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川油田剩余油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分布

范家川油田剩余油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分布

一、樊家川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其剩余油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薛文卓[1](2020)在《下寺湾LLY地区长7、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单砂体精细刻画及控制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单砂体刻画在对于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和岩体流通性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对复合砂体内部不同级次流体进行精细勘探计算控制的开发领域,并成为研究如何提高开发度的关键。LLY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重要产油区下寺湾地区,位于下寺湾油区西南部,处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带中西南部位,该区主力产油层三叠系延长组油藏资源丰富,但储层流体差分性高、含水率高、致密性极强,且在现产能较低的情况下进入剩余油开发阶段。为改变上述情况,需利用单砂体精细刻画技术,从单个砂体出发,寻找复合砂体之间的不同接触关系,在其中寻找不同接触之间的流体联通规律,进而为研究区致密储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以下寺湾LLY地区为目标区,长7、长8段为目的层,首先以测井资料及岩心资料为基础,以测井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作为理论依据对该小层进行精细划分,再从垂向上和平面上对单砂体进行画界。在垂向上通过泥质层和钙质层识别,在平面上通过河道间砂体不同的沉积模式、沉积高差、沉积厚度和叠置关系的区别进行识别。将本区砂体通过测井曲线和厚度差异分为3类。具体的曲线类型有钟型、箱型、半钟型等。对有效单砂体开展下限研究、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多方法运用,并从沉积相、储层非均质性和储层成岩作用对单砂体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最终认为单砂体受到物源、沉积相、构造、非均质性和成岩因素的共同作用。

赵丁丁[2](2019)在《马岭油田长81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内低渗透资源十分丰富,对于(特)低渗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岭油田长81储层为研究对象,研究区目的层属于典型的特低-超低渗储层,油水分布规律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产量递减快、油井含水率上升快等突出问题。通过地层对比与划分,开展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测试、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及油水相渗实验对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及渗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对储层的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地层厚度稳定,属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填隙物中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较发育,研究区整体物性较差;储层的总面孔率为2.94%,主要发育由粒间孔和长石溶孔组成的混合孔隙,将储层的孔隙结构分为四类,其中Ⅱ类、Ⅲ类孔隙结构的储层在研究区分布最多,所有样品的孔隙半径集中分布在100μm190μm之间,喉道半径平均值介于0.289μm1.250μm之间,喉道半径大小、分布特征、孔喉分选性及连通性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样品的可动流体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44.75%,微观孔喉发育特征对可动流体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将储层的相渗曲线分为四类,四类相渗曲线对应的储集和渗流能力依次减弱;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E、G、M、P四类流动单元,其物性及含油性依次变差,产能依次减小,E类、G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区域;根据微观水驱油驱替方式将储层划分为均匀驱替、网状驱替、指-网状驱替、指状驱替四种类型,其中均匀驱替型样品的驱油效果最好,主要分布在E类流动单元中,微观剩余油类型以卡断和绕流剩余油为主,微观剩余油分布受储层物性、孔喉发育特征及润湿性的综合影响。

薛晓宁[3](2018)在《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部分储层甚至达到特高含水期。面对当前开发形式,开展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以及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分析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提高特高含水期储层水驱油效率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非稳态法室内实验研究方式,开展了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实验研究,在对比分析已有的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数据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数据处理方法,揭示了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的渗流特征,分析了注水倍数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萨中区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开展了特高含水期储层实验研究,分析了提高水驱速度和提高水驱速度与周期注水相结合的方式对特高含水期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开展了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并联小岩心模型实验研究,分析了提高水驱速度、周期注水、提速时机、改变注入方向及分层间歇关井方式对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油藏水驱油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最佳增产措施。

