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难忘的

历史是难忘的

一、《历史》是不容忘却的(论文文献综述)

石霞[1](2021)在《罗近溪心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近溪是阳明心学一脉的重要人物,被称为“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研究近溪的心性论,对于全面了解近溪学术,深入了解近溪与中晚明阳明学的关系,评价近溪哲学在泰州学派和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心性之学为研究内容,从心性本体论与心性工夫论两方面切入讨论近溪思想的哲学建构与核心关切。第一部分,论述近溪的心路历程与思想背景,讨论近溪对宋明儒学的继承、发展。近溪思想不仅直承颜山农,沿袭阳明心学心性传统,他还近承明道论仁,远承孔孟心性哲学,因而对罗近溪心性之学的展开研究势必要系统地、客观地梳理近溪思想的学术渊源与思想开拓。在这一过程中,近溪服膺心学,并在面对朱子和阳明问题中确立了回归先秦儒家传统的思维向度,凝聚了重新诠释、融会贯通的勇气。此外,近溪思想的建构与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时下“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思想盛行,流弊甚深,或是执着于义理分解,虚空冒认良知,或是任取当下,陷良知于情识,二者皆将良知当光景玩弄了。如何进一步发扬阳明良知学,同时又能克服玄虚和情识等光景之弊,就成为了近溪心性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第二部分,论述近溪的以“赤子之心”为本旨的心性本体论。近溪在继承阳明心性一元论观点的基础上,近溪认为“心”乃强立之名相,主张以“生生”释“赤子之心”。以“生生”为纽带,赤子之心乃心性合一处,具有天命之性、良知本心、孝弟慈三种内涵,成为了一个具有超越地位又贯通形上、形下,让天德仁体当下有所落实的心性本体了。此个心性本体先天具备,是於穆不已之天命的当下呈现,日用常行莫不是天机活泼。第三部分,论述近溪以“孝弟慈”为核心的心性修养论。赤子之心为良知本体,孝弟慈作为赤子之心的自然发用,构成了近溪心性工夫的主要内容。此个孝弟慈不仅是体悟赤子生生之仁的入手处,更需要不断因时推进,是落实“天下归仁”理想的根本路径。通过对近溪“孝弟慈”之工夫的具体落实次第的论述,对近溪修养工夫论的特色予以说明,进而阐明近溪对中晚明学术流弊的修正之功及其与晚明学术流弊的关联。第四部分,论述近溪心性论的归属、特质并给与评价。本文力图通过对近溪心性本体论及其工夫修养论的论述,对近溪的学派归属、思想宗旨、历史影响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通过与阳明王学以及阳明后学其他学派的对比,通过泰州王学门内学者相关思想的比较,以“心性”作为连接超越与实践道德支撑和理论依据,展现罗近溪以“赤子之心”作为圣贤之学落实于个体的生命实践,并将“孝弟慈”道德实践扩充至黎民百姓、家国天下的“心性”思想构架。

