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中草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

仿冒中草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

一、中草药假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翁文烽[1](2021)在《18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地区炎热潮湿,植物生长茂盛,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民间地区凉茶文化、药膳文化盛行,民众使用中药的频率很高,但时有发生中药误用、错用的现象,市场上中药品质参差不齐,对用药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某些植物虽然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若能科学地研究并有效地将其开发利用,即能将这些植物物尽其用,同时也能解决中药资源匮乏的问题。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这些植物研究的相关资料较少,有的研究资料不全,甚至有的植物没有相关研究资料。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4个科,具有药用价值的18个种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完善以上植物的生药学研究资料,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本研究基于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四大传统鉴定方法结合分子生药学鉴定的方法,确定了来源植物的拉丁学名、完善了药材的性状鉴定信息、植物的根、茎、叶组织显微特征信息、解离组织显微特征信息、粉末显微特征信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薄层色谱鉴定方法、紫外光谱数据信息以及分子生物学中核基因组的ITS基因序列、叶绿体基因组psb A-trn H基因间区序列信息。此外对其量评价检查项下的水分及灰分的限量进行了初步测定。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以获得18个种药用植物生药学鉴定资料。本研究中通过PCR扩增测序的方法获得大戟科6种植物、茜草科7种植物的ITS基因序列及psb A-trn H基因间区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得到这两种序列种之间的信息位点及变异位点差异,分析遗传距离,再通过构建最大简约进化树及邻接进化树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现有的分类方法对比,从而获得遗传学分类信息,这为药材的来源、地区差异遗传和种间种内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研究依据。本研究获得了15种植物的ITS序列和17种植物的psb A-trn H基因间区序列,其中有1种植物的ITS和7种植物的psb A-trn H序列为首次测序得到,这些序列的Gen Bank注册号正在提交审核中。本研究为广东地区18种药用植物和具有药用潜力的植物的较全面的生药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系统性的从传统四大鉴定方法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对这些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对这些植物的真伪鉴别、遗传关系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贾丽[2](2020)在《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参属植物多数对机体具有补益作用,其中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西洋参(P.quinquefolius L.)和三七(P.notoginseng(Burk.)F.H.Chen)最为着名。这三种植物的根、茎叶、花均可作药用或保健品的原料,应用广泛。植化研究表明,人参、西洋参与三七的地上、地下部分均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相对于根部位,当前对于这三种人参属植物花部位的研究相对较少。三种花类药材(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在外形上有区分特征,但当作为原料制备成提取物时因为外形与显微特征被破坏,传统的鉴别方法无法对使用的原料药材进行鉴定与区分。它们均含有丰富的皂苷成分,但是目前对于三种花类中药的皂苷组成,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皂苷,研究较少。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各自的“鉴别标志物”有利于人参属中药的精准鉴别。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类结构同法表征”多技术集成的中药标准研究新模式)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人参功效活性成分辨识与“组效关系”研究)的核心研究任务,本论文以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离线三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3D-LC/Q-Orbitrap MS)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IM-QTOF-MS)两种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平台,系统阐释物质基础,发现新颖皂苷结构,并通过整体性代谢组学差异分析,寻找三种花之间的差异成分,构建适用于精准鉴别的标志物。本论文建立离线三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增强型数据依赖采集(DDA),尽可能地分离、表征、鉴定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中的皂苷成分;最终从三种花中共鉴定(或推导)1754个人参皂苷,其中人参花中鉴定553个、西洋参花中鉴定596个、三七花中鉴定605个,实现了皂苷成分的深度表征。通过大规模色谱柱筛选,建立了基于强阴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SAXIEC-HILIC-RPUHPLC)实现酸性皂苷与中性皂苷的分类深度表征:使用Pheno Sphere SAX色谱柱与甲醇/10 m M醋酸铵-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的IEC系统,能够将提取物中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分离;使用XBridge Amide色谱柱与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的HILIC系统实现根据极性差异(含糖数由少到多)的皂苷分离;使用BEH Shield RP18色谱柱与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的RPUHPLC系统实现基于分配差异的皂苷分离。基于Q-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建立包含母离子列表改善型DDA方法,实现分段样品中目标皂苷成分灵敏检测同时自动采集未知质量数成分的碎片信息。以实验室“自建人参皂苷数据库”为基础(共记录499个已知人参皂苷,对应169种不同质量数),计算负离子模式[M–H]–质荷比,并以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1000倍(质量亏损:固定变异范围±10 m Da)双重过滤,从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负离子全扫描数据中分别筛选得到106个、102个、94个目标质量数,分别构建各自母离子列表。在UHPLC/Q-Orbitrap-MS上分别建立包含母离子列表Full MS/dd-MS2(同时开启“If idle-pick others”与动态排除功能)数据采集方法,对经过IEC-HILIC分离制备的3种花共36个分段样品同时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表征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5%)与重复性(RSD<10%)。采用对照品对照(74个)、基于一级高分辨质谱数据的元素组成分析、裂解途径解析、自建数据库检索以及保留行为对比等,进行皂苷结构的鉴定与推导。本论文最终从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中分别鉴定553、596与605个皂苷成分;其中包含大量的结构新颖皂苷。与传统基于一维液质联用方法相比,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表征法能够将可鉴定的成分数量提高约6倍,表明其在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系统物质基础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建立基于UHPLC/IM-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通过大样品分析,同时表征、比较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之间皂苷成分差异,鉴定32个潜在差异成分,构建三种花类中药各自“鉴别标志物”。