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

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

一、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论文文献综述)

马飞[1](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贬谪是中国古代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制度,对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贬谪让仕宦文人的生命陷入沉沦之时,也成就了无数以贬谪为主题的名篇佳作。现行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贬谪文学作品不仅言简意丰,结构精巧,哲思隽永,还因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备受关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学习和研究教材中的“贬谪文学”选文,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凡物皆可观”的审美态度,而且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扬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要充分挖掘“贬谪文学”选文的教学价值,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贬谪选文特点而又切合初中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本文以前人研究的智慧结晶为理论依据,探析贬谪选文的教学价值和力量,提出切合“贬谪文学”选文教学的方法,以期提高贬谪作品的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选文的选编数量、选文朝代和创作地域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教材中的贬谪选文以唐宋时期为主;创作地域主要集中在湖湘、两广、江西等偏远的南方;选文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经典性突出、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等特点。其次,从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与挫折教育三方面挖掘“贬谪文学”选文的教学价值,总结出贬谪作品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耐挫力的提升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再次,从三个层面探究了教学“贬谪文学”选文的策略:从理解层面来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指导诵读,并运用“知人论世”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从鉴赏层面来说,教师要立足文本,品词析句,以象解情,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从教法优化来说,教师要整合文本,从单篇教学拓展到群文阅读,从阅读延伸到写作,让语文教学更加具有拓展性和开放性。最后,分别设计了“贬谪文学”选文的单篇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示例以作参考。总之,本文力图结合文学文本解读方法与语文教学方法,提出更切合“贬谪文学”选文教学的方法策略,为“贬谪文学”选文的教学实践尽绵薄之力。

董俊[2](2021)在《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梁启超追随康有为以戊戌变法正式拉开了改良救国运动的序幕。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间,梁启超积极投身救国大业,他的政治活动和思想言论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的领袖评传为中心,结合不同时期梁启超的个人经历、政治主张变化和救国行动,通过考察他笔下刻画的不同类型的近代领袖形象,从国际视角出发挖掘梁启超对近代领袖的塑造与其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梳理出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展脉络,探讨在各个时期梁启超心目中理想领袖的特质,论述近代领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以及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关系。引言部分对于近代领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考狭间直树教授对梁启超一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结合近代领袖评传的写作时间,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分期。对梁启超研究的基本资料和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论述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一章为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通过《圣德光绪记》中梁启超所塑造的光绪皇帝和他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归纳这一时期梁启超对于国家领袖的基本认识;以梁启超对《仁学》的理解为切入点,分析谭嗣同的《仁学》中蕴含的启蒙精神和世界意识,结合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对“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的评价,归纳梁启超对于平民领袖的初印象。从国际因素的角度考虑,这一时期是梁启超已走出“天下观”的传统思维,将中国放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对,寻找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近代领袖的开端,其对光绪皇帝领袖担当素质的描述,以及对谭嗣同启蒙思想和献身精神的宣传,构成了其早期近代领袖观的雏形。第二章为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这一时期梁启超接触了大量的日文书籍,并以日本为媒介学习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思想发生激烈变化,对于导师康有为的认知和对政治宿敌李鸿章的看法都较之前更为客观和全面。本章围绕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中对康有为时代地位和政治观点的论述,结合由于政见分歧而引起的康梁矛盾的变化,分析康有为在梁启超心中的领袖形象;集中探讨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给予李鸿章正负两方面的评价,阐述梁启超在中江兆民影响下产生的对“新民”领袖的期待,以及其近代领袖观在西式政治理论引导下的辩证发展。