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大白菜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

出口大白菜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

一、出口结球甘蓝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贾俊香[1](2019)在《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文中研究指明白菜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芸薹种(B.campestris,syn.B.rapa),多以幼嫩的叶片或花薹为产品器官,其种类繁多,广泛栽培的就有青梗菜、乌塌菜、奶白菜、小菘菜、菜心、紫菜苔等十余种,其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在我国蔬菜市场周年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新青梗菜、乌塌菜、小菘菜、马耳菜、菜心以及上述蔬菜之间的杂交后代材料为试材,在优化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创制双单倍体纯系材料,并对获得的DH系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白菜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在小孢子培养优化的体系中,4个青梗菜,1个小菘菜和5个菜心均获得了胚状体,表现出不同的胚胎发生能力。在3份材料XM2、QW3和QW4中,添加一定浓度的TDZ或FDT对胚状体的诱导有促进作用。当TDZ浓度为0.10.5 g·L-1时,胚诱导率显着高于对照,且当TDZ为0.5 g·L-1时,XM2胚胎诱导率最高,可达37.67胚·蕾-1。当添加的FDT浓度在0.10.3mg·L-1范围内时,三种材料胚状体诱导率显着高于对照,当FDT浓度为0.3mg·L-1时,试材QW4胚诱导率达到最高,为25.33胚·蕾-1;ZT或BR对培养的3种基因型菜心SC1、SC2和SC3的胚状体诱导均有促进作用。当添加的ZT浓度为0.02mg·L-1时,所用的3种菜心胚诱导率均显示最高,分别为6.60、15.00和16.40胚·蕾-1;当BR浓度0.02 mg·L-1时,SC3胚诱导率最高,21.67胚·蕾-1。当添加的山梨醇浓度在510 g·L-1范围内,青梗菜胚状体诱导率提高;且当山梨醇浓度为10 g·L-1时,QW4诱导率最高,可以达到20.75胚·蕾-1。添加MT、IAA或NAA浓度为0.025mg·L-1时,胚诱导率最高,17.67胚·蕾-1。3种表面活性剂浓度0.0001%mg·L-1时,胚诱导率最高,21.33胚·蕾-1。试验中摇床培养最佳速率为50 rpm·min-1,既改善了培养基的通气条件,又提高胚状体发育的同步性。热激1d时,胚状体发育最佳。2.多叶型耐抽薹青梗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新创制的具有持绿特性的青梗菜F2代材料进行培养,创制出叶片多耐抽薹的多叶型青梗菜DH系235份。添加一定浓度的MT、NAA和IAA对两种青梗菜QW1和QW2胚状体诱导有促进作用,3种药品浓度为0.025mg·L-1时,两种青梗菜胚状体诱导率达到最高。将全部的胚状体接种到MS培养基时,QW4成苗率最高,达68.67%。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最佳时期为1525d内,且成苗率在63.3%76.7%。当NAA浓度0.050.1 mg·L-1之间,有利于再生苗根系的形成。4种青梗菜的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均在58%以上。两种青梗菜QW1和QW2基因型共获得具有持绿性状的青梗菜植株163株。获得的5个优异青梗菜DH植株花期亲和性指数经测定的结果均小于0.3,而蕾期亲和性指数测定结果均大于5,可以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在杂交制种中使用。3.多头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试验中获得了多头、叶色油亮的纯和的菜心DH系203份,以青梗菜和菜心的杂交种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改善了菜心出胚难、胚诱导率和再生率低的问题。0.10.5 mg·L-1 TDZ显着改善了小孢子胚形成,直接成苗率在60%以上,其中,基因型17sy06,0.5 mg·L-1的TDZ浓度直接成苗率最高,达81.67%。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自然加倍率多数高于70%。小区总薹重最高的为SC09,达5775.7 g。CC01,CC11,CC02,CC03综合风味较好。菜心17sy07获得的DH系经鉴定其花期亲和指数结果均小于0.3,蕾期亲和指数经测定结果均大于3.9,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一般配合力最高的为DH系SC04可以作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组获得需要的稳定品种。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为SC07×奇2不育系,其次为SC16×019不育系,可以用做亲本选育一代杂交种。4.多叶型小菘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小菘菜和马耳菜杂交后获得小菘菜杂交种,经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多叶型小菘菜DH系197份,其叶片数明显增多,叶片亮绿色,叶片上冲;植株分蘖力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增强,可作为杂交种选育的亲本材料。芸苔素内酯可以有效的促进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和植株再生,‘XM1’、‘XM2’和‘XM3’要求的最佳BR浓度分别为0.02 mg·L-1、0.01 mg·L-1和0.02 mg·L-1,平均诱导率分别为25.00、20.05和8.5胚·蕾-1,直接成苗率分别为87.00%、83.67%和74.00%。当添加的BR浓度达到0.08 mg·L-1时,胚诱导率和直接成苗率均下降。3种基因型小菘菜双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在68.5%以上,其中XM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达70.63%。在对XM2获得的14个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中发现,DH系各个性状间差异较大,每个DH系表现整齐稳定。花期亲和指数小于0.5,蕾期亲和指数大于6.5,可以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在杂交育种中使用。5.紫叶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菜心在小孢子培养时表现为出胚难,胚诱导率低,经过与紫叶青梗菜杂交以后,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时,胚诱导均有提高,获得了紫叶菜心DH系122份。不同类型的菜心经小孢子培养,结果差异较大,三个杂交组合ZC1、ZC2和ZC3中,仅有ZC1和ZC2诱导出胚状体,ZC3在小孢子培养时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也未出胚。0.0001%g·L-1的表面活性剂在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胚状体诱导率在12个胚·蕾-1以上,直接成苗率在50%以上,随着浓度增加,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逐渐下降,高浓度时出现了抑制,甚至不出胚现象。2种基因型紫叶菜心的平均双单倍体率在70%以上,其中ZC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达81.82%,在对获得的9个优良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中发现,DH系各个性状间差异较大,主薹和侧薹的高度和粗度对菜心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李琳[2](2016)在《芋头NPK需肥规律与施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也叫芋艿、毛芋、芋等,古名蹲鸱,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由于香甜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是日常餐桌上一道常见的美味好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芋头作为一种主要的水生蔬菜得以大面积种植。