李景秀[4](2015)在《马岭油田BS区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文中提出BS区位于马岭油田西北部,是马岭油田较小的含油区块。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主要含油层位是侏罗系延安组的延9及延10小层。本区98年试采,99年投入滚动开发,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开发中暴露出一系列矛盾,主要表现在部分水井配注不达标,区块水驱效率低、各种措施不见效等。截止到2006年8月,区块采出程度18.5%,剩余油出现总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状况。因此,通过对BS区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较为详细、可行的开发技术思路,形成一套完整的油田稳产技术,确保BS区高效稳产和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根据低渗透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特点,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开发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测井地质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相结合为指导,人机联合作为手段,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开发动态资料进行储层的小层对比、构造特征分析、储层特征研究;由四性关系出发,建立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做多井评价;进而阐明骨架砂岩储层的沉积微相展布。根据BS区延安组油藏地质特征,本文重点在层位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应用取心、录井、测井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建立BS区隔夹层识别模式;以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为基础,对全区81 口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将本区流动单元按渗流能力分为好(A类)、中(B类)、差(C类)三类,对各类流动单元的剩余产能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各类流动单元中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孟凡明[5](2013)在《新民油田民36区块细化开发渗流单元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民油田民36区块属岩性断块油藏,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地下砂体连通性差。1992年投产以来,历经20年的注水开发后进入中含水期,区块近几年开发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区域性平面干扰严重,层间矛盾突出。目前区块显现出区域性的开发特点,笼统的开发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区块不应作为最小的地质单元,开发工作要追溯得更加精细。渗流单元的划分是有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

梅蓉[6](2013)在《五里湾长6油藏注水开发储层特征及水驱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里湾位于中国西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段,汕藏1996年投入生产,采用反九点井网进行注水开发,陆续建成北部、中部、南部、压裂试验区、ZJ53区、ZJ41区等6个区块。由于储层物性、注采井网、开采方式、开发年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五里湾六个区块生产情况各不相同。本文对五里湾长6油藏分区块进行系统详细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动、静态资料的分析,总结油藏不同区块、不同阶段的储层开发特征和水驱状况。通过对比检查井与邻近开发井,分析总结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进一少解剖油层纵向和平面水淹状况,总结油层水淹模式,以及水驱效率的控制因素,重点分析注水倍数、驱替速度、润湿性、油层非均质性、渗透率等因素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油藏水驱储最动用程度的具体技术措施,制定有效可行的开发调整方案。对于开发效果较差的区块,要改善其水驱开发效果,一方面要改善注水井的吸水状况,另一方面应实施化学调剖改来善水驱状况;通过加密井部署,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确保油藏持续高效开发。通过系统地研究,取得如下认识:五里湾长6油藏中部水驱开发效果良好,南部、ZJ41区及ZJ53区水驱效果稍差。水驱后,储层特征发生变化,一方面储层粘上总量减少、渗透率增大、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变化,开发效果变好;而另一方而水驱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影响开发效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合理的注水倍数、驱替速度、注入压力均能增加水驱效率,同时使用表面活性剂能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提高水驱效率。

李松泽[7](2013)在《高集油田流动单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我国东部陆相强非均质油藏具有油砂体平面连通性差,纵向油层多的典型特点,经长期注水开采及多轮次调整,产量仍逐渐递减,已整体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对该类油藏进行流动单元研究,揭示地下储集层中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是实现油田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高集油田位于东台坳陷金湖凹陷二级构造带—西斜坡中段,白1996年投入开发以来,历经了过滚动开发、稳产、调整完善、细分开发调整等过程,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针对高集油田当前含水率上升快,产量下降等问题,本论文以地质统计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随机理论等基础知识为指导,结合高集油田多年来地质综合研究的成果,从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开展了单砂体刻划、渗流屏障、流动单元分布规律、流动单元成果应用等研究,细化和深化了该区储层的地质认识,分析不同类型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的差异,更好的为油田注水开发服务,为剩余油分布预测、油田剩余油挖潜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进而推动油田深度开发。