第三章为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思想激变拓宽了梁启超的眼界,他开始关注国际范围内的领袖人物,并对领袖与国家、领袖与国民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强调领袖个人力量与国民群体力量相结合的近代领袖观。本章对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和他塑造匈牙利民族解放领袖噶苏士、意大利建国三杰、法国罗兰夫人及英国克林威尔等人领袖形象的目的进行了论述;考察他对《松阴文钞》翻译、批注和在诸多文章中对吉田松阴的推崇,阐明领袖意志对于救国事业的作用,论证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通过剖析梁启超对于“英雄”和“无名之英雄”历史作用的认识,论述其中外英雄说对近代领袖观的发展与形成的影响。第四章为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本章主要论述由于受到时代和主观的局限,在民国从政时期梁启超的近代领袖观发生演变,经过对局势的权衡后,他开始在领袖人选问题上导入了权宜选择维度。通过他对袁世凯先支持后反对的态度变化,分析他基于立宪的政治诉求和救国大局,做出如此选择的内外因素,揭示其近代领袖观的终极属性。回溯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政治交往和对于救国路径的意见分歧,论述梁启超在近代领袖观上的理论极限和最终回归学者身份的原因。结论部分对正文的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概括总结,进一步理清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育历程,归纳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论述不同时期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黄睿洋[3](2020)在《浅析四川现实主义版画的人文精神》文中认为本文以“人文精神”为研究基调,以四川现代版画发展史为历史线索,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四川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进行图像研究,试图分析出蕴含于其作品内部的“人文精神”涵养,这对于当下的版画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以三个层次来论述“人文精神”的意蕴内涵。第一层次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溯源,引申出该精神在传统与当代艺术背景下的不同表达,及版画作品与人文内涵联系中的独特风貌。第二层次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四川现代版画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六位画家的作品分析,来映射出“人文精神”在他们作品中的真实反映,继而串联出“人文精神”在四川现代版画史中的重要脉络。第三层次是笔者对于当代版画创作中“人文精神”的反思与关照,以凸显其在当代创作中的价值性。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四川现代版画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版画作品进行解读,深挖其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价值,让当下的艺术家在进行版画或者艺术创作时,将“人文精神”融入作品的思想内涵,丰富其文化深度与艺术品位,使得作品向高雅、健康与积极的方向发展。

董晓霞[4](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范冬壮[5](2018)在《“国家文化秩序”与晋域女性创作现象研究(1950-1970)》文中指出在当代中国文学史的谱系中,当人们说起三晋大地的文学时,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提到着名的“山药蛋派”和“晋军”。这两代不同的文学群体以及他们的创作成就,常常被视为当代晋域文学版图内的两个高峰。但是颇为意外的是,在这两批作家队伍中很少能够看到女性作家的身影。如果说在“晋军崛起”后以及九十年代里,还有蒋韵、葛水平等女作家能够被广大读者以及文学史所留意,那么,对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晋域女性创作研究,却呈现出一种近似于“空白”的评述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五十至七十年代女性创作确实存在“真空”的现象,还是说史家们存在着某种“偏见”?如果说这一时期确实存在女性创作的话,那么这种“偏见”是由于女性创作自身的局限造成的,还是说有别的“隐情”?总之,这样的“留白”的确能够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与质疑,同时也为研究五十至七十年代晋域女性创作留下了很多可以讨论的空间。据笔者的调查来看,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山西确实有一些女性在从事文学活动。像王樟生、彦颖、杏绵、郁波、李霞裳等人早在建国前就已经迈上文艺道路、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了。在五十年代中期,她们纷纷来到山西“文联”的《火花》杂志担任编辑,在几十年的编辑生涯里发表了大量的作品。这样说来,晋域女性创作似乎并不是预想的“集体哑火”的情况。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女性创作被“忽视”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重新审视五十至七十年代晋域女性创作呢?本文以上述问题为核心,将分四章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绪论部分:介绍本论题的缘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梳理已往文学史中零星可见的有关五十至七十年代晋域女性文学研究,汲取其合理价值并提出研究空白和有待进一步讨论之处。第一章:特定时空中女性创作群体的生成。从女性创作群的形成入手,通过分析“五四”文化、战争环境、“国家文化秩序”、晋域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对晋域女性创作群的文化性格、审美意识的影响,找寻五十至七十年代晋域女性创作的文化根源。第二章:“红色叙述”与革命建设主题下的内蕴倾向。针对晋域女作家群创作的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女性题材、儿童题材等作品,从文本样态反映的内容倾向上入手,进一步探讨其创作现象与当时国家意识形态、政治-文学“一体化”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第三章:“报道性”追求与文体选择中的审美维度。通过分析晋域女性群体对报告文学、新闻特写、诗歌、小说等文体的选择,深入探察晋域女性创作现象在形式偏向背后与时代文体秩序、文学主张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四章:文学视野中的价值考量与问题反思。试图通过历史的、文化的视角来观察、思考五十至七十年代晋域女性创作现象,及其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局限。以弥补山西文学史中存在的疏漏,进而在文学史中为其找寻合适的定位。余论:“新时期”群体的复活与审美个性的绽放。结合晋域女性在八十年代以后的创作经历,总览其创作生涯。