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

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女性之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博[1](2021)在《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宁夏作家积极创作出具备多元审美品质的文学作品,在当代文坛产生一定影响,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论文通过深度开掘宁夏小说内蕴的丰厚人文精神价值与独特审美理念,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助力宁夏小说的美学研究,试图填补其审美研究层面的空白。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宁夏小说,深入探究其审美流变规律,尝试归纳宁夏小说审美研究范式,以期全面把握审美流变形态,从审美意识、审美主题、审美表达三个维度展开研究。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从审美意识的流变特质切入,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发展脉络,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察其整体审美意识的生成与表现,并结合生成缘由,洞察审美意识生成的复杂因素,进而对渐趋嬗变的审美意识有较清晰的掌控。第二章从审美主题的流变规律入手,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切入,即传统与现代的分野、乡村与都市的对峙,探究宁夏小说审美主题转向的全貌,既站在宏观高度审视宁夏小说,又紧贴宁夏小说内部肌理,多维考察审美主题变化过程的图景。第三章细分为审美意象与写作手法的流变,通过全面立体地探析不同时期宁夏小说审美表达的迥异呈现方式,发现其审美表达策略随时代变革发生细微变化,体现出鲜活多样的审美文化景观。本论文多角度解读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审美转变的整体趋势,进而展现宁夏小说多维的审美视野,发现其丰厚的审美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梳理其审美风格与特点的变化轨迹,揭示其流变规律,拓展小说创作的审美视野与思维。

陈曦[2](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孙轲[3](2020)在《论知青作家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 ——以《白鹿原》等四部作品为例》文中指出在知青作家笔下,长子形象构成了一个具有重要文化内涵的形象序列。其中典型如陈忠实《白鹿原》中的白嘉轩、白孝文、鹿兆鹏、黑娃,张炜《古船》中的隋抱朴,李佩甫《城的灯》中的冯家昌,李锐《银城故事》中的刘兰亭等,既反映了时代的典型特色,也内蕴着作者的文化抉择。文革之后,知青作家面临着信仰重建的内部危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物化价值观又进一步加深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加之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碰撞,知青一代在精神文化上处于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抉择时刻。他们以作家之眼重新梳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长子形象便承载着他们的这一思考,成为了代表传统和现代之矛盾的一种能指符号。根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不同,当代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可分为“守成建设者”、“恶逆破坏者”和“去而复返者”三种类型。以白嘉轩、隋抱朴为代表的“守成建设者”呈现出文化守成、仁义忠厚和隐忍求全的特征;以白孝文、鹿兆鹏和冯家昌为代表的“恶逆破坏者”具有反叛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反叛特质;以黑娃和刘兰亭为代表的“去而复返者”则先于青年期“出走”,后又从政治、家庭和文化三个方面完成了自觉回归。知青作家视域下的长子形象与现代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相比,呈现出“悲壮性”“颠覆性”和“复合性”的新质。“守成建设者”的悲壮性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人生价值的书写两个方面。“恶逆破坏者”的颠覆性则从形式上的长幼身份互置和内容上的彻底反叛来体现。“去而复返者”的复合性在形式上表现出“合三为一”的身份特质,在人物内涵上具有古今相融的文化价值。在极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催生出人类新的恐慌时,陈忠实和李佩甫依然抱有对土地无限的眷恋。李锐则保持生命意识的绝对清醒和独立。而张炜主张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出口。知青笔下的长子形象继承了“五四”以来家族小说中伯仲形象的精神内核,也是“共和之子”几种文化选择的高度概括,亦是知青作家生命体验的具象化呈现。

张明[4](2020)在《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刘震云作为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从短篇小说《塔铺》开始便一直笔耕不辍的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去把握和体认世界。长篇代表作有“故乡”系列三部曲、《一腔废话》、《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以及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其中《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刘震云的小说采用新写实的笔触去刻画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以冷静的审视达到黑色幽默般的批判、嘲讽甚至戏谑。与此同时,能够将“世情”传统和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寻找两相结合,以此来予以观照和补足,一种莫名的共情感让人油然而生。