苏昕[2](2021)在《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技术到现阶段依然存在的眩晕症、以及头戴过重等问题,追根溯源回到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原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相关的哲学理论前瞻的内在动力,技术哲学现象学派关于单技术视域下人与技术关系的诠释很难适用于人机融合的高技术情境,用物质框架下的关系解释虚拟框架下的关系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单技术的身体与技术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调整因此成为必然,才能让人更好地提高对于身体、技术、身体与技术以及世界关系的认知,并尝试给予虚拟现实技术痛点以现象学的解决路径。本研究通过现象学还原法、多重视角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运用梅洛-庞蒂身体知觉理论以及“侵越”关系提法,结合唐·伊德的人与技术关系理论等技术哲学现象学理论为基础,从虚拟现实技术锚定的虚拟知觉空间出发,以身体图式为基础通过知觉来感知技术塑造的现实,包括身体对技术、技术对身体两个方向的具体论述,在身体获得知觉的动态过程中阐释身体与技术的回环结构,并把结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的实践情境,从现象学层面探讨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现象学进路来探究现实技术中的身体与技术。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及其相关现象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技术情境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论证技术现象理论是否具有可适用性,以此疑问为切口,打破现象学理论和新技术之间的隔膜,用现象学理论来证明具象技术中的现象学经典谜题,同时技术前沿情境下的现象学理论的研究又为现象学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最终再把明晰的框架理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中讨论合理性。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虚拟现实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并论述技术中的虚与实、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与联系诸问题,从主体、客体、界面三个角度来论述技术场域中的何为实、何为虚。在概念辨析基础上展开研究。第二,对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进行论述和追溯,对胡塞尔的“还原”现象学理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进行思考,并对伊德的“三种身体”理论进行现象学审视,讨论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对技术哲学中身体的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并从实在身体与虚拟身体两个维度展开于具象技术情境下身体本质的探讨。第三,从身体本位出发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情境下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结合惯性动捕系统的例子来阐释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的捕捉,技术尝试构建“虚拟身体”以便更好地与真实身体发生交互,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内在同构效应,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现阶段的技术设计以及技术经验的创新还离不开身体,要求身体必须在场。第四,VR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有着特殊影响。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技术参与构建身体的知觉结构,在虚拟空间中技术身体逐渐形成。并尝试推论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和关系。第五,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具体运用中的身体与技术的结构性关系。尝试论证VR绘画、VR健身等新形式下的身体与技术,分析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现象学原因,并尝试讨论了 VR电影中虚拟现实“奇点”的具身形态。将前文已得出的身体与技术理论放在虚拟现实技术新形式下进行思考,并讨论其特殊性,对技术的现象学研究路径进行考察和反思。通过具体案例来检验结论,拓展技术现象学相关理论外延,并尝试给技术问题以解决方向。

王晓萍[3](2021)在《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到了新常态阶段。经济全球化融合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顾客需求变化多样、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企业竞争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其能否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地向市场推出受顾客喜欢的创新产品。产品创新作为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为一体的创新载体,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知识作为企业产品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源泉,对其进行有效地“动态化”管理是组织成功创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组织忘却作为组织对内部价值观、思维模式与过时知识的主动扬弃过程,可以帮助企业革新组织的心智模式、主导逻辑与认知结构,突破因固守陈旧惯例和观念而导致的核心能力刚性,被认为是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活动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因此,构建“忘却-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在“纳秒时代”,及时更新组织知识、保持创新活力的关键。组织忘却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开始被学者们所关注,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丰富。本研究试图在整合组织忘却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动态能力理论与创新理论等的基础上,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同时考察环境动荡性在该影响机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首先围绕研究主题,对组织忘却、动态能力、产品创新绩效以及环境动荡性等关键变量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以此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选取四家本土制造企业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内/间分析,探索组织忘却、动态能力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各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三个初始研究命题;再次,本研究基于组织忘却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阅读文献、理论分析与推演,分别对“组织忘却-动态能力-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环境动荡性-组织忘却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关系”以及“环境动荡性-动态能力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探究,在初始理论命题基础上细化了研究假设,进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然后,本研究对问卷设计过程、问卷主要内容、变量操作性定义与测量指标来源以及小样本预测试过程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实证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地,本研究利用最终确定的问卷进行了大样本数据调查,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相关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用208份有效问卷数据对本研究提出的27个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最终证明27个研究假设均成立;最后,本研究基于理论假设检验结果提出了系列研究结论,归纳提炼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建议,并在总结本研究存在的些许不足基础上,指明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完善的方向。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组织忘却对企业动态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3)动态能力是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内在能力,组织忘却会通过动态能力来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4)环境动荡性在组织忘却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动态能力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总体来看,本文研究结论为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1)本研究根据逆向思维引入了忘却理论,从知识的“减法”角度研究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有关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本研究从忘却角度提出对组织内部无效知识的有效管理,可实现组织知识的动态有机更新,促进其对新知识的高效吸收,使组织知识常用常新,进而消除组织惰性,为组织知识管理理论做了有益补充。(3)本研究引入动态能力这一中介变量,研究发现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不仅有直接影响,还同时存在间接效应,该结论不仅再次验证了“资源-能力-绩效”这一研究逻辑的合理性,同时还深化了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认识,对解决当前主流文献中的争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本研究在中国情境下,以中国企业为样本数据在控制企业年龄、规模与所处行业的基础上,验证了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提高了该结论的普适性。此外,本研究还同时验证了环境动荡性在组织忘却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动态能力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调节效应,拓展并丰富了组织忘却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情境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张铁荣[5](2020)在《从《鲁迅研究动态》到《鲁迅研究月刊》》文中研究表明今年四月五日是《鲁迅研究月刊》(前身为《鲁迅研究动态》)创刊四十周年,这是鲁迅研究界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情。《鲁迅研究月刊》是中国文学期刊中的重要核心刊物,今天在中国和世界现代文学研究界和各大学的学术地位众所周知、有口皆碑。记得鲁迅在一首《偶成》诗中写道:"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宫健泽[6](2020)在《创伤与记忆:日军侵华暴行公共记忆的重构》文中认为历史应该在共同记忆的影响下书写,因此中国和日本应该形成更多的共同记忆。从加害者与受害者立场的记忆与忘却视角研究日本侵华暴行,有利于形成中日的共同记忆,正确书写中日历史。正视历史,是中日关系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承认历史,向国民展示、讲诉历史事实,并承担相应历史责任,才是今后日本政府应走之路,也是中日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