通过她们在“新时期”创作上“女性意识”的进一步解放、审美空间与个人叙述的开拓,整体上对其文学生命与时代文运流变进行研究,以进一步论证特定文化秩序与相应文学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金磊[6](2018)在《明代处衢严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处州府、衢州府和严州府是明代浙江省下辖的三个州府。相对明代浙江省的其他州府而言,这三个州府是以往研究者在地域文学研究中比较忽视的一个地区。本文以明代处州府、衢州府和严州府作家为考察对象,研究明代三地之文学发展情况。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本研究整理所得明代处州、衢州、严州作家共计637个,其中重要作家有40余位,所能见到的存世诗文别集约50余种。根据整理所得的情况,在附录部分,写作了明代处州、衢州、严州作家的生平小传和诗文别集叙录,以备参考。文章结构大致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对明代处、衢、严作家研究的意义,介绍对三府作家的研究情况并作出评论,同时也概述三府的府况,为后文的叙述提供背景介绍。正文部分共分三章,分别为明代处州作家、明代衢州作家和明代严州作家。明代处州作家部分,主要以刘基家族、缙云作家群、遂昌作家、陈中州、郑汝璧等人为主干,介绍并评价他们的诗文成就。明代衢州作家部分,则以金实、方豪、吾谨、童佩、柴惟道、方应祥等作家为主干,介绍并评价他们的诗文成就。明代严州作家部分,则以邵亨贞、徐尊生、商辂、姚夔、徐贯、徐楚父子等作家为主干,介绍并评价他们的诗文成就,同时对明代严州出现的两部戏文《杀狗记》、《三社记》进行介绍、分析与评价。文章的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看法。本文以人物为中心,按照地域、时代和人物的划分方法安排文章结构,按所属州府的不同先划分作家群,而后以作家群所处时代再来划分作家。从地域文化、作家生平、作家创作等方面,介绍、分析作家的诗文创作中表现出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尽可能地描绘出明代处州、衢州和严州地区文学发展的图景。

陈红燕[7](2016)在《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校长研究建立在“无性人”的人性假设之上,实则单一地体现了“男性”的经验与立场,而“女性”的经验与话语则被长期排除在外,缺乏“男女两性”兼容的社会性别视角。女校长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群体,在教育领导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由于“校长”被认为是一个男性化的职业岗位,而且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校长岗位也确实由男性担当,女性只是占据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女性”这一独特的性别身份,使得女校长在工作当中相较于男校长而言,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阻碍,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与努力。本研究以S市的一名中学女校长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社会性别视角,重点对其于C中学、D中学两所不同学校在“引领教师发展”、“关怀学生成长”、“创新校园文化”、“融合学校团队”、“规范常规管理”、“激发学校活力”、“学校内外的徘徊”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与境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地研究,多角度地描述了女校长在领导工作中的现实图景一一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努力探寻隐藏在女校长领导工作及境遇背后的原因与意义,理解并诠释其“幸福”与“苦难”;深度挖掘“性别”这一要素在校长领导工作中的影响机制,为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论文通过实地个案的呈现,进一步围绕“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 ”、“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女性适合当校长吗?”、“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方面,研究者发现女校长的教育性大于管理性,她既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也有一点越级指挥与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在“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 ”方面,研究者发现造成男、女校长领导工作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的性别社会化机制、性别经验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不同的世界观;在“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方面,研究者发现了女校长性别意识缺失的四个方面,这就是主动淡化“女性身份”,对“性别意识”的曲解,对“男性偏好”的无意识以及对“女性同盟”意识的缺乏;在“女校长适合当校长吗? ”方面,研究者认为,女校长既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相应的困境,实际上男女两性中都可以产生出优秀的领导者;在“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方面,研究者认为“为女校长群体营建一个包容、友善的性别文化环境”很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提供指导”及“加强研究”来为女校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特别支持。对中学女校长的领导工作进行研究,同时也表达了研究者对自身作为一名女性追求社会性别自由、平等、解放的终极旨趣。女性主义研究作为妇女运动的一种实践形式,可以重塑女性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女性曾被失落和扭曲的价值,进而推动“两性兼容”与“性别全纳”的社会文化的构建与实现。

赵玫[8](2015)在《矮墙上的艳阳》文中研究说明显然,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甚至是有些冒险的。由李庄而起的这个故事确实美丽。那爱与死的挣扎和毁灭。那已逝的,不单单是诗人的死,还有爱过并被爱过的花样人生。当这种爱被升华到精神的维度,便必然会为人们留下神圣与永恒。这段二三十年代的悱恻故事早已尽人皆知,成为经典,怎样写,才不会落入历史的窠臼中——我只想在斑斓的往昔中探寻人性的真伪,在凄切的迷惘中寻觅爱的真谛,在交叉的纠葛中找到那个精美的角度,在似有若无的虚实间,让文字依我的心意行云流水。于是想到了戏剧,想到了由演员来承载故人的今世前生。在舞台上,他们既是自己,又同时扮演着别人的灵魂。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幻化出当年的景象,展现出人物的苦乐沉浮。而他们的表达显然是多声部的,充满了戏剧性的,于是就成了那个时代的传声筒。为此,我让小说中的人物承担起他们沉重的负荷。无论属于他们,抑或不属于他们的,浮生若梦般的悲凉。于是演员成为了小说中最具表现力的载体。唯他们能将当年的风云人物再现于舞台。为此,他们的自身也随之交得丰富,不仅要在表演中体现人格,还要出神入化地诠释出人物的命运。于是,自我,非我.分裂的精神状态,或者,终将不过是"花非花"的俗套。如今徽因、思成、志摩及老金,均成为老照片中的故人,于是许多当年的细节已无从考证。时至今日,这段久远而凄美的故事。已慢慢变成传奇。所以人们今天追述的,往往已不再是岁月留痕的种种往昔了。总之,不忘五月时油菜花开的美丽时节;不忘由李庄而起的这段迷人的往事;不忘走进李庄的那一刻,就笃定了,要"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涂抹出《矮墙上的艳阳》。

