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战略重组推进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实施战略重组推进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一、实施战略重组 推动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程龙瑞[2](2021)在《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向来扮演重要角色,其经济、社会价值在财政税收供给、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得到深刻体现。然而国内外某些学者针对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负面作用研究甚嚣尘上,考虑到国有企业生来具有的双重性质——既追求经济利益、又履行社会使命,因而国有企业需要不同于私有制企业的治理模式。结合党组织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政治号召、经济要求以及制度响应分析,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为这种治理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思路。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下,党组织如何引领与指导公司治理仍然作为重要的课题吸引着众多学者们,也涌现了一批精彩卓着的研究成果。本文期望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为党组织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提供一定贡献。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的介绍,首先通过阐述国有企业在经济与社会价值层面的重要性与发展困局,引出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的背景介绍以及理论、应用意义;其次简要介绍本文行文脉络与技术路线;再次针对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定性分析、案例分析)与研究创新的总结,完成本文基本框架;然后对于党组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概念进行阐述;最后对于国内外政党经济关系以及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进行文献综述,为后文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则是案例正文。本研究选取YQ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YQA公司简介及党组织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其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的方式与可优化之处。第三章进行案例分析。首先展开界定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嵌入理论以及资源依赖理论,其次基于理论对于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可优化之处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党组织融入程度难以合理厘清边界,党组织协调作用缺乏明确制度规范,党组织思想工作难与治理绩效挂钩这三方面原因。第四章则是对策建议。针对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的可优化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包括落实决策清单制度、协调制衡机制以及量化思想政治工作这三方面。第五章介绍结论与展望。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加以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方法、研究质量的局限性加以陈述,对于未来研究提出展望。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在党组织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引领方面,需要注重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尤其需要注重生产经营节奏比较急促时的灵活处理;在参与生产经营决策方面,党组织需要发挥决策前置的效用,并发挥不同层次党组织的分层作用,意识到“决策前置≠事事把关”、“决策前置≠层层前置”。

尹成林,魏清松[3](2021)在《安徽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徽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进程,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新路径,笔者一行采取实地走访和书面调研的方式,在重点对安徽省局直属和淮南、淮北两市国有粮食企业现场调研基础上,提出一点粗浅思考与建议。

苏彬[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宁金丹[5](2020)在《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期,社会上出现一些误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甚至怀疑、否定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对此,习近平着眼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多个场合多次发表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系统梳理并研究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对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破除民营经济的发展障碍,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1章绪论部分。对文章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阐述,对与民营经济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概括了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借鉴和现实背景。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相关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民营经济相关理论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同时又吸取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积极因素。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应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国内外环境,直击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深深扎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习近平个人的从政经历而提出的。这四方面构成了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背景。第3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这一章是文章的核心章节,主要从五个方面概括其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主要思想特色。第4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推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必将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困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指导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巨大推动力。

岑玉科[6](2020)在《国资国企改革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C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其中放在首位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风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的重点工作。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形成的。在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但规模庞大的债务和缺乏持续偿债的机制使得风险不可小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时,提出要把国企改革放在“围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的优先位置,体现了国企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本论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现状、成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地方政府在加强债务控紧的同时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的债务风险,为加强作为国有企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提供学术上的理论研思与路径启发。特别是国家层面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措施的层层加码,以及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控提出新的要求后,地方政府如何实现一边化解隐性债务、一边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做好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成为各地国资国企改革的努力方向和改革目标,也是本论文着重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人在地方国有企业工作多年,有幸目睹并正在参与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出于对工作岗位的热爱以及对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趣,从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展实地访谈调查等方法,以浙江省C市的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为例,对新形势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进行思考,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剖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地方财力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多管齐下筹集资金满足大批项目建设需要,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提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各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筹措资金开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规模庞大的隐性债务,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形成,并针对性地从地方政府“输血”、融资平台“造血”、社会资本“活血”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以期能借鉴于当下的国资国企改革,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尽一份力。