芋头生长期长,需肥量大,耐肥性也强,然而迄今关于芋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营养成分的研究和品种分类的划分等方面,有关芋头栽培理论与施肥技术的研究报道只有很少,以至于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栽培管理较为粗放,尤其在栽培实践上出现了盲目施肥的情况。因此,深入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芋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讨芋头对肥料的需求,可以为芋头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本研究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方案,在芋头需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和芋头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用氮、磷、钾施用量为变量因子,红芽芋产量以及品质作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生长期孙芋、子芋和母芋对氮(N)、磷(P)、钾(K)的吸收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在苗期根、叶柄、叶片生长发育时,球茎尚未开始发育,对肥料的吸收较少。进入球茎膨大期,即母芋开始膨大时,对氮磷钾的吸收逐渐上升,当子芋和孙芋萌发时,吸收量进而增大,当进入球茎完熟期时,养分在球茎内充分转化为营养元素,进入成熟待采时期。(2)不同施肥方案均较空白对照明显提高红芽芋的产量和其品质,方案之间孙芋、子芋和母芋产量存在显着差异。(3)氮肥和钾肥对红芽芋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而且钾肥比氮肥的影响更大;氮肥、磷肥、钾肥之间存在较为显着的交互效应。在钾(K)、氮(N)施用量分别为192kg/hm2和447kg/hm2范围内,产量随着用肥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多于此施肥量,则产量降低。磷肥单独使用对产量影响不大,无明显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组合为N2P2K2、N2K2P3、N3P3K2,即氮肥300kg/hm2,磷肥94kg/hm2,钾肥153kg/hm2;氮肥300kg/hm2,磷肥141kg/hm2,钾肥153kg/hm2;氮肥450kg/hm2,磷肥141kg/hm2,钾肥153kg/hm2;时芋头产量可达30000kg/hm2以上。取得最高产量时的用肥组合是N2P2K2,最大产量为34597.4kg/hm2。(4)与对照(CK)相比。每个处理的芋头球茎的各种品质都得到不同水平的提升。各处理母芋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为(23.8%-76.3%),子芋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为(4.8%-60.4%),孙芋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为(2.9%-52.8%),施肥对蛋白质的含量有显着提高:各处理母芋的总糖含量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子芋的总糖含量提升幅度最高为56%,孙芋的总糖含量提高幅度最高为16.9%;各处理母芋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幅度为(4.6%-39.4%),子芋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幅度为(7.1%-38.6%),孙芋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幅度为(3.2%~41.2%),施肥对维生素C的增幅也较为明显:各处理母芋的淀粉含量提高幅度为(7.9%-33.4%),子芋的淀粉含量提高幅度为(5.2%~25.9%),孙芋的淀粉含量提高幅度为(1.4%-30.7%);各处理对芋头球茎的干物质提升幅度不显着。(5)不同施肥方案组合对红芽芋的经济效益相对于空白对照的增长范围较大,纯收益增长幅度为15.08%-63.48%。

李昕升[3](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侯晟灿[4](2014)在《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蓝是我国春秋时节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高温对早秋甘蓝的生长造成巨大威胁,病虫害发生严重。目前市场上耐热性强的甘蓝外叶多有蜡粉覆盖,无蜡粉的绿球甘蓝耐热性较差,因此本研究利用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对自交系进行筛选,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配制杂交组合。对所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耐热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分子标记的检测及配合力分析。同时对2012年、2013年所配制的有潜力的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对34个甘蓝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进行筛选,综合耐热性鉴定、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测定,筛选出5个表现较好的耐热绿球甘蓝自交系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所选择的自交系分别为:WG-11F-2-1-2-4、N9-2-1-2、N7-5-3-1、21-3-1-6、66-2-1-1-3。2.对筛选出的5个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配制10个杂交组合,人工气候高温模拟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耐热性最强的组合为Rh4,其次为Rh3、Rh2、Rh1;测定组合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其综合性状最好的组合为Rh4,其次为Rhl和Rh3;抗病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示,同时抗黑腐病、枯萎病、霜霉病、TuMV的组合有Rh6、Rh8和Rh10.3.对所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P2、P5在叶绿素含量和耐热性方面都有显着的一般配合力的正效应,适合配制耐热绿球甘蓝组合,组合Rh4在产量、耐热性、糖含量和Vc含量方面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是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杂交组合。4.2012年和2013年共配制了163个杂交组合,挑选其中综合表现好的组合测定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2012年测定结果表明,表现最好的早熟组合为12G115,最好的中熟组合为12G155,最好的晚熟组合为12G197。2013年测定结果表明,表现最好的组合为13G220。