付梅[9](2014)在《北宋尺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的尺牍是一种复合型艺术作品。它既是“通问讯、表情愫”的应用工具;又是“不过数行而已”,得之“可销忧”、览之“如见其人”,中蕴“扶世教、垂后法”用心的文学体裁;同时,绝大多数尺牍作品皆出于本人之手,其“笔墨之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共传”,是书法中重要乃至主要内容。无论作为文学文本,还是艺术范式,尺牍皆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体现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虽被视为小道,但却与诗歌一样无人不作,且因为“小道”的庇护比诗歌更为自由灵活,贴近文人生活和内心,因而是更能体现文人真实感受与生活实况。尺牍总是最为贴近一个时代脉搏与时代文人内心情感的体裁,因而尺牍作品对于研究一个时代的时风世俗、文人心态、思想学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历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或视之为文章,或目之为书帖,往往专注一端,少有综合文学、书法、艺术各个方面整体考量从而全面揭示尺牍的真实内涵及其完整艺术性与思想价值。尺牍发展源远流长,出土秦简中的黑夫家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史中尺牍曾出现过两个高峰,一是人物风流、任性逍遥的魏晋时期,另一即是群英荟萃、繁华昌盛的宋朝。作为中国尺牍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尺牍作品达数万余篇,北宋尺牍七千余篇尤为其中精华部分。北宋尺牍不仅数量剧增,出现大量精品,且正式进入文集,甚至拥有专集刊行传世;同时还出现了范欧、苏黄、李之仪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并且带动了相关艺术形式如题跋、法帖等的发展。不论在文学上内容的充实、地位的提升,散体的确立、平淡自然风格的形成以及肇启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短简的发展;思想上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参与与响应,对士人心态情感的忠实表现与反馈,对文学功能的自觉接受与担当;还是艺术上与书法的结合,对艺术散文乃至诗词的借鉴,审美价值的拓展上,都显示出了这一时期的尺牍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及其对整个尺牍发展史的贡献。若说宋人尺牍为尺牍历史巅峰,以苏黄为代表的北宋尺牍则是巅峰之巅峰,是辉煌的顶点。因此北宋尺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论文计划总分七章,各章要点安排如下:绪论:论及尺牍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尺牍源起与名实。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尺牍名称、族属的变动,即其概念的发展。讨论北宋尺牍的体裁、形制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名目的缘由与流变。重点讨论尺牍范畴在宋代的发展与新变,此时尺牍的特色表现在:形制上的短小;礼仪形式的弱化;文学性、书法功能的发展等。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论述文学领域中的尺牍的创作观念、文体特色、作家心态,尺牍作为文学文本的整理保存、传藏接受情况。重点论述尺牍文学性产生与表现形式。宋人尺牍主动接受正统文学观念的引导,其中包括响应古文运动言之有物、简洁明了的呼吁,确立了散体形制、内容更加充实;文学功能的突出、创作意识的自觉。此时尺牍开始进入文集,并有专集的刊刻与流传,尺牍批评中出现了“为世范”、“为后生法”的意识,尺牍之中修辞、典故、意境的营造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自觉意识与宋代文学好议论、知识性强的时代特色。第三章:北宋尺牍与书法。论述北宋尺牍与书法的关系,即法帖编选、传藏对尺牍发展的影响,尺牍观念对法帖创作的作用;以及尺牍与书帖的互动中书法盛行对尺牍的沾溉。法帖多收尺牍手迹的传统下,书学大兴对尺牍书迹的收藏传世的重大意义。于此同时,尺牍作为法帖的主要内容也从观念上影响着法帖的去取标准,进而影响宋人书学观念。第四章:北宋尺牍与党争。论述尺牍与时代政治风云的关联。通过党争这一对士大夫文人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与尺牍关系的论述,探讨时代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处世哲学与生命历程。重点论述政治因素尤其是党争对尺牍的影响,一方面党祸将直言傥论、针砭时弊的功能由正统诗文中部分驱赶到有私密性的尺牍之中,极大扩展了尺牍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尺牍在表达上的自由无拘,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密切,又吸引了政敌的注意,引来灾祸,尺牍之中又不得不出现了“畏祸”的主题。这两方面对时代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都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时代文人的生活与心态进而作用于尺牍的创作。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作为私人思想、情感、事务沟通工具的尺牍,最为贴近士人内心与日常生活,因而最能详尽、真实地体现时代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动向。这里从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传不朽”的理想与教化功能的入侵三个方面论述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的意义及其时代背景。宋人尺牍之中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入世、教化、行为世范的努力与自我形象的经营,一方面出于独特历史环境中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儒学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昭示着他们对文字传远,身后不朽之名的执着与传播原理的谙熟,同时更反映着尺牍地位的切实提高。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北宋尺牍尤其是苏黄尺牍无论遣词造句、构思意境、修辞表达皆极具艺术性,多有堪称美文的佳作。这些作品与现代概念上的小品文以及晚明小品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而言宋人尺牍确立了散体格局,走向古文的清新畅达;形成短篇格局,追求风神韵味;又内容大为扩展,言之有物,纸短情长,这些对后来的小品文理论发展与实际创作都大有影响。