本论文在Waters VionTM IMS-QTOF离子淌度高分辨液质联用仪上,通过优化主要质谱参数(Capillary Voltage:–1.0 k V;Cone Voltage:20 V;Collision Energy Ramp:80–120 e V),建立基于反相色谱(色谱柱:BEH Shield RP18;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0.1%甲酸)与负离子模式数据非依赖HDMSE采集的人参皂苷表征方法。建立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流程:1)基于UHPLC/IM-QTOF-HDMSE对42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进行代谢组学轮廓分析;2)使用UNIFI(数据校正)与Progenesis QI(解卷积:峰对齐与峰提取)软件进行多批次数据自动化处理,生成包括t R,m/z,归一化峰面积与碰撞截面值(collision cross section-CCS)的代谢特征列表;3)按照“80%规则”与“30%变异”对所得数据进行过滤;4)使用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PCA与OPLS-DA),揭示潜在差异成分;5)通过Target MS/MS实验验证并鉴定差异皂苷的结构。通过对过滤后得到的1506个离子作为变量进行OPLS-DA建模分析,设定VIP阈值3.0,发现并鉴定32个潜在差异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b3(M1),Ra1(M2),m-Rc/m-Rb2/m-Rb3异构体(M3),Ra1/Ra2异构体(M4),Rb1(M5),Ra3异构体(M6)是区分人参花、西洋参花与三七花的最重要差异成分:1)人参花中Rb1含量中等,但其余5个标志物含量很低;2)西洋参花中Rb3,m-Rc/m-Rb2/m-Rb3异构体(M3)与Rb1含量中等,但其余3种标志物含量低;3)三七花富含Ra1,Ra1/Ra2异构体(M4)与Ra3异构体(M6),且其余3种标志物含量中等。这些尝试鉴定的人参皂苷标志物在接下来工作中需要通过靶向分离获得化合物,并通过NMR进行结构确证。这些研究结果能够实现三种人参属花类中药的鉴别与区分。本论文将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将基于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代谢组学技术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基于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的离线三维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能够实现中药中酸性与中性活性成分的深度表征,非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实现中药精准鉴别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为中药的系统物质基础阐释与精准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薛强[3](2020)在《药用植物丁公藤和金银花活性成分及其混伪品鉴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用植物丁公藤和金银花都是被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药材。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丁公藤属(Erycibe)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炎症疾病。由于丁公藤野生资源的过度采伐,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丁公藤的混伪品。然而,关于丁公藤及其混伪品的物质组成和抗炎活性的研究仍不够完善。而且丁公藤资源匮乏,亟需一种替代品来缓解其资源短缺的现状。而这些混伪品中哪些是能够替代丁公藤的,它们的抗炎指示物和抗炎机制如何尚不清楚。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银花,被广泛用于抗菌、抗氧化、抗炎和抗癌。自2010年起,《中国药典》将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归为山银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归为金银花。然而,在这之前,所有上述物种的干燥花蕾或初带的花都称为金银花,并没有金银花和山银花之分。前人关于金银花与山银花的研究多集中于特征化合物含量上的比较,对于其他差异化合物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再者,金银花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性植物,其花初开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十分迷人。然而,关于其花色变化的物质和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测定和比较丁公藤及其混伪品的物质组成,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建立HPLC指纹图谱,从而筛选出有效的替代品;并通过大孔树脂对替代品的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以及物质组成,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出抗炎生物指示物;利用液相-高分辨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和比较金银花与山银花非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以及挥发性成分;采用转录组和靶向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金银花花色变化的分子和物质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与丁公藤E.schmidtii Craib(S1)相比,大果飞蛾藤Porana sinensis Hemsl.(S2)、近无毛飞蛾藤P.sinensis Hemsl.var.delavayi(Gagn.et Courch.)Rehd.(S3)、青江藤Celastrus hindsii Benth.(S4)和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S5)具有更高或相近的总酚,总黄酮和总单宁含量、DPPH,ABTS和ORAC抗氧化能力、以及三个标志化合物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和绿原酸的含量,并具有较高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其他五个混伪品,青风藤Illigera parviflora Dunn(S6)、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artl.ex DC.(S7)、毛蒟Piper puberulum(Benth.)Maxim.(S8)、海风藤P.kadsura(Choisy.)Ohwi(S9)和瘤枝微花藤Iodes seguini(Levl.)Rehd.(S10)被鉴定为绝对的伪品。进一步的RAW264.7细胞抗炎实验表明,大果飞蛾藤和近无毛飞蛾藤在抑制NO释放和炎症因子相关蛋白i NOS、COX-2、IL-6和IL-1β的m RNA表达活性上比丁公藤更强,因此大果飞蛾藤(S2)和近无毛飞蛾藤(S3)被筛选出作为丁公藤最好的潜在替代品。(2)由于近无毛飞蛾藤是大果飞蛾藤的变种,再加上市场上主要流通的丁公藤混伪品也是大果飞蛾藤,所以我们对大果飞蛾藤开展了进一步研究。通过UPLC-QTOF-MS分析了采用最优的提取溶剂(80%甲醇)提取的大果飞蛾藤粗提物(CE),首次从中鉴定出了23个酚类化合物。进一步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粗提物分馏,得到了两个馏分Fr.I和Fr.II,其中Fr.II比Fr.II+Fr.I富集了更多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且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其次是CE和Fr.I,表明CE中可能还含有某些抗氧化能力较低的化合物。抗炎活性显示CE的抗炎能力要高于Fr.I和Fr.II,说明CE中可能存在一些抗氧化能力较低但抗炎活性较强的化合物,或者一些具有协同作用的化合物没有被分馏在一起。九个主要酚类的定量结果显示咖啡酸、3-、4-和5-咖啡酰奎尼酸富集在Fr.I中;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以及3,5-、3,4-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富集在Fr.II中。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排除了所提出的协同作用,但由于CE中那些化合物的稀有含量限制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对这九个主要的酚类物质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3,5-、3,4-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具有最好的抗炎活性,可作为大果飞蛾藤的抗炎指示物。