石佳[5](2012)在《南高丛越橘(Vaccinium australe)四倍体诱导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越橘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原产北美。果实为蓝色或红色,果实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其果肉柔软多汁,风味醇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因此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及营养保健价值,其果实及加工品供不应求。南高丛越橘原产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分布在沿海及内陆沼泽地,耐湿热,耐寒冷,喜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适宜亚热带地区生长,其栽培品种较少。本试验选用的南高丛越橘“3#”为二倍体材料,引种重庆多年,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果实较小。由于多倍体植株具有巨大性,本研究试图通过化学药剂诱变得到南高丛越橘“3#”的多倍体,为培育适应热带及亚热带的大果型越橘新品种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采用秋水仙素处理“3#”茎尖诱导四倍体,研究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茎尖的诱导效果,并挑选处理浓度和时间的最佳组合。通过形态及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对其进行倍性鉴定,获得了南高丛越橘“3#”四倍体植株。并对四倍体及二倍体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及核型等进行分析比较,为越橘多倍体育种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南高丛越橘“3#”茎尖为外植体,筛选增殖培养基激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的WPM培养基中添加0.15mg/L的ZT,作为增殖培养基效果较好,其增殖系数为3.5。2.在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植株的试验中,研究了秋水仙素的不同处理方法中最优处理方法及浓度与时间的最佳组合。从诱变效果看,浸渍法效果最佳,以0.1%的秋水仙素茎尖浸泡24h为最佳诱变组合,存活率为70%,变异率为13.33%,四倍体植株率为6.67%。3.植株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通过形态和解剖学研究表明,变异植株表现为茎杆加粗,节间变短,叶片增厚,叶面积增大,叶色加深,叶形指数变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加等特征。4.通过植株染色体计数表明,南高丛越橘“3#”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变异植株中存在大量嵌合体,染色体数目处于24到48之间,并含极少数八倍体细胞。5.试验对四倍体南高丛越橘与二倍体南高丛越橘部分生理特征做出比较,结果显示:四倍体南高丛越橘“3#”叶绿素含量、SOD、POD、脯氨酸、可溶性糖均高于二倍体,丙二醛低于二倍体,差异极显着;四倍体叶片含水量略高于二倍体,差异不显着;四倍体电导率和电解质外渗率均显着低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南高丛越橘“3#”较二倍体抗逆性增强,且加倍后在植株形态与生理特征方面都有较显着变化。6.通过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的核型分析比较,四倍体南高丛越橘染色体数目为48条,核型公式为:K(2n)=4x=48=40m+8sm,属于2B核型;二倍体南高丛越橘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K(2n)=2x=24=18m+6sm,属于2B核型。表明南高丛越橘“3#”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核型和染色体形态相似。

丁永辉[6](2011)在《甘蓝抽薹期性状的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球甘蓝在蔬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结球甘蓝属绿体春化型作物,在冬季温度偏高等因素的影响下经常发生提前抽薹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结球甘蓝品质和产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选育出冬性更强、适时抽薹的春甘蓝品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本试验利用耐先期抽薹材料"473-12-7"与先期抽薹材料“218-4-4"为亲本,构建了F2抽薹性分离群体,并以4月10日为界限区分早抽薹和晚抽薹类型。通过遗传分析表明抽薹性状遗传分离受一对主基因控制。从材料开始抽薹到抽薹结束,应用混合群体分组法(BSA)构建了5个池,而后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基因池进行分析,得到30条差异带,进一步运用MAPMAKER/EXP (Version3.0)作图软件对F2群体单株进行分析,得到一个重组率为14.21%的标记BoRAAG/CTG,其与抽薹性状主效基因的距离为14.4cM。将AFLP标记BoRAAC/CTG进行回收克隆,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 coli DH5α中,然后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得到一个509bp序列。与GenBank中核苷酸序列比较显示,509bp序列与拟南芥极光激酶DNA序列相似性为84%,期望值1e-122。AFLP分子标记BoRAAC/CTG为以后进行与耐先期抽薹相关的基因定位、分离和遗传分析,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进行耐先期抽薹的种质创新等打下一定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马敏[7](2010)在《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与鉴定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2n=2x=18,简称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传入我国。由于其具有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再加上其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耐贮藏运输,营养价值高,食用方法多等特点,已成一种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世界性重要蔬菜。然而,春甘蓝裂球不仅影响甘蓝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还易感染病害,引起叶球腐烂、品质下降等,严重影响储藏和运输,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十五”期间,育种工作者将耐裂球作为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达到成熟期时不裂球,成熟期后35天裂球率不超过15%,“十一五”期间,又提出加强耐裂球性育种,适应生产与市场需求。如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春甘蓝耐裂性品质和选育抗裂球春甘蓝新品种已成为当今甘蓝育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提出统一的春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和鉴定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迫在眉睫,对春甘蓝耐裂球性育种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也为今后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以8份春结球甘蓝自交系为试材在温室的栽培条件下,通过对其春甘蓝裂球特性的研究,分析其分级标准和鉴定方法进行,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春甘蓝在温室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调查其叶球自然开裂的时期、部位、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裂球的特性;通过对春甘蓝耐、易裂球的最外层球叶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这些研究为春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及其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栽培技术的理论指导。2.确立分级标准,制定出春结球甘蓝分级标准图片。3.对48份春甘蓝种质资源进行裂球性鉴定,为抗裂球性育种工作筛选育种材料。本实验具体得出如下结论:1.春甘蓝自交系叶球开裂自结球到采收期都有发生,不同自交系间叶球开裂的特性差异显着,这与自交系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很大关系。2.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确立,∑=a/H +b/C+ h/2A。0级:∑=0;1级:0<∑≤20%;3级:20%<∑≤50%;5级:50%<∑≤100%;7级:100%<∑≤180%;9级:∑>180%。3.在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春甘蓝不易裂球,露地栽培易受到不良条件影响,春甘蓝在水分胁迫的条件下裂球严重。4.春甘蓝耐裂球自交系的叶肉组织中维管束机械组织发达,次生木质部的导管较多,细胞排列紧密,大小均匀,单个细胞较小,细胞间隙小,细胞壁厚,木质化程度增高,机械强度增大,细胞之间的粘着性和机械组织的弹性大,不易裂球。反之,则甘蓝自交系易裂球。5.春甘蓝自交系的耐、易裂球材料在叶片细胞结构上表现出显着差异,这些差异特点可作为鉴定春甘蓝耐裂球性的指标之一。叶肉细胞开裂部位是在个体较大细胞处因吸水膨胀与内部生长压力导致细胞一分为二,因此,应注意植株体内的水分变化。6.在适春甘蓝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对48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抗裂球鉴定,依据其成熟期后15天的裂球严重程度,计算其裂球指数。鉴定出27份抗裂球种质资源。