首先,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相控约束、三维闭合”的原则,对研究区块重点井、关键井各个小层进行复查,建立准确的、等时的、统一的地层对比关系,通过反复对比调整,最终完善全区167口井的阜一、二段沉积期的5个砂组,35个小层的划分与对比,并使之空间闭合。以等时地层格架建立为前提,在沉积时间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及测井资料,在复合单砂体内部开展单砂体刻划工作,提出了单砂体的垂向、平面识别和划分标志,完成单砂体的精确刻划工作。以单砂体刻划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了单砂体规模的定量预测。其次,通过参数优选,选取孔隙度、渗透率、FZI(流动带指数)、泥质含量、地层系数作为划分流动单元的主控渗流参数;通过对比流动带指数法及灰色理论划分方法,发现通过灰色理论划分方法识别各类流动单元差异明显,效果较好。在确定主控渗流参数及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以后,对研究区目的层段取心井进行了聚类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将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并依据此标准完成全区井点流动单元划分。分析认为高集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流动单元的平面分布受沉积相控制明显,河道中心区域、砂坝中心处主要为1和2类流动单元,河道侧翼、河道上部多为3类和4类流动单元。阜宁组一段和二段的流动单元均以2、3类为主,阜宁组二段1类流动单元比一段略多。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区各类流动单元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再次,应用Petrel建模软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构造及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流动单元类型应用相控序贯指示模拟算法,建立了流动单元及其属性模型,明确了高集油田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分析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了剩余油分布的潜力区,建立了高集油田各类流动单元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形成了对湖泊—三角洲相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对比、表征、预测及应用的一套较完善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流动单元划分及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本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其它陆相储层油藏流动单元研究具有较大的适用价值。

文浩[8](2012)在《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油田储量动用程度高,水淹情况十分复杂,剩余油分布难以预测。针对这一难点,本文提出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从多个角度,动静态、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定性、定量表征油藏非均质特征,分析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揭示其剩余油富集规律,为调整挖潜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的现状,调研了国内外非均质性的分类,根据我国陆相储层的特点,将非均质性分为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两大类,宏观非均质性又分为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平面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包括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在油藏非均质性的地质特点研究中,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油藏非均质性描述进行定性、定量表征。在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前人多是通过均质系数、结构系数、分选系数等参数对孔隙结构进行描述,而单一参数无法全面描述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此,本文创造性的提出利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SQRT(K/Φ))来研究孔隙微观结构,根据赵凹油田H3IV2层的岩心资料分析结果发现孔隙结构综合指数与平均孔喉半径呈指数递增关系,驱油效率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呈递增的关系,采出程度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呈递增的关系,表明它们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孔隙结构综合指数的分维数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呈递减的关系,表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值越小,分维数则越大,其分形结构的复杂程度越大,储集性能变差。可见孔隙结构综合指数(SQRT(K/Φ))是一能够比较真实反映样品结构分布特征的参数,用它能更为准确的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程度。在宏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由于目前孔隙结构微观参数与宏观特征之间的联系少有研究,本文创造性的提出将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应用到宏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针对H3IV21(1,2)~H3IV23(1,2)三个层内的孔隙结构综合指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内SQRT(K/Φ)的分维数越大,层内的非均质性越强;在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创造性的利用一种随机模拟技术分析了粘性指进前缘的分形生长规律,发现指进现象的分形维数df随粘度比的增加而减少,驱扫效率随粘度比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指进现象越明显,df越小,对应的驱油效率也随之减小,这在油田现场往往会引起油田过早见水,或使油井含水量上升过快,驱油效率降低;并且指进过程中注采井间将大量剩余油沿流线方向分割成诸多小“孤岛”,这势必会造成油田高含水而采出程度不高的现象。针对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质构型剩余油分布预测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将孔隙结构综合指数用来做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分析和预测。