管文行[7](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治理主体构成。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农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容置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农村村民自治实施之初所依赖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已经逐渐消解。农村治理已经溢出农村社会场域,单纯依靠农村社会自主性调节不能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全部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以村“两委”为主要治理主体的二元结构已经不能承担起全部农村治理的重任,需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发展。毫无疑问,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势必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农村治理的无序化与治理有效性的降低。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否稳定与个体化的农民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关联性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要农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性治理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能否理顺。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调试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在农村微观场域中,不同属性的农村治理主体参与动机不同,其中,利益是影响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关键要素。乡村振兴要求改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内外环境,对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提出新的结构性要求和功能性诉求,但是,同时也暴露出农村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构成主体较为单一,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以村“两委”为主要构成主体,甚至是“空心村”,乡镇政府角色缺位、市场性治理主体缺失,并没有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局面,难以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二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主体间关系存在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理论上的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乡镇政府在治理中角色缺位、村民自治组织角色越位以及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市场性治理主体挤压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等问题。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构成,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于整个国家的控制而实行完全的独立自治,而国家也始终以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保持着对农村社会的控制与渗透。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国家成为了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主体缺失的重要外部诱因,即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之间张力失衡造成农村自治空间被压缩,挤压了农村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治空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更是直接造成了农村治理主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空心村”的大量出现。但是,除了国家宏观层面的原因外,造成农村治理主体间关系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场域内,相应制度供给的缺失、结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农村治理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和农村社会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共同推进。从国家宏观思路方面而言,首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其他治理主体的组织化嵌入,通过组织化嵌入确保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的核心方位以及对其他治理主体的领导关系;其次,妥善处理国家控制与农村社的会自我调适,赋予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应有的活动空间;再次,努力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为不同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农村治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农村层面的微观对策来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加强作为具体行动者的农村治理主体自身建设,从理论上明确具有不同属性和利益诉求的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和角色;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农村治理主体间的行为选择,理顺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再次,健全农村治理主体间的利益整合机制、监督机制与协同机制,提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文化对农村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起着潜在的引领与规范作用,优化农村治理主体结构还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陈兵[8](2019)在《城市空间治理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会的到来不仅深刻而持久的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空间面貌,而且在更为内在的层面,重塑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包括城市地区也包括农村地区)。城市空间的创造、更新、组配、规划等实践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城市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并调控着人们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促进空间善治,对人们的城市生活和未来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城市空间治理受到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及领域的关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为研究视角——基于人类生产方式的空间实践,从城市空间的社会性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宏观层面,对城市空间治理进行一般性理论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问题的多维剖析和治理反思,尝试构建城市空间治理的四重理论维度——资本、权利、情感、制度,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以空间正义为根本善治目标,探究城市空间治理的路径,从而搭建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追溯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种城市空间治理观。然后,考察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治理的相关论述,并深入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治理思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城市空间治理观。上述思想史的梳理,为进一步界定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视角、基本内涵和研究定位提供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研究发现,虽然影响城市空间治理的因素众多,但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进行分析,资本、权利、情感和制度是影响城市空间治理的四大因素。资本逻辑是空间创造的基本动力,空间权利是对传统权利的重构,情感是城市家园生成的基础,制度则对空间秩序和利益具有保障性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城市社会)。从这四大影响因素出发,城市空间治理中呈现的主要问题则是:空间生产异化、权利的不平衡、情感的流动性剥离以及制度弹性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内在空间根源,并对每个空间问题的生成根源进行了治理反思。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及空间根源,最重要的是要使空间正义成为城市空间治理的价值原则和实践规范。且以空间正义为最终善治目标,实现空间生产正义、差异正义、居住正义和秩序正义,从而在每个具体的层面实现空间善治。最后,回归到中国的时代境遇中,对新时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进行回顾与展望,梳理建国70年来和改革开放40来我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表现。针对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新时代城市空间治理的使命和境界,城市空间治理要树立人民性、生态性、公共性和文化性的治理目标,最终超越西方城市文明发展的局限性,实现本国城市文明的自觉。

