肥有助于改善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但单施烟草专用肥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有机碳、pH、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优化了牛粪-秸秆堆肥技术,配制出了高效微生物菌肥,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烟草品质量和产量的微生物菌肥堆肥及施肥技术。

李庆芬[9](2020)在《XM-4菌株的鉴定及其农用与环境修复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土壤中筛选的一株细菌XM-4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以及农用和环境修复功能分析,将为开发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环境修复的微生物菌剂奠定基础。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菌株XM-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通过平板对峙实验证明菌株XM-4能有效的抑制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黄瓜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茶叶轮斑菌(Pestalotiopsis theae)、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6种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且抑菌率均在60%以上。提取菌株XM-4稳定期的发酵液,经过滤除菌和121℃高温处理两种方式处理得到无菌发酵液。实验证明两种处理得到的无菌发酵液对6种病原真菌都具有拮抗作用,且抑菌效果基本相同。通过平板实验测得菌株XM-4的解纤维素透明圈和菌落的直径比值最大为3.6。通过CMCase法和FPase法定量分析得知菌株XM-4无菌发酵液的纤维素酶活性在第3 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03.74 U/mL和172.66 U/mL。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定量测得菌株XM-4第4天的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80%以上。同时平板定性实验也验证了菌株XM-4具有解钾和固氮的功能。3.将菌株XM-4分别接种到含不同浓度双酚S的固体LB培养基上,结果显示:菌株XM-4对双酚S的最大耐受浓度为500 mg/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浓度双酚S标准液对应的峰面积,将数据拟合得到双酚S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63.608x-48.846,R2=0.9996。再将菌株XM-4接种到双酚S含量为60 m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摇瓶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菌株XM-4连续6天对双酚S的降解率。结果显示,菌株XM-4第6天对双酚S的降解率最高为80.82%。4.对正常培养的XM-4菌株和加入双酚S培养的XM-4菌株分别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和分析。对12个实验样本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0大类,325种代谢物,通过单变量统计分析得知差异代谢物有47种;再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了8条关键的代谢通路,并最终找出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通路是与菌株XM-4代谢物差异相关性最高的关键通路。本研究证明了菌株XM-4是一株同时兼具农用和环境修复功能的菌株,该菌株将为生物菌肥的研制和环境修复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郑世浩[10](2020)在《秸秆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别筛选出固氮菌、水解有机磷细菌和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将它们与能拮抗层出镰孢菌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混合,以玉米秸秆为基质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得到固态发酵营养体最高活菌数的适宜条件,制备出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肥。同时,利用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烟草栽培试验,通过对烟草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的测定,检验其应用效果。论文研究从植物根际土壤中,通过筛选分别得到固氮菌N3、水解有机磷细菌Y1、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W3,其16S rDNA鉴定结果分别为Arthrobacter sp.ZSH N3、Enterobacter asburiae ZSH Y1、Enterobacter hormaechei ZSH W3,在CGMCC的保藏编号分别为1.18471、1.18470和1.18469。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层出镰孢菌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拮抗效果良好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KY2(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KY2)当作生防菌使用。通过十字交叉法得知,固氮菌N3、水解有机磷细菌Y1、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W3、生防菌KY2相互间无拮抗作用。选取玉米秸秆作为基础固态基质,利用添加沼液和接种里氏木霉RUT-C30(Trichoderma reesei)菌悬液的方式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再接种固氮菌N3、水解有机磷细菌Y1、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W3、生防菌KY2混合菌悬液,发酵一定时间后制备出新型复合微生物菌肥。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得到固态发酵营养体最高活菌数的适宜条件,在发酵条件为温度30.4℃、初始pH 7.7、初始含水量100%、接种量15.5%、接种间隔时间12 h、发酵时间120 h的情况下,菌肥中固氮菌N3、水解有机磷细菌Y1、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W3、生防菌KY2实际有效活菌数分别达到2.27×109、3.11×109、7.10×108和3.21×109 CFU·g-1,总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原材料的6.07倍和11.43倍。选取烟草作为供试植株,进行盆栽实验验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功效。盆栽实验结果得出,施用该复合微生物菌肥既能显着提高烟草植株的生长特性、促进烟草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增加烟草叶片的营养成分,还能有效提高盆栽基质的营养成分含量、改善盆栽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且有效防治烟草层出镰孢菌枯萎病。综上,论文完成了固氮菌N3、水解有机磷细菌Y1、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W3、生防菌KY2的筛选及鉴定,通过固态发酵,制备出新型复合微生物菌肥。通过烟草盆栽实验,显示出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良好功效,可进一步产业化推广。

二、微生物菌肥中三类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菌肥中三类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矿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微生物多样性
        1.2.1 微生物多样性概述
        1.2.2 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因素
        1.2.3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3 土壤微生物的促生作用