在以赵凹油田安鹏H3IV2层为实例的剩余油预测的过程中,利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对剩余油在微观、平面、层内的分布进行预测与利用数值模拟出来的剩余油分布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发现剩余油一般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分布很不均匀的地方,并且多是富集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比较小的区域,这一点与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分析粘性指进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结合赵凹油田安棚区H3IV2层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而采出程度仅为22.64%的反常现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并筒附近阻力的同时应强调降低阻力的均匀性,进行注采调整的同时还可改变井网来改变液流方向,来达到更好的剩余油开发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为剩余油预测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杨欢[9](2012)在《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研究与建模》文中研究表明老爷庙油田位于南堡凹陷西北部,主要含油层位为庙北东一段,是一个受凹陷北部边界断层西南庄断层控制的正向二级构造,为继承性发育的滚动背斜构造。本文以储层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石油地质理论和油矿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以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东一段Ⅱ油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储层评价理论与技术为平台,利用研究区内86口井的钻井、测井资料、岩心分析报告以及物性等资料,通过岩心相标志、测井相、铸体薄片等分析,对东营组东一段Ⅱ油组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储层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规律、储层物性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等研究,并得出以下成果及认识:1、通过寻找区域对比标志层,采用旋回控制,并参考厚度原则等方法对研究区内86口井进行了油组的划分与对比,从而较准确地界定了东一段Ⅱ油组的顶、底;然后根据岩性以及地层厚度可将Ⅱ油组进一步细分为13个小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4条纵、横连井剖面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以控制全区。2、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类型及其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古生物和测井相等标志,采用岩相和测井相相结合的方法,对目的层段进行了单井相和剖面相分析,并通过编制砂体厚度等值线图进而分析了各小层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研究认为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为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可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漫滩沼泽、分流河道间和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支流间湾等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主要的储集砂体;各小层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大致相似,均呈北—北东向条带状,且自下而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3、储层基本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东一段Ⅱ油组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岩性多为泥质胶结,较疏松,初步分析其结构成熟度较低;填隙物成份主要为粘土、碳酸盐胶结物,其中粘土含量为2.0%~17.0%,平均5.05%,且以粘土杂基为主,平均为3.52%;碳酸盐含量为0~28.0%,平均3.43%,其次为菱铁矿胶结物,平均含量为0.99%。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值为24.1%,渗透率平均值为306.6×10-3μm2;多数小层属中渗透储层。4、综合物性和测井解释资料,研究了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着重分析了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表明,本区东一段Ⅱ油组储层总体上非均质性较强。砂体分布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几何形态多呈条带状,为北—北东向展布,厚度变化不均匀;沿物源方向的砂体连通性较好,垂直于物源方向的砂体连通性较差。物性在平面上的展布与砂体形态基本相吻合,其中工区北东部的物性较北部的物性要好,且砂岩厚度大的地方物性也相对较好。5、东一段是一套近岸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构造被断层复杂化,非均质性强。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及,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建模软件Petrel,建立了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其中包括砂体骨架模型、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方小娟[10](2011)在《大牛地气田老区山1气藏合理井网研究》文中认为经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大牛地气田具有特殊的地质条件,普遍发育低渗致密储层,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水饱和度高、非均质性强、低产低压等特点,这些气藏特征造成相当数量的储量未能及时投入开发,而且致使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被称之为勘探开发的难题,同时给气田开发过程中井网井距的确定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气藏地质情况的认识,建立一个合理的井网体系,提高采收率。对于低渗透油气藏来说,建立合理的井网体系是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成败的关键。