(3)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了忍冬花和灰毡毛忍冬花甲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分析结果显示灰毡毛忍冬花甲醇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三种抗氧化活性显着高于忍冬花,而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油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显着低于忍冬花。通过对忍冬花和灰毡毛忍冬花甲醇提取物进行UPLC-Q 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一共定性了54个化合物,OPLS-DA分析表明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灰毡毛忍冬皂苷甲、灰毡毛忍冬次皂苷乙、川续断皂苷VI、断氧马钱子酸和断氧马钱子苷具有最大的差异倍数,被推荐用来区分忍冬花和灰毡毛忍冬花。通过GC-MS从忍冬花和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了64个挥发性化合物,OPLS-DA分析表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苯甲酸苯乙酯、单硫辛基甘油三甲基硅醚、生育酚醋酸酯、月桂酸己酯、异岩藻甾醇和苯基丁酸可以用来区分忍冬花油和灰毡毛忍冬花油。(4)为了探究不同发育时期金银花着色的分子基础和代谢机制,对六个发育时期的金银花进行了转录组测定,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构建了金银花花青素生物合成,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转录组结果表明金银花早期的花色是由花青素和叶绿素共同形成的,而晚期的金黄色是由类胡萝卜素主导的。对金银花幼花蕾期(S1),大白期(S4)和金花期(S6)进行的靶向类胡萝卜素代谢组分析表明金花中的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的总含量占其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79.6%,表明它们是形成“金色”黄花的主要物质。

陈亮元[4](2019)在《广金钱草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广金钱草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本品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淋、砂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疽尿赤、尿路结石等症。广金钱草在岭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也是着名凉茶“王老吉”的原料药材之一。目的《中国药典》(2015版)“广金钱草”项下,以对照药材和夏佛塔苷作为薄层鉴别的对照物质,以夏佛塔苷的含量限度作为控制药材质量的标准。鉴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单指标化学成分很难全面体现药材的品质,本研究针对广金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多组分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同时对广金钱草多糖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和药理活性研究,为完善广金钱草质量标准、全面评价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在《中国药典》(2015版)的基础上优化广金钱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对色谱条件(薄层板类型、展开系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点样体积、点样方式、点样宽度、展距、温度、湿度等)的筛选以及方法学考察,建立广金钱草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2.建立广金钱草黄酮类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利用外标法测定了31批广金钱草药材和20批饮片中4种黄酮苷(夏佛塔苷、异荭草苷、异夏佛塔苷、异牡荆苷)的含量,同时建立了广金钱草药材和饮片指纹图谱,并且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31批广金钱草药材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同时比较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的实验结果,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3.对不同批次的广金钱草药材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采用PMP(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不同批次广金钱草多糖的单糖组成,优化水解时间、PMP反应温度、PMP反应时间等衍生化条件。同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初步探索广金钱草粗多糖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1.优化并建立了广金钱草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即:取药材粉末0.5 g,加80%甲醇62.5 mL,超声提取20 min,过滤,回收甲醇,剩余提取液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丁酮(1:1)溶液,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50%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将供试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1:1:1)为展开剂展开,喷以1%AlCl3试液显色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以维采宁-2、夏佛塔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为对照品,将31批广金钱草药材与12批饮片进行鉴别,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具有黄绿色荧光斑点,并可与混淆品(金钱草、链荚豆、假花生)区分。2.采用Phenomenex Polar C18柱,以乙腈作为流动相A,0.05%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13%15%A;2035min,15%A;3560 min,15%16%A),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建立了广金钱草黄酮类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同时建立了广金钱草药材和饮片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代表性成分,发现各批次药材和饮片的相似度范围分别为0.8500.978和0.8800.998,且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的测定结果无差异。3.广金钱草多糖中主要含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以及微量的D-甘露糖、D-木糖,各批次多糖的单糖组成基本一致。首次建立了广金钱草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供试品中除了广东梅州(S2’)、广西福绵(S10’)和广东高州(S19’)三份样品之外,各批次广金钱草多糖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8240.981之间。同时,阿卡波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7601 mg/mL,广金钱草粗多糖的IC50为0.7031 mg/mL。结论1.建立的薄层鉴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斑点条带清晰,分离度良好,可作为广金钱草药材及饮片的定性鉴别方法。2.建立了广金钱草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成功建立了同时测定广金钱草四种黄酮苷含量的一测多评法,为广金钱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3.首次建立了广金钱草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且该方法稳定、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广金钱草多糖结构分析及其质量评价的依据。同时广金钱草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广金钱草多糖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尚需后续的药效学实验证实。