王思特[7](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指出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陈川[8](2020)在《论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文中研究说明在“卡夫卡研究”的历史领域中,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算得上是一颗沧海遗珠。本文着眼于本雅明研究卡夫卡的三篇评论文章,对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进行解读分析。第一章主要梳理卡夫卡批评的发展面貌,在感知整体性的基础上更能确认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在其中所占的位置;第二章以重点笔墨分析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主要内容:本雅明睿智精湛地将卡夫卡的世界比作一个椭圆,认为神秘性与现代性就是这一椭圆的两个焦点,在这种双重聚焦的视角统摄下对卡夫卡作品中的权利话语、人物意象、书写方式、精神根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阐释解读,在此也显示了本雅明犹太神学思想和现实主义批判相结合的辩证思考;第三章分析本雅明的批评特点并将其与阿多诺、布朗肖、德里达的“卡夫卡批评”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彰显本雅明与其他批评家的差异之处,本雅明始终将作者与作品结合分析,在碎片中展现时代废墟的破败荒芜,运用寓言的破坏美学特征来再现卡夫卡作品中的断裂与震惊。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之所以能够拨开作品扑朔迷离的困顿之处而站在卡夫卡的灵魂中央,就是因为本雅明这种双重聚焦的独特视角,不仅看到了卡夫卡对荒诞扭曲的现代社会的批判,更捕捉到了卡夫卡在作品中投射出的孤独迷茫、焦虑晦涩的精神内涵,这种社会批判与精神彰显通过寓言批评的手段相结合,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做到了批评与作品的高度贴切统一。