刘震云用小说创作的实践有意无意的与中国的文学传统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某种程度的呼应。该论文以刘震云的主要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依靠文本细读、理论探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力图从多变且发展的世情呈现样态、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世情融合及继承与超越的世情新面貌三个方面对其小说中的世情书写作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分别为研究现状的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世情小说的内涵界定四个方面。第一章根据刘震云小说中对世态人情的不同世相表现,将他笔下的世情书写按照文本主题呈现大体划分为:两性婚恋世间男女、寻常人世俗人生、知识分子世态炎凉三个层面,细读其每个阶段的世情体现及嬗变的内在联系轨迹。在每一阶段的世态人情的研究中,具体分析那些生存时期的世俗题材与人物。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性的研究刘震云世情书写中的世风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勾连关系,主要是从中原文化和世情文化反映两方面来进行。中原文化方面,主要分析了其所生存的故乡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童年记忆的影响;世情文化反映方面,从其语言、风俗人情、叙述节奏和气质等方面展开。第三章主要是先对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缘由进行分析,并且将采用对比探究法,具体分析刘震云的世情书写对传统世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从而更好、更完整的重新界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是就其作品自身所显现出来的日常生活新场域下的文化反思和所在当代文坛的地位而言的。结语则对本论文的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的研究进行成就与不足两方面的总结,并结合当下语境展望未来。

陈莉[5](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赵欣[6](2019)在《明代诙谐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来看,明代是诙谐美学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非但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诙谐作品,在诙谐理论的创建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局面。本论文以明代诙谐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本溯源、文本分析、理论总结等方式分析其发展成就和审美内涵。文章首先追溯了中国古代诙谐文学的历史流变,经先秦的萌发、汉魏的流行、唐宋的持续发展以及金元时期对民间文学的发现,从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来看,明代已具备了诙谐美学发展的文学经验积累。接下来梳理了明代诙谐美学在笑话、戏曲、小说、诗文不同领域的发展。其中,戏曲以之为不可或缺,无论明传奇还是明代杂剧都从不同方向发展了谈谐美学,戏曲理论中也多有关注;小说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脱胎于民间文学的小说创作自觉吸取不同文体中的诙谐经验融入叙事中,小说评点中也肯定诙谐的价值并探讨其技巧;诗文创作中始终伴随着争议,诗文以雅为正,但是诙谐美学又会以不同形态存在于诗文创作中,晚明小品文的创作是诙谐美学在散文创作中的突破。通过明代丰富的诙谐文学创作,可以考察明代诙谐文学场域的广阔性,文章从婚姻家庭、市井生活、官场文场和文人心境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求更为清晰地辨明诙谐笔触之下的细微区别。最后,从明代诙谐文学的创作实践中,分析出明代文人的审美心态。从审美主体的心态而言,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受政治信仰失落而产生的悲愤与狂狷、受市民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尚俗尚趣;以及伴随着心学兴起而出现的个性解放潮流。

覃茳坤[7](2019)在《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鄂西南地区作为巴人廪君五姓的“争神”之地,在存在和意识的双重视域下,更是土家族苗族儿女现实与信仰的诗意栖居之处,尤其在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鄂西南地区更是备受关注,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地域环境相对封闭导致鄂西南民族文化发展受限,整体处于比较沉寂的状态,这与十九大报告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精神相悖。无论是从地理区位意义上还是自身发展体量上看,鄂西南民族文学都是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鄂西南地区不仅有“诗意仙居”的生态环境,更有多彩丰富且充满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研究鄂西南民族文学,以发展嬗变的视角梳理其整体发展脉络,并对其进行审美性的评价或批评,不仅是鄂西南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鄂西南人民共同的愿望与期盼,更是民族文化政策必然的要求。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密切,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新时期“多民族文艺”体系构建的前提。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歌谣等共同构成了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内在文化基础和源头,具体而言,诸如盐水神话、巴人“踏蹄”之歌、巴渝之音“竹枝词”、土家《摆手歌》、《哭嫁歌》等都是鄂西南民族文学生成和演变的具体元素和基础,既是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历时性组成部分又充当了本土性源头的角色。