周禹[8](2010)在《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分类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芥蓝是起源于中国的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是我国着名的特色蔬菜之一。长期以来,关于起源于中国的芥蓝与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甘蓝的分类关系存在两种绝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芥蓝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并将芥蓝定名为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另一种观点认为芥蓝是独立于甘蓝的一个种,将芥蓝定名为B. alboglabra.并且,关于芥蓝是如何演化而来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答案。本文以不同芥蓝品种和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变种(以生殖器官为产品的青花菜、以茎为产品的球茎甘蓝和以叶片为产品的结球甘蓝)为材料,从芥蓝与甘蓝生长发育的各个生长时期的植物学性状、芥蓝与甘蓝杂交亲和指数以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亲本及杂交后代的花粉电镜扫描、POD同工酶等方面探讨芥蓝和甘蓝其他变种的亲缘关系,旨在为确定芥蓝和甘蓝的分类地位提供理论依据。芥蓝与甘蓝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植物学性状的研究表明,在幼苗期品种间的差异较小,而在采收期和盛花期差异较大;各材料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聚类分析结果差异明显,且在采收期和盛花期时,以植物学性状的为基础的分类效果最佳,与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芥蓝与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其他3个变种(结球甘蓝、青花菜和球茎甘蓝)能正常杂交,平均杂交亲和指数13.4;杂交后代均正常可育,其植物学形态介于双亲之间,并分别偏向于结球甘蓝、青花菜和球茎甘蓝;各杂交后代自交亲和,平均自交亲和指数14.1,F2代能正常发芽;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为2.78时,2个芥蓝品种单独聚为一类,2个结球甘蓝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2个青花菜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2个球茎甘蓝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芥蓝与结球甘蓝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根据试验结果,认为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属于同一物种,且推论芥蓝是由结球甘蓝变种演化而来。芥蓝与甘蓝及杂交后代的花粉电镜扫描和叶片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芥蓝与甘蓝及其杂交后代的花粉形态非常相似,赤道面观都为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或近圆形,具三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过氧化物同工酶都具有三条共有的酶带,芥蓝与部分甘蓝变种共有四条酶带,芥蓝和甘蓝都没有自己特有的酶带,表明芥蓝与甘蓝的亲缘关系很近,并且基于花粉形态和同工酶的基础上的聚类分析,与基于植物学形态学性状的聚类结果一致。因此确立芥蓝为甘蓝的另一个变种是合适的。

丁晓蕾[9](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范燕[10](2008)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三体系列》文中指出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又称甜荞)是荞麦属植物中的主要栽培种。本研究以普通荞麦二倍体和其三体系为材料,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Q-PCR)技术、细胞学技术和形态学分析为手段,对17个普通荞麦三体系进行了鉴定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于三体系列归属分析的技术体系,并表明此方法可行。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三体系T13和T14归属为一个三体系,由primer26来区分;三体系T4和T7归属为一个三体系,由primer32来区分;三体系T2、T6、T10、T16和T17归属为一个三体系,由primer27来区分;三体系T9,T11和T12归属为一个三体系,由primer33区分。这些结果表明,引物primer26、primer32、primer27、primer33的扩增区段分别位于普通荞麦不同染色体。3.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学观察发现,普通荞麦为二倍体,2n=2x=16。染色体核型类型为对称核型,属于1A。有两对随体,分别位于4E和8E染色体的短臂上,所有染色体的臂比值均在1.01-1.70之间,为m染色体,无s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2m+4m(SAT)。4.对普通荞麦三体系材料做了根尖有丝分裂核型分析,归属结果为:编号为T2,T6,T10,T17的三体系归属为1E染色体三体;编号为T1的三体系归属为2E染色体三体;编号为T13,T14的三体系归属为3E染色体三体;编号为T8,T15的三体系归属为4E染色体三体;编号为T3的三体系归属为5E染色体三体;编号为T4,T7的三体系归属为7E染色体三体;编号为T9,T11,T12的三体系归属为8E染色体三体。5.将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学观察联合分析表明primer27、primer26、primer32、primer33分别可区分普通荞麦1E、3E、7E、8E三体。6.形态学分析表明:普通荞麦三体之间有一定形态学差异。其中,以3E、4E、5E、6E、8E三体形态特征较独特。3E三体植株较高,多花,柱头多四裂或五裂;4E三体植株矮小,多分枝,节间较短,叶片较丰富;5E三体植株高度中等,弱小,茎细长,结实率低,叶少,花期短;6E三体植株极弱,而且可产生较多的二棱种子;8E三体节间长,枝条细长。

二、出口结球甘蓝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口结球甘蓝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菜类蔬菜的起源及演化
    1.2 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1.2.1 远缘杂交
        1.2.2 小孢子培养
        1.2.3 体细胞杂交
        1.2.4 分子育种
    1.3 小孢子培养的意义
        1.3.1 筛选突变体
        1.3.2 加快育种进程
        1.3.3 转基因受体
        1.3.4 基因定位