樊雪艳[5](2019)在《蝉花和冬虫夏草元素分析与齿痛消炎灵颗粒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ICP-MS法同时测定蝉花和冬虫夏草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阐明2味药材中在元素层面药效物质基础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2.建立HPLC-MS/MS法对齿痛消炎灵颗粒进行多组分定量,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评价;3.建立UHPLC-Q-TOF-MS/MS法快速分离鉴定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产物,为齿痛消炎灵颗粒的体内代谢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微波消解法处理蝉花和冬虫夏草样品后,ICP-MS法测定不同样品中24种元素的含量,并结合SIMCA-p 14.0软件的PCA和OPLS-DA模型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采用COSMOSIL Packed Column 5C18-PAQ色谱柱,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ESI)源进行正负离子切换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齿痛消炎灵颗粒进行多组分定量分析;3.收集大鼠灌胃给予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后不同时间的血浆、尿液、粪便、胆汁及肠道菌群温孵样品,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处理,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全扫描结合多重质量亏损(MMDF)和动态背景扣除(DBS)在线采集数据,联合多种数据后处理软件推测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可能的代谢产物结构,并阐述其代谢途径。结果:1.该ICP-MS法测定24种无机元素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均良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测定的蝉花和冬虫夏草24种无机元素中,含量较高的为K、Mg、P、Ca等宏量元素,并且富含Mn、Fe、Zn和Se等微量元素。但统计结果显示二者存在差异,差异性元素为Al、Fe、Ca、K和Mn,且蝉花中Al、Fe、Ca和Mn的含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2.该HPLC-MS/MS法测定齿痛消炎灵颗粒中22种成分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均良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厂家样品中有7种成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除橙皮苷外,河南辅仁堂样品中的其他6种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河南中杰样品。3.在体内生物样品中共鉴定出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26个代谢产物,在体外共鉴定出7个。除M27外,体外代谢物均能在体内样品检测到。主要代谢途径包括去糖基化,去糖基化+去甲基化,去糖基化+氧化,乙酰化和硫酸酯化。结论:1.首次建立了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能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微波消解ICP-MS法,用于测定蝉花和冬虫夏草中24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进一步从元素角度阐明了蝉花和冬虫夏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并且蝉花在补血、补钙和抗衰老方面的功效更优于冬虫夏草,可为蝉花替代冬虫夏草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2.本文建立的HPLC-MS/MS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齿痛消炎灵颗粒的多组分同时定量,为其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提供可靠数据。3.本文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成功鉴定了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产物并对主要代谢途径进行归纳,可用于推测齿痛消炎灵颗粒的整体代谢特征,对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刘静,张媛彦,王玉华[6](2018)在《中蒙药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中蒙药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及其联用技术,以紫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以及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较多。电化学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应用。本文以中蒙药、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质量控制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对2005年至今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对中蒙药化学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概述,为中蒙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黄丹思,徐飞,庞艺萌,钟赛意,陈建平[7](2018)在《蛤蒌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成分分析》文中认为以精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蛤蒌叶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查了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蛤蒌叶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蛤蒌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7 h,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蛤蒌叶挥发油得率为0.340%。经GC-MS分离蛤蒌叶挥发油共分离出22种化合物,鉴定出1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69%。蛤蒌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β-细辛脑(29.70%)、石竹烯(25.32%)、乙醇过氧酸,氰基环己基苯基薄荷酯(13.90%)、肉豆蔻醚(7.62%)和甲基丁香酚(6.39%)。

于洋,李军,李宝国[8](2018)在《化学计量学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传统化学分析方法不能快速地对中药材复杂多组分物质同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问题,人们利用化学计量学所包含的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原理和方法来处理多变量复杂数据,并将其引入到中药研究中,进而将中药复杂的多成分鉴别转化为对数据的解析,从而达到对其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目的。本文概述了化学计量学几种常用的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品种优劣、道地性、成分差异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大数据方法简要阐述一些启示。

高岩[9](2014)在《固相吸附剂在固体样品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对国内外烟草和中草药安全检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目前烟草和中草药的安全总趋势的阐述,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固相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和应用。以烟草和中草药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固相吸附剂应用于改进的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预处理技术和基质固相分散(MSPD)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对不同性质的固体样品的分析进行了研究。一、将硅藻土应用于同时萃取、分离、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MSPD-UFLC方法中。对各项实验参数,包括固相吸附剂的种类、洗脱剂的种类、洗脱剂的体积、固相吸附剂与样品的质量比以及样品的粒径,通过单因素水平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方法的一系列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其它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二、将硅胶应用在萃取中草药丹参根部的苏丹红染料的MSPD萃取方法中,UFLC用于测定这些待测物。