这些作为鄂西南民族文化内源的古老神话传说和歌谣具有鲜明的审美特性,“廪君与盐神”的爱情传说体现了阴阳和合的相浸性,一阴一阳、一柔一刚是土家族民众情爱繁衍和部落征伐的象征;巴地“民间山歌”到“竹枝词”的蜕变体现了雅俗共赏的双重性,是巴地情怀的流露与民间韵律的传唱;文化遗存《摆手歌》体现了杂芜朴质的原发性,是土苗先民生产生活的叙写与精神信仰的寄托。鄂西南民族文学嬗变的历程中,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文学受汉文化的影响颇为显着,中原文化影响下的鄂西南民族文学明显具有一些个性化与共性化共存的审美形态。《华阳国志》中的巴地文人诗包括民质土风之诗、祭祀之诗、好古乐道之诗等,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更体现了多质无华的审美特性;容美土司田氏诗派及《田氏一家言》是鄂西南土司时期文人倾慕和学习汉文化的产物,兼具“气胜韵弱”或气韵和谐的特点,主要继承和效法“屈宋李杜”及“前后七子”等着名诗人的创作艺术和风格,形成了豪放宏阔、崇尚风雅的“壮美”与自然蕴藉、悠游倡和的“优美”并存的审美特性;忠路土司司主覃敦源与破山海明禅师的通信往来诗作中“苦李”意象尤为突出,具有禅宗“顿悟”思想的意蕴,体现了豁然明朗的内心世界和圆融旷达的审美特性;而清末以《樊樊山诗集》为代表的诗歌,可谓才华横溢,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热情和未泯的童心,樊增祥对先秦屈宋的浪漫之风、晚唐的香奁艳体等多有倾慕,总体上“气弱韵显”且诗作中“雅艳之词”颇多,展现了欢娱侧艳与雅丽媚柔的“弱美”性。新时期,鄂西南民族文学在动态与多重“复合”的审美特性交互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创作群体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作家为主,优秀作家和作品众多。这一时期,鄂西南民族文学主要以小说体裁盛行,其中叶梅、李传锋、土家野夫、邓斌、王月圣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诸如叶梅的小说集《花灯,像她那双眼睛》、《撒忧的龙船河》、《最后的土司》、《五月飞蛾》,李传锋的动物小说《退役军犬》、《林莽英雄》、《最后一只白虎》等,邓斌的长篇小说《盐水情殇》,王月圣的小说《撒尔嗬》、《相识在高高的山上》、土家野夫的长篇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等。论及新时期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特性,有凛然大义的悲壮性、忧愤深广的悲悯性、任性任情的淳朴性等多态并存的“复合”特性。而进一步探讨新时期的审美倾向,则包含两种代表性审美趋势,一是“有土有根”的本土化写作风格,是一种内在的审美表达,体现了鄂西南民族文学作家对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重视;二是“无边无界”的突破性写作追求,是一种外在的审美诉求,表明了鄂西南民族作家对外域优秀文化的倾慕和借鉴。总之,无论是内在的审美表达还是外在的审美诉求,都是体现了新时期内外文化交互作用背景下,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取向。鄂西南民族文学嬗变和审美问题的研究与评价,需要探清其发展的审美关系和总体审美路径与策略。就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关系而言,主要呈现为传统与现代的历时性审美关系,本土与跨界的共生性审美关系以及互动与聚合的对话性审美关系,此三种审美关系分别阐述了鄂西南新旧文学张力下的撕扯与裂变,内外文化力量交互作用下的自力与融合,作家读者创作接受下的交感与耦合。就总体审美路径和策略而言,首先应该清晰鄂西南民族文学发展中存在问题与现实的改进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总体审美路径,具体而言,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路径和策略指向三大着力点,即民族审美特性的深入挖掘,审美形态的动态平衡,审美理想的交互生成,概括来看,这三点审美策略主张以本民族文化内涵为立足点,对外部优秀文学因素吸收借鉴,形成具有鲜明民族审美特性的,具有动态平衡形态的崇高审美理想。总体上看,文章不同于以往对鄂西南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审美评价注重以较小的“板块化”的形式展开,而是从宏观角度梳理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发展脉络,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与全局性的审美把握,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学理论价值和审美意义。

呼斯乐[8](2019)在《蒙古族革命历史的民族化书写 ——论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蒙古族革命历史汉语小说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之后,蒙古族作家响应、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创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古族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治历程的革命历史小说。进入新时期以后,内蒙古蒙古族部分作家延续着“十七年”时期的创作方法和叙事题材,继续创作了一批革命历史小说。本论文以新时期内蒙古蒙古族作家创作的这批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总体观照内蒙古蒙古族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的流变与发展的基础之上,试图挖掘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独特性,阐释其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辨析“革命历史小说”和“内蒙古蒙古族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和发展脉络。其次交待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与目的。最后简要概述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分析探讨新时期内蒙古蒙古族作家在创作革命历史小说时仍然在延续“十七年”革命文学审美范式的现象及其原因,试图说明这是蒙古族史诗文学传统的特征与“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特征形成了内在契合的结果。