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城市建设

环保与城市建设

一、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琦[1](2021)在《整体性视角下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城市设计研究 ——以安徽寿县留犊祠巷为例》文中提出

梁锐[2](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李维鑫[3](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于玲[4](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辛韵[5](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追求高速工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体大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更高的标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3—2018年,以黄河流域的7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大致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研究区位概况,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其次,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法测算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尔后,探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9—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究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确定了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力的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进一步确定了造成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的全局影响因素和局部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有关提高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测度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逐步增高,由2003年大面积的极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8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平均水平保持在中度污染综合治理水平,且黄河流域具有强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在考察期内始终处于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多数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负增长模式,致使原本处于水资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中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跌落至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增强,由2003年大面积的低质量发展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下等质量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力水平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经济活力不足的状态,十六年以来,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平均水平增长了51.62%,增幅较大;而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经历了“中下等-中上等-中下等”两阶段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平均水平缓慢上升,均上升了一个等级,分别由中等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轻度不协调水平提升至社会初级协调水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由2003年大面积的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级协调发展,大多数内蒙古地区及黄河以南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已提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方面,就全局而言,黄河流域考察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就局部而言,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局部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增强。预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黄河流域各地区预测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802、0.807、0.809、0.813和0.816,将能够实现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的转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方面。从全局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名为:能源利用程度、城镇化水平、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从局部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是导致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差异化的形成根源。在能源利用程度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别表现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的影响强度远高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电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增强。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可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建议。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业企业应着力于改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提升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政府应狠抓污染源,着重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污水所排放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中重度污水排放量,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水循环和土地灌溉中,实现废水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与污水资源化。能源开发方面,国家和企业应正本清源,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找到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资源开采量和使用量的管控权,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石油、核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能减耗的相关工作,削减能源的耗损,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与工业化方面,国家、政府和企业应助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企业应坚持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国家和政府应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高方媛[6](2021)在《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2021年工作重点,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美丽中国的建设有赖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绿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稳定城市生态底色。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级新区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侵占并逐渐转变为稀缺的资源,与城市及新区的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区别,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整体模式的关系,提炼影响城市绿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是使城市绿色空间应对城市问题冲击并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关键。引导与维持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得到整体的提升。本文以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新区真实建设环境的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构成类型划分与识别方法。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将城市绿色空间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体四种主要类型。研究选取18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2018年间的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Arc GIS平台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识别测度。结合国家级新区自然条件、建设时序、现状绿色空间构成类型的相应指标及现状绿色空间结构,提出现状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存在总量不足且构成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中生态廊道存在破碎化、绿色斑块孤立分散且未形成网络化结构等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进行划分与比较,归纳出具有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环城绿带圈层式、绿色廊道网络式、楔形绿地镶嵌式和城市绿心模式四类基本模式原型。并通过遥感技术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技术路径,对所选取的18个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提取,以便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布局结构模式。最后,针对国家级新区现状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区、斑块破碎度及连通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空间形态、经提取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中7类景观类型的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结合所归纳的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原型,提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三类主要模式,即集中绿心组合式结构模式、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和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并通过新区的具体总体规划方案与所构建的模式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遥感图像数据、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定性评估与定量识别两种角度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进行测度识别,并将MSPA分析结果与运用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形态学空间格局方法的定量分析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为基础搭建思路来尝试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对国家级新区绿色、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晓红[7](2021)在《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安庆市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期,鉴于经济压力及所处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将城市功能结构与城市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我国城市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环境友好理念,以安庆城区为例,对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特征进行梳理,构建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庆城区展开评价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结论如下:(1)对安庆市建城以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梳理,从区域影响和内生动力两个层面分析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从城市中心结构、历史文化名城和用地布局等3个方面识别安庆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问题和特征。