对影响MSPD的一些实验参数通过优化得到最优的条件。对方法的一系列性能指标等进行了考察,最后将MSPD-UFLC分析方法应用于五种不同产地的丹参实际样品中染料的测定。三、将改进的QuEChERS预处理方法与GC-MS联用,在选择离子检测模式(SIM)下提取和检测了烟草中六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将烟草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快速提取和净化结合起来,通过乙腈-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双水相混合萃取、N-丙基乙二胺(PSA)键合硅胶作为固相吸附剂净化,建立了一个高效、快速的测定烟草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的新方法。四、将中性三氧化二铝应用于烟草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萃取中。通过将MSPD和超快速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UFLC-UV)进行联用,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实用、经济的检测烟草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新方法。对影响三嗪类除草剂检测结果的各项实验参数,包括三嗪类除草剂检测波长、固相吸附剂的种类和质量、洗脱剂的性质和体积、固相吸附剂与样品的质量比等因素,通过单因素水平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考察和验证。

王梦夏[10](2014)在《千里光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文中提出千里光具有抗炎杀菌的功效,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合理开发千里光药用价值,对其进行质量控制,规范中药市场,本实验对千里光的挥发油,有机酸和黄酮类物质进行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处理数据,并应用现代色谱方法建立了信息互补的千里光的液相和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以探索千里光的化学组成特征。实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对千里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第二章)。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千里光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千里光不同药效部位,进行分离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重叠峰辅助定性,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通过解析,鉴定了陕西千里光挥发油的其中51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64%,并对千里光茎、叶和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二、建立了千里光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的绿原酸、芦丁、槲皮素以及金丝桃苷的四种活性成分的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第三章)。本实验建立了四种成分测定的色谱条件,并对提取条件进行选择,采取梯度洗脱,保留时间定性,结合HELP方法对重叠峰进行分辨,外标法定量。实验对测定方法进行了验证,数据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以及重复性好。三、建立了10个产地的千里光非挥发性成分HPLC-DAD指纹图谱和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第四章),内容包括:提取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学考察、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相关系数均达到0.95以上,10个产地的图谱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大。挥发性成分分析与非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进而说明产地对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大。实验建立的的HPLC-DAD指纹图谱和GC-MS指纹图谱,以此全面控制中药质量。

二、中草药假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假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8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基源鉴定
    2.2 性状鉴定
    2.3 显微鉴定
        2.3.1 仪器
        2.3.2 材料与试剂
        2.3.3 实验方法
    2.4 理化鉴定
        2.4.1 仪器与试剂
        2.4.2 一般化学成分检识
        2.4.3 粉末现象
        2.4.4 荧光现象
        2.4.5 薄层色谱分析
        2.4.6 紫外光谱分析
        2.4.7 一般检查项
    2.5 分子标记鉴定
        2.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5.2 样品处理
        2.5.3 DNA提取
        2.5.4 引物信息
        2.5.5 PCR扩增
        2.5.6 PCR反应体系
        2.5.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8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传统生药学鉴定
    3.1 鸡骨香
        3.1.1 来源鉴定
        3.1.2 性状鉴定
        3.1.3 显微鉴定
        3.1.4 理化鉴定
        3.1.5 小结
    3.2 匍根大戟
        3.2.1 来源鉴定
        3.2.2 性状鉴定
        3.2.3 显微鉴定
        3.2.4 理化鉴定
        3.2.5 小结
    3.3 匍匐大戟
        3.3.1 来源鉴定
        3.3.2 性状鉴定
        3.3.3 显微鉴定
        3.3.4 理化鉴定
        3.3.5 小结
    3.4 千根草
        3.4.1 来源鉴定
        3.4.2 性状鉴定
        3.4.3 显微鉴定
        3.4.4 理化鉴定
        3.4.5 小结
    3.5 斑地锦
        3.5.1 来源鉴定
        3.5.2 性状鉴别
        3.5.3 显微鉴定
        3.5.4 理化鉴定
        3.5.5 小结
    3.6 飞扬草
        3.6.1 来源鉴定
        3.6.2 性状鉴定
        3.6.3 显微鉴定
        3.6.4 理化鉴定
        3.6.5 小结
    3.7 通奶草
        3.7.1 来源鉴定
        3.7.2 性状鉴定
        3.7.3 显微鉴定
        3.7.4 理化鉴定
        3.7.5 小结
    3.8 丰花草
        3.8.1 来源鉴定
        3.8.2 性状鉴定
        3.8.3 显微鉴定
        3.8.4 理化鉴定
        3.8.5 小结
    3.9 光叶丰花草
        3.9.1 来源鉴定
        3.9.2 性状鉴定
        3.9.3 显微鉴定
        3.9.4 理化鉴定
        3.9.5 小结
    3.10 阔叶丰花草
        3.10.1 来源鉴定
        3.10.2 性状鉴定
        3.10.3 显微鉴定
        3.10.4 理化鉴定
        3.10.5 小结
    3.11 糙叶丰花草
        3.11.1 来源鉴定
        3.11.2 性状鉴定
        3.11.3 显微鉴定
        3.11.4 理化鉴定
        3.11.5 小结
    3.12 二萼丰花草
        3.12.1 来源鉴定
        3.12.2 性状鉴定
        3.12.3 显微鉴定
        3.12.4 理化鉴定
        3.12.5 小结
    3.13 墨苜蓿
        3.13.1 来源鉴定
        3.13.2 性状鉴定
        3.13.3 显微鉴定
        3.13.4 理化鉴定
        3.13.5 小结
    3.14 盖裂果
        3.14.1 来源鉴定
        3.14.2 性状鉴定
        3.14.3 显微鉴定
        3.14.4 理化鉴定
        3.14.5 小结
    3.15 伏胁花
        3.15.1 来源鉴定
        3.15.2 性状鉴定
        3.15.3 显微鉴定
        3.15.4 理化鉴定
        3.15.5 小结
    3.16 假马齿苋
        3.16.1 来源鉴定
        3.16.2 性状鉴定
        3.16.3 显微鉴定
        3.16.4 理化鉴定
        3.16.5 小结