    1.4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概况
    1.5 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
        1.5.1 基因型
        1.5.2 植株的生长条件
        1.5.3 小孢子发育时期
        1.5.4 植物生长调节剂
    1.6 小孢子胚胎生长发育与植株再生
        1.6.1 内因影响
        1.6.2 外因影响
    1.7 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及加倍方法
        1.7.1 形态鉴定
        1.7.2 染色体计数
        1.7.3 流式细胞仪鉴定
        1.7.4 小孢子植株加倍技术
    1.8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
        1.8.1 在育种上的应用
        1.8.2 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1.8.3 在创制突变体上的应用
        1.8.4 在QTL定位上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白菜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小孢子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2.1.3 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生根和移栽
        2.1.4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2.1.5 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因素的研究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材料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2 噻苯隆(TDZ)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3 氟啶酮(FD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4 玉米素(Z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5 芸薹素内酯(BR)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2.2.6 山梨醇(SL)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2.2.7 振荡培养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8 热激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9 褪黑素、吲哚乙酸和α-萘乙酸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2.10 表面活性剂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多叶耐抽薹青梗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方法
        3.1.3 植物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1.4 褪黑素(M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1.5 吲哚-3-乙酸(I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1.6 α-萘乙酸(N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1.7 材料的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3.1.8 胚状体的发育时期对再生成苗的影响
        3.1.9 不同NAA浓度对幼苗生根的影响
        3.1.10 再生植株的持绿性鉴定
        3.1.11 DH系的评价鉴定及利用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材料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2.2 褪黑素(M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2.3 吲哚-3-乙酸(I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2.4 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2.5 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3.2.6 小孢子胚状体的发育时期对成苗的影响
        3.2.7 不同NAA浓度对小孢子培养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3.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2.9 再生植株的持绿性状鉴定
        3.2.10 青梗菜DH系植物学性状的鉴定
        3.2.11 DH系自交亲和性指数测定
    3.3 小结
第四章 多头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4.1 植物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噻苯隆的制备
        4.2.2 不同基因型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4.2.3 噻苯隆(TDZ)对小孢子胚形成的影响
        4.2.4 NLN培养基中的TDZ处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4.2.5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
        4.2.6 DH系植株评价利用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基因型菜心间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4.3.2 噻苯隆(TDZ)对小孢子胚形成的影响
        4.3.3 NLN培养基中的TDZ处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4.3.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4.3.5 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4.3.6 DH系产量分析
        4.3.7 DH系自交结实鉴定
        4.3.8 DH系风味品质的鉴定
        4.3.9 DH系成份分析
        4.3.10 DH系配制杂交组合调查结果
        4.3.11 DH系配合力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多叶型小菘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小菘菜小孢子成胚研究
        5.1.4 小菘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研究
        5.1.5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
        5.1.6 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5.1.7 自交结实鉴定
        5.1.8 试验设计
    5.2 结果分析
        5.2.1 基因型对小菘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5.2.2 芸苔素内酯(BR)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5.2.3 BR对小菘菜胚状体成苗的的影响
        5.2.4 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
        5.2.5 再生植株田间植株形态学鉴定
        5.2.6 再生植株自交结实鉴定
    5.3 小结
第六章 紫叶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植物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紫叶菜心小孢子成胚研究