(2)从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与国土空间的关系分析入手,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和原则,提出基于环境友好的资源利用、环境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开发适宜于增长控制等4个国土空间分析要点,按照评价指标构建程序,确定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3)充分利用山水空间资源,建构湖泊、湿地风貌特色体系,打造安庆市空间环境的结构,为该地区营建一个特色彰显的自然环境背景。在这样一个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城市建设得以指引。本研究构建了“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法。空间规划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采用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结合安庆实际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资源、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出发,从建设用地、绿地系统、城市风貌、自然环境等方面提出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本研究以期对当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供参考。图 [20] 表 [9] 参 [27]

宋烨[8](2021)在《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研究 ——以烟袋斜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街区覆盖范围广,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开展城市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完整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应当与城市发展保持平衡性和科学性,如仅对人文环境的片面性改善,会造成新旧生活形态的冲突。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既要保持其风貌特征,又要激活其实用功能,保持街区活力的同时推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本文从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工作中取得的实践成效,以北京着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烟袋斜街为案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现状分析、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价值分析以及保护和改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必要性四个角度开展对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现状及价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原则,研究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策略:保持街区整体格局,适度更新旧式元素;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街区历史风貌;改善街区空间秩序,提升街区人居环境;丰富街区主题性地标,增加街面特色导视系统以及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激活街区活力。最后结合国内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保护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出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的相关设计。开展本文研究旨在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这一课题进行探索,保护并有效治理历史文化街区的多重矛盾,实现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为其他地方政府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提供参考。

朱蒙恩[9](2021)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净化水体、调蓄雨洪、景观游憩等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但是存在法律保护失位的问题。随着生态法治理论的更迭,“以保护为主”的环境法律体系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综合治理。我国关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当中,并且地方治理也进行了法律实践,但始终缺少针对湿地及湿地生态保护的专门化立法。随着2021年《长江保护法》的出台,以及《湿地保护法》的起草,为我国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立法素材,有利于推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治化进程。为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从论证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功能、分类以及生态保护的运行功能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公民环境权理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等三大理论,以无锡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现状考察与制度分析为例,提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生态湿地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权限不明确、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法律监督体系不健全、以及湿地公园法律责任不完善等关键问题。通过梳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国外湿地公园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对完善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杨角[10](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二、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2 空间管控体系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5.5 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管理
        2.1.2 空间规划体系
        2.1.3 空间管控体系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2 结构功能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维度概况
        3.1.2 人文维度概况
        3.1.3 .感知维度概况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3.2.1 景观格局
        3.2.2 景观过程
        3.2.3 景观功能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4.1.1 空间类型划分
        4.1.2 城镇空间
        4.1.3 农业空间
        4.1.4 自然生态空间
        4.1.5 过渡空间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4.2.1 多方博弈分析
        4.2.2 管控事权协调
        4.2.3 空间治理提升
        4.2.4 自然资源管理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4.3.1 整体思路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4.3.4 管控尺度
        4.3.5 管控体系要素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1.1 相关政策文件
        5.1.2 相关规划情况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5.2.2 管控主体
        5.2.3 管控对象
        5.2.4 管控工具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II 图片索引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致谢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1.4.1 概念解析
        1.4.2 相关理论
    1.5 既往研究综述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1.5.4 小结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2.1 史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历史沿革
    2.2 城市环境构成
        2.2.1 山水环境
        2.2.2 人文环境
    2.3 城市环境特征
        2.3.1 山水环境特征
        2.3.2 人文环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3.1.1 分期依据
        3.1.2 分期内容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3.2.1 城市规划演进
        3.2.2 城景交互特征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3.3.1 城景决择期
        3.3.2 城景协调期
        3.3.3 城景创新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4.1.1 社会背景
        4.1.2 规划建设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4.2.1 社会背景
        4.2.2 规划建设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4.3.1 城市建设特征
        4.3.2 风景建设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5.1.1 社会背景
        5.1.2 规划实践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5.2.1 社会背景
        5.2.2 规划实践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5.3.1 城市建设特征
        5.3.2 风景建设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6.1.1 社会背景
        6.1.2 规划实践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6.2.1 城市建设特征
        6.2.2 风景建设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7.1.1 街巷对景
        7.1.2 建筑隐景
        7.1.3 城市融景
        7.1.4 人文点景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7.3.1 产业发展较慢
        7.3.2 绿地质量不高
        7.3.3 城市特色衰微