文贤弈[9](2020)在《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文中研究指明常德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对华细菌战的分支,是一桩极端反人道主义的战争罪行,也是不容忘却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应该只是少数受害者、见证者和历史学家的个体记忆,而应该借助作为中介的新闻媒体,逐步从个体记忆、地方记忆上升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在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新闻媒体凭借其传播公共信息的功能,成为生产、建构和保存集体记忆的主体,并由此生成以新闻报道为代表的媒介记忆。论文选取湖南地区五家主流媒体对常德细菌战的报道作为媒介记忆样本,以细菌战亲历者的口述史料作为个体记忆样本,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二者的分歧与共识。研究发现,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呈现出对立与统一、差异与互补的关系。在记忆主体上,个体记忆以亲历者为单一主体,媒介记忆则选择了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多元记忆主体。在记忆主题上,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分别对应现实之殇和历史之痛。在主导叙事框架上,媒介记忆采取宏观的抗战叙事框架,与个体记忆微观的创伤叙事相对。以上均体现了双方的差异性。而二者采用凸显加害与弱化救助、受害见证与创伤叙述两种相同的话语策略,共享纪念碑等物质性、纪念日等象征性、受害者协会等功能性三个侧面的记忆场,共同表达回应日本右翼的现实政治诉求和以史为鉴的长远历史诉求,又揭示出双方的统一性。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差异与弥合,为媒介记忆的理性建构带来启示。一方面,媒介记忆呈现的纪念化趋势呼唤受害者主体性的回归。没有受害者作为核心的历史记忆难以对抗遗忘与抽象,也无法促进国族认同和代际传承。另一方面,媒介记忆单一的抗战叙事呼唤复合叙事框架的拓展。抗战叙事框架在升华事件意义的同时,也舍弃了常德细菌战的特殊性,因而亟需冲破民族抗战叙事的藩篱,转而从生化武器、救赎、人权等角度创新话语方式。

李佩瑜[10](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二、《历史》是不容忘却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是不容忘却的(论文提纲范文)