        6.1.4 紫叶菜心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研究
        6.1.5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
        6.1.6 DH系植株评价利用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材料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6.2.2 泊洛沙姆(F-68)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6.2.3 吐温20(T-2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6.2.4 曲拉通(T-10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6.2.5 泊洛沙姆(F-68)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6.2.6 吐温20(T-2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6.2.7 曲拉通(T-10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6.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6.2.9 紫叶菜心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6.2.10 DH系产量分析
        6.2.11 DH系自交结实鉴定
    6.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芋头NPK需肥规律与施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气候条件
    2.2 土壤条件
    2.3 试验材料
    2.4 研究方案
    2.5 试验实施与管理
    2.6 样品的采集、处理
    2.7 分析方法
    2.8 主要仪器
3 结果与分析
    3.1 芋头不同生育期各营养物质累积量
    3.2 NPK施用对湖北本地红芽芋生物学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3.3 回归方程和施肥参数
    3.4 NPK施用对红芽芋品质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课题的提出
    2 甘蓝耐热研究进展
        2.1 高温逆境对甘蓝形态结构的影响
        2.2 甘蓝耐热生理生化
        2.3 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
    3 杂种优势的利用
        3.1 杂种优势的表现
        3.2 杂种优势的预测
        3.3 配合力的概念
        3.4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甘蓝育种中的作用
        4.1 分子标记
        4.2 分子标记在甘蓝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章 甘蓝自交系的耐热性鉴定及筛选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自交系的选育
        2.2 耐热性鉴定
        2.3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标准
        2.4 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4.2 纤维素含量测定
        2.4.3 Vc含量的测定
        2.4.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4.5 含水量的测定
        2.4.6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甘蓝自交系耐热性鉴定
        3.2 甘蓝自交系田间农艺性状
        3.3 甘蓝自交系品质性状
    4 讨论
第二章 早秋耐热甘蓝杂交组合的鉴定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杂交组合的配制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杂交组合耐热性鉴定
        2.4 杂交组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4.1 电导率的测定
        2.4.2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4.3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5 杂交组合农艺性状调查
        2.6 杂交组合品质性状测定
        2.7 抗病分子标记检测
        2.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组合耐热性鉴定
        3.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2.1 电导率的测定
        3.2.2 MDA含量的测定
        3.2.3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3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4 品质性状的测定
        3.5 分子标记检测
        3.6 配合力分析
        3.6.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6.2 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分析
        3.6.3 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分析
        3.6.4 遗传参数估计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秋甘蓝杂交组合的筛选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
        1.2.3 品质性状的测定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表现较好的杂交组合
        2.1.1 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
        2.1.2 品质性状的测定
        2.1.3 主成分分析
        2.2 2012年所配制杂交组合
        2.2.1 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
        2.2.2 品质性状的测定
        2.3 2013年杂交组合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南高丛越橘(Vaccinium australe)四倍体诱导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越橘的研究现状
        1.1.1 越橘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1.1.2 越橘的繁殖方法
        1.1.3 越橘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
        1.1.4 越橘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组织培养概况
        1.2.1 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与意义
        1.2.3 越橘组织培养现状
    1.3 多倍体育种
        1.3.1 多倍体育种的概念及意义
        1.3.2 植物多倍体的产生途径
        1.3.3 植物多倍体的分类
        1.3.4 植物多倍体的特征
        1.3.6 多倍体的鉴定与利用
        1.3.7 越橘属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1.4 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1.4.1 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研究现状