    3.17 单色蝴蝶草
        3.17.1 来源鉴定
        3.17.2 性状鉴定
        3.17.3 显微鉴定
        3.17.4 理化鉴定
        3.17.5 小结
    3.18 鳞花草
        3.18.1 来源鉴定
        3.18.2 性状鉴定
        3.18.3 显微鉴定
        3.18.4 理化鉴定
        3.18.5 小结
第四章 分子标记鉴定
    4.1 PCR扩增结果分析
    4.2 ITS序列分析结果
    4.3 psbA-trnH序列分析结果
    4.4 系统树进化树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多成分系统鉴定
    1.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药品
        1.2 仪器
        1.3 供试溶液制备
        1.4 三维色谱分离条件
        1.5 Q-Orbitrap质谱与数据处理
    2.离线三维色谱分析系统的构建
        2.1 第一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2.2 第三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2.3 第二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3.基于Q-Orbitrap-MS包含母离子列表FullMS/dd-MS~2同时靶向与非靶向代谢物表征技术构建
        3.1 关键质谱参数优化
        3.2 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构建
        3.3 方法学验证
    4.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研究
        4.1 分段样品制备与数据采集
        4.2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多成分鉴定
        4.3 鉴定的人参皂苷结构特征
        4.4 三种花中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初步差异分析
    5.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DMS~E(UHPLC/IM-QTOF-HDMS~E)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整体性皂苷差异研究
    1.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药品
        1.2 仪器
        1.3 供试溶液制备
        1.4 基于UPLC I-Class/Vion IMS-QTOF系统的色谱与质谱条件
    2.VION~(TM)IMS-QTOF质谱条件优化
        2.1 毛细管电压(Capillary voltage)
        2.2 锥孔电压(Cone voltage)
        2.3 Ramp Collision Energy(RCE)
    3.多批次样品的数据采集与组学数据处理流程
        3.1 多批次花样品HDMS~E(负离子模式)数据采集
        3.2 非靶向代谢组学处理数据的流程
    4.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差异皂苷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
        4.1 潜在标记物的发现
        4.2 潜在标记物的结构鉴定
        4.3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差异皂苷总结
    5.本章小结
结果与讨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人参属花类中药(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前言
    1.物质基础研究技术
        1.1 分离
        1.2 分析
    2.质量控制研究
        2.1 真伪鉴别
        2.2 质量评价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药用植物丁公藤和金银花活性成分及其混伪品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丁公藤研究概况
        1.1.1 丁公藤的生物学特性
        1.1.2 丁公藤的化学成分
        1.1.3 丁公藤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1.1.4 丁公藤混伪品研究
    1.2 金银花研究概况
        1.2.1 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
        1.2.2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1.2.3 金银花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1.2.4 金银花及其混伪品研究
    1.3 抗炎作用研究概况
        1.3.1 抗炎药效评价方法
        1.3.2 抗炎药物的作用机理
        1.3.3 药用植物在炎症中的作用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丁公藤及其九种混伪品的酚类物质和抗炎活性的比较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丁公藤及其九个混伪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
        2.2.2 丁公藤及其九个混伪品中总黄酮、总酚及总单宁的测定
        2.2.3 丁公藤及其九个混伪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2.2.4 丁公藤及其九个混伪品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三种标志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2.2.5 丁公藤及其四个混伪品提取物的抗炎活性评价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丁公藤及其九种混伪品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
        2.3.2 丁公藤及其九种混伪品中抗氧化活性的差异
        2.3.3 丁公藤及其九种混伪品HPLC指纹图谱和三种标志化合物的含量差异
        2.3.4 通过比较抗炎活性来确定丁公藤的替代品
    2.4 本章小结
3 大果飞蛾藤的生物活性酚类物质鉴定及其抗炎指示物筛选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1.1 材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提取溶剂系统的优化
        3.2.2 大果飞蛾藤酚类物质的分馏和纯化
        3.2.3 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2.4 HPLC和 UPLC-QTOF-MS/MS分析
        3.2.5 抗炎活性评价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甲醇浓度对酚类物质提取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3.2 优化的80%甲醇水溶液制备的粗提物(CE)中酚类物质的鉴定
        3.3.3 粗提物(CE)的分馏及CE和它的两个组分的进一步表征
        3.3.4 九个主要酚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忍冬花与灰毡毛忍冬花的酚类物质和挥发性成分比较
    4.1 材料、试剂及仪器
        4.1.1 材料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酚类物质的提取
        4.2.2 挥发油的提取
        4.2.3 酚类物质的测定
        4.2.4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2.5 粗提物的UPLC–Q 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
        4.2.6 挥发油的GC-MS分析
        4.2.7 数据处理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忍冬花与灰毡毛忍冬花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较
        4.3.2 忍冬花与灰毡毛忍冬花抗氧化活性比较
        4.3.3 忍冬花与灰毡毛忍冬花甲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比较
        4.3.4 忍冬花与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油成分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转录组学联合靶向代谢组学阐明不同发育时期金银花的花色变化
    5.1 材料、试剂及仪器
        5.1.1 材料及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光谱法测定总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5.2.2 转录组学检测