从叙事的宏大性、史诗性的追求、塑造英雄人物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的革命史价值,试图说明这批小说较为真实的书写了蒙古族的革命斗争历史。从强烈的民族复兴意识、独特的“成长”之路、别样的革命斗争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族化的人物形象,试图说明这批小说刻画了具有民族性格、民族特性的众多人物形象。从具有英雄人格的形象、雄强刚健的女性形象、民族特质的反面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中显示出的地域特色,试图说明这批作品倾心描写了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和展现了各地域草原的民俗风情。从草原风景的描绘、民俗风情的展现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五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的民族化的艺术特色,试图说明这批作家通过融合蒙古族艺术形式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民族的文化个性。从祝词、赞词的引入、民歌形式的运用、民间语言的融入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六部分:对“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论述其在蒙古族当代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同时也指出其缺憾与局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尴尬境地。结语部分:总结论文观点,收束全文。

樊思雨[9](2019)在《“三花系列”二奶形象研究 ——文夕笔下的特区异类女性》文中研究说明文夕的“三花系列”——《野兰花》《海棠花》《罂粟花》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时十分轰动,引起小说评论界热议。而后,由于话题的敏感性,《罂粟花》在一段时期内被禁,文夕也离开深圳并终止了文学创作,鲜有评论者对她的作品进行研究。文夕因刻画二奶形象而成为边缘化的作家,“三花系列”也成为边缘化的作品。笔者试图挖掘“三花系列”被埋藏的价值,并借此呼吁学界关注边缘化的作家、作品及人物形象。第一章论述富凤阁中的二奶群像及其产生根源。“三花系列”围绕在深海(深圳化名)经济特区生存与挣扎的二奶群体进行故事铺展,各式各样的二奶形象共同构成了特区异类女子图鉴。文夕笔下的二奶有这样三类:为爱而生的至情女子、向欲而生的现代女巫和物情迷乱的挣扎女子。第一类二奶具有纯爱特质,第二类则满眼私欲、人性泯灭,第三类介于前两者之间,不断地在物欲与真情之间挣扎。这些来深的外来者之所以成为二奶,背后有多种根源。从男性的角度来说,婚姻的围城、压力极大的竞争环境以及对自身男性气质维护的需要等因素使他们萌生了对二奶的生理、心理双重需求。对于女性而言,作为深海的弱势群体,她们则希望借助男性的力量获取物质的支撑以及精神与肉体的慰藉。深海男女作为二奶的供给双方都有着强烈的意愿,再加上他们都为特区开放的环境以及物欲价值观、新英雄观等新观念所浸染,深海便成为中国第一个集中出现二奶现象的区域。第二章论述深海二奶的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心理状态。二奶所生存的外部环境——深海,是天堂更是地狱。作为经济特区,深海蓬勃的发展态势无需多言,但繁荣的背后也同时存在着诸多乱象——经济形势的新圈套让人跌入唯利是图的深渊、封建迷信的旧观念让这座潜藏迂腐之气的新都市禁锢着土着与外来者的思想、物质与精神极不协调的发展让深海人的灵魂极度空虚与失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存,二奶的内部心理状态也是异常错杂纠结的。她们对家乡怀有留恋却又一次次失望,对深海心存向往而又缺乏真正的归属感,最终成了没有归宿的零余者;她们生活在前沿特区,心中被新时代催生的女性意识开始萌芽,但却无法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依然在为男权社会的高大建筑添砖加瓦;她们作为特殊的异类群体,相互之间既有扶持帮助又有竞争甚或鄙夷。这样复杂的外部生存环境与矛盾的内部心理状态造就了生存困顿的深海二奶群体,没有人能找到自我救赎的出路,也没有人能甩开悲剧的人生,最终她们都在求爱的焦灼中老去、在物欲的诱惑下毁灭。第三章论述“二奶”主题的价值。“三花系列”反映的二奶主题有着多重价值。首先,文夕摒弃大众舆论的偏见,以二奶群体为中心并将其置于纷乱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中书写,无疑是二奶主题的开拓者,更是90年代女性文学“私人空间”的叛逆者。其次,“三花系列”通过深海二奶的悲剧人生传达出作者所批判的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同时试图以女性特有的纯爱特质、母体力量等方式探索都市女性适应城市、获取幸福、实现自我价值的出口。最后,文夕以深海二奶的故事映射出整个经济特区乃至整个社会物化空间中的精神失落现实,掀开特区背后物欲横流的丑陋图景,并借小说中的人物呼吁应“不忘初心,方能始终”,在物质之海托起的精神方舟上行稳致远。文夕以自身独到的审美发现,深入经济特区的背后与时代历史的本质,通过洞穿二奶形象的感知力呈现出特区异类女性的心理羁绊、生存困境与人生痛楚。“三花系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社会性,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掘。

张康夫[10](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二、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女性之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女性之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热点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理论与创新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意识的流变
    第一节 传统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呈现
    第二节 现代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呈现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主题的流变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的分野