        7.3.4 新区活力不足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7.4.1 产业转型
        7.4.2 景观共享
        7.4.3 文化保护
        7.4.4 新旧协调
        7.4.5 配套齐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8.2 创新点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1.5.3 区划相关研究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1.5.6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空间管控区划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2.1.3 景观分类
    2.2 基础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尺度效应
        2.2.3 格局—功能理论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3.1 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文、社会资源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3.2.1 供给功能
        3.2.2 调节功能
        3.2.3 支持功能
        3.2.4 文化功能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3.4 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4.2.3 管控区划层次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5.1 基础数据来源
    5.2 区域背景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5.3.5 游憩安全格局
        5.3.6 视觉安全格局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5.4.6 管控单元划分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5)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1.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1.3.3 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2.1 研究区域
    2.2 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2.2.1 经济规模分析
        2.2.2 产业结构分析
        2.2.3 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2.3 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分析
        2.3.1 水资源状况分析
        2.3.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2.3.3 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分析
    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分析
        3.2.1 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子系统分析
        3.2.2 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分析
    3.3 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
        3.3.1 经济活力子系统分析
        3.3.2 创新驱动子系统分析
        3.3.3 绿色发展子系统分析
        3.3.4 人民生活子系统分析
        3.3.5 社会协调子系统分析
    3.4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
        4.1.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
        4.1.2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标准
    4.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时空分异分析
        4.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特征
        4.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4.3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预测
        4.4.1 预测模型
        4.4.2 模型预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空间自回归模型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5.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选择
        5.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5.3 基于SAR-GWR模型的耦合驱动力分析
        5.3.1 耦合驱动力全局规律分析
        5.3.2 耦合驱动力局部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6)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相关概念界定
2 城市绿色空间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
    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1 面向宏观景观特征的生态学理论
        2.1.2 基于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实践研究
        2.2.1 基于田园城市空间模型的实践研究
        2.2.2 北京市海淀区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2.2.3 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实践研究
    2.3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2.3.2 景观梯度分析法
        2.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2.4 小结
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识别与现状问题分析
    3.1 基于MSPA方法的城市绿色空间识别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状条件分析
        3.2.1 气候及地理区位分布
        3.2.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时序及指标
        3.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
        3.2.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编制
    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存问题
        3.3.1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高生态效益用地分布较少
        3.3.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总量不足且生态指标单一
        3.3.3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呈现破碎化
    3.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影响因素
        3.4.1 新区与母城的山水格局基础
        3.4.2 新区及母城空间结构特征
        3.4.3 母城与国家级新区的区划
    3.5 小结
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要素研究
    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分析
    4.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研究
        4.2.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提取
        4.2.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分析
        4.2.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承载基础
    4.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及新区的应用
        4.3.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作用
        4.3.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4.3.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
        4.3.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新区的应用
    4.4 小结
5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及模式研究
    5.1 母城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5.1.1 新区与其母城绿色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5.1.2 新区绿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关注焦点问题
        5.1.3 新区与母城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异同
    5.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量化分析
        5.2.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核心区分析
        5.2.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度分析
        5.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连通性分析
    5.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及要素优化
        5.3.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
        5.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优化方法
        5.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方法
    5.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其实证
        5.4.1 集中绿心组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5.4.2 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
        5.4.3 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5.4.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实证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表目录
附录Ⅱ 国家级新区土地监督分类表
附录Ⅲ 国家级新区分类后总精度及Kappa系数
致谢

(7)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安庆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环境友好基本理论
        2.1.1 概念内涵辨析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城市环境相关研究
        2.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2.3 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庆市区空间结构演变及特征识别
    3.1 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
        3.1.1 “点状”古城
        3.1.2 “扇形”蔓延
        3.1.3 “带状”发展——新世纪至今
    3.2 城市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3.2.1 区域影响
        3.2.2 内生动力
    3.3 现状问题与特征
        3.3.1 依托单中心发展的城市问题
        3.3.2 城市中心区和历史城区同构
        3.3.3 开发区、工业区主体较多,用地布局混乱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体系构建
    4.1 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分析要点
        4.1.1 资源利用与管理
        4.1.2 环境调查与分析