        1.4.2 越橘属植物染色体研究进展
第2章 引言
第3章 南高丛越橘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活体诱导
        3.2.2 离体诱导
        3.2.3 存活率、变异率及生长情况统计
        3.2.4 多倍体的鉴定
        3.2.5 嵌合体分离
        3.2.6 生根移栽
        3.2.7 四倍体与二倍体特征比较
        3.2.8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活体诱导
        3.3.2 离体诱导
        3.3.3 多倍体的鉴定
        3.3.4 嵌合体的分离
        3.3.5 生根移栽
        3.3.6 四倍体及二倍体特征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关于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4.2 关于多倍体育种的倍性限定
    4.3 关于诱导方法选择
    4.4 关于多倍体鉴定的方法
    4.5 关于影响染色体制片的因素
    4.6 关于嵌合体的分离
    4.7 本研究对越橘育种的意义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语表
致谢
发表论文

(6)甘蓝抽薹期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1.1 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材料
        1.1.2 甘蓝杂种优势利用
        1.1.3 甘蓝育种技术
    1.2 抽薹性状的研究
        1.2.1 十字花科植物的抽薹开花特性
        1.2.2 抽薹开花的影响因素
        1.2.3 抽薹性状遗传规律
        1.2.4 结球甘蓝先期抽薹原因及防治措施
    1.3 分子标记
        1.3.1 主要分子标记类型
        1.3.2 AFLP分子标记
    1.4 分子标记在甘蓝遗传育种的应用
        1.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1.4.2 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4.3 基因定位
        1.4.4 品种纯度鉴定
        1.4.5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田间试验
    3.3 AFLP分析
        3.3.1 DNA提取
        3.3.2 不同时期抽薹池的构建
        3.3.3 基因组DNA酶切连接
        3.3.4 PCR扩增
        3.3.5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6 银染显色
        3.3.7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回收DNA片段
        3.3.8 DNA纯化
        3.3.9 目的片段的克隆、测序
        3.3.10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甘蓝材料抽薹性鉴定分析
    4.2 DNA的提取与检测
        4.2.1 琼脂糖检测
        4.2.2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4.3 耐先期抽薹材料F2分离群体不同时间池的构建
    4.4 基因组DNA酶切连接及预扩增
    4.5 先期抽薹连锁的AFLP标记的筛选
        4.5.1 AFLP分子标记的高效性
        4.5.2 差异带的筛选及亲本验证
        4.5.3 F2单株检测及遗传距离确定
    4.6 AFLP序列分析
        4.6.1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回收DNA片段
        4.6.2 AFLP标记的克隆和测序
        4.6.3 AFLP标记的序列
        4.6.4 AFLP标记的序列分析
5 讨论
6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与鉴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立论依据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开裂器官遗传性研究
        1.2.2 影响器官开裂的因素
        1.2.3 防止器官开裂的措施
        1.2.4 春甘蓝抗裂球性育种
        1.2.5 春甘蓝裂球性分级方法
        1.2.6 春甘蓝裂球性鉴定
2 材料与方法
    2.1 春甘蓝裂球特性与分级标准的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使用的工具
    2.2 不同栽培设施对春甘蓝裂球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管理措施
    2.3 春甘蓝球叶透射电镜的观察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开裂球叶扫描电镜的观察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5 春甘蓝种质资源抗裂球性的鉴定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春甘蓝裂球特性的研究
        3.1.1 春甘蓝生育初期调查
        3.1.2 春甘蓝自交系成熟期调查
        3.1.3 春甘蓝裂球特性调查
        3.1.4 春甘蓝裂球裂分级
    3.2 不同栽培设施对春甘蓝裂球的影响
        3.2.1 设施栽培对裂球的影响
        3.2.2 露地栽培对裂球的影响
        3.2.3 不同栽培设施对裂球率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3.3 开裂球叶透射电镜的观察
        3.3.1 基部维管束的超微结构
        3.3.2 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
        3.3.3 基部叶肋超微结构
    3.4 开裂球叶扫描电镜的观察
        3.4.1 下表面腊质层的观察
        3.4.2 细胞开裂部位的观察
        3.4.3 叶肉细胞结构的观察
    3.5 春甘蓝抗裂球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4 讨论
    4.1 关于春甘蓝叶球开裂特性问题
        4.1.1 开裂的时期
        4.1.2 开裂的症状
        4.1.3 叶球开裂分级标准的问题
    4.2 不同设施栽培对春甘蓝裂球的影响
    4.3 开裂球叶透射电镜的观察
        4.3.1 叶肉组织对裂球的影响
        4.3.2 细胞粘着性对裂球的影响
    4.4 开裂叶球扫描电镜的观察
        4.4.1 下表面蜡质层
        4.4.2 叶球细胞开裂部位
        4.4.3 叶肉细胞结构
    4.5 关于春甘蓝裂球性鉴定方法的应用问题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分类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甘蓝类蔬菜和芥蓝特征特性
    1.2 关于甘蓝类植物起源、演化及分类研究进展
        1.2.1 甘蓝类植物的分类
        1.2.2 甘蓝类植物的起源及演化
    1.3 关于芥蓝的起源、演化及分类研究进展
        1.3.1 芥蓝的起源和分化
        1.3.2 芥蓝的类型与品种
        1.3.3 关于芥蓝分类的两种观点
    1.4 芥蓝植物的分类研究现状
        1.4.1 染色体方面的研究
        1.4.2 孢粉学方面的研究
        1.4.3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5 芥蓝现有分类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芥蓝与甘蓝不同时期植物学性状的差异研究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1.1 植物学性状的观察
        2.1.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苗期的植物学性状差异
        2.3.2 产品器官形成期植物学性状差异
        2.3.3 采收期和盛花期植物学性状差异的研究