        1.3.1 直接促生作用机制
        1.3.2 间接促生作用机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矿山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3.3 土壤基因组DNA的提取
        2.3.4 基因组测序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土壤样品分析
        2.4.2 土壤基因组DNA提取
        2.4.3 Alpha多样性分析
        2.4.4 群落属级别分类学分析
        2.4.5 菌群丰度差异性分析
        2.4.6 群落基因功能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优势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的分离筛选
        3.3.2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3.3.3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3.3.4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实验测定
        3.3.5 最适温度及pH的测定
        3.3.6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菌株的分离筛选
        3.4.2 菌株的鉴定
        3.4.3 菌株的生理生化实验测定
        3.4.4 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和p H测定
        3.4.5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3.5 小结
第4章 优势菌株的促生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及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田的选择及植物的种植
        4.3.2 微生物菌肥的制作
        4.3.3 微生物菌肥的应用
        4.3.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实验田的准备
        4.4.2 植物的生长状态
        4.4.3 菌肥应用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1.前言
    1.1 甘蔗生产中化肥的施用
    1.2 植物内生固氮菌
    1.3 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1.3.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
        1.3.2 内生固氮菌促生作用及土壤活化作用
        1.3.3 内生固氮菌回接甘蔗的研究
    1.4 植物代谢组学发展和应用
    1.5 微生物菌肥前景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土壤
        2.1.3 种植材料
        2.1.4 代谢组学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供试菌株组合
        2.2.2 桶栽试验
    2.3 试验方法
        2.3.1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制备
        2.3.2 菌株组合对土壤的处理
        2.3.3 甘蔗种植及接菌处理
        2.3.4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2.3.5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2.3.6 甘蔗农艺性状测定
        2.3.7 甘蔗氮、糖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2.3.8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2.3.9 代谢物样品提取方法
        2.3.10 样品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2.3.11 数据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较优促生菌株组合的筛选
        3.1.1 不同接菌处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和有机酸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3.2 菌株对甘蔗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3.2.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茎径的影响
        3.2.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的影响
        3.2.5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锤度的影响
        3.2.6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7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2.8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9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3 桶栽试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的影响
        3.3.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氮素的影响
        3.3.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磷素的影响
        3.3.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钾素的影响
        3.3.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酶活的影响
    3.4 DX120E处理甘蔗茎叶代谢组学分析
        3.4.1 甘蔗茎的代谢组学分析
        3.4.1.1 茎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4.1.2 茎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3.4.1.3 茎差异代谢物筛选
        3.4.1.4 接菌处理后茎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3.4.1.5 茎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3.4.1.6 茎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3.4.2 甘蔗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3.4.2.1 叶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4.2.2 叶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3.4.2.3 叶差异代谢物筛选
        3.4.2.4 接菌处理后叶片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3.4.2.5 叶片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3.4.2.6 叶片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4.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4.1.2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4.1.3 接种DX120E菌株对甘蔗茎叶代谢物的影响
        4.1.4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分析
    4.2 结论
    4.3 论文创新点
    4.4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产碱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及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
    1.2 农田土壤镉污染来源
        1.2.1 大气沉降
        1.2.2 污水灌溉