事实上,晚明小品文领袖正是奉苏黄尺赎为代表的“小文小说”为典范,开拓出了一代新风。宋人尺牍可谓晚明小品的艺术源头,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第七章:结论。宋人尺牍取得了超越千古的成绩,首先在于其创作数量与质量上令人叹为观止,其次在于它在体制、思想与艺术上大有开创。艺术小品式尺牍的出现、散体尺牍的确立、尺牍文学性的加强、文学地位的提升乃至于它对书法观念的浸润等等都是宋人尺赎对尺牍文化的贡献。无论是文学方面作为小道,繁荣不过题跋、文赋、记序的尺牍文,还是作为书法方面法帖取材、书帖内容之一的尺牍书迹,都无法概括尺牍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尺牍是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也是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精华。两个个案是对正文内容细化分析。其中“北宋的家书”是尺赎之中最亲切无隐的一类,它既是反映宋代士大夫心态、情感、私人生活最为真实贴切的范本,亦是探讨宋人家族观念、教育理念、人生哲学最为直接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正统文人平易真实的一面与其为人处世的哲学诸方面,因而较有代表性。而“宋代的尺牍题跋”则讨论的是与尺牍相生的题跋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在宋人擅长的杂文体裁之中占有相当比例,且因其直接针对文人交际活动实物尺牍而发,相关人物品评、史事论断、文学态度、书法观念、人情世态皆在其中。思想与艺术皆有相当可观之处,对了解时代尺赎创作与观念发展也有着莫大意义。附录四则对正文各章进行补充扩展,“八行书”考为尺赎概念发展个案分析: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为尺赎与书法结合的范例;论宋人的“友道”是对宋人举世重交游、结交尺牍大盛的世风的探析;“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是对北宋尺牍思想性及其文人心态结合的思考。

高在媛[10](2014)在《现代性语境下“青年话语” ——1900-1920年代中韩思想与文学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考察1900—1920年代中国与韩国被塑造为现代化主体的“青年”以及与其相关的“青年话语”,还对中韩现代小说中再现的“青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主干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比较分析1900年代中韩形成“青年”阶层的社会制度条件与可视为青年话语起源的中韩现代民族国家话语。1900年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和崔南善的“新大韩少年”,都有在亡国危机中把青年称为新国家主体的特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梁启超较为注重作为现代国家主体的“少年”,而崔南善注重的是作为民族主体的“少年”,因为1910年朝鲜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第二部分,比较分析被视为1910年代现代性核心要素的“个人”与“科学”观念和青年话语的联系。先以1910年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新青年》杂志与在日朝鲜留学生创办的《学之光》杂志作为分析文本,探究作为青年话语的个人话语与“自我发展”及“自我修养”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考察对现代主体“青年”形成与传统世界观不同的新世界观起到核心作用的中韩科学话语的形成过程,进而提出关于科学主义世界观的问题意识。最后,中国与韩国都在1920年代开始进入大众社会,作为新文化的环节,现代文学无疑成为了青年阶层主要的沟通思想的方式和审美对象。本章先分析1920年代初期在中韩社会发生的“恋爱热”现象的意义,同时还以郁达夫和廉想涉的小说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现代恋爱小说中再现的“青年”的意义。1920年代初郁达夫与廉想涉小说中再现的“青年”否定了1910年代塑造的“青年”意象,提出了另一种“青年”意象。1920年代初出现的社会主义运动对“激进青年”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激进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及本国的现实具有批判意识。随着1920年代初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兴起,在中韩现代文学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及无产阶级文学逐渐出现,其中有另一种“青年”意象开始把“激进青年”形象化。本章就以茅盾的《幻灭》与李箕永的《贫穷人们》作为分析对象,探究1920年代中、后期所出现的文学中的“激进青年”的意义。

二、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贬谪及贬谪文化
        二、 “贬谪文学”及特点
    第二节 “贬谪文学”选文的分布情况
        一、数量分布
        二、时代分布
        三、地域分布
    第三节 “贬谪文学”选文的特点
        一、尽显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二、突出选文的经典性
        三、体现题材的广泛性
        四、注重体裁的多样性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的教学价值
    第一节 “贬谪文学”选文的审美教育价值
        一、优美语言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缤纷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深邃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想象
    第二节 “贬谪文学”选文的情感教育价值
        一、厚植山水情怀
        二、传扬爱国情怀
    第三节 “贬谪文学”选文的挫折教育价值
        一、树立良好心态
        二、塑造健全人格
        三、学会珍爱生命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理解层面的教学策略
        一、通文意,会诵读
        二、知作者,晓背景
    第二节 鉴赏层面的教学策略
        一、解析意象,涵泳文意
        二、品析语言,探究手法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第三节 拓展层面的教学策略
        一、整合文本,群文阅读
        二、读写结合,链接写作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第二节 “记”类“贬谪文学”选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议题与文本选择
        二、学习目标确定
        三、学习组织与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分期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一章 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近代领袖观的萌生