(1)罗近溪心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依据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进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心路历程与思想渊源
    第一节 心路历程
    第二节 思想背景
第二章 心性本体说: 赤子之心即良知本体
    第一节 赤子之心,良知良能
    第二节 赤子之心,生生之仁
    第三节 赤子之心,形色天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心性修养论: 孝弟慈即良能发用
    第一节 孝弟为径,自悟吾体
    第二节 当下即是,因时推进
    第三节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第四章 近溪心性论的特质与评价
    第一节 哲学特质
    第二节 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身体理论研究现状
        1.2.2 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1.2.3 知觉理论研究现状
        1.2.4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现状
        1.2.5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阐释
    2.1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2.1.1 知觉之于身体的首要性地位
        2.1.2 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知觉观的批判
        2.1.3 图形-背景结构中的知觉
    2.2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
        2.2.1 具身关系
        2.2.2 解释学关系
        2.2.3 背景关系
        2.2.4 他者关系
    2.3 概念诠释
        2.3.1 身体图式
        2.3.2 身体习惯
        2.3.3 身体技术
        2.3.4 身体空间
        2.3.5 “侵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之“虚”与现实之“实”
    3.1 虚拟现实技术
        3.1.1 概念解释与发展历程
        3.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3.2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
    3.3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联系
        3.3.1 虚拟现实来源于客观实在
        3.3.2 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实在
        3.3.3 虚拟现实和客观实在呈现互相转化的趋势
    3.4 虚拟现实技术中何为实何为虚
        3.4.1 主客体的虚与实
        3.4.2 内容的虚与实
        3.4.3 界面中介的虚与实
    3.5 虚拟实践特性
        3.5.1 虚拟性与虚拟实践
        3.5.2 人—机新感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现象学理论视域下的身体本质
    4.1 身体理论
        4.1.1 现象学还原基础上的存在
        4.1.2 经验视域下身心一元的锚定
        4.1.3 “三种身体”的现象学审视
        4.1.4 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
    4.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的身体本质
        4.2.1 具身身体本质
        4.2.2 虚拟身体本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
    5.1 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捕捉
        5.1.1 身体图式的动觉内涵提供了基础性的架构
        5.1.2 技术链建构的“虚拟身体”之维
    5.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内在同构效应
        5.2.1 虚拟情境中的身体技术的意涵
        5.2.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统一性特征
    5.3 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
        5.3.1 技术设计建构与身体知觉相契合的符号语言
        5.3.2 技术设计的主客体的站位是具有可逆性的存在
    5.4 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
        5.4.1 实践背景下的技术经验
        5.4.2 信息时代技术创新的身体复归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之于身体的特殊作用和“侵越”关系
    6.1 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
        6.1.1 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的特殊作用
        6.1.2 技术透明性之于身体知觉的具身化阐释
    6.2 技术构建身体知觉结构
        6.2.1 技术经验的积累促进现象“习惯”的获得
        6.2.2 技术调节的复杂知觉结构的形成
    6.3 技术营造空间中技术身体的形成
        6.3.1 赛博空间中现象身体的技术经验
        6.3.2 技术身体的形成与多层含义
    6.4 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
        6.4.1 体现现象中的双向关系
        6.4.2 虚拟空间中的知觉建构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的现象学分析
    7.1 论VR绘画空间中的身心合一机制
        7.1.1 从VR到VR绘画
        7.1.2 身体空间: 作为基点的处境空间
        7.1.3 身体空间与虚拟现实空间相互“侵越”
        7.1.4 虚拟空间的意义呈现与现实转换
    7.2 论VR运动中的身-技关系
        7.2.1 现象学视域下VR健身的身体理论
        7.2.2 VR运动中晕动症减弱的现象学分析
    7.3 论VR电影中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7.3.1 虚拟现实“奇点”的知觉发生机制
        7.3.2 虚拟情境中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7.3.3 虚拟现实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反思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反思与展望
        8.2.1 研究反思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组织忘却相关研究综述
        2.1.1 组织忘却与组织知识系统
        2.1.2 组织忘却的概念内涵与结构维度
        2.1.3 组织记忆与组织惰性
        2.1.4 现有研究评述
    2.2 动态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2.2.1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2.2.2 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与结构维度
        2.2.3 动态能力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4 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2.2.5 现有研究评述
    2.3 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2.3.1 产品创新与新产品
        2.3.2 产品创新绩效的概念内涵与维度
        2.3.3 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2.3.4 现有研究评述
    2.4 环境动荡性相关研究综述
        2.4.1 外部环境与企业
        2.4.2 环境动荡性的概念内涵与维度
        2.4.3 环境动荡性在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中的调节效应研究
        2.4.4 现有研究评述
3. 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3.1.1 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分类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与质量管控
    3.2 案例研究设计方法论
        3.2.1 理论预设
        3.2.2 案例选择
        3.2.3 数据收集
        3.2.4 数据分析
    3.3 案例企业简介
    3.4 案例内分析
        3.4.1 组织忘却
        3.4.2 动态能力
        3.4.3 产品创新绩效
        3.4.4 案例数据信息评估汇总
    3.5 跨案例分析与初始假设命题提出
        3.5.1 组织忘却与产品创新绩效
        3.5.2 组织忘却与动态能力
        3.5.3 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
    3.6 本章小结
4. 组织忘却与产品创新绩效:内在机理与理论模型
    4.1 组织忘却与产品创新绩效
    4.2 组织忘却与动态能力
        4.2.1 组织忘却与机会感知能力
        4.2.2 组织忘却与学习吸收能力
        4.2.3 组织忘却与资源整合能力
    4.3 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
        4.3.1 机会感知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
        4.3.2 学习吸收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
        4.3.3 资源整合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
    4.4 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4.5 环境动荡性在组织忘却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4.6 环境动荡性在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4.7 本章小结
5. 组织忘却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论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过程
        5.1.2 问卷的主要内容
    5.2 变量设计与测度指标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中介变量
        5.2.4 调节变量
        5.2.5 控制变量
    5.3 小样本预测试
        5.3.1 小样本数据收集
        5.3.2 小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5.4 大样本数据分析与实证方法
6. 组织忘却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有效性控制
        6.1.1 样本与调研对象选择
        6.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6.1.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1.4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6.2.1 量表的信度检验
        6.2.2 量表的效度检验
    6.3 相关分析与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6.3.1 相关分析
        6.3.2 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6.4 组织忘却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检验
    6.5 组织忘却与动态能力关系检验
    6.6 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检验
    6.7 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6.8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6.8.1 环境动荡性在组织忘却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调节效应检验
        6.8.2 环境动荡性在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调节效应检验
    6.9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及讨论
    7.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7.2.1 研究的理论贡献
        7.2.2 管理启示及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探索性案例研究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二: 组织忘却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创伤与记忆:日军侵华暴行公共记忆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不能遗忘的创伤:历史上的日军侵华暴行
二、缺失的共同记忆:战后日本对侵华暴行的忘却
    (一)教科书中的记忆缺失
    (二)日本和平纪念馆的记忆与忘却
三、公共记忆的重构:中日关系的困境和希望
    (一)日本战争责任意识模糊化
    (二)日本战争责任意识模糊化的缘由
    (三)日本刻意强化被害意识
    (四)重构日本侵华暴行公共记忆的希望
结语