        1.2.3 工业生产排放
        1.2.4 农业生产活动
    1.3 农田土壤镉污染危害
        1.3.1 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1.3.2 对植物的影响
        1.3.3 对人体的影响
    1.4 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
        1.4.1 物理修复技术
        1.4.2 化学修复技术
        1.4.3 生物修复技术
    1.5 微生物菌剂概述
        1.5.1 微生物菌剂的现状
        1.5.2 微生物菌剂制备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1.6.3 主要研究内容
        1.6.4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碱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培养基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3 产碱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2.2.4 产碱微生物的鉴定
        2.2.5 产碱微生物生长条件优化
        2.2.6 产碱微生物的钝化效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产碱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2.3.2 产碱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
        2.3.3 产碱微生物的16S rDNA序列分析
        2.3.4 产碱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测定及条件优化
        2.3.5 产碱微生物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
    2.4 结论
第三章 产碱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载体样品
        3.2.2 实验试剂配制
        3.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4 载体对土壤pH的影响
        3.2.5 载体对菌种生长和产碱的影响
        3.2.6 固定化菌株制备菌剂
        3.2.7 载体和菌剂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种载体对污染土壤pH的影响
        3.3.2 三种载体对产碱微生物的影响
        3.3.3 三种载体及其联合Lg菌株对污染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
        3.3.4 微生物菌剂成品
    3.4 结论
第四章 产碱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镉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3 实验预处理
        4.2.4 室外盆栽水稻培养
        4.2.5 实验设计
        4.2.6 水稻种植及取样时间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碱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4.3.2 产碱微生物菌剂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4.3.3 产碱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产碱微生物菌剂影响水稻镉积累的机制探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3 实验预处理
        5.2.4 室内盆栽水稻培养
        5.2.5 实验设计
        5.2.6 目的基因扩增
        5.2.7 水稻RNA提取
        5.2.8 逆转录反应
        5.2.9 荧光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目的基因引物验证
        5.3.2 产碱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水稻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5.4 结论
第六章 产碱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6.2.3 实验预处理
        6.2.4 室外盆栽水稻培养
        6.2.5 实验设计和土壤样本
        6.2.6 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水稻和土壤重金属镉浓度
        6.3.2 产碱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6.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6.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
    6.4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重茬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研究进展
        1.2.1 连作障碍
        1.2.1.1 连作障碍的研究历史
        1.2.1.2 樱桃连作障碍的原因
        1.2.1.2.1 樱桃土壤状况变化
        1.2.1.2.2 樱桃根系自毒物质分泌
        1.2.1.2.3 樱桃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1.2.1.3 樱桃连作障碍的危害
        1.2.1.3.1 影响樱桃生长
        1.2.1.3.2 加重樱桃的病虫害
        1.2.1.3.3 导致樱桃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
        1.2.1.4 应对樱桃连作障碍的防治方法
        1.2.2 植物根际促生菌
        1.2.2.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概念
        1.2.2.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种类
        1.2.2.3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机制
        1.2.2.4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
        1.2.2.5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应用研究
        1.2.2.6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现状及前景
    1.3 本实验的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实验的创新点
    1.5 本实验的技术路线
2 促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2.1 主要仪器
    2.2 材料
        2.2.1 菌种样品
        2.2.2 培养基
    2.3 方法
        2.3.1 生防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2 生防菌株的筛选
        2.3.3 生防菌株的鉴定
        2.3.3.1 形态学鉴定
        2.3.3.2 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目的菌种的鉴定
        2.4.1.1 形态特征
        2.4.1.2 生理生态特征
        2.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 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PGPR菌悬液的制备
        3.2.2 实验方法
    3.3 测定项目
    3.4 数据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5.2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根系形态及根的鲜重的影响
        3.5.3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5.4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土壤主要生物因子的影响