大牛地气田山1气藏储层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性强,均匀布井可以充分发挥气田的产气能力,部分区域储层有效厚度大,渗透率高,储量丰度高,而部分区域如一些构造边部位储层较薄,渗透性较差,储量丰度值低,并且由于布井密度低,控制程度不够,因此在开发初期采用均匀井网进行开发。目前大牛地气田历经多年的开发,已经进入稳产期末,为了能够更好地挖掘气田的开发潜力,就必须进行开发井网调整。论文以大牛地气田山1气藏地质储量为基础,对目前的开发井网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大牛地气田山1气藏的储量评价,得出山1气藏储量平面控制程度低,只有59.06%;山1气藏地质储量大,但是储层物性差,单井产能低,加上目前井网不完善,导致采气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对目前生产井井距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砂体连片的地方,储层物性较好,井距较合理,但是砂体的边部井网不完善。从大牛地气田山1气藏地质特征入手,从沉积相、流动单元、储层类型、开发层系组合和压裂规模五个方面对影响井网的部署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气藏数值模拟,对山1气藏剩余气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井网调整的方案,进而优选出了一套井网完善的方案,即新增19口新井,主要是在砂体边部加密井网,提高储量的平面控制程度。预测到2015年12月,可累积增产4.33 108m3,采出程度可达到14.61%。

二、樊家川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其剩余油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樊家川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其剩余油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下寺湾LLY地区长7、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单砂体精细刻画及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地层精细对比与构造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背景概述
    2.2 小层划分及其特征
        2.2.1 地层划分依据
        2.2.2 地层划分的原则
        2.2.3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2.3 顶面构造特征
第三章 单砂体刻画与分析
    3.1 隔夹层识别
    3.2 单砂体边界识别
    3.3 单砂体数量平面分布
    3.4 单砂体接触模式
    3.5 单砂体连通性研究
        3.5.1 不连通型
        3.5.2 可连通性
    3.6 储层连通性评价
第四章 单砂体控制因素分析
    4.1 区域构造对砂体的控制因素分析
    4.2 沉积相对单砂体的控制因素分析
        4.2.1 沉积微相控制下单砂体形态分析
        4.2.2 多井相对单砂体的控制因素分析
        4.2.3 沉积相平面分布对单砂体的控制因素分析
    4.3 成岩作用对单砂体的影响
        4.3.1 研究区成岩作用特征
        4.3.2 研究区成岩相对单砂体控制因素分析
第五章 有效单砂体识别
    5.1 有效单砂体定性识别
    5.2 有效单砂体四性下限研究
    5.3 有效单砂体的定量识别
        5.3.1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5.3.2 渗透率计算模型
    5.4 有效单砂体特征研究
        5.4.1 测井解释模型下有效砂体纵向展布特征
        5.4.2 测井解释模型下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4.3 利用测井进行岩性与物性的解释与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马岭油田长81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剩余油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2.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碎屑成分特征
        3.1.2 填隙物特征
        3.1.3 岩石结构特征
    3.2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2.1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特征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1 储层孔喉发育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图像孔隙特征
        4.1.4 喉道类型
    4.2 高压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4.2.1 孔隙结构分类
        4.2.2 孔喉连通性特征
        4.2.3 孔喉分选性特征
    4.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4.3.1 样品信息及实验结果
        4.3.2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隙结构
        4.3.3 孔喉特征参数对物性的影响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5.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5.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测试结果分析
        5.1.2 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主要因素
    5.2 油水相渗特征
        5.2.1 油水相渗实验结果分析
        5.2.2 水驱油实验特征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6.1.1 流动单元划分参数的选取
        6.1.2 流动单元的划分
        6.1.3 各类流动单元产能特征分析
        6.1.4 各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分布特征
    6.2 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6.2.1 微观水驱油实验结果
        6.2.2 典型井生产动态特征
        6.2.3 微观剩余油类型
        6.2.4 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1.2.2 水驱油效率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萨尔图中区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分析
    2.1 地质概况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物性
        2.1.3 油藏特征
    2.2 萨中区开采历程及开发现状
        2.2.1 开采历程
        2.2.2 开发现状分析