(7)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论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两个背景
    第一节 现代卡夫卡批评的整体演进
    第二节 本雅明与卡夫卡的“结缘”
第二章 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卡夫卡作品的总体解读
        一、“椭圆”的释义
        二、本雅明对卡夫卡神秘性的解读
        三、本雅明对卡夫卡现代性的解读
    第二节 卡夫卡作品权利话语的阐释
        一、法律暴力
        二、父权与原罪
    第三节 卡夫卡作品主要意象的解读
        一、姿态人物
        二、助手群
        三、异化动物
    第四节 卡夫卡作品精神根基的揭示
        一、耻辱与恐惧
        二、忘却与救赎
    第五节 卡夫卡作品书写方式的分析
        一、延搁式预言
        二、展开式寓言
第三章 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特点
    第一节 意义中心的批评理念
        一、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意义阐释
        二、本雅明与阿多诺“卡夫卡批评”的不同
    第二节 碎片化的批评方式
        一、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碎片表达
        二、本雅明与布朗肖“卡夫卡批评”的不同
    第三节 寓言式的批评手段
        一、本雅明“卡夫卡批评”的寓言书写
        二、本雅明与德里达“卡夫卡批评”的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与个体记忆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媒介记忆的样本总貌
        一、时间分布:集中于关键纪念时刻
        二、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三、报道版面:集中于靠前版面
        四、新闻来源:以媒体自采为主
    第二节 个体记忆的样本总貌
        一、鼠疫的投放与扩散
        二、鼠疫的救治与防疫
        三、常德地区的细菌战受害全貌
第二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与个体记忆的差异化建构
    第一节 不同的记忆主体
        一、媒介记忆:多元记忆主体
        二、个体记忆:单一记忆主体
    第二节 区别化的记忆主题
        一、媒介记忆:关注现实之殇
        二、个体记忆:强调历史之痛
    第三节 分歧化的叙事框架
        一、媒介记忆:宏观的抗战叙事
        二、个体记忆:微观的创伤叙事
第三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与个体记忆的统一性建构
    第一节 相同的话语策略
        一、凸显加害与弱化救助
        二、受害见证与创伤叙述
    第二节 共同的记忆场
        一、纪念碑等物质性记忆场
        二、纪念日等象征性记忆场
        三、受害者协会等功能性记忆场
    第三节 一致的记忆诉求
        一、现实的政治诉求
        二、长远的历史诉求
第四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记忆建构的启示与策略
    第一节 弥合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
        一、个体记忆对媒介记忆的增补
        二、媒介记忆对个体记忆的升华
    第二节 理性建构媒介记忆
        一、呼唤受害者主体性的回归
        二、呼唤复合叙事框架的拓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历史》是不容忘却的(论文参考文献)

  • [1]罗近溪心性思想研究[D]. 石霞. 山东大学, 2021(02)
  • [2]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D]. 苏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组织忘却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D]. 王晓萍.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从《鲁迅研究动态》到《鲁迅研究月刊》[J]. 张铁荣. 人文, 2020(01)
  • [6]创伤与记忆:日军侵华暴行公共记忆的重构[J]. 宫健泽.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7]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论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D]. 陈川.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9]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D]. 文贤弈.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历史是难忘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