        3.5.5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6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5.7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根系形态及根的鲜重影响
        3.5.8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5.9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土壤主要生物因子的影响
        3.5.10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根际促生细菌对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4.2 根际促生细菌对幼苗根系的影响
    4.3 根际促生菌对土壤的影响
5 结论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解磷海洋菌的筛选及其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及改良现状
        1.1.1 黄河三角洲盐碱化现状
        1.1.2 盐碱土改良利用方法
    1.2 土壤中的磷素的转化与固定
        1.2.1 土壤中的磷形态与磷的固定
        1.2.2 微生物在土壤磷转化中的作用
    1.3 解磷菌研究现状
        1.3.1 常见的解磷菌及其应用
        1.3.2 解磷菌的解磷机理
        1.3.3 解磷菌应用于土壤改良时面临的挑战
    1.4 微生物菌肥及常用载体
        1.4.1 微生物菌肥研究进展
        1.4.2 食用菌种植废料
        1.4.3 玉米芯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性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2.1.3 供试土壤
    2.2 耐盐解磷菌筛选及其特性
        2.2.1 解磷菌筛选
        2.2.2 环境因子对解磷量的影响
    2.3 解磷机理探究
        2.3.1 菌株分泌有机酸的检测
        2.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2.4 土壤培养与模拟实验
    2.5 微生物有机肥制备及盆栽试验
        2.5.1 微生物有机肥制备
        2.5.2 盆栽试验
        2.5.3 生态风险评估
    2.6 分析测定方法
        2.6.1 水质分析方法
        2.6.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6.3 土壤酶活性测定
        2.6.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7 数理统计分析
第三章 耐盐解磷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3.1 耐盐解磷菌筛选
        3.1.1 菌株来源及鉴定结果
        3.1.2 固体培养基初筛
        3.1.3 液体培养基复筛
    3.2 环境因子对菌株解磷性能的影响
        3.2.1 盐度、pH、温度
        3.2.2 碳源
        3.2.3 氮源
        3.2.4 有机磷源
    3.3 溶磷曲线
    3.4 小结
第四章 菌株的解磷机理探究
    4.1 pH与解磷量的相关性分析
        4.1.1 不同菌株
        4.1.2 不同培养时间
    4.2 连续培养实验
        4.2.1 实验设计
        4.2.2 上清液磷酸盐含量及pH
    4.3 菌株的有机酸产生情况
    4.4 SEM分析
        4.3.1 磷酸三钙颗粒表面形貌
        4.3.2 菌体表面形貌
    4.5 小结
第五章 解磷海洋菌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性及应用
    5.1 土壤培养与模拟淋洗
        5.1.1 洗盐压碱效果
        5.1.2 淋洗液氮磷含量
        5.1.3 土壤氮磷含量
    5.2 盆栽试验
        5.2.1 植物生长状况
        5.2.2 土壤理化性质
        5.2.3 土壤酶活
        5.2.4 土壤微生物群落
    5.3 生态风险评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析及内生拮抗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三七
        1.1.1 三七研究进展
        1.1.2 三七生长条件
        1.1.3 三七根腐病
    1.2 土壤微生物
        1.2.1 土壤微生物及多样性
        1.2.2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
        1.2.3 植物病原菌与有益菌
        1.2.3.1 植物病原菌
        1.2.3.2 植物有益菌
    1.3 土壤水分
        1.3.1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2 干湿交替灌溉对于植物的影响
        1.3.3 土壤水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 生物肥料
        1.4.1 化学合成肥料
        1.4.2 生物肥料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5.1 传统微生物平板培养法
        1.5.2 BIOLOG微平板法
        1.5.3 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法(PLFAs)
        1.5.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5.5 高通量测序技术
    1.6 三七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2.1 试验设计
        2.1.1 三七种植区概况
        2.1.2 不同水肥条件设计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2.2 土壤微生物细菌高通量测序
        2.2.3 细菌OTU分析
        2.2.4 细菌多样性分析
        2.2.4.1 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2.2.4.2 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2.2.5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细菌样品测序质量评估
        2.3.2 土壤细菌OTU分析
        2.3.3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2.3.3.1 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2.3.3.2 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2.3.4 不同水肥条件下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2.3.4.1 不同水肥条件下细菌聚类结果
        2.3.4.2 不同水肥处理下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
        2.3.4.3 不同水肥处理下细菌纲水平群落结构
        2.3.4.4 不同水肥处理下细菌目水平群落结构
        2.3.4.5 不同水肥处理下细菌科水平群落结构
        2.3.4.6 不同水肥处理下细菌属水平群落结构
    2.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3.1 试验设计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3.2.2 土壤微生物真菌高通量测序
        3.2.3 真菌OTU分析
        3.2.4 真菌多样性分析
        3.2.5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真菌样品测序质量评估
        3.3.2 土壤真菌OTU分析
        3.3.3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3.3.3.1 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3.3.3.2 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
        3.3.4 不同水肥条件下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3.3.4.1 不同水肥条件下真菌聚类结果