第3章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3.1 室内油水两相渗流实验方法分析
        3.1.1 稳定状态法
        3.1.2 非稳定状态法
    3.2 室内油水两相渗流实验研究
        3.2.1 实验目的及原理
        3.2.2 实验条件
        3.2.3 实验方案及流程图
    3.3 非稳态法相渗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3.3.1 基本计算方法
        3.3.2 岩样出口端面含水饱和度推导
        3.3.3 含油率计算方法
        3.3.4 油相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3.5 实例计算
        3.3.6 计算结果修正
    3.4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3.4.1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归一化处理
        3.4.2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3.5 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高含水期中低渗长岩心水驱油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及原理
    4.2 实验条件及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案及流程图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单纯提高水驱速度对水驱油效率影响分析
        4.4.2 周期注水与提速相结合的方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
        4.4.3 特高含水期提高储层水驱油效率方法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及原理
    5.2 实验条件及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案及实验流程图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提速时机对层间非均质储层各层水驱效果的影响
        5.4.2 分层间歇注水对层间非均质油层特高含水期水驱效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马岭油田BS区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区域沉积背景
        2.1.3 地层特征
        2.1.4 油藏概况
    2.2 开发历程及开采动态
        2.2.1 开发历程
        2.2.2 开采动态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基本特征
    3.2 地层对比方法与原则
    3.3 标志层的确定
    3.4 小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3.5 各小层分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微相研究的一般方法
    4.2 区域沉积背景
    4.3 沉积体系分析
    4.4 沉积微相划分
        4.4.1 单井相划分及测井相图版建立
        4.4.2 各微相特征
    4.5 沉积微相时空展布特征
        4.5.1 连井剖面相分析
        4.5.2 平面相展布特征
        4.5.3 沉积微相的演化
    4.6 废弃河道沉积物对连片砂体的非均质性影响
        4.6.1 废弃河道的成因
        4.6.2 废弃河道的识别
        4.6.3 废弃河道的分布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第五章 储层及油气分布特征
    5.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5.1.1 砂岩颜色及砂岩类型
        5.1.2 砂岩成分及成分成熟度
        5.1.3 填隙物成分及其特征
        5.1.4 砂岩粒度特征及结构成熟度
    5.2 储层的成岩特征
        5.2.1 成岩作用概况
        5.2.2 储集砂岩的成岩特征
    5.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5.3.1 孔隙类型
        5.3.2 喉道类型
        5.3.3 储层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5.4 储层敏感性与润湿性特征
        5.4.1 储层速敏性
        5.4.2 储层水敏性
        5.4.3 储层酸敏性
        5.4.4 储层润湿性
    5.5 储层及油气分布规律
        5.5.1 储层分布规律
        5.5.2 油气分布规律
    5.6 储层砂体非均质性
        5.6.1 平面非均质性
        5.6.2 层内非均质性
        5.6.3 层间非均质性
        5.6.4 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第六章 测井二次解释与储量计算
    6.1 测井资料预处理
        6.1.1 测井曲线数字化
        6.1.2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6.1.3 测井资料环境校正
        6.1.4 测井资料的数据标准化
    6.2 储层四性关系
    6.3 测井解释模型
    6.4 测井解释结果分析
第七章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7.1 流动单元的研究层次
        7.1.1 连通体及渗流屏障的确定
        7.1.2 连通体内储层质量差异分析
    7.2 流动单元分析
        7.2.1 渗流主控参数的确定
        7.2.2 流动单元分类与特征
        7.2.3 流动单元分布模型
    7.3 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7.3.1 流动单元在注水井中的生产动态特征
        7.3.2 流动单元在采油井中的生产动态特征
        7.3.3 流动单元分类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7.3.4 各类流动单元中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新民油田民36区块细化开发渗流单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渗流单元的划分
2 技术探索
    2.1 Ⅰ类渗流单元
    2.2 Ⅱ类渗流单元
    2.3 Ⅲ类渗流单元
        2.3.1 产能建设区
        2.3.2 Ⅲ类渗流单元试验区-71-19井区整体压裂试验
    2.4 Ⅳ类渗流单元
    2.5 Ⅴ类渗流单元
3 取得的认识

(6)五里湾长6油藏注水开发储层特征及水驱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开发特征及水驱形势分析
    2.1 研究区开发现状
    2.2 采油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2.3 含水上升规律