    第一节 圣德光绪与领袖的担当素质
        一、“舍位忘身”的国家领袖
        二、决策能力和执政风格
        三、勤政态度和人格魅力
    第二节 谭嗣同与领袖的献身精神
        一、《仁学》中的启蒙精神
        二、舍生变法的献身精神
        三、“天下大同”的世界意识
    第三节 皇帝与平民——近代领袖观的初萌
        一、被“理想化”的国家领袖
        二、平民领袖的最初印象
        三、国际化考量下的近代领袖观雏形
第二章 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近代领袖观的过渡
    第一节 康有为与领袖理想
        一、“先时人物”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二、康有为世界主义的当下性意义
        三、国家思想的介入与认知转变
    第二节 李鸿章与领袖的历史局限
        一、相互态度:暧昧与仇视
        二、李鸿章功过的三种局限
        三、中江兆民的影响与“新民”领袖的召唤
    第三节 矛盾与妥协——近代领袖观的辩证发展
        一、保皇与革命之争
        二、“保教”与“教不必保”的冲突
        三、对“豪杰”态度与民国从政的非议
        四、西式政治理论与近代领袖观的发展
第三章 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近代领袖观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从噶苏士到克林威尔
        一、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
        二、塑造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的目的
        三、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
    第二节 吉田松阴与领袖意志
        一、梁启超心中的松阴形象
        二、日本阳明学与梁启超对松阴思想的“误读”
        三、《松阴文钞》的核心:领袖之“诚”
    第三节 英雄与无名之英雄——近代领袖观的完善
        一、对英雄与时势关系的早期认识
        二、隐迹在个体崇拜下的群体期待
        三、海外政治活动对近代领袖观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近代领袖观的演变
    第一节 袁世凯与领袖选择
        一、“恨袁·挺袁·讨袁”的经过
        二、失望的批判与希望的表达
        三、立宪夙愿之上的领袖选择
    第二节 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擦肩
        一、救亡意识下的短暂认同
        二、政治分野下的长久对立
        三、对孙中山的评价与“三种革命”的意见分歧
    第三节 学者与领袖——近代领袖观的主观局限
        一、民国局势下的权宜之计
        二、孙、梁身份差异的成因
        三、国际视域下近代领袖观的理论极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浅析四川现实主义版画的人文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2 “人文精神”的溯源与核心
    2.1 文艺复兴的滥觞
    2.2 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3 中国的“人文精神”价值观
    3.1 传统语境下的人文精神价值观
    3.2 当代语境下的人文精神价值观
4 四川现实主义版画与人文精神的联系
    4.1 现实主义是四川版画表现人文精神的情感载体
    4.2 人文精神是四川版画创作的核心要义
5 四川现实主义版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5.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四川版画创作群体
        5.1.1 四川画坛的人梯先锋——李少言
        5.1.2 青藏高原的抒情歌手——李焕民
    5.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四川版画创作群体
        5.2.1 匠心独行的刻画人生——徐匡
        5.2.2 耕耘精神家园的育林人——其加达瓦
    5.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川版画创作群体
        5.3.1 开拓进取的灰调探索——康宁
        5.3.2 乡土情怀的生命赞歌——向思楼
6 当下版画创作中对人文精神的思考
    6.1 以生活为基础的创作源泉
    6.2 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6.3 创作中的完成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4)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国家文化秩序”与晋域女性创作现象研究(1950-197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特定时空中女性创作群体的生成
    1.1 “五四”新潮浸润与战争环境下的成长
        1.1.1 “五四”新文化的受益者
        1.1.2 形态各异的原生家庭与成长之路
        1.1.3 共同文艺理想的形成与实践
    1.2 “国家文化秩序”的确立与规范
        1.2.1 延安《讲话》与“工农兵”文学方向
        1.2.2 政治-文学“一体化”的统领
        1.2.3 “协会制度”下的编辑生涯
    1.3 晋域文化环境与文学诉求的践行
第二章 “红色叙述”与革命建设主题下的内蕴倾向
    2.1 工厂、农田里的“火花”与“跃进”
        2.1.1 “钢铁中锻炼”的工业“火花”
        2.1.2 农业劳模英雄的“浪漫化”塑造
    2.2 社会主义伦理中的新女性
        2.2.1 历史中构建的性别意识
        2.2.2 社会主义伦理中的劳动女性
    2.3 “革命火种”的继承与儿童文学
第三章 “报道性”追求与文体选择中的审美维度
    3.1 “工厂史”与“公社史”——集中喷涌的报告文学
        3.1.1 新闻采访下报告文学、特写的选择和探索
        3.1.2 “纪实”与“虚构”浑融的创作手法
    3.2 “凯歌猛进”的诗歌创作
        3.2.1 “建设叙事体”与“政治抒情体”的合奏
        3.2.2 “个人化”抒情的保留与潜隐
    3.3 “新、短、通”理念下的短篇小说
第四章 文学史视野中的价值考量与问题反思
    4.1 晋域女性作家群的文学史价值
        4.1.1 “山药蛋派”之旁的靓丽色彩
        4.1.2 百年山西女性文学史“承前启后”的一环
        4.1.3 作为杂志编辑对文学新秀的培养
    4.2 时代的规约束缚与女性文学的单调乏采
        4.2.1 “泛政治写作”的“依附”
        4.2.2 “同质化”作品的大量出现
        4.2.3 “女性言说”的“失位”
余论“新时期”的群体复活与审美个性的绽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明代处衢严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明代处、衢、严作家研究的述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二、明代处衢严作家研究的状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四、若干说明