    第二节 乡村与都市的对峙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表达的流变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流变
    第二节 写作手法的流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一)明清研究状况
        (二)现代成果评述
        (三)当代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一)桃园结义
        (二)怒鞭督邮
        (三)千里独行
        (四)三顾茅庐
        (五)草船借箭
        (六)华容放曹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论知青作家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 ——以《白鹿原》等四部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视角
第2章 知青作家建构长子形象的历史背景
    2.1 知青作家的身份困境
    2.2 社会转型的忧患之思
    2.3 多元文化的融合趋势
第3章 知青作家视域下的长子形象类型
    3.1 守成建设者
        3.1.1 文化守成
        3.1.2 仁义忠厚
        3.1.3 隐忍求全
    3.2 恶逆破坏者
        3.2.1 反叛亲情伦理
        3.2.2 反叛婚姻伦理
        3.2.3 反叛社会伦理
    3.3 去而复返者
        3.3.1 政治回归
        3.3.2 家庭回归
        3.3.3 文化回归
第4章 知青作家视域下的长子形象新质
    4.1 悲壮性
        4.1.1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
        4.1.2 从“殉葬品”到“守望者”
    4.2 颠覆性
        4.2.1 颠覆“伯仲”的角色定位
        4.2.2 颠覆“出走”的道德美感
    4.3 复合性
        4.3.1 合三为一式的人物特质
        4.3.2 古今相融式的价值熔铸
第5章 知青作家视域下长子形象的意义
    5.1 现代小说中长子形象的拓展
    5.2 知青生命体验的具象化呈现
    5.3 “共和之子”文化抉择的象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世情呈现
    第一节 世间男女:感情纠葛
    第二节 世俗人生:寻常景观
    第三节 世态炎凉:官场色相
第二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世情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中原地域文化视阈中的刘震云
    第二节 世情小说中的河南延津风貌
第三章 刘震云小说世情书写的缘起与文学意义
    第一节 世情缘起
    第二节 世情传统的继承与转化
    第三节 世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明代诙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本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
第一章 诙谐及中国诙谐文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诙谐”辨义
    第二节 中国诙谐文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明代诙谐文学创作
    第一节 笑话繁荣发展
    第二节 戏曲中的诙谐
    第三节 小说中的诙谐
    第四节 诗歌中的诙谐
第三章 明代诙谐文学理论
    第一节 笑论
    第二节 趣论
    第三节 科诨理论
第四章 明代诙谐文学的艺术空间
    第一节 婚姻爱情中的诙谐
    第二节 明代市井生活中的诙谐
    第三节 诙谐对官场文场的表现
第五章 明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与诙谐文学
    第一节 高压政治下的理想失落
    第二节 城市文化兴起中的尚俗心态
    第三节 心学思潮影响中的个性解放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创新之处与思路
第一章 远古鄂西南民族文学的本土生成及审美特征
    一、盐神与廪君的神话土壤及其审美特性
        (一)深远悠久的盐神崇拜
        (二)阴阳和合的相浸性
    二、巴人竹枝歌的内源汲取及其审美特性
        (一)民间祭祀俚声的变奏
        (二)雅俗共赏的双重性
    三、《摆手歌》的远古血脉及其审美特性
        (一)土民源流迁徙之歌
        (二)杂芜朴质的原发性
第二章 古代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借鉴吸收及审美特征
    一、《华阳国志》中的巴地文人诗及其素朴尚简的审美特性
        (一)土风厚重的素朴性
        (二)多质无华的尚简性
    二、《田氏一家言》宏阔且自然的审美特性
        (一)豪放宏阔的壮美性
        (二)自然蕴藉的优美性
    三、《破山海明禅师语录》旷达圆融的审美特性
        (一)复明无望的苦李意象
        (二)豁然明朗的圆融性
    四、《樊樊山诗集》华丽雅艳的审美特性
        (一)自然显现的纯真性
        (二)欢娱侧艳的弱美性
第三章 新时期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发展及审美特征
    一、鄂西南文学中的各类传统文学样式
    二、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复合审美特性
        (一)凛然大义的悲壮性
        (二)忧愤深广的悲悯性
        (三)任性任情的淳朴性
    三、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倾向
        (一)有根有土的审美诉求
        (二)无边无界的审美趋势
第四章 鄂西南民族文学发展的三种审美关系
    一、传统与现代的历时性关系
    二、本土与跨界的共生性关系
    三、互动与聚合的对话性关系
第五章 鄂西南民族文学发展的审美路径
    一、鄂西南民族文学发展中的问题