    2.4 水驱状况评价
        2.4.1 水驱储量控制(动用)程度分析
        2.4.2 注入水波及状况分析
        2.4.3 水驱指数、耗水率与存水率分析
    2.5 油井产量递减规律
    2.6 压力变化规律
    2.7 油藏采收率评价
    2.8 小结
第三章 储层变化特征
    3.1 储层岩性参数变化
    3.2 储层物性参数变化
    3.3 储层孔隙结构变化
    3.4 储层含油性变化
    3.5 储层润湿性变化
    3.6 流体性质变化
    3.7 电性变化
第四章 油层水淹模式
    4.1 油层水淹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4.2 油层水淹模式分析
第五章 水驱效率控制因素分析
    5.1 渗透率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5.2 注水倍数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5.3 水驱速度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5.4 驱替压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5 储层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
    5.6 表面活性剂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5.6.1 降压增注提高驱油效率
        5.6.2 表面活性剂后润湿性变化
        5.6.3 表面活性剂后相渗变化
        5.6.4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分析
第六章 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6.1 合理地层压力
    6.2 合理流动压力
    6.3 合理生产压差
    6.4 合理注采比
    6.5 合理采油速度
    6.6 小结
第七章 提高水驱效率技术措施
    7.1 注采方案调整
    7.2 井网调整研究
    7.3 油水井措施方案研究
    7.4 小结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7)高集油田流动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特征
    2.4 研究区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小层对比与单砂体刻划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
    3.2 单砂体识别标志
    3.3 单砂体成因分析
    3.4 单砂体刻划结果及验证
第4章 渗流屏障研究
    4.1 渗流屏障类型
    4.2 单井岩心渗流屏障的识别
    4.3 渗流屏障分布特征
第5章 流动单元研究
    5.1 流动单元识别标志
    5.2 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
    5.3 非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
    5.4 流动单元模型
    5.5 流动单元的特征
    5.6 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
第6章 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
    6.1 主力层单砂体各类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
    6.2 剩余油的分布模式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
        1.2.2 分形理论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
        1.3.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2.1 油藏非均质性分类
        2.1.1 佩蒂庄分类
        2.1.2 威伯分类
        2.1.3 Haldorson分类
        2.1.4 裘怿楠分类
    2.2 油藏非均质性地质特点
        2.2.1 层间非均质性
        2.2.2 平面非均质性
        2.2.3 层内非均质性
        2.2.4 微观非均质性
    2.3 油藏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研究
        2.3.1 微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2.3.2 宏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形理论在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中的研究
    3.1 分形基本理论
        3.1.1 分形几何的基本原理
        3.1.2 分形维数
        3.1.3 分形维数的测算方法
        3.1.4 几种常见分形结构
    3.2 地质现象的分形特征研究
        3.2.1 天然地震
        3.2.2 断层与岩石破裂
    3.3 储层非均质性中的分形特征研究
        3.3.1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3.3.2 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4.1 剩余油研究的“体积规模”
    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4.2.1 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
        4.2.2 剩余油剖面分布特征
        4.2.3 剩余油层内分布特征
        4.2.4 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
    4.3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
        4.3.1 传统剩余油研究方法
        4.3.2 一种剩余油分析预测的新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赵凹油田H3IV2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5.1 油田地质特征
        5.1.1 构造特征
        5.1.2 沉积背景
    5.2 H3IV2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5.2.1 H3IV2层物性研究
        5.2.2 H3IV2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5.2.3 H3IV2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5.2.4 H3IV2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5.2.5 H3IV2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赵凹油田H3IV2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油田开发概况