    第二节 自然环境、历史地理与社会发展概况
        一、自然环境与历史地理
        二、社会发展概况
    第三节 明代处衢严作家的概况
        一、作家的空间与时间分布
        二、作家群体与作家作品特征
第一章 明代处州作家
    第一节 明前期以刘基家族为代表的处州作家
        一、刘基的生平与着作
        二、刘基的文学作品
        三、刘琏、刘璟和刘廌
        四、叶子奇
        五、永乐至宣德间的作家
    第二节 明中期处州作家
        一、缙云作家群
        二、遂昌作家
        三、其他地区作家——何镗和陈中州
    第三节 明后期处州作家
        一、郑汝璧
        二、项应祥
        三、郑赓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衢州作家
    第一节 明初至正德年间的衢州作家
        一、金实
        二、胡超
        三、方豪
        四、吾谨
    第二节 嘉靖年间的衢州作家
        一、徐鸣銮徐惟辑父子
        二、宋淳
        三、徐霈
        四、张文介
        五、童佩
        六、柴惟道
    第三节 万历至明末的衢州作家
        一、万历至崇祯间的文章大家
        二、万历至崇祯间的笔记作家
        三、释传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严州作家
    第一节 明初严州作家
        一、邵亨贞
        二、鲁渊
        三、徐尊生
        四、明前期其他诗文作家
        五、徐(田臣)与《杀狗记》
    第二节 正统至正德间的严州作家
        一、正统至正德间以商辂为代表的严州官僚作家群
        二、商辂
        三、姚夔
        四、徐贯
        五、明中前期其他严州作家
    第三节 正德以后的严州作家
        一、徐楚父子与《青溪诗集》的编纂
        二、明中后期到明末的严州作家
        三、其沧与《三社记》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明代处州、衢州、严州作家存世别集情况
    一、明代处州作家存世别集
    二、明代衢州作家存世别集
    三、明代严州作家存世别集
附录二:明代处州、衢州、严州作家小传
    一、明代处州作家小传
    二、明代衢州作家小传
    三、明代严州作家小传
参考书目
    一、诗文总集、选集与作家别集、着作文献
    二、诗话、史料、传记、方志
    三、今人编纂文献、现代研究专着与学位、期刊论文
致谢辞

(7)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研究从何而来
    第一节 我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第二节 社会性别:校长研究新视角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博客:引领教师发展
    第一节 文字记录成长
    第二节 影像定格青春
    第三节 博客促进反思
第二章 小班来了:关怀学生成长
    第一节 校园里的“实验田”
    第二节 轻舞飞扬的蝴蝶
第三章 传唱百年的歌谣:创新校园文化
    第一节 百年老校焕新颜
    第二节 唱支校歌给你听
第四章 从零开始:融合学校团队
    第一节 D中学概况
    第二节 学校中的校长与书记
    第三节 学校中的教师与干部
    第四节 学校中的学生与家长
第五章 以校为家:规范常规管理
    第一节 当学校的“管家”
    第二节 做学生的“妈妈”
第六章 彰显特色:激发学校活力
    第一节 开启教育E时代
    第二节 让体验走进心灵
第七章 遭遇困境:学校内外的徘徊
    第一节 从新学期说起
    第二节 他人眼中的校长
    第三节 两次风波
    第四节 走出体制
结语:研究将走向何方
    第一节 关于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关于研究的反思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9)北宋尺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第一节: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一、宋代尺牍的概念与范围
        二、宋代尺牍的族属
    第二节:尺牍的源起、属性与功能
        一、尺牍源起与属性
        二、尺牍的功能
    第三节:尺牍形制
        一、短小简明
        二、施于亲友、私密性
        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小结
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新变
        一、宋人尺牍创作、传播的新变
        二、尺牍为文的传播途径
    第二节: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一、尺牍的真实与做作——观念与创作之间
        二、尺牍作为文学文本内容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支持北宋尺牍的发展
        二、尺牍文学推进古文运动进程
        小结:古文运动与尺牍文学的互动之意义
    小结:北宋尺牍文学性凸显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北宋尺牍与党争
    导入: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第一节:宋代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盛世、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二、议论争煌煌——以天下为己任的双刃剑与文学卷入党争的必然性
        三、君子有党——士大夫团结的必要性与严重后果
    第二节: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一、动成坑弈——从两次由尺牍引起的文祸看党争阴影下的尺牍发展
        二、多难畏人——尺牍之中的“畏祸”主题、敏感心理
        小结:在畏祸与担当之间——党争中文人的心态与尺牍中的矛盾主题
    第三节: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可照见人心的尺牍
        二、文人不幸尺牍幸——党争背景下尺牍文学的繁荣
    小结:宋代党争背景下尺牍的繁荣发展
第四章:北宋尺牍与书法
    第一节、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一、宋代法帖的内容与编选标准
        二、法帖与尺牍之互动关系
        小结:尺牍与法帖双赢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帖与尺牍
        一、帖之名——从帖到法帖对尺牍内容的去取
        二、帖之实——帖的主要内容及尺牍在其中的分量分析
        三、尺牍之于宋帖
    小结:书法盛行,沾溉尺牍
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