        3.3.4.2 不同水肥处理下真菌门水平群落结构
        3.3.4.3 不同水肥处理下真菌纲水平群落结构
        3.3.4.4 不同水肥处理下真菌目水平群落结构
        3.3.4.5 不同水肥处理下真菌科水平群落结构
        3.3.4.6 不同水肥处理下真菌属水平群落结构
    3.4 讨论
第四章 病原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及供试病原菌
        4.1.2 分离培养基的配制
        4.1.3 对三七植株内生菌进行分离
        4.1.3.1 三七植株表面消毒
        4.1.3.2 植物组织接入培养基
        4.1.4 三七病原菌的活化及拮抗菌的筛选
        4.1.5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4.1.5.1 拮抗菌DNA的提取
        4.1.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拮抗菌株分离
        4.2.2 拮抗菌株的筛选
        4.2.3 拮抗菌株的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7)巴马拟缨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1.2.1 病原菌分离
        1.2.2 病原菌形态观察及理化特性鉴定
        1.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1.3 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1.3.1 人工感染试验与半数致死剂量(LD50)测定
        1.3.2毒力基因检测
    1.4 药敏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
    2.2 病原菌致病力分析结果
    2.3 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8)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肥料研究国内外概述
        1.1.1 无机肥料
        1.1.2 有机肥料
        1.1.3 微生物菌肥
        1.1.4 微生物菌株筛选
        1.1.5 微生物菌肥作用机理
    1.2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1 种植区土壤研究概述
        1.2.2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1.2.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影响
    1.3 烟草研究概述
        1.3.1 烟草的种类与分布
        1.3.2 烟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1.3.3 烟草的经济价值
    1.4 微生物菌肥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1.4.1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1.4.2 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中的应用
        1.4.3 微生物菌肥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1.4.4 微生物菌肥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与扩繁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培养基
    2.2 研究方法
        2.2.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分离
        2.2.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
        2.2.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鉴定
        2.2.4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种类
        2.3.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制备
        2.3.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3.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试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3.2.2 温度、pH和含水量的测定
        3.2.3 有机碳的测定
        3.2.4 氮的测定
        3.2.5 有效磷的测定
        3.2.6 速效钾的测定
        3.2.7 微生物菌肥品质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生物菌肥的堆积条件
        3.3.2 微生物菌肥养分分析
        3.3.3 微生物菌肥品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微生物菌肥堆积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流程
        4.2.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
        4.2.3 基因扩增序列及高通量测序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微生物菌肥制肥过程中群落的OTU差异
        4.3.2 物种分类分析
        4.3.3 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4.3.4 微生物菌肥的群落网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烟草农艺性状的测定
        5.2.2 烟草品质的测定
        5.2.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标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5.3.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5.3.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试剂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6.2.2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6.2.3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6.2.4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6.2.5 结果与分析
        6.2.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2.7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2.8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9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XM-4菌株的鉴定及其农用与环境修复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2.1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1.2.2 枯草芽孢杆菌农用功能研究
        1.2.3 枯草芽孢杆菌环境修复功能研究
    1.3 双酚S
        1.3.1 双酚S概述
        1.3.2 双酚S的毒性研究
        1.3.3 双酚S的处理方法
    1.4 代谢组学研究
        1.4.1 代谢组学概述
        1.4.2 微生物代谢组学的应用
    1.5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菌株XM-4的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XM-4的形态学分析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XM-4的形态学研究
        2.3.2 菌株XM-4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菌株XM-4的农用功能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XM-4抑制植物病原菌能力测定
        3.2.2 菌株XM-4解纤维素能力测定
        3.2.3 菌株XM-4无菌发酵液的抗氧化酶活性检测