        4.1.3 生态环境保护
        4.1.4 城市开发适宜与增长控制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4.2.1 指标体系借鉴
        4.2.2 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3.1 可持续性
        4.3.2 综合性
        4.3.3 度量性
        4.3.4 稳定性
    4.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程序
        4.4.1 评价体系层次结构
        4.4.2 评价方法
    4.5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庆市区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分析
    5.1 资源环境承载度分项评价与结果
        5.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1.2 土地承载力评价
        5.1.3 建设与生态用地承载力评价
        5.1.4 市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
    5.2 生态安全度综合评价
    5.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度
        5.3.1 国土空间开发约束评价
        5.3.2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评价
        5.3.3 国土空间开发潜力评价
    5.4 安庆市区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安庆市区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
    6.1 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优化需求分析
    6.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6.2.1 基本思路
        6.2.2 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目标
        6.2.3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原则与建议
    6.3 基于评价结果的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
        6.3.1 城镇建设用地的可持续性利用
        6.3.2 环境效益高效的绿地系统建设
        6.3.3 彰显特色的城市风貌保护与彰显
        6.3.4 自然环境保护与管控约束
        6.3.5 绘制一张“蓝图”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研究 ——以烟袋斜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化的总体趋势
        1.2.2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
        1.2.2.1 国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
        1.2.2.2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北京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现状及价值分析
    2.1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2.1.1 从人文景观要素角度分析
        2.1.2 从自然景观要素角度分析
    2.2 北京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现状分析
        2.2.1 烟袋斜街街巷结构
        2.2.1.1 烟袋斜街街巷结构特点
        2.2.1.2 烟袋斜街街巷交通及道路铺装状况
        2.2.2 烟袋斜街建筑风貌
        2.2.2.1 烟袋斜街街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现状
        2.2.2.2 烟袋斜街历史风貌建筑物外部空间形态
        2.2.3 烟袋斜街空间肌理
        2.2.3.1 烟袋斜街街区空间肌理布局
        2.2.3.2 烟袋斜街建筑空间肌理布局
        2.2.4 烟袋斜街公共设施
        2.2.5 烟袋斜街绿化环境
    2.3 北京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
        2.3.1 烟袋斜街街区公共设施亟待更新和改善
        2.3.2 烟袋斜街街区文化风貌亟待保护和改善
        2.3.3 烟袋斜街街区绿化分布缺乏整体协调性
    2.4 北京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价值分析
        2.4.1 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北京历史文化
        2.4.2 艺术文化价值——明清的建筑艺术文化
        2.4.3 社会经济价值——丰富的景观旅游资源
    2.5 开展保护和改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必要性
        2.5.1 从社会文化角度认知该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2.5.2 从社会经济角度认知该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第三章 北京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策略
    3.1 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原则
        3.1.1 坚持景观环境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3.1.2 保护街区文化特色的历史性原则
        3.1.3 实现街区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1.4 传承保护与适度改善相结合原则
        3.1.5 营造宜居宜游以人为本的原则
    3.2 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策略
        3.2.1 保持街区整体格局,适度更新旧式元素
        3.2.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街区历史风貌
        3.2.3 改善街区空间秩序,提升街区人居环境
        3.2.4 丰富街区主题性地标,增加街面特色导视系统
        3.2.5 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激活街区活力
        3.2.6 引导公众参与街区保护工作,形成良性工作机制
    3.3 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设计
        3.3.1 空间布局的改善与设计
        3.3.2 街区路面的维护与设计
        3.3.3 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设计
        3.3.4 绿化植被景观的保护与设计
        3.3.5 烟袋斜街商业形态的回归与改善
        3.3.6 烟袋斜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
第四章 结语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现场调研部分照片展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二章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概述
    第一节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基本范畴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功能及分类
        二、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区别
        三、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运行功能
    第二节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公民环境权理论
        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第三节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
        一、国家层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二、地方层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条例
第三章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现状考察——以无锡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第一节 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现状考察
        一、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
        二、长广溪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效益分析
    第二节 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制度分析
        一、江苏省湿地生态保护的制度分析
        二、《无锡市湿地生态保护条例》的规范分析
    第三节 长广溪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湿地法律制度不健全
        二、管理部门权限不明确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四、法律监督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域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
        一、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良性互动
        二、“零净损失”的制度运行
        三、分权治理的管理体制
        四、美国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英国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
        一、顶层设计的体系化
        二、行政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三、英国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经验
        一、“明智利用”的广泛适用
        二、公众参与的治理效能
        三、澳大利亚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可行性
        一、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的法治模式
        二、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专门立法的现实需求
        三、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制度衔接的运行逻辑
    第二节 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
        一、健全国家法律的顶层设计
        二、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
    第三节 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环节
        一、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管理职责
        二、健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监督制度
        三、保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公众参与
        四、落实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视角下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城市设计研究 ——以安徽寿县留犊祠巷为例[D]. 张凯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D]. 辛韵.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D]. 高方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安庆市区为例[D]. 方晓红.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8]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研究 ——以烟袋斜街为例[D]. 宋烨.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9]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D]. 朱蒙恩.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环保与城市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