        5.2.3 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总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5.3.2 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的注释分析
        5.3.3 与花色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模型
        5.3.4 花青素生物合成、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调控网络的构建
        5.3.5 S1,S4和S6时期金银花花器官的类胡萝卜素图谱
    5.4 讨论
        5.4.1 金银花时间序列转录组分析
        5.4.2 金银花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
        5.4.3 金银花叶绿素代谢的调控网络
        5.4.4 金银花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广金钱草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中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1.1.1 中药的质量评价现状
        1.1.2 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
        1.1.3 中药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广金钱草的研究概述
        1.2.1 性状鉴别
        1.2.2 化学成分
        1.2.3 药理研究
        1.2.4 临床应用
        1.2.5 广金钱草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广金钱草药材及饮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与材料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4 薄层条件
        2.2.5 色谱条件考察
        2.2.6 方法学验证
        2.2.7 广金钱草药材和饮片的鉴别
    2.3 小结
第三章 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多组分定量相结合的广金钱草质量评价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1.1 仪器与材料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溶液的制备
        3.2.2 色谱条件的筛选
        3.2.3 方法学考察
        3.2.4 不同产地广金钱草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评价分析
        3.2.5 广金钱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研究
        3.2.6 一测多评法测定广金钱草中4 种黄酮苷成分
    3.3 小结
第四章 广金钱草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体外活性初探
    4.1 仪器与试药
        4.1.1 仪器与材料
        4.1.2 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4.2.1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广金钱草多糖的单糖组成
        4.2.2 广金钱草多糖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4.2.3 广金钱草多糖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蝉花和冬虫夏草元素分析与齿痛消炎灵颗粒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蝉花和冬虫夏草中的无机元素及比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齿痛消炎灵颗粒中22种成分的含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UHPLC-Q-TOF-MS/MS技术的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体内外代谢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蒙药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光谱分析法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2 荧光分光光度法:
    1.3近红外分光光度法:
    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色谱分析法
    2.1 薄层色谱法: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 气相色谱法:
3 色谱联用技术
    3.1 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3.2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
    3.3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4 电化学分析法
5 小结与展望

(7)蛤蒌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蛤蒌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1.4 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蛤蒌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1.5 蛤蒌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1.5.1 色谱条件
        1.5.2 质谱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蛤蒌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2.2 蛤蒌叶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3 结论

(8)化学计量学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与特征
2 化学模式识别
    2.1 主成分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判别分析
    2.4 结合应用
    2.5 人工神经网络法
3 多元校正模型
4 与光谱数据的结合应用
    4.1 定量校正模型
    4.2 判别分析模型
5 小结与展望

(9)固相吸附剂在固体样品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烟草和中草药安全的总趋势
        1.1.2 我国烟草和中草药安全分析的现状
        1.1.3 烟草和中草药安全分析中突出的问题
        1.1.3.1 分离纯化技术
        1.1.3.2 分析方法确认
        1.1.3.3 分析结果的表述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
        1.2.1 固相萃取技术
        1.2.1.1 固相萃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2.1.2 固相萃取的操作程序
        1.2.1.3 固相萃取的优点
        1.2.1.4 固相萃取的应用
        1.2.2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
        1.2.2.1 基质固相分散的概念以及原理
        1.2.2.2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柱的制备
        1.2.2.3 影响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的因素
        1.2.2.4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QuEChERS 技术
        1.2.3.1 QuEChERS 技术概念
        1.2.3.2 QuEChERS 技术的原理
        1.2.3.3 QuEChERS 技术的影响因素
        1.2.3.4 QuEChERS 技术的应用
    1.3 常见的固相吸附剂
        1.3.1 固相吸附剂分类
        1.3.2 常见的固相吸附剂及其应用
        1.3.2.1 硅胶基质
        1.3.2.2 高分子聚合物基质
        1.3.2.3 吸附型固相吸附剂
        1.3.2.4 混合型固相吸附剂
        1.3.2.5 无吸附性能的固相材料
        1.3.3 新型的固相吸附剂及其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Celite 在提取中药栀子中栀子苷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提取过程
        2.2.4.1 MSPD 提取