    6.2 油藏工程方法分析H3IV2层剩余油
        6.2.1 根据油水分流理论求剩余油饱和度
        6.2.2 水驱曲线法
    6.3 数值模拟方法预测H3IV2层剩余油
        6.3.1 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
        6.3.2 储量拟合
        6.3.3 历史拟合
        6.3.4 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
    6.4 基于地质构型方法预测H3IV2层剩余油分布
        6.4.1 沉积微相—岩石相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
        6.4.2 构造影响分析剩余油分布
        6.4.3 边水影响分析剩余油分布
        6.4.4 储层非均质性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
        6.4.5 利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预测剩余油分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9)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研究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油田地质特征
第3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3.1 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3.2 标志层的确定
    3.3 地层的划分对比及结果
第4章 储层沉积微相
    4.1 沉积相划分标志
    4.2 单井相特征
    4.3 沉积微相时空展布特征
第5章 储层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分布特征
    5.3 储层物性特征
    5.4 储层非均质性
    5.5 储层综合评价
第6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6.1 储层地质建模概述
    6.2 建模流程
    6.3 三维建模约束条件
    6.4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准备
    6.5 三维地质模型的实现
    6.6 模型评价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大牛地气田老区山1气藏合理井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大牛地气田山1 气藏地质概况
    2.1 气藏构造特征
    2.2 沉积相特征
        2.2.1 山1 气藏沉积相特征
        2.2.2 山1 气藏沉积相分布特征
    2.3 储层特征及分类
    2.4 流动单元分布特征
    2.5 气藏流体及生产动态特征
        2.5.1 气藏流体特征
        2.5.2 气藏生产特征
第3章 目前开发井网评价
    3.1 储量分布特征分析
    3.2 产能特征分析
        3.2.1 单井无阻流量的确定
        3.2.2 产能分布特点
        3.2.3 地质因素对产能的控制作用
    3.3 采气速度评价
    3.4 采收率评价
        3.4.1 物质平衡法
        3.4.2 经验公式法
        3.4.3 类比法
        3.4.4 天然气储量规范
        3.4.5 采收率取值
    3.5 目前井距合理性分析
        3.5.1 规定单井产能法
        3.5.2 合理采气速度法
        3.5.3 储量丰度法
        3.5.4 经济极限井距
        3.5.5 经济最佳—极限—合理井距
        3.5.6 目前生产井距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影响井网部署主要因素分析
    4.1 沉积相
    4.2 储层类型
    4.3 流动单元
        4.3.1 流动单元对产能的影响
        4.3.2 流动单元内单井井距分析
    4.4 开发层系组合
    4.5 压裂规模
        4.5.1 压裂缝半长
        4.5.2 加砂量
        4.5.3 压裂缝走向
第5章 山1 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型的选择
    5.2 初始静态参数场的建立
        5.2.1 气藏地质模型网格参数场
        5.2.2 气藏流体模型网格参数场
        5.2.3 流体物理性质
        5.2.4 岩石物理性质
    5.3 储量拟合
    5.4 气藏生产动态拟合
        5.4.1 模拟指标
        5.4.2 可调参数确定
        5.4.3 生产历史拟合
    5.5 山1 气藏剩余储量分布
第6章 井网加密调整研究
    6.1 布井依据
    6.2 目前开发井网的布井方式
    6.3 井网加密方案设计
    6.4 井网加密方案的评价与优选
    6.5 下步井网调整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樊家川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其剩余油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下寺湾LLY地区长7、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单砂体精细刻画及控制因素分析[D]. 薛文卓. 西北大学, 2020(02)
  • [2]马岭油田长81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赵丁丁. 西北大学, 2019(12)
  • [3]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D]. 薛晓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4]马岭油田BS区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 李景秀.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5]新民油田民36区块细化开发渗流单元技术研究[J]. 孟凡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10)
  • [6]五里湾长6油藏注水开发储层特征及水驱规律研究[D]. 梅蓉.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7]高集油田流动单元研究[D]. 李松泽. 长江大学, 2013(03)
  • [8]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文浩. 长江大学, 2012(11)
  • [9]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研究与建模[D]. 杨欢. 长江大学, 2012(01)
  • [10]大牛地气田老区山1气藏合理井网研究[D]. 方小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标签:;  ;  ;  

范家川油田剩余油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