胡玮城[9](2019)在《县级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H县城投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各级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应运而生,承担着地方投融资任务,在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融资投资过度、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从制度规范、资金供给端等约束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投融资行为,倒逼大量的平台公司向市场化主体转型。县级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各融资平台公司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与时俱进的开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在阐述县级融资平台公司的演进过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县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成功转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H县城投集团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调查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H县城投集团目前的发展概况展开探索、研究和分析,结合SWOT模型展开其在市场化转型中将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来自内部的优劣势分析,制定出下步转型策略。本文认为,城投集团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产资源和区位优势,对资产按属性进行分类管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用,并结合金融形势加快打造市场化投融资体系,消化置换存量债务;另一方面要着力拓展多元化的经营性业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优化管理体制,完善风险等级管理。最后将H县城投集团市场化转型的具体情况和合肥建投、上海城投等多个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案例结合分析,从中探究出目前我国县级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市场化转型,可在企业内部整合重组、外部政府机构的配合支持下,通过企业自身的投融资转型、运营管理转型、业务转型等三方面内容的转型升级来实现。

陈志鹏[10](2019)在《衡阳市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多年以来积累的弊端愈来愈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企业大而不强、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一直都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是被党和政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探索出适合中国国企改革的新道路。衡阳市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到2015年底,已完成近400家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安置31万职工。但从过往15年的改革过程来看,衡阳市国企改革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改制协议履行方面,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衡阳市工改办、商改办中的机械、冶金、轻工等行管部门,商粮、农业、畜牧等系统,纺织印染厂、回雁峰酒厂、叉车厂、量具厂等改制企业,听取了国资委、经信委等部门领导的意见,对衡阳市国有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接着,结合衡阳国企改制的实际情况,从5个方面对改制协议履行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未来衡阳国有企业改制的规划和目标,针对性地提出了5条建议,以期为衡阳国企改制提供帮助。

二、实施战略重组 推动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战略重组 推动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论文难点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统一战线
        二、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一、政治引导功能
        二、政治吸纳功能
        三、政党调适功能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二、“看一看”方针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二、首倡“两个健康”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二、“两个始终”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1.4 相关概念
        1.4.1 国有企业
        1.4.2 党组织
        1.4.3 公司治理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关于政党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
        1.5.2 国有企业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1.5.3 文献述评
第2章 案例正文
    2.1 YQA公司简介及党组织基本情况
        2.1.1 YQA公司概况
        2.1.2 YQA公司党组织基本情况
    2.2 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2.2.1 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方式分析
        2.2.2 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效果分析
    2.3 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问题分析
        2.3.1 党组织把关权与治理层决策权相混淆
        2.3.2 党组织内控体系与公司外协体制不健全
        2.3.3 党组织党建工作与公司思想建设不匹配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相关理论依据
        3.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3.1.2 嵌入理论
        3.1.3 资源依赖理论
    3.2 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问题成因分析
        3.2.1 党组织融入程度难以合理厘清边界
        3.2.2 党组织协调作用缺乏明确制度规范
        3.2.3 党组织思想工作难与治理绩效挂钩
第4章 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对策建议
    4.1 落实决策清单制度
    4.2 优化协调制衡机制
    4.3 量化思想政治工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安徽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思考与建议