        2.2.4.2 索氏提取
        2.2.4.3 超声辅助提取
        2.2.5 UFLC-UV 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SPD 实验参数的选择
        2.3.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3.1.2 固相吸附剂和洗脱剂的选择
        2.3.1.3 固相吸附剂的质量
        2.3.1.4 洗脱剂的体积
        2.3.1.5 样品粒径的选择
        2.3.2 正交试验优化
        2.3.3 方法学考察
        2.3.4 与其它方法对照
        2.3.5 实际样品分析
    2.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硅胶在萃取丹参中非法苏丹红染料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用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前处理
        3.2.4 MSPD 提取
        3.2.5 UFLC-UV 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SPD 条件的优化
        3.3.3.1 固相吸附剂的类型和质量
        3.3.1.2 淋洗剂的种类和体积
        3.3.1.3 洗脱剂的种类和体积
        3.3.2 方法学考察
        3.3.2.1 线性
        3.3.2.2 检出限
        3.3.2.3 准确度和精密度
        3.3.3 实际样品分析
    3.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PSA 键合硅胶在萃取烟草中拟除虫菊酯残留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用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提取与净化
        4.2.4 GC-MS 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C-MS 分析
        4.3.2 提取和净化过程的优化
        4.3.3 方法的验证
        4.3.4 实际样品分析
    4.4 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Alumina-N 在萃取烟草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用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样品前处理
        5.2.4 MSPD 萃取
        5.2.5 UFLC-UV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SPD 条件的预优化
        5.3.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5.3.1.2 固相吸附剂的类型和质量
        5.3.1.3 洗脱剂的种类和体积
        5.3.2 正交试验优化
        5.3.3 方法学考察
        5.3.3.1 线性
        5.3.3.2 检出限
        5.3.3.3 准确度和精密度
        5.3.4 实际样品分析
    5.4 小结
    5.5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千里光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千里光简介
    1.2 千里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1.2.1 挥发油类化合物
        1.2.2 黄酮类化合物
        1.2.3 酚酸类化合物
        1.2.4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5 其他化合物
    1.3 千里光属植物的药理活性
        1.3.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1.3.2 抗菌作用
        1.3.3 保肝作用
        1.3.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3.5 其他研究
    1.4 千里光的临床应用
        1.4.1 皮肤病
        1.4.2 眼部疾病
        1.4.3 其他疾病
    1.5 中草药分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5.1 光谱技术
        1.5.2 色谱及联用技术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千里光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千里光挥发油提取方法
        2.3.2 GC-MS色谱条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挥发油提取条件的选择
        2.4.2 挥发油成分分析
    2.5 小结
3 HPLC-DAD测定千里光中四种有活性成分含量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药材
    3.3 实验方法
        3.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3 色谱条件
        3.3.4 标准曲线建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色谱条件优化
        3.4.2 提取条件选择
        3.4.3 色谱分离
        3.4.4 重叠峰分辨
        3.4.5 线性关系考察
        3.4.6 方法学考察
        3.4.7 含量测定结果
    3.5 小结
4 千里光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4.1 引言
    4.2 实仪器试剂与药材
    4.3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实验方法
        4.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3.3 色谱条件
    4.4 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与讨论
        4.4.1 提取条件选择
        4.4.2 色谱条件选择
        4.4.3 不同产地指纹图谱的建立
        4.4.4 指纹图谱综合分析
        4.4.5 方法学考察
    4.5 GC-MS指纹图谱实验方法
        4.5.1 千里光挥发油提取方法
        4.5.2 GC-MS色谱条件
    4.6 GC-MS指纹图谱结果与讨论
        4.6.1 不同产地千里光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
        4.6.2 指纹图谱综合分析
        4.6.3 GC-MS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4.7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草药假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8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D]. 翁文烽.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 [2]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D]. 贾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3]药用植物丁公藤和金银花活性成分及其混伪品鉴别研究[D]. 薛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广金钱草质量评价研究[D]. 陈亮元.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5]蝉花和冬虫夏草元素分析与齿痛消炎灵颗粒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樊雪艳.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中蒙药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概述[J]. 刘静,张媛彦,王玉华. 北方药学, 2018(12)
  • [7]蛤蒌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成分分析[J]. 黄丹思,徐飞,庞艺萌,钟赛意,陈建平. 农产品加工, 2018(18)
  • [8]化学计量学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J]. 于洋,李军,李宝国. 中成药, 2018(05)
  • [9]固相吸附剂在固体样品处理中的应用[D]. 高岩. 吉林大学, 2014(09)
  • [10]千里光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D]. 王梦夏. 中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仿冒中草药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