        3.2.4 菌株XM-4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XM-4抑菌谱检测
        3.3.2 菌株XM-4解纤维素能力检测
        3.3.3 菌株XM-4抗氧化能力检测
        3.3.4 菌株XM-4解磷、解钾、固氮能力检测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菌株XM-4的环境修复功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1.4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XM-4对双酚A和双酚S耐受能力检测
        4.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株XM-4对双酚S的降解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XM-4对双酚A和双酚S的耐受
        4.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株XM-4对双酚S的降解率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菌株XM-4的代谢组学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5.1.3 主要试剂
        5.1.4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菌株XM-4的代谢组取样
        5.2.2 代谢组提取
        5.2.3 上机检测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主成分分析
        5.3.2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
        5.3.3 双酚S胁迫下的菌株XM-4的差异代谢物鉴定
        5.3.4 菌株XM-4实验组对对照组差异代谢物筛选
        5.3.5 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
        5.3.6 差异代谢物的雷达图分析
        5.3.7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秸秆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研究现状
        1.1.1 秸秆还田的手段与利弊
        1.1.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1.3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 微生物菌肥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菌肥的优势
        1.2.2 微生物菌肥菌种资源收集、鉴定与安全性评价
        1.2.3 多菌种复配协同增效技术
    1.3 微生物菌肥菌种作用机制
        1.3.1 固氮微生物作用机制
        1.3.2 解磷微生物作用机制
        1.3.3 纤维素分解微生物作用机制
        1.3.4 生物防治微生物作用机制
    1.4 土壤微生物生态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固氮菌、解磷菌、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固氮菌的初筛
        2.3.2 解磷菌的初筛
        2.3.3 固氮菌的复筛
        2.3.4 解磷菌的复筛
        2.3.5 生防菌的筛选
        2.3.6 固氮菌、解磷菌和生防菌的革兰氏染色
        2.3.7 固氮菌、解磷菌的16SrDNA鉴定
        2.3.8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固氮菌筛选结果
        2.4.2 水解有机磷细菌筛选结果
        2.4.3 水解不溶性无机磷细菌筛选结果
        2.4.4 生防菌筛选结果
        2.4.5 固氮、解磷和生防菌的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
        2.4.6 固氮菌、解磷菌的16SrDNA鉴定结果
    2.5 小结
3 混合菌株固态发酵制备微生物菌肥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发酵菌株间拮抗性测定
        3.3.2 单因素实验
        3.3.3 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
        3.3.4 最陡爬坡实验
        3.3.5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实验
        3.3.6 复合微生物菌肥指标测定
        3.3.7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发酵菌株间拮抗性分析
        3.4.2 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3.4.3 Plackett-Burman实验优化
        3.4.4 最陡爬坡实验优化
        3.4.5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实验优化
        3.4.6 复合型生物菌肥的质量指标
    3.5 小结
4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盆栽烟草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盆栽烟草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4.3.2 盆栽烟草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4.3.3 盆栽烟草叶片营养成分测定
        4.3.4 盆栽土壤基质营养成分测定
        4.3.5 微生物菌肥生物防治应用效果测定
        4.3.6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4.4.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4.4.3 盆栽烟草叶片营养成分分析
        4.4.4 盆栽土壤基质营养成分分析
        4.4.5 微生物菌肥生物防治应用效果分析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微生物菌肥中三类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应用[D]. 刘芝言.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2]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D]. 谢显秋. 广西大学, 2021(12)
  • [3]产碱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 徐鸿.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4]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重茬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 冯媛媛. 烟台大学, 2021(12)
  • [5]解磷海洋菌的筛选及其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D]. 韩明月. 山东大学, 2021(12)
  • [6]不同水肥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析及内生拮抗菌的筛选[D]. 孔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巴马拟缨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J]. 张曼,王振光,高峰,胡珅华,武琳,程光平,陈秀荔.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9)
  • [8]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9]XM-4菌株的鉴定及其农用与环境修复功能分析[D]. 李庆芬. 阜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秸秆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D]. 郑世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微生物肥料中三种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部分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