(4)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借鉴和现实背景
    2.1 理论借鉴
        2.1.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相关理论
        2.1.2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相关理论
        2.1.3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2 现实背景
        2.2.1 机遇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
        2.2.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
        2.2.3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2.2.4 习近平个人从政经历
第3章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
    3.1 主要内容
        3.1.1 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
        3.1.2 历史定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两个都是”
        3.1.3 主要抓手:落实政策执行;配套相关措施
        3.1.4 重点领域:放开市场准入;解决融资税负难题
        3.1.5 关键环节:注重“两个健康”;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3.2 思想特色
        3.2.1 对中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
        3.2.2 把民营经济上升到基础地位的理论洞见
        3.2.3 以解决民营经济实际发展问题为鲜明导向
        3.2.4 将民营企业以“自己人”相称的人民情怀
第4章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1 理论意义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4.2 实践意义
        4.2.1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2.2 指导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4.2.3 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国资国企改革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C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资国企改革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一个概述
    2.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风险
        2.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
        2.1.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
        2.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
        2.1.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点
        2.1.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
    2.2 国资国企改革历程回顾
        2.2.1 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阶段
        2.2.2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策
    2.3 国资国企改革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内在逻辑
        2.3.1 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关系
        2.3.2 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关系
        2.3.3 国资国企改革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关系
    2.4 国资国企改革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机制
第3章 国内外国企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3.1 国内国企改革的模式
        3.1.1 云南模式
        3.1.2 山东模式
        3.1.3 江苏模式
    3.2 外国国企改革的模式
        3.2.1 新加坡模式
        3.2.2 法国模式
        3.2.3 日本模式
    3.3 国内外国企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第4章 现阶段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债务风险分析——以浙江省C市为例
    4.1 C市国资国企发展概况
    4.2 C市国资国企改革现状
    4.3 C市国资国企改革方案
    4.4 C市国资国企改革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4.4.1 存量债务风险
        4.4.2 隐性债务风险
        4.4.3 要素平衡风险
        4.4.4 潜在亏损风险
    4.5 C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4.5.1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增大
        4.5.2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体制不够灵活
        4.5.3 资产分散,综合利用效益不高
第5章C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的路径与对策
    5.1 转变政府职能,稳固地方政府的“输血”作用
        5.1.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市场化水平
        5.1.2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完善投融资体制
        5.1.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防风险能力
    5.2 完善内部管理,增强融资平台的“造血”功能
        5.2.1 创新融资方式,提升化债能力
        5.2.2 拓宽经营渠道,增强发展动力
        5.2.3 优化分配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5.3 发挥各自优势,构建社会资本的“活血”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7)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目标
        (二)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逻辑归纳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农村治理
        (二)农村治理主体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国家——社会”分析框架
        (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与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
        (一)人民公社的形成到解体(1949—1978)
        (二)人民公社解体到村“两委”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78—1987)
        (三)村“两委”二元结构建立到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1988—2012)
        (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初步形成(2013—2019)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典型特点
        (一)结构主体构成日益多元化
        (二)结构主体间互动日趋协同
        (三)结构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
        (四)结构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启示
        (一)坚持党组织在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坚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四)坚持结构调整与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行动者的位置与角色
        (一)政治性行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
        (二)行政性行动者——乡镇政府
        (三)社会性行动者——村民自治委员会
        (四)市场性行动者——企业等经济组织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的结构性要求
        (一)治理主体位置与角色的合理
        (二)结构主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三)结构主体治理过程中的协同
        (四)结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一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功能性诉求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经济适应功能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目标达成功能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整合功能