    二、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实践及其改进方案
    三、鄂西南民族文学的总体审美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8)蒙古族革命历史的民族化书写 ——论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二)蒙古族革命历史汉语小说的发展脉络
    (三)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四)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
一、革命历史小说模式与蒙古族文学传统的契合
    (一)叙事的宏大性
    (二)史诗性的追求
    (三)塑造英雄人物
二、蒙古族革命斗争的书写
    (一)强烈的民族复兴意识
    (二)独特的“成长”之路
    (三)别样的革命斗争方式
    三、蒙古族人物形象的刻画
    (一)具有英雄人格的人物形象
    (二)雄强刚毅的草原女性形象
    (三)民族特质的反面人物形象
四、内蒙古草原地域空间的描写
    (一)草原风景的描绘
    (二)民俗风情的展现
五、蒙古族艺术形式的运用
    (一)祝词、赞词的引入
    (二)民歌形式的运用
    (三)民间语言的融入
六、价值与缺憾
    (一)价值与贡献
    (二)缺憾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三花系列”二奶形象研究 ——文夕笔下的特区异类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文夕及“三花系列”概况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意义
第一章 富凤阁中的二奶群像及其产生根源
    2.1 二奶形象分类
        2.1.1 为爱而生的至情女子
        2.1.2 向欲而生的现代女巫
        2.1.3 物情迷乱的挣扎女子
    2.2 二奶现象缘起
        2.2.1 男性的欲望
        2.2.2 女性的需求
第二章 深海二奶的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心理状态
    3.1 天堂背后的地狱
        3.1.1 经济形势的新圈套
        3.1.2 封建迷信的旧禁锢
        3.1.3 物质与精神的二律背反
    3.2 矛盾的心理状态和尴尬的人生境遇
        3.2.1 回不去的家乡与留不下的深海
        3.2.2 萌芽的女权意识与反女权行为
        3.2.3 内部之间的相惜、斗争与鄙夷
第三章 “二奶”主题的价值
    4.1 逃离与坚守——女性文学空间与二奶主题的拓展
    4.2 挣扎与希望——都市悲剧女性的救赎
    4.3 失落与寻找——社会精神失落的现实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 关键概念分析
    1.7 创新价值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2.1.1 整体“花园意象”
        2.1.2 时空链接逻辑
        2.1.3 “悲”与“幻灭”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2.4.3 “兼美”与“完美”
    小结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3.1 概述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3.3.1 概述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小结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4.1 概述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4.3.1 综述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小结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5.1 概论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5.2.3 “改费模式”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5.3.1 白描仕女画
        5.3.2 工笔淡彩绘画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5.4.1 焦秉贞
        5.4.2 冷枚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5.6.1 京派
        5.6.2 海派
    小结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6.1 概述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6.2.1 叙事主题比较
        6.2.2 闺阁主题比较
        6.2.3 才情主题比较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女性之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D]. 张一博.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3]论知青作家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 ——以《白鹿原》等四部作品为例[D]. 孙轲. 湘潭大学, 2020(02)
  • [4]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D]. 张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6]明代诙谐文学研究[D]. 赵欣. 云南大学, 2019(09)
  • [7]鄂西南民族文学的审美特征研究[D]. 覃茳坤.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蒙古族革命历史的民族化书写 ——论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创作[D]. 呼斯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9]“三花系列”二奶形象研究 ——文夕笔下的特区异类女性[D]. 樊思雨. 武汉大学, 2019(06)
  • [10]《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