    第一节:君子动而为世范——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
        源起:尺牍之用在北宋的扩展
        一、言为世范——尺赎教化功能的一体两面
        二、君子形象的塑造——宋人尺牍教化功能的源起
        三、尺牍教化作用之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文人主体意识在尺牍中的体现
        一、为万世开太平——宋人的入世精神与主人翁意识
        二、尺牍中“盛事”情结
        小结:尺牍之中宜扬盛事之影响
    第三节:“传不朽”——北宋文人传世意识在尺牍之中的表露
        一、不朽的实质与实现途径
        二、求不朽的意义
        三、尺牍与文人的不朽情结
    小结: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及其意义
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艺术性
        一、尺幅寄妙——北宋尺牍的风神韵味
        二、发千里一笑——宋人尺赎的趣味性
        三、“新式古文”——尺牍艺术形式的审美性
        小结:“新式古文”与古文的区别
    第二节:北宋尺牍的小品文属性
        一、现代小品文的概念与功能
        二、尺牍文在小品文类中的地位
        三、尺牍文体特征与小品选取观念之间的契合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晚明小品
        一、“尺牍家言”、“尺牍气”与晚明小品的“无法为法”、“信笔直寄”
        二、晚明小品对宋人尺牍创作手法与观念的自觉继承
        三、晚明小品代表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渊源——以苏轼与袁宏道为例
    小结:宋人尺牍对晚明小品的肇启之功
总论: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一、北宋尺牍的创作实绩与文化价值
    二、北宋尺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个案研究(一):北宋的家书
    一、北宋的家书创作收藏概况与主要内容
    二、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
    三、宋代家书的艺术
    小结:宋代家书的功能与价值
个案研究(二):宋代的尺牍题跋
    导入—尺牍与题跋的亲缘关系
    一、宋代尺牍题跋的发展概况及其内容
    二、尺牍题跋的基本内容
    三、宋代尺牍题跋的艺术
    小结:宋代尺牍题跋的价值与意义
附录一:“八行书”考
    源起: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一、误区一:不试八行书——八行书与八行试
    二、误区二:清末民初京师盛行的八行书
    三、殷勤逾八行——古代尺牍形制略探
    小结:八行书无可传
附录二: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以蔡襄、蔡京的地位之争为例
    一、蔡京的被贬抑
    二、蔡襄的被推崇
    三、二蔡升沉的动因
附录三:论宋人的“友道”
    一、友道渊源及其实质
    二、宋人“友道”的提出
    三、宋人倡友道的用心——自我完善与传世的动机
    小结:“友道”的社会价值
附录四:“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
    源起:欧阳修两封书简中“达”与“逸”的争执
    一、一言一行可传远: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二、一言之出,取信将来——欧阳修的责任意识
    三、“令名不朽”——欧阳修的“不朽之计”
    结论:欧阳修的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10)现代性语境下“青年话语” ——1900-1920年代中韩思想与文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及研究范围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中国研究现况
        二、韩国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韩“青年”话语的形成
    第一节 中韩“青年”阶层的形成背景
        一、中韩“青年”阶层的形成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中韩青年话语的形成与现代媒体的出现
    第二节 中韩“青年”话语的起源
        一、作为现代国家主体的“少年”话语: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新民说》为中心
        二、作为现代民族主体的“少年”话语:以崔南善的杂志《少年》为中心
第三章 作为“青年”话语的个人话语
    第一节 中韩个人观念的演变
    第二节 作为现代性个人的“青年”:以《新青年》和《学之光》为中心
        一、作为青年话语的《新青年》的个人主义话语
        二、作为青年话语的《学之光》的个人主义话语
第四章 作为“青年”话语的科学话语
    第一节 中国科学话语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二节 韩国科学话语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 作为现代世界观的科学主义
第五章 中韩“青年”话语的重构:新小说表现的“青年”形象
    第一节 新文化的形成与1920年代青年话语的分化
        一、新文化的形成与青年
        二、1920年代韩国青年话语的分化
    第二节 否定“青年”的“青年”:以郁达夫与廉想涉的小说为代表
        一、1920年代初期的“恋爱热”与青年文化
        二、否定“青年”的“青年”:《沉沦》与《万岁前》
    第三节 被重构的“激进青年”形象:茅盾的《幻灭》与李箕永的《贫穷人们》
        一、1920年代中韩的社会主义倾向文学的出现
        二、挫折与彷徨中的“激进青年”形象:茅盾的《幻灭》与李箕永的《贫穷人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版初中语文“贬谪文学”选文教学研究[D]. 马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D]. 董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浅析四川现实主义版画的人文精神[D]. 黄睿洋.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5]“国家文化秩序”与晋域女性创作现象研究(1950-1970)[D]. 范冬壮. 山西大学, 2018(04)
  • [6]明代处衢严作家研究[D]. 金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D]. 陈红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8]矮墙上的艳阳[J]. 赵玫. 作家, 2015(17)
  • [9]北宋尺牍研究[D]. 付梅. 南京大学, 2014(05)
  • [10]现代性语境下“青年话语” ——1900-1920年代中韩思想与文学比较[D]. 高在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生命的火花——学生写给自己的座右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