        (四)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维持功能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生成逻辑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
        (二)乡镇政府在治理结构中存在角色缺位与越位
        (三)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主体地位存在弱化
        (四)市场性治理主体侵占其他治理主体的活动空间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宏观诱因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
        (二)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间的张力失衡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造成治理主体缺失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微观原因
        (一)制度供给滞后使治理主体偏离既定的位置与角色
        (二)结构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主体间矛盾冲突不断
        (三)治理主体间治理权力失衡冲击了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宏观思路
        (一)加强党组织对农村治理的结构性嵌入
        (二)平衡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治理主体结构的外部环境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微观对策
        (一)明确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与角色
        (二)完善治理主体结构的制度建设
        (三)健全治理主体结构运行的相关机制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城市空间治理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城市空间治理的思想史考察
    2.1 城市空间治理的思想溯源
    2.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治理观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治理观
3 城市空间治理的一般规定
    3.1 城市空间治理的视角界定
    3.2 城市空间治理的语义辨析
    3.3 城市空间治理的内涵阐释
    3.4 城市空间治理的主要分类
    3.5 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特征
4 城市空间治理的资本逻辑
    4.1 资本逻辑: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动力
    4.2 资本与空间:空间生产异化
    4.3 空间生产异化的根源与治理反思
5 城市空间治理的权利基础
    5.1 空间权利:城市空间治理的权利重构
    5.2 权利与空间:不平衡的权利图景
    5.3 权利不平衡的空间根源与治理反思
6 城市空间治理的情感指向
    6.1 情感指向:城市空间治理的家园构建
    6.2 情感与空间:情感的流动性剥离
    6.3 情感流动性剥离的空间根源与治理反思
7 城市空间治理的制度建设
    7.1 制度建设:城市空间治理的制度保障
    7.2 制度与空间:制度弹性的困境
    7.3 制度弹性困境的空间根源与治理反思
8 城市空间治理的善治目标:空间正义
    8.1 空间生产正义的资本目标
    8.2 空间差异正义的权利目标
    8.3 空间居住正义的伦理目标
    8.4 空间秩序正义的制度目标
9 结语:新时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县级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H县城投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县级融资平台公司的演进过程及现状
    2.1 县级融资平台公司的概念
    2.2 我国县级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概述
    2.3 县级融资平台公司发展与转型中面临的困境
        2.3.1 融资渠道狭窄
        2.3.2 盈利能力弱
        2.3.3 治理结构不规范
        2.3.4 外部政策方面风险
第三章 我国县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典型模式
    3.1 县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相关理论
        3.1.1 公共产品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3 委托代理理论
    3.2 县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政策指引
    3.3 我国已有的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典型模式
        3.3.1 上海城投-资产管理的“三分法”
        3.3.2 莘州集团-主营业务多元化
        3.3.3 合肥建投-产融结合互惠互利
        3.3.4 贵龙集团-政府主导兼并重组
第四章 H县城投集团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H县城投集团总体概况
    4.2 城投集团运营现状
    4.3 公司运营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造血功能不足
        4.3.2 潜在的财务风险
        4.3.3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H县城投集团市场化转型策略研究
    5.1 公司市场化转型的SWOT分析
        5.1.1 城投集团发展转型的优势
        5.1.2 城投集团发展转型的劣势
        5.1.3 城投集团发展转型面临的机会
        5.1.4 城投集团发展转型面临的威胁
    5.2 市场化转型战略的确定
        5.2.1 ST战略
        5.2.2 WO战略
    5.3 转型方案具体设计
        5.3.1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引入资产的“三分法”经营模式
        5.3.2 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向“1+H”方式布局业务板块
        5.3.3 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置换高成本融资,防范和缓解债务风险
        5.3.4 优化管理体制,激发内生潜力
        5.3.5 完善风险等级管理,构建债务偿还风险预警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衡阳市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2.2 国内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2.3 理论综述
    2.4 国企改革研究综述
第3章 衡阳国企改制的历程及改制协议履行现状
    3.1 履约情况总体较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3.2 前期履约基本到位,后期产业基本消亡
    3.3 投资心态瞻前顾后,主体产业日渐萎缩
    3.4 表象履约问题不大,深层矛盾持续发酵
    3.5 投资主体更换频繁,矛盾纠纷困扰不断
第4章 衡阳国企改制协议履行现状原因分析
    4.1 投资方实力和专注是影响履约的基础
    4.2 主体多元和目标多重是影响履约的关键
    4.3 缺乏创新与诚信的,大多履约不好
    4.4 外在市场环境导致履约情况不佳
    4.5 政府角色多重监管不力,影响履约效果
第5章 加强衡阳国企改制协议履行的对策和建议
    5.1 提前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未雨绸缪
    5.2 主动应对复杂环境,加强风险防控
    5.3 强化政府行政职能,全面加强监管
    5.4 科学审慎做好决策,力求因企制宜
    5.5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助推企业发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访谈问卷(一)
访谈问卷(二)
访谈问卷(三)
致谢

四、实施战略重组 推动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YQA公司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案例研究[D]. 程龙瑞. 吉林大学, 2021(01)
  • [3]安徽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调查与思考[J]. 尹成林,魏清松. 中国粮食经济, 2021(04)
  • [4]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探析[D]. 宁金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国资国企改革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C市为例[D]. 岑玉科. 南昌大学, 2020(01)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D]. 管文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城市空间治理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D]. 陈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县级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H县城投集团为例[D]. 胡玮城.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10]衡阳市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的调查研究[D]. 陈志鹏.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实施战略重组推进企业改革——孝义市工商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