        2.3.4 整个生长时期植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芥蓝与甘蓝杂交亲和性及其后代表现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植物学性状的观察
        3.2.2 自交和杂交亲和性测定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芥蓝与青花菜、球茎甘蓝及结球甘蓝的杂交亲和性
        3.3.2 芥蓝与青花菜、球茎甘蓝及结球甘蓝的杂交后代育性表现
        3.3.3 芥蓝与青花菜、球茎甘蓝及结球甘蓝的杂交后代自交结实率
        3.3.4 芥蓝与青花菜、球茎甘蓝及结球甘蓝杂交后代及各亲本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及其杂交后代的花粉电镜扫描和叶片同工酶比较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花粉的电镜扫描
        4.2.2 同工酶电泳
        4.2.2.1 样品制备
        4.2.2.2 凝胶贮液及电极缓冲液的配制
        4.2.2.3 凝胶制备及电泳
        4.2.2.4 染色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粉的形状、大小和萌发沟
        4.3.1.1 花粉的形态与大小
        4.3.1.2 花粉的表面纹饰和萌发器官
        4.3.2 芥蓝与甘蓝其他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同工酶分析
        4.3.2.1 不同品种POD酶谱特征
        4.3.3 基于花粉和同工酶的聚类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9)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一、萌芽(晚清-1911)
        二、初创(1911-1949)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二、蔬菜加工技术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致谢

(10)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三体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意义
    1.1 普通荞麦研究概况
        1.1.1 普通荞麦的分布和生产情况
        1.1.2 普通荞麦的起源与演化
        1.1.3 普通荞麦的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
        1.1.4 普通荞麦的价值和应用
    1.2 植物三体及荞麦三体研究进展
        1.2.1 三体相关概念简述
        1.2.2 三体的类型及特点
        1.2.3 植物三体的产生途径
        1.2.4 植物三体的研究现状
        1.2.5 植物三体的应用
        1.2.6 荞麦三体系列的构建
    1.3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1.3.1 核型分析
        1.3.2 植物核型分析标准的建立
        1.3.3 荞麦核型分析研究现状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发展
        1.4.2 基本原理
        1.4.3 荧光化学方法
        1.4.4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与其他技术之比较及特点
        1.4.5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
        1.4.6 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主要因素
        1.4.7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分析方法
        1.4.8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现状
    1.5 本研究的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技术路线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试剂
        2.3.3 实验样品的获得
        2.3.4 定性PCR 初筛引物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实验
        2.3.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 产物
    2.4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2.4.1 普通荞麦三体核型分析
        2.4.2 荧光定量PCR 分析
        2.4.3 综合分析核型和荧光定量PCR 结果,最终区分不同三体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胞学鉴定
        3.1.1 普通荞麦三体系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
        3.1.2 普通荞麦三体系的减数分裂观察
        3.1.3 普通荞麦及三体系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分析
    3.2 普通荞麦三体系的组织培养
    3.3 定性PCR 对引物的筛选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对荞麦三体系的归属分析
        3.4.1 融解曲线分析
        3.4.2 标准曲线分析
        3.4.3 三体系归属分析
    3.5 普通荞麦三体系的形态特征
4. 讨论
    4.1 普通荞麦核型分析
    4.2 组织培养在植物三体选育上的应用
    4.3 各引物的适宜反应体系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 对荞麦三体系的归属分析
    4.5 三体额外染色体的附加对普通荞麦外部形态特征的影响
    4.6 普通荞麦三体归属分析方法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图版Ⅰ 不同引物PCR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附录图版Ⅱ 不同引物PCR 扩增的融解曲线
附录版图Ⅲ 荞麦三体系不同引物PCR 扩增曲线
附录表
本研究得到的项目支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出口结球甘蓝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D]. 贾俊香.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2]芋头NPK需肥规律与施用技术研究[D]. 李琳. 长江大学, 2016(02)
  • [3]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D]. 侯晟灿.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5]南高丛越橘(Vaccinium australe)四倍体诱导及鉴定[D]. 石佳. 西南大学, 2012(03)
  • [6]甘蓝抽薹期性状的遗传研究[D]. 丁永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7]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与鉴定方法的研究[D]. 马敏.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8]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分类关系的研究[D]. 周禹. 浙江大学, 2010(11)
  • [9]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10]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三体系列[D]. 范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出口大白菜新品种N-2及其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